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娃儿藤碱(Tylophorine)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全 文 :2012 年 9 月
第 26 卷 第 3 期
阴 山 学 刊
YINSHAN ACADEMIC JOURNAL
Sep. 2012
Vo1. 26 No. 3
娃儿藤碱(Tylophorine)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
雍 胜 利,马 学 林
(包头师范学院 化学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娃儿藤生物碱的来源、药理性质以及全合成研究进展。
关键词:娃儿藤碱;全合成;生物活性;对映选择性
中图分类号:O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1869(2012)03 - 0020 - 07
1 引言
娃儿藤生物碱(Tylophorine)为菲并吲哚里西啶
(Phenanthroindolizidine)类生物碱的衍生物。1935 年,
A. N. Ratnagiriswaran[1]首次从植物中将娃儿藤碱成功
分离出来,娃儿藤生物碱的结构骨架最早由印度学者
T. R. Govindachari等人[2]提出,印度娃儿藤为多年生
攀缘植物,野生于印度东部和南部平原的森林,由于娃
儿藤碱的独特生物活性,相关研究工作才逐渐才发展
起来。1954年 T. R. Govindachari 从该植物中分离得
到娃儿藤碱和娃儿藤宁碱,并首次通过化学降解鉴定
了它们的结构。据统计目前发现的菲并吲哚里西啶衍
生物的种类超过了六十种,其中(-)-娃儿藤碱具有
优良的药物特性,相关的药理性质以及合成方法一直
受到重视及研究[3]。如图 1所示为左旋娃儿藤碱的结
构以及卵叶娃儿藤植物的形态。该类生物碱除了具有
非常强的抗肿瘤活性外,还具有抗发炎、抗白血病、抗
微生物、抗血管新生、抗虫、抗菌以及抑制蛋白质的合
成等特性,多年来一直为合成化学家以及药物化学家
们所关注[4]。1980年 NCI 向 FDA申请临床评价的 17
种植物药中,就有娃儿藤碱。娃儿藤生物碱主要存在
于萝藦科娃儿藤属(Tylophora)植物中,最早由印度卵
叶娃儿藤中萃取而得,在医疗上主要用于治疗气喘、气
管、腹泻以及胃肠道等相关疾病。T. R. Govindachari
在 1961年首次以全合成的方式合成了娃儿藤碱[5],S.
R. Chembler[6]于 2008年正式提出娃儿藤碱整个骨架
当中,C2的甲氧基以及 C14的氢具有影响抑制肿瘤生
长的活性。我国学者汪清民等[7]详细研究了菲并吲哚
里西啶生物碱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发现该类化合
物表现出了很好的杀菌活性,但未表现出明显的除草
活性。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从天然植物中分离提取
娃儿藤碱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因此合
成化学家们正在不断开发出新试剂和新方法来合成
它。合成化学家习惯上将该生物碱的结构划分为五个
环(ABCDE),本文将按照成环次序以及合成娃儿藤碱
的时间顺序对重要的全合成方法做一详细的综述。
(-)-娃儿藤碱的 IUPAC 命名为:【(s)- 2,3,6,7 -
tetramethoxy -9,11,12,13,13a,14 - hexahydrodibenzo[f,
h]pyrrolo[1,2 - b]- isoquinoline】。
图 1:(-)-娃儿藤碱的结构(左)以及卵叶娃儿藤植物(右)
2 娃儿藤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1961 年,印度清奈院长学院的 T. R. Govinda-
chari小组[5]首次以全合成的方式合成了消旋的娃
02
* 收稿日期:2012 - 07 - 04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NJZY12199
作者简介:雍胜利(1972 -) ,男,内蒙古阿拉善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全合成。
DOI:10.13388/j.cnki.ysajs.2012.03.003
儿藤碱,并且用右旋樟脑磺酸,通过拆分的方法得到
了左旋娃儿藤碱(Scheme 1)。该小组从 2,3,6,7 -
四甲氧基菲 - 9 -羧酸甲酯开始,通过还原、氯代得
到 2,3,6,7 -四甲氧基 - 9 -氯甲基菲,它与脯氨醇
缩合后得到的产物与吡咯的格式试剂反应得到 2 -
(2,3,6,7 -四甲基 - 9 -菲甲基)吡咯,再通过 Ad-
ams催化剂催化加氢得到产物 2 -(2,3,6,7 -四甲
基 - 9 -菲甲基)吡咯烷,接着经过甲酰化得到环化
前体,用 POCl3 作为环化试剂得到环化产物季铵盐,
粗产物直接硼氢化钠还原得到消旋的娃儿藤碱,最
后用右旋樟脑磺酸拆分消旋体得到了左旋娃儿藤
碱。该合成路线先构建好 ABC环再建 E环,最后构
建 D环,所选试剂常见易得,路线较短(共九步) ,但
其中用到的两步还原反应产率都较低,不适合于大
量制备,实际上他们小组的合成路线只是验证了左
旋娃儿藤碱的结构。
12
1970 年,英国利兹大学的 R. B. Herbert 小组[8]
从 3,4 -二甲氧基 - α -(3,4 -二甲氧基苯基)肉桂
酸开始,先将其与脯氨酸甲酯缩合,然后经过光照得
到 2,3,6,7 -四甲氧基菲 - 9 -羧酸甲酯,然后用试
剂 Et3OBF4 和 NaBH4 的组合,高选择性的将酰胺还
原为胺,接着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将得到的酸用 PPA
作为环化试剂得到环化产物,粗产物不经过分离直
接 Clemmensen还原得到消旋娃儿藤碱(Scheme 2)。
该合成路线先构建 ABE 环,再建 C 环,最后构建 D
环,所选试剂同样常见易得,但路线更短(共六步) ,
但其中 PPA 关环反应和 Clemmensen 还原反应产率
也较低,同样不适合于大量制备,但他们小组的全合
成方法为娃儿藤碱的合成拓宽了思路。
1977 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 A. J. Liepa 小
组[9]从 3,4 -二甲氧基苯甲醛与 4 -羰基戊酸缩合
开始先构建 A环再与 3,4 -二甲氧基苯乙氰缩合构
建了 B环,然后通过催化加氢一步构建了 D 环和 E
环,最终用 VOF3 作为偶联剂高效地构建 C 环,漂亮
的完成了消旋娃儿藤碱的全合成(Scheme 3)。该合
成路线简洁高效,但所用偶联剂 VOF3 不是常用试
剂,该试剂关环效率虽然高但价格昂贵、对水敏感、
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大,因此同样不适合于大量娃儿
藤碱的制备。
Scheme 3:A. J. Liepa小组的全合成路线
1979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 S. M.
Weinreb小组[10]从市场上可以买到的 2,3,6,7 -四
甲氧基菲 - 9 -羧酸甲酯开始,通过还原、氧化得到
相应的醛,该醛与乙烯的格式试剂反应得到烯丙醇,
然后经过原甲酸酯的 Claisen重排得到化合物酯,接
着用他们本组发展起来的试剂得到了能发生 Diels
- Alder反应的环化前体,最终通过分子内亚胺的
Diels - Alder反应一步构建了 D 环和 E 环,再用四
氢铝锂还原酰胺羰基就完成了娃儿藤碱的全合成
(Scheme 4)。该合成路线同样简洁高效,尽管合成
的路线稍长一些,但每一步的产率都不错,更值得提
及的是,该组利用分子内亚胺的 Diels - Alder 反应
作为关键反应还合成了其它生物碱分子。
22
Scheme 4:S. M. Weinreb小组的全合成路线
1987 年,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的 F. G.
Njoroge小组[11]在实验过程中发现 2,3,6,7 -四甲
氧基菲在 AlCl3 催化下能与酰氯发生付克酰基化反
应,他们将这一反应应用到娃儿藤碱的全合成上,并
成功合成了光学活性的娃儿藤碱(Scheme 5)。他们
从天然脯氨酸开始合成了 N 原子被三氟乙酰基保
护的脯氨酰氯,然后在 AlCl3 催化下与 2,3,6,7 -四
甲氧基菲发生付克酰基化反应对映选择性的得到光
学产物酮,该酮羰基被 Et3SiH还原后用氨气脱保护
得到二级胺,该胺在盐酸乙醇体系中用甲醛环化得
到光学活性的娃儿藤碱。该合成路线通过会聚式的
合成策略先构建好 ABCE 环,最后建立 D 环,是所
有已知合成路线中最简单,最高效、最实用的。
Scheme 5:F. G. Njoroge小组的全合成路线
1997 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 D. C.
Comins小组[12]用 4 -甲氧基 - 3 -(三异丙基硅基)
吡啶和 TCC的氯甲酸酯生成的盐与 4 -(1 -丁烯
基)溴化镁反应,再水解以 91%的收率得到非对映
纯的二氢吡喃酮,随后氧化还原得到产物醇,该醇被
氯代后,用甲醇钠作碱得到并环产物,再经过官能团
转换得到溴代物,经过钯催化交叉偶联得到化合物
(-)- septicine再经 VOF3 关环就得到(-)- tylo-
phorine,从而完成了光学娃儿藤碱的全合成
(Scheme 6)。该合成路线通过先构建 DE 环,再引
入 AB环,最后闭合 C 环的策略以不对称的方式合
成了两个光学生物碱分子(-)- septicine 和(-)
- tylophorine。
32
Scheme 6:D. C. Comins小组的全合成路线
2007 年,中国南京理工大学的方志杰小组[13]
以藜芦醛、3,4 -二甲氧基苯乙酸、(s)- L -脯氨酸
等为原料,经 8 步反应,合成了(s)-(+)-娃儿
藤碱(Scheme 7)。先由化合物藜芦醛和 3,4 -二甲
氧基苯乙酸在乙酸酐 /三乙胺催化下反应得到 3,4
-二甲氧基 -反式 - a -(3’,4’-二甲氧基苯基)
-肉桂酸,在 0℃下、三氟乙酸存在下用 VOF3 对其
关环生成 2,3,6,7 -四甲氧基 - 9 -羧基菲,然后用
喹啉作介质,在 230℃、无水 CuSO4 催化下脱去羧
基,得到 2,3,6,7 -四甲氧基菲,再和(s)- N -(三
氟乙酰)- L -脯氨酰氯发生傅 -克反应得到(s)-
N -(三氟乙酰基)- 2,3,6,7 -四甲氧基 - 9 - L -
脯氨酰基菲,对产物进行柱层析,所得产物在三氟化
硼乙醚存在下用三乙基硅烷还原羰基,然后脱去三
氟乙酰保护基,最后在盐酸存在下用甲醛闭环得到
目标产物(s)-(+)-娃儿藤碱。该合成反应条件
温和,总收率为 3. 5 %,产品纯度 98. 5%(HPLC) ,
Scheme 7:方志杰小组的全合成路线
42
2008 年,中国南开大学的汪清民小组[14]用藜
芦醛和 3,4 -二甲氧基苯乙酸缩合构建了 AB环,然
后以 FeCl3 为偶联试剂 高产率地构建了 C 环,将酸
做成酰氯在 SnCl4 催化下与吡咯反应得到酮,通过
两步还原得到环化前体,接着按照通用的合成 D 环
的策略完成娃儿藤碱的全合成(Scheme 8)。该合成
路线,原料易得,操作简单,产率高,能够为娃儿藤碱
的后续研究提供充足的原料,因此在实验室可以大
量制备。
Scheme 8:汪清民小组的全合成路线
3 结论与展望
本文综述了娃儿藤碱自发现以来在全合成领域
的研究进展,并涉及到该分子的药理性质,现有的合
成策略已经比较丰富、各具特色,有些路线可以达到
克级规模。合成方法的多样性为进一步的药物开发
和药物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上述合成路线
的分析可以看出,娃儿藤生物碱的结构虽然简单
(分子中只有一个手性中心) ,但目前仍然没有一个
非常好的合成路线为大家所接受。在所有已知的合
成路线中,要么是试剂太特殊,要么是合成产率太
低,要么是反应的后处理困难,总之为了满足世界各
国科研工作者的需求,合成化学家仍然在不断地努
力寻找新策略,实践新方法,目的能使娃儿藤生物碱
的合成可以实现工业化的生产。
〔参考文献〕
[1]A. N. Ratnagiriswaran and K. Venkatachalam,Indian[J].
J. Med. Res. 1935,22,433.
[2]T. R. Govindachari;B. R. Pai and K. Nagarajan. Chemi-
cal Examination of Tylophora asthmatica Part I[J]. J.
Chem. Soc. 1954,2801 - 2803.
[3]彭军鹏,刘永和,李铣.娃儿藤生物碱的研究概况[J].
西北药学杂志,1989,4 (4) ,42 - 48.
[4]R. G. A. Rodrigo The alkaloids 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M].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1,vol. 19:193 -
218.
[5]T. R. Govindachari;Lakshmikantham,M. V.;Rajadurai,
S. Chemical examination of tylophora asthmatica - synthesis
of Tylophorine[J]. Tetrahedron 1961,14:284 - 287.
[6]Zeng,W,;Chemler,S. R. Total synthesis of (s)-(+)
- Tylophora via Enantioselective intramolecular Alkene car-
boamination[J]. J. Org. Chem. 2008,73,6045.
[7]王开亮,等 菲并吲哚里西啶生物碱及其盐衍生物的生物
活性研究[J].农药学学报 2010,12 (4) ;507 - 510.
[8]R. B. Herbert and C. J. Moody;A novel synthesis of (rac)
- Tylophorine[J]. Chem. Commun,1970:121.
[9]A. J. Liepa and R. E. Summons,;An improved phenan-
52
threne synthesis:a simple route to (rac)- Tylophorine[J].
Chem. Commun,1977:826.
[10]S. M. Weinreb,N. A. Khatri,and J. Shringarpure,;
Alkaloid synthesis by the intramolecular imino diels - alder
reaction. δ - Coniceine and Tylophorine[J]. J. Am.
Chem. Soc. 1979,101:5073 - 5074.
[11]J. E. Nordlander and F. G. Njoroge;A short synthesis of
(s)- (+)- Tylophorine[J]. J. Org. Chem,1987,52:
1627 - 1630.
[12]D. C. Comins;X. H. Chen;A. M. Lawrence Enantio-
pure N - Acyldihydropyridone as synthetic intermediates: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 Septicine and (-)-
Tylophorine J. Org. Chem. 1997,62:7435 - 7438.
[13]王远兴,等. 由藜芦醛合成娃儿藤碱 应用化学[J].
2007,24 (2) :215 - 219.
[14]Kai - Liang,Mao - Yun Lu,Qing - Min Wang,Run -
Qiu Huang;Iron(Ⅲ)chloride - based mild synthesis of
phenanthren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otal synthesis of
phenanthroindolizidine alkaloids[J]. Tetrahedron 2008,
64:7504 - 7510.
Research Progress in Total Synthesis of Tylophorine
YONG Sheng - Li,MA Xue - Li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Baotou Teachers’College;Baotou 014030)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ource、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otal synthesis of Tylophorine.
Key words:Tylophorine alkaloid;Total synthesis;Biological activities;Enantioselective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