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科技论坛
工业用大麻是指四氢大麻酚含量不高于0.3%(干物质重量百分比)
的大麻科大麻属1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又称汉麻、火麻、线麻、寒麻)
及其加工产品。黑龙江省是我国麻类作物主产区之一,其地理位置、土
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亚麻、工业用大麻等麻类作物种植。工业用大麻
种植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培育麻类作物农业产品深
加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项目是依据生产上对工业用大麻新品种
及生产技术的迫切需要,在黑龙江省麻类作物主产区克山县开展火麻
一号工业用大麻新品种高效生产技术示范项目示范,明确新品种的适
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及高效生产技术措施,为火麻一号新品种及高效
生产技术在该地区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1 栽培技术措施
1.1品种。该示范项目选用火麻一号品种,由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
分院育成。该品种是2015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准
予推广应用的工业用大麻品种。品种的主要优点是高纤、优质、抗病和
抗倒伏性强、较耐盐碱、适应性较广。
1.2地点与面积。示范地点选择我省麻类作物主产区克山县,示范
面积33.4公顷。示范区位于克山沈阳空军农副业基地(西建乡同启村附
近)。地理坐标为东经125°34′34″~125°49′46″,北纬48°07′
49″~48°21′53″之间。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2,极端最高气温37.9℃,最低气温-42℃,无霜期115天。日照时数
2626~2724小时。有效积温2300℃,降水量450~2500毫米,年平均蒸
发量1200毫米左右。土壤PH6.5。
1.3土地条件。黑钙土、土壤PH6.5。土壤通透性较好,地势平坦。前
作为小麦,秋翻地和耙地,达到播种状态。
1.4播种
1.4.1种子包衣。为了减少苗期病害和虫害,提高出苗率,使用35%
多福克种衣剂,用种子包衣机进行种子包衣,使用量是种子质量的
0.3%。
1.4.2播种方式。机械平播,使用15cm行距的谷物播种机播种,一
次完成种肥同播、种肥分下的播种作业。播种深度4~5cm. 施肥深度
7~8cm。播种后镇压一遍。4月27日播种、4月28日完成播种。
1.5收获
1.5.1收获时期。工艺成熟期收获,此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田间雄株花
粉散尽,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变黄的时期。
1.5.2收获方式。采用工业用大麻专用联合机进行复试收割,上部收
割部位收获叶子,下部收割部位收获茎杆。
1.5.3收获效果。植株上部20~30cm的叶、花 可以收回。茎杆收
割后能达到麻铺成趟铺放,铺放整齐、均匀一致。麻趟间距50cm,割茬
高度10~15 cm左右。
2 原料生产技术措施
2.1茎杆脱胶。采用田间雨露方式进行茎杆脱胶。收割后的茎杆铺
放在田间,充分利用适宜微生物菌繁殖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自然条进
行雨露脱胶。
2.2脱胶的时间。田间雨露脱胶对微生物发育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
18℃左右、相对温度50~60%,满足这一条件后,田间铺放20天左右可
完成脱胶。该项目的33.4公顷示范田8月22完成收获后进行田间雨
露,9月15日完成雨露脱胶。
2.3脱胶的质量标准。当麻铺下层茎杆长满黑色小斑点,取样测试
脱胶效果。简单测试方法是从茎秆的二分之一处折断,折断时纤维与木
质部顺利分离,并能剥下一个与茎秆长度接近的长筒状纤维,表明茎秆
达到了脱胶标准。
2.4捆捆、捡拾干茎。当田间有90%以上的麻茎达到了脱胶标准,将
脱胶好的干茎打捆捡拾运到加工场地。由于目前没有汉麻专用捆捆和
捡拾设备,生产示范田是用人工打捆和捡拾. 捆捆的主要标准是直径
40~50cm,根部整齐,捆系紧,捆腰系在捆中间。捆捆后人工装车后,运
到加工场地。
2.5干茎养生。干茎加工之前,要堆放进行养生,养生好的干茎出麻
率高、纤维品质好。最佳回潮率13%左右。养生时间不低于20天。本示
范田干茎养生60天后开始加工。
2.6机械制麻.使用原佳木斯收获机械厂生产的B870亚麻联合剥麻
机加工长麻和短麻(打成麻和二粗)。
2.7制麻主要技术要求
2.7.1蹾齐麻捆根部。为了便于机械加工,首先要将麻捆根部朝下
齐,放到喂入口前面的台面上。
2.7.2茎杆切割长度一致。大麻茎杆高度一般在1.8—2.5cm,需要将
麻捆切割后才能制麻,茎秆切割长度65-70cm。
2.7.3均匀喂入麻茎。将 杆平铺在喂麻台上,均匀一致喂入剥麻
机,喂入时切忌积堆或断条。
2.7.4 打手转数确定。根据茎杆脱胶质量合理调整打手转数。达到脱
胶质量标准的用标准转数,达不到标准的,可根据茎杆脱胶程度提高或
降低打手转数。
2.7.5接麻整齐理顺。接麻要跟上机械速度,不能积堆或断条,将标
准麻和不标准麻分开放置。每15公斤左右捆一捆。
3 产量结果
33.4 hm2汉麻示范田原茎总产量 355710.0kg,干茎总产量
277453.8kg,长麻总产量38843.5kg,短麻(二粗)总产量27745.4 kg,麻
屑总产量194217.7kg。平均每公顷原茎产量10650.0 kg、雨露干茎产量
8307 kg、长麻产量1163.0kg、短麻产量830.7kg、麻屑产量5814.9kg。干
茎制成率78%、长麻率14.0%,短麻率10%、全麻率24%。
4 效益分析
4.1每公顷工业用大麻生产效益。每公顷汉麻总产值 29739.4 元,
其中长麻20934.0元、短麻7060.9元、麻屑1744.5元。每公顷种植加工
生产成本17250.0元,每公顷汉麻种植加工效益12489.4元。
4.2每公顷麻比工业用大较效益。克山县的主要农作物是大豆和玉
米,大豆每公顷最高效益是3000元、玉米最高是6000元、工业用大麻
效益是12489.4元。汉麻每公顷效益是大豆的4.1倍、是玉米的2.1倍。
5 结论
5.1火麻一号在克山地区示范种植与加工,表现为生长势强、植株繁
茂,抗倒伏和抗病性强,出麻率高,纤维产量高。适合于该地区大面积推
广应用。
5.2火麻一号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为秋整地、种子包衣、适时播种、种
肥同播、种肥分下、深施肥、除草防虫、适时收获。
5.3火麻一号高效生产技术为机械收获、田间雨露脱胶和纤维初加
工标准化。
5.4火麻一号示范田(33.4公顷)每公顷纯利润12489.4元。是当地
主要农作物玉米的2.1倍,大豆的4.1倍。
5.5通过火麻一号新品种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初步探索出了工业用
大麻种植与初加工一体的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建议该技术模式可
以通过建立工业用大麻种植与初加工生产基地或农民生产合作社的形
式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地双亚 15号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总结[J].中国麻叶
科学,2013,35(4)199-202.
[2]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地区汉麻新品种 2007-2-16原原种繁育技术研究
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6.
火麻一号工业用大麻新品种高效生产技术示范
孙宇峰 田玉杰 韩承伟 韩喜财 曹 锟 孙凯旋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摘 要:在黑龙江省麻类作物主产区克山县开展火麻一号汉麻新品种高效生产技术项目示范,明确新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
及高效生产技术措施,为新品种及高效生产技术在该地区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工业用大麻;火麻一号新品种;高效生产技术
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