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从柏木粗油中提取食用烟薰剂的研究



全 文 :量、单位面积产量及商品率。对于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林分 ,应当在保持林分合理的乔、
灌、草结构和地被物层的基础上 ,对杜仲实行经营 ,提高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 王承南等 . 杜仲立体经营模式的综合评判 . 全国首届杜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C〕.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2,
83~ 87.
[2 ] 周政贤 . 我国杜仲类型、分布及引种 . 林业科学〔 J〕. 190, 84~ 90.
[3 ] 程品良 . 杜仲种质资源的现状与保持对策 . 植物资源与环境〔 J〕. 1992, 6~ 11.
[4 ] 杨峻山 . 杜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自然资源学报〔 J〕. 1997, 60~ 66.
[5 ] 杜红岩 . 杜仲良种丰产经营模式 . 中国林副特产〔 J〕. 1995a, 27~ 28.
[6 ] 杜红岩 . 庭院杜仲经营模式 .中国土特产〔 J〕 . 1995b, 19~ 20.
[7 ] 杜红岩 . 皮叶两用型杜仲栽培技术 . 林业科技开发〔 J〕. 1994, 3~ 33.
[8 ] 杜红岩 . 杜仲优质高产栽培〔M〕.中国林业出版社 , 127~ 150.
[9 ] 崔克明 . 杜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 . 西北林学院学报〔 J〕. 1994, 51~ 55.
[10 ] 张康健 . 杜仲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西北林学院学报〔 J〕. 1994, 58~ 61.
[11 ] 张康健 . 杜仲综合开发的进展与前景 . 西北林学院学报〔 J〕. 1996, 75~ 78.
[12 ] 崔克明 . 杜仲剥皮再生研究现状和展望 . 全国首届杜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2.
[13 ] 张维涛 . 杜仲混农林业研究初报 . 全国首届杜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C〕.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2, 88~ 92.
[14 ] 张康健 . 杜仲幼树短截效应与防护效益的研究 . 西北林学院学报〔 J〕. 1996, 14~ 17.
[15 ] 张康健 . 杜仲“梅花丛”工程造林技术及其分析 . 全国首届杜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 1992, 79~ 82.
[16 ] 吉庆森 . 我国杜促资源发展的策略 . 西北林学院学报〔 J〕. 1996, 81~ 83.
[17 ] 肖育檀 . 长江中上游地区马尾松水保林经营模式的研究 . 中南林学院学报〔 J〕. 1997, 7~ 12.
[18 ] 叶 萌等 . 特用经济林立体种植和综合开发的研究 . 四川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 四川科
技出版社 , 1997.
[19 ] 杨玉坡等 . 长江上游 (川江 )防护林研究〔R〕.科学出版社 , 1993.
[20 ] 沈国舫主编 .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论文集〔C〕.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1.
第 20卷 第 4期 四 川 林 业 科 技  Vo1. 20,  No. 4
1999年   12月 Journal of Sichuan Fo restr y Science and Technolog y  Dec. ,  1999
 
 
 
 
  收稿日期: 1998-12-19
从柏木粗油中提取食用烟薰剂的研究
罗小龙
(四川省林科院林化所 ,四川成都  610081)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柏木油生产的特点 ,综合我国食用烟薰剂生产情况 ,进行了
从柏木粗油中提取食用烟薰剂的研究。
关键词 柏木粗油 ;食用烟薰剂
中图分类号  TQ351. 26 文献标识码  B
  目前国内柏木油的生产 ,一般是从砍伐的柏木树根 ,经支掉泥土后 ,切片 ,水蒸汽蒸
馏 ,油水分离后得到的精油。我国是世界上柏木油的主要生产国之一 ,多年来 ,我国柏木油
的年出口量一般都在 1 000吨左右。由于柏木油经处理后 ,不仅可以生产如 BPC级柏木
精油 ,及柏木酮、柏木醚 ,乙酰柏木烯酮等具有以木香为主 ,兼有名贵有麝香和龙诞香气的
香料产品 ,且还是一种沸点高 ,保留时间长的天然优良的定香剂 ,因此被世界许多国家所
采用。由于柏木油的需求量较大 ,大量的柏树被砍伐 ,树根被挖掘 ,可利用的柏树资源大量
减少。为了获得更多的柏木油 ,采用了多种生产方法来提高柏木树根的出油率。如干馏法 ,
水蒸汽蒸馏法及其它一些生产方法。这些方法较传统的蒸馏法 ,柏木油的得率有较大的提
高 ,但得到的粗油的质量如外观、香气 ,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如传统的蒸馏法及水蒸汽蒸馏
法生产的柏木粗油的颜色浅、香气纯正 ,油的质量好 ,得率一般在 2% ~ 4% 。 采用干馏法
或将烟道气管分布了柏木片中 ,并用水蒸汽蒸馏的方法生产的柏木粗油 ,油的得率 ,最高
可达 15%。但油的质量较前两种为差 ,粗油的颜色深 ,带焦臭味。由于后两种生产方法生
产的柏木粗油的产量较大 ,工厂收购这些粗油后 ,还需经适当处理 ,才能生产质量达到
BPC级柏木精油的产品 ,同时得到带焦臭味的付产品及一些焦化后呈沥青状的半炭化
物 ,当作废物处理掉。根据这种情况 ,结合我国目前食用烟薰剂生产的特点 ,我们对柏木粗
油进行了提取食用烟薰剂的研究 ,并对柏木粗油的提取物进行了有关理化指标的测定及
烟薰肉制品试验。
1 食用烟薰剂的提取及烟薰肉制品试验
1. 1 原料:柏木粕油 ,产地:四川省广元市
外观为暗棕红色 ,带焦臭味。 据分析 ,相对密度 d2525 0. 9724,酸含量 (以乙酸表示 )
6. 8% ,羰基化合物含量 (以庚醛表示 ) 3. 5 g /100 m l。 主要成分:α—柏木烯 19. 4% ,β—柏
1. 蒸馏釜   2.温度计   3. 精馏柱 
4, 5. 温度计 6, 7.冷凝、冷却管
8. 接受器 9.冷却管 10. 接受器
11. 通气管
精馏装置图
木烯 8. 1% ,罗汉柏木烯 32. 7% ,柏木脑 16. 2% ,其它
23. 6%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SE— 54,石英毛细管柱 30
m× 0. 25 mm ,柱温 220℃ ,进样温度 230℃ ,进样量
0. 2μl ,分流比 50∶ 1。
1. 2 提取设备及操作
提取设备 ;自制精馏装置 ,如右图。
操作:将一定量的柏木粗油放到精馏釜中 ,插上温
度计和通气管 ,接通电源 ,启动真空泵 ,并用油浴加热
至精馏釜中的物料沸腾 (在一定的真空度下 )。 然后在
适当的真空度和温度下进行全回流 ,并在适当的回流
比下 ,截取适当的馏份 ,用作烟薰剂 ,据我们分析 ,其结
果如下:
样品 a:外观为淡黄色到红棕色液体 ,有浓郁的烟
薰香味 ,相对密度 d2525 0. 9932,酸含量 9. 4% ,羰基化合
物含量 4. 2 g /100 ml,酚类 37% (v /v ) ,溶于 95%的乙
醇。
样品 b:外观为淡黄色液体 ,有烟薰香 ,带辛辣味 ,
相对密度 d2525 0. 9704,酸含量 4. 6% ,羰基化合物含量
514期 罗小龙: 从柏木粗油中提取食用烟薰剂的研究   
1. 2 g /100 ml,酚类 29% (v /v ) ,易溶于 95%的乙醇。
在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进行了从柏木粗油中提取食用烟薰剂 ,其
有关的理化指标与目前国内的食用烟薰剂的指标比较如下:
表 1  柏木油制烟薰剂与烟薰香味料性能比较表
项目名称 指    标烟薰香味料Ⅰ 柏木油提取物
色状 淡黄色到桔红色易流动液体 ,存放期间有很少量焦油状物析出 淡黄色到桔红色液体
香气 浓郁天然烟薰香气兼有鲜咸味感 浓郁天然烟薰香气 ,有油味感
相对密度 ( 25 /25℃ ) 1. 015~ 1. 025 0. 9932~ 0. 9980①
在乙醇中的溶温度 ( 20°) 1 ml溶于 3 ml (v /v0)的乙醇中 易溶于 95%的乙醇中 ( 25℃ )
酸含量 (以乙酸表示 )% 8~ 13 9~ 10
酚含量 (以 2. 6—二甲氧基苯酚
表示 ) 2. 5~ 8(mg /ml) 37~ 38(v /v )②
羰基化合物含量 (以庚醛表示 )
( g /100 ml)
3~ 6 4~ 5
  注:①系在室温 25℃下测定。 ②按食品添加剂手册 (下 ) OT- 37方法测定。
2 烟薰肉制品试验
将带皮猪肉与适当的食盐 ,白酒及其它辅料混合在一起 ,加入猪肉重量的 0. 1~
0. 2%的烟薰剂 ,在热锅上上下翻动 ,搅拌均匀 ,使烟薰香味物质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猪肉的
表面 ,待水分蒸干 ,肉皮微微发黄时 ,将猪肉取出 ,置于阴凉通风处放置数日 ,可得具有良
好烟薰香味的肉制品。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 ,我们对前期制得的烟薰剂作了进一步的的分
离提取工作 ,得到了香味更纯正 ,浓郁的烟薰剂 ,并经有关人员评香 ,效果良好。目前我国
柏木油的生产 ,绝大多数是由农民自己生产的 ,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 ,柏木油的质
量也参差不齐 ,同时也往往造成有限柏木资源的浪费。如果能将柏木树根适当地集中起
来 ,采用出油率较高的水蒸汽蒸馏法 ,这样可得到质量较好的柏木油 ,同时将剩下的柏木
片进行干馏 ,得到部分质量较差的柏木粗油 ,然后将这部分粗油进行加工处理 ,既可以得
到合乎质量要求的柏木油 ,又可以获得食用烟薰剂及干馏后的炭化物 ,这样可充分利用我
国的柏树资源 ,提高柏树的利用价值 ,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 凌关庭等编 . 食品添加剂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89. 12.
[2 ] 中国食品工业标准汇编组 .食品添加剂卷〔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1997.
[3 ] 黄克瀛 ,张新生 .林产化工通讯 . 1993. 6.
[4 ] 常文保、李克安编 .简明分析化学手册〔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83.
52   四 川 林 业 科 技 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