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高州油茶优树果实性状评价



全 文 :第 43 卷 第 4 期
2 0 1 6年 1 2月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Jour of Fujian Forestry Sci and Tech
Vol. 43 No. 4
Dec.,2 0 1 6
doi:10. 13428 / j. cnki. fjlk. 2016. 04. 009
高州油茶优树果实性状评价
朱 雯1,许逸林1,徐佳琦1,戚嘉敏1,奚如春1,2
(1.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2. 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2)
摘要:在广东省揭阳市对 10 个入选高州油茶优良单株(LW1、LW2、LW3、LW4、LW5、3 号、5 号、6 号、10 号、12 号)果实主要
经济性状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各单株间果实性状存在差异,其中鲜籽重变异最大,变异系数 32. 98%;果形指
数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 4. 60%;LW3 的鲜果含油率最高,达 4. 93%。根据各选优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确定其选优标准为
鲜果出籽率 25. 0%以上、干出籽率 10. 0%以上、出仁率 40. 0%以上,种仁含油率 50. 0%以上、鲜果含油率 3. 0%以上。主成
分分析表明,鲜果含油率、干籽含油率、鲜籽含油率、出仁率和干出籽率在果实含油率的贡献率为 44. 423%。根据制定的高
州油茶选优标准和主成分分析法,优良单株 LW3、6 号、LW2 在 2 种方法中均入选,说明这 3 株优树可以作为最优良的单株
进行繁育与测定。研究结果可为油茶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州油茶;优树;果实性状
中图分类号:S794.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7351(2016)04 - 0043 - 06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n the Characters of Fruits from Plus Trees of Camellia gauchowensis
ZHU Wen1,XU Yilin1,XU Jiaqi1,QI Jiamin1,XI Ruchun1,2
(1.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
Guangdong,China;2. Key Laboratory f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Plant Germplasm,
Guangzhou 510642,Guangdong,China)
Abstract:The economic characters of fruits of 10 selected superior individual of Camellia gauchowensis (LW1,LW2,LW3,LW4,
LW5,No. 3,No. 5,No. 6,No. 10,No. 12)were analyzed in Jieyang City,Guangdong Provinc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the differ-
ences among the clones were significant,fresh seed weight had the biggest variation which reached 32. 98%,and fruit shape index
had the least variation which reached 4. 6% . LW3 had the highest weight percentage of oil in fresh fruit,which reached 4. 93% . Ac-
cording to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selection indicators,the weight rate of fresh seed in fresh fruit more than 25. 0%,
the weight rate of dry seed in fresh fruit more than 10. 0%,kernel rate more than 40. 0%,the oil content of dry kernel more than
50. 0%,the oil content in fresh fruit more than 3. 0%,respectivel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conomic characters was close,and for
the variance contribution reached 44. 423%,oil content of fresh fruit,oil content of dry seed,oil content of fresh seed,kernel percent
and dry out rate played decisive roles.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election criterias,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3 trees were
selected as plus trees. They were:LW3、No. 6、LW2,all of them can be used as the best traits for breeding and determination.
Keywords:Camellia gauchowensis;plus tree;fruit characters
油茶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南方木本油料树种,有 2300 多年的栽
培历史,在我国林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油茶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用途广,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潜力
大,被林农称为“绿色油库”[1 - 3]。广东省优良地方油茶品种有高州油茶(C. gauchowensis)、广宁红花油茶
(C. semiserrata)、大白山茶(C. albogigas)、香花糙果茶(C. suaveolens)等 10 多个品种类型[4]。其中,高州油
收稿日期:2016 - 04 - 05;修回日期:2016 - 06 - 27
基金项目: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华丰’系列油茶优良资源评价及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KJCX011 - 02;
2014KJCX016 - 01)
第一作者简介:朱雯(1992—),女,浙江衢州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经济林栽培与
利用研究。E-mail:zhuwen0715@ sina. com。
通信作者:奚如春(1963—),男,江西南康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博士,从事经济林栽培与利用、植
物养分与生理研究。E-mail:xirc2006@ scau. edu. cn。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43 卷
茶树形高大、果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果实出籽率和含油率较高等优点[1 - 3],是山茶属的优良物种[5]。
我国油茶良种选育标准主要是对其果实经济性状指标评价[6],目前油茶工作者已选育出国家级审定
良种 70 多个[7 - 12],然而高州油茶经济性状评价及良种选育相对滞后,性状指标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本文
以经过群选后已入选的 10 个高州油茶优良单株为研究对象,开展其相关生长指标与果实性状指标调查测
定,并分析各性状特征及关联,评价其果实性状指标,以期为高州油茶良种选育与种质创新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蓝城区,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终年无雪少霜。年均气
温 21. 4 ℃,年均降水量 1723 mm。夏秋间常受强热带风暴袭击,有时因季风活动反常或寒潮侵袭,会出现
冬春干旱或早春低温阴雨天气。试验林总面积 20 hm2,为 20 世纪 60 年代末采用高州油茶实生苗栽植的
人工林,坡向西北、平均坡度 40°;土壤类型为山地黄红壤。林分管理一般,总体生长良好。
1. 2 试验方法
1. 2. 1 试验对象 通过
对全林连续 3 a 群选,依据
国家油茶良种选育技术规
程[13]进行逐年评比测定,
已 筛 选 出 LW1、LW2、
LW3、LW4、LW5、3 号、5
号、6号、10号、12号等10
表 1 入选优良单株基本生长指标
编号 树高 /m 冠幅(东西 ×南北)/m 编号 树高 /m 冠幅(东西 ×南北)/m
LW1 4. 0 5. 0 × 4. 8 3 号 3. 4 4. 8 × 5. 2
LW2 3. 8 4. 7 × 4. 9 5 号 4. 6 7. 5 × 6. 1
LW3 4. 2 5. 2 × 5. 0 6 号 3. 5 5. 0 × 4. 2
LW4 4. 3 5. 0 × 5. 0 10 号 4. 1 5. 5 × 5. 7
LW5 3. 9 4. 9 × 4. 8 12 号 4. 6 5. 6 × 6. 1
个优良单株。本文以此优良单株为研究对象。基本生长指标见表 1。
1. 2. 2 果实性状指标测定 于 2015 年 11 月,在各个方位和树冠层次每株随机采集 30 个鲜果,作为测定
样品。同时在林分中除入选的优良单株外,随机采集 30 个鲜果,作为性状测定对照样(CK)。性状测定指
标及方法如下:①单果鲜重:用 1 /1000 天平称取每个鲜果重量,精确到 0. 01 g;②果形指数:以游标卡尺测
量每个单果的纵向与横向直径,精确到 0. 01 mm,果形指数为果实纵径与横径的比值;③果皮厚度:剥开鲜
果,用游标卡尺测量每个鲜果 3 片果皮的中部厚度,精确到 0. 01 mm;④单果籽数:剥开果实,统计其种子
粒数;⑤单果鲜籽重:分别称取每个鲜果鲜籽的重量,精确到 0. 01 g;⑥鲜出籽率:单果鲜籽重与单果鲜重
的比值(%);⑦干出籽率:风干籽重与单果鲜果的比值(%);⑧干出仁率:选取 50 粒风干茶籽,称重,去壳
后称种仁重量,种仁重与干籽重的比值为干籽出仁率,精确到 0. 01%;⑨种仁含油率:采用索氏提取法测
定;瑏瑠干籽含油率、鲜籽含油率、鲜果含油率:根据种仁含油率换算得出。
1. 2. 3 数据处理 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10 和 SPSS 20. 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 1 果实性状特征
2. 1. 1 基本性状特征 参试高州油茶优良单株果实性状指标分析结果见表 2。由表 2 可看出,果实各基
本性状特征为:单果鲜重 56. 20 ~ 128. 72 g,果皮厚度 7. 10 ~ 11. 16 mm,果形指数 0. 86 ~ 1. 07,鲜籽重
15. 01 ~ 31. 28 g,单果籽数 7 ~ 15 个,鲜果出籽率 19. 26% ~32. 32%,干出籽率 10. 13% ~17. 83%。
2. 1. 2 性状差异性分析 参试高州油茶单果鲜重平均为 87. 75 g,最大的为 10 号、12 号,分别为 128. 72、
122. 61 g,与其他单株差异均达显著。果皮厚度平均为 9. 09 mm,最厚的为 10 号、12 号,最薄的为 LW4,
LW4 除与 LW5 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单株均有显著差异。果形指数 0. 85 ~ 1. 0,说明高州油茶果型为球
型或近球型。鲜籽重最大的是 LW3,达 32. 83 g,与其他各单株差异显著;其次为 10 号、12 号。单果籽数
最大的为 10 号,与其他各单株差异显著;最小的为 12 号,除与 CK和 3 号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各单株差
异均达显著水平。鲜出籽率最大的是 LW4,达 32. 32%;其次为 LW3 和 LW5,3 个单株间鲜出籽率差异不
·44·
第 4 期 朱雯,等:高州油茶优树果实性状评价
显著,3 个单株除与 6 号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单株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干出籽率最大的是 LW3,为
40. 42%,与其他各单株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10 号、12 号单果重最大,果皮厚度也大;LW4、LW5 单果
重最小,果皮厚度最小。总体来看,大部分果实的单果重越大果皮越厚,鲜籽重也越大,但出籽率不一定
大。LW3 单果重在参试单株中排名第三,但其果皮厚度仅有 7. 72 mm,且其鲜籽重和干出籽率均最大,鲜
出籽率排名第二,可初步认为 LW3 符合皮薄、出籽率高的单株选择要求。
表 2 高州油茶果实基本性状比较
编号
单果鲜重
平均 /
g CV /%
果皮厚度
平均 /
mm CV /%
果形指数
平均 CV /%
鲜籽重
平均 /
g CV /%
单果籽数
平均 /

CV /%
鲜出籽率
平均 /
% CV /%
干出籽率
平均 /
% CV /%
CK 92. 52bc 51. 78 9. 94b 23. 85 0. 90e 9. 11 21. 50def 62. 53 8ef 47. 00 23. 24g 28. 56 11. 67de 28. 99
LW1 88. 70cd 23. 29 9. 02c 9. 05 0. 86f 4. 57 25. 55cd 28. 68 12b 25. 19 28. 81cd 8. 16 12. 39de 20. 24
LW2 61. 55e 25. 88 8. 29d 11. 79 0. 94cd 3. 73 16. 75g 35. 09 9cde 30. 26 27. 21de 12. 83 14. 68bc 29. 22
LW3 104. 29b 19. 09 7. 72e 11. 94 0. 92de 4. 84 32. 83a 23. 77 11b 24. 66 31. 48ab 12. 56 17. 83a 40. 42
LW4 58. 82e 21. 51 7. 10f 9. 89 0. 93d 2. 28 19. 01efg 33. 14 10bcd 31. 35 32. 32a 14. 49 14. 31bc 19. 01
LW5 56. 20e 24. 88 7. 42ef 11. 43 1. 07a 4. 70 17. 63fg 32. 67 11bc 34. 58 31. 37ab 11. 95 11. 68de 21. 04
3 号 77. 94d 15. 20 9. 99b 8. 93 0. 87f 4. 08 15. 01g 21. 73 9def 28. 33 19. 26h 11. 83 10. 13e 13. 83
5 号 95. 79bc 28. 11 9. 91b 7. 26 0. 96bc 3. 24 25. 87cd 38. 82 11bc 34. 40 27. 01ef 13. 09 13. 58cd 33. 37
6 号 78. 09d 22. 62 8. 33d 10. 59 0. 88f 5. 17 22. 88de 27. 27 9cde 24. 61 29. 31bc 12. 54 15. 90b 24. 19
10 号 128. 72a 15. 42 11. 08a 7. 88 0. 98b 4. 06 31. 28ab 18. 69 153a 25. 34 24. 30fg 8. 06 13. 14cd 10. 52
12 号 122. 61a 18. 13 11. 16a 8. 71 0. 97b 4. 13 28. 48bc 40. 40 7f 32. 70 23. 23g 31. 06 10. 69e 21. 78
平均 87. 75 24. 17 9. 09 11. 03 0. 93 4. 60 23. 34 32. 98 10 30. 77 27. 05 15. 01 13. 27 23. 87
* :不同小写字母为 0. 05 水平上差异显著。
变异系数能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一般划分为 3 级:弱变异性 CV < 10%;中等变异性 CV = 10% ~
100%;强变异性 CV > 100%[12]。由表 2 可知,各单株间指标性状变异明显,其中变化幅度最大是鲜籽重,
平均达 32. 98%,为中等变异性;变化最小的是果形指数,为 4. 60%。各性状的变异强度依次为:鲜籽重 >
单果籽数 >单果鲜重 >干出籽率 >鲜果出籽率 >果皮厚度 >果形指数。3 号单果鲜重的变异系数最小,
说明 3 号单株的果实大小较为均匀;果皮厚度变异系数最小的是 5 号、10 号,且果皮厚度均较厚;果形指
数以 LW4 的变异系数最小,为 2. 28%,LW4 的果实形状较为一致;鲜果出籽率和干出籽率最小的均为 10
号,10 号的各果实出籽率较为均匀。
2. 2 果实性状的相关性
在油茶良种选优时,通过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可以利用易测性状的早期测定来辅助和预测其他目标
性状[14]。由表 3 可以看出,各性状间既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表明各经济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制约和
相互促进的关系[15]。果皮厚度与单果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高州油茶果实越重,果皮相对越厚。
果皮厚度与鲜出籽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出仁率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果皮越薄,鲜出籽率和出仁率越
大。鲜果含油率和干出籽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出仁率、种仁含油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干出籽
率和出仁率越大的果实,鲜果含油率越大。因此,果皮越薄,鲜果含油率越大,在良种选优时宜选择果皮薄
的优良单株。
2. 3 高州油茶主要性状指标优选标准制订
本文根据各性状选优指标的均值来确定其选优标准。由高州油茶良种选育选优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
测定分析结果(表 4)可以看出,鲜出籽率、干出籽率、出仁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为遗传性状指标,标
准差不大,性状比较稳定。
在试验区内调查期间发现,高州油茶的果实炭疽病发病率不高,其盛果期一般要在 15 a 以上,所以高
州油茶良种选育性状指标标准初定确定为:①选优林分树龄为 15 年生以上的高州油茶林;②树形完整,树
冠开张,生长良好;③果实炭疽病率少见;④鲜果出籽率 25. 0%以上,干出籽率 10. 0%以上,出仁率 40. 0%
·54·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43 卷
以上;⑤种仁含油率 50. 0%以上,鲜果含油率 3. 0%以上;⑥其性状均符合上述 5 项指标或有某一性状指
标特别突出可选为优树。
表 3 果实性状的相关系数
项目 单果重 果皮厚度
果形
指数 鲜籽重
单果
籽数
鲜出
籽率
干出
籽率 出仁率
种仁
含油率
鲜果
含油率
单果重 1
果皮厚 0. 780** 1
果形指数 - 0. 020 - 0. 067 1
鲜籽重 0. 847** 0. 352 0. 039 1
单果籽数 0. 263 - 0. 024 0. 255 0. 475 1
鲜出籽率 - 0. 423 - 0. 837** 0. 246 0. 108 0. 327 1
干出籽率 - 0. 066 - 0. 555 - 0. 135 0. 369 0. 321 0. 671* 1
出仁率 - 0. 524 - 0. 726* - 0. 226 - 0. 279 - 0. 316 0. 496 0. 469 1
种仁含油率 0. 192 0. 141 - 0. 356 0. 173 - 0. 068 - 0. 153 0. 550 0. 091 1
鲜果含油率 - 0. 212 - 0. 562 - 0. 288 0. 105 - 0. 028 0. 497 0. 889** 0. 726* 0. 656* 1
* :* 为 0. 05 水平显著相关;**为 0. 01 水平显著相关。
2. 4 优树果实经济性状评价
高州油茶参试优良单株果实经
济性状按鲜果出油率高低排序见表
5。由表 5 可看出,鲜果含油率高于
CK 的有 4 株,分别为 LW3、6 号、
LW2 和 LW4。出仁率最大的是
LW4,为 55. 84%;LW3 的鲜果含油
率最高,达到了 4. 93%,比 CK 高
2. 32%。
根据 2. 3 制订的选优标准,对所
初选的优良单株进行优树选择,符合
高州油茶选优标准的优树有 3 株,分
别为 LW3、6 号和 LW2。
2. 5 果实主要性状指标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是从样品相关矩阵
出发,计算性状相关矩阵特征向量及
每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和方差贡献率,
把原来多个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独立
综合指标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主
表 4 高州油茶各选优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和选优标准 %
项目 鲜出籽率 干出籽率 出仁率 种仁含油率 鲜果含油率
均值 27. 05 13. 27 40. 91 50. 32 3. 06
标准差 4. 14 2. 31 7. 36 6. 28 1. 14
选优标准 ≥25. 00 ≥10. 00 ≥40. 00 ≥50. 00 ≥3. 00
国家标准 ≥30. 00 - - ≥45. 00 -
表 5 各优树果实经济性状比较 %
编号 鲜出籽率 干出籽率 出仁率 种仁含油率 鲜果含油率
LW3 31. 48 17. 83 51. 98 53. 24 4. 93
6 号 29. 31 15. 90 48. 23 60. 35 4. 63
LW2 27. 21 14. 68 52. 52 58. 49 4. 51
LW4 32. 32 14. 31 55. 84 45. 96 3. 67
CK 23. 24 11. 67 44. 50 50. 21 2. 61
10 号 24. 30 13. 14 35. 70 52. 84 2. 48
LW1 28. 81 12. 39 43. 62 43. 11 2. 33
12 号 23. 23 10. 69 42. 47 48. 65 2. 21
5 号 27. 01 13. 58 30. 75 52. 68 2. 20
3 号 19. 26 10. 13 41. 79 49. 18 2. 08
LW5 31. 37 11. 68 43. 74 38. 82 1. 98
成分分析有利于消除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影响,能更客观评价各优树的综合表现[16]。由表 6 可知,前 3 个
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 86. 246%(> 85%),能够较充分反映优树各指标的主要信息。
由表 7 可知,第一主成分主要由鲜果含油率、干籽含油率、鲜籽含油率、出仁率和干出籽率决定,其载
荷分别为 0. 970、0. 942、0. 875、0. 829、0. 817,贡献率为 44. 423%。第二主成分主要由单果重、鲜籽重、种
仁含油率和果皮厚决定,其载荷分别为 0. 835、0. 730、0. 679 和 0. 629,均为正贡献率,贡献率为 23. 149%。
第三主成分主要由单果籽数、鲜出籽率、鲜籽重和果形指数决定,贡献率为 18. 675%。由于第一主成分贡
献率远高于第二主成分和第三主成分,因此,鲜果含油率、干籽含油率、鲜籽含油率、出仁率和干出籽率在
11 个性状指标中占决定作用。
·64·
第 4 期 朱雯,等:高州油茶优树果实性状评价
表 6 初始特征值及贡献率
主成分 特征值 贡献率 /% 累积贡献率 /%
1 5. 331 44. 423 44. 423
2 2. 778 23. 149 67. 572
3 2. 241 18. 675 86. 246
4 0. 687 5. 726 91. 973
5 0. 623 5. 191 97. 163
6 0. 276 2. 300 99. 463
7 0. 056 0. 468 99. 931
8 0. 006 0. 052 99. 983
9 0. 002 0. 016 99. 999
10 1. 262E - 4 0. 001 100. 000
11 1. 283E - 16 1. 069E - 15 100. 000
12 - 4. 171E - 16 - 3. 475E - 15 100. 000
表 7 主成分载荷矩阵
项目 第一主成分 第二主成分 第三主成分
单果重 - 0. 427 0. 835 0. 172
果皮厚 - 0. 699 0. 629 - 0. 302
果形指数 - 0. 309 - 0. 315 0. 510
鲜籽重 - 0. 104 0. 730 0. 570
单果籽数 - 0. 125 0. 208 0. 801
鲜出籽率 0. 548 - 0. 386 0. 696
干出籽率 0. 817 0. 281 0. 465
出仁率 0. 829 - 0. 322 - 0. 114
种仁含油率 0. 536 0. 679 - 0. 245
干籽含油率 0. 942 0. 146 - 0. 239
鲜籽含油率 0. 875 0. 383 - 0. 237
鲜果含油率 0. 970 0. 220 0. 079
计算各参试优良单株的主成分分值与排名,结果见表 8。LW3 的综合得分最高,果实性状最优;6 号
其次。各优树的综合排名依次为:LW3、6 号、LW2、LW4、10 号、LW1、CK、5 号、LW5、3 号。以综合得分大
于 0 进行优树选择,入选的优树有:LW3、6 号、LW2、LW4。
表 8 各参试优良单株主成分值及综合得分
编号 第一主成分 第二主成分 第三主成分 综合得分 综合排名
CK - 0. 727 0. 205 - 1. 612 - 0. 669 7
LW1 - 1. 152 - 0. 478 0. 623 - 0. 587 6
LW2 3. 131 - 0. 217 - 1. 158 1. 304 3
LW3 3. 114 1. 469 1. 752 2. 378 1
LW4 2. 031 - 2. 096 0. 443 0. 580 4
LW5 - 1. 538 - 3. 521 1. 597 - 1. 392 10
3 号 - 1. 541 - 0. 446 - 2. 728 - 1. 504 11
5 号 - 2. 054 0. 670 0. 895 - 0. 684 8
6 号 3. 075 0. 914 - 0. 518 1. 717 2
10 号 - 2. 158 2. 421 1. 676 - 0. 099 5
12 号 - 2. 182 1. 079 - 0. 970 - 1. 044 9
3 结论与讨论
1)高州油茶参试优良单株基本性状的变异强度依次为:鲜籽重 >单果籽数 >单果鲜重 >干出籽率 >
鲜果出籽率 >果皮厚度 >果形指数,其中变异最大的鲜籽重的变异系数达 32. 98%;变化最小的是果形指
数,为 4. 60%。总体上,数量性状如鲜籽重、单果籽数等的变异比质量性状如出籽率、果形指数的变异要
大,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7]。
2)果皮厚度与鲜出籽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出仁率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果皮越薄,鲜出籽率和出
仁率越大。出仁率与鲜果含油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果皮越薄,鲜果含油率越大,在良种选优时宜
选择果皮薄的优良单株。而果皮厚度与单果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高州油茶果实越重,果皮相对
越厚,所以在高州油茶选优时不宜选择单果重太大的单株。
3)参试单株中单果鲜重最大的为 10 号;果皮厚度最小的为 LW4;果形指数最大的为 LW5,最小的为
LW1;鲜籽重最大的是 LW3;鲜果出籽率最大的是 LW4;干出籽率最大的是 LW3;出仁率最大的是 LW4;为
55. 84%;LW3 的鲜果含油率最高,达到了 4. 93%。根据各选优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确定其选优标准为:
鲜果出籽率 25. 0%以上,干出籽率 10. 0%以上,出仁率 40. 0%以上;种仁含油率 50. 0%以上,鲜果含油率
·74·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43 卷
3. 0%以上。根据所制定的选优标准,对优树进行选择,共选出优树 3 株,分别为:LW3、6 号和 LW2。
4)通过对高州油茶 10 个优良单株及 CK进行主成分分析,鲜果含油率、干籽含油率、鲜籽含油率、出
仁率和干出籽率起决定作用,贡献率为 44. 423%。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结果,参试的 11 个高州油茶
中单株果实性状的优劣依次为:LW3、6 号、LW2、LW4、10 号、LW1、CK、5 号、LW5、3 号。以综合得分 > 0
进行优树选择,入选的优树有:LW3、6 号、LW2、LW4。主成分分析法和选优标准具有一致性,优良单株
LW3、6 号、LW2 在 2 种方法中均入选,说明这 3 株优树可以作为最优良的单株进行繁育与测定。
参考文献:
[1]陈晓伟 . 中国油茶产业之忧[J].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1(3):60 - 61.
[2]何方,何柏 . 油茶栽培分布与立地分类的研究[J]. 林业科学,2002,38(5):64 - 72.
[3]覃正亚,王永安,苏立刚,等 . 湖南省油茶林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 经济林研究,2002(4):4 - 9,80.
[4]李家贤,黄华林,赵超艺,等 . 广东油茶品种资源现状及育种方向[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0):34 - 35.
[5]余金保,陈清凤,张应中,等 . 高州油茶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2):29 - 30,34.
[6]彭邵锋,陈永忠,张日清,等 . 油茶果形果色分类及经济性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5):33 - 39.
[7]王德斌,王汉春,陈永忠,等 . 30 个油茶优良优树的选育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1991(2):7 - 10.
[8]谢鹏 . 38 个油茶优良优树综合评价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9]金笑龙,肖正东,陈素传,等 . 安徽省大别山油茶选优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2011,25(3):22 - 26.
[10]黄开顺,陈江平,侯立英,等 . 不同栽培区岑溪软枝油茶优树果实表型性状的差异[J]. 广西林业科学,2011,40(4):
251 - 254.
[11]余健铮 . 茶陵 529 等 4 个油茶优良优树简介[J]. 经济林研究,1992(1):71 - 72.
[12]Nielsen,D. R,Tillotson,P. M,Vieira,S. R. Analyzing Field-Measured Soil-Water Propertis[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
ment,1983,6(2 - 3):93 - 109.
[13]国家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GB /T 28991—2012,油茶良种选育技术[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14]奚如春,邓小梅,龚春,等 . 高亚油酸含量油茶优良优树的选育[J]. 林业科学研究,2006,19(2):158 - 164.
[15]刘应珍,梁玖华,黄河,等 . 贵州铜仁地区油茶果实的性状测定与经济指标分析[J]. 种子,2009,28(1):93 - 97.
[16]邱东 .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J]. 统计研究,1990(6):43 - 45.
[17]张应中,李永泉,林敏,等 . 高州油茶果实性状变异分析[J]. 经济林研究,2014,32(2):1 - 8.
(上接第 12 页)
[12]殷倩,俞益武,高岩,等 . 3 种杉科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41(6):23 - 26.
[13]高翔,姚雷 . 特定芳香植物组合对降压保健功能的初步研究[J]. 中国园林,2011(4):37 - 38.
[14]Maria RP,Mark JP,Wendy SG,et al. The impacts of reactive terpene emissions from plants on air quality in Las Vegas Nevada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9,43(27) :4109 - 4123.
[15]曾春晖,杨柯,韦建华,等 . 广西山油柑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及抗菌作用的研究[J]. 中成药,2012,34(4):747 - 750.
[16]陈佳龄,郭微,彭维,等 . SPME - GC - MS分析桃金娘科 6 种植物的叶片挥发性成分[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3,
21(2):189 - 192.
[17]Orhan I,Küpeli E,Aslan M,et al. Bioassay-guided evaluation of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nociceptive activities of pistachio,
Pistacia vera L.[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6,105(1 /2) :235 - 240.
[18]夏忠弟,毛学政,罗映辉 . α-蒎烯抗真菌机制的研究[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24(6):507 - 509.
[19]王锐,穆青 . 精油———抗细菌耐药性的新视野[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5,36(3) :103 - 107,116.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