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古浪县旱榆分布及适应性研究



全 文 :2008年第18期 2008年第18期植树造林植树造林
59农业科技与信息 60农业科技与信息
旱榆,属榆科榆属,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当年生嫩枝
被柔毛;叶菱状倒卵形,长 2.50~5cm,叶缘单锯齿,两面
无毛;花生于 2年枝混合芽抽出新枝的基部,稀簇生于
当年枝;翅果椭圆形,长 2~2.50cm;种子生于果翅中部,
上端接缺口,无毛。花期4月,果期5月,为古浪县乡土
树种。由于气候及人为活动影响,天然更新困难,自然分
布已属罕见,亦未见人工栽培。2006年在全县林木树种
资源普查中,专项对旱榆进行了调查,获取了相关资料,
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研究。
1 古浪县地理、自然概况
该县处蒙新、青藏、黄土3大高原交汇带,由于地球内、
外引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地貌景观,南部为祁
连山脉,主要有横梁山、毛毛山、摩天岭、昌岭山等;中南部
为丘陵沟壑区,中北部则为倾斜的冲积、洪积平原;北部为
腾格里沙漠。海拔由荒漠区的最低点1550m迅速抬升至
祁连山区的最高点3469m。远离海洋,深处欧亚大陆腹地,
属祁连山高寒亚干旱区和河西走廊冷温干寒区。夏季东南
季风所带来的湿润气流,因受秦岭各大山系的阻隔,难以深
入内地,而西南季风所带来的影响与作用,则可抵达本县南
部山区,因此,热季山区降水相对较为丰沛,冷季受蒙古-西
伯利亚高压控制,气候寒冷干燥,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
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的综合特征:①干旱少雨、降水集
中。年降水量150~440mm,且大多集中于7~9月。②风大
沙多、气候干燥。全年盛行西北风,平均风速3.50m/s,最
大风速8.50m/s,年风沙日达120d左右,年沙暴日达49d
之多,干燥度为2.80~4。 ③光照充足、辐射强烈。年日
照时数 2630~2900h,日照百分率为 64%,生理辐射量
为69千卡/cm2。④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全县≥10℃
积温为430~3100℃,年平均日较差16.10℃,极端日较
差28.60℃,差异显著。在此严峻自然气候条件具有对植
物严格的选择性和植物顽强的适应性、抗逆性。
2 旱榆分布区及其地理、自然特征
调查显示,旱榆集中分布于祁连山余脉,昌岭山区,处古
浪县东北边界,年降水量180~250mm,年蒸发量2020mm,年
均温 6.20℃,极端高温 38.50℃,极端低温-27℃,干燥
度≧3.80。分布面积约1.20km2,距腾格里沙漠延伸部分
仅3.50km;旱榆分布区域为昌岭山庙山南坡,山体破碎,
坡陡山峭,地质构成为旱古生代海相碎屑岩,冲刷作用
致使土壤流失严重,肥力贫乏;与之伴生的天然植被有
少量的锦鸡儿、黄檗等旱生灌木植物。
3 适应性、抗逆性分析
依其立地条件适应性分析,此旱榆散生群落为1958
年砍伐后天然更新而成,最大树龄 50年,生长缓慢、健
壮。依其生境对其适应性进行归纳:①由于地质构造
与≥45°坡度致使山体径流较大,土壤流失严重,养分淋
溶殆尽,其立地基质呈干旱、贫瘠特点。②由于地处南
坡,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最大日较差可达32℃,具有
气温变化剧烈,极端气温频现,太阳辐射强烈等特征。③
由于位于南北两山山谷,谷风强劲、频繁,其生长空间有
风蚀频烈特性。综上所述,生长于该处的建群树种旱榆
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抗风蚀等特征。根据调查与分
析可知 2008年 1月的极端低温和 1998年的极端干旱
对旱榆未造成任何损失,符合以上特征。
4 蒸腾强度测试与水湿胁迫试验
4.1 蒸腾强度测试:①测试材料:选择生长于该区20年
树龄、生长健壮的旱榆、白榆于 7月 15日 12时采集树
冠上部1年生枝条各3枝。②测试方法:将采集的枝条,
在相同气温、光照、湿度条件下测试,称取各树种枝条重
量,间隔 15min再行称重,然后摘除全部叶片称重,即可
计算出每克叶片在单位时间内所蒸发的水分[1]。③结果:
测试、计算所得,旱榆蒸腾强度为 82.09mg/g·h,白榆为
118.06mg/g·h。由此可知,旱榆蒸腾量小于白榆,即旱榆
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4.2 水湿胁迫试验:①试验材料与方法:选取树龄10年
的白榆、旱榆各10株,植于沟谷地,待成活后于次年4月
引水连续湿浸3个月后与原生地相同数量样树新梢生长
量对比调查。②结果,旱榆原生地样株平均新梢生长量
9.80cm,试验株新梢平均生长量13.80cm,白榆原生地样
古浪县旱榆分布及适应性研究
姚光贤,马占忠,马占琼,马玉芳
(古浪县林业技术服务中心,甘肃古浪733100)
摘要:通过对旱榆分布环境调查分析及其蒸腾强度测试和水湿胁迫试验可知,旱榆具很强的抗逆性,在林业生产实践
活动中具有重要现实价值,应加以应用。
关键词:古浪县;旱榆;抗逆性;适应性;研究
DOI:10.15979/j.cnki.cn62-1057/s.2008.18.024
欧洲落叶松为乔木,高达 30~45m,胸径 0.60~
1.50m,树干通直。原产地为欧洲,从阿尔卑斯山到喀尔
巴阡山,向北延伸到俄罗斯北部和西伯利亚,为西伯利
亚落叶松所代替,在欧洲中部它是一个山地树种,特别
适宜生长于冰碛土上,主要分布在海拔 1000~2000m
地区,极耐风雪霜冻,但不耐干旱,适生于多种土壤。欧
洲落叶松在我国江西庐山、南京和辽宁熊岳有引种栽
培,生长一般[1,2]。
1 试验概况和试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小
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沙坝中心苗圃,海拔高度1560~2
019m,年均气温7.20℃,极端最高气温 32℃,极端最低
气温-27℃;年均降水量600~800mm;≥10℃有效积温
2480℃;初霜期 10月 16日,晚霜期 5月 4日,无霜期
154d,土壤为山地褐土。
1.2 试验材料
2004年,通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引进欧洲落叶
松5个种源作为试验材料(表1)。
表1 欧洲落叶松种源信息表
1.3 试验方法
2004年4月进行大田播种育苗,采用完全随机区组
设计,重复 4次,参试种子 5个种源,田间管理措施一
致。定位观测苗期物候期,2004年10月生长停止后调
查每个种源落叶松保存率(S1),每个重复内每个种源调
查30株,测定每个单株的地径(D1)、苗高(H1)。
2005年进行移栽,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参试种源
5个,重复4次,每个区组内每个种源种植30株,为1个小
区,株行距7cm×20cm。定位观测苗期物候,2005年10月调
查每个种源落叶松的保存率(S2)、地径(D2)、苗高(H2)。
观测数据采用spass12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单点
方差分析模型Y=μ+Bi+Gj+Ek,其中 Y为观测值,μ为总
平均值,Bi为区组效应,Gj为种源效应,Ek为误差效应。计
算种源广义遗传力(H2)和种源遗传变异系数(GCV)[3]。
H2.=(种源方差分量/表型方差)×100%
GCV=(种源遗传标准差/总均值)×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苗期物候
由表2、表3可知,捷克种源发芽进程长(32d),子叶
出土迟,1年生苗生长期(76d)比其余 4个种源(88d)短;
英国、罗马尼亚、法国、德国4个种源1年生苗物候期大
体相同。5个种源欧洲落叶松2年生苗物候期相同,苗期
生长期150d(表3)。
表2 1年生欧洲落叶松苗物候期(时间:2004)
欧洲落叶松种源试验苗期测定初报
潘春林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741022)
摘要:在甘肃小陇山进行了欧洲落叶松种源苗期试验。结果表明,1年生苗高区组间、种源间和种源×区组互作差异显
著,1年生地径只在区组间差异显著。不考虑种源×区组互作,1年生苗高的种源遗传变异系数为17.60%,种源广义遗传力为
53.70%,1年生地径、2年生地径和苗高的种源遗传变异系数、广义遗传力为0%。苗期进行种源选择应谨慎。
关键词:欧洲落叶松;种源试验;苗期测定;遗传参数
种 源 数量(kg) 发芽率(%)
捷 克 0.50 38
英 国 1 38
德 国 0.50 38
法 国 0.50 38
罗马尼亚 1 38
产地播 种子 叶出土 种壳脱落 真叶出齐 封顶 落叶
英国 5.50 5.20~6.20 5.20~5.31 6.40~6.20 9.18~9.28 11.20~12.10
罗马尼亚 5.50 5.21~6.30 5.21~6.30 6.50~6.20 9.18~9.28 11.20~12.10
法国 5.50 5.21~6.30 5.21~6.30 6.50~6.21 9.18~9.28 11.20~12.10
德国 5.50 5.21~6.30 5.21~6.30 6.50~6.20 9.18~9.28 11.20~12.10
捷克 5.50 5.26~6.70 5.26~6.70 6.80~6.24 9.10~9.24 11.20~12.10
株平均新梢生长量 12.80cm,试验株新梢平均生长量
13.10cm,旱榆原生地样株平均新梢生长量小于实验地
样株平均新梢生长量,且生长正常;白榆原生地样株平
均新梢生长量与试验株基本相当。说明旱榆具有一定的
耐水湿性,且优于白榆。
5 结论与建议
根据旱榆生境调查研究得知,旱榆具有抗旱、抗寒、
抗辐射、耐贫瘠、耐水湿等特性,但生长缓慢,具有广泛
的适应性和可选择性,可广泛应用于干旱地区防风固
沙、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造林。建议开展人工培育并加
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61农业科技与信息 62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年第18期 2008年第18期植树造林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