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育报告



全 文 :甘肃农业科技 Gansu Agr. Sci. and Techn. No. 12 20162016 年 第 12 期
摘要:大蒜新品系天蒜 1号选自薹蒜兼用品种上海红蒜的田间变异优良单株。在 2013— 2014年度大蒜
新品系多点试验中,天蒜 1号 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蒜薹 5 518.1 kg/hm2、蒜头 19 441.5 kg/hm2,均较对照品
种上海红蒜增产 11.65%。天蒜 1号表现抗大蒜紫斑病、白腐病。生育期 254 d,株高 81.1 cm,生长势强,叶
绿色,薹茎长 53 cm,抽薹率 95%;蒜头大而匀,单株蒜瓣平均 8~9瓣,蒜头蒜苔产量高,属于薹蒜兼用品
种。蒜头维生素 C含量为 17.1 mg/kg。适宜在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等地海拔 1 700 m以下的川水地覆膜种
植。
关键词:大蒜薹蒜兼用品种;天蒜 1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S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6)12-0045-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6.12.015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育报告
孙锦云,蒲建刚,王德贤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01)
收稿日期:2016-06-02
作者简介:孙锦云(1974—),女,甘肃天水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联系电话:
(0)13993868555。
通信作者:蒲建刚(1965—),男,甘肃天水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蒜新品种引育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联系电话:
(0)13830889302。
大蒜是甘肃省的特色蔬菜,甘肃省大蒜产区
根据品种特性和生态气候特点分为秋播区和春播
区,其中秋播蒜区主要集中在天水市、陇南市蒜
区,常年种植面积在10000hm2左右[1-4],主栽品
种为成县大蒜、上海红蒜、天水白蒜,均通过当
地蒜农自发引进。近年来,由于种植年限长,留
种技术落后,加之大多数蒜农采取连作种植,导
致产量下降,商品性降低。针对大蒜生产中存在
的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大蒜新品种选育工作,
2015年选育出适宜我省秋播蒜区种植的薹蒜兼用
[4] 高文胜,李林光,吕德国,等. 修剪对‘寒富’苹果果
实内在品质的影响[J]. 北方果树, 2010(1):7-8.
[5] 苏世荣,王长辉,王 成,等. 果树拉枝技术[J]. 果
农之友, 2009(4):10.
[6] 刘国俊. 苹果拉枝技术[J]. 河北果树,2011(2):38-
39.
[7] 李 雄,吴鲜亮. 苹果梨幼树拉枝效应的研究[J]. 内
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9(2):152-157.
[8] 袁凤荣,李兴春,魏晓东,等. 苹果幼树拉枝新方法
[J]. 北方果树,2006(3):54.
[9] 韩明玉. 拉枝角度对富士苹果树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
的影响[J]. 北方果树,2008(6):65.
[10] 何世珑,周 军,马恩明,等. 苹果幼树拉枝效应
观察初报[J]. 北方园艺,1994(3):26-27.
[11] 王金泉,左奎旺. 苹果树高光纺锤形树形建造及优
质丰产技术[J]. 果农之友,1999(3):11-12.
[12] 高建国. 红富士苹果树生长季修剪关键技术[J]. 西
北园艺,2005(2):44.
[13] 李勇武,韩明玉,范崇辉,等. 富士苹果不同拉枝
角度叶片营养物质含量与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J].
西北农业学报,2007,16(2):161-164.
[14] 徐贵轩,李宏建. 不同拉枝角度对“望山红”苹果果
实品质和枝类特性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1(20):
24-26.
[15] 张继义,赵国生,胡跃军,等. 苹果梨幼树拉枝试
验[J]. 中国果树,2001(1):19.
[16] 杜 荣,曲俊贤,赵增强,等. 不同拉枝角度对嘎
啦苹果叶片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西北林学
院学报,2009,24(2):71-74.
[17] 李永武,韩明玉,范崇辉,等. 不同拉枝角度对苹
果果实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6,34(11):157-159.
[18] 戴文圣,王白坡,钱银才,等. 拉枝对不同品种幼
龄梨树生长结果的影响[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6
(2):123-129.
[19] 许家辉,张泽煌,陈长忠,等. 拉枝对枇杷枝梢生
长与成花的影响[J]. 中国南方果树,2004(1):34-
35.
[20] 李永武,韩明玉,范崇辉,等. 不同拉枝角度对苹
果果实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6,34(11):157 - 159.
(本文责编:陈 珩)
!!!!!!!!!!!!!!!!!!!!!!!!!!!!!!!!!!!!!!!!!!!!!!!!!!!!!
45
甘肃农业科技 Gansu Agr. Sci. and Techn. No. 12 20162016 年 第 12 期
的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
1 选育经过
大蒜新品系天蒜1号选自天水市薹蒜兼用大
蒜主栽品种上海红蒜的田间优良变异单株。2006
年9月,在天水市秦州区大蒜连作自然发病田中,
选择对白腐病抗性明显的单株,收获后于当年秋
季种植,经过出苗、返青、露薹期对植株进行观
察和抗病性筛选,并挂牌标记,结合产量、抗病
性观察结果,选择抗病、生长健壮的优良单株50
个。2008年秋季采回原发病地块表土,对入选优
良单株混合播种,进行发病压力鉴定,2008年6
月结合蒜头收获复选优良株系。2009年秋季对复
选的 14 个优良株系开展株系鉴定试验,2010—
2011 年度进行大蒜品鉴试验;2011—2013 年进
行品比试验。2013—2014 年度在清水县、秦州
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多点试验。2014—
2015年度进行生产试验,同时在天水市内蒜区进
行示范。2015 年 12 月通过天水市科技局组织的
技术鉴定,建议定名天蒜1号。
2 产量表现
2.1 品鉴试验
2010—2011年度,在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试验地进行的品鉴试验中,天蒜1号蒜薹产量为
6008.1kg/hm2,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38.24%,
居4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蒜头产量为20457.9
kg/hm2,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3.46%,居4个
参试品种(系)第3位。
2.2 品比试验
2011—2013 年,在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试验地进行的品比试验中[5],天蒜 1 号2 a蒜薹
平均产量为 6 266.3 kg/hm2,较对照品种上海红
蒜增产 18.83%,居 5 个参试品种(系)第 1 位;
蒜头平均产量为 21 203.6 kg/hm2,较对照品种上
海红蒜增产 3.73%,居 5 个参试品种(系)第 3
位。
2.3 多点试验
2013—2014年度,在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镇咀
头、麦积区中滩镇张白村、清水县永清镇泰山庙
塬、甘谷县六峰镇中洲村、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
所西十里站进行的多点试验中,天蒜1号5点(次)
蒜薹平均产量为 5 518.1 kg/hm2,蒜头平均产量
19 441.5 kg/hm2,均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
11.65%。
2.4 生产试验
在2014—2015年度的大蒜生产试验中,天蒜
1号表现出丰产性较好,增产效果显著。其中秦州
区天水镇种植 0.03 hm2,蒜薹折合产量 4 118.0
kg/hm2,蒜头折合产量22921.8 kg/hm2;麦积区中
滩镇种植0.02hm2,蒜薹折合产量7562.6kg/hm2,
蒜头折合产量16532.6kg/hm2;清水县永清镇种植
0.02hm2,蒜薹折合产量4475.4kg/hm2,蒜头折合
产量 25 192.5 kg/hm2;陇南市成县店村种植 0.04
hm2,蒜薹折合产量7254.2kg/hm2,蒜头折合产量
16138.7kg/hm2;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种植0.03
hm2,蒜薹折合产量5676.5kg/hm2,蒜头折合产量
19 946.2 kg/hm2。5点(次)蒜薹平均折合产量
5817.3kg/hm2,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14.63%;
蒜头平均产量为20146.4kg/hm2,较对照品种上海
红蒜增产8.18%.
3 特征特性
天蒜1号抗大蒜紫斑病、白腐病,生长健壮,
生育期 237~273 d,平均 254 d。株高 81.1 cm,
生长势强。叶绿色,9~10 片叶;薹茎长 53 cm,
抽薹率 95%;蒜头大而匀,单株蒜瓣平均 8~9
瓣,蒜头、蒜薹产量高,属于薹蒜兼用品种。品
质优良,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测
定,天蒜 1 号蒜头维生素 C 含量为 17.1 mg/kg,
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高4.5mg/kg。抗病性较强,对
白腐病表现耐病。对大蒜紫斑病的抗性优于对照品
种,病株率为10.1%,病情指数为2.7,对照品种上
海红蒜病株率为45.4%,病情指数为10.2。
4 适宜区域
天蒜1号主要适宜在天水、陇南、平凉、庆
阳等地的海拔1700m以下的川水地覆膜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整地施肥
选择适宜茬口,施足底肥,精细整地。前茬
以小麦、油菜、豆类及非葱蒜蔬菜为宜,播期前
应有30d以上的休闲期。播前将45000kg/hm2腐
熟鸡粪或羊粪均匀撒在地表,用拖拉机或旋耕机
翻入 20 cm 土壤中,施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N-P2O5-K2O为15-15-15)750kg/hm2,然后用旋耕
机整地3~4次,保持地块平坦、疏松。
5.2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播前7~10d对种用蒜头进行晾晒,选择鳞芽
饱满、无病虫的中、大瓣蒜做种,百瓣种要求在
46
甘肃农业科技 Gansu Agr. Sci. and Techn. No. 12 20162016 年 第 12 期
摘要:以玉米品种正大 12号为指示品种,进行了施可丰高效缓释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播前一次
性基施施可丰高效缓释肥 1 434.6 kg/hm2时,主要性状表现良好,产量为 12 692.5 kg/hm2,纯收入 12 665.0元/
hm2,投产比 1 ∶ 2.66,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基础上降低了肥料用量,节本增效明显。
关键词:玉米;施可丰高效缓释肥料;肥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6)12-0047-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6.12.016
施可丰高效缓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初报
高效缓释肥又称长效缓释肥,其主要特点是
将化肥颗粒通过包膜的形式控制肥料养分释放速
度,使养分释放与作物需求同步,这种新型肥料
能有效调控养分释放速度,具有省时省力、增产
增效、节能环保等特点,被称为“化肥工业的一次
技术革命”[1-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缓释肥养
分释放机理及应用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多成
果[3-8]。根据有关学者研究,通常缓控释肥可比速
效氮肥利用率提高 10%~30%,在目标产量相同
的情况下,施用缓控释肥比传统速效肥料可减少
用量10%~40%[9]。玉米是宁夏的主要粮食作物,
年产量占全区粮食作物总产量的2/3。因此,探索
一种高效缓释肥及其施用方法,对降低玉米生产
成本、减少大量施肥对土壤环境的污染都具有重
要意义。我们通过对“施可丰”高效缓释肥料在玉
米上的适宜施肥量进行研究,评价其对玉米产量
及节本增收的影响,为高效缓释肥在宁夏的推广
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王晓媛 1,马建军 2
(1.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宁夏 银川 750001;2.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农业技术推广
中心,宁夏 平罗 753400)
收稿日期:2016-11-14
作者简介:王晓媛(1985—),女,宁夏石嘴山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耕地质量监测与土壤肥料研究工作。联系电
话:(0951)6713764。E-mail:xiaoyuan_2000@126.com。
300g以上,剔除夹心瓣。在天水市蒜区,大蒜播
种期以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宜。大蒜播种多采
用人工开沟,播种深度以5cm为宜,行距20cm,
株距 10~12 cm,密度 45.0 万~52.5 万株 /hm2。
播后用 33%二甲戊灵乳油 3 000 mL/hm2对水 675
kg喷洒地表,然后覆盖幅宽75cm或120cm的白
色地膜。
5.3 田间管理
播后15~20d蒜苗开始陆续顶出地面,每天
11:00时前或15:00时后,可用硬铁丝划破地膜放
出嫩芽或幼苗,膜孔不宜过大。冬前及时灌水,
保证安全越冬。返青后及时是追肥、灌水及除草,
一般结合灌水追肥2~3次,第1次在3月下旬,
追施尿素 150~225 kg/hm2;第 2 次在 4 月(露薹
期)中旬,追施尿素225~300kg/hm2;第3次在5
月中旬(抽薹期),追施氮钾肥(N-P2O5-K2O为
20-5-17)120~150kg/hm2。蒜薹采收后立即灌水1
次。
5.4 及时采收
大蒜抽薹后,蒜薹上部向下弯曲时采收,这
样可以提高蒜薹产量。蒜薹采收目前主要采用划
抽法,采薹应在晴天中午进行。蒜薹采收后25d
左右即可收获蒜头,蒜叶色泽开始变为灰绿色、
植株上部尚有3~4片绿叶、假茎变软时采收,此
时蒜头颜色鲜亮,品质好。
参考文献:
[1] 蒲建刚,马平虎,白 鑫,等. 天水市大蒜生产现状
及发展对策[J]. 甘肃农业科技,2008(4):37-39.
[2] 蒲建刚,王德贤,缑建民,等. 天水市大蒜高产栽培
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0(10):18-19.
[3] 缑建民,蒲建刚,王德贤,等. 天水市蒜苗栽培技术
[J]. 甘肃农业科技,2014(7):61-62.
[4] 王德贤,王 琰,蒲建刚,等. 天水市大蒜秋播品比
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1(11):10-13.
[5] 陈碧敏,晁 燕,唐美荣. 3个大蒜新品种的比较[J].
农技服务,2008,25(9):27;161.
(本文责编:陈 伟)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