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青皮竹纸浆林栽培技术



全 文 :84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 21卷第 2期
青皮竹纸浆林栽培技术
饶国才1 张国圣 1 刘欢 2
(1江西省抚州市林业局 2抚州市林科所)
摘 要:青皮竹是丛生竹类中一种优良的绿化观赏兼用材竹种。系统地总结出青皮竹的苗木培育 、造林技术 、抚
育管理和采伐更新 4项经营管理技术措施。通过因地制宜 、科学集约经营青皮竹林 , 不仅可为社会提供工业造纸
原料 , 对栽植青皮竹林地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减少水土流失 ,具有良好的效益 , 而且对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 促进林
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青皮竹;纸浆竹林;栽培技术
收稿日期:2006-11-17    修回日期:2006-12-28
基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丛生竹纸浆用材原料林丰产栽培 ”
([ 1996]林业部 “星 ”字 6号)。
第一作者简介:饶国才(1950-),男 ,高级工程师 ,从事林业科技管理
和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青皮竹(BambusatextilisMCcl.)是丛生竹类中一
种优良绿化观赏和用材竹种 ,干高 8 ~ 12m,胸径 5
cm左右 ,节间长 35 ~ 50cm,竹壁厚 3 ~ 5cm,竹干直 ,
节平而疏 ,材质柔韧 ,干后不易开裂 。其纤维含量高
达 47.5%,是造纸工业的上等原材料 。青皮竹在江
西各地都可栽植 。它具有适应性强 、繁殖栽培容易 、
发笋多 、生长与成林快 、产量高 、材质好 、轮伐期短等特
点。培育材用竹林 ,一般造林后 3a能成林 , 4a可砍伐
利用 , 5a可进入丰产结构 ,集约经营的丰产竹林每年
产量 15 ~ 45t/hm2 ,收获期数十年。 1996年国家星火
项目 “丛生竹纸浆用材原料林丰产栽培”项目在江西省
抚州 、宜春两地实施。抚州市把青皮竹作为建设纸浆
用材林主推竹种 ,现已发展2 000多 hm2 ,都已成林和砍
伐利用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 、经济和生态效益。现结合
生产实践 ,对青皮竹纸浆竹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自然概况
青皮竹纸浆竹林引种和栽培地处东经 115°40′~
117°8′、北纬 26°0′~ 28°14′。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
候 ,四季分明 ,春季温暖多雨 ,夏季炎热湿润 ,秋季凉
爽少雨 ,冬季寒冷干燥;平均气温 17.9℃,极端最高
温 41.5℃,极端最低温 -13℃;年日照时数 1 700.4
h,年降雨量 1 500 ~ 2 000mm;无霜期 276d。
2 苗木培育
我国广东省广宁县是青皮竹主要产地之一 。
1996年 ,江西省抚州市从广宁县引进竹种繁殖 ,建设
纸浆用材林基地 ,效果很好。青皮竹育苗方法有种
子 、埋干 、埋节 、埋蔸和次生枝育苗等方法 。由于它不
常开花结实 ,很少采用种子育苗 ,埋节和带蔸埋干育
苗在生产上应用较多。
2.1 圃地选择及整地
圃地应建立在离造林地段较近的平地或缓坡地 。
其土壤要深厚肥沃 、质地疏松;排灌要方便 ,不要在地
下水位高和不易排水的圃地育苗。圃地整地宜在秋
季或冬季进行 ,也可在当年的 2月进行 。新圃地一般
采取三犁三耙 ,老苗地二犁二耙。深翻土壤 30cm左
右 ,分别在第 3次和第 2次犁前 ,敲碎土块 ,清除石
砾 、杂草后 ,施 1.5t/hm2枯饼 、0.75t/hm2复合肥或腐
熟的有机农家厩肥 22.5t/hm2 ,混匀撒在圃地再犁再
耙 ,使肥料均匀分布于土内作基肥。最后将土耙细整
平 ,做成高 25 ~ 30cm、宽 1.2m、长视圃地情况而定
的苗床。步沟道宽 30 ~ 35cm。
2.2 种竹选择 、挖掘和调运
2.2.1 种竹选择
2月中旬至 3月 ,选择竹丛边缘 1 ~ 2a生 、直径
1.5 ~ 2cm,枝叶繁茂 、发枝低矮 、节芽饱满 、干基肥大
充实 、无病虫的作种竹 。
2.2.2 种竹挖掘和调运
在离种竹 20 ~ 30cm外围扒开土壤 ,由外向内逐
渐深挖 ,在老竹的一侧找出种竹干柄与老竹干基的连
接点 ,用利刀切断种竹干柄 ,连蔸挖起。切断种竹干
柄时 ,注意避免种竹蔸劈裂和保护好竹蔸上的笋芽 ,
否则竹蔸受伤埋干后易腐烂 。种竹挖起后 ,截留竹干
长 40 ~ 50cm,然后按 10株一扎捆 ,用泥浆水浆根 ,再
用湿稻草裹扎竹蔸 ,及时运至育苗地栽种。从外地调
运种竹 ,要尽量缩短调运时间 ,装卸过程中注意防止
损伤竹蔸芽眼 ,做好种竹的遮阴和保湿 。种竹运至育
苗地后 ,及时放置荫蔽处 ,竹蔸盖上湿稻草 ,并淋水保
湿 ,或放在水中浸泡 12h后尽快栽种 ,有利于提高种
技术开发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 21卷第 2期 85 
竹成活率。
2.3 育苗方法
青皮竹带蔸埋干育苗有平埋 、斜埋和直埋 3种方
式 。平埋育苗方式在生产中应用较多 ,效果也较好 。
在埋干前 ,用 GGR6号 (配成 50 mg/kg)溶液处理种
竹 ,促进生根成活。埋干时在苗床上开好 3条栽植
沟 ,沟间距 50cm、沟宽深 10 ~ 15cm,将种竹平放沟
中 ,使竹蔸弯曲方向向下排列;也可使种竹干露出地
面并与地面成 20°左右的角度斜放 ,每一竹蔸相距约
50cm,再覆 1层 3cm厚土 ,将土压实 ,使竹蔸竹干与
土紧密接触 。整平床面后 ,覆盖稻草 ,约 0.5kg/m2 ,
并淋透水 ,这样有利保土 、保湿 、保温和抑制杂草生
长 。用这种方法 ,可植种竹 1.95万 ~ 2.4万株 /hm2 ,
发竹苗 15万根 /hm2左右 。苗期管理应根据竹苗 4
个不同生长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
2.3.1 种竹生根 、发芽期
从 3月中下旬埋干 21d左右后 ,笋芽开始萌发 ,
种竹蔸部原老根多腐烂 ,竹蔸部重新长出新根 。 4月
下旬至 5月上旬 ,种竹笋芽利用自身营养萌发出土的
小苗尚未生根 ,生长和防涝旱能力脆弱 ,这时期又正
值梅雨季节 ,要及时做好除草和清沟排水工作 。为提
高出苗率 ,促使竹苗和母竹幼根生长 ,还应对种竹追
施腐熟稀薄水肥 1 ~ 2次 ,并保持苗床土壤疏松湿润 。
2.3.2 幼苗生根期
5月下旬至 6月中旬第 1批竹苗出土开始生根 ,
为促进竹苗根系生长 ,要保持苗床湿润 ,做到苗床不
干旱 、不积水 。同时 ,继续做好圃地除草工作;对竹苗
浇 1%尿素水肥 1 ~ 2次 ,促进幼苗生长和分蘖。
2.3.3 幼苗分蘖期
6 ~ 11月为幼苗分蘖和速生期 。水肥条件好 ,每
丛可分蘖出苗 2 ~ 3次(7月中旬至 8月中旬 , 9月上
旬至 10月上旬和 10月下旬至 11月)。此期间是增
加竹苗产量与提高竹苗质量的关键时期 ,主要应抓好
4项工作:一是从 7月中旬至 9月下旬 ,追施尿素 150
~ 225kg/hm2 ,选小雨天撒施或晴天溶水浇施 。至 9
月底停止施肥 ,以免发笋过迟 ,幼苗未完全木质化 ,易
遭冻害 。二是 7 ~ 9月夏伏天 ,幼苗进入生长高峰期 ,
若遇久晴不雨 ,应于傍晚灌水 ,然后及时排干 。每灌
水 1次可保 7d左右。三是 10月底 ,幼苗长高在 1.5
~ 2m时 ,于幼苗 1m左右处用刀截去顶梢 ,促进竹苗
提早抽枝展叶 ,提高竹苗预防霜冻 、雪压的能力 。四
是结合除草松土 ,对竹苗进行壅土培蔸 6 ~ 10cm,使
幼苗安全越冬。 12月中旬至翌年 2月幼苗进入休眠
期 ,一般不需要管理。
2.4 竹苗出圃
为提高造林成活率 ,应在起苗前 2 ~ 3d,对苗床
浇透水 ,使竹苗充分吸水 ,起苗时土松不易伤根 。起
苗要按苗床逐行逐丛挖掘 ,注意少伤根 、勿损笋芽 ,多
留宿土。如造林苗木不充足 ,也可按 2 ~ 3根或 3 ~ 4
根分成若干小丛 ,每小丛至少要保留 1株地径为 0.5
~ 1cm、苗高 1.0m左右(经过截去梢部)、生长健壮
的竹苗 ,经适当修剪部分枝叶后 ,按 5 ~ 10丛扎成捆 ,
用泥浆浆根也可造林。
3 造林技术
3.1 造林地的选择
为了培育速生丰产 、优质的材用竹林基地 ,应选
择交通便利 、土壤深厚 、肥沃的山场造林。溪河沿岸 、
滩涂 、房前屋后和菜园 、田角等 “四旁 ”地营造更佳 。
一般在海拔 400m以下的高丘 、低山的山脚 、山谷 、山
坡中部(斜 、缓坡地)和岗地 、平原 ,只要是立地条件
较好 ,都可种植。干燥 、瘠薄 、石砾含量多 、山脊陡坡 、
过于粘重的土壤不宜选作造林地 。
3.2 造林地的整地
整地应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进行。穴垦整地是丛
生竹造林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 。整地前要对杂草 、
灌木 、树桩进行全面清理 ,然后按预定栽植株数挖穴 ,
规格为 80cm×80cm×50cm。在地势平坦或坡度不
大的山场 ,也可采用全垦整地 ,深度 25 ~ 30cm;然后
按预定栽植株数挖穴 ,规格为 60cm×60cm×50cm。
丘陵缓坡山地宜采用带状整地方式。水平带宽因立
地条件而异 ,坡度小时带宽宜大 ,相反则小。带宽 1
~ 2m每带栽植 1行 ,带宽 7 ~ 8m每带栽植 2行 。垦
带深 25 ~ 30cm。在带上按预定栽植株数挖穴 ,规格
为 60cm×60cm×50cm。
3.3 造林季节
青皮竹造林除夏季不适宜外 ,其他季节均可 。大
面积造林应选择 1 ~ 3月的雨后或阴天进行 ,这时期
母竹(竹苗)的挖掘 、搬运 、栽植都方便 ,能达到省工 、
提高成活率的效果 。当年栽植的母竹可出笋长竹苗 。
水系两旁 、河滩洲地春季易受短期水渍或遭水淹 ,易
造成造林失败 。据江西省抚州市林科所试验 ,秋季采
用青皮竹大丛竹苗造林效果很好 。
3.4 造林方法
竹苗造林密度视土壤条件而定。土壤疏松肥沃
的地方宜适当稀植 ,株行距可用 4m×4m;土壤条件
较差的地块可适当密植 ,株行距宜用 4 m×3 m。造
 技术开发
86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 21卷第 2期
林时每穴施枯饼肥 2 ~ 3kg,或充分腐熟的厩肥 15 ~
20kg,与土拌匀后放入穴下层;然后回填一些表土及
心土 ,再把竹苗放入穴中 。注意让其根系舒展 ,一边
覆土一边踏实 ,使土壤与根系密接 ,覆土高出地面 3
~ 5cm,做成馒头形的树盘 ,并浇足定蔸水 。
4 抚育管理
4.1 适时补植
造林当年 ,要检查造林成活率 ,对死苗穴进行补
植 ,以确保造林定植株数。
4.2 除草松土
新造竹林 ,竹子稀疏 ,林地光照充足 ,杂草灌木易
滋生 ,若不及时清除会妨碍竹子的生长发育和诱发病
虫发生 。因此 ,在造林当年至幼林郁闭前 ,每年应结
合施肥进行除草松土 2次 。第 1次在 5 ~ 6月 ,第 2
次在 8 ~ 9月。对坡度较大的竹林 ,可在竹丛周围
0.5m范围内松土 ,以后随竹丛扩大 ,逐年扩大松土
范围。对于平地 、缓坡地竹林进行全面松土 ,松土深
度 15 ~ 20cm,将除的杂草埋入土中 ,增加土壤肥力 。
松土时注意勿损伤竹蔸和笋芽 ,对竹丛出现露蔸 、露
根要及时培土填盖。 11月至翌年 2月应对丛竹进行
培土 ,深度 20 ~ 30cm。提倡农林间作 ,间作物以花
生 、豆类 、牧草等为宜 ,不可种高秆和芝麻 、荞麦等耗
肥量大的作物。随着竹丛扩大 ,逐年缩小间种面积 。
竹林郁闭后 ,应视生长情况 ,每年或隔年除草松
土 1次 ,采取夏铲山 、冬垦复 。铲山深 6 ~ 10cm,垦复
深 20 ~ 30cm。铲山和垦复要掌握 “近蔸丛浅 ,远蔸
丛深”。垦复时要及时清除老蔸和细小残竹。
4.3 水肥管理
青皮竹生长快 、生物量大 ,要消耗土壤中大量养
分 ,而竹林自肥能力差 ,必须适当施肥。造林后每年
在秋冬季进行开沟施肥 ,即从竹丛周围开 10cm左右
的浅沟 ,施用腐熟农家厩肥 、绿肥 、土杂肥 22.5 ~
37.5t/hm2 ,施后即覆土 。成林后 ,施用量还应适当
增加 ,以促进速生丰产。 5 ~ 6月是竹子第 1次发笋
出苗期 , 8 ~ 9月为竹苗分蘖期。因此 ,在 5 ~ 8月间
应对竹林追施肥 2次 ,以提高竹苗芽眼发笋成竹的数
量和质量。追肥用量 ,每丛每次施化肥 0.1 ~ 0.2kg,
或复合化肥 0.2 ~ 0.3 kg;或腐熟人粪尿 1.5 ~ 2.5
kg,也可施腐熟饼肥 0.5 ~ 1kg。选择降雨前夕 ,在竹
丛周围开沟施或穴施 ,施后覆土盖肥 。若采取水溶浇
施 ,应防止过浓的肥水直接施在笋蔸上 ,以免引起烂
蔸和损伤笋芽。据资料 ,在竹林中增施硼肥(硼砂每
丛 10g或硫酸锌每丛 20g)[ 1] ,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新造竹林对水分环境适应较脆弱 ,要保持竹林土
壤湿润。在幼林阶段 ,全年重点抓好 2次水分管理:
一是在雨季(3 ~ 5月),要及时排水降渍;二是在夏伏
天遇久旱不雨 ,至少要浇灌足 2 ~ 3次透水 ,浇灌水最
好选择傍晚至夜间进行 。
4.4 护笋养竹
5 ~ 6月出笋初期和 7 ~ 9月出笋盛期出土的粗
壮竹笋 ,因成竹质量好 ,应全部保留;10月末长出的
细弱笋 ,成竹质量差 ,即使长成竹也未完全木质化 ,易
受冻害 ,应全部挖除;竹林出笋初期和盛期禁止人畜
入林 、防止人畜破坏笋竹。
4.5 间 伐
丛生竹幼林阶段 ,竹丛中生长的小竹易衰老 ,成
为消耗营养的 “小老竹 ”,应及时清除。可结合秋冬
竹林松土除草时砍除。
4.6 病虫害防治
4.6.1 笋腐病
在出笋后发根前易发生该病 。可在此期间每 7d
用新吉尔灭 5 000倍液喷洒 ,直至生根为止。若竹苗
发生笋腐病 ,应将病株及时清除集中烧毁 ,并且每隔
3d用新吉尔灭 3 000倍液喷洒一次竹苗 。
4.6.2 竹锈病
发病竹叶背橙黄色 ,严重时会引起大量落叶 。在
5月竹株发病初期 ,砍去病株集中烧毁 ,并喷洒 1∶1∶
100波尔多液防治 。过度郁闭的竹林应适当疏伐 ,使
竹林内空气流通 ,减免病虫发生 。
4.6.3 竹卷叶螟
新笋成竹抽枝展叶后 ,易发生该虫害。幼虫危害
时 ,将竹叶卷成简 ,严重时虫苞累累 ,竹叶被食光 。可
用 500 ~ 800倍 25%杀虫双喷洒 ,效果较好。出现成
虫时 ,可用黑灯光(或灯光)诱杀。
4.6.4 竹蚜虫
该虫常群集于竹叶背面或竹干部吸食液汁 ,易引
起煤烟病。可用 40%乐果乳剂 2 000 ~ 3 000倍液
喷杀。
5 采伐更新
适时合理采伐调整竹林结构 ,是保证竹林速生 、
优质 、丰产 、稳产的基础 。青皮竹纸浆竹林造林后 3a
就可砍伐利用 。采伐宜在冬春 ,此时采伐不会影响竹
林生长 ,而且材质好 ,不易虫蛀 。为了满足纸浆厂对
原料常年需求 ,除 5 ~ 9月出笋季不宜采伐外 ,其他季
节均可砍伐。采伐时 ,要掌握 “公孙不见面 ,母子不
分离”的原则 ,做到精心留养 1 ~ 2a生幼竹 ,采伐 3a
技术开发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 21卷第 2期 87 
生竹;注意尽量齐地砍竹 ,伐后挖去老竹蔸或将竹蔸
斩烂 ,加速其腐烂;挖蔸后要填土覆盖 。
青皮竹林经长期采伐利用 ,竹丛中根蔸重叠成
堆 ,竹丛内部老残竹蔸充塞 ,蔸根扛出地面 ,使新竹生
长数量愈来愈少 ,竹株愈长愈细 ,竹产量逐年下降 ,可
采取两项技术措施进行更新复壮。
5.1 伐残竹 、挖老蔸
在 5月份 ,砍除竹丛中所有生长不良的细小残
竹 ,挖除老 、死竹头 ,疏松竹丛土壤。每一竹丛保留萌
发力强 、生长好的 1a生竹(子竹)8 ~ 10株 ,长势旺盛
的 2a生竹(父竹)5 ~ 6株 ,组织老熟 、在竹丛中起扶
持新竹生长的 3a生竹 (公竹)3 ~ 4株 ,共计 15 ~ 20
株 ,使每丛竹 1a生 、2a生和 3a生的立竹分别占保留
株数的 50%、30%和 20%作为竹林更新复壮的基础 。
加强对竹林的肥水管理 ,全面削山 1次 ,深度 15 ~ 20
cm,然后割青草覆盖竹丛蔸部 ,促进发笋成竹 。
5.2 控制出笋方向 ,进行定向培育
根据广东省广宁县群众培育青皮竹的实践经验 ,
通过采伐可阻止竹子向不适宜的方向出笋;也可通过
除草松土 、施肥引导竹子向适宜的方向出笋 ,使竹林
不断得以更新和复壮。
参考文献
[ 1]马乃训 , 陈光才.纸浆竹林集约栽培技术 [ J] .林业实用技术 , 2004
(11):17-18.
(通讯地址:344000,江西省抚州市)
尾赤桉无性系 DH201组培技术
张连水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摘 要:通过以 MS改良后对尾赤桉无性系 DH201的腋芽诱导 、继代增殖 、生根培养的试验 ,确定了尾赤桉无性系
DH201组培生产的关键技术:(1)芽诱导:改良 MS+6-BA0.5mg/L为最有效配方 , 出芽率高 , 成本低;(2)继代增
殖:改良 MS+6-BA0.5mg/L+KT0.2mg/L+NAA0.05 mg/L为最佳配方 , 增殖倍数高;(3)生根培养:1/2改良
MS+ABT
1
1.0mg/L+蔗糖 2%为效果最优配方 ,生根率高达 95%。
关键词:尾赤桉;腋芽;组培技术
收稿日期:2006-07-11    修回日期:2007-01-04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闽南桉树纤维材山地造
林丰产技术 ”部分内容(编号:98-Z-130)。
作者简介:张连水(1955-)男 ,工程师 ,从事森林培育与森林经理研究。
  桉树是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 ,其用途非常广 ,
木材除广泛用于建筑 、矿山 、车船和人造板工业外 ,还
是重要的优质制浆造纸工业原料 [ 1] 。因此 ,近年来
在市场机制的推动和政策的鼓励下 ,种植桉树速丰林
正成为闽 、粤 、桂三省的一项新兴产业。目前已从南
向北在高海拔 、气温较低的地区发展 ,但因缺少优良
耐寒品种 ,在广东北部 、福建等地桉树常常受到冬季
低温的冻害[ 2 ~ 4] 。因此选择耐寒品种是当务之急 。
漳州市国有林场于 2003年从广西东门林场引进尾赤
桉无性系 DH201 ,其父本赤桉(Eucalyptuscamaldulen-
sis),母本为尾叶桉(E.urophyla),杂交后代为尾赤
桉(E.camaldulensis×E.urophyla)。经试种耐寒能
力强 、生长速度快 ,适合较高海拔地区种植。桉树组
培工厂化生产是速丰林健康苗木的绿色摇篮 [ 5, 6] 。
为了满足当前速丰林发展的需要 , 漳州农科所于
2004年开始进行尾赤桉无性系 DH201的组培技术研
究 ,经过 3a的努力获得成功 ,已批量生产用于造林。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在国有林场尾赤桉无性系 DH201的林分中选取
优良单株基部的萌芽条 ,经保鲜处理后带回漳州市农
科所组培室。在萌芽条中选取长势旺盛 ,半木质化的
带芽茎段 ,将带芽茎段的叶片去掉 ,只留少许叶柄 ,将
所留的枝条用流水冲洗干净。在超净工作台上用
75%的酒精浸泡 30s,用 0.1%HgCl2溶液(加 2 ~ 3滴
的吐温 -80)消毒 8 ~ 10min,无菌水冲洗 4 ~ 5次 [ 7] 。
1.2 试验方法
1.2.1 基本培养基
根据欧阳磊 、林彦等对邓恩桉芽器官离体诱导的
经验 ,本次实验对基本培养基 MS进行改良[ 8] (以下
简称改良 MS)。改良 MS主要是对 MS的主要大量
 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