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西安地区茶梅露地栽培试验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全 文 :0 引言
茶梅(Camellia sasanqua Thunb.),山茶科、山茶
属常绿灌木,花朵鲜艳夺目、叶形雅致,是少有的冬季
开花植物,植株低矮,分枝低,易修剪,着花量大,花期长,
是观花、赏叶俱佳的著名花灌木。茶梅作为一种优良的
花灌木,是中国江浙一带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树种[1]。茶
梅性喜温湿环境,有学者认为,茶梅在中国北方只能在
温室中栽培[2];“耐寒性问题是茶梅品种向北方地区推
广的最大制约因素”[3]。该研究针对西安市的气候和
地理特点,2004年首次在西安市露地进行了茶梅引种
栽培试验,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这一南方引种选育的
常绿观花植物在西安生长良好,填补了该地区无茶梅
露地栽培历史的空白。
几年来从茶梅的立地环境、土壤栽培基质、土壤
pH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实际的试验工作,并在
栽培管理过程中进行了详细的物候观察,同时进行了
拍照和录像,留下了较为完整的图文资料,探索出适宜
西安地区园林推广应用茶梅的途径。该项研究对于丰
富西安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和提高园林绿化水平将起
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 西安市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
西安位于关中盆地中部秦岭北麓,地跨渭河南北两
岸, 34°18N,108°56E,市区平均海拔400 m,地势东
南高西北低,是渭河冲积平原最为广阔的地带。西安属
基金项目:西安市科技局农业攻关项目“西安地区冬季露地耐寒花卉品种选育及生产技术研究”(GG06133)。
第一作者简介:祁云枝,女,1968年出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和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通信地址:710061 西安市翠
华南路17号陕西省西安植物园,Tel:029-85255014,E-mail:qiyunzhi88@yahoo.com.cn。
收稿日期:2009-06-10,修回日期:2009-07-09。
西安地区茶梅露地栽培试验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祁云枝,李思锋,李汝娟,刘奇峰,张宇军
(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西安 710061)
摘 要:对茶梅(Camellia sasanqua Thunb.)在西安地区露地引种栽培的立地环境、栽培基质和土壤pH
值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性研究,通过对其物候观察和生物学习性的掌握,初步确定茶梅在西安的抗寒等
级在Ⅱ级以上,生活力在Ⅲ级以上,适应西安地区的气候条件,为茶梅在西安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和推广
提供依据。
关键词:西安地区;露地栽培;茶梅;生态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2009-1211
A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Adaptbility of Camellia sasanqua Thunb.
under Outdoor Cultivation in Xian Area
Qi Yunzhi, Li Sifeng, Li Rujuan, Liu Qifeng, Zhang Yujun
(Xian Botanical Garden of Shaanxi Province, Institude of Botany of Shaanxi Province, Xian 710061)
Abstract: the factors of natural enviroment , cultivating mediam,the soil pH value had been studied in this test
under outdoor cultivation of Camellia sasanqua Thunb. After Observing the phenological calendar and biologi⁃
cal character the resistance to chillness of Camellia sasanqua Thunb can been primarily assured over grade 2,
survival ability is above grade 3. Camellia sasanqua Thunb can adapt meteorological condation of Xian area.
The results of the test can been used the basis to apply Camellia sasanqua Thunb in landscaping construction
of xia n area.
Key words: Xian area, outdoor cultivation, Camellia sasanqua Thunb, ecological adaptbility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5(21):226-230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分明,春季升温迅速,
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高温,日照强烈;秋季凉爽湿润,时有
阴雨;冬季干燥寒冷,雨雪偏少;全年无霜期226天,1月
平均气温 0.4 ℃,7月平均气温 26.6 ℃,年均气温
13.3 ℃,极端最低温度-20.6 ℃,极端最高气温41.7 ℃,
年均降水量613.7 mm,年均湿度69.6%,pH 6.6~6.8;土
壤多属灰褐土,地表土层以马兰黄土为主,土质疏松且
较为均一[4],是中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
2 研究方法
2.1 材料
试验于2004年9月至2008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
植物园实验地进行,茶梅“小枚红”和“笑颜”实生苗共
100株,来源于杭州花圃,树龄2~3年生。
2.2 物候观测及观赏性状的观察
4年中,对于茶梅实生苗持续开展其物候、抗性和
农业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观测,以了解茶梅在本地的
适应性与生长规律,表 1是茶梅在西安地区的物候表
现规律;2007年秋季,从茶梅现蕾开始,定期定点对茶
梅进行拍照,获得了一套完整的关于茶梅花期的图片
资料。图 1是从图片资料中选取的一朵花(当时进行
了特别标记:给一片叶子刷上油漆)从现蕾、膨大、露红
一直到衰败的全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茶梅当年一朵
花的准确花期;表 2是该花朵在开花的整个过程中所
经历的气温变化。
表1 茶梅在西安地区的物候描述
植物名



现蕾
9月初


11月

盛花

11月中旬至
2月中旬
单朵花

大约20

抗寒性
植株受冻的
临界温度
零下12℃至零
下15℃低温
花朵受冻的
临界温度
零下6℃
至零下8℃
观赏性
花色艳丽、着花量多;
叶形雅致,四季长青。
不良表现
温度低于零下6℃,造成花蕾变褐、干
枯而不能正常开花。遭遇- 12℃以
下低温时,茶梅植株出现冻害。
茶梅株高 1.2 m左右,树冠近球形,枝条密生,单
叶互生,革质,叶形优美,四季常绿;花型兼具茶花和玫
瑰的特点,花径 3.5~6 cm,有香味。茶梅在西安可以
结果,蒴果球形,但种子不能够完全成熟。
茶梅在西安地区的生长规律可以概括为,冬起开
花,仲春凋谢,花后生长新的枝叶,5月起枝条木质化并
图1 茶梅单朵花的物候图片记录
祁云枝等:西安地区茶梅露地栽培试验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 227
中国农学通报 http://www.casb.org.cn
进行花芽分化,秋后花蕾膨大,11月中旬至2月中旬为
盛花期,其后茶梅陆续开花至 4月初,单朵花期约 20
天。
2.3 立地环境试验
茶梅主产中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江及南
方各省,为亚热带适生树种。性喜阴湿,以半阴半阳最
为适宜。强烈阳光会灼伤其叶和芽,导致卷叶或脱
落。但它又需要有适当的光照,所开花朵才能繁茂鲜
艳[5-7]。基于此,特设4种立地环境进行试验:A 裸地种
植,B 疏林下种植,C 棚架下种植,D 密林下种植,定
植后对所有苗木实施同样的常规管理。2005年和
2006年2年内茶梅的性状表现如下(表3)。
2.4 土壤栽培基质与pH试验
茶梅喜透气性强、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质壤土
[8],而西安为中性偏碱性土壤(pH6.6~6.8),不甚适宜其
生长。在茶梅较适宜的立地环境疏林下,选用腐叶土、
园土与河沙三者混合,加入适量油渣和鸡粪,用腐殖
酸、酸性化肥(过磷酸钙、硫酸亚铁等)和草木灰调节土
壤的 pH,设置 pH为 5.0、5.5、6.0、6.5、7.0共 5个处理,
每个处理栽植长势、株高基本一致的茶梅 3年实生苗
10株,栽植后对所有苗木实施同样的常规管理,得出
以下指标的平均值(表4)。
表2 2007年茶梅单朵花物候记录
时间(日/月)
气温/℃
显蕾
17/9
17~25
膨大
29/10
6~16
露红
19/11
4~15
变大
29/11
2~9
全红
3/12
-1~10
微开
6/12
-1~8
盛开
10/12
-2~8
衰败
21/12
-3~9
表3 不同立地环境下茶梅的性状比较
指标
植株高度/cm
植株冠幅/cm
叶色
叶片单位面积重量/(kg/cm2)
花色
盛花期/d
平均花径/cm
花朵数量/个
A裸地种植
70~95
65~80
叶缘有干枯,部分叶面出现黄褐色日灼斑。
0.033
鲜艳
55
4.9
58
B疏林下种植
80~120
75~100
叶色自然
0.038
鲜艳
86
5.6
72
C棚架下种植
80~110
75~95
叶色偏暗
0.036
花色稍差
79
5.2
68
D密林下种植
75~100
70~85
叶色偏黄绿,叶片质薄。
0.030
不艳
62
5.0
63
注:叶片单位面积重量(kg/cm2):选取茶梅植株离地40 cm处的叶片,用1 cm的打孔器取下相同面积的鲜叶,装入密封的塑料袋中,在天平上
称其重量。
2.5 茶梅在西安地区的生态适应性
2.5.1 适应性评价方法 依据程金水提出的观赏植
物引种成功的标准[9]。对于观叶植物,越冬抗寒等级
在Ⅱ级以上,生活力在Ⅲ级以上,能保持或基本保持其
观赏价值,可以认为它们适应或基本适应当地的环境
条件。参照王荣富、曾麟祥等人的观点[10-11],对于园林
树木的抗寒性评定标准及生活力等级划分标准见表5
和表6。
2.5.2 茶梅在西安的抗寒性及生活力表现 茶梅的
品种不同,抗寒能力也不一样,引种的茶梅“小枚红”和
“笑颜”属冬茶梅群(Hiemalis Group)[8],叶色深、叶肉
厚,保护组织发达,是比较抗寒的茶梅品种。
茶梅自 2004年秋季引入西安植物园后,经历了 4
个冬夏,4年中,2007年的冬季最冷,最低气温曾达
到-12℃,创西安十余年气温的最低记录;2006年的夏
季最热,最高气温达 42.2℃,创西安气温的最高记录。
表4 2006年pH环境下茶梅的性状比较
指标
植株高度/cm
植株冠幅/cm
叶片单位面积重量/(kg/cm2)
盛花期/d
平均花径/cm
花朵数量/个
pH5.0
75~100
75~90
0.038
65
5.0
61
pH5.5
85~120
80~110
0.043
90
5.8
75
pH6.0
85~110
80~100
0.041
84
5.5
72
pH6.5
82~105
75~90
0.035
70
5.0
65
pH7.0
75~100
65~85
0.031
58
4.9
60
·· 228
表 7中,依据茶梅当年的表现,结合表 5和表 6的评判
标准,给出了茶梅在4年中最冷和最热的季节里,于不
同立地环境下的抗寒等级(Ⅲ级以上)和生活力等级
(Ⅲ级以上)。茶梅在这两个特别的年份里露天能够顺
利越冬和越夏,是具有代表意义的。
3 小结
(1)不同的立地环境,直接影响茶梅的观赏效
果。从表 3中可以看出,茶梅在不同立地环境下,生
长指标差异显著,在疏林下种植,性状表现最好,其次
是棚架下种植和密林下种植,裸地种植效果最差。并
且裸地种植夏季叶缘有干枯现象或出现黄褐色日灼
斑,而密林下种植,植株呈现出叶子偏黄绿,质薄,花
色暗淡等不良表现。因此,茶梅的引种栽培应根据栽
培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以增强茶梅的适应性与抗
逆能力。
(2)不同的土壤pH值对茶梅的性状表现也有显著
的影响。在光照相同的条件下,pH5.0~6.0时,茶梅的
平均株高、冠幅和叶片单位面积重量等指标随着土壤
pH上升而增加,但当 pH大于 6.0则开始呈现下降趋
势。可见,pH 5.5~6的弱酸性土壤比较适合茶梅的生
长发育,偏碱性土和碱性土则不适宜种植茶梅。
(3)根据园林树木抗寒性的评定标准,茶梅在西安
地区疏林下生长(未施行防寒措施),除过 2007年严冬
外,其余 3年基本无枝梢受冻现象,抗寒性表现较好,
越冬抗寒等级为Ⅱ级以上,并且基本无病虫害发生;结
合茶梅对于旱害和风害的抗逆性能以及开花结实等生
长发育情况,得出茶梅在西安地区的适应性评定指标
为Ⅱ级。
依据程金水提出的观赏植物引种成功的标准,对
于观叶植物,只要越冬抗寒等级在Ⅱ级以上,生活力在
Ⅲ级以上,能保持或基本保持其观赏价值,可以认为它
们适应或基本适应该地的环境条件。依据此标准,茶
梅适应西安的气候条件,可以作为较好的冬季观花与
观叶植物品种在西安地区进行开发和推广利用。
对于茶梅的扦插繁殖与嫁接繁殖试验,目前正在
进行中。
表5 园林树木抗寒性的评定标准
抗寒等级
0级
I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V级
抗寒表现
抗寒性强,枝条叶片无冻害,或仅有个别叶片局部干枯或呈水渍样。
抗寒性强,无或基本无枝梢受冻现象,10%以下的叶片局部受冻。
抗寒性较强,枝梢受冻率在10%以下,10%~50%叶局部受冻。
抗寒性一般,枝梢受冻率为10%~25%,叶片和叶面积受冻率超过75 %。
抗寒性弱,小枝大部分被冻坏,叶片几乎全部冻死。
抗寒性极差,受冻后濒死或死亡。
在本地栽培的适宜程度
最适宜
适宜
适宜
较适宜
较不适宜
不适宜
生活力等级
I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V级
生长发育表现
旱季无旱害,雨季生长好,开花结实好。
旱季无旱害,雨季生长较好,开花结实一般。
旱季基本无旱害,雨季生长一般,开花结实差。
旱季有不同程度旱害,雨季生长较差,不能开花或结实。
濒死或死亡。
在本地栽培的生活力
生活力强
生活力较强
生活力一般
生活力较差
无生活力
表6 园林树木生活力等级的划分标准
表7 茶梅在西安地区的抗寒性及生活力等级(2007年冬季、2006年夏季)
立地环境
A裸地种植
B疏林下种植
C棚架下种植
D密林下种植
茶梅的抗寒等级
2007冬季(最低气温-12℃)
Ⅲ级
Ⅱ级
I级
I级
茶梅的生活力等级
2006年夏季(最高气温42.2℃)
Ⅲ级
Ⅱ级
Ⅱ级
Ⅲ级
注:表中的温度数据为试验地的记录数据,与当地气象局发布的数据稍有出入。
祁云枝等:西安地区茶梅露地栽培试验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 229
中国农学通报 http://www.casb.org.cn
参考文献
[1] 莫昭展,梁海清.茶梅的繁殖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广西林
业科学,2002,31(1):39-40.
[2] 杨晓盆,杨伟红,郭晋平,等. 遮荫对温室盆栽茶梅光合特性及生长
发育的影响.中国生态农正学报,2008, 16(3):640-643.
[3] 徐康,夏宜平,徐碧玉,等.以电导法配合 logistic方程确定茶梅’小
玫瑰’的抗寒性. 园艺学报,2005,32(1):148-150.
[4] 赵景波,杜娟,蔡小薇,等.西安东郊和蓝田偏白村剖面黄土含水量
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2) :105-109.
[5] Baker N.R. Photosynthesis and the Environment[M].Nether-
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6:281-04.
[6] Barth C.G. Responses of PS II to high-lights stress intropical
shade and sun leaves[J].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2001,24:
163-176.
[7] Shi S.B., Han F. Middy depression of photosynthesis of Genti-
ana straminea and Saussurea superba in alpine Kobresia humil-
ic meadow[J].Acta Phytophysiologia Sinica,2001,27:123-128.
[8] 朱红霞.凌霜傲雪话茶梅.园林,2006,(1):34.
[9] 程金水.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10] 王荣富.植物抗寒指标的种类及其应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
(3) :49-55.
[11] 曾麟祥.福建百年、五十年一遇两次极端低温对树木冻害的研究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2) :10-14.
··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