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激素对雪叶莲扦插繁殖的影响



全 文 :- 93 -
上海农业科技 2008-4
不同激素对雪叶莲扦插繁殖的影响
李玉娟 张 健 李 敏 丛小丽 (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26541)
束建建 石红芹 (江苏省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26006)
雪叶莲(Senecio cineraria)为菊科瓜叶菊属多年生常绿草
本植物,全株具白色绵毛,茎直立,叶互生,为羽状深裂披
针形,叶表面白绿色,背面白粉状,头状花序,花黄色或乳
白色;喜光,喜温暖、湿润,忌酷热。
雪叶莲原产南欧,以其优美的叶形及灰白色在花坛配置
中起到极佳的装饰效果。由于雪叶莲主要是通过扦插繁殖,
又因其为半木质草本植物,所以其扦插繁殖比一般植物要困
难得多。为提高其扦插成活率并缩短其生根期,寻求雪叶莲
扦插繁殖的最佳途径,迅速繁殖出大量的植株,为城市绿化
服务,特进行了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插穗及处理
1.1.1 插穗。(1)选择生长健壮、充实、无病虫害的枝条
顶部新梢作插穗,不宜选太细或太粗及节间长的徒长枝。(2)
采集好插穗后,立即将其插在盛有清水的盆中再修剪,插条
取2~3节,剪口在节下2mm处,呈45°角斜切,剪口要平
滑以利愈合,并将最下面的叶片全部剪掉,中部的叶片剪掉
一半,保留顶梢的新叶,一般整条插穗长8cm左右。
1.1.2 插穗的试验分组:试验共分14组,每组取插穗18根。
(1)激素处理共分12组。先选用3种对植物扦插生根有显著
影响的激素,即吲哚丁酸、萘乙酸、2,4-D;每种药剂又分
为4种剂量,即5、8、10、20mg/kg。再将配好的激素溶液
放在相应编好序号的三角瓶中,然后将剪好的插穗每18棵为
1组插入瓶中,浸入深度为2cm,即1~2个节,浸泡24h。(2)
其余2组为水插组和未处理的对照组,也按上述时间和方法
浸水处理。
1.2 环境及插法
1.2.1 环境。(1)基质。水插组采用自来水,容器为三角
瓶。其它组选用干净的中细河沙,每组选3个7寸花盆,每盆
插6根插穗,盆内存沙至盆高的2/3左右,插前用水洗净沙
子,尽可能将土及杂质去掉。(2)地点。整个试验在温室进
行。室内光线为散射光,湿度较大,一般在78%左右,温度
适中。(3)温度。第1次试验于4月22日~5月18日进行。
最高温度范围在17~30℃,最低温度范围在4~13℃。
1.2.2 扦插方法。株行距以插后叶片互不重叠、不拥挤为
原则,以防发生霉病现象,扦插深度为2cm左右,采用垂直
扦插法。插后用细眼喷壶浇水,使插穗与基质紧密接触,然
后放在透风且略遮荫的试验地点。
1.3 观测 (1)每天测1次最高、最低温度及湿度。(2)
扦插1周后开始观测插穗生根与否、根总长度、总根数等项
指标;一般3d左右测1次。(3)由于基质为中细沙,易挖易
埋,因此观测时只须将插条仔细挖出测定,然后再埋回原位
置,用喷壶浇透水,观测每根插穗根的长度,计算每根插穗
的总根长和总根数,然后依此再算出每试验组的平均总根长
和根数。
1.4 根据以上试验选出对雪叶莲扦插生根效果最好的激素
及浓度,然后再进行第2次激素浓度拓宽试验,选出最佳的
激素浓度,并测定分析雪叶莲扦插生根和温度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第1次试验
2.1.1 不同激素种类对雪叶莲扦插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明,3种激素中对扦插生根效果最好的药剂为IBA和NAA,其
次为2,4-D,最差的为水插处理和未处理的对照,各处理的生
根率分别为95.83%、91.67%、87.50%、66.70%、83.30%。从
生根时间上看,激素处理的插穗均在14d后陆续生根,IBA
生根最早,而水插和未用激素的对照则在22d以后才逐渐生
根,最晚生根的为对照。
2.1.2 不同激素、不同浓度处理对雪叶莲的生根率及生根
质量的影响。据5月13日(即插后22d)的观测,以吲哚丁
酸20mg/kg处理的生根质量最好,其组内插穗最多的不定根
数可达38条,其平均值为29.67条,分别较对照高13.67倍
和9.34倍,不定根的分布范围为0~16mm,其生根率虽与
NAA20mg/kg相同,但生根的质量则明显比后者优越,相
比于其它处理则更加优越。IBA处理的不定根较细,其最细
直径仅为0.07cm,较粗的也仅为0.13cm,从生出的不定根
生长势看,以IBA和NAA中20mg/kg的激素浓度长势最好,
2,4-D中以5mg/kg浓度的生长势最强,从每组平均总根数
和总根长看,吲哚丁酸20mg/kg处理显著优于该激素的其它
浓度,相比于萘乙酸和2,4-D 处理所用的任一浓度都强,但
IBA20mg/kg和NAA20mg/kg之间相差并不太大。在所用
的3种激素中,2,4-D对刺激雪叶莲扦插生根效果并不明显,
且生长势也最弱,但仍明显优于对照和水插处理。从外部形
态看,IBA和NAA处理表现为皮部生根型,即从皮部长出
不定根,插条下切口没有愈伤组织或仅有少量且不明显,其
根多数分布于下切口与底节附近,且不定根排列较为密集,
呈不规则散生类型。2,4-D处理有从皮部,也有从内部生根,
长出后有的几根连在一起,出现畸形现象,生长也较缓慢。
从第1次试验总体分析来看,以IBA20mg/kg效果最好。
因其为试验最高浓度,为了进一步确定最佳浓度,我们扩大
了IBA的浓度范围,即采用5~40mg/kg浓度进行第2次试
验。
2.2 第2次试验
2.2.1 吲哚丁酸(IBA)对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激素
IBA有利于插条的生长,在10~25mg/kg范围内,其生根数
随激素浓度的增高而增加,浓度为0时平均每根插条的生根
数为2.83条;浓度为10mg/kg时平均每根插条的生根数为
8条;浓度为25mg/kg时平均每根插条的生根数为44条,当
浓度提高到30mg/kg时,平均每根插条的生根数反而减少至
———————
收稿日期:2008-01-22
- 94 -
上海农业科技 2008-4
32.5条,与20mg/kg时几乎相同(见表1)。
2.2.2 对总根长度的影响。激素处理对插穗的总根长度影
响显著,对照平均每根插穗的总根长为39.20cm,当IBA浓
度为0~25mg/kg范围内,其总根长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25mg/kg时,平均每根插穗总根长度为71.80cm,当浓度继
续升高至40mg/kg时,总根长度反而下降,平均只有36.35cm,
虽然20mg/kg时的总根长度比30mg/kg的要长,但二者之
间相差很小(见表1)。
表1 IBA不同浓度处理对雪叶莲扦插生根的影响
(单位:mg/kg、条、mm)
3 小 结
3.1 试验结果表明,雪叶莲采用IBA和 NAA两种激素以
相同浓度和时间处理,其插穗生根的效果相似,表现为生根
率和生根质量明显优于2,4-D、水插及对照,两种激素相对
来说以IBA更好些,因此,生根的最适激素为IBA,浓度以
25mg/kg为宜。
3.2 试验结果表明(见表2),在日均积温相同、环境相近
的情况下,用激素处理的插条比未处理的可提前7d生根,水
插和未处理的对照也能生根,只是较晚。
表2 IBA激素处理与日均温度的关系(单位:月/日、d、℃)
3.3 试验结果表明(见表2),日均温度也是影响愈伤组织
生根的重要因子。生根期的日为温度第2次试验比第1次低
2.78℃,生根时间第2次试验比第1次试验要少5d。在扦插
繁殖中可利用这一生根和温度的规律,分期采穗或在适当低
温期多采穗,多育苗。
另外,本试验还发现:(1)水插处理由于羽叶搭连,密度
过大,生根后易发生霉烂现象,导致存活率下降;(2)新梢
以节间短、枝条具有一定营养积累的材料为好,多留叶片生
根效果好。
4 讨 论
植物扦插生根是由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由于受时间及
材料等多种因素所限,本试验对插穗的长度、粗度、激素浸
泡时间及插条基质,防腐处理及更适宜的激素与浓度等有关
问题尚未探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激素浓度
平均根数
平均根长
5
18.5
368
8
12.5
399
10
8
366
15
17
312
20
26
519
25
44
718
30
32.5
507
40
50
364
扦插日期
4/21
4/21
5/11
处理情况
IBA
水插
对照
IBA
生根天数
14
22
24
9
日均最高温度
24.50
24.50
21.72
日均最低温度
6.12
6.12
6.13
****************************************************************************************************************
南汇区设立经济林病虫测报点的必要性和效益分析
季国辉 (上海市南汇区林业站 201300)
近年来,南汇区以桃为主的经济林种植面积迅速扩展,
广大果农要求林业技术部门在生产技术上提供进一步的服务,
尤其在指导病虫防治方面更是需求迫切,为此,区林业站于
2003年开始筹建经济林病虫测报点。本文就设立经济林病虫
测报点的必要性和效益进行了分析。
1 南汇区经济林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
1.1 经济林生产现状 随南汇区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
农业功能越来越体现出多元化,即由单纯经济型向经济、生
态、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型转变。农业功能的转变,使经济林
(果林)的作用、地位突现出来,大力发展经济林已成为全区
上下的共识。2002年南汇区贯彻落实市经济林扶持政策,调
动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扩种果树470.2hm2,建成市级林
业示范工程:大团蜜露桃基地106.2hm2,黄路优质桃基地
16.7hm2;“大团蜜露”、“新凤蜜露”桃在市级评比中以质取
胜;“申凤”牌大团蜜露桃通过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认证,
获“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证书。据2005年统计,全
区果树面积8233hm2,水果总产量9.99万t,产值4亿元,初
步形成了以水蜜桃为主体的农业经济主导优势产业。
1.2 经济林发展前景 “十五”后3年与到2020年是南汇
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成现代化都
市型农业的重要时期。依据南汇农业发展规划,经济林建设
将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在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其改善生态环境,提供观光、休闲、旅游等社会服
务功能。规划将以水蜜桃为主的经济林面积增至0.8万hm2,
产值4亿元。同时通过优化经济林布局,拓展生态景观和休
闲观光功能,开发以经济林和其他林种为依托的观光、旅游、
休闲、健身、生态居住等三产服务业。
2 经济林快速发展与病虫害发生防治
2.1 经济林的迅速发展引进病虫种群发生变化 经济林的
迅速发展,引起了危害果树的生物种群发生变化,除原来严
重危害果树的病虫如桃蛀螟、桃炭疽病、梨小食心虫、柑桔
疮痂病等仍继续危害果树造成损失外,原先一些次生性病虫
上升为主要对象。原来不构成危害的桃潜叶蛾于2002年在南
汇区普遍发生,部分果园落叶非常严重,对当年和翌年的产
量影响很大;蚜虫、蚧虫、粉虱等小型刺吸式害虫近几年在
南汇区经济林上危害逐年加重。目前经济林病虫发生呈现种
类繁多、同期多种主要病虫共存、发生规律复杂、成灾频率
高、防治难度大的特点。
2.2 经济林生态环境愈趋有利于病虫害的大发生 密植、
多留枝和土壤有机质低、以氮素化肥为主的肥培制度,造成
果园湿度加大、树势早衰,抗病虫能力降低,生态控制十分
薄弱,有利于病虫害的大发生。
2.3 病虫防治存在的问题 当前经济林病虫防治中突出问
题有:(1)过份依赖化学防治,滥用农药现象非常普遍。(2)
使用的农药种类与防治对象不匹配。(3)防治时间不正确,该
防时不防,不该防时乱用药。(4)防治次数不当。(5)同一
———————
收稿日期:2007-10-17

  鄂ICP备06018747号 Copyright @ 2017
  植物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23198511@qq.com
回顶部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