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蕉麻纤维表面化学沉积纳米镍薄膜的形态研究



全 文 :* 佛山市南海区“蓝海人才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 (2013CFB312) ;湖 北 省 教 育 厅 科 学 研 究 计 划 项 目
(Q20141601)
收稿日期:2015 -08 -28
作者简介:刘轲,男,1984 年生,副教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
功能纤维材料。
蕉麻纤维表面化学沉积纳米镍薄膜的形态研究*
刘 轲1,2 汪 元2 刘琼珍2 李沐芳1,2 王 栋1,2
(1. 佛山市维晨科技有限公司,佛山,528251;
2. 武汉纺织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200)
摘 要:针对天然植物纤维功能单一及应用领域狭窄问题,通过化学溶液丝光化处理,获得不同形态的蕉麻
纤维,再通过纤维表面硅烷接枝处理及常温化学镀等步骤,在蕉麻纤维表面生长纳米镍薄膜。采用
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纤维及纳米镍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化学镀的方法使蕉
麻纤维表面获得了致密的纳米镍薄膜,未处理纤维的表面纳米薄膜比较平整,而丝光化处理的纤维
表面的纳米镍薄膜呈现出明显的微凸结构,说明可以通过化学处理蕉麻纤维基体来实现纳米镍薄膜
微观形态的调控。
关键词:蕉麻纤维,纳米镍,薄膜,化学镀,丝光化处理
中图分类号:TS102. 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 -7093(2015)10 -0027 -05
功能纤维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改变形态和
结构,使之具有新的或者优良性能的纤维。功能纤
维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至今,其品种
日趋多样化,例如导电纤维、抗菌纤维,以及用于化
学催化的纤维等,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聚酰胺(PA)、聚氨酯(PU)等纤维经过导
电化处理后,可作为电子包装材料、催化剂、磁介质
和电磁干扰屏蔽材料等。然而,目前的功能纤维主
要为合成纤维,纤维制备和后期处理过程会对环境
造成污染。因此,以可再生和可降解的天然纤维为
基材,进行功能化处理改性研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天然植物纤维具有价廉质轻、强度和比刚度高
等优良特性。麻纤维是一种优质植物纤维,纤维长
径比大(蕉麻纤维束的平均直径约 200 μm,平均长
度约 2. 0 m)、强度高、孔隙率高[1],并且纤维束形
式的纤维更加容易获取。所以,麻类纤维的定向多
孔结构是开发轻质高强度功能纤维材料值得借鉴
的结构[2]。Lu Yinxiang等通过对竹纤维表面进行
氨基硅烷接枝,表面活性剂 PVP辅助合成 Ag、Au、
Pd、Cu、Ni的活化中心及化学镀 Cu、Ni 的方式,
在竹纤维表面实现了铜及镍的纳米镀层[3-4]。测
试结果显示,这种金属镀层本身以及它与竹纤维之
间皆具有良好的结合力,整个复合纤维表现出优良
的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但针对麻纤维的导
电化处理却鲜有报道。金属镍的机械强度和延展
性好,熔点高,在空气中不氧化,在结构材料、化学
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纳米材料表现出更
加优异的性能[5]。例如,Schaedler 等使用光敏聚
合物前驱体,通过调节溶液酸碱度和浓度的方法制
备出了镍的超轻微网格[6],赋予了金属镍尺度横
跨纳米、微米、毫米及厘米的分级结构,网格的密度
低至 0. 9 mg /cm3,但是依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此外,化学镀镍的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化学催
化性能。例如,双层 Ni -P 镀层的耐稀硫酸腐蚀能
力超过不锈钢,耐稀盐酸腐蚀能力接近不锈钢;并
且 Ni -P镀层在对硝基酚的降解[7]、碳纳米纤维制
备[8]及析氢反应[9]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
性能。
综上所述,以麻纤维为基材,通过化学镀的方
式将其与纳米镍颗粒复合,得到不同表面形貌的复
—72—
2015 年第 10 期 产业用纺织品 功能性整理技术与助剂
合功能纤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化学试剂对
蕉麻纤维进行处理,研究纤维的形态和结构的演变
过程,并通过改变化学镀条件实现对蕉麻纤维表面
纳米镍薄膜的微观形态调控,为多功能蕉麻纤维 /
镍复合纤维的制备和应用提供指导。
1 试验方法
1. 1 蕉麻纤维的丝光化处理
① 将蕉麻纤维放入质量分数 5%、50 ℃的氢
氧化钠溶液中预处理 5 h,反应完后取出纤维,用去
离子水洗净。②配制 10%的醋酸溶液,用亚氯酸
钠调 pH值,使溶液 pH值为 4. 2 ~ 4. 7,将预处理的
蕉麻纤维放入配制好的溶液中,在 70 ℃下反应
2 h,将去木质素的纤维用去离子水冲洗。③将分
离出木质素的样品浸入质量分数为 17. 5%的氢氧
化钠溶液中,控制温度为 20 ℃,反应 2 h。④将残
余物用水洗涤直至无碱,用质量分数 70%的乙醇
洗 2 次,在 60 ℃下干燥 16 h,即得到所需样品。
1. 2 蕉麻纤维的表面化学镀镍
①将处理后的蕉麻纤维浸入丙酮中超声波清
洗 30 min,将纤维浸入去离子水中超声波清洗
30 min,放入 60 ℃烘箱中干燥 12 h。②将洗净的
纤维浸入质量分数为 0. 05%的氨丙基三甲氧基硅
烷(APTMS)的乙醇溶液中 24 h,分别用乙醇和去
离子水冲洗,再将纤维在 120 ℃油浴锅中加热
30 min,除 去 残 留 的 溶 剂。③ 将 纤 维 浸 入
0. 25 mmol的 NiSO4·6H2O溶液中 30 min,取出样
品,将其浸入 0. 1 mol /L 的硼氢化钠溶液中,在 40
℃的条件下还原 20 min,将得到的活性物用去离子
水彻底清洗。④用氯化镍作为镍源(Ni2 + 4 g /L) ,
柠檬酸钠(25 g /L)作为配位剂,H3BO3(6 g /L)作
为添加剂,二甲氨基甲硼烷(DMAB) (3 g /L)作为
还原剂配制镍浴;用氢氧化铵(质量分数 28%)调
节 pH = 7,将活化的纤维分别放入浴中化学镀
30 min,得到最后的镍涂层。沉积之后,将所得的
镍涂层覆盖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漂洗,然后在
50 ℃的烘箱中干燥 1 h,得到最终样品。
1. 3 复合纤维的形貌表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JEOL,JSM -6510L)对
所制备的复合纤维的形态结构进行表征。首先将
纤维用去离子水清洗,然后在烘箱中干燥后密封保
存,待喷金处理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 1 蕉麻纤维的微观结构及形貌分析
图 1 (a)为未经丝光化处理的蕉麻纤维的微
观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纤维的直径为 200 μm
左右,呈现的是蕉麻纤维的束状结构,单根纤维紧
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纤维表面比较光滑。图 1
(b)为经过丝光化处理的蕉麻纤维的扫描电镜照
片,直径为 10 μm 左右的单根蕉麻纤维实现了相
互分离,纤维之间未有明显的结合。试验结果显
示,丝光化处理后的蕉麻纤维的单根纤维虽然分
离,但是依旧保持纤维束形态的定向分布特征,如
图 2 (b)所示。此外,单根纤维表面出现明显的纤
维状微凸结构,呈现定向排列的形态,并与单根纤
维的轴向形成一定的夹角,螺旋式缠绕于单根纤维
表面。分析可知,经过丝光化处理的蕉麻纤维可以
实现对单根纤维分布形态的控制,将束状蕉麻纤维
分离成定向排列的单根纤维;同时去除更多的木质
素及半纤维素等非晶态物质,更加突出单根纤维表
面的微纤丝的微凸结构。因此,采用丝光化处理能
够实现对蕉麻纤维微观形貌的调节,为后续纤维表
面纳米镍薄膜的生长提供不同的纤维基体。
(a)未处理 (b)经丝光化处理
图 1 蕉麻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
(a)定向排列的纤维 (b)纤维表面的微凸结构
图 2 丝光化处理后分离态的蕉麻纤维微观形貌
—82—
功能性整理技术与助剂 产业用纺织品 总第 323 期
2. 2 蕉麻纤维表面纳米镍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形貌
分析
通过化学镀镍处理,蕉麻纤维表面生长出不同
形态的纳米镍薄膜。如图 3(a)所示,在未经丝光
化处理的蕉麻纤维表面,可以形成覆盖纤维表面的
大面积纳米镍薄膜,并能勾勒出未处理蕉麻纤维表
面较光滑的表面形态。通过局部放大观察发现,所
形成的纳米镍薄膜组织结构致密,纳米颗粒粒度均
匀(< 100 nm) ,如图 3(b)所示。此外,从图上可
以清晰地看出,随着化学镀镍反应的进一步深入,
在底层致密纳米镍薄膜的表面,会形成数个大颗粒
纳米镍晶体(约 400 nm)的聚集体,以岛状形态分
散于大面积致密纳米镍薄膜上层。因此,通过本试
验的镀镍条件控制,可以实现蕉麻纤维表面的纳米
镍薄膜的连续生长。
(a)纤维束表面大面积
纳米镍薄膜
(b)大倍数的纳米镍薄膜
图 3 未处理蕉麻纤维表面纳米镍薄膜形态
图 4 为纤维细胞壁破裂的蕉麻纤维表面纳米
镍薄膜形态。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带有破裂细胞
壁的蕉麻纤维,其表面在 30 min 的镀镍处理后,形
成一层致密的纳米镍薄膜,粒径均匀(< 100 nm) ,
且薄膜表面平整。不论是在纤维的细胞壁边缘还
是在其中心部位,纳米镍薄膜都具有致密的组织结
构。从图 4(c)可以看出,细胞壁表面的微褶皱轮
廓也表现在纳米镍薄膜上,说明纳米镍薄膜与纤维
表面具有结合力,且纳米颗粒能够连续生长。
(a)纤维束表面的大面积
纳米镍薄膜
(b)纤维细胞壁边缘纳米镍薄膜
(c)中心处纳米镍薄膜
图 4 未处理的细胞壁破裂的蕉麻纤维
表面纳米镍薄膜形态
图 5 为经丝光化处理后蕉麻纤维表面的纳米
镍薄膜形态。从图中可以看出,定向排列的单根纤
维表面均匀地覆盖有致密的纳米镍薄膜,并且整个
纤维表面的薄膜呈现出定向排列的条状凸起结构。
这是由于蕉麻纤维经过丝光化处理后其表面具有
更加突出的微凸结构,从而导致连续生长的纳米镍
薄膜也具有类似的凸起结构。并且纳米镍薄膜凸
起结构的尺寸与纤维表面本身微纤丝导致的微凸
结构的尺寸相当,不同之处在于镀镍后的微凸结构
中的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高度区别更加明显和
突出。因此,相比于未处理蕉麻纤维,丝光化处理
后的纤维表面纳米镍薄膜的结构和形貌发生了较
大变化,形成了更加复杂的微凸结构,增加了纳米
镍薄膜的比表面积,在化学催化等方面具有潜在
应用。
(a)定向独立蕉麻纤维 (b)单根纤维表面
(c)局部放大的单根纤维表面
图 5 经丝光化处理的蕉麻纤维表面
化学镀镍后的微观组织形貌
2. 3 蕉麻纤维表面纳米镍薄膜的生长机理分析
试验结果显示,纳米镍薄膜在连续生长过程
—92—
2015 年第 10 期 产业用纺织品 功能性整理技术与助剂
中,基于不同的纤维表面可以获得不同形态的薄膜
组织。未经丝光化处理的蕉麻纤维间未分离,其表
面较平整,从而能够获得大面积的纳米镍薄膜,其
成形机理如图 6 所示。而相较于纤维束态的蕉麻
纤维,经丝光化处理的蕉麻纤维可以为镍薄膜的生
长提供更大的基体表面,并且以纤维表面的微凸结
构为模板,可以对其进行结构复制,从而得到具有
微凸结构的纳米镍薄膜,其成形机理如图 7 所示。
图 6 未经丝光化处理的蕉麻纤维的纳米镍薄膜成形机理
图 7 经丝光化处理的蕉麻纤维的纳米镍薄膜成形机理
3 结语
本文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制备得到了表面镀有
纳米镍薄膜的蕉麻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了蕉麻纤维表面不同形态的纳米镍薄膜。得到以
下结论:
(1)采用丝光化处理能够实现对蕉麻纤维微
观形貌的调节,且不同的丝光化处理条件可制备不
同形貌的蕉麻纤维。
(2)相比于未经丝光化处理的蕉麻纤维,处理
后的纤维表面纳米镍薄膜的结构和形貌发生了较
大变化,形成了更加复杂的微凸结构,该结构对提
高纳米镍薄膜的催化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LIU Ke,TAKAGI Hitoshi,YANG Zhimao. Dependence
of tensile properties of abaca fiber fragments and its uni-
directional composites on the fragment height in the fiber
stem [J]. Composites Part A: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2013,45:14 -22.
[2] LU Yinxiang,LIANG Qian,XUE Longlong. Electroless
—03—
功能性整理技术与助剂 产业用纺织品 总第 323 期
nickel deposition on silane modified bamboo fabric
through silver,copper or nickel activation[J].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2012,206:3639 -3644.
[3] BURRT Ingo,GIERLINGER Notburga,ZIMERMANN
Tanja. Properties of chemically and mechanically isola-
ted fibres of spruce (Picea abies wL. x Karst.) :Part 1:
Structur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J]. Holzfors-
chung,2005,59:240 -246.
[4] LU Yinxiang,XUE Longlo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
ence shielding,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ater absorp-
tion of copper /bamboo fabric (Cu /BF) composites
[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72:
828 -834.
[5] OLEG Neikov D,STANISLAV Naboychenko,VICTOR
Gopienko G,et al. Handbook of non-ferrous metal pow-
ders: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K]. Elsevier,
2012:371 -372.
[6] SCHAELER T A,JACBSEN A J,TORRENTS A,et
al. Ultralight metallic microlattices [J]. Science,
2011,334:962 -965.
[7] JIANG Zhifeng,XIE Jimin,JIANG Deli,et al. Modifi-
ers-assisted formation of nickel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catalytic application to p-nitrophenol reduction [J].
Cryst Eng Comm,2013,15:560 -569.
[8] XIE Songhai,QIAO Minghua,ZHOU Wuzong,et al.
Controlled 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 crystalliza-
tion of Ni -P nanospheres [J].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2005,109:24361 -24368.
[9] SHI Yanmei,XU You, ZHUO Sifei, et al. Ni2P
nanosheets /Ni foam composite electrode for long-lived
and pH-tolerable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generation
[J].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5,7:2376 -2384.
Study of the nickel nanofilm electroless-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of abaca fiber
Liu Ke1,2,Wang Yuan2,Liu Qiongzhen2,Li Mufang1,2,Wang Dong1,2
(1. Foshan We-chan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mited;
2.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Abstract: For the single function and narrow application of natural plant fibers,the abaca fibers with different mor-
phologies were obtained by chemical solution mercerized treatment. After the treatments such as surface
silanization and chemical plating at room temperature,the nickel nanoparticles were electrolessly deposi-
ted on the surface of abaca fiber and related nanofilm was formed. The surface morphologies of the fibers
and nano nickel thin film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emical plating makes the dense nano nickel thin film formed on the abaca fiber surface and sur-
face silanization let the nano nickel thin film appear a clear micro convex struct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orphology of nanometer nickel thin film can be controlled by changing the chemical treatment con-
dition for abaca fiber.
Keywords:abaca fiber,nano-nickel,film,chemical plating,mercerized treatment
清爽地球靠大家
低碳走进你我他
—13—
2015 年第 10 期 产业用纺织品 功能性整理技术与助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