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玉蜀黍非皂化性提出物对牙周病治疗的一些实验结果



全 文 :型去研究发炎牙髓在暴露与盖髓之后的治疗
特性 。
作者取两个猴子的 5牙 , 用 35 号倒锥碳
钢钻在涡轮机上喷水钻出颊面 V类洞深达 牙
本质的内 1 / 2。 28 个牙的洞以温热的牙胶充
填 , 暂时敷盖 , 八天后呈轻度至 中度 牙 髓
炎 。 其余 27 个牙的洞内将人的牙齿中取出的
软龋坏牙本质放入洞底 , 并用汞合金充填 ,
八天后牙髓呈现严重的炎性反应 。
八天后从洞中取出牙胶及龋坏牙本质和
汞合金 , 在电钻机上用 2 号园锥低速暴露牙
髓 。 以 1 3个原来用牙胶充填的牙髓和 15 个用
龋坏牙本质汞合金充填的牙髓用厚的氧化锌
丁香油糊剂作盖髓剂 , 其余的牙用氢氧化钙
糊剂作盖髓剂 , 最后均以汞合金充填 。
盖髓后 , 经过八天 (2 6牙 ) 和 83 天 (2 9
牙 ) 的进一步观察 。 将猴子杀死 , 立刻解剖
领骨并放入 10 %的中性缓冲甲醛液中。 一小
时后从领骨上分离每一个牙 。 经过切片 , 脱
钙 , 染色后 , 在显微镜下观察。
盖髓八天后 , 作者观察到所有的牙齿均
有严重的反应 , 在暴露处附近的组织内可见
到很多牙本质碎片 。 用氢氧化钙糊剂盖髓的
全部牙 中 , 牙髓与糊剂连接地方可以见到坏
死 , 在邻近健康组织上可以见到粒细胞聚集 ,
有时可见到脓肿 。 原来用龋坏牙本质充填的
牙齿则发现严重的反应 。
起初用牙胶敷盖并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治疗的牙中 , 在接近穿孔处有粒细胞聚集 ,
且常有脓肿 。 此外 , 周围组织有散在的粒细
胞 , 通常局限于洞底下面牙髓的 一 个 区 域
内。
盖髓 83 天之后 , 作者观察到用氢氧化钙
治疗的病例中 , 有一个牙完全治愈 , 继发性
牙本质形成于洞底 , 牙髓未见发炎 ; 而该组
中有 5 个牙部分或全部冠部牙髓均坏死 , 并
在邻近组织上见到慢性炎症 , 其余的八个牙
的牙髓均坏死 。 无论起初用牙胶或用龋坏牙
本质充填的牙 , 在用氢氧化钙治疗后未见显
著的效果 。
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盖髓剂的 10 个牙
效果相当好 , 在洞底形成继发性牙本质 , 在
牙髓暴露处附近不同程度地形成硬组织 , 硬
组织经常形成于牙本质碎片之间或者周围 ,
有一例的冠部牙髓完全被牙本质碎片充满 ,
并粘着在一块 。 这些牙的牙髓或者没有炎症 ,
或者在暴露处附近仅有少量的淋巴细胞 。 其
余五个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治疗的牙 , 在临
近穿孔处出现中度慢性炎性改变 。 用氧化锌
丁香油治疗的牙中 , 使用氢氧化钙未见任何
有益 的效果 , 无一例发现牙髓坏死 。
根据以上实验 , 作者认为在暴露的发炎
牙髓的治疗中 , 使用氢氧化钙未见任何有益
的效果 , 而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的效果则较为
显著 。
〔T r o n s t a d L . e t a l : O r a l S u r g , 5 4 (s ) :
4 7 7
, 1 9 7 2 (英文 ) 何国华摘 岳松龄校 〕
0 5
。 玉蜀黍非皂化性提出物对牙周病治疗
的一些实验结果
19 5 9 年 T h e i r s 等氏发表了玉蜀柔胚芽
油非皂化性提出物的治疗效果 。 证实其对硬
皮病 、 发育期良性 骨 髓 炎 、 P ag e s 氏骨病
(变形性骨炎 ) 、 慢性进行性多关节骨溶解
以及牙周病等是一种优良的对症 性 治 疗 药
物。
玉蜀黍胚芽油非皂化物含有下列成份 :
60 一 70 % 各种 固醇 (谷固醇 、 豆固醇 、
麦角固醇 ) 、 5一 6% 碳氢化合物 (三十碳
六烯 、 叶录醇和某些饱和碳 氢 化 合 物 ) 、
l一 2%各种生育酚 (维生素 E ) 以及 10 一 20 %
性质未定的天然物质 (但有一定的抗氧化能
力 ) 。
文中还介绍了一些学者报导的 I lst a d ol
(玉蜀黍胚芽油非皂化性提出物制剂 ) 的治
疗效果 。
作者 自 1 9 6 7年 2 月开始对 4G 例住院患者
采用玉蜀黍非皂化性提出物进行治疗。 患者
首先接受牙周病的传统治疗 : 抗菌素 、 洁牙 、
咬合平衡 , 必要时作牙佩切除术。 传统治疗
无效者 , 改用玉蜀黍非皂化性提出物进行治
疗 , 治疗前对 20 例作了牙跟活检 。 其中 10
伪显示有大量白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以及牙
眼上皮角化不全 , 8例有少量组 织 细 胞 浸
润 , 容易与生理性炎性浸润相混淆 , 2 例显
徽镜观察完全正常 。 根据患者病情治疗 1一 3
月不等。 起始 8天每 日`片 , 以后每 日 2一 3片。
结果 :
临床检查 : 牙眼出血减少或停止 , 色泽
正常 , 疼痛减轻 。 40 例中有 35 例 牙 动 度 减
少 。 有口臭和渗出物的 25 例患者中 18 例完全
消失。 40 例患者在治疗前均表现 有 鳅 缘 充
血 , 治疗后仅剩 7例 。 全部患者中有 36 例称
自觉症状改善。
显微镜观察 : 与治疗前所取活检对照 ,
1 0例患者原有大量白细胞浸润 , 治疗后均明
显减少 , 但未完全消失。 其中 5 例上皮角化
转为正常 , 3例明显改善 , 2例无变化 。
作者采用同法对部分患者进 行 门 诊 治
疗 , 效果亦相当显著 。
文中还介绍了一例严重天疤疮患者 , 采
用 nI s a dol 进行治疗后获得显著改善。
〔B e r k e n b a u m D . e t a l : R e v M e d
B服 e l l e s , 4 : 2 13 , 19 6 9 ( 法文 ) 樊明文摘高尚志校〕
0 6
。 采用眼移植物复盖裸露根面
作者认为牙周发炎及不正确的刷牙方法
可导致鳅退缩 , 根裸露 。 这种退缩达到或超
过膜眼线时 , 则附丽跟的连续性被破坏 , 前
庭沟变浅 , 加上肌肉的牵引及局 部 清 洁 不
当 , 则可以促使跟退缩进一步加剧 。 过去多
采用根 向复位瓣 , 有蒂移植等使附着跟向根
尖方向推进 , 同时加深前庭沟 。
作者对 19 例病员 , (其中男性 1 人 , 女
性 8 人 ) 由于跟退缩致根裸露的 20 个牙的根
面上 , 采用 自体酿移植物以求达到根除牙周
袋 , 增加附着眼宽度 , 同时复盖裸露的根面 。
经过一般常规治疗后 , 在手术前 , 先仔
细地测量以下几点 : 根裸露的长度及宽度 、
附着眼的宽度和牙周袋深度 。
从上领第一二磨牙胯侧取下酿移植物 ,
用 5 号黑丝线将移植物缝合在裸 露 的 根 面
上 , 并立即进行第二次测量与记录 。
1
. 从牙釉骨质交界处到跟移植物边缘的
垂直距离 。
2
. 在游离酿移植片边缘 , 测量根面宽度 。
3
. 移植片在颈根向的宽度 。
然后 , 复盖塞治剂 , 常规医嘱 , 一周后
去除塞治剂和折线 , 用 3 %双氧水清洗伤 口
后 , 再塞治一周 。 手术后的 l 、 3 、 6 月各
进行复查一次 。
作者根据眼缺损的外形分为二类 , 缺损
宽度小于 3 毫米者为窄型 , 超过 3 毫米者为
宽型 。 并进一步根据缺损的深度 , 也以 3 毫
米为标准 , 分为深浅两种 。
术后结果 : 窄而浅一组中 7 例 , 除一例
由于根间骨质破坏显著 , 移植手术失败外 ,其
余 6例平均根面 复盖率高达 69 % 。 窄而深一
组中 5 例 , 平均根面复盖率为39 % 。作者认为
这是由于侧枝循环不足以供养大块的移植片
所引起的 。 缺损宽于 3 毫米深于 3毫米 的宽
而深一组中 8例 , 平均根面复盖率仅 13 % 。
作者提出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
1
. 术后根面复盖率的百分数虽然各不相
同 , 但没有一例术后的跟缘比术前更向根尖
方向退缩 。
2
. 术后牙周袋的深度维持原状 , 或减少
到正常范围内 。
3
. 附着酿的宽度一般都增加 了 , 其增加
的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 眼移植片的宽度 ,
术中鳅片收缩的量 , 以及术后因缺血 , 移植
片周围坏 死而丧失的量 。
4
. 不在牙弓上的错位牙 , 发生根面裸露
时 , 如先用正牙方法矫正牙的位置 , 则术后
成功率提高 。
〔M 1i n e k A . e t a l : J P e r i o d o n t o l , 4 4
( 4 )
: 2 4 8
, 1 9 7 3 (英 文 ) 全月华摘 肖卓然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