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Forest fire spread modeling and 3D visualization in virtual forest landscape

虚拟森林景观中林火蔓延模型及三维可视化表达



全 文 :虚拟森林景观中林火蔓延模型及三维可视化表达*
李建微1  陈崇成1* *  於其之2  潘志庚2
( 1 福州大学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2;
2 浙江大学 CAD& CG 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27)
摘要  传统上的林火模拟通常只选用一种林火模型,用一个简单的椭圆预测林火蔓延时火场各个位置
的情况, 与现实中火灾蔓延状况相差甚远,而且以往的林火蔓延是基于二维可视化表达,表达信息有限 .本
系统采用现今运用最广泛的 Rot hermel模型,利用 Huygen 原理,并以改进的粒子系统方法三维模拟在不
同的风速、坡度下林火在火场不同位置的扩散行为. 采用该方法模拟林火扩散行为, 不仅能实时显示受灾
面积、火势蔓延的方向、火势大小, 且能给人以真实感.并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福建漳浦林区.
关键词  虚拟森林景观  林火蔓延  林火模型  粒子系统  三维可视化
文章编号  1001- 9332( 2005) 05- 0838- 05 中图分类号  S127, S762 文献标识码  A
Forest fire spread modeling and 3D visualization in virtual forest landscape. L I Jianwei1 , CHEN Chongcheng1 ,
YU Q izhi2 , PAN Zhig eng2 ( 1Key Laboratory of Data M ining Inf ormation Shar ing of Education M inistry ,
Spatial I nf orm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Fuj ian Prov ince, Fuzhou University , Fuz hou 350002, China; 2State
K ey Lab. of CADCG , Zhej iang Univer sity , Hangz hou 310027, China) . Chin. J . A pp l . Ecol. , 2005, 16( 5) :
838~ 842.
The tr aditional met hod for simulating the behaviors of for est fire is to use a sing le ellipse to repr esent all of the
fire points in fire scene, w hich has many disadvantages, e. g. , the simulated result is quite different to the real
situation, and it is mainly based on 2D. As a result, the r epresented information is limited. I n this paper, the most
widely used Rothermel fir e spreading model and the principal of Huygen w ere adopted to simulate the behav iors
of forest fire in different position and wind direction, and t he results w ere shown by pseudoparticle system in
3D, which could no t only g et the area of fir e suffering, the dir ection of fire spr eading and the size of fire, but also
pro vide realistic simulation to observers. T he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Zhangpu for est in Fujian
Prov ince.
Key words  Virtual forest landscape, Forest fire spreading, Forest fir e model, Part icle system, 3D visualiza
tio n.
*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2002CCC01900 )和教育部优秀
青年教师奖励计划资助项目.
* * 通讯联系人.
2004- 09- 10收稿, 2004- 12- 31接受.
1  引   言
林火蔓延是一个多相、多组分可燃物在各种气
象条件(温度、湿度、风向、风力等)和地形影响下燃
烧和运动的极其复杂的现象[ 7, 15, 16, 26] , 直今还没有
一种模型能完全模拟林火行为的每个方面[ 6] . 自从
1946年W. R. Fons 首先提出林火蔓延的数学模型
以来,世界上出现了许多防火模型,其中,以 Rother
mel模型最成熟,运用最广泛.
目前,计算机模拟表达火势蔓延模型成为该学
科的主要研究方向[ 5, 20, 28] . 以往国内对于森林火灾
的研究,基本上利用经验公式和经典模型.而经验公
式只是对传统的一些采集数据进行数学拟合, 或用
线性拟合, 或用指数拟合等[ 3] . 利用计算机模拟火
势蔓延模型在国外运用比较广泛, 加拿大、美国、法
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在 20世纪 70年代就开始利
用计算机相关系统研究森林火灾[ 19] .最常用的方法
是将模拟场景分成规则的网格, 离散的模拟火势增
长的过程[ 4, 10, 11] . Kourtz和 O! Regan[ 13]曾用此方法
在一个含有 8个相邻的像元的正方形栅格上模拟计
算火势蔓延的时间. 不管是传统的数学方法和一些
二维的计算机可视化表达, 在其结果表达方面, 也只
能用一些表格、火势蔓延曲线、蔓延面积平面图等二
维的可视化表达方法. 虽然能给人直观的感觉, 但是
表达的信息有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尤其
是计算机图形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使得三维表
达真实感事物成为可能. 利用三维真实感图形表达
不仅能实时显示受灾面积、火势蔓延的方向、火势大
小,而且能给人真实的感觉和可视化.
火焰的模拟和自然界其他流动性的物体(如水、
云、烟、雾等)的模拟一向是图形学中最具有挑战性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5 年 5 月  第 16 卷  第 5 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May 2005, 16( 5)∀838~ 842
的问题之一.火焰自身没有固定的几何外型, 传统的
曲线、曲面对构建良好的火焰模型没有什么作
用[ 22] .目前对火焰的模拟主要有纹理综合、粒子系
统和基于物理的模拟等方法[ 8, 15, 21] .纹理综合缺乏
交互性,而基于物理的模拟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 粒
子系统在火焰模拟时具有既要满足计算机的实时绘
制要求,又要考虑火焰的形状,满足一定的动力学原
理(在风向、坡向影响下火的行为) ,而且要比较接近
现实的火焰行为等优点, 因此较适合本模型的模拟.
本系统在构建大场景虚拟森林景观的基础上, 以福
建漳浦林区为实验区,采用 Rothermel模型, 利用改
进的粒子系统模拟林火在风速、坡向等各种影响因
子变化下的发展蔓延的整个过程,并将火灾模拟的
成果成功运用于森林灭火演练.
2  构建原理与方法
21  林火蔓延模型原理
林火通常划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 3 种类型. 本
文主要讨论地表火的林火行为[ 9] .
林火行为的特征可分为火蔓延状况特征量和火场状况
特征量两大类[ 3] . 火蔓延状况特征包括火蔓延速度、火焰高
度等; 火场状况特征量则包括火场面积、周边界长和长宽比
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数学模型能完全模拟火势的各
种行为[ 2] .但是一个地区森林火灾发生又是有一定规律性
的.这与该地区的植被、气候和地形密切相关.而林火蔓延的
方向与可燃物种类、分布、含水率、风速和风向、坡度以及火
头蔓延速率大小有关[ 27] . 林火蔓延的方向及速率直接影响
到火势蔓延的形状,在大部分情况下, 火灾蔓延的形状近似
椭圆[ 23] . 基于此原理, 可以假设点火源扩展火场为椭圆形,
椭圆长轴方向为最大火蔓延速度方向,而点火源就是椭圆的
一个焦点[ 5] .只要知道林火蔓延的速度及方向就可以简单模
拟林火蔓延的形状(图 1) .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此提出了许
多改进方法, 并将其成果应用于现实, 如美国 USDA 利用
Huygen 原理开发的 FARSIT E[ 21]及国内蒋礼、阳柳等利用分
行理论的自相似原则模拟林火蔓延形状等[ 11] .
图 1  简单火势蔓延周边形状示意图
Fig. 1 Borderline of simple forestf ire spread.
* 火源 Ignit ion firepoint ; a)短轴 Short axis of the ellipse; b)长轴 Long
axis of the ellipse; c)椭圆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 Distance f rom focus
to center of the ellipse.
2 2 模型算法实现
国内外有关火灾蔓延的模型很多, 但均有一定的局限
性. 而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的半经验 Rothermel模型抽象程度
较高,几乎涵盖了能影响燃烧的所有因素; 模型的输入参数
不仅有影响权值大的风速及坡度, 而且燃料的许多性质如燃
料承载量(共 5 级) [ 18, 25]、燃料表面积与体积比(共 5 级)、燃
料湿度(共 5 级)、燃料床高度、粒子密度、矿物含量[ 14]、燃料
单位体积需要最小热量[ 17]等都被考虑到, 是现有国内外运
用最广的模型,如著名的 FARSITE 系统等. 实践证明, 该模
型比较成熟, 也比较接近现实.为此, 本系统的火灾蔓延模型
主要采用 Rot hermel模型[ 24] (应用于表面火行为)
R =
I R(1 +  +  s )!b∀#ig ( 1)
式中, R 为林火蔓延速度(m#min- 1) ; IR为火焰反应强度[ kJ
# min- 1# m- 2] ; 为林火传播通率(无因次) ;  s 为坡度修正
系数;  w 为风速修正系数; !b 为可燃物的密度( kg # m- 3 ) ; ∀
为有效加热数(无因次) ; #ig 为点燃单位质量的可燃物所需
的热量( kJ # kg- 1) ;风的修正系数(  ) 公式:
 w = C(3281U) B ∀∀OP
- E
( 2)
C = 7 47exp(- 0133∃055 ) ( 3)
B = 002526∃054 ( 4)
E = 0 715exp(- 3 59 ∃ 104∃) ( 5)
∀OP = 3348∃- 08189 ( 6)
式中, ∃为燃料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U 为风速坡度的修正
系数:
 s = 5 275∃- 03 ( tan #) 2 ( 7)
假设火势扩散模型只是一个简单的椭圆, Anderson[ 2]曾计算
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的比( LB) :
LB = 0 936exp( 0 2566 U) + 0 461exp( - 0 1548 U)
- 0 397 ( 8)
而前火头与后火头的比值公式为[ 1] :
HB = ( LB + ( LB 2- 1) / L B- ( L B2- 1) ) 0 5 ( 9)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可以求出与椭圆尺寸相关的 a ( m#
min- 1) , b( m#min- 1)及 c( m#min- 1 )值[ 2] :
a = 05( R + R / HB ) / ( LB ) (10)
b = ( R + R / HB) / 2 0 (11)
c = b - R / HB (12)
3  林火模型的构建及过火过程
31  林火蔓延模型的实现
只用椭圆表示火势蔓延边界的方法与现实中火
灾蔓延的情况相差较远, 而且也不能准确反映不同
位置风速、坡度及其他因素对蔓延模型的影响. 如将
Huygen原理应用于火灾蔓延模型周边的计算可克
服这些缺点[ 26] (图 2) .图 2中给定一个很短的时间
作为火灾初期的蔓延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产生的蔓
延周边上选取几个点作为初始点(每个点则可以作
8395 期             李建微等:虚拟森林景观中林火蔓延模型及三维可视化表达           
为一个火势蔓延的起始点) , 然后选取一定的步长
(时间段)作为下次蔓延的时间. 利用 Rothermel模
型计算出这些初始点林火蔓延速度,则可计算出在
此时间步长后林火蔓延的位置. 最后将这些点用曲
线连接,以得出该段时间火势蔓延的新边界. 计算下
个时间段蔓延边界只需重复以上步骤.
图 2  Huygen原理的火灾蔓延过程示意图
Fig. 2 Process of forest fire spread in the principle of Huygen.
  根据这一思想可以比较准确实现火势蔓延模
型,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在风速及坡度等影响因素下计算出此时
火灾蔓延的速度,由于初始时间很短,可以近似认为
此时蔓延边界为一圆形, 以准确选取几个点作为初
始采样点.
其次,选定步长(步长一旦选定, 只要输入蔓延
时间, 就可以计算出时间段数即火灾蔓延的圈数) ,
计算下次蔓延点的位置, 下一时间段蔓延点的方法
确定步骤: 1)计算风的向量、坡度及其合力矢量的大
小和方向; 2)计算在无风下采样点的蔓延矢量方向
及大小; 3)判断采样点在风向量、坡度合力矢量下的
位置(图 3) ; 4)将计算后的点按一定顺序写入链表;
5)进入下一循环.
图 3  在一定风速、坡度下火场的划分
Fig. 3 Part ition of f ire field under some speed of w ind and some degree
of slope.
  此过程中步骤 3: 判断采样点在风向量、坡度合
力矢量下的位置的确定是模拟的核心. 通常情况下,
由于火灾蔓延周边是封闭的, 其周边不同点在风速
和坡度影响下的蔓延速度也不相同. 为了精确表达
蔓延结果,理论上必须对所有点进行分析,但这在现
实中是不可行的. 因此在能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情
况下,根据风速与坡度合力的矢量方向对火灾蔓延
周边进行划分(图 3) , 前火头的蔓延方向与风速和
坡度的合力方向< 45%,在此范围上的点是所有蔓延
周边上蔓延速度最快的点,所以选取椭圆的长轴上
离此点最远的点作为在这时间段上火灾蔓延的结
果.在前火头上的点是蔓延最快的点,随着火势的蔓
延,在前火头的蔓延周边也变长. 为了保证精度要
求,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在此区域上以某种插值方法
插入几个采样点. 而侧火头部分上的点由于蔓延方
向和合力的方向在 90%之间, 风速和坡度对火势蔓
延的方向的影响不大, 此处的点可以忽略风速和坡
度的影响. 而尾火头上蔓延方向和合力的方向<
45%,风速和坡度对火灾蔓延速度有负面影响, 需选
取椭圆的长轴上离此点最近的点作为在这时间段上
火灾蔓延的结果.
最后根据得到的蔓延的周边计算出受灾面积,
进而在三维虚拟景观上对地形进行纹理替换.在地
形之上利用改进的粒子系统,作出动态火的效果.
32  林火真实感模拟过程
采用一种改进的粒子系统对林火焰运动和造型
进行模拟[ 12, 29] .该粒子系统的原理是: 给图元指定
动态的、具有 Alpha通道的纹理图片或噪声纹理.这
些图片是某个动态自然现象过程的整体反映.对于
每一帧(或每几帧) , 按照时间顺序更换纹理. 这样,
只需要一个单一的图元(四边形或三角形或其他) ,
就可以实现某些粒子系统用成百上千的图元才能表
达出来的景象.该粒子系统是一种纹理映射和传统
粒子系统的发展, 它的各个图元采用了纹理映射的
方法,而又拥有粒子系统的一些优点,这些图元也遵
守一定动力学原理,如火势行为受一定的重力、风向
和浮力等因素的影响. 这种方法实现的火焰和烟雾
方法简单、运行速度和显示速度快、逼真度高,比较
适合用于森林火灾系统.
实现该粒子系统的关键有两点: 1)视角跟随的
BillBoard图元绘制方法. 由于一个图元的表现力有
限,所以要依靠 BillBoard技术使其具有动态的视角
特性. 2)具有动态连续特性的 alpha 通道纹理图片
组或噪声图片(图 4a) .连续的纹理(如火的跳跃效
果)可以将拍摄一组照片处理成透明纹理或用噪声
函数制作成模糊的图像. 利用粒子系统的原理可得
到模拟火焰的效果(图 4b) .
840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6 卷
图 4  改进的粒子系统模拟火焰原理
Fig. 4 Principle of simulat ing forestfire by improved part icle system .
a)连续特性的 alpha 通道纹理和噪声纹理Continuous texture w ith Al
pha channel; b)火焰模拟效果Result of simulatiog by this method.
  蔓延模型能计算出每一步长下的受灾范围、蔓
延速度,及此时的风速、风向能参数.这些参数可作
为粒子系统绘制火焰的输入参数,从而实现三维时
序的林火蔓延.
33  应用结果
331实验条件  实验地点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
漳浦县( 117%25&~ 118%02&E, 23%43&~ 24%21&N ) . 该
地是福建主要林区之一, 树种以马尾松( Pinus mas
sonniana)、杉木( Cunningham ia lanceolata)为主, 具
有南方林区的代表性.该林区地势较平缓,易于遥感
影像的获取, 且拥有近几年的遥感影像(分辨率为
25 m 的 Spot彩色影像和分辨率为 15 m 的Landsat
全色影像)、林相图、历年气象、火灾和火情等资料,
实验数据比较齐全, 故选此处为实验区.实验区域范
围为 8 km~ 11 km. 测试 PC 配置: Pent ium 4 处理
器, 512内存, NVIDIA 的 GeForce FX 5600 U lt ra 显
卡适配器;开发工具: Vc60+ OpenGL.
332实验流程及结果  参数的获取方式主要有:
遥感影像、林相图、历年气象资料和实地考察等, 有
些参数无法直接获取,采用经验值(表1) .参数获取

图 5  林火蔓延过程可视化实现流程
Fig. 5 Flow chart of implement on visualizat ion of forestf ire spreading.
表 1  输入参数及取值(适用于马尾松、衫木为主的森林)
Table 1 Parameters and its value for input based on Pinus massonniana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参数类型
Type
取值
Value
燃料量 ∋ 06
Fuel loading ( 02
( kg#m- 2) ) 05∗ 004
+ 012
表面积与体积比 ∋ 9800
Surface to volume rat io ( 9800
( l#m- 1) ) 9800
∗ 4900
+ 4900
燃料湿度 ∋ 8
Fuel moisture content ( 7
( % ) ) 8
∗ 100
+ 150
燃料床深度 Fuel bed depth ( m) 015
粒子密度 Part icle density ( kg#m- 3) 500
粒子低热容量 Part icle low heat content ( kJ#kg- 1) 8600
矿物含量 T otal mineral content ( % ) 08
有效矿物含量 Effect ive mineral content ( % ) 08
枯、干燃料湿度 Moisture of ext inct ion, dead fuel ( 001%) 018
风速、风向 Wind speed and direct ion ( m#s- 1) 输入 Input
坡度、坡向 slope and direction (%) 输入 Input∋ 干燃料 0~ 06 cm Dead fuel 0~ 06 cm; ( 干燃料 0~ 25 cm
Dead fuel 0~ 25 cm; ) 干燃料 25~ 75 cm Dead fuel 25~ 75
cm; ∗ 湿草本燃料 Live herbaceous fuel; + 湿木本燃料 Live
w oody fuel.
图 6  无风无坡度条件下火蔓延状况
Fig. 6 Process of forest f ire spread under no w ind and no slope.
a)火的初始状态 State of initiat ion; b) 5 min后过火蔓延状态(过火面
积 4653 m2) State of fire spread after 5 m inutes ( suf fering area: 4653
m2) ; c) 10 min后火蔓延状态(过火面积 8774 m2) State of f ire spread
af ter 10 minutes ( suf fering area: 8774 m2) ; d) 1 h后的火蔓延状态
(过火面积 48 5091 m2) State of fire spread af ter 10 minutes ( suffering
area: 48 5091 m 2) .
后,经过蔓延模型计算,最后在三维森林场景中将结
果用粒子系统现实,流程如图 5.
  与历年火灾、此模型的应用资料相比较,模拟结
果与现实误差较少,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其模
拟结果:图 6为无风无坡下,火在漳浦林区火势蔓延
侧面图; 图7为在2m#s- 1的风速下(风向向右)火
8415 期             李建微等:虚拟森林景观中林火蔓延模型及三维可视化表达           
图 7  在 2 m#s- 1的风速下(风向向右)火蔓延状况
Fig. 7 Process of forest fire spread under w ind speed of 2 m#s- 1 ( direc
t ion is left ) .
a) 火的初始状态 State of initiation; b) 5 min后过火蔓延状态(过火面积
2 1702 m2 ) State of fire spread after 5 minutes ( suffering area: 2 1702
m2) ; c) 10 min后火蔓延状态(过火面积 7 8165 m2) State of fire spread
after 10 minutes ( suf fering area: 7 8165 m2) ; d) 1 h后的火蔓延状态(过
火面积 256 1009 m2)State of f ire spread af ter 10 minutes ( suffering area:
256 1009 m2) .
势蔓延俯视图.
4  结   语
  在 Rothermel林火蔓延模型基础上,利用 Huy
gen的原理实现火灾的蔓延, 并用改进的粒子系统
将火灾行为以三维可视的形式表现出来. 该方法与
传统方法模拟林火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模型中考虑
了在每一步长中坡向、坡度等高程信息对林火蔓延
的影响,增加了模型的精度;结果用三维动态可视化
展示,使决策人员更加快速、真实、形象地获取火场
参数,提高灭火效率.
鉴于林火蔓延模拟的高度复杂性, 研究工作中
只考虑林火常见的地表火的蔓延情况, 飞火、地下火
模型是今后考虑的方向; 真实的林火蔓延不仅受风
向、火势行为的影响, 也受地形及自然景观的影响,
其过程模拟则更为复杂. 用粒子系统表达小范围的
林火行为可以满足一定的视觉效果,但是在表达大
范围的林火行为时存在失真现象.粒子系统用随机
函数模拟林火行为,而现实中的林火是物化反应的
结果,与实际情况尚有一定差距(用物理方法模拟更
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的火但达不到实时绘制的要求) .
今后研究重点放在进一步完善模型,考虑更多控制
参数及大范围林火行为真实感模拟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Alexander ME. 1985. Est imat ing the length to breadth rat io of el
lipt ical forest fire patterns.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Conference on
Fire and Forest Meteorology Society of American Foresters. Bethes
da, Maryland. 287~ 304
2  Anderson HE. 1983. Predict ing w inddriven w ildlan d fire size and
shape. USDA: Forest S ervice Research Paper. INT305
3  Bow den K. 1998. Huygens! principle, physics and computers. I nt J
General Syst , 27( 1~ 3) : 9~ 32
4  Clarke KC, Brass JA,Riggan PJ. 1994. A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of wildf ire propagat ion and extinct ion . Photogra E ng Remote S ens
ing , 60( 11) : 1355~ 1367
5  Du F (杜  飞) , Hou ZZ( 侯遵泽 ) , Liu JQ (刘家琦 ) . 2002.
Method of ground fire boundaries spread modeling and computer
simulat ion. Fire S af ety Sci (火灾科学) , 10( 4) : 204~ 208( in Ch i
nese)
6  Finney MA. 1998. Farsite: Fire area simulatormode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 ion. USDA Forest S ervice. Res Pap RMRSRP4.
7  Guo P( 郭  平) , Sun G (孙  刚) , Zhou DW( 周道玮) , et al .
2000. Study on fire behavior in grassland. Chin J Ap pl Ecol (应用
生态学报) , 12( 5) : 746~ 748( in Chinese)
8  Hanson HP, Bradley MM, Bossert JE, et al . 2000. Th e potential
and promise of physicsbased wirefire simulat ion. E nv iron Sci Poli
cy, 3: 161~ 172
9  Hargrov WW, Gardner RH, Turner MG, et al . 2000. Simulat ing
fire pat terns in heterogeneous landscapes. Ecol Mod , 135: 243 ~
263
10  Karafyllidis I, Thanailakis A. 1997. A model for predict ing forest
fire spreading using cellular automata. Ecol Model , 99( 1) : 87~ 97
11  Karafyllidis I. 2004.Design of a dedicated parallel processor for the
predict ion of forest fire spreading using cellular automata and gen et
ic algorithms. Eng App l Ar tif I ntel l , 17( 1) : 19~ 36
12  King SA, Craw f is RA, Reid W. 1999. , Fast Animat ion of Amor
phous and Gaseous Phenomena− . Volume Graph ics ! 99, Sw ansea,
Wales. 333~ 346
13  Kourtz P, O! Regan WG. 1971. A model for a small forest f ire to
simulate burned and burning areas for use in a detection model. For
Sci , 17( 2) : 163~ 169
14  Li YZ(李玉中) , Zhu TC (祝廷成) , Li JD( 李建东 ) , et al .
2003. Effect of prescribed burning on grassland nit rogen gross m in
eralizat ion and nitrif icat ion. Chin J App 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 14
( 2) : 223~ 226( in Chinese)
15  Muzy A, Wainer G. 2002. Comparing simulat ion methods for fire
spreading across a fuel bed. In: Barros FJ , Giambiasi N, eds. Pro
ceedings of AI, Simulat ion and Planning in H igh Autonomy S ys
tems.AIS! 2002, 219224.Lisbon, Portugal.
16 Nelson RM. 2002. An effect ive w ind speed for models of fire
spread. I nt J Wi ld l Fi re , 11: 153~ 161
17  Nguyen DQ, Fedkiw RP, Jensen HW. 2002. Physically based mod
eling an d animation of f ire. A CM T rans G raph , 21( 3) : 721~ 728
18  Osw ald BP. 1999. Classifying fuels w ith aerial photography in east
texas. I nt J Wi ld land Fire , 9( 2) : 109~ 113
19  Pastor E,Zrate L, Planas E, et al . 2003. Mathemat ical models and
calculation systems for the study of w ildland fire behaviour. P rog
Energy Comb S ci , 29( 2) : 139~ 153
20  Paz C, Fuentes F, Garcia S. 2001. Numerical simulat ion of forest
fire. In: Maron DM, eds. Internat ional Symposium on Mult iPhase
Flow and T ransport Phenomena. Maron DM. 505~ 512
21  Perlin K. 1985. An image synthesizer. Comp uter G rap h, 19 ( 3 ) :
287~ 296
22  Reeves WT . 1983. Particle Systems- A technique for modeling a
class of fuzzy object s. Compu ter Gr ap h, 17( 3) : 359~ 376
23 Rothermel RC. 1972.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Predict ing Fire
Spread in Wildland Fuels. USDA: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
INT115
24  Rothermel RC. 1983. How to predict the spread an d intensity of
forest and range f ires USDA Forest S ervice. General Technical Re
port , INT143.
25  Sandberg DV, Ot tmar RD, Cushon GH. 2001. Characterizing fuels
in the 21st Century. In t J Wildland Fire , 10: 381~ 387
26  Tang XY(唐晓燕) , Yu MY(孟宪宇) , Ge HL(葛宏立 ) , et al .
2003.Research on forest fire spreading simulation based on raster
structure and it s realization. J Beij ing For Univ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5( 1) : 53~ 57( in Chinese)
27 Van Wagner CE. 1969. A simple fire growth m odel. For Chron ,
45: 103~ 104
28  Wang QL(王庆礼) , Xu CG(徐崇刚) , Hu YM (胡远满) , et al .
2004. Dynamics of forest landscape boundary at Changbai Moun
tain . Chin J Ap p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 15( 1) : 15~ 21( in Ch i
nese)
29  Wei X, Li W, Mueller K, et al . 2002. Simulat ing Fire w ith T exture
Splat s. 13th IEEE Visualization 2002 Conference. 227~ 234
作者简介  李建微, 男, 1979 年生,硕士生. 主要从事虚拟地
理环境、三维地学可视化研究. T el: 059787892535; Email:
lw ticq@sina. com
842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6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