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合 理 用 药
薤白及其混淆品绵枣儿的鉴别及临床应用
傅正良 王丽芳 牛广斌 孔增科1
(河北省涉县中医院 ,河北 涉县 056400)
【关键词】 薤白;绵枣儿;中药鉴别;百合科
【中图分类号】 R 282.5;R 282.71;R 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619(2008)06-0641-02
1 河北省邯郸市药品检验所 ,河北 邯郸 056001
作者简介:傅正良(1962—), 男 ,主任医师 , 学士。从事中医内科
临床及中药鉴别工作。
我们近年调查了当地野生药材资源分布及生长情
况 ,发现了许多临床应用中易混淆的中药 , 并在实际工作
中加以辨别应用 , 取得了良好疗效。结合诊疗过程中的
亲身体会 , 对薤白和绵枣儿的鉴别和在临床应用上的区
别阐述如下。
1 饮片鉴别
薤白和绵枣儿均来源于百合科。二药原植物和饮片
的相同点是药用部位均为鳞茎 , 饮片呈卵圆形或长卵形 ,
质硬 ,角质样 , 内部为棕黄色半透明的鳞片 , 味微辣。 区
别点为薤白为略扁的长卵形或不规则卵圆形 , 高
0.5~ 3 cm , 直径 0.5 ~ 1.8 c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棕
色 ,皱缩或具浅纵皱纹 , 半透明。质硬 , 角质样。有蒜臭 ,
味微辣。见图1(封 3)。绵枣儿为扁长卵形 ,高 2 ~ 3 cm ,
直径0.5~ 1.5 cm , 顶端渐尖 ,残留叶基 ,基部鳞茎盘明显 ,
残留黄白色或棕色须根或须根痕。有的鳞茎外部为数层
膜质鳞叶 , 其内为棕黄色半透明的鳞片 , 有抽沟及皱纹。
气微 ,味微辣[ 2] 。见图 2(封 3)。
2 临床应用
2.1 薤白 性温 , 味辛 、苦。归肺 、胃 、大肠经。有通阳散
结 、行气导滞功效。用于胸痹疼痛 、痰饮咳喘 、泻痢后重。
《灵枢·五味篇》曰:“心病宜食……薤。”《本草纲目》曰:
“治少阴病厥逆泄痢及胸痹刺痛 , 下气散血。”
2.1.1 胸痹 薤白 、枳实 、桂枝 、丹参各 10 g ,清半夏15 g ,
瓜蒌 30 g ,降香 6 g 。水煎服 ,日 1 剂。
2.1.2 原发性高脂血症 薤白 、山楂 、荷叶各 10 g , 苍术
15 g ,泽泻 15 g , 丹参 30 g , 升麻 6 g。水煎服 ,日 1 剂。
2.1.3 心肌炎 、心律失常 薤白 、桃仁 、杏仁各 10 g , 桔
梗 、枳壳各 6 g。水煎服 , 日 1剂。
2.1.4 支气管哮喘 、咳嗽 薤白 15 g ,炙鳖甲 、炒阿胶(烊
化)各 30 g , 鹿角胶 12 g。水煎服 , 日 1剂。
2.1.5 痢疾 薤白 30 g ,淡豆豉 、栀子各 10 g , 木香 、黄连
各 6 g。水煎服 ,日 1 剂。
2.1.6 急 、慢性胃炎 薤白 、枳实各 10 g , 瓜蒌 20 g , 桂枝
9 g ,厚朴 6 g。水煎服 , 日 1剂[ 2] 。
2.2 绵枣儿 性寒 , 味苦 、甘 , 有毒。有活血止痛 、解毒消
肿 、强心利尿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 、筋骨疼痛 、疮痈肿
痛 、乳痈和心脏病水肿。
2.2.1 跌打损伤 桃仁 、红花各 12 g , 绵枣儿 6 g , 乳香 、
没药 、延胡索各 10 g 。水煎服 ,日 1 剂。
2.2.2 乳腺炎 绵枣儿 12 g , 捣烂外敷 ,每日更换 1 次。
2.2.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红花 9 g ,郁金12 g ,
丹参 12 g ,瓜蒌 15 g , 绵枣儿 、陈皮 、甘草各 6 g。 水煎服 ,
日 1剂。
2.2.4 贲门癌 绵枣儿 、清半夏 、水红花子各 15 g , 干姜 、
黄芩各 10 g ,黄连 、甘草各 6 g , 党参 30 g , 蛇六谷 、三棱 、莪
术 、藤梨根各 30 g。水煎服 , 日 1 剂。
3 讨 论
3.1 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 Allium macrostemon Bge.
或薤 Allium chinensis G.Don 的干燥鳞茎[ 3] 。绵枣儿为百
合科植物绵枣儿 Scilla scilloides(Lindl.)Drace 的干燥鳞
茎[ 4] 。二药无论是从原植物形态还是饮片性状上 , 都有
类似之处。采挖和使用时极易出现混淆的情况。据文献
记载[ 5] , 在江苏 、浙江 、安徽和山东等省的少数地区曾将
绵枣儿误为薤白药用 ,这是不对的 , 应予纠正。
3.2 薤白含甾体皂苷、挥发油 、含氮化合物、前列腺素 、酰胺
类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薤白具有抗炎 、抗菌、抗动脉
硬化 、抗氧化、抗缺氧 、调节免疫 、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
的作用[6] 。绵枣儿含绵枣儿糖苷,绵枣儿苷E-1、E-2 、E-
3、G-1、15-去氧尤可甾醇 、15-去氧-22-羟基尤可甾醇 、
15-去氧尤可甾酮及2-羟基-7-0-甲基绵枣儿素、绵枣儿
素和海葱原苷 A 等 ,有强心 、利尿、兴奋子宫 、抗肿瘤的作
用[5] 。二者基源 、成分 、功效均不相同 ,应注意鉴别 ,各以其名
正确应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绵枣儿有强心作用, 用量过大
易致中毒 ,故绝不可以绵枣儿为薤白药用。
641河北中医 2008年 6 月第 30卷第 6 期 Hebei J TCM , June 2008 , Vol 30 , No.6
文 献 研 究
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分布的文献调查分析▲
刘恩顺 孙增涛1 封继宏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教部 ,天津 300150)
【关键词】 哮喘;证候
【中图分类号】 R 562.25;R 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619(2008)06-0642-02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属中医学哮病范畴 , 是一
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 、死亡率随环境恶化等
因素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约有 1 亿人
罹患哮喘 , 我国至少有 1000 ~ 2000 万 , 发病率为 1%~
5%[ 1 ,2] 。
中医药防治哮喘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辨证论治
发挥了重大作用 , 具有明显的原创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规范的辨证分型是提高辨证论治水平的前提 , 中医传统
上将哮喘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 , 发作期分为寒哮和热哮 ,
缓解期分为肺 、脾 、肾三脏虚损[ 3] 。然而 , 这种方法过于
简单笼统 , 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临床实际辨证的需要 ,
以致出现了医生随意分型的现象 , 如有主张按风 、痰 、瘀
的主次分为风哮 、痰哮 、瘀哮 3型论治者[ 4] ;有采用寒邪伏
肺 、热痰阻肺 、气郁痰阻 、痰瘀气壅 、肺肾两虚的病理特点
分型者[ 5] ;也有根据哮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 提出分为早 、
中 、后 3期 , 结合脏腑辨证分为鼻哮 、肺哮 、肝哮 、脾哮 、肾
哮5 型的“三期五型”的分型方法者[ 6] 。 以上述观点为代
表的对哮喘证候分型的不统一 , 造成了中医辨治的不规
范 ,影响了治疗的效果。近年来 , 已有学者针对这个问题
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史锁芳等[7]根据初步研究证实 , 临
床除寒哮 、热哮外 , 约 65%病例兼有风哮特征 , 约 46%病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编号:
20040307);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O5YFGDSF02200)
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 ,天津 300150
作者简介:刘恩顺(1973—), 男 ,博士 ,副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
呼吸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例兼有血瘀证 ,发作期兼有不同程度虚证者亦不在少数。
故提出风痰伏肺 、寒痰阻肺 、痰热蕴肺 3 型较为符合哮喘
发作期的临床实际 , 而瘀血 、湿毒 、虚证是哮喘发作期较
为多见的兼夹证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
员会提出的《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和治疗方
案》 [8]将哮喘发作期分为风哮 、冷哮 、热哮 、痰哮 、瘀哮 5 种
的分型方法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虽然对哮喘证型的规范
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但仍不能全面体现哮喘的证候
分型特点。因此 ,对文献资料中哮喘中医证型进行调查 ,
将有助于把握哮喘的证候分布特点 , 为开展哮喘证候分
布规律和证候判定规范化的临床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1 文献调查的范围和来源
所调查的文献范围包括《中医内科学》 、与哮喘相关
的教材和专著以及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 , 均来源
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超星数字图书馆。期刊查询关
键词为支气管哮喘 、哮喘 、哮病 、哮证。
2 文献纳入标准
文献中包含哮喘相对完整的证候分类和证型名称。
3 调查内容
对所选文献中有关哮喘证型及证型具体描述进行调
查和记录。
4 调查结果
纳入调查文献共 127篇(部), 其中教材和专著 40 部 ,
出版时间1959—2002年;期刊报道87 篇 , 发表时间1994—
2005年。
4.1 哮喘发作期证型归纳及具体描述 见表 1。
参考文献
[ 1] 孔增科 ,傅正良 ,熊南燕,等.易混淆中药品种辨析与临床应
用[M]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2007:373-374.
[ 2] 孔增科 ,周海平 ,傅正良.常用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 M] .赤
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229-230.
[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 ,2005:260.
[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55.
[ 5] 吴玛王利 ,孔增科.中药饮片鉴别:上册[M] .天津:天津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993:310.
[ 6]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一卷[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2:1016-1021.
(收稿日期:2008-04-29)
642 河北中医 2008 年6 月第 30 卷第 6期 Hebei J TCM , June 2008 ,Vol 30 , 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