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Landscape pattern vari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typical forest zone of Changbai Mountains

长白山典型林区森林资源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全 文 :长白山典型林区森林资源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于德永1, 2  郝占庆1* *  姜  萍1  熊在平1  杨  辉3
(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 110016;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资源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5; 3 吉
林省露水河林业局,露水河 134506)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4年 10 月  第 15 卷  第 10 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 Oct. 2004, 15( 10)1809~ 1814
1810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5卷
数等特征的指标; 景观异质性指数定量地描述景观格局,可以
对不同景观进行比较,研究它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异同[ 4] .
3  结果与分析
31  斑块总体特征分析
研究区两个时期森林资源景观格局如图 1 所
示,其斑块数量特征见表 1.由表 1可以看出, 总体
上几种森林类型总面积有所增加, 但斑块数量增多,
平均斑块大小减少.从图像细部放大来看,斑块间的
毗连程度减弱, 斑块的形状逐渐趋于相对规则, 斑块
的边界趋于简单化, 所有这些表明,森林景观逐渐趋
于破碎化,其中以成熟阔叶林、中龄阔叶林破碎化最
为严重,其次是成熟针叶林.整个森林的景观多样性
和景观类型分布的均匀性逐渐降低,造成这一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人类的经济活动,也就是对林木产品的采
伐,采伐量长期超过生长量;另一原因是森林群落的
自身演替,但同人类的干扰作用相比, 其作用很微弱.
中龄针叶林恢复相对良好,人工幼林变化不大.
图 1  1985( A)和 1999年( B)研究区景观格局
Fig. 1 Landscape pattern of the study area in 1985( A) and 1999( B) .
表 1  研究区两个时期森林资源景观斑块数量特征
Table 1 Quantitative feature of forest landscape patch of study area in
1985 and 1999
地物类型
Land cover
1985年
数量
Frequency
( ind)
面积
Area
( hm
2
)
平均值
Average
( hm
2
)
1999 年
数量
Frequency
( ind)
面积
Area
( hm
2
)
平均值
Average
( hm
2
)
水  体
Water body
532 9 041 2 16 99 24 36459 1519
居民用地
Residential land
394 1 912 77 4 85 88 66549 756
采伐迹地
Stum pland 2 076 7 372 71 3 55 354 72108 204
农  地
Farming land
2 912 4 655 1 1 6 2 420 4 15097 172
湿  地
Wetland
755 1061 1 41 725 66333 091
成熟针叶林
Ripe conifer forest
7 812 28 873 73 3 7 7 086 21 06009 297
中龄针叶林
M iddleaged conifer forest 8 330 9 017 49 1 08 6 831 20 80657 305
成熟阔叶林
Ripe broadleaf forest
11 920 37 983 27 3 19 16 872 34 88375 207
中龄阔叶林
Middleaged broadleaf forest 6 894 14 306 32 2 08 14 787 28 11484 19
人工幼林
M anmade young forest 8 320 7 897 51 0 95 6 730 7 0973 105
32  景观特征指数分析
321斑块面积标准偏差分析  斑块面积标准偏差
见图 2. 1985年斑块面积分布最不均匀的是成熟针叶
林,其它地物类型依次为:成熟阔叶林、中龄阔叶林、
水体、居民用地、采伐迹地、人工幼林、中龄针叶林、农
地,湿地斑块面积分布相对均匀; 1999年斑块面积分
布最不均匀的是中龄针叶林,其它地物依次为:成熟
图 2  研究区两时期各类地物标准偏差
Fig. 2 S tan dard deviat ion of dif ferent land covers of the study area in
1985 and 1999.
A:水体 Water body; B:居民用地 Rsidential land; C: 采伐迹地 Stum
pland; D:农地 Farmland; E:湿地 Wetland; F: 成熟针叶林 Ripe conifer
forest , G:中龄针叶林 Middleaged conifer forest ; H:成熟阔叶林 Ripe
broadleaf forest ; I:中龄阔叶林 Middleaged broadleaf forest ; J :人工幼
林 Manmade young forest. 1) 1985; 2) 1999.下同 The sam e below .
针叶林、成熟阔叶林、居民用地、中龄针叶林、水体、
农地、湿地、人工幼林, 分布最不均匀的为湿地.
  从斑块面积标准偏差指标来看, 1985数值较高
的 3类是成熟针叶林、成熟阔叶林、中龄阔叶林, 而
1999年数值较高的 3 类是成熟针叶林、中龄针叶
林、成熟阔叶林,这些地物类型斑块面积分布均匀性
程度相对较差,这也说明在成熟林以及中龄林中,景
观类型多样性及物种组成的多样性. 1999年居民用
地斑块面积均匀程度较 1985年明显提高,可以看出
当地人类活动频率的提高.
181110 期             于德永等: 长白山典型林区森林资源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22景观相似性指数分析  景观相似性指数见图
3. 1985年成熟针叶林与整体景观的相似性程度最
大,其它地物类型顺序排列依次为: 成熟阔叶林、中
龄阔叶林、水体、居民用地、采伐迹地、人工幼林、农
地、中龄针叶林,居民用地与整体景观的相似性程度
最小; 1999年各类地物与景观整体相似程度最大的
为中龄针叶林, 其它地物类型顺序排列依次为:成熟
阔叶林、成熟针叶林、中龄阔叶林、农地、人工幼林,
居民用地、水体、湿地、采伐迹地.采伐迹地基本处于
裸露状态,性质与有林地有很大差别,在与整个景观
相似性程度上处于较低的位置, 同时也说明研究区
森林覆盖程度较高.
图 3  研究区两时期地物景观相似性指数
Fig. 3 Landscape similarity indices of dif f erent land covers of th e study
area in 1985 and 1999.
  1985年成熟阔叶林、成熟针叶林、中龄阔叶林
是与整体景观相似性程度最大的 3类, 1999年为中
龄针叶林、成熟阔叶林、成熟针叶林,由此可以看出,
4类植被在 15年间保持相对稳定,是区域景观的主
要组成部分,而其它类型与整体景观的相似程度较
小,这些地物类型多与人为因素作用直接有关,说明
人类的干扰造成景观的异质性.
1985年最大斑块指数为 0237, 整个景观斑块
密度为 0411; 1999年最大斑块指数为 0336, 整个
景观斑块密度(镶嵌度)为 0510; 1999年与 1985年
相比, 最大斑块对整个景观的影响程度提高, 1985
年最大面积斑块类型为成熟针叶林, 1999年最大面
积斑块类型为中龄针叶林, 可以看出最大斑块对整
个景观的影响程度已由成熟针叶林变为中龄针叶
林,说明对成熟针叶林的采伐利用在 15年间没有停
止过, 而且由于采伐已使区域景观的性质发生了改
变;虽然对森林的采伐至 1999年时已有较大幅度的
缩减,许多类型林分得以休养生息,但从森林景观格
局乃至环境的角度来看, 并未形成优化的格局.
323斑块密度分析  斑块密度分析见图 4. 1985
年类型斑块密度(孔隙度)最大的为人工幼林, 其它
地物类型顺序排列依次为:中龄针叶林、湿地、农地、
中龄阔叶林、成熟阔叶林、采伐迹地、成熟针叶林、居
民用地、水体,说明人工造林在这一时期广泛开展;
1999年斑块密度(孔隙度)最大的地物类型为人工
幼林,人工幼林斑块整齐,林分、林龄相差都较小,多
数情况下郁闭度较低, 因而孔隙度较大,其它地物类
型顺序排列依次为:湿地、中龄针叶林、农地、采伐迹
地、成熟阔叶林、成熟针叶林、中龄针叶林、居民用
地,水体孔隙度最小.
图 4  研究区两时期地物斑块密度
Fig. 4 Patch density of diff erent land covers of the study area in 1985
and 1999.
  1985年最高的 3类为人工幼林、中龄针叶林、
湿地, 1999年最高的 3类为人工幼林、湿地、中龄阔
叶林,变化不大, 两个时期湿地的孔隙度都较大, 说
明湿地的均质化程度很小, 形成了更多的镶嵌体.
324 类型边界密度分析  类型边界密度分析见图
5.边界分割程度最高的为农地, 农地是人类强度干
扰的结果,其它地物类型顺序排列依次为:中龄针叶
林、湿地、人工幼林、采伐迹地、居民用地、水体、成熟
阔叶林、中龄阔叶林,边界分割程度最低的为成熟针
叶林, 说明成熟针叶林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小; 1999
年边界分割程度最高的为湿地, 其它地物类型顺序
排列依次为: 采伐迹地、人工幼林、(农地, 二者相
似)、中龄阔叶林、成熟阔叶林、中龄针叶林(水体,二
者相同)、成熟针叶林、居民用地(二者相似) .湿地所
受到的干扰相对严重; 人工幼林及农地都是人类强
烈活动的区域,无论边界还是内部,被分割程度都很
高,其它类型是人类活动相对薄弱的区域,因而边界
分割程度较低.
1985年破碎化程度最高的3类为农地、湿地、
图 5  研究区两时期地物边界密度
Fig. 5 Perimeter density of dif ferent land covers of the study area in
1985 and 1999.
1812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5卷
中龄针叶林, 1999 年破碎化程度最高的 3类为: 湿
地、采伐迹地、农地(人工幼林,二者相似) .农地由于
耕作方式、地块形状、朝向具有很大差别, 因而在两
个时期其破碎化程度都很高; 1985年中龄针叶林破
碎化程度较高, 从遥感图像上看分布有大量采伐迹
地,而至 1999年时中龄针叶林已从破碎化程度最高
的3 类中消失,说明中龄针叶林至 1999年时, 已得
到较好恢复或更替; 湿地破碎化程度一直较高,很重
要的原因是由于人为因素的破坏,应该引起高度重
视.
33  景观异质性指数分析
331两时期景观破碎度分析  两时期景观破碎度
分析见图 6. 由图 6可以看出, 1985年各类地物破碎
化程度由高至低为: 人工幼林、中龄针叶林、湿地、农
地、中龄阔叶林、成熟阔叶林、采伐迹地、居民用地、
水体; 1999年破碎化程度由高至低为:人工幼林、湿
地、中龄阔叶林、农地、采伐迹地、成熟阔叶林、中龄
针叶林、居民地、水体. 1999年人工幼林、湿地、成熟
阔叶林、成熟针叶林、采伐迹地、水体、采伐迹地较
1985年破碎化程度增强,对上述类型的人为干扰是
导致这些类型破碎化程度增强的主要原因; 采伐迹
地破碎化程度的增强是由于林地更新所致; 湿地破
碎化增强, 说明对湿地没有得到良好恢复甚至受到
的破坏加剧;居民用地、农地、中龄针叶林较 1985年
破碎化程度减弱.
图 6  两时期地物景观破碎度
Fig. 6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dices of diff erent land covers in 1985
and 1999.
332其它景观异质性指数分析  数据见表 2. 1985
年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 H 较 1999年大, 说明 1985
年景观类型的斑块数目较 1999年多,不同景观类型
分布相对均匀, 因而多样性大.评价两时期景观要素
构成的优劣,不能仅仅依据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的
大小, 例如因采伐迹地的分布以及采伐迹地上各类
地物的变化,可能造成相应时期景观类型的多样化,
但不能说明这一时期景观要素构成优良.
1985年优势度指数D较1999年小, 说明1999
表 2  个时期地物 3种景观异质性指数
Table 2 Three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indices of di fferent land covers
in 1985 and 1999
景观异质性指数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index
1985 1999
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H)
Landscape type diversity index
083 06962
优势度( D) Dominance 017 03038
均匀度( E) Evenness 7277 6266
年景观多样性对最大多样性的偏离程度较 1985年
大,即组成景观的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大,或者说少
数景观类型占优势, 即成熟针叶林、成熟阔叶林、中
龄针叶林、中龄阔叶林及人工幼林在两个时期均占
有优势,特别在 1999年,中龄林、人工幼林占有较大
优势, 说明长期对森林资源的超度利用至 1999年
时,已经有所缓解, 森林资源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恢
复.
1985年均匀度指数 E 较 1999年大,说明 1985
年不同景观类型分配均匀度高于 1999年相应类型,
由此可以得知优势度指数 D 与均匀度指数 E 互为
检验.
4  讨   论
根据 15年间研究区森林景观格局的分析, 最大
斑块由成熟针叶林转为中龄针叶林, 虽然国家采伐
限额以及实际采伐限额 1999 年时比 1985 年时要
小,但研究区对成熟林的利用量显然比进入成熟期
林分的量要大.另外,人工幼林、中龄针叶林、湿地 3
类在 15年间破碎化程度居于各类地物之首,从实地
调查来看这种格局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这充分
说明人类对景观的干扰程度一直都很强, 因此对区
域生态过程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
常禹[ 1]等利用 GIS 和 RS技术对长白山自然保
护区森林景观分布的环境范围进行了研究,强调了
森林景观与环境的关系, 本研究与之相比更注重森
林景观的细节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森林景观造成的
影响;王晓春[ 14]等对黑龙江省森林景观的格局变化
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与本研究具有一定相似性, 所不
同的是该研究时间跨度较大,同时采用景观分维分
析对研究区森林景观进行研究, 本研究采用不同景
观指数从多个角度对长白山典型林区的森林景观进
行探讨, 结果表明各个景观指数分析结论具有互补
性及互相验证的特点, 保证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
一致性.
景观格局影响并决定着各种生态过程, 斑块的
大小、形态以及连接度会影响景观内物种的丰富度、
181310 期             于德永等: 长白山典型林区森林资源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分布以及种群的生存能力及抗干扰能力[ 22] .景观结
构和功能, 格局和过程之间的联系与反馈是景观生
态学的基本命题[ 13, 17~ 19] , 对景观组成结构及空间
格局进行分析能够阐明景观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
关系,揭示景观结构的成因,进而提高景观动态预测
能力.景观指数的作用在于它能描述景观格局,进而
建立景观结构与过程及动态的联系,更好地解释与
理解景观功能, 促进森林恢复,这种恢复不仅是个别
地块上林分斑块的恢复, 更重要的是森林景观整体
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森林恢复过程及其次生演替过
程也不仅受林地斑块自身立地特征的制约, 还受景
观整体结构特征、与周围景观要素斑块空间关系以
及这些斑块特征的影响[ 2, 3] .因此, 如何准确把握景
观要素空间分布的整体趋势和规律,揭示景观要素
空间分布格局对森林景观恢复过程的制约和控制作
用是天然林保护、恢复和森林生态系统维护和建设
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  Chang Y(常  禹) , Bu YC (布仁仓) , Hu YM(胡远满) , et al .
2003. GIS and RS determinat ion of abiot ic range of forest landscape
dist ribut ion in Changbai Mountain Natural Reserve. Chin J App 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 14( 5) : 671~ 675( in Chinese)
2  Forman RT. 1996. Land Mosaic: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 and
Reg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7
3  Franklin JF Forman RT. 1987. Creat ing landscape pat tern by forest
cut t ing: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and principles. Landscape Ecol , 1
( 1) : 5~ 8
4  Fu BJ(傅伯杰) , Chen LD(陈利顶) , Ma KM( 马克明 ) , e t al .
2001. T 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Beijing:
S cience Press. 202~ 209( in Chinese)
5  Holm es GD. 1985. National forest ry policies and the w ise manage
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For est ry, 58( 1) : 1~ 8
6  Li JQ(李俊清) . 1986. Dist ribution pat terns and dynam ic t rends of
Korean pine in broadleaf Korean pin e forest. J Northeast For Univ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14( 1) : 33~ 38( in Chinese)
7  Peng SL (彭少麟) . 1984. Discussion on distribut ion pat terns and
variat ion causes of plant species in forest coenosium. E col Sci (生态
科学) , ( 1) : 10~ 15( in C hin ese)
8  Pielou EC. 1975. Ecological Diversity. New York: John W iley and
Sons.
9  Romme WR. 1982. Fire and landscape diversity in subalpine forest
of Yellow stone Nat ional Park. Ecol Monog r , 52: 199~ 211
10 Sun WX(孙伟中 ) , Zhao SD( 赵士洞) . 1997. Dist ribut ion pat
terns of main t ree species in Tilia broadleaf Korean pine forest on
northern slope of Changbai Mountains.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生
态学报) , 8( 2) : 119~ 122( in Chinese)
11  Tang JL (唐俊礼) . 1998. T he spat ial pattern analysis of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planning in Sheshan S cenic Spot. A cta Geog S in ( 地
理学报) , 53( 5) : 429~ 437( in Chinese)
12  Turner MG. 1989. Lan dscape ecology: T he effect of pattern on pro
cess. Ann Re v Ecol Syst , 20: 53~ 56
13  Wang GX(王根绪) , Guo XY(郭晓寅) , Cheng GD(程国栋 ) .
2002. Dynamic variat ions of landscape pat tern and th e landscape e
cological funct ions in the source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A cta Ecol
Sin(生态学报) , 22( 10) : 1587~ 1599( in Chinese)
14  Wang XC(王晓春) , Sun L( 孙  龙) , Zhou XF(周晓峰) , et al .
2003. Change of forest landscape pat ter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 J A ppl E nv iron Biol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 9( 2) : 111~
116( in Chinese)
15  Wu JG(邬建国 ) . 2000. Landscape Ecology. Beijing: H igher Edu
cat ion Press. 2~ 8( in Chinese)
16  Wu N(吴 宁) . 1995. Spat ial pat tern and relat ionship of dominant
species in a Picea brachytyla commun ity on Gongga Mountain. A c
ta Phytoecol S in (植物生态学报) , 19( 3) : 270~ 279( in Chinese)
17  Wu YG(伍业刚) , Li HB(李哈滨) . 1992. Theoret ical develop
ments landscape ecology. In: Liu JG ( 刘建国 ) ed. Advances in
Modern Ecology. Beijing: China S cience & T echnology Press. 10~
40( in Chinese)
18  Xiao DN(肖笃宁) , Bu RC (布仁仓) , Li XZ(李秀珍) . 1997. E
cological space theory and landscape heterogen eity. A cta Ecol Sin
(生态学报) , 17( 5) : 453~ 361( in Chinese)
19  Xiao DN(肖笃宁) , Zhong LS( 钟林生) . 1998. Ecological princi
ples for landscape classif icat ion and evaluat ion. Chin J Ap p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 9( 2) : 217~ 221( in Chinese)
20  Xiao DN(肖笃宁) . 1999. Central conception f rame of landscape e
cology. In:Xiao DN(肖笃宁) ed. Progress in Landscape Ecological
Study. Changsha: H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8 ~ 14( in
Chinese)
21  Xu HC(徐化成) , Fan ZF( 范兆飞) , Wang S( 王  胜 ) . 1994. A
study in spat ial patterns of trees in virgin Larix gmelinii forest .
Acta Ecol S in (生态学报) , 14( 2) : 155~ 160( in Chinese)
22  Yang HX(阳含熙) , et al . 1985. Dist ribution pattern of main t ree
species in broadleaf Korean pine forest at the north slope of Chang
bai Mountains. R es For E cosyst (森林生态系统研究) , 5: 1~ 13( in
Chinese)
23  Zhang JT (张金屯) . 1995. The Method of Quant itat ive Vegetat ion
Ecology. Beijing:C hina Scien ce and T echnology Press. 256~ 280(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于德永, 男, 1973 年生,博士生, 主要从事地图学
及地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遥感应用研究,发表论文 8 篇. E
mail: ydy@ ires. cn
1814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