全 文 :42 中国林业 98·5
李亦名徐园李 、醉李 ,因其果大 、色
艳 、品质一流 ,曾被列为朝廷贡品 。民间传
说 , 春秋时 , 吴 、越两国交战 , 越败选送美
女西施赴吴 ,范蠡护送 ,途经嘉兴 李城 ,
西施曾以 李解渴 , 于是在 李上留下了
她的指甲痕 , 人称“西施指痕” , 成为千古
佳话 。传说毕竟是传说 ,但 李果皮上常
有的指甲状裂痕却成了辨别真伪 李的
依据之一 。
李一般果重 55克 ,最大 125克 ,扁
圆形 , 果色黄绿 , 具暗紫红色晕斑 , 缝线
浅 ,皮厚易剥离 ,果肉淡橙黄色。熟果为红
黄参半 , 贮 1-2天 , 当红晕明透 , 色鲜润
时 , 去白粉 ,指破其皮 , 浆液溢出 , 鲜甜爽
口 , 风味独特 , 实为群李之冠 。朱梦仙在
《 李谱》中赞曰“甘美绝伦 ,世罕其匹”。
1984年 “浙江省李杏果品鉴评会”上 ,
李荣获第一名 。
据考证 ,古 李城即现今浙江省桐乡
市百桃乡一带 ,其中的桃园村是 李的原
产地之一 。日寇侵华 , 李大树几乎被砍
伐殆尽 ,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 , 李生产开
始逐渐复苏 。196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拨
专款兴建了一处 李园 。1979年和 1980
年分别召集全省有关专家研讨
文昌宫里的宋代丹桂
文/黄森木
绿化新品种 ———银中杨
文/温宝阳
银中杨是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以
银白杨为母本 、中东杨为父本 , 经人工杂
交选育而成 , 属白杨派与黑杨派间杂种 ,
雄株无性系 , 是东北 、华北地区唯一大面
积推广的具有白杨派特征的良种 。
银中杨属高大乔木 , 树高达 20米左
右;树干通直圆满 ,树冠尖塔形;树皮灰绿
色 ,披白粉 ,皮孔菱形;叶片大 ,卵形掌状 ,
叶面翠绿色 , 叶背密生白色绒毛;花期 4
月上 、中旬 , 荑花序长 7厘米左右 ,棕红
色下垂 。5月初放叶 ,10月初至中旬落叶 ,
约比小黑杨晚 10-15天 。叶片在落叶前
一直保持深绿色 , 10月后变为金黄色 , 在
深秋颇具观赏价值 。
银中杨具有速生 、抗寒 、耐干旱瘠薄
等优良特性 。幼年期年高生长量 1.5-2.
0米 , 可耐-39.5℃的低温 , 适于在排水
良好的沙壤土、黑土或黑钙土 、暗色森林
土等 PH值为 6-8的中性 、弱碱性土壤
上生长 。
银中杨采用根蘖和扦插繁殖 。其根蘖
能力极强 , 在大树周围不断萌蘖出小苗 ,
其移栽成活率 90%以上 。扦插繁殖采用
根插和茎插 , 成活率略低于黑杨派和青杨
派树种 ,一般在 60%以上 。若采用生长促
进剂处理 ,可提高到 90%。
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四川梓潼七
曲山 ,因拥有全国最大的古柏林(俗称“皇
柏”)而扬名天下 。而在七曲山大庙文昌宫
里的四株宋代丹桂 , 以它特有的风姿吸引
着无数游客观瞻怀古 ,引发诗情 。
进文昌宫大门 , 由百尺楼拾级而上 ,
到了文昌帝君正殿 , 沿后堂步入桂香殿 ,
只见殿前砌起的平台上 , 四株丹桂(其中
一株濒临死亡)并排挽立 ,虽老态龙钟 ,却
枝叶青翠 , “虽无艳态惊群目 ,幸有清香压
九秋 。”每当开花时节 ,很远的地方都能闻
到那扑鼻的异香 。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喜欢桂花树 , 把
桂花当作吉祥 、友谊的象征 。战国时期韩 、
燕两国曾互赠桂花以示友好 。唐宋以来 ,
以诗词赞美桂花者更是不计其数 。白居
易的 “山寺月中寻桂子 , 郡亭枕上看潮
头” , 把桂花和钱塘海潮并列为杭州最使
人难忘的两大奇景。
四川梓潼七曲山大庙文昌宫桂香殿
前的丹桂 ,据《剑州志》记载 ,是宋仁宗时 ,
推官欧阳观动民于七曲山上植桂 , 填 “蜀
道古柏之空” 。到了元代延佑三年 (公元
1316年), 追封张亚子为文昌帝君 。建文
昌宫时 , 这位济世扶贫的民间英雄 , 从山
中搬运四株丹桂植于桂香殿 , 迄今已有
700年树龄。
桂香殿前的丹桂能保存到今天 ,其中
还离不开小平同志的功劳 。
那是 1963年 4月 26日 ,邓小平和陈
毅同志一道 ,从成都乘车到广元转乘
绿色文化篇 知 识 沙 龙
珍 稀 名 果 ——— 李
文/王建龙 蔡建武
中国林业 98·5 43
地球碳量循环与造林
文/周明康 万贻民
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加剧 , 地
球的生态平衡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温室效
应产生的厄尔尼诺现象越来越频繁、越来
越强烈 。因此 , 温室效应受到世界各国科
学家、政治家们的高度重视。一个限制温
室效应的元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
际行动的号角已经吹响:1997年 12月 11
日在日本京都通过了 《京都议定书》 这一
国际协定 。
但是 , 仅仅限制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量是远远不够的 , 是片面的。人类一方面
要限制二氧化碳气体的释放 , 另一方面应
主动地进行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收 , 使释放
与吸收达到动态平衡 , 以维持地球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在一个较为适宜的
水平上 ,从根本上消除温室效应 。
我们认为:人类必须把地球作为一个
封闭的碳量循环与守恒的系统来研究 。在
一段时间内 , 释放到大气中的碳量与从大
气中吸收的碳量必须相等 , 以保持大气中
碳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
地球形成之初 , 碳与氧剧烈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气体 , 极少数碳因地壳变化未能
烧尽而成为无定形碳 、石墨和金刚石 。此
时的原始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
最高 , 温室效应最强烈 。把大气中所含之
碳叫大气碳 ,如果忽略石墨 、金刚石等 ,碳
总量就等于原始大气中的大气碳 。
后来 , 地球生命产生了。在古生物统
治地球的年代里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逐渐被生物体吸收成为生物碳 , 大气碳减
少了 , 温室效应降低了 。生物体不断地生
长和死亡 , 构成了大气碳———生物碳———
大气碳……这一基本循环结构 , 总碳量是
守恒的 , 此时大气碳稳定在一个新的水平
上 。
由于地壳的变化和复杂的地质作用 ,
一批又一批生物体变成了石油 、煤 、石灰
石等十分稳定的碳 , 不妨叫它们为储积
碳 。大气碳———生物碳———储积碳这一过
程并没有构成一个碳的循环全过程 , 姑且
叫它为前亚循环 。由于前亚循环的作用 ,
大气碳越来越少 , 储积碳越来越多 , 温室
效应进一步减弱 。这一时期碳参与基本循
环和前亚循环 , 直至地壳稳定为止 , 大气
碳稳定在一个更低的水平上 。
人类产生后 , 特别是人类开始燃烧煤
以后 , 碳循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储积
碳在人类的活动中开始了后亚循环 , 即储
积碳———大气碳阶段 。显然 , 这是一个大
气碳增加的过程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
展 , 大气碳将越来越急剧地增加 , 温室效
应将越来越强烈 。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 要将大气碳维
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上 , 消除温室效应的
危害 , 人类不仅要控制碳的释放 , 还要控
制碳的吸收 。碳的释放控制已被人类认识
到了 , 并且已开始控制了。《京都议定书》
就是碳的释放阀 。遗憾的是 , 碳的吸收至
今未被人们清醒地认识到 , 更谈不上有目
的地控制碳的吸收了 。碳的吸收不可能重
复大气碳———生物碳 ———储积碳这一前
亚循环 , 但人类可以用大气碳 ———生物
(乔木)碳去替代前亚循环 ,把乔木储积起
来 (用木材生产各种永久性构筑物 、家具
也是储积)。这一工作 ,实际上人类早已在
做 , 但全然不是基于碳的吸收与碳的释放
平衡的基础上的 。为了生态平衡、水土保
持、防风固沙 ,人类在努力造林 。从这个局
部环节出发 , 只要求森林覆盖面积 。从大
气碳的平衡和碳的循环角度考虑 , 人类必
须着眼于与森林覆盖面积成比例的材积
的增长量 。
所以 , 大规模地、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
并把它储积起来 , 是减小大气碳的唯一办
法。
人类有理由期待另一个国际议定书
的出台 。这个议定书必须限定每个国家每
年应吸收多少大气碳 。只有这样 , 才能把
全球的大气碳调节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
使温室效应不再产生 , 厄尔尼诺现象销声
匿迹 。 ◆
振兴 李生产 。桐乡市农林部门又采取
切实措施 , 建立优良母本园 ,加快苗木繁
殖 , 加强技术指导 , 至 1989年已有 李
面积 4公顷 ,总产量 3.9吨 , 李开始焕
发青春 。
李一般 3月下旬至 4月初先叶开
白花 , 7月上旬果实成熟 , 11月开始落
叶 , 4-5年始果 , 8-10年进入盛果期 ,
经济寿命 40年左右 。 李的姐妹种甚
多 , 在我国分布有 80余种 , 用本砧或毛
桃砧嫁接均可繁殖 。
李为夏令鲜食之佳果 , 名声甚高 ,
但因产量少 , 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
因此 ,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 ◆
在干旱地区造林采用 1-2 年生母
根;在较湿润地区采用二根一干 、二根二
干苗 ,穴状栽植 。城乡绿化采用胸径 3-
8厘米的大苗 , 一般在高 2.5-3米处截
冠 ,大穴栽植 。
银中杨用于绿化不飞絮 , 不污染环
境 , 且树形美观 , 景观效果好 , 观赏价值
高;其叶背密生绒毛 , 吸尘 、隔音效果远
高于其它杨树品种 。
目前银中杨已由东北推广到内蒙
古、河北 、山西 、宁夏等省区 。“九五”期间
又被列为林业部主要推广树种之一 , 在
城乡绿化 、用材林 、防护林 、水土保持林
应用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 ◆
火车回京 , 途经位于川陕公路上的七曲
山大庙时 , 参观文昌宫 , 来到桂香殿 。他
见大殿背临悬崖 , 右后角已严重下陷倾
斜 , 有坍塌之险并直接威胁古桂的安全 ,
便对陪同参观的释果忍法师说:你们马
上向县上反映一下情况 , 让他们拨点钱
赶快培修 , 不然损失了古树古迹就太可
惜了……正是由于领导同志的关怀 , 后
来 , 梓潼县副县长张正华拨出专款维修
桂香殿 , 并给四株丹桂垒起了花台 ,树脚
补栽了花草加以保护 , 使得这几株丹桂
今日仍能以独有的风采迎接南来北往的
客人 。 ◆
知 识 沙 龙 绿色文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