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2009 年 第 54 卷 第 20 期: 3108 ~ 3116
www.scichina.com csb.scichina.com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IN CHINA PRESS 论 文
引用格式: 朱芸, 陈晔, 赵志军, 等.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藓泥炭α-纤维素δ 13C 记录的 1000~4000 a BP 间环境变化. 科学通报, 2009, 54: 3108~3116
Zhu Y, Chen Y, Zhao Z J, et al. Record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by α-cellulose δ 13C of sphagnum peat at Shennongjia, 4000―1000 a BP. Chinese Sci Bull,
2009, 54, 3731―3738, doi: 10.1007/s11434-009-0383-0
专题:季风与环境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藓泥炭α-纤维素δ 13C 记录的
1000~4000 a BP 间环境变化
朱芸①②, 陈晔①②*, 赵志军①②, 萧家仪①②, 张茂恒①②, 舒强①②, 赵红艳①②
① 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6;
②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6
* 联系人, E-mail: chenye@njnu.edu.cn
2008-11-06收稿, 2009-03-25接受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编号: IRT05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67119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
40631003)资助
摘要 神农架大九湖盆地位于典型的东亚季风区内, 是一个罕见的亚高山泥炭沼泽湿地. 该
沼泽中心部位上部 120 cm的泥炭藓泥炭层经花粉浓缩物 AMS 14C测年表明其跨时 4000 a. 根
据 C3植物碳同位素分馏模式方程和苔藓植物光合作用 CO2吸收速率方程, 利用泥炭藓泥炭样
品的α-纤维素δ 13C数据, 定量恢复了研究区晚全新世湿度的变化过程. 结合 TOC, C/N等指标
分析, 发现 1000~4000 a BP研究区环境变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暖湿变冷干, 在 3000 a BP前后的
气候特征发生显著变化. 3400~3200, 3000~2600, 2200~2000和 1600~1400 a BP发生了 4次显著
的相对偏干的突变事件, 在全球众多记录中也有反映. 大九湖湿度记录指示的晚全新世东亚
夏季风强度减弱过程与印度夏季风变化同步, 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降低, 赤道热带辐合带逐
渐南移, 是这一时期亚洲季风强度持续减弱的控制因素. 大九湖盆地湿度变化存在 664, 302和
277 a的周期, 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
关键词
神农架大九湖
泥炭藓泥炭
全新世晚期
α-纤维素δ 13C
大气湿度
泥炭沉积具有时间分辨率高、沉积环境和过程稳
定、对气候变化响应灵敏、易于测年等优点, 是全新
世气候变化信息的重要载体 [1,2]. 自 19 世纪中期
Blytt[3]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进行泥炭气候学分析以
来, 众多研究者通过对泥炭沉积开展孢粉、有机大分
子化石和地球化学特征等[4~6]大量工作来重建过去环
境变化. 其中, 由于泥炭中纤维素能够稳定保存, 利
用泥炭纤维素的碳、氢、氧同位素成为古气候研究的
重要手段之一 . 我国以泥炭为载体的古气候研究发
展迅速, 如于学峰等人[7]建立了若尔盖高原泥炭高分
辨率气候代用指标序列, 洪业汤等人[8]根据吉林金川
泥炭纤维素氧同位素组成时间序列论述了中国东部
过去 5000 a 历史时期温度的变化过程, 钟巍等人[9]
对雷州半岛泥炭的研究发现末次冰盛期气候呈冷干
状态 . 其中 , 洪业汤等人 [10]提出 C3 植物纤维素的
δ 13C 序列可用作反映干湿状况的灵敏指标. 使得以
泥炭为信息载体的古环境研究进入定量阶段. 不过
红原泥炭和金川泥炭都为草本泥炭 , 其植物残体均
以有气孔的维管束植物为主, 纤维素δ 13C 值的变化主
要受叶片气孔开合程度控制[11]. 而以无气孔的非维管
束植物(如藓类)为主要残体的泥炭沉积, 其纤维素的
δ 13C 值与环境气候变化的关系在国内还未见有报道.
湖北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处于典型东亚季风区.
盆地海拔较高, 生长期内气温较低, 加上丰富的水分
3109
论 文
补给和地貌等条件导致了泥炭沼泽的形成 , 并在沼
泽中心部位发育泥炭藓泥炭[12,13]. 近年来, 李文漪等
人[14]和刘会平等人[15]利用孢粉分析重建了大九湖晚
更新世以来古植被变化; 何报寅等人 [16]发现环境磁
学参数 Xlf/Fe 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气候记录代用指标;
Zhao 等人[17]用元素指标探讨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马
春梅等人[18]恢复了晚冰期以来该区季风气候的变化
模式. 但是, 这些工作仍多以定性、半定量化的讨论
为主. 本研究试图探讨大九湖泥炭藓泥炭α-纤维素
δ 13C 的环境指示意义 , 利用泥炭藓泥炭纤维素的
δ 13C 数据获取定量化的气候变化信息, 并结合 TOC,
C/N 等指标, 恢复神农架晚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与
季风变化历史.
1 研究区与钻孔概况
大九湖盆地泥炭沼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的东部边缘、大巴山脉东麓的神农架西南部, 地理坐
标为 31°24′~31°33′N, 109°56′~110°11′E(图 1), 是华中
地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北亚热带亚
高山泥炭沼泽湿地 . 盆地底部地势平坦 , 平均海拔
1730 m, 被海拔 2200 m 以上的陡峭山地环绕. 盆地
集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地下水位较高. 由于神农
架地区北有秦岭山脉屏障, 南有巴山山脉相隔, 山脉
呈东西走向, 西南高东北低的阶梯状地势有利于东
南季风的深入, 并削弱了西南暖湿气流的侵入, 具有
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特征. 大九湖盆地年平均气温
7.4℃, 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 18.8℃, 最冷月(1 月)均
温−4.9℃. 年平均降雨量 1528.4 mm, 湿度达 80%以
上, 降水主要集中在 4~10 月. 由于该地植物生长期
内气温和土壤温度较低, 霜冻期长, 抑制了微生物的
活动, 植物残体分解缓慢, 有利于泥炭的形成和发育.
从盆地边缘向中心依次分布低位至中高位类型沼泽,
中心部位泥炭藓略有突出.
2006 年 7 月本研究组在大九湖盆地中心部位、
未受人类扰动的地点钻取多个岩芯, 其中 DJH-2 孔
岩芯上部 120 cm 除深度 80~73 和 110~120 cm 为棕黄
色和灰黄色黏土外, 其余均为棕色和黑色泥炭, 对泥
炭层等间距选取 10 个样品送东北师范大学泥炭沼泽
研究所进行植物残体鉴定, 发现其残体多为泥炭藓.
30 cm 以下以 1 cm 间距连续取样(为防止现代植物根
系的影响, 上部 30 cm 未取样), 进行 TOC, TN 以及
α-纤维素δ 13C 分析, 并在深度 33, 51, 83, 99 和 117 cm
图 1 大九湖盆地位置图
处选取 5 个样品提取花粉浓缩物进行 AMS 14C 年代
测试.
2 样品测试
泥炭剖面中不同组分样品的 14C 测年结果往往存
在较大差异. 周卫健等人 [19]对泥炭样品不同组分加
速器 14C 测年进行对比, 表明花粉测年更能代表赋存
地层的年代. 因此, 本研究选择花粉作为测年材料.
泥炭沉积物中花粉的提取在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
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完成 , 浓缩纯化的花粉样品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Keck AMS Radiocarbon 实验
室进行加速器质谱仪(AMS)测试. 根据 Calib 4.3 年龄
校正程序 [20]校正后 , 得到深度 33, 51, 83, 99 和
117 cm 处 的 年 龄 分 别 为 (1115±37), (1635±9),
(2600±20), (3300±38)及(3865±53) a BP. 年代和深度
关系表明泥炭的沉积速率比较稳定(图 2), 通过线性
内插和外延, 建立研究层段的年代序列. 样品的平均
分辨率为 47 a.
TOC 和 TN 的测定在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
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完成. 样品经烘干、研磨和过筛,
加 HCl 去除碳酸盐后, 用 Vario MAX CNS 元素分析
仪进行测试, 其氧化炉温度为 900℃, 还原炉温度为
830℃, 测量精度为 0.05%.
泥炭中植物残体的组成比较复杂, 包括纤维素、
腐殖酸、木质素、果胶、脂类和半纤维素等, 这些组
分的δ 13C 值之间有 0.3‰~4‰的差别[21], 植物残体全
样的δ 13C 值是不同组分δ 13C 值的综合表现. 由于这
些组分在沉积过程中并不都是稳定的 , 有的组分的
含量和δ 13C 值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这样就会影
2009年 10月 第 54卷 第 20期
311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岩性
年代/a BP
泥炭 黏土
图 2 大九湖盆地 DJH-2孔顶部岩芯的深度-年代关系图
响全样δ 13C 信息的稳定保存 . 与其他组分相比较 ,
纤维素结构比较简单、物理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一经
合成, 在沉积和埋藏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 可以很好
地保存该纤维素合成阶段的环境信息[22]. 因此, 研究
泥炭沉积物δ 13C 的环境指示意义时提取单一的纤维
素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 纤维素按照手型结构不
同可分为α, β, γ-纤维素, 其中α-纤维素占绝大多数,
目前实验中均是保留α-纤维素进行环境信息的研究.
本研究从泥炭样品中提取α-纤维素的过程采用
标准技术程序 [23], 并对提取的α-纤维素样品用红外
光谱分析进行了纯度检验 , 表明所提取的样品为纯
净的α-纤维素样品 . 样品碳同位素的测定采用玻璃
管密闭燃烧法, 所得 CO2气体纯化后用 MAT-252 同
位素比值质谱计测定 , 实验过程中插入标准样品和
平行样品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精确性 , 实验
误差控制在 0.2‰以内. 碳同位素用 PDB 标准. α-纤
维素样品的红外光谱测试及碳同位素的分析测定均
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
验室完成.
3 结果
3.1 α-纤维素δ 13C值和湿度记录
对大九湖上部 120 cm泥炭层中的植物残体进行
鉴定, 发现植物残体包括草本、藓类和极少小灌木,
其中藓类以泥炭藓为主, 草本以苔草属为主; 除钻孔
底部 120~110 cm和中部 80~73 cm的植物残体以草本
为主外, 其余层段都以藓类为主, 平均含量达 80%,
表明该层泥炭是一个典型的泥炭藓泥炭层.
根据光合作用固碳途径的不同, 植物可分为 C3,
C4和 CAM三种类型. 因本文所研究的泥炭层植物残
体主要为泥炭藓和苔草等 C3 类植物, 所以可以不考
虑由于光合作用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碳同位素的差异.
植物中的碳全部来源于大气 CO2, C3植物碳同位
素的分馏模式可表示为[24]:
13 13
p a 2 i 2 a
*
2 a
C C ( )([CO ] / [CO ] )
( T e / ) / [CO ] ,d
a b a
f R k
δ δ= − − −
+ +
(1)
A =([CO2]a − [CO2]i) / r, (2)
方程(1)右边最末一项与光呼吸及暗呼吸有关 , 这种
作用产生的分馏效应通常很小, 常可忽略. δ 13Cp 表
示纤维素的碳同位素组成, δ 13Ca 指大气的碳同位素
组成, 可从 C4植物化石或冰芯档案获得; a表示扩散
过程中不同分子量的CO2分子(13CO2和 12CO2)扩散速
度差异产生的同位素分馏, 约为 4.4‰; b为 C3植物光
合作用过程中 Rubisco 反应中羧化酶对 12CO2选择性
固定而产生的同位素分馏, 约 27‰. [CO2]i 和[CO2]a
分别指植物生长时细胞间隙和大气中的 CO2 浓度 ,
由于(1)式中的[CO2]i/[CO2]a项的变化远大于δ 13Ca的
变化, 所以δ 13Cp 的变化主要取决于[CO2]i/[CO2]a 比
值的变化. A为植物叶片对 CO2的吸收速率, r为 CO2
的扩散阻力.
有气孔的维管束植物可以通过控制叶表气孔的
开合来调节碳和水的交换 . 泥炭藓等植物属于非维
管束植物, 其叶片上没有气孔, 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
CO2 的效率由其叶表面的水膜厚度所控制[25], White
等人[26], Rice和 Giles[27], Murray等人[28], Williams和
Flanaga[29]在泥炭藓纤维素δ 13C值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方面都有研究 . 研究指出 , 当降水相对较少的时候 ,
叶表面没有水膜或水膜厚度很薄 , 储水的透明细胞
小而细胞间的空隙大, CO2就容易通过空气介质进入
到 叶 肉 中 , 叶 肉 与 大 气 中 CO2 浓 度 的 差 值
小, [CO2]i/[CO2]a 值较高. 这种情况下, 由于光合作
用过程中有充足的 CO2, 碳同位素的分馏主要由光合
作用酶导致的分馏效应所控制 , 产生偏负的碳同位
素值. 当降水较多的时候, 水膜包裹着藓类植物, 阻
碍了 CO2直接进入叶绿体的通道, CO2需要通过水介
质进入叶肉中, 由于 CO2 在水中的扩散速率比在空
气中慢 4个数量级, 从而减少了细胞中 CO2的浓度而
增大了叶肉与大气中 CO2的差值, [CO2]i/[CO2]a值降
3111
论 文
低. 尽管 12CO2 比 13CO2 有更快的扩散速率, 但是由
于到达叶绿体的 CO2 总量受到限制, Rubisco 反应中
羧化酶对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影响减小, 碳同位素
值更多的是受 CO2 扩散所导致的分馏效应影响, 产
生偏正的碳同位素值 . 对水膜效应与苔藓植物碳同
位素值之间关系的对比实验研究也指出 [26~29], 与降
水很多的时候相比, 降水相对较少时 12C 会更优先地
被结合利用 . 因此 , 降水的增多可以引起泥炭藓的
δ 13C 值变大, 反之则会引起泥炭藓δ 13C 值变小.
由于大九湖沉积物中 80~73 和 110~120 cm 的岩
性发生变化, 鉴定结果也表明这两段植物残体的类
型以草本为主 , 不同于其他层段以泥炭藓为主要植
物残体的特征, 考虑到同一植物类型δ 13C 值的变化
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较为明确 , 本文在对顶
部 120 cm 以泥炭藓为主要残体的沉积物δ 13C 值的研
究中未对这两层段进行讨论 . 其他层段α -纤维素
δ 13C 的测试结果如图 3(a)所示. δ 13C 值的变化范围
在−26.2‰~−30‰之间 , 总体趋势为早期相对偏正 ,
晚期偏负, 其间出现多次波动. 3600~3000 a BP, α-纤
维素δ 13C值平均为−27‰, 总体偏正, 在 3400~3200 a
BP 出现一相对偏负层段, δ 13C 值近−28‰; 此后至
2700 a BP, δ 13C 值连续下降, 降幅可达 3‰, 其中尤
以 2700 a BP 左右的δ 13C 值最低, 2700 a BP 后δ 13C
开始升高; 2500~1000 a BPδ 13C 值比前期总体偏负,
图 3
大九湖 DJH-2孔泥炭沉积物α-纤维素的δ 13C值(a) (实心方块)及大气
湿度数据(b) (空心方块)的年代变化曲线与 DJH-C孔泥炭沉积物α-纤
维素δ 13C值(c)的深度变化曲线对比
平均在−28‰上下小幅波动 , 其中在 2200~2000 和
1600~1400 a BP时期又出现两个δ 13C值快速大幅减
小的层段.
此外, 我们还对与该岩芯相距 10 m 的 DJH-C 岩
芯上部的泥炭层做了α-纤维素δ 13C 分析(图 3(c)), 两
孔的测试结果能进行很好的比对 , 表明α-纤维素
δ 13C 记录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是可靠的.
在长时间尺度上, 植物叶片对 CO2 的吸收速率 A
也会受到其他一些环境因子(如温度、大气 CO2 浓度
等)的影响. 综合这些环境因子, White 等人[26]提出了
苔藓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叶片对 CO2 的吸收速
率方程:
Amoss = Pmaxv(T)f(I)i(W)j([CO2]a)k(O), r 为常数, (3)
Pmax = P○max(1+λ∆T), (4)
j([CO2]a) = α + β [CO2]a, (5)
i(W) =(W − Wdry)/(Wopt − Wdry), (6)
其中, k(O)代表其他因素(如土壤肥力等)对 CO2吸收
速率的影响, 可以忽略不计; f(I)为关于光照强度变化
的函数 , 截至目前的研究尚不能准确区分光照强度
对植物碳同位素变化的影响力的大小, 所以在本研
究中暂不考虑光照强度的影响, f(I) ≈ 1; Pmaxv(T)为关
于温度变化的函数, 其中 v(T)与短期(几天或几周)温
度变化有关, 在本研究时间尺度上可以设为 1; P○max
为研究区现在的平均温度下 CO2 的最大吸收速率, λ
为常数, ∆T代表温度的变化值. Schleser等人[30]研究
表明, 温度变化对植物碳同位素的变化影响很小, 温
度升高或降低 1℃, 植物δ 13C的变化一般小于 0.3‰;
而White等人[26]在忽略温度变化影响的前提下, 通过
方程(3)很好的重建了全新世以来大气 CO2 含量的演
化过程; j([CO2]a)为关于大气 CO2变化的函数, α=280
ppm, β=3.7×10−3 ppm, [CO2]a为大气 CO2浓度, 可从
冰芯或 C4植物的数据中获得; i(W)为关于湿度变化的
函数, Wdry和 Wopt分别为 0和 80%.
综合上述分析, 已知方程各参数, 就可以用α-纤
维素δ 13C 数据计算出湿度的数值. 我们用上述方程
定量恢复了研究区湿度的变化(图 3(b)). 在 1000~
4000 a BP 期间, 大九湖地区大气湿度变化在 52%~
80%之间, 平均为 64%, 比现在该地区平均 80%的湿
度明显偏低, 环境总体略偏干. 其中 3000 a BP 前后
湿度值出现明显不同, 3000~3600 a BP 湿度的平均值
2009 年 10 月 第 54 卷 第 20 期
3112
为 73%, 而 1000~3000 a BP 则下降为 61%, 反映了环
境由前期湿润到后期变干的过程. 在这一变化趋势
背景下, 大气湿度值还出现了多次短期高低值波动,
较为显著的是 3400~3200, 3000~2600, 2200~2000,
1600~1400 a BP 4 个大气湿度值偏低的时期, 其大气
湿度值分别为 71%, 60%, 54%和 59%.
湿度数据与α-纤维素δ 13C 数据的变化趋势基本
一致, 表明湿度数据的波动主要反映了降水的变化;
其中, 2000 a BP 以前湿度数据与α-纤维素δ 13C 值可
以很好的重合, 但 1000~2000 a BP 两组数据在变化
幅度上出现略微差异 , 反映出这一时期除了降水起
重要作用以外, δ 13C 的变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结
合方程分析后我们认为可能是 1000~2000 a BP 期间
CO2 含量的明显上升[31]造成泥炭藓光合作用固 C 过
程中受 CO2 含量的影响增强, 从而导致δ 13C 值比之
前整体偏正.
3.2 TOC 与 C/N 记录
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不仅受当时的植被状况影
响, 而且与沉积环境和植物分解速度也有密切的关
系[32]. 一方面, 就沉积环境而言, 由于泥炭沉积物主
要来源于有机体 , 所以其有机碳含量远大于湖泊沉
积; 另一方面, 植物死亡后腐烂的速度取决于温湿条
件, 偏冷湿的气候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 C/N 比值可
用于判断沉积物中水生生物和陆生植物来源的相对
比例[33], 当沉积物以内源为主时, C/N 比值低, 一般
小于 10, 反之 C/N 比值大.
大九湖上部沉积物 TOC 含量的变化范围在 1.5%
到 45.7%之间, C/N 为 4.2~19.3(图 4(a), (b)). 3600 a BP
以前 C/N 较低, 平均为 9.6, 指示沉积物中的有机物
质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 而 TOC 含量平均仅 4.8%,
40
20
0
9.0
9.5
20
10
0.6
0.7
0.8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26
28
(a)
(b)
(c)
(d)
(e)
/ a BP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 a BP
图 4 大九湖 1000~4000 a BP的 TOC百分含量(a), C/N(b), 大气湿度(c)的年代变化曲线与三宝洞石笋的δ 18O值(d)
及红原泥炭苔草纤维素的δ 13C值(e)的对比
3113
论 文
推断此时处于浅湖环境, 气候较为暖湿, 同时 C/N和
TOC 都出现逐步升高趋势, 表明水体开始逐渐收缩
向沼泽转化, 陆生植物增多, 气候相对前期开始变冷
干; 3600 a BP以后, C/N跳至 16以上, 此时已开始进
入沼泽沉积环境, 陆生植物占据主体, TOC含量大幅
连续升高, 至 3000 a BP达到 42%, 表明此时温度开
始降低, 有利于有机物质的保存和积累; 3000~2500 a
BP为典型的沼泽沉积环境, C/N稳定而 TOC略有波
动; 2500~2300 a BP TOC含量突然出现大幅降低, 岩
性记录为黄色粉砂质黏土, 表明此时处于积水沉积
环境, 气候湿润, 但是 C/N 没有大的波动, 显示沉积
物有机质的来源仍以陆生植物为主 , 推断这一时期
钻孔周边仍为沼泽环境 , 而钻位处因为微地貌差异
处于较浅的水下环境中; 2300~1400 a BP为沼泽沉积,
TOC 与 C/N 的变化都很平稳 , 环境相对稳定 ;
1400~1000 a BP TOC与 C/N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
下降趋势 , 表明水生植物对沉积物有机质的贡献增
多, 气候变得更为暖湿.
4 讨论
1000~4000 a BP 大九湖盆地一直维持较高的湿
度值, 湖泊-沼泽沉积发育, 同时在这一背景下也出
现了由湿到干的转变趋势. 3600 a BP 以前处于浅湖
沉积环境, TOC 和 C/N 为低值, 气候温暖湿润, 降水
丰沛; 3600 a BP 前后, 湖泊水体开始收缩向沼泽转化,
气候相对前期偏冷干, 有机质积累速度加快, 至 3000
a BP 湿度一直处于高值, 平均 72%左右, 指示气候条
件以温湿为主; 3000 a BP 以后形成稳定的沼泽沉积,
大气湿度大幅降低, 由 72%降至 56%, 降水比前期减
少 . 这种变化趋势在大九湖植物大化石和孢粉指标
记录中有显示 [17], 神农架林区的三宝洞石笋氧同位
素也记录到 4000~3000 a BP 持续冷干的变化趋势[34].
大九湖盆地记录中 3000 a BP 前后气候特征发生
的显著变化在我国其他区域也有较多报导 , 如敦德
冰芯记录显示过去 5000 a BP 中, 3000 a BP 左右是气
候由暖转冷的一个界限 [35]; 青藏高原多个湖泊显示
约 3000 a BP 以前为高湖面 , 此后干旱化趋势明
显[36,37]; 黄土高原在 3100 a BP 前后水、土、生物资
源急剧退化[38]; 海南岛在 2700 a BP 以来气候显得较
为不稳定, 东亚热带区域的气候模式在 2700 a BP 左
右可能发生了重大转折[39].
1000~4000 a BP大九湖记录中出现了 4次显著的
大气湿度值偏低的突变事件 , 分别发生在 3400~
3200, 3000~2600, 2200~2000 和 1600~1400 a BP. 这
些事件在全球很多记录中都有反映. 3400~3200 a BP
大九湖记录中的突变事件在格陵兰冰芯 [40]和敦德冰
芯[41]中有所表现; 2200~2000 a BP 的冷干事件与青海
湖流域湿度记录中的气候冷干的黑暗时代 (150
BC~150 AD)基本同时[42]; 1600~1400 a BP, 我国北方
地区沙漠扩张[43], 对应于中国近 5000 年来的第二个
寒冷期, 即东汉、三国、晋和南北朝时期[44].
大九湖记录中 3000~2600 a BP 的偏干事件在变
化幅度和持续时间方面都尤为显著 , 这一事件在若
尔盖泥炭[19]、金川泥炭[45]和红原泥炭[46]记录中都有
显示. 此时我国西部发生显著冰进[47], 北方地区沙漠
扩大[43]. 华南地区 3000 a BP 左右存在一次变化幅度
较大的突发性环境事件, 灾害性天气现象增多[48]. 江
苏龙感湖记录也反映在 2700 a BP 前后气温剧烈动
荡[49]. 历史文献中记载, 2700 a BP 前后是东部地区
全新大暖期以后的一次划时代气候事件[44], 约 1150
BC 的“古公迁岐”事件可能就是因气候变干导致水土
生物资源退化, 使先周人“弃幽迁岐”[50]. 这次气候事
件可能还导致我国新石器文化衰退和在某些地点的
中断[51]. 近来 Mayewski 等人[52]对全球数十条古气候
记录进行综合分析, 发现在 3500~2500 a BP 全球气
候发生快速变化(主要以极地降温为特征), 北半球约
在 3500 和 1500 a BP 左右发生了两次新冰期[53], 对世
界文明演化都有影响[54].
大九湖α-纤维素δ 13C 值与湿度数据之间有着几
乎一致的变化趋势 , 显示降水的变化是引起大九湖
湿度数据波动的主要因素 . 研究区位于典型的东亚
季风控制区, 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 86%以上[55], 因
此大九湖 1000~4000 a BP 湿度变化特征主要反映了
东亚夏季风强度在该时段的演化过程 . 三宝洞石笋
的δ 18O 记录[34]和红原泥炭苔草纤维素的δ 13C 记录[56]
分别是东亚夏季风强度和印度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反
应, 将大九湖湿度记录与它们进行对比(图 4), 可以
看出这 3 个记录在整体上有着一致的变化趋势, 都反
映了 1000~4000 a BP 夏季风强度不断减弱的变化过
程, 其中在 3000 a BP 左右其前后的夏季风强度特征
有显著不同, 表现出较强和较弱的两个阶段; 在变化
细节上 , 这些记录不同程度地反应了几次季风强度
突然减弱的事件, 在时间上基本吻合. 东亚季风和印
度季风这种同相位的变化在其他研究中也有报道[57],
2009 年 10 月 第 54 卷 第 20 期
3114
表明全新世晚期亚洲季风系统的演化受控于同一机
制. 采用 Redfit 软件[58]对大九湖湿度记录进行功率
谱分析, 在 90%置信度水平下, 通过红噪声检验的周
期有 664, 302 和 277a(图 5), 其中 664 a 与 Damon 等
人[59]发现的太阳黑子活动的优势周期 649 a 及太阳活
动第 6 级周期 704 a 一致, 302 a 可能对应于太阳活动
第 5 级周期 352 a, 而 277 a 与太阳的调制作用和太阳
活动的 Gleissberg 周期[60,61]有关, 说明东亚季风降水
变化在百年尺度上主要响应于太阳输出量的变化 .
引起 1000~4000 a BP 年以来亚洲季风持续减弱的主
要因素可能是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控制下的赤道热
带辐合带逐渐南移. 同时, 大九湖和三宝洞记录的几
次季风强度突然减弱事件, 无论在突变点还是在变
化形态特征上都能够很好的对比; 而红原泥炭虽然
也记录到了这些事件 , 但与东亚夏季风记录在各个
事件的变化幅度和特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 比如
1500 a BP 事件在红原记录中比在大九湖和三宝洞记
0.000 0.002 0.004 0.006 0.008 0.010
0
40
80
120
160
200 90%
80%
664 a
302 a
277 a
图 5 大九湖盆地大气湿度变化序列的功率谱分析结果
录中更加明显, 而 2000~2200 a BP 在大九湖和三宝
洞记录中都出现季风强度显著减弱 , 而这在红原记
录中并不很突出 , 说明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虽受控
于同一驱动机制 , 但是在百年尺度的响应方式上有
其独立性.
5 结论
(1) 大九湖盆地上部泥炭层是以非维管束植物
(即藓类)为主要植物残体的泥炭沉积. 非维管束植物
的δ 13C 值响应气候变化的方式与维管束植物不同,
其光合作用利用 CO2 的效率由叶表面的水膜厚度所
控制, 水膜厚度增大会引起δ 13C 值增大, 而水膜厚
度与降水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所以非维管束植物
纤维素的δ 13C 值可以反映研究区的降水变化.
(2) 通过大九湖泥炭藓泥炭α-纤维素的δ 13C 数
据, 定量恢复了研究区 1000~4000 a BP 的大气湿度
变化过程, 结合 TOC, C/N 等沉积环境分析, 发现
3600 a BP 左右研究区沉积环境由浅湖收缩向沼泽
转化, 1000~4000 a BP 气候由暖湿逐渐变冷干, 其中
在 3000 前后气候发生显著变化. 3400~3200, 3000~
2600, 2200~2000 和 1600~1400 a BP 发生过 4 次显
著的相对偏干的突变事件 , 这些事件具有全球一
致性.
(3) 大九湖湿度记录与三宝洞石笋δ 18O 记录反
映了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变化 , 与红原泥炭苔草纤维
素δ 13C 记录的印度季风变化呈同相位. 大九湖盆地
湿度变化存在 664, 302 和 277 a 的周期, 可能与太阳
活动有关. 湿度记录指示的晚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强
度减弱过程与印度夏季风变化同步 , 北半球夏季太
阳辐射降低 , 赤道热带辐合带逐渐南移是这一时期
亚洲季风强度持续减弱的控制因素.
致谢 感谢汪永进教授和匿名评审人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1 Brenninkmeijer C A M, Van G B, Mook W G. Variations in the D/H and 18O/16O ratios in cellulose extracted from a peat bog core.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82, 61: 283—290
2 Sukumar R, Ramesh R, Pant R K, et al. δ 13C record of late Quaternary climate change from tropical peats in southern India. Nature,
1993, 364: 703—705
3 Blytt A. Essays on the Immigration of Norwegian Flora during Alternating Rainy and Dry Periods. Cammermeyer, Kristiana, 1876
3115
论 文
4 Bakels C C. Pollen diagrams and Prehistoric fields: The case of Bronze Age Haarlem, the Netherlands. Rev Palaeobot Palynol, 2000,
109(3-4): 205—218
5 Antony B, Keith B. A 2800-year Palaeoclimate record from Tore hill moss, Strathspey Scotland: The need for a multi-proxy approach
to peat-based climate reconstructions. Quat Sci Rev, 2005, 24: 1261—1277
6 Dellwiga O, Watermannb F, Brumsaeka H J, et al. Sulphur and iron geochemistry of Holocene coastal peats (NW Germany): A tool
for pala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Palaeogeogr Palaeoclim Palaeoecol, 2001, 167: 359—379
7 于学峰, 周卫健, Lars G F, 等. 青藏高原东部全新世冬夏季风变化的高分辨率泥炭记录.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6, 36:
182—187
8 洪业汤, 姜洪波, 李汉鼎, 等. 近 5 ka 以来的金川泥炭δ 18O 记录.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1997, 27: 525—530
9 钟巍, 薛积彬, 甄治国, 等. 雷州半岛北部晚更新世晚期气候环境变化的泥炭沉积记录.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27:
97—104
10 洪业汤, 洪冰, 林庆华, 等. 过去 5000 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泥炭纤维素碳同位素记录. 第四纪研究, 2003, 23:
485—492
11 林庆华, 洪业汤, 朱咏煊, 等. 中国典型泥炭区现代植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在古环境研究中的意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
通报, 2001, 20: 93—97
12 张则友. 神农架沼泽的分布及其形成. 东北师大学报, 1982, 1: 95—103
13 柴岫. 泥炭地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0. 136—153
14 李文漪, 刘光, 周明明. 湖北西部全新世温暖期植被与气候. 见: 施雅风, 主编.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 北京: 海洋
出版, 1992. 94—99
15 刘会平, 谢玲娣. 神农架南坡常见花粉的 R 值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1998, 32: 495—497
16 何报寅, 张穗, 蔡述明. 近年神农架大九湖泥炭的气候变化记录.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23: 109—114
17 Zhao Y, Hölzer A, Yu Z C. Late Holocene natural and human-induced environmental change reconstructed from peat records in east-
ern central China. Radiocarbon, 2007, 49: 789—798
18 马春梅, 朱诚, 郑朝贵, 等. 晚冰期以来神农架大九湖泥炭高分辨率气候变化地球化学记录研究. 科学通报, 2008, 53(增刊
Ⅰ): 26—37
19 周卫健 , 卢雪 峰, 武振 坤, 等. 若尔 盖高 原全新 世气 候变化的 泥炭记 录与加速器 放 射性碳 测年. 科学通 报, 2001, 46:
1040—1044
20 Stuiver M, Reimer P J, Bard E, et al. Radiocarbon calibration program rev 4.3. Radiocarbon, 1998, 40: 1041—1083
21 Benner R, Fogel M L, Sprague E K, et al. Depletion of 13C in ligni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ble carbon isotope studies. Nature, 1987,
329: 708—710
22 Borella S, Leuenberger M, Saurer M, et al. Reducing the uncertainty in δ 13C analysis of tree rings: Pooling, milling, and cellulose ex-
traction. J Geophys Res, 1998, 103: 19519—19526
23 Deniro M J, Epstein S.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cellulose from aquatic organisms. Geochim Cosmochim Acta, 1981, 45: 1885—1894
24 Farquhar G D, O’Leary M H, Berry J 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isotope discrimination and the intercellular carbon diox-
ide concentration in leaves. J Plant Physiol, 1982, 9: 121—137
25 Guillemette M, Stephen J, Burns. Carbon isotopes in ombrogenic peat bog plants as climate indicators: Calibration from an altitudinal
transect in Switzerland. Org Geochem, 2001, 32: 233—245
26 White J W C, Ciais P, Figge R A, et al. A high-resolution record of atmospheric CO2 content from carbon isotopes in peat. Nature,
1994, 367: 153—156
27 Rice S K, Giles L. The influence of water content and leaf anatomy on carbon isotope discrimination and photo-synthesis in Sphag-
num. Plant Cell Environ, 1996, 19: 118—124
28 Murray K J, Harley P C, Beyers J, et al. Water content effects on photosynthetic response of Sphagnum mosses from the foothills of
the Philip Smith Mountains, Alaska. Oecologia, 1989, 79: 244—250
29 Williams T G, Flanagan L B. Effect of changes in water content on photosynthesis, transpir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against 13CO2 and
C18O16O in Pleurozium and Sphagnum. Oecologia, 1996, 108: 38—46
30 Schleser G H, Helle G, Lucke A, et al. Isotope signals as climate proxies: The role of transfer functions in the study of terrestrial ar-
chives. Quat Sci Rev, 1999, 18: 927—943
31 Indermühle A, Stocker T F, Joos F, et al. Holocene carbon-cycle dynamics based on CO2 trapped in ice at Taylor Dome, Antarctica.
Nature, 398: 121—126
32 曹继秀, 张宇田, 王建民, 等. 塬堡黄土剖面 15 万年以来磁化率气候记录及黄土磁化率时空特征. 兰州大学学报, 1997, 33:
124—132
33 Bordowsky O K.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bottom sediments. Mar Geol, 1965, 3: 33—82
34 邵晓华, 汪永进, 程海, 等. 全新世季风气候演化与干旱事件的湖北神农架石笋记录. 科学通报, 2006, 51: 80—86
2009 年 10 月 第 54 卷 第 20 期
3116
35 姚檀栋, Thompson L G. 敦德冰心记录与过去 5 ka 温度变化. 中国科学 B 辑, 1992, 10: 1089—1093
36 陈忠. 冰消期晚期以来德令哈尕海湖气候环境演变的碳、氧同位素记录. 博士毕业论文. 西宁: 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 2007.
74—77
37 Gasse F, Anodl F, Fontes J C, et al. A 13000-year climate record from Western Tibet. Nature, 1991, 353: 742—745
38 黄春长. 黄土高原南部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与气候变迁. 地理学报, 1989, 44: 1—10
39 郑卓, 王建华, 王斌, 等. 海南岛双池玛珥湖全新世高分辨率环境纪录. 科学通报, 2003, 48: 282—286
40 Stuiver M, Grootes P M, Braziunas T F. The GISP2 18O climate record of the past 16500 years and the role of the sun, ocean and vol-
canoes. Quat Res, 1995, 44: 341—345
41 姚檀栋, 施雅风, Thompson L G, 等. 祁连山敦德冰芯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见: 施雅风, 主编.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
环境.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2
42 沈吉, 刘兴启, Matsumoto R, 等. 晚冰期以来青海湖沉积物多指标高分辨率的古气候演化.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4,
34: 582—589
43 李智佩, 岳乐平, 郭莉, 等. 全新世气候变化与中国北方沙漠化. 西北地质, 2007, 40: 1—29
44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科学, 1973, 2: 291—296
45 洪业汤, 姜洪波, 陶发祥, 等. 近 5 ka 温度的金川泥炭δ 18O 记录.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1997, 27: 525—530
46 徐海, 洪业汤, 林庆华. 红原泥炭纤维氧同位素指示的距今 6 ka 温度的变化. 科学通报, 2002, 47: 181—186
47 浦庆余. 末次冰期以来中国自然环境变迁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第四纪研究, 1991, 3: 245—259
48 郑卓, 邓韫, 张华, 等. 华南沿海热带-亚热带地区全新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第四纪研究, 2004, 24: 387—393
49 童国榜, 石英, 吴瑞金, 等. 龙感湖地区近 3000 年来的植被及其气候定量重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7, 17: 53—60
50 黄春长. 渭河流域 3100 多年前资源退化与人地关系演变. 地理科学, 2001, 21: 30—35
51 朱艳, 陈发虎, 张家武, 等. 距今五千年左右环境恶化事件对我国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及其原因的初步探讨.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20: 111—121
52 Mayewski P A, Rohlingb E E, Stagerc J C, et al. Holocene climate variability. Quat Res, 2004, 62: 243—255
53 Grootes P M, Stuiver M, White J W C, et al. Comparison of oxygen isotope records from the GISP2 and GRIP Greenland ice cores.
Nature, 1993, 366: 552—554
54 Van G B, Raspopov O M, vander P J, et al. Solar forcing of abrupt climate change around 850 calendar years BC. In: Peiser B, ed.
Natural Catastrophes During Bronze Age Civilization. Oxford: British Archaeological Reports, Archaeopress, 1998. 162—168
55 朱兆泉, 宋朝枢.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 38—41
56 洪冰, 林庆华, 朱咏煊, 等. 红原泥炭苔草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全新世季风变化.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 22: 99—103
57 董进国, 孔兴功, 汪永进. 神农架全新世东亚季风演化及其热带辐合带控制. 第四纪研究, 2006, 26: 827—834
58 Michael S, Manfred M. REDFIT: Estimating red-noise spectra directly from unevenly spaced paleoclimate time series. Comput Geo-
sci-UK, 2002, 28: 421—426
59 Damon P E, Sonnett C P. Solar and terrestial components of the atmospheric 14C variation spectrum. In: Sonett C P, ed. The Sun in
Time. Tuscon: Arizona Univ Press, 1991. 360—388
60 Stuiver M, Braziunas T. Sun, ocean,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14CO2: An evaluation of causal and spectral relationships. Holocene, 1993,
3: 289
61 Gleissberg W. A table of secular variations of the solar cycle. Terrestr Magnet Atmos Elect, 1994, 49: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