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岭南槭育苗试验研究



全 文 :《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第20期
岭南槭(AcertutcheriDuthie)为槭树科(Aceraceae)槭树属
落叶乔木,高达 10m;树皮褐色至深褐色。叶基部圆或近平
截,宽卵形,长6~7cm,宽8~11cm,3(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
无毛;叶柄长 2~3cm,无毛;萼片黄绿色;花瓣淡黄白色;翅
果嫩时淡红色,熟时淡黄色,翅成钝角[1];花期 4月,果期 8
月下旬。主要分布于浙江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福建、
广东、广西东部;生于海拔 300~1000m的山麓、溪边﹑灌丛
和疏林中。喜光、喜温、耐旱,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在酸性
土上生长较好。材质优育,供制家具等用。岭南槭枝叶青翠
繁茂,果红色(4~8月),为理想的观果树种[2],圃地三年生苗
已开花结果;多栽培于庭园、住宅小区供观赏。本文旨在通
过试验研究,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岭南槭育苗技术方法,便
于岭南槭这一树种的推广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供试验种子于 2002年 8月下旬采自江西省上犹县五
指峰光姑山。
1.2 种子处理
当翅果由淡红色变为淡黄色时,少量翅果开始脱落时
即可采收,晾干,贮藏。
1.3 播种育苗
1.3.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择在上犹县中稍元鱼村赣南
树木园苗圃基地,地处东径 114°03′、北纬 25°51′。年平均气
温19.2℃,年降雨量1583.8mm,无霜期277~290d,年日照时
数 1806.1h;苗圃地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为壤土,土层较
厚,肥力中上,排灌水良好,光照充足。
1.3.2 整地作苗床。按常规大田育苗方法整地作苗床。本试
验于 2002年 12月下旬翻耕土壤(犁田)1次;1月中旬再翻
耕(犁田)1次,并施花生枯饼2000kg/hm2。施肥后横向耙田
1次,施生石灰750kg/hm2,再纵向耙田1次,然后作苗床。
1.3.3 播种。2003年1月10日用润沙对岭南槭种子进行催
芽,2月 14日播种,播种时先在床面上垫上 2cm厚的黄心
土,采用条播方法,行距20cm,播种量 15~20g/m2,播完后盖
上过筛黄心土1cm,并加盖厚15cm左右的铁芒萁。
1.3.4 管理。播种后的管理主要有追肥、排灌和病虫害防
治。本试验追肥分 4次进行,在出苗后的 60d左右开始追
肥,即5月 20日、6月 17日、7月 15日各浇 0.5%尿素液,8
月 18日浇 1次 1%尿素液和 0.3%氯化钾液。4月 15日喷洒
甲基托布津防治茎腐病。4月 10日揭草(芒萁),6月上旬间
苗1次,适时排灌和除草。
1.4 观测调查方法
1.4.1 种子参数的检测。种子晾干后,对其主要参数进行测
定,测定方法按国家标准《林木种子检验规程》的要求进
行。
1.4.2 苗木播种后观测调查方法。播种后进行观测记载,观
测记录苗木物候及生长量,苗木高生长用钢卷尺量,地径用
游标卡尺量。苗木物候每月观察1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主要参数
种子各主要参数测定结果见表1。
2.2 苗木物候
岭南槭苗木物候谱见表2。
36.2234.8141.5738.1134.9437.1937.1485.32 55.22 2.74
净度
%
优良度
%
平均长
度∥cm
千粒重∥g
1 2 3 4 5 6 平均
表1 种子(带翅)主要参数测定结果
注:①种子萌动期:指种子开始破裂露白的时间;②萌发类型:指出土时带壳(出土型)或不带壳(留土型);③幼苗形成期:指开始长出真叶的时间;
④播种期:从播种到出土所需天数。
播种日期 种子萌动期 露胚根期 露胚芽期 出土期 幼苗形成期
2003年2月14日 3月1日 3月4日 3月8日 3月15日 3月20日
萌发类型 播种期∥d
出土型 31
表2 岭南槭苗木物候谱
岭南槭育苗试验研究
刘济祥 李红怀
(江西省赣南树木园,江西上犹 341212)
摘要 对岭南槭的种子采集处理、种子主要参数及育苗方法进行观测试验,初步研究岭南槭的育苗技术、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岭
南槭大田育苗播种量以20~25g/m2为宜,一年生苗高平均可达55cm,地径平均0.61cm,根系发达,可出圃造林;苗高生长高峰在8月份,期
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关键词 岭南槭;育苗技术;苗木生长规律
作者简介 刘济祥(1962-),男,江西南康人,工程师,长期从事林木引
种和树种资源保护工作。
收稿日期 2007-08-08
2.3 苗高生长节律
由表3可知,岭南槭苗在7月份高生长出现高峰,径生
长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现高峰,期间要加强水肥管理,
促进苗木生长;幼苗 10月份以后落叶基本停止生长。一年
生岭南槭苗高,平均苗高55cm(39~87cm),平均地径0.61cm
(0.36~0.90cm),可出圃造林。
2.4 生物量空间分布
(下转第17页)
园艺博览
15
《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第20期
!!!!!!!!!!!!!!!!!!!!!!!!!!!!!!!!!!!!!!!!!!!!!!!
由表 4可知,岭南槭侧根数较多,又是落叶树种,造林
时用黄泥浆浆根可提高造林成活率。
3 结论与讨论
(1)岭南槭一年生苗高平均55cm,最高的达87cm;平均
地径0.61cm,最粗的达0.90cm;大于5cm长I级侧根数平均
近14条,根系发达利于苗木造林。一年生苗可出圃造林。
(2)本试验播种量15~20g/m2,5月10日调查,平均出苗
97株/m2,种子场圃发芽率约20.8%。出苗量较少且分布不均
匀,经移间苗后,平均保留苗木 105株/m2。因此,优良度在
50%~60%的岭南槭种子,适宜播种量应在 20~25g/m2左右,
折合播种量120~150kg/hm2(按400m2有效播种面积计算)。
(3)试验结果表明,岭南槭苗木高生长高峰期为 8月
份,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4)本试验不仅对岭南槭的苗高生长规律进行了初步
观测研究,还对苗木冠幅、苗木主根长,大于 5cm I级侧根
数等因子进行了观测研究,这些指标可作为评价苗木质量
的参考依据。
(5)本试验苗圃地土壤较肥沃,土层较适中,但光照过
强、空气湿度较小,对苗木生长有一定影响;若选择空气湿
度较大的育苗地,则苗木生长更旺盛。岭南槭苗木前期有茎
腐病和小地老虎为害,喷施甲基托布津和呋喃丹等农药可
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4 参考文献
[1]郑万钧.中国树木志(第四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刘仁林,欧斌,黄小春,等.野生园林树种原色图谱与繁育技术[M].沈
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取样株
数∥株
平均苗
高∥cm
平均地
径∥cm
冠幅
cm×cm
主根长
cm
根冠
cm
>5cm长I级
侧根数∥条
50 52.7 0.59 23.7×21.8 18.4 25.3×18.1 13.81
表4 岭南槭苗木生物量空间分布情况
注:调查测定日期为2004年2月22日。
月份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高生长量 3 5 11 15 23 38 46 55 55 55
径生长量 - - - 0.26 0.32 0.41 0.53 0.59 0.61 0.61
平均 最高
55 87
0.61 0.90
表3 岭南槭苗高生长节律(上接第15页)
10d左右。
1.5.2 棚内温湿度调节。①温度调节。11月份夜间棚外气温
低于 5℃时,夜间要盖草帘子,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 20~
25℃,最高不超过 30℃,夜间温度保持在 15℃左右即可。②
湿度调节。香椿要求湿度较高,为保持湿润,可用喷雾器喷
水于香椿苗上。
1.5.3 肥水管理。①施肥。棚内香椿新梢嫩叶生长所需营
养,主要靠植株体内贮存的养分,一般需肥不大,只需少施
速效氮肥即可,一般在每次采收椿芽前追施尿素300kg/hm2。
另外,可采取叶面喷施0.3%尿素+2%白糖混合液,或喷双效
微肥800倍液,以减少落叶,提高椿叶产量和质量。每7~10d
喷施1次2000mg/kg的赤霉素溶液,连喷3~5次,可促进椿
芽萌动,增产效果显著。②浇水。除定植时浇足水外,到立春
一般不浇水,如需水时要求轻浇或泼浇,使土壤保持湿润状
态为宜,切忌大水漫灌。
1.6 香椿采收
香椿自移栽大棚内至上市需要 50d左右的时间,其中
有10d遮荫。待椿芽长到15~20cm时即可采收上市,一般按
100~150g捆一把,捆好后放入塑料袋中出售。实践表明,这
样包装的椿芽在温度5℃的条件下可贮存30d左右。
1.7 平茬移栽
清明至谷雨是香椿出棚时间,可剪掉上边部分,只留根
部,整地移栽。移栽可分沟栽和畦栽 2种,沟栽行距 60cm、
株距 15cm,栽 9~12万株/hm2;畦栽株行距 15cm×30cm,栽
植株数同沟栽。栽后加强管理,培育壮苗,待秋后再用。实践
表明,1年育苗可连用6年。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棚栽培对香椿芽生长的影响
大棚覆盖无滴膜并加盖草帘,使大棚有较好的采暖效
果。白天棚内外最低温度差5.6~7.2℃,夜间棚内最低温度为
10℃,保证了香椿的正常生长。棚内香椿芽一般 1月上旬至
15~20cm时,进行第 1批采收,此时正值快过春节时节,鲜
嫩的椿芽投放市场后,深受人们的青睐;而露地香椿芽一般
在4月20日左右才开始上市,大棚椿芽比露地椿芽早上市
100d左右。
2.2 大棚香椿与露地香椿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比较
大棚香椿产量最高达 22.32t/hm2,平均为 19.26t/hm2,
比露地香椿(平均产量3012kg/hm2)增产16.24t/hm2,按近4
年市场平均价大棚香椿芽 25元/kg、露地香椿芽5元/kg粗
略计算,大棚香椿收入 48.14万元/hm2,扣除建棚、育苗、药
肥及人工等费用8.18万元/hm2(大棚建材可连用5~6年),
当年纯收入为36.3万元/hm2,第2年纯收入38.23万元/hm2,
第 5年纯收入 42.66万元/hm2,6年平均纯收入为 40.17万
元/hm2;而露地香椿为1.51万元/hm2,大棚椿芽比露地椿芽
增加纯收入38.66万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3 结论
6年的试验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大棚栽培香椿采用整
地施肥、良种壮苗、浸种催芽、精心栽植、棚内温湿度调控、
叶面喷肥及使用生长调节剂等技术,是大棚栽培香椿的配
套措施。2005年五莲县及周边的诸城、日照、莒县和胶南等
县(市)已推广大棚面积 50hm2,并形成了网络销售,产品销
往省内外20多个大中城市,创总产值2000多万元,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4 参考文献
[1]俞平,田关森,郦章顺.椿芽大棚栽培试验[J].浙江林业科技,1997(1):
33-35,72.
[2]张元浩,汤兴福.大棚香椿密植栽培技术[J].蔬菜,1992(1):7-8.
园艺博览
(cm)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