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晚第四纪陆均松属在中国南方的分布



全 文 :植 物 学 报 一 9 91, 3 ( 2 ) : 1 3 0一 1 3 9
A e t o B o t a n i e o S 泣n 泣e o
晚第四纪陆均松属在中国南方的分布
郑 卓
(中山大学生物学系 , 广州 5 1 0 2 7 5 )
摘 要
华南地区 (尤其是云南和广东 )的晚第四纪抱粉分析 ,揭示了陆均松在中国过去 的分布 范
围。 陆均松属在中国大陆的现代植物群中不存在 。 然而 ,仅有一个种 ( D 。 ` r州活 , 川` r 尸` 刃
H ic k e l ) 见于我国最南端的海南岛山地雨林中。 在形态上与 .D 户“ “ i 可以对比的化石花
粉粒在中国较大地区的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中发现 。 甚至在最后一次玉木亚间冰期 (弓一 2万
年 B . P . ) , 其分布可达到北纬 2 一 2 4 “ 附近 。 末次冰期 ( 晚玉木 )的气候恶化和环境变迁是导
致华南地区植物群受到明显改变的主要因素 。 陆均松在同一时期退缩到今天的海南岛 。
关键词 陆均松 ; 中国南方 ; 抱粉分析 ;第四纪
D IS T R IB U T I O N O F D A C R Y D I U M I N S O U T H C H IN A D U R I N G
T H E L A T E Q U A T E R N A R Y
Z }i e n g Z h u o
(B
; 0 1。 君夕 D e P a r 了, n 。刀 z , Z h o n g ,五a n U二 i。亡 r s i z夕, G u a n g z h o u 5 10 2夕5)
A b s t r a e t
T h e p o l le n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L a t e Q
、 , a r o r 。 。 r y f r o m S o t , t h C l: i n a , i n p o r t i e u l a r , Y u n n a n a n J
G 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e e s
,
m a d e p o s、 i b l e r o r o s t o r o rh e p a :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D a c r夕d i , `m i n C h i n a .
T h e e h i n e s e m a i n l a n d f l o r a t o d a v 1
5 t o t a l l v d e v o id o f D a c r夕d iu m . H o w e v e r , a s i n g l e s p e e ie s
( D
.
P i e r r e i H i e k e l ) 15
r e
p
r e s e n t e d i n th e m o n t a
n e r a i n f o r e s t s o f H a i n a n I s l a n d ( e
x t r e o e 5 0 , i
-
t h o f C h i n a )
.
T h e f o s s i l p o l l e n g r a i n s
,
rn o r ph o l o g ie a l l y e o m Pa r a b l e t o th a t o f D
.
P ie r r e i
,
w e r e d i s e o
-
v e r e d f r o m t h e T e r ri a r y a n d th e Q
u a t e r n a r y s e d im e n t s i n a n e x t e n o i v e a r e a o f C h i n a
.
E v e n i n
t l飞e L a s t I n t e r s t a d i a l o f W u
r m ( 40 0 00一20 0 00 Y r . B . p . ) , i t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m ig h t e x t e n d t o 22一
24 d e g r e e s n o r th Ia t it u d e
.
T h e e lim a t i e d e t e r io r a t i o n a n d 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h a n g e d
一l r i n g
th e L a s t G l a e i a l ( L
a t o W
u r m ) h a d b
e e n 。 e r u e i a l f a e t o r w h e n t h e f l o r a o f S ou t h C h i n a u n d
-
e r w e n t d r a s t i e m do i f i
e a t i o n
.
I t 15 i n t il e s a m e pe
r ido t h a t t he P
r e s e n t一d a y r e s t r i e t i o n o f D
,
户i e r r e ; t o H a i n a n I s l a n d t o o k p l a e e .
K e y w o r d s D a c r 夕了i。 切 · S o t , r h C h i n a : P o l le n a n a l y s i s : uQ a t e r n a r y
本文于 l , 89 年 魂月收到 , 同年 7 月收到修改稿。
2期 郑 卓 :晚第四纪陆均松属在中国南方的分布
陆均松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在新西兰及其附近岛屿 。 该属计有 2 3种 , 其中新西兰 7
种 ,新喀里多尼亚 , 种 , 塔斯马尼亚 岛 1 种 , 加里曼丹 斗种 , 马来西亚 3 种 , 菲律宾 2 种 ,海
南岛 、中南半岛 、斐济 、印度 、 新几内亚各 1 种 (图 1 ) 。
该属在北半球的现代分布约限制在北 纬 20 度以南。 我 国 仅 有 D o cr y d iu m iP o r o i
iH ck el 一种 , 产海南岛中南部 , 约北纬 19 度以南 。 主要分布在五指山 、 吊罗山 、 坝王岭 、
尖峰岭等海拔 7 0 一 130 0 m 的山地雨林中 (在五指山可达 1 , Do m )。 此外 , 本种在中南半
岛 、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岛屿等热带山区亦有分布 。
ó。u月妙甘云ó1口Jo。ōd招Oó份dó卜鱼丈一一争颐二理务
图 1 陆均松属的现代分布
F 19
.
1 P r e s e n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D a c r夕d i “ 用
由于该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较特别 ,且易于辨认 17I] , 在华南一些地区的第四纪地层中常
见到 。 本文根据近些年在广东等地所做的一些工作 ,结合前人的抱粉分析资料 ,试图进一
步阐述陆均松近几万年来在华南地区分布的消长。
D ac yr id
u m iP er ier H i
c
ke l 在海南岛的现代分布及生态环境
海南岛山地雨林的气温较平地龙脑香林略低 , 7 0 一 13 0 0 m 海拔的年均温约在 巧一
21 ℃ 之间 。 根据乐东县的气温资料计算出西南部山区的温度递减率为 0 . 64 ℃八 0 m l[] 。
该岛中南部山区的水湿条件特别优越 , 山地雨林的年降雨量一般为 1 9 0 0一 2 6 0 0 m m (表
1 )
, 其中五指山 2 0 0 0一 2 , o o m m , 坝王岭可达 Z 0 0 0 m m , 尖峰岭和 吊罗山可分别达到 2 6 5 1
和 3 0 0 Om m 。 此外 , 林地云雾多 、 湿度大 (年均相对湿度 80 多 以上 ) , 且干 、 湿季不明显 。
例如 , 吊罗山山地雨林内一年雾天达 2 06 天 , 尖峰岭海拔 8” 一 92 Om 林区干湿季的平均
相对湿度为 92 一 98 % 〔川 。 林地土壤 以花岗岩为母质的黄壤和山地黄壤为主 , 水分和腐殖
质含量高 。
海南岛含陆均松的植物群落高 20 一 30 m 〔, ` ,。 乔木一般为三层 , 层间植物和藤本发育 ,
草本相对贫乏 。 乔木类型除陆均松外 , 主 要 有 : L i , h o c a r户“ ; 、 C a : t a o o 户: i : 、 Q , 。 r : “ ` 、
S c h i协 a 、 X a ” t h o Ph y l l u仍 、 A I , i n g i a 、 C a刀 a r i“ m 、 P e俘 , i Ph夕l a x 、 C r夕P , o c a r夕a 、 B e i l s c h娜 -
i , d i a

C i” n a m o m 即脚 、 S y名 y g i“ m 、 S夕m P l o c o : 、 E l a o o c a r P “ s 、 I l o x 、 M a l l o t“ : 、 A n 了id 君-
物 学 报 3 3卷
表 1海南岛山区的气温和降雨惰况
T ab leP re e iP i t at i o n an dt e mP e r at ue ri n mo n ut ai n r ae o a ft heH ai n an Isl an d
地 点
i St e s

A lt i t u de汽 )年 均 温 Ave r age o f an n u alt“ m pe r a` u re (℃ )年降雨量 An n u al pre e i pi t at i o n ( m m)
北部山区 (
N o rt he n r ae r a舟九 han g )2 00 8。 7
西北部山区 (白沙 )2 2 2 1 7。 71 90 5. 3
N。 rt hwe :t e rn r ae a(B ai s卜 a)
东 北部山区 (琼中 )2 52 2 1, 4 2 4 6 2 . 9
N o r t h e a s t e r n a r e a
( C
e n t r a l Q i o n g )
南部山区 (通什 ) 3 2 9 2 2 . 4
s o u t h e r n a r e a ( T
o n g s h i )
西南部山区〔乐东 ) 76 0 1 9 . 5 1 9 1 4 . 6
S o u t h w e s t e r n a r e a ( L
e d o n g )
: m a

C 夕a z h e a 等 。 灌木层还常见有 A r d f s i a 、 L a , a o t h“ : 及棕搁科的 C h u , i o Ph o e , i x 、
C o l 。 , “ ; 等 。 此外 , 板根和萌生现象仍较普遍 , 且有茎花存在 。
含陆均松的群落在不同的山地或坡向 , 其优势属种有一定的差别 。 如五指山北坡的
山地雨林有如下优势种 : A l t i 。 : i a o b o , a , a 、 p o d o c a r 户。 了 i m b r i c a : 、 s 、 Q。 。 ; : u , b l吐。 i 、
L i t h o c a r P u s 0 1。 。 r r i l l i i 、 D a c r夕d i u m 户i o r r e i 、 C a ; t a , o P s i s f o r m o s a n a 等 , 而在五指山
南坡则分布着壳斗科与针叶树占优势的针叶 + 阔叶山地雨林 ,针叶类有陆均松和松属 。
陆均松属的花粉形态及其在我国南方晚第四纪的分布范围
陆均松属的多数种的花粉形态前人都有过一些研究 。 至于涉及到 D . iP 。 ; ; 。 1 H i 。 k le
( D
.
o l a : “ m W a l l
.
) 一种的主要文献有 S i v a k ( 1 9 7 5 ) 〔2`〕 、 席以珍 ( 1 9 5 6 ) `1 , , 、 唐领余等
( 1 9 8 7 ) 「`引。 该种花粉的气囊形态较特别【, ’ 〕 , 内部 由众多从基部发出的长形小室组成 , 扫描
电镜下表面呈粗条纹和瘤状纹饰 。
陆均松属化石花粉在我国地质时代上的分布 , 至少可以追溯到老第三纪的始新世一
渐新世 。如广东南海县始新统埔心群三组 〔幻 、安徽渐新统双塔群四段 〔31 , 以及北京地区始新
一渐新统地层 〔2] 均见有一定数量的 D 。 ` ; y id “ m sP . 化石花粉 。 到了晚第三纪至更新世 ,
含陆均松花粉的地点基本上限制在中国南部地区 。 如 , 云南的松华盆地含 D 。 ` , y石二 m
s s p 的地层时代由中新世晚期至更新世初 〔们 ,云南昭通上新统也见到类似的花粉 [定为泪
杉型雪松粉 ( C e d r i户i t e了 d a c r 夕d i o i d e s K r u t z s e h ) 1〔, , 。另外 , 云南元谋组和广东雷州半岛 、
北部湾 、莺歌海等地的第三纪沉积物中均见到类似的花粉 。 综上所述 , 第三纪时期该属的
分布范围远比现代为大 。 当时气候分带不明显 , 较高纬度的气候温暖而潮湿 。 第四纪冰
期到来时 , 云南的一些山地沟谷仍保留有陆均松 。
华南沿海及陆地第四纪地层发育 , 一些湖盆和三角洲的沉积年代多数为晚更新世至
郑 卓 :晚第四纪陆均松属在中国南方的分布
全新世 。 这些地区的柱状样抱粉分析为恢复古植被的演替提供了依据 。 近些年的抱粉研
究表明 , 我国南部一些地区的晚更新世地层普遍见有陆均松花粉 , 如云南西南部的勋遮
盆地的晚更新统分析 出大量的陆均松花 粉「13] 。 作者多年来在广东大陆沿岸地区晚第四纪
的抱粉分析中也发现了较多的陆均松 , 其花粉形态与海南现生种 D . iP e r ie 基本一致 。这
说明该种在距今的几万年前仍在华南沿海山区广泛分布 。以下介绍几个含 D ac , yd佃 m 花
粉的晚更新世剖面 :
1
. 雷州半岛田洋火山湖 该湖盆面积 7 . 2 k6 m , , 周围被低山环绕 , 山高 1 2 0 m 。 盆地
内第四纪沉积达 2 2 . 4 m , 沉积
物年龄据古地磁测定最老可达
4 0 万年 B . P . 〔川 。 田洋试一井
的抱粉分析完整地记录了这段
历史的植被变迁l1tz 。 陆均松花
粉约从 28 万年前开始出现 , 在
18 万年左右达到花 粉 总 量 的
4 0
.
9务 (图 2 ) 。 该花粉在抱粉 图 2 田洋火山湖盆第四纪地层中陆均松花粉的含 量分布 )I
谱剖面中呈不连续出现 , 而最
近的一次 消 失 约 在 1 . 5 万 年
F i g
.
2 P o l l e n p e r e e n t a g e s o f D a c r y d i u o f r o m t h e Q u a : e r n a r y
l a y e r o f T i a n y a n g v o l e a n i e l a k e b a s i n
B
.
P
. 。 盆地附近现在最高的山峰仅为海拔 1 59 m (石如岭 ) , 估计 当时湖盆周围湿度大 , 陆
均松可生长在较低海拔处 。 大约从 1 , 5 万年前起 , 陆均松可能已从本地消失 。
2
. 湛江电白县水东港 在沿岸浅水区的一些钻孔底部 (年代约为晚更新世末至全新
世初 )的抱粉组合中见有少量的陆均松花粉 。 如 A l 孔底部的主要抱粉有 : C as at 肋娜 “ 、
Q
u ` r c “ s 、 E l a o o c a r P “ s 、 p o d o c a r P二 s 、 G r a m i n e a e 及大量蔗类抱子 。
3
. 珠江三角洲北部 作者近期在三角洲北部花县一带的第四纪钻孔样中分析 出较多
的陆均松花粉 ,如人和 L 4 孔 12 . 2 m 深的泥炭沉积中鉴定出 D “ , y d沁 m 。 f . p i刃 ; cr is 粒 ,
占花粉总数的 3 . 8多。 该孔 13 . , m 处腐木层的 `℃ 测年为 3 1 4 0 4士 14 5。 年 。 含陆均松的
抱粉组合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山地雨林的特色 (表 2 ) , 如含量较高的 iL , h口 ca ; p。 一 c 。 : : 。 -
n o P s i ,

p o d o c a r 产u , 、 S c h i m a 、 S y : 夕g i u m 、 Qo e r e “ : 、 D a l b e r g i a 、 A I , i , 宫i a 、 E I。 e o c a r 广。 `
等都是海南岛山地 雨林的常见种类 。 另外 , 2 42 孔 46 . 2 m 处 (晚更新世 )也见有个别陆均
松花粉 , 其主要伴随成分有 : L i : h o c a r 户u s 一 c a , r a , o 户5 15 、 A l t i , g i a 、 E l a e o ` a r户。 : 、 Q。 己 ; ` u , 、
A dr is
a 。 上述两个 孔的深度均为陆相沉积环境 。 抱粉主要来自本地附近的丘陵 山 地 。
研究区北部为南岭山脉的南端 , 向北有九连山等高大山脉 。 但沉积区附近 山地的海拔高
度多为 2 0 一 1 0 o om 。 估计陆均松在晚更新世的气候湿润期分布在当地的中一低山雨林
中。
4
. 香港地区 1B 3 / 1B 3 A 孔 110) 该钻孔位于达壕岛北面 , 孔深 29 . 74 m 。 根据附近钻
孔的 `℃ 年龄及地层层序对比 , 该孔 9 . 80 m 以下为晚更新世 , 年代约从 1 6 4 2 0 士 “ 。年至
3 6 4 8 0 土 83 0 年 B . P . l`0J 。 陆均松花粉主要见于 巧 . “ m 和 16 . 20 m 两个样品中 ,分别占花
岭 花粉百分比含量资料由雷作琪 同志提供 。
! 3 4 植 物 学 报 3 3 卷
表 2花县 L 4 孔 1 2. 2m 样的抱 粉分析结果
T a l b e 2T h er s eu l to f p o l l e na a nl y s i s 王r o m t hs a em Pl eo f 1 2. 2m o f C o r eL 4 i nH u a x i a n
名 称
N a m e
袍粉粒
N
u
m br e
9 r a l s n
(% 、 名 称N a m e
抱粉拉
N u m b e
r o f
g r a zs n
( % )
内j6ù qU.…r人U弓 J4rj巴 JL i 不 ho c a r P“ s 一 C a s 了a no 户了子s吞y 忿y g i “ 邢Po d o c a r Pu 二
Da c r 夕d i u m c f . Pi er r ei
才 l 君i 月 9 i a
占 e吞 Jm a
O “ er c “ s
E l a o ec
a r Pu 了
H
o 邢 o o ni a
H el i c i a
` 。 z。 l e亡 : i a ( ? )
E “ r y a
F l
a o u r e ti a a e e e
My
r ta c a e e
Pi ” u 了
E ng ` l ha , d不亡a
12 0
l 2
1 O
8
6
6
5
5
4
3
2
2
2
2
l
l
2

8
2

8
2
.
3
2
1`,人O门抢j
.23184
0

9
0

9
0
.
9
五了口 r “ `
F 早c “ s
1 1口 x
S夕阴 P l o c o `
P a P i l i o n
a e e a e
M
a l l o 了u s
A r d之` i a
D a l b e r g i a
E u P h o r b i a e e a e
G e s n a r i a c
e a e
C y p e r a e e a e
G r

m 一n e a e
M y r i o P h夕l l u 邢
M o n o l c t e s P o r e ,
A d i a n t u邢
C , a 落h e a
2
3
0

5
0

5
0

5
0

5
0
.
5
0
.
5
0
.
5
0

9
0

5
0

5
3

8
1
. 峪
0

9
1
。 斗
0

5
0
. 弓
O了ù、一ō J…八曰nnló
滋一
粉总量的 2 . 6外 和 1 . 6多。 该层段的抱粉组合以红树植物 ( S口二。 。 : ia) 占优 , 反映海滩
红 树林环境 。 由于海滩沉积组合的山地成分较少 , 因而陆均松的含量也比较低 。 该组合
的主要泡粉除红树植物外 , 尚有 e a 、 : a , o , , i: 、 Q“ 。 r c 。 、 A I , i , ; 该a 、 p ; e r o c a r , a 等 。 典型
抱粉带
P o l l e n
z 〕 6 `〕苏
古气温曲线
C l i m a t e
陆均 吸花粉含量 5
P o l l e n
P e r c e n t a g e S o f
D a c r夕了 i u用 (% ) o
落叶树花粉含量 。
P o l l e n s
P c r e e l一 t a g e s
o f d e e又d 、、 o 、、 s [。
t a x a 吃% )
孔深 b e p山 ( m )
取样点 S a nr p l e s
同位素年代
1 4 C A g e
9 5 0 20 0 {
! 。:
) 1你缪、 ;毛3 6 t 3: 。。 6一 31
图 3 韩江三角洲 C H Z 孔各样中 D a c r y d i 、 , e f . P i` r r o i 花粉 的百分含量
以及根据抱粉和其它综合分析结果得出的气候曲线
F i g
.
C月 Z
3 T h e P o l l e n P e r c e n r a g e s o f D a c r y d i “ m c f
.
P i亡 r r亡 i f r o m
1n H
a n
i i
a n g D e l r a
a l,
d t h e c l i m a t e
e u r v e o b t a i n e d f r o m
t h e s a m P l e s o f C o r e
P a l y n o l o g i c a l r . 气 . [ I t
a n d o t h e r a s s o c i a t e d s t u d Le s
2 期 郑 卓 : 晚第四纪陆均松属在中国南方的分布 13 ,
热带特征海桑属的高含量 (达 40 肠 ) 表明陆均松的出现可能与海岸带热湿气候有关 。
5
. 韩江三角洲地处北回归线附近 , 晚第四纪沉积物厚度较大 , 平均约 功 m 。 作者近些
年来对该区的多个钻孔柱状样进行了较系统的抱粉分析 , 其中澄海 C H Z 和 C H 3 孔的
晚更新世地层含一定数量的陆均松花粉 ,年代主要为 4 . 。一 2 . 5 万年 B . P . 。 三角洲相沉积
中的抱粉组合 , 一般反映了附近平地植被和上游低山植被的概貌 。 而陆均松在有些层位
中可达 4多左右 , 这表明它在当时的山地林 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澄海 C H Z孔的抱粉和微
古研究表明 , 陆均松的出现与晚更新世大理亚间冰期的海侵地层有对应关系 。 这些海侵
地层常常见有红树植物花粉 (包括海桑属 )及咸水硅藻 , 偶见有孔虫 , 如 P 6 和 P 4 抱粉带
(文章尚未发表 ) 。 表 1 列出了 C H Z 孔 54 m处泥炭层 (本 层上部测年为 3 2 6 9 6士 2 0 31 年 )
表 3 韩江三角洲澄海 C H Z 孔 5 4二 处泥炭层 ( 3 26 96 土 2 0 3 1) 的抱粉分析结果
T a b l e 3 T h e r e s u l t
d e P t h o f
o
f p o l l e n a n a ly s i s f r o m t h e p e a t l a y e r (
’ 弓C = 3 26 9 6土 2 0 3 1 ) i n t卜-
5呼m o f t h e C o r e c H Z i n C h e n g h a i , H a n ii a n g D e l t a
名 称 抱 粉粒N u m b e r o f
g r a l n s
(% )
名 称
N a m e N
a m e
抱粉粒
N u m b e r
g r a l n s
( % )
M
a g n o l i a
C 巴 1 t i s
U I脚 u `
B 亡了 u l a
P 苦亡 r o l o b i u 邢
D a l b ` r g i a
M e l i a e e a e
T h e a e e a e
M y r s i n a e e a e
T
a x o d i a c e a e
A n n o n a c e a e
P a P i l i o n a e e a e
M e n i s P e r m n a e e a e
R o s a c e a e
S o l a 厅 “ 邢
H
e d y 口 t i s
U功 b e l l i f e r a e
G e s n e r i a c e a e
G r a m i n e a e
P l a ” 了a g o
R a n u n e u l a c e a e
C o m P o s i t a e
C y p e r a c e a e
A 11` 爪 a
M夕 r i o P h y l l u 邢
M
o n o l e t e s P o r e s
M 班c r o l君 P f a
H i c r i o P t亡 r i了
C f b o t f u 仍 b a r o 份 e t二
2 19 ” e 拼 a
1 0

2
ǎ
UC,4025L i z h o c a r P u卜 C a 了 t a 月 o P s“
O “ 君 ; c 二 ` ( e v e r g r e e n )
A l t i 月窟蔺a 一 L i夕u i d a 邢 b a r
O “ 。 ; c 二 s ( d e e i d u o u s )
D a c r 夕d i u 邢 c f . 户万e r r e i
S y名 y g i u 历
A r d i` i a
M y r i c a
M a 尸了a
1 1亡 x c f
.
c i月 亡 r a
F
了` u 了
P 才 n 邵 s
S c h i邢 a
1l o x c f
.
; 人a 脚 , i f o l i a
1 1` x e f
.
b u 二 o i d君`
N y了了a s矛” e n 了15
s夕形 P l o c o 了 c人 i粉己称 了 i了
S夕脚 P l o c o s c o c h i c h i n 亡 n ` 15
R 刃巴乡才了 i a l口 刀澄i P广 , i o l a 了a
P a l m a e
M
l r a e e a e
C u P r e s s a e e a e
R
a n
d i a
S忿y r a x
H e l万 c i a
N 己 r i u 勿
R a 月 d滚a 沉 e r r i l l i i
H 亡了e r o P a 招 a x
H a r 了f a
D i` t y l i “ 份
2 0 1
1 3 0
3 8
2 2
9
8
9
5

4
3
3
2
2
2
2
2
l
2
2
2
2
l
1
1
1
l
1
l
l
1
1
1
0

2
0

2
0
.
2
0

2
1
l
U`月,O曰尸O只ùn
;
,…目了月, .二1且
0

8
0
.
8
0
.
6
0
.
6
0

4
0

4
0
,
4
0

4
0
.
4
0

2
0

4
0

4
0
.
4
0

4
0
.
2
0

2
0
.
2
0

2
0
.
2
0

2
0

2
0

2
1
l
l
l

1
1
2
2
4
3
3
2
0

2
0

2
0

2
0

2
0

2
0
.
2
0

2
0

8
0
.
2
0
.
2
0

2
0

4
0

4
0
.
2
0

2
0

2
0
.
2
0

8
0

2
0

6
0
.
6
0

2
0
.
2
0

2
0
。 峪
136 植 物 学 报 3 卷
的抱粉分析结果 。 其中陆均松花粉共统计 9 粒 , 占花粉总数的 1 . 8务。 其他植物种类中 ,
热带成分繁多 , 而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 (表 1 ) 。 根据 C H Z孔的抱粉组合研究 , 距今 4一
2
.
, 万年的抱粉谱 ( P 7一 3P 范粉带 ) 含有大量的热带一亚热带属种 ,而温带成份极少 , 反
映了较湿热的气候 。 从距今 2 . 5 万年起 ,组合 ( 2P 带 )中的落叶分子 ( F o g us ) 急剧增加 ,
伴随着一些温带针叶类的出现 (如 A b ie ` ) 。 可见 , 此带的气侯变冷与陆均松的消失基本
上是同期的 (图 3 )。
6
. 云南省南部除第三纪地层含丰富的陆均松属花粉外 , 一些地区的晚第四纪地层也
F
u艺h 。叫 ’ 芯率蛛一 at 息今 . d
图 4 距今 3 万年前后 陆均松在我国南方的分布
北界
。 . 刀 。 。 , 夕 J i u 。 户i o r r亡 i 的现代分布北界 b ` 距今
3万年左右 D a c r y d i u o e f . P亡e r r “ 的分布北
界 c . 4一 2 万年前沉积地层含陆均松花粉的 地
点 d . 现代陆均松的分 布地点
F 19
.
4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D a c r 夕d i u 邢 i n t h e
S o u t h C h i n a a t a b o u t 30 0 0 0 y r
.
B
.
P
.
a
.
N o r t h e r n 11田 i t o f d i s r r i b u t i o n o f D .
P
子e r r 口 1 a t t h e P r e s e n t t i m e b
.
N o r t h e r n
l i m i t o f D a c , 夕d f “ 仍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t a b o u t
3 0 0 0 0 y r
.
B
.
p
.
c
.
s i t e s o f s a m p l e s o f
a g e b e t w e e n 4 00 0 0一 20 0 0 0 y r . B . P . w h e r e
D a c r y d i u 协 P o l l e n w e r e y i e l d e d d . P r e -
5 e n t l o c a t i o z
o
f D a c r夕d i u 解 P i` r r 心 i
的陆均松花粉 【` 8J 。这些地区位于北纬 2 6。
有较多的发现 。 刘金陵等 ( 1 9 8 7 )在西双版纳
励遮盆地 ( 1 0 O E , 2 O N ) 的晚第四纪湖相
沉积中分析出大量的陆均松花粉 , 其分布年
代主要集中在距今 3一 2 万年 1[] 。 其中励海
县曼养湖 N I 孔 1 . 7 5 m 处 (约 3 . 3 万年 B . P . )
含陆均松花粉 14 多 , 其沉积 浓 度 也 达 到
5 0 0 0 0 粒 / c m 3 〔` 8 , 。 弄工湖的 H l 孔和 H 3 孔
统计的陆均松花粉亦常常超 过 15 务。 可 见
该植物在 当时山地林中的重要性 。 根据含陆
均松的抱粉植物群的研究认为 , 当时所处的
生态环境与现代海南岛的山地雨林有相似之
处 , 其气候特点也是年温差较小 、温凉 、湿润
多雨 。另外 ,唐领余等 『` s(] 1 9 8 7 )认为 ,该区第四
纪陆均松属花粉有两种类型 , 即 T yP e 1 cf .
D “ “ 犷 y id “ m iP 。
; ; 。 i (与我国海南岛现生种相
似 ) 和 T y p e 11 c f · 口 a c r夕d i “ m f r a n 天l i n i i 。
此外 , 在昆明市参 l 井 , 孔深 2 一 29 m
(
“ C 一 1 7 2 9 0土 多6 5 至 2 5 3 0 0 士 1 2 0 年 ) 以及
滇中地区下关市 Z K 3 井 4 m 处 曾发现 个 别
左右 , 海拔高度在 18 0 0一 2 0 0 Om 以上 ,而现代陆
均松 ( D . zP’ o r o i) 最高只分布到 1 8 0 m 。 加上这些地区仅在极个别钻孔的晚更新世地
层中见到 , 因此这一时期陆均松花粉的出现究竟属于再沉积或是 当地少量生长仍有待进
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 , 陆均松在晚更新世晚期 , 相当于 4一 2 万年前的大理亚间冰期曾分布到我
国南方约北纬 2 2 。一 2 4 “ 附近 , 比现代分布北界高出 3一 , 个纬度 。 当时一般分布在沿海
一带的山地林中 , 而在一些三角洲及河谷地区 , 其分布可能沿河流上溯到较高的山地 。 在
华南东部 , 陆均松的分布大约限制在潮汕平原附近山地或莲花山脉一带 。 而在西部则可
能限制在云南西南角北纬 2 2 。 左右的西双版纳附近 (图 4 ) 。 晚更新世陆均松分布范围的
扩大无疑与当时较适宜的生态环境有关。
近十几年华南沿海第四纪研究表明 , 在晚更新世的大理亚间冰期海平面相对 上 升 。
潮汕平原由 斗万年前的 一 5 . 7m 上升至 2 万年前的 一 20 m ; 珠江三角洲 在 距 今 3一 2万
郑 卓 :晚第 四纪陆均松属在中国南方的分布
年也从 一 5 0m升至 一 ” . 2m ( 9 0 27, 土 4 60 年 )。 香港地区晚第四纪中段海侵层的年代主
要为 3 0 5 6 0士 5 0 至 3 6 2 3 0士 68 0 年 B , P . , 其海侵幅度至少达到现代海平面以下 一 g m 10[ , 。
根据哺乳动物 、 抱粉等研究结果 , 中国南亚热带至热带地区在末次亚间冰期的气候仍较
暖和潮湿 。广东沿海一带红树林繁茂 ,现代仅见于海南岛以南的海桑属曾分布到粤东沿岸 。
海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使华南沿海山地得到充沛的雨量 。 潮汕平原晚更新世的 P 7一 P 4 抱
粉带含大量热带一亚热带成分 ( 60 一 75 外 ) , 落叶成分极少 , 年均温大约为 21 一 2 ℃ , 与
现代大致相当。 珠江三角洲也有类似的情况 , 如花县江高 H 2 6 孔 2 ,一 28 m ( 28 m 处
“ C 一 3 0 7 5 0士 6 7 0 )的热带一亚热带花粉含量均达到 s c外 以上 。张仲英等 ( 1 9 8 2 )认为 3一
2万年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气温比前期 回升 , 大 约 在 18 一 21 ℃ 之 间波 动 〔“ 1。 严维 枢 等
( 1 9 8 8 )根据香港地区多个钻孔的研究 , 将 3 万多年前的中海相层定为气候最湿热期 ,年均
温达到 23 ℃ , 与现在当地相似或略高 。 雷洲半岛田洋火山湖盆试 1 井的抱粉结果也揭示
出 3 万多年前存在一个相对暖期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2〕。 云南励海县弄工湖 H 3孔陆
均松花粉的多次出现 (其中 7 . 5一 8 . 5 m ’℃ 一 3 2 3 0 0士 1 30 年 )均与暖湿气候期相对应【切 ,。
上述资料对古气温的推论虽不尽相同 , 但总体上表明了晚更新世中期大理亚间冰期的气
候有转暖的波动 。这一相对温暖期在我国北方也明显地表现出来 ,如北部富拉尔基到哈尔
滨 山区 由桦林取代了原来的冻原植被 , 在天津 、黄骤等地均有落叶阔压卜树增加的趋势 “ 51 。
事实上 ,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 ,该时期的抱粉植物群仍含有较多古老区系成分 , 其中热带
一亚热带成分较多 , 但也有一定的温带分子 。 这种相对原始的植被在后来大理极寒期的干
冷气候下得到进一步的分化 。 从陆均松在海南岛的现代生境来看 , 湿度和降雨量是主要
的 , 而温度的适应范围在 14 . 9一 20 ℃ 之间 。 如果考虑到当时广东沿岸有海桑红树林生长 ,
海拔 3 O0 m 以上山地又有陆均松分布 ,那么广东沿岸的古气温很可能达到 2 2℃ 左右 , 而
湿度和降雨量的年分配比现代要均匀的多 。 至于滇南地区 , 由于当时印度西南暖流强盛 ,
给西南部带来大量降雨 。 而东南部又受到太平洋西伸高压楔的控制 。 励海地区在大理亚
间冰期可能受到两类偏南风的交错影响 ,加上滇南帚状山脉密布 , 山地效应使降雨终年丰
邑 0
晚大理盛冰期的气候变化对陆均松分布的影响
距今 1 . 5万年左右的冰期极盛期气候恶化是导致陆均松在华南大陆灾难性消失 的 主
要因素。 此外 , 海平面下降和古地理变化也对植被的改变起到重要作用 。
大量地质资料揭示 , 在晚大理极盛期 , 大洋面普遍下降。 例如 , 在珠江口 外存在水深
1 15一 12 5m 的水下阶地 ;在海南岛以西 2 , ,0 号测站的 9 3 m 水深见有 I、 o c a r j i。 l。 m 。 , c友i ;
和 lP 。 ` u , 。 lP 。 : 。 , at 两种残留生物 20[ , ; 在汕头南澳以南水深 4 2 m 以下发现有潮间带贝
壳和海滩岩图 。 近些年来 ,我昌东部和南部沿海以及 日本 、 台湾 、 东南亚等地的大量证据
表明 , 末次盛冰期的最低海平面达到 一 140 至 一 1 5 m 。 这次低海面使南海陆架和北部
湾广泛出露 ,陆地面积扩大 , 华南大陆与海南岛 、 台湾连成一体〔2 0) 。 海岸线的变化还导致
了云南 、广西和广东中部的气侯大陆性增强 (图 5 ) 。
在古气候方面 , 我国北方的降温较明显 , 一般年均温下降 8℃ 以上 1n[ 。 在南亚热带
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 , 如福州平原在晚更新世末 , 含草本和藤类的草原发育 , 森林减少 。 .
植 物 学 报 3 3卷
在潮汕平原附近低山丘陵的植被为常绿 一落叶阔叶混交林以及 干性 灌 草 丛 (A;,。 。 is 。 -
R h口do 介 dn ; 口 , 一 iP nu , ) , 落叶成分增加 ,陆均松花粉完全消失。 估计当时的年均温比今低
扮对麟
图 5 华南晚更新世晚期气候略图
a
. 北 亚热带 b . 中亚热带 c . 南亚热带
d
. 最低海面时的岸线位置
F 19
.
, T h e o u t l i n e e l i m a t e m a P o f t h e e n d
o f L a t e P l e i s t o c e n e i n t h e S o u t h C h i n a
a
.
T h e N o r t n e r n s u b t r o P i e a l Z o n e b
.
T h e
M i d d l e S u b t r o P i e a l Z o n e c
.
T h e S o u t h e r n
s u b t r o p i e a l Z o n e
.
d
.
T h e e o a s t

l i n e d u r i n g
t h e l o w e s t s e a l e v e l
4一 6℃ 。 珠江三角洲根据抱粉结果推测的古
气温大约比今低 4 . 5℃〔 14] 。 香港地区推测的
年均温为 17 . 2℃ (松一禾本科组合 , 温带一亚
热带成分占 76 . 7多 ) 10[ , , 较现在本地 气 温 低
5
.
5℃。 深圳中南部晚更新世中晚期的地 层
也发现草本植物 (禾本科 、篙属 、 菠科等 ) 为
主的抱粉组合〔 , ]。 而在西南部的云南勋海地
区 , 距今约 2 4 0 0 0一 1 0 0 0 0 年 (抱粉 I V一 V l
带 )的气候是干凉的 , 抱粉组合特点是松属 占
优势 ,草本 (禾本科 、 菊科和莎草科 )较多 , 温
带的恺木属常见 , 罗汉松科基本消失 13[] 。
上述研究表明 , 华南大陆在晚玉木极盛
期陆地面积扩大 , 平原的气温平均 下 降 4一
6℃ , 大陆性气候增强 , 干季明显化 。 由于 当
时北亚大陆冷高压十分强盛 , 使华南地区受冬季风干冷气流的影响时间比现在要长 , 1 月
平均气温可能降至 4一 10 ℃ 。 同时夏季的西南季风有所减弱 , 使雨季的降水量明显减少 。
在这种偏冷而干季明显的气侯条件下 , 陆均松显然不能适应 ,从而在南亚的分布面积明显
向南收缩 。 一般 ,冰期后至 1 2 0 0 0 年前 , 陆均松已完全从华南大陆消失 , 而靠北的一些山
区早在 2 0 0 0 0 年前可能就 已经不存在 。
海南岛 10 0 0m 以上山峰众多 , 尽管在盛冰期仍离岸线较近 , 由于五指山东侧的山地
效应 ,使降水仍然丰富 。 海南岛的古气温即便降至 19 ℃ , 海拔 5 0 。 的山区 (约 17 ℃ ) 仍
能适应陆均松的生长。 这一干冷期 , 陆均松的分布均限制在中南半岛以南的热带山地雨
林中 , 在我国仅残存于海南岛。
全新世冰后期虽有明显的气候转暖 , 但热带山地分布的陆均松属仍未能扩展到原来
的分布区。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 首先 ,在气侯方面 ,华南大陆即使在全新世大西洋期 、 最
温暖潮湿的时期也带有较浓厚的亚热带性质。 我国云南 、 广西和广东南部的现代植被虽
有热带雨林分布 , 但多半限制在湿润的沟谷中 ,垂直向上则过渡为山地常绿阔叶林 , 且有
较明显的冬季落叶季相 。 如滇南山地地形复杂 , 气候多变 , 山地降雨一般低于 1 6 0 o m m ,
干 、湿季雨量相差近 10 倍之多 。 广东大陆的沿海山地虽年降雨量高 , 但没有典型的山地
雨林分布 。 另外 ,冰后期以来 , 海平面上升较快 , 如粤东在距今 1 0 0 0 0年已升至一 1 . 5m ,
珠江三角洲 6 1 0 0 士 1 50 年前也 已升至 一 5 . 8 9 m 。 早全新世海南岛与大陆的分离无疑限制
了陆均松的分布 。 而琼北和雷洲半岛低平的玄武岩台地也不利于中山雨林的一些成分向
北扩展 。
结 语
早第三纪时期 , 陆均松属的某些种可一直分布到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山地林中。 随
期 郑 卓 :晚第 四纪陆均松属在中国南方的分布 13 9
着北极冰盖的形成 , 北半球气候带逐渐明显化 , 喜温湿的陆均松属向南迁移 。 直至距今 3
万年左右 , 该属的 .D o f . iP 。 ; er i 仍分布到北纬 2 一 24 “ 附近的华南沿海山地雨林或山
地常绿林 中。 距今 1 .弓万年 ,晚大理盛冰期气候变冷和全球低海面所造成的古环境变化导
致了陆均松属从华南大陆完全消失。 自此 , 我国仅陆均松一种 , 分布于最南端的海南岛。
陆均松在 3 万年前的大理亚间冰期能够生存在北纬 2 4 。 左右的山地 , 可能与气候的
相对暖湿有关 , 但并不一定表明当时的气泪 与热带地区一致 。 华南晚更新世的抱粉植物
群仍含有一定的古老区系成分 , 说明 当时 z瓦候带的季节性和干湿分化 尚不如现 代 明显 。
陆均松也是华南第三纪古老区系成分之一 , 它在第四纪气候带分化的过程中逐步退缩到
热带沿海山地 中。
参 考 文 献
广东省气象局资料室 , 1 9 8 7 : 广东气候。 广东科技 出版社 , 广州 。
孔昭袁 、 杜乃秋 、 席以珍 、 陶君容 , 1 9 7 :6 北京 l 亿 多年来植物群的发展和古气候的变迁 。 植物分类学报 , 1 4 ,
7 9一 8 8。
王开发 、 张玉兰 、 王蓉 、 王家文 、 王永元 、 王从凤 、钱少华 , 1 9 87 : 安徽白至一第三纪抱粉组合 。 石油工业 出版社 ,
北京 。
李文漪 、昊细芳 , 19 7 8 : 云南中部晚第三纪和早第四纪的抱粉 组合及其在古地 理学上的意义 。 地理学报 , 3:3
1 4 2一 1 6 4 。
李平 日 、 黄镇 国 、 宗永强 、 张仲英 , 19 8 7 : 韩江三角洲。 海洋出版社 , 北京。
孙湘君 、 李明兴 、张一勇 、 雷作淇 、孔 昭震 、 李彭 、欧柒 、 刘绮娜 , 198 :1 南海北部大 陆架第三纪古生物 图册。 广东
不斗技 出 J饭社 , 广州 。
宋之深 , 1 9 8贬 云南昭通晚新生代抱粉植物群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 , 2:4 1一 52 。
宋之深 、 李曼英 、 钟林 , 1 98 6 : 广东三水盆地 白噩纪一早第三纪抱粉组合 。 科学 出版社 ,北 京。
吴玉书 、 赵娴 、 刘都义 , 19 8 :9 深圳福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的初步研究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头
9 3一 10 1。
严维枢 、范时清 、 吴作基 、余金风 、 何希贤 、 詹志勇 , 1 9 8贬 香港晚第四纪的古环境和沉积作用。 华南地震 , 贬
3 9一 5 2 0
陈俊仁 , 19 8 :8 雷州半岛 田洋火山湖盆磁性地层学的研究。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民 73 一 85 。
陈俊仁 、 杨达源 , 1 , 8 :9 广东田洋火山口湖的晚第四纪沉积特征与环境变化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吸 75 一
8 4 0
刘金陵 、 唐领余 , 19 8:7 云南励遮盆地晚更新世值被及其环境变迁。 中国一澳大利亚第四纪学术讨论会论文
集 。 科学出 J饭社 , 北 京 , 4 3一 5 5 页。
张仲英 、 黄镇 国 、李平 日 、李孔宏 、何锐如 , 19 8 :2 根据抱粉分析推断珠江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迁。
热带地理 , ( 1) : 2 1一 2 5。
罗宝 信 、王毓钊 、 林泽蓉 , 1 9 8 :4 中国第四纪抱粉组合的探讨 。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 ( 9 :)
17一 3 3 0
俞通全 , 19 8 3 : 海南岛山地雨林 。 生态科学 , ( 2 ) : 25 一3 3。
席 以珍 , 1 9 8 :6 中国罗汉松科花粉形态研究 。 植物分 类学报 , 2:4 4 34 一 4 3 8。
唐领余 、 刘金陵 , 1 , 8 7: D 。 : , y 甘沁 , 花份在云南第四系的发现 。 微体古生物学报 , 4 : 13 一 24 。
缪汝槐 , 19 8众 海南岛裸子植物区 系。 中山大学学报 , ( 4 ) : 57 一 6 30
H u a n g
, Y u k u n a l飞d C h e n J i a j i e 1 9 8 5 : s e a l e v e l e h a n g e s a l o n g t l一e e o a s t s o t r h e S o u t h C h i n a
S e a s i n e e L a t e P l e i s t o e e n
e . I n : “ P r o e e e d i n g o t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y m P o s i u m o n 0 1 1 D e v e l o Pm e n t
E n v i r o n m e n t o f S o u t h C h i n
a
S e a
” .
G u a n g d o n g S e i e n e e P u b l i s h i n g H o u s e
,
G u a n g z h o u
.
p p
.
10 0一
1 2 0
.
s i v a k
,
J
,
19 7 5 : L e s e a r a c t 亡r e s d e d i a g n o s e d e s g r a l n ` d e P o l l e n 0 b a l l o n n e t ` . p o l l` 月 ` 苦 S P o r 亡` -
17 : 34 9一 4 2 1 -
1J .飞J .
2à4r.Lrt
飞J .1.J, ,J门289r
.L户. f几L
1
1.l JeǎU1,l1
11..上r. L.rL
,. .、,内、斗ù.11 ..rLF`
一ó护了0工J产口0了0l[以l1仪
1 2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