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云南省藤育苗技术



全 文 :2014年
第 4 期
2014
№4
辽 宁 林 业 科 技
Journal of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 Technology
云南省藤(Calamus yunnanensis)为棕榈科省藤
属攀援藤本,林下植物,属于棕榈藤的一种[1-2]。去
壳新鲜藤茎呈乳白色,落壳藤茎呈绿色,较柔软,质
地中上等,是编织藤器的好原料,被广泛用于高档
家具制造,藤皮适宜编织精美席垫、藤器、藤工艺
品,藤芯可编织沙发、椅子[3]。云南省藤以云南西双
版纳为分布中心,向西间断分布至临沧市的沧源
县、德宏州的盈江县及西北部的怒江州贡山县的独
龙江等地;西藏亦有分布。生于海拔 600~1 800 m
的山地阔叶林中[1,4]。棕榈藤(Rattan)是热带森林宝
库中的多用途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高,是世界
上著名的热带森林中的高价值“非木材森林产
品”。正是由于其生长习性、经济价值高、天然资源
蕴藏量较少、人工栽培量极小等特点,导致天然资
源采收殆尽,日渐枯竭,产业原料极度匮乏,市场价
格大幅度上涨,近10年来原藤价格一直飞涨。基于
这种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良种藤的栽培势在必行,
现就云南省藤育苗技术做简要介绍。
1 苗圃建立
1.1 气候条件
适宜在年平均温度17~22 ℃,极端最低温度≥
2 ℃,≥10 ℃活动积温 5 500~8 000℃,年降水量 1
200~2 0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 70%的地区
育苗。
1.2 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
水电齐全、交通方便的地块。避免在曾杂草丛生或
大范围发生严重病虫害的地块育苗。凡使用长效
除草剂的地块,不能用作苗床地和营养土。
1.3 土质要求
苗床地要求土壤疏松,沙壤土或壤土,pH值
4.5~7.0。
1.4 土壤管理
1.4.1 整 地
10-11月进行全面深翻,深度20~30 cm,清除草
根、石块及其他杂物,深翻过的土块经过一段时间
的暴晒和风化之后再敲碎、耙细。
1.4.2 施基肥
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也可以腐熟的有机
肥和腐殖土混合后作为基肥施用,每667 m2施肥量
800 kg,其中大部分结合深翻施入深层土中,少部分
在做床时施入上层土中。
1.4.3 土壤消毒
苗圃地所用土壤要先消毒,50%辛硫磷2 g·m-2,
混拌适量细土,撒入土壤中,杀虫;90%敌克松粉剂
3~5 g·m-2,混拌适量细土,制成药土,拌于土壤中,
灭菌。
2 播种育苗
2.1 种子采收
2.1.1 采收时间
每年12月至次年2月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
的母树,采收自然成熟、生长良好的果实。
2.1.2 果实运输
采收后的果实放入通气性好的布袋中进行运
输,布袋堆放层数不宜过多,应避免在中午高温时
段运输。
云南省藤育苗技术
徐 田,毕 玮,陈 剑*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摘 要:从苗圃建立、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和出圃等方面,介绍了云南省藤育苗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云南省藤;育苗;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714(2014)04-0060-03
收稿日期:2013-10-06
基金项目:联合国APFnet项目“东南半岛中老缅山地跨境生态安全森林可持续恢复与管理”支持。
*通讯作者
—— 60
2.1.3 果实处理
物理方法进行去皮,装袋后踩踏或敲打分离果
肉,在室内堆放2~5 d,当果肉软化将要发酵时,再
进行反复搓洗清除果皮、果肉,直至干净。种子清
洗干净后于室内阴干。
2.1.4 种子精选
选择发育健全、个体大、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
2.1.5 种子贮藏
随采随播,干藏不超过15 d,不能马上播种的,
在室内沙藏。
2.1.6 种子消毒
用0.3%~1.0%的硫酸铜溶液浸种4~6 h,浸种消
毒后用清水洗净,播种前3~5 d进行即可。
2.1.7 沙床催芽
4-5月催芽,用湿沙做低床,垫10 cm厚,均匀放
入消毒后的种子再覆盖2 cm的湿沙,浇水后用薄膜
或草覆盖,之后隔日浇水。所用河沙要先经过 2~
3 d暴晒消毒。
2.2 芽苗移植
2.2.1 移植时间
6-7月,种子经催芽后,初始露白至第一片叶展
开前进行移植。
2.2.2 苗床育苗
采用高床育苗,床宽 1~1.2 m,床高 20 cm,苗床
之间留出 30 cm步道。条播,行距 10~15 cm,株距
8~12 cm,移植时使根部舒展,深度刚好埋住种子,
不要将芽苗上的种子弄掉,浇透水。
2.2.3 容器育苗
低床低于地面 5 cm,床宽 1~1.2 m,苗床之间留
出30 cm步道。选用10 cm×15 cm、底部有孔的容器
袋。用肥沃的表土或森林表土加入 1%~2%的普通
过磷酸钙和 10%的有机肥,经过消毒后制成营养
土。将营养土装至营养袋的 2/5~3/5处。将芽苗放
入营养袋,使根系舒展,再加入营养土埋住种子,填
土至离袋口1~2 cm处,压实,浇透水。
3 苗期管理
3.1 搭设荫棚
依地形搭设荫棚并做好防风固定,催芽苗床透
光度30%~40%,育苗苗床透光度40%~60%。
3.2 温度控制
幼苗期温度不低于8 ℃,生长期不低于3 ℃,如
遇极端低温应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3.3 湿度控制
出苗期湿度控制在 85%以上,生长期控制在
70%以上。湿度控制主要以喷灌为水分补给方式,
有条件的苗圃应安装固定式喷灌系统,条件不足的
苗圃可用移动式喷灌机或人工喷灌;如遇长期自然
降水导致土壤水分过多,要保证及时排出积水。
3.4 除 草
除草应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从出苗
初期开始,每隔2~3周要除草1次,除草使用人工拔
除的方式,避免使用除草剂。
3.5 松 土
藤苗生长前3个月,松土深度为2~4 cm,之后松
土深度可增到4~8 cm,可与除草同时进行。松土要
全面松到,不伤苗、不压苗。
3.6 追 肥
移苗后前 6个月,用浓度为 0.2%~0.5%的氮肥
叶面喷施,每 667 m2施肥量 2~3 kg,每月 1次,之后
可施稀释的有机肥,每667 m2施肥量5~8 kg。施肥
时间应避开正午高温时期,叶面施肥后 2 d内遇雨
水失效在雨停后补喷1次。
3.7 病害防治
3.7.1 常见病害
云南省藤苗期常见的病害有煤污病、叶斑病和
旱立枯病。
3.7.2 防治方法
3.7.2.1 改善生长条件
通风降湿,增加光照;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
滞留;注意苗圃地周边环境卫生。若患旱立枯病要
尽快浇水。
3.7.2.2 控制病原
病情发生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去除染病叶片,
并彻底销毁。
3.7.2.3 药剂防治
石灰、草木灰按2:8的比例配置,25~30 g·m-2用
量,雨后或露水未干前施用,每周撒1次,连续5~6
次;100~150倍波尔多液,出苗后每15 d左右喷洒1
次,连续2~3次,叶湿及雨天不使用。
3.8 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整地前彻底做好土壤
消毒工作。
3.8.1 常见虫害
地老虎、蛴螬、蝼蛄。
3.8.2 防治方法
3.8.2.1 灯光诱杀
利用诱虫灯诱杀成虫。
3.8.2.2 人工扑杀
徐 田等:云南省藤育苗技术第 4期 2014年
—— 61
在藤苗上人工捕捉幼虫或蛹,对于不容易直接
观察到的地下害虫,可将萎蔫苗木根部扒开寻找,
也可根据土表留下的隧道痕迹用水灌的方法迫使
害虫爬出,将其诱杀。
3.8.2.3 毒饵诱杀
用糖、醋、水按 6:3:1的比例配成糖浆,加入 1%
的敌敌畏,在无风晴天傍晚放在距地面30 cm处,诱
杀小地老虎。
3.8.2.4 施药杀虫
用炒熟的麦麸拌10倍90%敌百虫原药,在苗行
间开小沟,于傍晚撒入沟内并覆盖,可诱杀蝼蛄和
小地老虎;在藤苗根部浇灌 50%辛硫磷乳油 1 000
倍 液 或 90%敌 百 虫 原 药 900 倍 液 毒 杀 ;喷 洒
3 000~3 5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毒杀食叶害虫。
3.9 炼 苗
出圃前2~3个月,根据天气情况逐步撤去遮蔽
物,增加光照。
4 出 圃
4.1 起 苗
苗高达30~60 cm,叶片4~7片,须根8~15根,
即可出圃。出圃时间与造林季节相配合,多在 6-9
月。苗床育苗起苗要达到一定深度,少伤侧根、须
根,保持根系比较完整和不折断苗干,不伤顶芽。
起苗后要立即在蔽阴无风处选苗,剔除废苗。
4.2 假 植
不能及时移植的藤苗,要立即临时假植。选地
势高、背风排水良好的地方假植,假植要疏摆、深
埋、培碎土、踏实不透风。假植后要经常检查,防止
藤苗风干、霉烂和遭受鼠类危害。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
京:科学出版社,1979,13(1):90.
[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M].北京:科学
出版社,1979,14:58-60.
[3] 王慷林,陈三阳,徐建初.云南棕榈藤实用手册[M].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
[4] 张江,王慷林,李莲芳,等. 德宏州棕榈科植物资源极其
分布特征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3,42(1):70-75.
(责任编辑:韩素梅)
植 物 生 态 学 报 ,2005,29(6) :968-975.
[2] Sass U,Eckstein D. The variability of vessel size in beech
(Fagus sylvatica)and its ecophysiological interpretation[J].
Trees,1995,9(5):247-252.
[3] 彭海源,李坚,丁汉喜,等.东北六种阔叶树散孔材超微结
构观察[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0,18(1):72-79.
[4] 赵西平,郭明辉,朱熙岭.小径木白桦锯材干燥质量的影
响因素分析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S1):
47-50.
[5] 程瑞香,顾继友,崔永志.API胶粘剂在落叶松、白桦和柞
木木材弦径面渗透的显微研究[J].林业科学,2004,40
(6):144-146.
[6] 郭明辉,潘月洁.不同海拔高度白桦木材解剖特征径向变
异[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4):25-29.
[7] 饶飞,陈虹君,赵西平,等.白桦次生木质部的解剖学研
究[J].辽宁林业科技,2012(6):1-3,20.
[8] 林金星.木材制片技术的改进[J].植物学通报,1993,10
(3):61-64.
[9] 于海鹏,刘一星,崔永志,等.基于二值形态学的木材横切
面显微构造特征测量[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8,16(1):
107-111.
[10] West G B,Brown J H,Enquist B J.A general model for
the structure,function and allometry of plant vascular
systems[J]. Nature,1999,400:664-667.
[11] James S A,Meinzer F C,Goldstein G,et al.Axial and
radial water transport and internal water storage in
tropical forest canopy trees[J].Oecologia,2003,134(1):
37-45.
[12] 赵彤堂,董晓刚.长白山主要阔叶树种树干形和树干材
积结构[J].吉林林业科技,1992(4):22-24.
[13] 吕晓慧,朱林峰.速生杨木材染色处理工艺的研究[J].中
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1):70-74.
[14] Lintunen A,Kalliokoski T.The effect of tree architecture
on conduit diameter and frequency from small distal roots
to branch tips in Betula pendula,Picea abies and Pinus
sylvestris[J]. Tree Physiology,2010,30(11):1433-1447.
[15] Spicer R,Gartner B L.The effects of cambial age and
position within the stem on specific conductivity in
Douglas-fir(Pseudotsuga menziesii) sapwood[J].Trees,
2001,15(4):222-229.
[16] 黄荣凤,鲍甫成,张冬梅.杨树材性成熟龄模型的建立及
树体内幼龄材的分布[J].林业科学,2005,41(3):103-109.
[17] 王兴昌,王传宽,张全智,等.东北主要树种心材与边材
的生长特征[J].林业科学,2008,44(5):102-108.
(责任编辑:张素清)
􀤊􀤊􀤊􀤊􀤊􀤊􀤊􀤊􀤊􀤊􀤊􀤊􀤊􀤊􀤊􀤊􀤊􀤊􀤊􀤊􀤊􀤊􀤊􀤊􀤊􀤊􀤊􀤊􀤊􀤊􀤊􀤊􀤊􀤊􀤊􀤊􀤊􀤊􀤊􀤊􀤊􀤊􀤊􀤊􀤊􀤊􀤊􀤊􀤊􀤊􀤊􀤊􀤊􀤊􀤊􀤊􀤊􀤊􀤊􀤊􀤊􀤊
(上接第8页)
辽 宁 林 业 科 技第 4期 2014年
——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