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沙地海岸松在山东和浙江引种试验研究
司继跃1 , 赵 雪2 , 解 蕊2 , 雷妮娅2 , 林 霞3 , 郑 坚3 , 刘祖文4 , 李俊清2
(1.山东省烟台市林业局 , 山东烟台 264000;2.北京林业大学 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00083;3.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浙江温州 325005;4.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林业局 ,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通过对引种沙地海岸松的育苗和造林试验研究 , 结果表明:在沙地海岸松第一年幼苗期生长中 , 播种密度
对其影响不大 , 而适度遮荫 (80%透光率)有利于海岸松幼苗的生长。 沙地海岸松在养分含量高 、 偏酸性土壤
中生长占优势 , 且在温州地区育苗及造林后的高与地径生长均显著高于蓬莱地区。海岸松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
显著高于裸根苗;不同海岸带造林后 , 其生长速度在海阳市最快 , 其次是莱州市和烟台市。
关键词:沙地海岸松;育苗;引种;山东;浙江
中图分类号:S722.7;S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22(2009)03-0071-06
Study on the Introduced Seedling of Pinus
pinaster Ait.in Shandong and Zhejiang Provinces
SI Jiyue1 ,ZHAO Xue2 ,XIE Rui2 , LEI Niya2 ,
LIN Xia3 ,ZHENG Jian3 , LIU Zuwen4 , LI Junqing2
(1.Y antai Municipal Forestr y Bu rea u , Y antai 264000 , Shandong Province;2.The Key Laboratory for S ilvicul ture and Conservat ion
of Min istry of E ducation , Beij ing Forestry U niversi ty , Beijing , 100083;3.Subtropical Crop Inst itute , Wenzhou 325005 , Zhejiang
Province;4.Forest ry Bureau o f Laishan Dist rict , Yan tai Mun icipa lity 264000 , Shandong Province , China)
Abstract:The objective of the paper is to study the breeding and forestation of the int roduced seedlings
of Pinus pinaster Ait.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sow ing density had litt le ef fect on the seedlings of
P.pinaster in the fi rst year.However , moderate shading (80% transmit tance)was beneficial to
seedlings of P.pinaster.P.pinaster g row s better in the acid and high nutrient soil.As fo r the height
g row th and g round diameter grow th , seedling s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handong Province.The survival percentage af ter fo restation w ith container seedlings w as higher
than that of bare-root seedlings.P.pinaster g rew better in the city of Haiyang than in Penglai and
Yantai af ter forestation in dif ferent coastal zones in Shandong Province.
Key words:Pinus pinaster Ait , cultivation , int roduct ion ,Shandong ,Zhejiang
收稿日期:2009-03-18;修回日期:2009-05-20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 948”技术引进项目(2004-4-02)
作者简介:司继跃(1952-), 男 ,山东人 , 会计师 ,从事自然保护区工作。
责任作者:李俊清 , 男 ,教授 , 博士 ,主要从事中国西南山地和西藏高原的水青冈 、高山和珙桐遗传多样性和地理变异 ,
以及西北荒漠绿洲植被恢复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009 年 6 月
第 3 期
林业资源管理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June 2009
No.3
我国胶东和东南沿海地带是两大自然灾害集中
分布区 ,建立沿海防护林体系是改善该地区生态环
境的重要手段[ 1] 。近几年来引进的多个造林树种 ,
在我国海防林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 ,我国
沿海防护林普遍存在着树种单一 ,结构简单 ,生态系
统稳定性差的问题[ 2] 。尽管经过引种 、驯化和大面
积更新改造 ,海防林树种有所增加 ,但受自然环境条
件制约 ,成效没有大的突破[ 3] ,主要由于人们对外
引树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了解不够所造成的 。因
此 ,借助他山之石 ,引进 、选育优良的适生树种是解
决该难题的关键所在 。
沙地海岸松(Pinus pinaster Ait.)是一种沿海
沙地造林树种 ,也是一种优良速生用材树种 ,能够在
贫瘠的沿海沙地上生存 ,根系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
抗风倒能力强[ 4-6] ,其采伐周期为 20-30年 ,每株
林木材积接近 1m3[ 7] 。沙地海岸松不仅适于沙地造
林 ,也能在瘠薄山地造林 , 适应于贫瘠的酸性土
壤[ 8] 。海岸松特有的适应海洋性气候的特性可以
成为我国海防林体系建设的适生树种资源 ,而我国
胶东半岛的沿海沙地 、华北河流沙地到长江流域的
各种沙地 ,都有着与海岸松原产地类似的气候和土
壤条件。因此 ,引种及栽培这一珍贵的树种在我国
沿海海防林建设的特殊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在 2005 —2008年的引种试验中 ,我们总结出沙
地海岸松种子萌发的适宜环境条件[ 9] ,并研究不同
环境因子对沙地海岸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10] 。在此
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对比了沙地海岸松在我国山东
和浙江沿海地区育苗及造林后的生长表现 ,以完善
我国海岸松的栽培驯化试验 ,为沿海防护林的建设
选择防风固堤植物提供一个新的优良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沙地海岸松引种试验选择在山东烟台和浙江温
州两个地区 ,烟台市(120°34′~ 121°9′E ,N37°25′~
37°49′N)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空气湿润 ,气
候宜人 ,年平均气温在摄氏 12℃左右 ,年平均降雨
量652mm 左右 ,年平均日照2 698h ,无霜期 200d 。
平均日照时数为2 640h 。温州市(119°37′~ 121°18′
E;270°3′~ 280°36′N)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润湿性气
候 ,冬夏季风交替显著 ,温度适中 ,雨量充沛。年平
均气温 16.1 ~ 18.2℃冬无严寒 ,夏少酷暑 。年降水
量在1 500 ~ 1 900mm之间。春夏之交有梅雨 ,7 —9
月间有台风 ,无霜期为 260 ~ 280d 。全年日照时数
在1 800h 。
1.2 试验材料
引种试验中的沙地海岸松种子由中国林木种子
公司直接从法国进口。按照 ISTA(国际种子检验协
会)种子检验规程[ 11] ,种子千粒重分别为(52.55±
0.36)g 和(58.5±0.42)g ,变异系数均小于 6%;采
用四唑(TTC)1%浓度测定种子的生活力 ,结果均大
于 90%,种子检验合格。
1.3 试验方法
1.3.1 沙地海岸松育苗试验
1)沙地海岸松育苗试验。2005年 4月试验在
山东蓬莱苗圃进行 ,共设 2个试验 ,均采用完全随机
区组的方法 ,小区面积为 1m ×1m 。分别在当年的
相同时间对幼苗进行生长量的测量。
试验 1:播种密度直接影响单位面积产量和质
量[ 12] ,选取经过低温(38℃水浸 24小时催芽)处理
的种子 ,安排 3个处理密度对沙地海岸松进行播种 ,
A:1 000(粒/m2), B:800(粒/m2), C:600(粒/m2),
试验重复 7次 。
试验 2:采用 4个处理 ,A:对照(无遮荫网 ,无菌
根剂);B:覆盖 1层遮荫网(苗床透光率为 80%);C:
2层遮荫网(苗床透光率 60%);无遮荫网作为对
照(透光率为 100%)。每个处理 100粒种子 ,重复 5
次。
2)沙地海岸松引种试验 。2005年4月在温州 、
烟台同时进行育苗对比试验 ,并在 2007 年 11月的
相同时间采用相同方法进行生长观测 ,研究适合海
岸松的最佳引种地以及最佳环境条件 。
1.3.2 沙地海岸松造林试验
2006年 4月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地区海岸带
开展了沙地海岸松不同苗木类型的造林试验 ,采用
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共设容器苗与裸根苗 2个处理 ,
每处理苗木 100株(1年生),重复 13次 。造林时的
株行距为 2m ×2m ,即每试验小区面积为 400m2 。
72 林业资源管理 第 3 期
试验地四周分别采用杨树作为保护行 。此外 ,在同
一时间 、同一试验方法分别在山东蓬莱山地 、浙江温
州的海岸带及海岛进行造林试验 ,就土壤类型(土壤
养分)和立地条件(烟台和温州)进行了对比研究 。
于2007年 4月和 11 月同一时间进行调查 ,测量每
个造林点所有幼树的苗高 、地径及成活率。
2008年 3月分别在烟台市的芝罘区 、莱州市和
海阳市三个不同环境特征的海岸带进行了沙地海岸
松造林试验。该试验用来对比分析海岸松适宜生长
的主要区域。调查时间为 2009年 1月 ,即在海岸松
越冬期间进行生长量的调查 ,调查时在每个造林地
随即选取 100株幼树进行苗高和地径的测量 。
1.4 数据分析
采用经典的统计方法计算出沙地海岸松生长量
的平均值 ,用 one-way ANOVA 分析不同处理之间
的差异性 ,根据组间和组内自由度查 F 界值表 ,进
行 F 检验 ,如果 F
差异不显著;F>F0.05 , P <0.05时 ,说明样本差异
显著;如果 F>F 0.01 ,P <0.01时 ,说明样本差异极
显著[ 13] 。
2 结果与分析
2.1 沙地海岸松育苗试验
2.1.1 播种密度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从图 1 、图 2 、图 3 可以看出 ,在第一个生长期
中 ,不同播种密度下沙地海岸松苗高 、地径和针叶数
量的生长差异不大 ,且经方差分析 ,差异均不显著
(P >0.05)。在生长初期 ,海岸松幼苗在低密度区
的苗高 、地径和针叶数均小于中 、高密度区。而到生
长后期 ,即苗木进入硬化期之前 ,低密度区海岸松的
苗高分别高出中 、高密度区(4±0.02)cm , (1.69±
0.28)cm;地径比中 、高密度区多(0.02 ±0.0)cm ,
(0.02±0.01)mm;针叶数分别比中 、高密度区多(6±
0.6)个 ,(3±0.9)个。这说明此时密度已经对苗木
开始产生影响 ,但差异不显著(P>0.05)。
2.1.2 遮荫程度对苗木高生长的影响
随着沙地海岸松苗木的生长 ,1层遮荫(80%透
光率)下的苗木高生长逐渐高出 2层遮荫(60%透光
率)和无遮荫的苗木(图 4)。到生长末期 ,1 层遮荫
下的苗高(16.2cm)分别是 2层遮荫与无遮荫的 1.3
和 1.5倍 ,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图 1 不同播种密度对苗高年生长规律的影响
图 2 不同播种密度对地径年生长规律的影响
图 3 不同播种密度对针叶数年生长规律的影响
2.1.3 沙地海岸松在浙江 山东引种地生长的对比
如图 5所示 , 2 年生沙地海岸松在浙江温州引
种地的苗高(116.9cm)和地径(1.36cm)平均值均高
于山东引种地(苗高 、地径分别为 88.9cm 和
73 第 3 期 司继跃等:沙地海岸松在山东和浙江引种试验研究
1.02cm),且经过方差分析 ,两地苗高与地径的生长
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说明在温州引种沙
地海岸松 ,其高 、径生长均显著高于蓬莱地区 。
图 4 不同遮荫对苗木年生长进程的影响
图 5 沙地海岸松在浙江和山东的生长对比
2.2 沙地海岸松造林试验
2.2.1 裸根苗与容器苗造林对比
沙地海岸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成活率差异较
大(表 1)。
表 1 裸根苗与容器苗造林成活率的比较 %
裸根苗 容器苗
温州龙湾 温州龙湾 温州洞头 蓬莱潮水
30 87 45 99
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均高于裸根苗。温州龙湾海
岸带同时进行的沙地海岸松裸根苗与容器苗造林 ,
其成活率分别为 30%和 87%,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沙地海岸松容器苗造林中 ,蓬莱潮水的荒
山造林成活率最高 ,达 99%,其次是温州龙湾和洞
头的海岸边造林 ,经方差分析 ,蓬莱的造林成活率显
著高于温州(P <0.05)。
2.2.2 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试验
植物生长发育随着土壤中的养分不同而产生差
异(表 2),洞头的土壤中全氮 、速磷 、速钾和有机质含
量高于龙湾 、蓬莱造林点 ,且 pH 值小于 7 ,属于酸性
土壤 ,其它两个地方的土壤 pH值都大于 7 ,偏碱性。
沙地海岸松在温州的洞头 、龙湾苗木的高生长
和地径生长速度比蓬莱地区的快。在洞头造林中 ,
11月比 4月的苗高平均增长了 80.6%,地径平均增
长了 84.5%;在龙湾和蓬莱 , 11月比 4 月的苗高分
别增长了 50.3%, 7.7%,地径分别增长了 84.0%,
58.7%(图 6)。经方差分析 ,洞头和龙湾苗高和地
径生长差异并不显著(P >0.05),而温州苗木的高
生长与地径生长均高于蓬莱潮水 ,且存在极显著差
异(P <0.01)。
表 2 土壤理化分析
地点 全氮/ % 速磷/(mg/ kg)
速钾/
(mg/ kg) pH
含盐量/
(m s/cm)有机/ %
温州洞头
北策岛 0.189 8.52 125.00 6.06 0.398 5.155
温州龙湾
海岸带 0.032 2.20 56.44 8.09 0.135 0.850
蓬莱潮水
山地 0.063 2.10 81.35 7.65 0.061 1.230
2.2.3 烟台市不同海岸带上海岸松的造林试验
海岸松在海阳市造林后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速度
最快 ,苗高和地径分别增长了 53.1%, 36.1%;其次
是莱州市海岸带造林 , 苗高和地径分别增长了
22.9%, 32.8%;烟台芝罘区造林后海岸松生长的最
慢 ,苗高和地径只分别增长了 16.3%, 22.3%(图
7)。经方差分析 ,海岸松在海阳市的高生长极显著
高于其他两个造林点(P <0.01),海阳市与烟台市
海岸松的地径生长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但海阳市与
莱州市的地径生长差异不显著(P >0.05),此外 ,莱
州市与烟台市海岸松苗高生长差异不显著 ,而地径
存在极显著差异。
74 林业资源管理 第 3 期
图 6 不同立地条件下沙地海岸松造林后生长对比
图 7 烟台不同海岸带上沙地海岸松造林后生长对比
3 结论与讨论
沙地海岸松为喜光乔木 ,生长迅速[ 14] , 在第 1
年幼苗期的生长中 ,播种密度对其影响不大 ,而适度
遮荫(80%透光率)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 ,说明光照
条件对海岸松苗期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为植物
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光的需求及对不同光环境的响
应与适应特性不同[ 15] ,而海岸松幼苗生长是需要适
度遮荫环境的 。不同地区的苗期造林试验结果表
明 ,浙江温州 2个造林点的高生长与地径生长都显
著高于山东蓬莱地区 ,与育苗试验结果一致 。原因
不仅与土壤养分有关 ,还与两地的水热条件有着密
切的联系 ,浙江地区的水热条件要明显优越于山东
地区 ,温州市全年平均降雨量(1 674.1mm)高于蓬
莱市(600mm);温州市的年平均气温(17.1℃)和最
冷月气温(8.1℃)都高于蓬莱地区(13.8℃, 5 ~
6℃)[ 16] ,且光照充足 ,年平均有效积温高 。
沙地海岸松适合生存的土壤是多样的 ,主要是
酸性土壤 , 但在盐碱或者瘠薄土壤上依旧可以生
存[ 8] 。就土壤养分含量而言 ,温州龙湾造林点的养
分含量均小于其他地区 ,且 pH 值大于 7 ,石砾较多 ,
通透性不好 ,然而海岸松在龙湾的造林成活率较高 ,
半年度过缓苗期 , 生长迅速 , 验证了 Bravo[ 8] 的说
法。就土壤 pH 值而言 ,洞头北策岛的土壤为酸性
土壤 ,而海岸松在该区域的生长状况最好 ,说明其适
宜在酸性土壤下生长。就土壤盐分含量而言 ,温州
2个海边造林地的土壤含盐量均在 0.1%~ 0.3%之
间 ,属于中度盐化土 ,这种土壤对于盐分很敏感的作
物可能受到影响[ 17] ,而海岸松仍能良好的生长 ,说
明它的耐盐性强 ,进一步验证了 Bravo[ 8]的研究结
果。本文研究中 ,沙地海岸松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
于容器苗 ,主要由于松类树种繁殖的一个主要特点
是有性繁殖容易 、无性繁殖困难[ 18] ,因为松科松属
75 第 3 期 司继跃等:沙地海岸松在山东和浙江引种试验研究
植物属于难生根树种[ 19] ,所以裸根苗起苗后对海岸
松根系 ,尤其是须根破坏严重 ,且根部没有带土 ,加
快了水分蒸发 ,因此移栽后苗木的生根能力差 ,从而
致使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 。
沙地海岸松在烟台市芝罘区 、莱州市和海阳市
3个不同海岸带造林后 ,其生长速度在海阳市最快 ,
其次是莱州市和烟台市。主要由于海阳市地处黄海
之滨 ,山东半岛南翼 ,四季雨量充沛 ,冬无严寒 ,温暖
湿润 ,虽受大陆气团西北季风控制 ,但同时也受黄海
海洋气候影响 ,海阳市的冬季气温降幅小 。而烟台
市和莱州市分布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和西北部 ,均
受渤海海洋气候影响 ,冬季较海阳市寒冷干燥[ 20] ,
因此海岸松在海阳市造林后生长量最高 。
参考文献:
[ 1] 许景伟 ,李传荣 ,王卫东 ,等.论山东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
[ J] .防护林科技 , 2007(1):47-49.
[ 2] 周生贤.全面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构筑我国万里海疆
的绿色屏障———在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 J] .世界林业研究 , 2005 , 4(18):1-6.
[ 3] 王玉华 ,董瑞忠 ,胡丁猛 ,等.山东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现状
与对策[ J] .山东林业科技 , 2006(4):82-84.
[ 4] Cucchi V , Meredieu C , Stokes A , et al., Root anchorage of inner
and edge trees in stands of Maritime pine growing in different pod-
zolic soi l conditions[ J] .Trees , 2004 , 18:460-466.
[ 5] Danjon F , Fourcaud T , Bert D.Root architecture and w ind-f irm-
ness of mature Pinus pinaster[ J] .New Phytologi st , 2005 , 168:
387-400.
[ 6] Genet M , Stokes A ,S alin F.et al.The inf luence of cellulose content
on tensile st rength in tree roots[ J] .Plant and Soil , 2005 , 278(1-
2):1-9.
[ 7] Barbour L.Maritime pine-Pinus pinaster Ait[ J] .Trees and Natu-
ral Resou rces , 1996 , 7:9-12.
[ 8] Bravo F , Guerra B.Forest st ructure and diameter grow th in mar-
it ime pine in a Mediterranean area[M ] .IUFRO conference on con-
t inuous cover forest ry.Holand:Kluw er Academic Publisher , 2002:
123-134.
[ 9] 李振蒙 ,李俊清 ,刘强 ,等.引种法国海岸松种子萌发试验研究
[ J] .林业资源管理 , 2007(5):65-70.
[ 10] 赵雪 ,李俊清,王丽辉 ,等.引种沙地海岸松幼苗对环境因子的
响应[ J] .生态学报, 2008 , 28(9):4162-4172.
[ 11] IS TA.Internat ional rules for seed testing[ J] .Seed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6 , 24(1):151-154.
[ 12] Sut ton R F.Planting stock quality and grading [ J] .For.Ecol.
Manag , 1979 , 2:123-132.
[ 13] 贾乃光.数理统计[ 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9:99-102.
[ 14] Alí a R , Martí n S.EUFO RGEN-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genetic
conservation and use for Marit ime pine(Pinus pinaster)[ J] .In-
ternational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Inst itute , 2003(6):1-6.
[ 15] Kursar T A , Coley P D.Con trast ing modes of light acclimat ion in
tw o species of the rainforest understory[ J] .Oecologia , 1999 , 121:
489-498.
[ 16] FANG Jing -Yun , SONG Yong -C hang , LIU Hong -Yan ,
PIAO Shi-Long.Vegetation-Climate Relat ionship and It s Ap-
plicat ion in the Division of Vegetation Zone in C hina[ J] .Acta
Botanica Sinica , 2002 , 44(9):1105-1122.
[ 17] 南京林业大学.土壤农化分析[ M] .第二版.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88:203-205.
[ 18] 沈熙环.种子园技术[ M ] .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出版社 , 1991:
103.
[ 19] 汪企明 ,松树[M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123.
[ 20] 刘燕辉.中国气象年鉴[ M] .北京:气象出版社 , 2007:369.
76 林业资源管理 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