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甜地丁与其伪品二色棘豆的鉴别
李 玲 王志敏
(滨州地区人民医院 滨州市 256610)
关键词 中草药 ;甜地丁 ;二色棘豆 ;鉴别
中图分类号 R927
甜地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能 ,用于治疗痈
肿疔疮、肠炎、腹泻、痢疾及阑尾炎等。药材来源比较
复杂 [ 1] ,但皆为豆科米口袋属 ( Gueldenstaedtia )植
物的全草 [2 ]。 《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 [ 3]规定为豆
科植物米口袋 Gueldenstaedtia v er na ( Geo rgi ) A.
Bor的全草。近年来 ,我们时常发现甜地丁中混有他
种植物的全草。经产地调查 ,鉴定为豆科植物二色棘
豆 ( Oxyt ropis bico lor Bunge)的全草 ,该品植物形态
和甜地丁相似且分布广泛 ,极易混淆 ,现将其鉴别特
征分述如下。
1 原植物形态鉴别
米口袋为多年生草本 ,全株密披白色柔毛 ;茎极
短 ,单数羽状复叶丛生 ;小叶 11~ 21枚 ,呈椭圆形、
卵形或长椭圆形 ;长 4~ 22 mm ,宽 2~ 8 mm,先端
圆钝或细尖 ,基部圆形 ,托叶三角形 ;伞形花序 ,有 4
~ 6朵花 ;花萼钟状 ,上 2萼齿较大 ,花冠紫红色 ,旗
瓣卵形 ,长约 13 mm,子房圆筒状 ;荚果圆筒形 ,无
假隔膜 ,长 17~ 22 mm。二色棘豆多年生草本 ,全株
密披白色长柔毛 ;根圆锥状 ,根头部多分枝 ,茎极短 ;
羽状复叶丛生 ,长 40~ 200 mm;托叶卵状披针形 ,
与叶柄连合 ,小叶 14~ 34枚 , 4片轮生 ,亦有 2片对
生 ,卵形或披针形 ,长 4~ 23 mm ,宽 2~ 7 mm ,先端
急尖 ,基部圆形 ,总状花序 ,多数花排列或疏或密 ;花
萼筒状 ,长约 10 mm ,宽 2~ 3 mm,萼齿三角形 ,长
为筒长的 1 /5,花冠蓝色 ,旗瓣棱状卵形 ,长约 16
mm,子房有短柄 ,荚果矩圆形 ,长 15~ 17 mm ,宽约
5 mm,种子肾形 ,无凹点。
2 药材性状鉴别
甜地丁: 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 ,长 100~ 200
mm,直径 2~ 10 mm;表面棕色或土黄色 ,有纵皱纹
及横生突起的皮孔。支根少数 ;质硬而脆 ,折断面平
坦 ,有粉性 ;具豆腥气 ,味淡。茎短 ,绿色 ,有茸毛。叶
为单数羽状复叶 ,丛生 ,具托叶 ,小叶多数脱落或破
碎 ,完整者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长 4~ 22 mm,宽 2
~ 8 mm,灰绿色 ,有毛茸。蝶形花花冠紫色。有时可
见圆柱形棕色的荚果。
二色棘豆: 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 ,根头部多分
枝 ,长 90~ 180 mm,直径 3~ 8 mm;表面褐色或棕
褐色 ,栓皮易脱落 ,有时可见横环纹 ,有横向突起的
皮孔及细长侧根 ;质硬 ,断面不平坦 ,边缘海绵状 ;具
豆腥气 ,味苦。茎极短 ,灰绿色 ,有长茸毛 ,羽状复叶 ;
小叶 4片轮生 ,亦有 3片轮生或 2片对生 ,多数脱落
或破碎 ,完整者呈披针形 ,灰绿色 ,有长茸毛。总状花
序 ;花序梗较长。花萼筒状 ,花冠蓝紫色 ,有绿色斑。
荚果短圆形。种子肾形。
3 显微鉴别
米口袋根横切面:木栓层由 5~ 6层切向长方形
细胞组成 ,排列整齐 ;韧皮部有多数纤维常成数个至
数十个成束 ;束间形成层不明显 ;木质部导管 1~ 2
列 ,木纤维位于导管周围 ;射线由 5~ 6列细胞组成 ,
薄壁细胞中有时可见草酸钙结晶。
二色棘豆根横切面: 木栓层由 20~ 30列长方形
细胞组成 ,排列整齐 ,外侧数层呈棕红色 ,栓皮易剥
落 ;皮部有裂隙 ;韧皮部纤维散在或 3~ 6个成束 ;束
间形成层不明显 ,木质部自中央向外分叉 2~ 3束 ;
大型导管与小型导管相间交错。
4 理化鉴别
4. 1 荧光试验 分别取甜地丁、二色棘豆根的粗粉
1 g,加 95%乙醇 10 ml振摇后冷浸 1 h,过滤 ,取滤
液 1滴。 滴于滤纸上 ,挥去乙醇后置紫外灯下 ( 365
nm)观察。甜地丁斑点为淡蓝 ,二色棘豆显亮蓝色。
4. 2 显色反应 分别取甜地丁、二色棘豆根粗粉 1
g ,加 95%乙醇 10 ml振摇、冷浸 3 h,取滤液 2 ml,
蒸去溶剂。于残渣中加 1 ml冰醋酸使其溶解 ,再加
2 ml醋酐后 ,滴入 1滴浓硫酸。 甜地丁试管颜色迅
速变为红棕色 ,二色棘豆变为草绿色。
(本文承蒙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系丁作超教授
审阅 ,并提出宝贵意见 ,特此致谢。)
参 考 文 献
1. 卫生部药品生物鉴定所 . 中药鉴别手册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81: 192
2. 山东中草药手册编写小组 .山东中草药手册 . 济南:山东人民出
版社 , 1970: 57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 . 中国药典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 1995:附录 24
(收稿日期: 1999— 04— 18)
·181·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 第 23卷 第 2期 JOU RN AL OF BINZHOU M EDICAL COLLEGEVo l. 23 No. 2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