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TS T U I H EA
一
L BS O EW I G NS T I ES
,
G R A S S S P E C I E S A N D S O W I N G
T IM E IN R E L A T IO N T O T H E R E S U L T O F A E R I A L S E E D IN G
X i n g X u e x i a n g
,
X u e z h e n s h a n
,
H u a n g Z h o n g e a i T a n g K u n l u n
( I
。 : r亡t u t e o f S e f e o t f f ` e R e : e a r e h o f C A A C )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d i s e u s s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s o f a e r s
e e d i n g i n 1 9 7 9
一
1 9 5 2 i n W
u s h e n q i
a n d l丈e z u o h o u q i ,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A u t o n o m o u s g i o n a n d M i y u n C o u n t y , B e i j i n g . T h e
r e l a t s
o n s b e t w e e n t h e s e l e e t i o n o f t h e s u i t a b l e s o w i n g s i t e s
,
g r a s s s p e e i e s
, s o w i n g
t i n e a n d t il e r e s u l t o f a e r i a l s e e d i
n g 15 e X p o u n
e d
.
山 野 豌 豆 和 栽 培 山 黛 豆 的 核 型 研 究 `
赵传孝 罗漩 杨根风
(吉林省生物研究所 , 长春 )
山野豌豆 ( ( V `e i a a o o e n a F i s e h ) 是
豆科野豌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 在 我 国 内
蒙 、 河北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以及苏联 、
朝鲜 、 日本等国均有野生分布 。 它 适 应 性
强 , 营养价值高 , 适 口性好 ,是我国北方天然
草场补播和建立人工草地的主要牧草之一 。
栽培山薰豆 ( L a t h夕r u s s a t i v u s L . ) 是豆科
山薰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 亩产干草 1 0 0 0一
1 5 0 0斤 , 籽实 1 50 一 3 0 斤 , 干草和籽实蛋 白
质含量高达 20 一 23 % , 为禽畜之精料 , 是亚
洲 、 非洲和欧洲南部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 。
关于这两种牧草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 国
内 尚未见报导 。 本试验对这两种牧草体细胞
染色体的形态进行了观察 , 并分析了它们的
孩型 , 以企为育种工作提供细胞学依据 。
材杆与方 法
种子来源于内蒙古哲盟畜牧所 。 发芽前
将种子放在 20 一 25 ℃水中浸泡 24 小时 , 然后
置于恒温箱中在 25 ℃左 右发 芽 。 待 幼根长
1一 2 厘米左右取材 , 放在 3 一 5 ℃低温下
进行预处理 24 小 时 , 然 后保存于 70 % 酒精
中 。 制 片 时 先 将材料用 I N 的 H CI 在 60 ℃
下解离 10 分钟左右 , 再用清水洗净 , 然后用
4 %铁矾媒染 40 分钟 , 媒染后的材料用清水
反复洗净后用 0 . 5%苏木精溶液染 6。分钟 , 再
用 4 5%的醋酸溶液在 酒精灯下分色 、 压片 ,
选择染色体分散好的材料进行观察和显微照
像 。
在照片上分别测量各 染 色体 长 度 、 长
臂 、 短臂长度 、 臂比及染色体相对长度 , 然
后进行染色体分类 、 配对 、 归组 , 最后按大
小顺序排列 , 制成染色体组型图 。
· 本研究承蒙东北师大生物系郝水 教授指导 , 并经祝
延成 教授审阅 , 栽培山黛豆种名由北京植物研究所张义君
先生鉴定 , 谨此一并致谢 。 稿件 19 8 3年 1 月 28 日收到 .
结果与分析
山野豌豆 在我们所观察的所有根尖细
胞中 , 染色体数目基本为 Z n = 2 4 (图 1 ) ,
核型分析如表 I 和图 I 所示 。 为 了 研 究 染
色体的形态 , 即分析它的核型 , 我们把臂比
1
. 。一 1 . 7者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 M ) , 臂
比在 1 . 7以上 、 3 . 0以下者为近中部着丝点染
色体 ( S M ) 。 山野豌豆的染色体只有M 和
M S类型 , 没有近端部和端部 着丝点类型 。
根据染色体长度和着丝点位置 , 鉴别出 12 对
同源染色体 。 从表 I 可以看出 , 在 12 对同源
染色体中有 6 对 S M (第 6 、 8 、 9 、 1 0 、
的染色体 , 但有 2 对具付溢痕 (第 2 、 4 )
染色体 , 形态相似。 12 对染色体的总长度为
1 2 0
.
2 8 8拼 , 最长的 1 对染色体相对长度是最
短的一对染色体相对长度的 1 . 6倍 , 为对称核
型 。 相邻染色体长度间差异不显著 。
第 1 对染色体是全组中最长的 , 为具中
部着丝点染色体 , 第 2 一 5对为次长 , 具中
部着丝点染色体 。 但 2 、 4 两对具明显次级
缴痕 , 较易区分 ; 第 6 对为具近中部着丝点
染色体 , 但臂比较第 1一 5 对大 , 能区别 ,
第 8 一 12 对为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 其中除
第 1 2对臂比较大易区别外 , 其余 4 对较为接
近 , 难以区分 。
1
、
12 )
, 其余 6 对为M , 没有发现具髓体
表 1 山 野 碗 豆 体 细 胞 染 色 体 形 态 (1 5个细胞平均值 )
长 臂 长 度
( p )
短 臂 长 度
(林 )
染 色 体 长 度
(卜 )
肴 比
染色体相对长度
( % )
着 丝点
位 置
M脚NSI3 . 89 4 0 士 0 . 5 68 5 2 。 5 8 3 3 士 0 。 4 6 42 6 . 4 7 7 3 士 0 . 86 0 3 1 . 5 5 7 7 士 0。 26 0 6
3
。
3 2石8 士 0 . 4 8 30 2 . 57 5 8 士 0 . 5 4 3 5 5 . 叨 15 士 0 . 6 1 5 9 1 。 30 8 1 土 0 。 2 4 30 勺甘
3
.
3 2 5 8 二 0 . 7 2 7 3 2 。 30 3 0 士 0 。 3 1 4 5 5 。 6 d 4今土 0 . 只1 20 46 5 4 士 0 。 3 6 6 1
2
。
9 0 9 1 士 0 。 3 2 3 6 2 。 4以叮 二 O 。 3 8 0 9 5 . 37 8 8 士 0 . 6 2 1 3 19 3 8 士 0 。 1 6 9 1
2
。
8 0功 士 0 . 3 59 7 2 . 1 7 4 2 士 0 。 3 4 6 1 9 7 7 3 生 0 。 5 4 8 1 3 0 5 2 士 0 。 2 41 6
3
。
0 9 0 9 士 0 。 3 5 6 1 1 。 8 1 8 2 士 0 。 3 4 2 0 4 . 0 0 9 1 士 C . 5 6 5 0 . 7 4 5 7士 0 。 3 12 6
2
.
9 2魂2 士 0 。 5 49 4 1 。 8 5 6 0 士 0 . 3 16 3 4 . 7 6 51 士 0 。 59 5 3 G 3 3 1 士 0
.
4 6 0 1
2
。
9 1 1 1 士 0 。 4 36 0
2
.
9 0 9 1 士 0 , 5 2 8 0
1
。
67 4 4 士 0 . 4 8 39 4 . 5 83 3 士 C 。 5 8 6 3 了74 1 士 0 。 3 4 0 7
1
.
6 59 1 士 0 . 竺二{` O 4 . 5 3 7 9 土 0 . 5 8 6 3 1 . 了5 ) 士 0 . 3 9 9 5
2
.
7 4 2 0土 0 。 4 7 3 5 1 。 7 3 4 9 士 O 。 2 石5 5 4 。 4 7 73 士 0 。 6 8 6 1 7 0 4艺士 0 . 3 C 6 1
2
。
7 9 5 5士 0 . 2 7 2 0 1 。 6 36 4 士 0 . 3 3 4 5 4 ` 4 3 18 士 0 。 6 3 0 4 7 5 6 2 士 O 。 4 2 8 2
2
。
8 0 30 士 0 . 5 4 1 5 1 . 2 5 76 士 0 。 2 1 30 4 . 06 0 6 土 0 。 6 2 之4 2 。 2 69 5 士 0 。 4 9 5 7
1 0
.
7 7 5 士 0。 6 1 10
9
.
8 3 9 士 0 . 6 1 7 9
9
。
3 7 0 士 0 。 C3 3 8
8
。
9 1 0 士 0 。 6 2 96
8
。
2沮 士 0 。 4 4 1 9
8
。
1 7 5 士 0 . 3 9 0 3
7
。兜 9 士 O 。 三了0 8
7
.
6 2 3 土 O 。 3 2 8 4
7
.
53 6 士 O . 3 2 1 G
7
。
4
`压8 土 0 . 3 0 53
7
.
3 4 6 士 0 。 40 2 6
6
。 了3 0 士 0 . 4 3 2 3
234弓67co910托
栽培山黛豆 在所检查的根尖细胞 中 ,
染色体数目均为 Z n = 14 (图 2 ) , 核型分析
如表 2 和图 2 所示 。 从表 2 看出 , 栽培山黛
豆的染色体只有M 和 S M 类型 , 没有近端部
和端部着丝点类型 。 ` 7 对同源染色体 中有 2
对为 S M (第 2 、 4 ) , 其佘为M 。 没有发
现具髓体的染色体 , 7对染色体的总长度为
6 1
.
70 件 , 最长的第 1 对相对长度是最短的第
7 对相对长度的 1 . 4倍 , 为对称核型 。相邻对
的长度间差异不显著。
第 1 对是全组中最长的 , 为具中部着丝
点染色体 ; 第 2 对为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
第 3 对虽然总长度与第 2 对相差不大 , 但为
4 8
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第4
二 态上难以区分 。
表2
对为近 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 第 6 一 7 对染色体臂比比较接近 , 在形
栽 培 山 滚 豆 体 细 胞 染 色 体 形 态 (1 7个细胞平均值 )
} 长 臂 长 度序号 !
} 、 卜 ,
短 臂 长 度
( p )
染 色 体 全 长
(卜 )
臂 比
染色体相对长 度
(% )
着 丝点
位 置
MMS2
.
93 土 O。 2 5
3
。
2 5 土 0 . 4 8
2
。
4 5士 0 。 2 6 5 。 3 8 士 0 。 1 3 3
4
。
8 0士 0 。 1 7 4
4
。
5 4 土 0 。 4 2 9
4
。
4 3 土 0 。 1 4 7
4
。
2 1 土 0 。 4 4
4
。
0 3 士 0 . 5 7 5
3
。
9 0 士 0 。 3 56
。
1 5 8 士 0 。 0 7 9
1
。
5 5 士 0 。 26 2 。 0 9 6 土 0 . 1 7 4
2
.
4 5 士 0 . 2 5
2
。
8 2 土 0 . 3 3
2
。
0 9 士 0 。 1 7 2
1
.
6 1土 0 . 2 12
1
。
17 5 土 0 。 1 3 7
1
。
7 8 8 士 0。 07
8
。
8 2 士 0 . 5 8
7
。
7 9 士 0 。 7 0
7
。
3 7 士 0 。 14
7
.
17 士 0 。 1 4
n口曰了八`一ó
:
。
2 4 士 0 。 2 5
.
13 土 0 。 2 5
1
。
9 6 士 0 . 2 4 7 . 1 5 8 士 0 . 14 2 6 。 8 4 士 0
1
。
9 0 士 0 . 3 6 4 . 13 3 士 0 . 13 6 6 . 54 士 1
2
。
1 0 士 0 。 3 7 1 。 8 1 士 0 。 10 4 1 。 16 3 士 0 。 1 3 2 6 。 3 3 土 0 . 2 4
图 1 山野豌豆染色体组型模式图
讨 论
野豌豆属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表明 , 染色
体为 12 和 14 的种占90 %以上 , 一般确定该属
的染色体基数为 6 和 7 。 我们观察的山野豌
豆染色体数为 24 , 故为 4 倍体 , 即 2 , = 4 x =
2 4 , 这与K o n d o ( 1 9 6 5 ) 报导的结果一致 。
由于山野豌豆中最长染色体的相对长度是最
短染色体相对长度的 1 . 6倍 ( < 2 倍 ) , 故为
对称型核型 , 其相邻染色体间长度差异不显
著 , 尤其是两对具付溢痕的染色体在形态和
大小上基本相似 。 这反映了染色体对间的同
源型 , 是否真是同源 4 倍体 , 还有待于进一
步研究 。
R e e s H
.
( 1 9 6 9 ) 研究认为 , 山蒸豆属
Z n 二 14 , 其染色体基数 7 。 本研 究 结果与
R e s H
. 的结论符合 , 即栽培山熬豆为 2 倍
体 , 2n = 2“ = 1 4 。 关于栽培山黛豆染色体上
髓体的有无及多少 , 各学者 的报 导并 非一
致 。 . V e r m a S . C . ( 2 9 7 9 ) 报导 , 1 1个栽培
品系的染色体组型都有 2 对髓体 。 F ol : z d a r
4 9
等 ( 1 97 5)对 4个品系镜检结果 , 有只 1 个
品系具有 1 对髓体 , 其余 3 对没有髓体 。 我
们试验结果与 F O uz d ar 的结果相类似 。 本研
究为山野豌豆和栽培山熏豆的分类及遗传育
种 , 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
参考文献
〔 1 〕郭云 海 , 1 9 8 1 : 四川草原 , 1 : 2 8一3 3。
〔 2 〕 R e e s H . ’ 等 , 1 9 7 7 : C h r o m o s o m e G e n e t i c s .
L o n d o n
。 8 8一9 0 。
〔 s 〕 F e d o r o v A . 1 9 7 4 : C h r o m o s o m e N u m b e r s
o £ F l o w e r i n g P l a n t s , R e p r i n t b y o t t o K o e lt r S e i e n e e
P
u
b li
s h r s
。
3 0 1一 3 2 2。
〔 4 〕 R e e s H . 等 , 1 9 6 9 : C h r o m o s o m e E v o l u t i o n
i n L
a t h y r u s
,
C h r o m o s o m e T o d
a y
, 2 : 1 5 5一 1 65 .
〔 5 〕 V e r m a 5 . C . 1 9 7 9 : C h r o m a s o m e a n d N u 卜
le
a r P h e n o ty p e i。 th e L e g u m e L a t五y r u s s a t iv u s . L
C y t o l o g i a
. 理4 : 7 7一。0 .
T H E S T U D Y O N K A R Y O T Y P E O F B R O A D L E A F V E T C H
A N D G R A S S P E A V IN E
Z h a o C h u a n
一 x i a o , L u o X u a n
,
Y a n g G e n g
一
f e n g
( J ` 110 1 。 : t £t 。 t e o f B £0 10夕夕 )
A B S T R A C T
T h e e h r o m o s o m e n u tn b e r o f u 宕e i a a 爪 o e 几 a f i s e五, 5 1 5 Z n 二 2 4 。 A e e o r d i n g t o e h r o m o -
s o m
e b a s i e n u m b e r o f u £e i a g ` 件 u s 1 5 6 。 O b v i o u s l了 , i t 1 5 t e t r a p l o i d 。 T h e r e a r e 6
p a i r s s u b m e d i a n e e n t r o m e r e e h r o m o s o m e
.
T h e y a r e 6 t h
,
5 t h
,
9 t il
,
l o t h
,
i z t h
,
z Z t h
.
T h e o t h e r a r e m i d i a n e e n t r o m e r e e h r o m o s o m e
.
T h e e h r o m o s o m e n u m b e r o f T a n g i e v
p e a y i n e 1 5 2且 二 2 4 . T h e s e e o n d a n d f o u r t h p a 王r s a r e s u b zn o d i a n e e n t r o m e r e e h r o m o s o -
m
e
.
T b e o t h e r p a i r s a r e 皿 e d i a n e e n t r o m e r e 。 T h e s a t e l l i t e a n d s u b e e n t r o m e r e i n t h e
t w o f o r a g e h a d n o t b e e n o b s e
r v e d
.
勺口
垂 穗 披碱 草 生 物一 生 态 学 特 性 的 研 究 `
肖笃志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 )
一 、 前言
1 9 7 3一 1 9 7 9年我们在新疆和静县巴音布
鲁克亚高山草原上建立人工草地中间试验过
程中 , 从青海省引来野生禾本科多年生牧草
— 垂穗披碱草 ( E勺二 us an t a 。 : ) 进行了栽培试验 , 目前面积已达三千余亩 。
该草在新疆分布于天山 、 阿尔泰山 、 帕
米尔 、 阿尔金山 、 昆仑山等地 , 生长于海拔
2 4 0 0一 3 8 0 0米的草甸草原 。 在青海省分布在
海拔 3 4 0 0一 3 9。。米的亚高山草甸 , 在西藏 、
内蒙古 、 河北 、 陕西 、 甘肃和印度 、 苏联均
有分布 。
早在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末 , 我国草
原工作者就对垂穗披碱草进行了引种和驯化
. 参加该项试验的有刘汉文 同志。 本文承朱愁顺教 授和
冷巧珍 同志审阅 , 一并致 谢 。 稿件 1 0 8 3年 3 月收到。 协
5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