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关于新发现的郭沫若佚文——《雁来红》



全 文 :关于新发现的郭沫若佚文——《雁来红》
小 谷 一 郎
(日本土奇玉大学)
几年来,我在科研经费的资助下,对 20 世纪 30 年代旅日中国留学生的文学艺术活动进行了“发掘”。 其成果之一是发
表在《中国文艺研究会会报》上的《关于东京左联重建后旅日中国留学生的文学艺术活动(一)—(十五)》。 ①
“东京左联”因 1933 年的“华侨班事件”受到了重创。 1933 年秋,奉命重建东京左联的林焕平来日,同年冬,经林焕平等
人之手,东京左联得以恢复。
林焕平等人与熟知当时日本形势、且为“华侨班事件”唯一幸存者的孟式均一道,拜访了在旅日中国留学生中广为人知
的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领导者江口涣,并从他那里得到许多指教。
江口涣基于 1932 年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遭受镇压的经验教训,认为他们应以“同人杂志的形式”进行“公开”的活
动。 在江口涣脑海里浮现的是《文学评论》、《诗精神》等的成功事例。 他们认为,如果采用“同人杂志的形式”,而且在其中占
据核心位置的话,行动就比较自由,而且,因为是“公开”的活动,不会饱尝被镇压下去的痛苦。 这是他们在充分总结了日本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遭受挫折的经验教训后得出的正确结论。
林焕平等人忠实地执行了这一忠告。他们在东京左联重建后,以“同人杂志”的形式先后“公开”创办了机关刊物《东流》
《诗歌》《杂文》(后改为《质文》)。 这是东京左联首次在日本国内拥有自己的机关刊物。
不仅仅如此。 由于 1933 年、1934 年的国际金融恐慌,造成日元与中国元之间的差额利益,留日手续的简便化等,使这
一时期旅日中国留学生骤增。 由于上述原因,众多的同乡会、同学会、同好会等团体相继成立。 他们以同乡会志、同学会志、
同人志为基础,在这一时期开始了真正的独立自主、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活动。在那里,东京左联的成员除了自身的活动以
外,一直站在“后卫”的位置,在当时留学生骤增、旅日中国留学生波澜壮阔的文学艺术活动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在这种形势
下,作为联系广大旅日中国留学生的纽带,发挥着“磁场”一样作用的是在神田中华基督教青年会馆开始的“艺术聚餐会”。
郭沫若的《雁来红》一文,正是在我对 20 世纪 30 年代旅日中国留学生的文学艺术活动进行“发掘”的过程中发现的。
该文刊登在名为《剧场艺术》的杂志上。 《剧场艺术》杂志 1935 年 10 月 10 日创刊,只出了一期就停刊了。 编辑为林果,
发行人为张若云。
编辑“林果”即邢振铎。 1935 年 4 月 27 日至 29 日,在神田的一桥讲堂举行了中华同学新剧会的首次公演,上演了曹禺
的《雷雨》,邢振铎参与了这一活动的筹划,并在剧中扮演“周萍”的角色。 影山三郎观看了上述演出,并在 5 月 6 日东京的
《帝国大学新闻》上发表了《正确认识中国戏剧》一文。 邢振铎此时与影山三郎结识,两人还合作着手将《雷雨》翻译成日语。
中华同学新剧会的首次公演及上演曹禺的《雷雨》,是 20 世纪 30 年代旅日中国留学生进行的最早的戏剧公演。 《剧场
艺术》杂志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中华同学新剧会的成员参与了杂志的创办。
《剧场艺术》创刊号的目次如下:
剧场艺术创刊号目次
雁来红………………………………………………………………………………………………………………郭沫若(一)
柴霍夫底艺术……………………………………………………………………………………………………邢桐华译(二)
高尔基·戏曲论…………………………………………………………………………………………………陈北鸥译(五)
怎样接受演剧的遗产……………………………………………………………………………………………梁梦迴(十一)
东京的新剧环境……………………………………………………………………………………………………凄其(十六)
郭沫若学刊 2009年第 3期(总第 89期) 郭沫若佚文两篇
2
DOI:10.16142/j.cnki.gmrxk.2009.03.015
电影批评之能动的任务…………………………………………………………………………………………梦毕译(二八)
梅耶荷德论………………………………………………………………………………………………………乃厉译(三一)
老当益美的女演员……………………………………………………………………………………………秋田雨雀(十八)
日本的新剧……………………………………………………………………………………………………岸田国士(二一)
新协剧团的动向………………………………………………………………………………………………山川幸世(二五)
秋田雨雀画像(诗)………………………………………………………………………………………………罗因滨(十八)
筑地小剧场史(长篇连载)………………………………………………………………………水品春树著 梦迴译(四一)
友情的通信………………………………………………………………………………………及川道子 山本安英(三五)
从以上目录可以看出,像陈北鸥、梁梦迴等与“北方左联”有关的人士均为杂志撰写了稿件。由此可见,《剧场艺术》不仅
仅是与中华同学新剧会有关联,该杂志与“北方左联”的杂志《海边文艺》的关系也不可否认。 具体来说,在东京左联的机关
刊物《杂文》创刊之际,为了解决《杂文》在资金方面的困难,《杂文》与北京左联筹划的杂志《海边文艺》进行了合并。《剧场艺
术》这一杂志的性质、内容等因与本文的主题及篇幅的关系在此只好付缺。 ②
这篇登在刊首的郭沫若的《雁来红——给 LM 君的一封信》。 龚济民、方仁念编写的被认为是在“郭沫若年谱”中最为详
细的《郭沫若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上下集“1935 年”的条目中没有记载。此外,1988 年 11 月出版的由王锦厚、伍加仑、萧
斌如编写的《郭沫若佚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年出版的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编写的《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学出
版社)中也没有收录。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郭沫若研究资料·下》(1986 年 8 月)收录的上海图书馆编写的《郭
沫若著译系年》中对上述文章作了如下记述:“载 1935 年 10 月《剧场艺术》创刊号。注:此篇篇目见自 1935 年 9 月 10 日《质
文》第 3 期广告栏。《剧场艺术》,由日本东京剧场艺术社出版。”这里所说的“广告”即《质文》第 3 期内封上的两则广告,一则
是“《杂文》第一号要目”,另一则是“剧场艺术创刊号”的“预告”(详见照片 2),那上面的确写着“雁来红——若”。 但是,正如
这则“补充说明”所表明的,《郭沫若著译系年》的编者并没有看到《剧场艺术》杂志上所刊登的《雁来红》一文的原文。
照片 3 是刊载于《剧场艺术》杂志上的郭沫若佚文——《雁来红》的全文。 其中还刊有“附志”。
《剧场艺术》创刊号没有专门的“创刊词”,代之以这篇郭沫若《雁来红》一文。 《雁来红》的副标题是“给 LM 君的一封
信”。 也就是说,《雁来红》是郭沫若给“LM”的一封“私信”。 《剧场艺术》把它作为“创刊词”登在了自己杂志的刊首。
《雁来红》的“附志”在谈到把《雁来红》刊登在刊首的理由是这样写道:“所以把郭先生这一封私信,放在篇首:乃是这里
所说到的,正是我们的态度,和我们的出发时所要打点到的。 我们原不打算写什么发刊词式的东西,来表白自己,因为那原
不如我们的内容,和我们将来怎样走下去;更会清晰的表现在读者的眼前;但是,郭先生的信,却正替我们表明了我们的态
度;所以便放在创刊号的篇首;作为我们怎样做下去的指针。 ”
郭沫若的《雁来红》中这样写道:“信接到,尔的真挚的热情很打动了我,尤其是‘即遇如何的艰难困苦,颠沛流离,是要
苦干到底的’那句话,使我读了肃然生敬,我希望尔把这几句话时常提醒着。 为我们的历史的使命。 ”
遗憾的是,这里的“LM”究竟是谁还不能确认。 我个人认为,从“LM”这一缩写以及在“附志”中谈到与秋田雨雀的关系
等来看,他有可能就是《剧场艺术》杂志的编者之一梁梦迴,但没有确切的证据。
梁梦迴对秋田雨雀抱有近乎“爱慕”的敬仰之情。 1935 年 2 月 2 日夜,梁梦迴去东京神田仁寿讲堂观看喜剧舞台的第
22 次公演,在那里他与秋田雨雀邂逅。 ③ 梁梦迴把当时的激动心情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在《剧场艺术》杂志目录可
见的诗《秋田雨雀画像》。 诗的作者“罗因滨”就是梁梦迴。 诗中写道:
记得是在读《国境之夜》,寒风打着发抖的窗纸,旅行者哀声的叹息,迷失了路途,在北海道荒凉的原野——为奔波的人
们呼喊着的银发的老人;今晚,便现在我的眼前,慧星似的亮光,那纯白的浓雪般的银发! 棕色的乌打帽,棕色的外衣,短小
的身量,缓慢的步伐,还像四月里,走在莫斯科上看着带来春意的流冰!
通过对诗《秋田雨雀画像》附记的比照发现,梁梦迴看到的秋田雨雀的戏剧《国境之夜》乃是刊登在 1928 年 11 月 28 日
发行的《语丝》第 4 卷第 46 期上的由倪贻德改译的秋田雨雀的《国境之夜》。 也就是说,梁梦迴在留学日本之前,在 1928 年
时就已经对秋田雨雀抱有特殊的感情。
梁梦迴不会刻意写诗,也没有当诗人的梦想。 他之所以要写作这首《秋田雨雀画像》的诗,是由于他想把与秋田雨雀相
识时的感想设法用文字保留下来。 梁梦迴苦恼之余,于两天后的 2 月 4 日夜完成了诗《秋田雨雀画像》。 他在附于诗后的附
记中写道:他看见秋田雨雀就“好像赏鉴一件艺术品似的”,④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梁梦迴对秋田雨雀的仰慕之情。
仅从《雁来红》的“附志”来看,写“附志”的人在 1935 年 9 月以前就与秋田雨雀有来往,“那因为是有一次和他老人家说
到巴黎的国际作家大会;没有日本作家出席;而纪德、罗曼·罗兰、高尔基,都是六十岁以上的人了,为了光明,为了真理;是
那样的永远生活在青春、壮年的热情、坚决里;而日本的作家们怎样呢;秋田先生摇着他渐白了的头发,用着孩子似的笑颜
说:尔看,我才五十多岁,比起六十多岁的人,我还正是孩子呢。”他直接从秋田雨雀那里听到上述事情的确是事实。但是,对
3
注释:
①见小谷一郎《东京左联再建后の中国人日本留学生の文学·艺术活动について(一)~(十五)》(《中国文艺研究会会报》第
279号 ~第 293号,2005年 1月 ~2006年 3月),该文从 2006年开始以《关于东京左联重建后中国留学生的文学、艺术活
动》的标题在上海鲁迅纪念馆编《上海鲁迅研究》上陆续登载,译者王建华。关于“艺术聚餐会”等问题曾在 2006年 1月在汕
头大学召开的“中国左翼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以《论东京左联重建后旅日中国留学生的文学艺术活动》为题作了报告。
(收录于汕头大学文学院新国学研究中心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左翼文学》一书,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6年 12月)。该论文
还以《论东京左联重建后旅日中国留学生的文学艺术活动》为题收录于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的《华文文学》2006年第 1
期(2006年 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 2期。
②关于《剧场艺术》杂志的性质、内容等问题,请参见上述《中国文艺研究会会报》第 318号至第 325号(2008年 4月至 11
月)连载的拙文《关于东京左联重建后旅日中国留学生发行的杂志——围绕〈剧场艺术〉等(一)-(七)》。
③参见罗因滨《秋田雨雀画像》〈附记(《剧场艺术》创刊号,1935年 10月);另据仓林诚一郎的《新剧年代记·战中编》(白水
社 1969年 7月初版),喜剧舞台的第 22次公演于 1935年 2月 2日、3日两天在神田的仁寿讲堂举行。上演的剧目是博鲁
纳·杰尔维茨的《举起手来》和马尔赛·阿夏鲁的《让·杜·拉·龙努》两部作品。
④见罗因滨《秋田雨雀画像》附记(前出)。
⑤见《新潮世界文学辞典》增订版(新潮社,1990年 4月)《沁孤》条目。执笔者为中野里皓史。
⑥关于筹备发行《剧场艺术》第二期一事见臧云远《“左联”记事》(《左联纪念集》百家出版社,1990年 2月)。
于当时几乎倾向于“演剧一边倒的”梁梦迴来说,他与秋田雨雀之间是否会有上述话题,对此我持怀疑态度。 我前面所说的
没有确切证据的话是与这些事情有着微妙联系的。
“LM”在他的信中的确对郭沫若谈及了他与秋田雨雀的关系,对此,郭沫若在信中这样回复道:“尔们能和秋田雨雀氏
时常亲近是很好的行动。秋田氏我虽然还不曾见过面,但我是敬仰着他的,他一向的行径就有尔所说的那几句话的精神。他
能够苦干,而且能认清目标苦干。单是‘苦干’,向反的一方面也是可以适用的,要紧的是目的意识,是为什么。秋田氏的态度
是大可以做青年人的模范的。 ”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郭沫若在 1935 年 9 月还未见过秋田雨雀。 我一直误认为,郭沫若与秋田雨雀早就相识了。 这是由
于某种原因在 1935 年 5 月 15 日创刊的“东京左联”的机关刊物《杂文》上,刊载了秋田雨雀的《日本三个演剧改革者》一文,
紧接着,7 月 15 日发行的《杂文》第 2 期又刊登了秋田雨雀的《接受文学遗产的两个方向》和郭沫若的《孔夫子吃饭》。 但是,
两人在此时还并未相识。 《雁来红》一文为我们澄清了这一史实。那么,郭沫若与秋田雨雀是在何时、如何相识的呢?这实在
是饶有兴味的事,在此暂且不论。
之后,郭沫若用这样的文字结束了《雁来红》一文。 “我说过的剧本,我是要努力企图一下的,但我好久没有写这一类的
东西了,舞台的经验也很少,连看演剧的机会在我都是绝无仅有的,要创作起来恐怕要费一段相当的长久的酝酿时期。年内
能否写成,恐怕都难于决定罢?但我总得要写,因为写是我目前最适应的工作。”“短文我来不及写,这封信如何可以充短文,
就让他在尔们的杂志上占一面宝贵的篇幅罢。 我愿他能给尔们一片的点缀如雁来红那样的新鲜。 ”
当时,《剧场艺术》约请郭沫若写一篇关于爱尔兰作家沁孤的文章。 这是由于,1926 年 2 月,郭沫若翻译的沁孤的全集
《约翰沁孤的戏曲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译后》是 1925 年 5 月 26 日执笔的)。 沁孤“以荒凉的大自然为背景,在以半原始
的生产手段为生的农民渔民的语言里注入了活力和诗的美,他吸收了那些毫无掩饰的激烈的语言,并从传说与现实中寻找
戏剧的题材”,他是“自莎士比亚以来最能充分把握住人性和具有高超的戏剧创作能力的戏剧家,他构筑了把悲哀和幽默融
为一体的诗的世界”,他被称为是把爱尔兰国民戏剧从英国独立出来、并推向世界的戏剧家。 ⑤
但是,郭沫若拒绝了他们的要求。郭沫若提出,与其写一篇与《剧场艺术》的主题无关的文章,还不如为他们写一部剧作
赠给他们。 这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我说过的剧本。。 ……”一事的缘由。
在《雁来红》的编者“附志”中,编者对郭沫若的上述态度十分感动,认为郭沫若“给与我们的教诲,是比过任何文字组成
的文章以上的。 ”“附志”的最后这样写道:“郭先生说:这封信能给我们带来了如雁来红那样的新鲜。 我们觉得,更多给我们
带来的是坚决与永远的信心。 ”
由此可见,郭沫若对《剧场艺术》同人寄予了很大的关心。 可惜,《剧场艺术》只出了一期就停刊了。 ⑥如果《剧场艺术》一
直办下去的话,毫无疑问,郭沫若的文章一定会刊登出来的。
(责任编辑:王锦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