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白榆干枯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全 文 :⒇白榆干枯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屈秋耘  贾艳梅  郭中华  张继平  叶永成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 ,陕西榆林 719000)
摘 要:白榆干枯病在陕北 1 a内有 2个发病高峰期 , 8月为感病高峰期 ,翌年 4月为发病
死亡高峰期。病原菌茎点霉菌 (Phoma Sacc. )的分生孢子主要靠气流 ,雨水击溅传播 ,昆
虫活动对传播也有一定影响。病原菌主要从伤口和皮孔侵入。感病最适温度为 18~ 27℃ ,
相对湿度 65%~ 100% 。树龄 6~ 11年生植株最易感病 ,感染后发病快 ,死亡率高。
关键词:白榆干枯病 ;茎点霉菌 ;发生规律
中图分类号: S792. 190.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461( 1999) 02-0045-06
白榆 (Ulmus pumila)是陕北丘陵沟壑区造林主要树种之一 , 80年代的林业部门从河南等
地大量引种育苗 ,在榆林地区南部各县很快兴起一股“榆树热”。后期由于白榆干枯病在引种区
域发生蔓延 ,引起榆树大范围死亡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该病在国内主要分布于甘肃、宁夏、内
蒙古、山西等省区 ,国外未见有大范围危害的实例 ,亦未见有系统的研究报道。为了从根本上解
决防治问题 ,近年我们对该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1 研究方法
1. 1 病区调查
选引种量大 ,发病严重 ,具代表性的米脂、绥德两县 ,沿林缘道路为调查路线 ,调查其危害
程度、分布特点、地形、地势、林龄、林木组成、经济损失等。对典型被害林分设标准地 ,进行定点
观察 ,按样方统计病害发生状态、被害率、死亡率。从衰弱株和枯死株各选 5株分别剥皮、剖干 ,
记载病害特征、病原物、害虫、有无损伤等。
1. 2 病害发生规律观察及室内接种试验
野外观察: 对典型样地固定标准株 ,按年周期定时观察记载病害特征 ,包括树干、小枝、叶
片、树冠是否变色、变形、落叶、腐烂、干缩 ;病斑数量、位置、形状、面积、颜色等。查抄当地气象
资料供分析。
室内接种:选 2~ 3年生枝条 ,截 30 cm的小段 30根 ,接入 PDA菌块 ,置室内保湿培养。观
察记载发病时间、病斑大小、形状扩展情况、整枝枯死时间。
1. 3 传播方式及侵染途径
1. 3. 1 孢子捕捉 在观察期隔 10 d一次用丙三醇作粘附剂在距地 1. 3 m处挂玻片 ,每株东、
西、南、北各挂一片 ,捕获孢子 ,记载孢子数量 ,结果如图 1。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9, 14( 2): 45~ 50
Journal of No rthw est Fo r est ry Univ er sity
                             
⒇  收稿日期: 1999-01-19
* 基金项目: 陕西省科委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 屈秋耘 ,男 , 54岁 ,研究员
图 1 各月份捕捉孢子的数量            图 2 孢子萌发温度曲线  
Fig. 1  The number of spore colleated in ev ery month  Fig. 2  Temperatu re cu rve of spore sprouting
1. 3. 2 孢子萌发 从当年发病的新鲜树皮上 ,采集分生孢子 ,用无菌水配成每视野 ( 100倍 )
有 40个分生孢子的悬浮液 ,以载玻片萌发法在 10℃、 15℃、 20℃、 25℃、 30℃、 35℃、 40℃ , 7种
温度下进行培养 , 3 h后镜检 ,结果如图 2。
1. 3. 3 孢子密度对发病的影响
 配置每视野 ( 100倍 ) 150、 100、
50、 5个孢子 4种浓度 ,采用针刺
方法在室内进行枝条接种试验 ,
接种枝上端用石蜡封口 ,下端插
入沙内保湿培养。每种浓度接 10
段枝条 ,每段 3点 ,记载发病率与
病斑直径 ,结果如表 1。
表 1 孢子密度对发病的影响   1992年 6月
Table 1  Th e inf lu ence of th e spo re d ensi ty
孢子密度 接种点数 发病率 /% 平均病斑直径 /cm
150 30 73 2. 15
100 30 35 1. 54
50 30 28 0. 83
5 30 2 0. 35
1. 3. 4 侵染途径 采用刺伤、皮
层切伤、钻孔及皮层涂菌液 4种
方法接种 ,均可使枝条发病 ,但发
病率有差异 (表 2)。 表 2的结果
表明: 采用皮层切伤、刺伤、钻孔
方法造成伤口 ,接种后发病率高 ,
皮层涂菌液亦可使枝条发病 ,但
发病率低于伤口。由此可见 ,白榆
干枯病病原菌不但可由各种原因
造成的伤口侵入 ,也可由健康皮
层侵入而发病。
表 2 室内不同接种方法感病结果  1991年 6月
Table 2  Th e result s of dis ease in fect ion wi th dif f erent
inoculation methods ind oo r
接种方法 接种次数 接种点数 发病点数 发病率 /%
钻  孔 2 492 487 98. 9
皮层切伤 3 120 117 97. 5
刺  伤 4 58 34 58. 6
皮层涂液 2 318 48 15. 1
  
46                   西北林学院学报                  14卷
2 结果与分析
2. 1 危害程度及范围
经榆林全区调查 ,白榆干枯病主要发生在本区南部黄土丘陵区 ,全区发病面积达 12 587
hm
2 ,死亡率为 42. 5%。其枯死特征有两种类型:一是早春干部皮层病斑不断扩展 ,病斑连续绕
干后 , 20 d左右树冠青枯而死 ;二是秋季小枝、侧枝逐渐感病 ,因病斑密集 ,导致整个树冠死
亡 ,之后全株枯死。
2. 2 病害年发生周期、症状
野外系统观察表明: 病害在 1 a内的发生大体经过秋季感病、病斑形成、病斑增多密集成
片 ,越冬后随气温上升 ,病斑扩展连片 ,绕干后切断输导组织 ,导致全株死亡。
感病株最初表现为皮层孔口或创伤口处出现很小的圆形、椭圆形浅红褐色病斑 ,之后病斑
向四周及深层发展 ,被害处表皮凹陷 ,形成层开始腐烂变褐 ,病斑发展至连接成片环绕树干时 ,
随着输导组织的坏死、养分供应中断、病树出现叶片萎蔫、提前变色或落叶 ,直至全株枯死。
感病后如温、湿度条件适宜 ,传播迅速 ,病斑可大量增加连片 ,这是秋季由小枝、侧枝到树
冠枯死的类型进程。秋季病斑增加还达不到致死的密度 ,则翌春树干上病斑扩展 ,绕干后全株
枯死。 病害的危害及症状特征见表 3。
表 3  病害症状特征 ( 1990~ 1991)
Table 3  The diseas e featu res ( 1990~ 1991) )
观察
日期


阶 段 发 病 情 况
叶 小 枝 主干病斑特征
大小 / cm 形状 颜色
1990 /
10 /18
1 正 常 正  常 0. 5× 1. 0 椭圆形 红褐色
2 正 常 正  常 1. 2× 1. 3 椭圆形 红褐色
3 正 常 部分小枝枯 2. 0× 1. 5 椭圆形 红褐色
4 正 常 部分小枝枯 3. 0× 2. 5 椭圆形 红褐色
5 正 常 部分小枝枯 1. 6× 1. 4 椭圆形 红褐色
1990 /
10 /29
1 黄、落叶 正  常 9. 5× 5. 2 长环状 红褐色
2 黄、落叶 正  常 15. 1× 5. 5 长椭圆 红褐色
3 黄、落叶 大部分小枝枯 8. 6× 19. 0 长椭圆 红褐色
4 黄、落叶 大部分小枝枯 16. 0× 15. 0 长椭圆 红褐色
5 落 叶 死 4. 6× 13. 8 长椭圆 红褐色
1991 /
10 /20
1 枯 死 枯  死 绕干一周 长椭圆 红褐色
2 枯 死 枯  死 绕干一周 长椭圆 红褐色
3 落 叶 死 绕干一周 长椭圆 红褐色
4 青 枯 死 绕干一周 长椭圆 红褐色
47第 2期          屈秋耘等 白榆干枯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2. 3 发病规律及传播方式
2. 3. 1 病害与气候的关系 在绥德县任家沟 8年生人工栽植的 4. 4 hm2的白榆林地 ,选定
30株为固定观察样株 , 1990~ 1991年连续定期 (每旬一次 )在树高 1. 5 m以下用白色磁笔标
记新出现的病斑 ,并量取病斑面积 ,每年病斑停止扩展后进行总结统计。结果 2 a的发病情况
基本一致 ,均表现出明显的发病高峰与低谷的规律性 (图 3)。
图 3  1990年白榆病害各月发病情况同温度、湿度、雨量的关系
Fig. 3  Th e relationship betw een the dis ease and temperatu re, humidi ty,
and rain fall in the occurrence of 1990
  图 3可以看出:白榆干枯病在陕北丘陵沟壑区有两个发病高峰: 即每年 8月和翌年 4月。
根据室内孢子萌发条件和野外扩散分析 ,每年 8月为孢子萌发、传播活跃期 ,气流中携带孢子
量最大 ,此期气温开始降低 ,降雨频繁 ,空气湿度迅速提高 ,为孢子萌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
8月份为感病高峰期。 6~ 7月份因气温偏高 ,雨量小 ,空气湿度下降 ,致使孢子难以萌发 ,新病
斑出现较小 ,旧病斑扩展缓慢 ,发病率明显下降。 9月下旬以后随着气温下降 ,雨量和空气湿度
同步下降 ,使病害的发展减慢。 10月至翌年 3月一直处在低气温环境中 ,病原菌越冬 ,病害停
止发展。
图 3还表明:由于上年度病害的流行 ,越冬病斑上存在大量分生丝孢子及病原菌丝 ,随着
早春的气温回升 ,冰雪融化 ,树液流动 ,空气相对湿度增大 ,适于病原菌丝生长 ,因而此期旧病
斑迅速扩大 ,连接成片 ,破坏皮层 ,当病斑环绕树干时 ,切断输导组织 ,形成早春的发病死亡高
48                   西北林学院学报                  14卷
峰期。由此可见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病害的发生发展与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 ,气温和
相对湿度是病害发生流行的决定性条件 ,感病情况与室内孢子萌发实验结果一致:感病适宜温
度为 18~ 27℃ ,相对湿度在 65%以上。越冬后病斑扩展所需温度较低 ,相对湿度与感病相同。
2. 3. 2 树龄与发病的关系 白榆干枯病的危害与树龄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调查 ( 1990年 5~
8月 )该病不危害 1~ 3年生苗木 , 4~ 5年生幼树亦极少受害 , 6~ 11年生林木受害较重 , 11年
生以后的大树 ,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极低 (表 4)。
表 4 发病与树龄的关系
Table 4  Th e relationship betw een diseas e infection and t ree age
标准地名称 树龄 /a 调查数 /株 发病数 /株 发病率 /% 死亡率 /%
米脂孟岔 6 100 65 65 21
米脂孙家沟 3 50 0 0 0
米脂峁圪瘩 4~ 5 126 8 6. 4 1
米脂谢家沟 8 132 103 78 39
绥德县义合镇 9~ 11 112 66 59 19
绥德县医院后山 8 100 28 28 1
绥德县任家沟 8~ 10 100 98 98 57
榆林南郊 14 100 2 2 0
  病害的这种随树龄变化的特点 ,可能与白榆生长规律有关。白榆在 5 a以后生长量明显加
快 , 12 a以后逐渐减缓 ,且树皮变的粗糙增厚 ,这些变化可能对病原菌的入侵产生影响。
2. 3. 3 种源与发病的关系 在野外调查中 ,发现该病原菌寄生范围专一 ,只有引种白榆感染
此病 ,在同一立地条件下 ,本地白榆及其它树种均不感病。
表 5 室内接种不同寄主感病情况   1992年 6月榆林
Table 5  Si tuations of dis ease infection by in oculating on dif ferent h ost s indoor
种源 枝数 接种点数 发病点数 平均病斑面积 /cm2
引种
本地
引种
本地
8
10
20
20
24
30
60
60
24
0
60
0
1. 25
0
1. 63
0
室内对引种白榆和木地
白榆枝条分别接种 ,结果如
表 5。同时将该菌接种于本
所绿化区的本地白榆及引种
白榆植株上各 30点 ,结果引
种白榆接种点全部发病 ,而
本地白榆无一发病 ,由此可
见 ,本地白榆不罹此病。
2. 3. 4 传播方式 本病病原菌茎点霉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靠气流和雨水击溅传播 ,昆虫活动对
传播也有一定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白榆干枯病在陕北丘陵沟壑区发生范围大 ,危害严重。分子孢子通过气流传播 ,由伤口和
皮孔入侵 ,形成病斑后不断扩展 ,连接成片 ,最后环绕树干 ,切断输导组织 ,使小枝或主干枯死。
春季 4月和雨季后期的 8月是病害流行的两个高峰期。 雨季后期湿度增大 ,气温降低 ,有
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 ,是感病高峰期 ;春季病斑上存在上年的分生孢子及越冬的病原菌丝 ,随
着气温上升 ,树液流动 ,旧病斑扩展迅速 ,是发病和死亡高峰期。
白榆干枯病侵染引种白榆 ,给引种区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 ,加强引种前的调研、检疫、试验
是大量引种成功的基础。
49第 2期          屈秋耘等 白榆干枯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当地白榆有很强的抗病力 ,应大力提倡发展 ,其抗病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致谢:绥德县森防站、米脂县林业站同志参加部分调查工作。 有关气象资料由绥德县气象站提供。
参 考 文 献
1 解彩霞 ,王淑清 ,王振军等 ,榆树溃疡病及防治技术研究 [ J] .林业科技通讯 , 1990, ( 10): 1~ 5
2 孟常孝 .白榆死亡原因调查 [ J ].森林病虫通讯 , 1986, ( 3): 33~ 34
A Study on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Ulmus
pumila Withered Disease
Qu Qiuyun   Jia Yanmei   Guo Zhonghua   Zhang Jiping   Ye Yongcheng
( Shaanx i Research Institute of Sand Control ,Yul in , Shaanx i , 719000 China )
Abstract  The w ithered disease of Ulmus  pumila i s v ery serious in No rthern Shaanxi.
There are tw o height periods in a yea r: disease infection in August o f current y ea r and high
dea th ra te occur red in April of nex t y ear. The spread o f Phoma Sacc. spo res mainly relys on
the ai rst ream and rainfall, as w ell as insect movement. Germs invade the bark f rom w ound
and bark ho les. The fav orable infection temperature is 18~ 27℃ , the rela tiv e humidi ty is 65%
~ 100% . The susceptable age of the t ree is 6~ 11 years old w ith higher death rate.
Key words  Ulmus pum ila; wi thered disease; Phoma Sacc; o ccurrence regula ri ty
50                   西北林学院学报                  1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