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圆籽荷(Apterosperma oblata)扦插繁殖试验



全 文 :第 35卷 第 3期 生 态 科 学 35(3): 184188
2016 年 5 月 Ecological Science May 2016

收稿日期: 2016-03-29; 修订日期: 2015-05-16
基金项目: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以合作研发智慧园艺系统及其应用”(2014J4500035)
作者简介: 易慧琳(1991—), 女, 四川资阳人, 研究生, E-mail: YHL0314@yeah.net
*通信作者: 任海, 男, 博士, 研究员, 主要从事植被生态恢复研究, E-mail: renhai@scib.ac.cn

易慧琳, 汪越, 徐翊, 等. 圆籽荷(Apterosperma oblata)扦插繁殖试验[J]. 生态科学, 2016, 35(3): 184188.
YI Huilin, WANG Yue, XU Yi, et al. A cutting propagation experiment on Apterosperma oblata[J]. Ecological Science, 2016, 35(3):
184188.

圆籽荷(Apterosperma oblata)扦插繁殖试验
易慧琳 1,2, 汪越 2, 徐翊 3, 罗建 3, 张倩媚 2, 吴朋光 4, 任海 2,*
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州 510225
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 510650
3. 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 阳春 529631
4. 梅州市林业局, 广东 梅州 514021

【摘要】 圆籽荷(Apterosperma oblata)是我国特有单种属珍稀濒危植物 , 其自然繁殖更新困难。采用全因素试验设计
方法开展了圆籽荷扦插繁殖试验 , 研究了插条类型、生根剂、生根剂浸泡时间等因素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 , 以筛选
出较优的扦插繁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 (1)插条类型和生根剂对圆籽荷插条生根的影响极显著(P<0.01), 浸泡时间对
圆籽荷扦插生根的影响显著(P<0.05); 生根剂与浸泡时间之间以及插条类型、生根剂、生根剂浸泡时间三者交互作用效
应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2)各因素最佳处理水平分别是: 软枝插条, 浸泡时间 2h 和 6h, 生根剂为 120 mg·L1
吲哚丁酸(IBA)和 60 mg·L1 萘乙酸(NAA)。(3)圆籽荷扦插较优方案为 : 软枝插条、120 mg·L1IBA、6h, 其生根率为
66.67%。

关键词:圆籽荷; 扦插繁殖; 插条; 生根剂; 浸泡时间
doi:10.14108/j.cnki.1008-8873.2016.03.027 中图分类号:Q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016)03-184-05
A cutting propagation experiment on Apterosperma oblata
YI Huilin1,2, WANG Yue2, XU Yi3, LUO Jian3, ZHANG QIANMEI2, WU Pengguang4, REN Hai2,*
1. Zhongkai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225, China
2.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China
3. Ehuangzhang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Yangchun, Guangdong 529631, China
4. Meizhou City Forestry Bureau, Meizhou, Guangdong 514021, China
Abstract: Apterosperma oblata is a monotypic genus,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 species in China, and it is difficult to
reproduce in the wild. Based on a full-factor experiment,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cutting, rooting
agent and soaking time on the rooting rates of Apterosperma obl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tting type and rooting agent
had highly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ooting rate of Apterosperma oblate cuttings, and the effect of soaking time on rooting
rate was significant. The interaction of rooting agent and soaking time and the interaction of cutting, rooting agent and soaking
time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The best treatments of 3 factors were soft branch cutting, soaking times of 2 h and 6 h,and rooting
agents at 120 mg·L1 IBA and 60 mg·L1 NAA respecitively. The best treatment combination was (soft branch, 120 mg·L1 IBA
and 6h), with rooting rate at 66.67%.
Key words: Apterosperma oblate; cutting propagation; cutting; rooting agent; soaking time
3 期 易慧琳, 等. 圆籽荷(Apterosperma oblata)扦插繁殖试验 185
1 前言
圆籽荷(Apterosperma oblata)是山茶科大头茶族
圆籽荷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
珍稀濒危植物。生于富含腐殖质的赤红壤, 高 3—10
米, 叶聚生枝顶, 革质, 花小, 浅黄色, 花期 4—5 月,
蒴果 10—11 月成熟, 木材结构细致, 材质坚硬, 为
优良用材[1]。圆籽荷分布区域狭窄, 居群稀少, 零星
分布于广东西北部和广西东南部地区海拔 600 米以
下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中, 现存最大居群位于广东省
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 数量近千株[2]。圆籽荷为严
格的虫媒异花传粉植物,主要繁殖方式为有性繁殖
和营养繁殖, 其结实率不高, 种子散布狭窄, 自然
繁殖更新能力极低, 容易随生境的破坏而消亡[3]。圆
籽荷是张宏达先生 1976 年提出的新属[4], 2004 年张
浩和庄雪影观察比较了山茶科(Theaceae)10 属 25 种
植物叶表皮形态, 确定圆籽荷在分类系统上的独
特地位[5]。袁明等 2007 年在研究圆籽荷分布现状
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 对圆籽荷扦插、组培、播
种和原生小苗移栽等人工繁殖方式进行了初步探
讨, 发现其成活率较低, 生长缓慢[3]。目前尚无成
活率较高, 可以进行实际应用的人工繁殖方式。作
为一种潜在园林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 开展其扦
插繁殖技术的研究可在其开发利用和保护中发挥
重要作用。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扦插苗床设置在广东省鹅凰嶂省级自然
保护区苗圃。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111°2129—
111°2603E, 21°5036—21°5840N)地处热带北缘向
南亚热带过渡地带, 气温较高, 年平均温度 22.1 ℃, 年
均降雨量 3428.9 mm, 最高纪录达 4752.2 mm, 降水
期长, 降雨量大, 主要集中在 4—10 月, 雨热同季,
其中 5—7 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47%[6,7]。土
壤主要由酸性红壤、赤红壤和山地黄壤组成[8], 主要
植被类型为山地雨林, 并存在常绿季雨林、马尾松、
阔叶混交林、常绿灌丛等, 群落多为处于不同演替
阶段的次生林群落[78]。圆籽荷主要生长在保护区内
次生常绿阔叶林中。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插条
扦插育苗材料取自位于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
白水电站旁边的圆籽荷自然居群。选择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植株作为母株, 取同一母
株上树冠外围带芽的一年生软枝和多年生硬枝为插
条, 即采即插。插条带 1—2 个腋芽, 直径 0.2—0.5 cm,
长约 10 cm, 去掉插条下部叶片, 保留上部叶片 1片,
并将叶片剪去一半, 下端斜剪为马蹄形切口, 上端
平齐, 切口离腋芽 1—2 cm。
3.1.2 植物生根剂配制
试验使用购自广州市林国化肥有限公司, 纯度
为 99%的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
分别用无菌水配制成 60、120 和 300 mg·L1 三个浓
度的溶液作为生根剂。
2.1.3 苗床设置
采用经消毒后阳光暴晒一天的干净河沙作为扦
插基质, 苗床长方形, 长 3 m, 宽 1.3 m, 平整后均匀
平铺河沙 20 cm 左右, 床面高出地面 25 cm, 苗圃上
方覆盖 75%遮光率的遮阳网。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设计
将插条放入以吲哚丁酸(IBA)或萘乙酸(NAA)
配制而成, 浓度均为 60、120 和 300 mg·L−1 的生根
剂溶液和无菌水(空白对照)中, 分别浸泡 2 h、6 h、
20 h, 洗净扦插于设置好的苗床中; 共 21 个处理
(表 1), 每个处理软枝插条 5 根、硬枝插条 3 根, 所
有处理重复 3 次。
3.2.2 扦插及管理
扦插时间为 2013 年 12 月 5 日, 选用直径 0.15 cm
左右的木棒在基质上插孔后, 放入插条, 深度为穗长
的2/3, 插后压实, 使插穗与基质密接, 扦插完毕立即
将苗床浇透水。扦插后第一个月每天下午 16:00—
17:00 间, 以每隔 5 min 喷水一次的喷灌系统, 浇水
半个小时, 以后可视天气情况适量浇水, 空气湿度
90%以上。苗圃温度维持 25—28 ℃, 遇高温天气时,
及时通风。2014 年 10 月 5 日, 将生根成活的扦插苗,
移栽至花盆中, 放在苗圃中管理。
186 生 态 科 学 35 卷
表 1 圆籽荷扦插全因素试验设计的 21 个试验处理
Tab. 1 21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of Apterosperma oblata cutting full factor experiment design
序号 处理 序号 处理 序号 处理
1 无菌水(CK)浸泡 2 小时 8 无菌水(CK)浸泡 6 小时 15 无菌水(CK)浸泡 20 小时
2 60 mg·L1IBA 浸泡 2 小时 9 60 mg·L1IBA 浸泡 6 小时 16 60 mg·L1IBA 浸泡 20 小时
3 120 mg·L1IBA 浸泡 2 小时 10 120 mg·L−1IBA 浸泡 6 小时 17 120 mg·L1IBA 浸泡 20 小时
4 300 mg·L1IBA 浸泡 2 小时 11 300 mg·L1IBA 浸泡 6 小时 18 300 mg·L1IBA 浸泡 20 小时
5 60 mg·L1NAA 浸泡 2 小时 12 60 mg·L1NAA 浸泡 6 小时 19 60 mg·L1NAA 浸泡 20 小时
6 120 mg·L1NAA 浸泡 2 小时 13 120 mg·L1NAA 浸泡 6 小时 20 120 mg·L1NAA 浸泡 20 小时
7 300 mg·L1NAA 浸泡 2 小时 14 300 mg·L1NAA 浸泡 6 小时 21 300 mg·L1NAA 浸泡 20 小时

3.3 数据处理分析
2014 年 5 月 20 日, 记录生根插条数目, 2014
年 11 月 25 日记录移栽后植株成活数目, 计算扦插
繁殖插条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生根率=扦插生根
插条数目/总扦插插条数目; 移栽成活率=植株成
活数目/扦插生根插条数目。利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和 SPSS13.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分析数据
间的差异显著性 , P<0.01 表示数据差异极显著 ,
P<0.05 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P>0.05 表示数据差异
不显著。
4 结果与分析
4.1 圆籽荷插条在各种处理下的生根率
如表 2, 在相同环境条件下, 不同处理间扦插
生根情况差异很大, 总体上圆籽荷扦插生根困难。
由表 2 还可知, 120 mg·L1IBA 溶液浸泡 6 h 处理的
软枝插条生根率可达 66.67%, 而 60 mg·L1NAA
溶液浸泡 2 h 和 20 h 处理的软枝生根率却为 0, 有
13 个处理硬枝插条生根率为 0。无菌水浸泡软枝
20 h 处理插条生根率为 33.33%, 高于用各浓度的
植物生长调节剂 IBA 和 NAA 浸泡 20 h 后插条的
生根率, 说明浸泡 20 h 时, IBA 和 NAA 对圆籽荷
插条生根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方差分析表明, 生根
剂和插条类型对圆籽荷扦插生根影响极显著(P<
0.01), 生根剂浸泡时间对其生根影响显著(P<0.05),
且三者间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圆籽荷扦插生根
(P<0.01); 生根剂和浸泡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对
圆籽荷扦插生根影响也极显著(P<0.01), 而生根
剂和插条类型、浸泡时间和插条类型之间的交互
作用对圆籽荷扦插生根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
(P>0.05)。
4.2 各因素对圆籽荷扦插生根的影响
对显著影响圆籽荷扦插生根的 3 个主因素各水
平进行显著性分析(表 3)可以看出, 插条类型对圆籽

表 2 不同处理圆籽荷扦插生根率
Tab. 2 The rooting rate of different Apterosperma oblata cutting rooting treatments(Mean±SE)
浸泡 2 h 生根率/% 浸泡 6 h 生根率/% 浸泡 20 h 生根率/%
生根剂
软枝 硬枝 软枝 硬枝 软枝 硬枝
无菌水(CK) 6.67±6.67 − 13.33±6.6 11.11±11.11 33.33±6.67 −
60 mg·L1IBA 20.00±0.00 11.11±11.11 13.33±6.67 − 13.33±6.67 −
120 mg·L1IBA 20.00±0.00 22.22±11.11 66.67±6.67 11.11±11.11 26.67±6.67 −
300 mg·L1IBA 40.00±11.54 − 13.33±6.67 − 13.33±6.67 −
60 mg·L1NAA − 11.11±11.11 53.33±13.33 11.11±11.11 − 11.11±11.11
120 mg·L1NAA 26.67±6.67 − 20.00±0.00 11.11±11.11 20.00±0.00 −
300 mg·L1NAA 40.00±11.54 − 13.33±6.67 − 13.33±6.67 −
注: “−”表示数据为 0。

3 期 易慧琳, 等. 圆籽荷(Apterosperma oblata)扦插繁殖试验 187
表 3 各因素对圆籽荷扦插生根率及成活率的影响
Tab. 3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cutting rooting of
Apterosperma oblate(Mean±SE)
处理因素 水平 生根率/% 移栽成活率/%
软枝 22.22±2.39a 20 (14)
插条类型
硬枝 4.76±1.48b −
2 h 14.12±2.69ab 33.33 (9)
6 h 16.98±3.40a 9.09 (3) 浸泡时间
20 h 9.36±2.02b 10.53 (2)
无菌水(CK) 10.74±3.54b 33.33 (3)
60 mg·L1IBA 9.62±2.71b 25 (2)
120 mg·L1IBA 24.44±5.65a 10 (2)
300 mg·L1IBA 11.11±4.03b 20 (2)
60 mg·L1NAA 14.44±5.48ab −
120 mg·L1NAA 12.96±3.07b 27.27 (3)
生根剂
300 mg·L1NAA 11.11±4.03b 20 (2)
注: “−”表示数据为 0, 字母表示同一因素不同水平的差异显著
(LSD 法, P<0.05); “( )”中数据为扦插苗移栽成活株数。
荷的生根率影响较大, 软枝扦插的生根率为 22.22%,
显著大于硬枝扦插的生根率 4.86%(P<0.05), 软枝扦
插效果明显优于硬枝扦插。生根剂浸泡 2 h 和 6 h 圆
籽荷插条生根率差异不显著(P>0.05), 但二者显著
高于生根剂浸泡 20 h 后插条的生根率(P<0.05)。
经过 120 mg·L−1IBA 处理后的插条生根率与
60 mg·L1 NAA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 与
其它生根剂处理则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考
虑到生根剂和浸泡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影响, 以
软枝作为插条时, 处理[120 mg·L1IBA, 6 h]生根率
为 66.67%, 显著高于处理[120 mg·L1IBA, 2 h]和
[mg·L1NAA, 2 h] (P<0.05), 与处理[mg·L1NAA, 6h]
无显著差异(P>0.05)。
由表 3 可知, 圆籽荷扦插苗移栽后只有软枝扦插
苗有成活枝条, 且成活率非常低, 仅为 20%。生根剂
浸泡 2 h 处理圆籽荷扦插苗移栽后成活率为 33.33%,
高于其他两个水平。无菌水浸泡处理具有最高的成
活率为 33.33%, 120 mg·L1NNA 次之, 60 mg·L1
NAA 浸泡处理存活率为 0。
综合考虑圆籽荷插条生根率和移栽后扦插苗成活
率, 圆籽荷扦插生根的最适处理为: 软枝, 120 mg·L1
IBA, 6 h。
5 讨论与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 圆籽荷扦插繁殖生根困难,
插条类型、生根剂种类、生根剂浸泡时间、三者
之间交互作用以及生根剂和浸泡时间之间的交互
作用都对其有显著影响, 扦插苗移栽后成活率较
低。圆籽荷开始木质化不久的软枝较休眠中的硬
枝根原基发生时间早[9], 更易产生不定根。因此,
软枝扦插生根率显著高于硬枝, 且移栽后较易成
活。生根剂促进难生根植物插条生根的机理是, 生
长调节剂浸泡插条基部, 使插条内酶的活性增强、
原生质的粘性降低、细胞膜的透性增强,整个代谢
活动加快, 从而加快插条愈伤组织的形成和不定
根的产生 [10]。IBA 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吲哚乙酸
(IAA), 诱导不定根产生的能力强于 NAA[11,12]。而
浸泡时间的长短主要是改变插条中外源植物生长
调节剂的含量, 浸泡时间过长时, 插条中外源植物
生长调节剂含量过高, 对插条的生根起到一定的抑
制作用。本研究发现, 圆籽荷软枝在 120 mg·L1 的
IBA 溶液中浸泡 6 h 圆籽荷扦插效果最好。已有研
究发现圆籽荷小苗根系较脆弱 [3], 移栽过程中根
系的损伤, 可能是导致扦插苗大量死亡的主要因
素之一。
此前圆籽荷的繁殖长期依靠野外种子繁殖和
萌蘖 [2], 这对于该种的保护和开发还是有限制
的。本试验在袁明等对圆籽荷扦插技术初步探讨
的基础上 [3], 深入研究了插条类型、生根剂、生
根剂浸泡时间等因素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 并筛
选出了较优的扦插繁殖方案。本研究表明, 在最
优扦插方案(软枝, 120 mg·L1 IBA, 6 h)下, 圆籽
荷插条生根率达到 66.67%, 而所有软枝扦插苗移
栽成活率仅 20%, 硬枝扦插苗移栽后全部死亡 ,
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提高其扦插生根率和移栽成活
率。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扦插基
质对圆籽荷扦插生根是否有影响?找出最适扦插
基质。(2)实验中发现, IBA 作用强烈, 作用时间长,
诱发根多而长, NAA 诱发根少而粗, 两者混用效
果是否更好?找出最适配比。(3)利用育苗穴盘进
行扦插 , 避免扦插苗移栽过程中根系的损伤 , 提
高成活率。
188 生 态 科 学 35 卷
参考文献
[1] 谢福惠, 莫新礼. 圆籽荷属木材构造的研究[J]. 广西植
物, 1987, 7(2): 107–109.
[2] 袁明, 王跃华, 沙莎, 等. 山茶科珍稀濒危植物圆籽荷的
繁殖生物学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8(S1): 319–322.
[3] 袁明, 王跃华, 沙莎, 等. 山茶科特有珍稀植物圆籽荷的
生物学特性及保护生物学研究[J]. 广西植物, 2007, 5,
27(3): 426–430.
[4] 张宏达. 圆籽荷属*——山茶科一新属[J]. 中山大学学报.
1976, 2, 90–92.
[5] 张浩, 庄雪影. 山茶科部分属种叶表皮形态学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5(3): 87–93.
[6] 王发国, 叶育石, 黄仕. 鹅凰嶂自然保护区[J]. 植物杂
志, 2003, 1: 10–11.
[7] 王发国, 叶华谷, 刑福武, 等. 鹅凰嶂自然保护区野生维
管植物资源[J]. 广西植物, 2004, 3, 24(2): 102–106.
[8] 王发国, 叶华谷, 赵南先. 广东阳春鹅凰嶂自然保护
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 广西植物, 2003, 11, 23(6):
495–504.
[9] 张颖. 秤锤树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的研究[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09.
[10] 王金祥 , 严小龙 , 潘瑞炽 . 不定根形成与植物生长
调节剂的关系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5, 41(2):
133–142.
[11] VANDER K W M, BRETELER H, VISSER M. The role of
the conversion of IBA into IAA on root regeneration in
apple: introduction of test system[J]. Plant Cell Reports,
1993, 12: 203–206.
[12] 孙浩元, 续九如. 金丝小枣扦插繁殖及其生理机制研究[J].
果树学报, 2001, 18(6): 3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