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滇西北地区高山松的林学特性及更新过程的研究



全 文 :滇 西 北 地 区 高 山 松 的
林 学 特 性 及 更 新 过 程 的 研 究
云南省林科所 郭立群
高山松 (P `。 。5 do n a st aM a st )是我
国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区的特有树种和主要成
林树种 。 在滇西北0 0 30 米以上地区也广为分
布 。 尤其在广大阳坡 、 半阳坡的瘩薄或比较
痔薄土壤上 , 与 大果 红 杉 、 云杉 、 冷杉相
比 , 有着 明显的树种优势 。 因此 , 充分研究
和利用高山松的有利特性 , 对于加快造林更
新速度 , 增加本区森林覆被率 , 发挥森林多
种效益 , 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
基于上述认识 , 笔者从 1 9 5 7年以来比较
注重高山松的分布特点和规律 、 更新演替过
程 、 森林类型等的 观 察 了 解 。 并于 1 9 5 8一
19 6 4年七年间陆续在玉龙雪 山、 高寒雪山 、
哈巴雪山 、 老君山 、 白芒雪山等地进行了比
较系统的调查 , 共设置林型 标 地 10 2块 、 天
然更新标地 16 5块 (其 中林冠下 更 新 84 块 、
采伐迹地 38 块 、 火烧迹地 31 块 、 林 中空地和
丢荒地 12 块 , 更新样方共 9 92 块 ) 、 人 工 更
新样地 14 块 、 幼树解析木和标 准 木 2 32 株 。
而且在玉龙雪山的干海子 、 白 水 河 、 三 大
湾 、 大羊槽等地没置固定观察样地 15 个 。 遗
憾的是 1 9 6 6年 以后 , 观察工作一度中断 。 直
到 19 7 5年才继续进行了一些补充观 察 和 调
查 , 现将这些材料整理成文 , 以供参考 。 其
中人工更新和林分生长发育过程 , 因材料局
限 , 文中未作讨论 。
一 、 高山松分布范围及其主要特点
高山松在四川 、 西藏的分布界线 , 有关
文献已有明确记载。 而对滇西北地区的分布
却无确切记述 。 根据笔者调查 , 高山松在本
区的水平分布范围 , 东起宁菠县 的 永 宁 地
区 , 沿西南方 向经玉龙雪山东坡至老君山东
南端 , 然后折向西北沿老君山至栗地坪 , 再
沿白芒雪 山西坡经德钦进入 昌都地 区 。 整个
范围大致在北纬 2 6 “ 4 5 ` 一 2 9 0 0 0 ` , 东经 9 9 “一
10 1
“ , 其分布区呈一 “楔子 ” 形 , 嵌入我国
西部中亚热带地区 (图 1 ) 。 在此分布区内 ,
又以玉龙雪山一哈巴雪一中甸大雪山一线以
北为集中分布区 , 此线以南则呈块状或零星
分布。 而怒江 、 澜沧江流域的高黎贡山 、 怒
山 3 0 0 0米以上地区却末见高山松生长 。
高山松垂直分布范围 , 由北向南逐步升
高。 北部 (四川大 J/’ 金川一带 )为 2 4 0 0一 3 2 0 0
米 ; 中部 (四川丹巴一带 )为 2 7 0。一 3 4 0 0米 ;
在滇西北地 区则上 升 至 2 9 0 0 ( 3 0 0 0 )一 3 5 0 0
米 , 最高可达 3 8 0 0米左左 。
高山松垂直分布带内主要成林树种 , 还
有大果红杉 ( L 。 : 行 p o t “ ” fn2’ f va 犷 阴 “ “ r 。 ` “ 犷-
P a )
、 云杉 ( P `c e s l`k f a n g e n s i s 、 P . b r a -
e h y l y l a v a r c o m p省a n a t a ) 、 冷杉 ( A b公e :
口e o r g e f 、 A . f o : : e : t i艺、 且 . f e r , ·。 a n a 、 月 .
de l
a v
ay `
、 且 . 。 : 。 es lt’: ) 、 及几种硬叶栋类
(Q
u e r e u s a g 二 f f o l f o fd o s

Q
.
10 ,; g f s p o e a

Q
.
g u y a v a e f
o l f a

Q
.
f f m b
r f a t a )
。 由于
这些树种分布区域的相对一致性 , 在长期历
史发育及种间生存竞争中 , 必然导致生态位
的趋异性 , 从而形成了各树种沿环境梯度的
分布格式。 据调查 , 这种分布格式又突出地
DOI : 10. 16473 /j . cnki . xbl ykx1972. 1982. 01. 001
仍 .
西 }藏
班翻 高嘟饰区
图1 蠢以地落高山松饰示意图
4动 O -一吓双丁一几 -一 { -: -一十 - -一俘一节=一 、 戈、 . 1 ’ . 一3名 0 0 _ _l _ _ _ _
1
l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一一一下肠 0 0 东莎之
34 D
“ 卜 -一 戈粉

品只上厂 一 一 一
二分二、 , 一 、 心

1 , 乡 , ,八洲翔一~ 、 七 . ~ . 七 冬
从t知f杜
通过海拔高度和坡向的梯度变化而反
映出来 (图 2 ) , 明显地揭示了这些树
种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及其相互关系 。
1
、 所有亚高山针叶树种垂直分
布的上限和下限随阳坡一阴坡一沟谷
而逐下降 , 分布带的宽度 也 随 之变
窄 , 至沟谷则往往多树种混生一起 ,
反映了亚高山针叶林带阳坡垂直带谱
显著而 阴坡不显著的生态学原因 。
2
、 既说 明了亚高山针叶树种生
态位的趋异性 , 也表地 了各树种生态
位重叠范围 。 从而反映了高山松与大
果红杉 、 云杉 、 长穗高山栋 、 川滇高
山栋等树种间的混交过渡形式 。 证明
了在一些特定环境条件下出现比较稳
定的高山松混交类型 , 如高山松一大
果红杉混交林 、 高山松一大果红杉一
3 0 0 0
二盆溉仁
{
- 一 一 一 注 一 资资如
矛沁户尸尸 -
, 一~ 一一~ 占一一益一一阳 玻 半阳坡
云雨爷 - - - , - - 一
半阴放
. . , . . . ~ ~
侧 . . , 一 - 一 t 一
… 砂 , . ’
一 .一. 一 ~ -
钊叻尹 曰山 “ ` 和州 , 叫
阴波 `勺谷
,娜禅明
云衫高山松
)l !真高、 拙 ` 褂黔 i, 栋
说明
图 : 呱砚 。碑树种 ’晦版 .如触师麒
云杉混交林 、 长穗高山栋一高山松混交林等
的生态必然性 。
3
、 高山松分布下限与云南松相接 。 但
两者之 间却界线分明 , 从不混交 , 呈波浪形
镶嵌过渡形式 。 过渡带为 2 9 0 0一 3 0 0 0米 。 其
分界线的高低主要受河谷干热气流及高山寒
冷气流二者相互作用的控制 。 据观察这两个
树种虽无混交现象 , 但在云南松 分 布 上 带
( 2 7 0 0一 3 0 0 0米 ) 和高山 松 下 带 ( 2 9 0 0一
3 3 0 0米 ) , 其森林类型却明显地存在着相互
对应 的现象 。 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划分云
南松生态类型及探讨两个种的分化过程将有
着重要意义 。
滇西北地区高山松分布范围 的 水 热 状
况 , 根据中甸 、 德钦和玉龙雪山的云杉坪三
地的气象材料 (表 1 ) , 对照四川 、 西藏高
山松分布区的水热指标 , 可以概括为 : 年均
温 4 一 S O C , ) 10 o C活动积温 1 3 0 0一 16 0 0 ,
最冷月 均 温 O一 4 O c , 最 热 月 均 温 12 一
1 o5 C
, 绝对最低温 一 18 一 一 20 O C , 平均相对
湿度 50 一 80 % , 年降水量 60 0一 90 0毫米 。 按
照云南省农业区划中垂直气候带的划分 , 属
于寒温带 (北温带 ) 垂直气候带 。
鉴于高山松垂直分布范围 ; 范围内相应
表 1 中甸 、 德钦 、 云杉坪水热状况
显ùJ一日%一相度一地 点 海拔 (米 )
年平均 _气…) 1“ · C …最冷 月” }最热 “ 均…,色又寸最低 {,色又寸最高…轰啥雨户温 (。 C ) {积 温 ! 温 (。 C ) …温 (。 C ) …温度 (。 C )!温度 ( O C )…(觉术 )
八Oǔ月1`一0八Dtù了云衫坪 * 3 2 6 0
3 2 7 6
3 5 9 3
6

3
5

5
5

3
/
1 5 6 0
13 3 0
一 1 。 5
一 3 。 2
一 2 。 5
12

5
1 3

2
1 2

4
6

6
2 3

0
1 3

1
17

8
2 0

0
2 6

7
1 2 6 5

5
5 8 6

O
7 0 5

0
钦句中德
云 衫坪 阳坡观察点 1 9 6 1年记录整理
的成林树种和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及分布区
内的气候条件 , 高山松应属于亚高山生态系
列上的成林树种 。 因此 , 其个体生态类型列
入寒温性针叶树种似乎更为确切 。
从水湿状况看 , 高山松分布于早干一半
干早一半湿润的垂直气 候组 合 区域 。 最能
反映这一气候特点的是其植被垂直带谱中从
上到下 , 硬叶栋类或 有 刺 灌 木的早生植被
占有相当优势 。 上部主要有川滇高山栋 、 长
穗高山栋 、 帽斗栋等 ; 下 部 主 要 有锥连栋
( Q
.
f
r a n e h e r艺f ) 、 铁橡 ( Q . C o e c f f e -
, o fd e s )
、 光叶高山栋 ( Q . : e h d e r i a n a ) 、
黄毛青冈 ( C y c l o ba l a o o p s f : d e l a v a y i )等 ;
至沟谷则为有刺灌丛 。 而其带谱结构又 由分
布区的东南向西北 , 随着雨量的递减而有所
分异 (图 3 ) 。 东南边缘地 区处在东南季风
, 迎风坡面以及金沙江河谷上升气流的影响 ,
3 2 0 0一 3 3 0 0米处形成一降雨带 , 从而限制了
高山松的发展 , 反之却为针阔叶混交林的发
育创造了条件 。 向西北进入高原内部 , 雨量
减少 , 高山松和高山栋类面积增大 , 云杉垂
直带更为明显 , 冷杉垂直带相应升高 。 这正
反映了高山松分布边缘地区及集中分布地区
的基本特点。
二 、 高山松森林类型及其演替规律
高山松林是亚高山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份 。 因此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观
点去研究高山松森林类型 、 各类型的稳定性
及其动态演变规律 , 进而为高山松林的合理
经营利用及更新造林提供科学依据 , 正是值
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
滇西北地区的高山松林发生发展过程受
州均压 边盆岌
今辛一尽令工
广空 -
详洲卜形之
理日卜`口 _
八南 书之次
于崎 f`傀份
蜘枷中撅ù一
高山`反’扣;州 夕: ` 卿乍他 : 尘五半嗜六愈.万
两方面 因素的突出影响 , 一是干早 、 痔薄 ,
在生态系列中处于贫瘩的环境条件 ; 二是频
繁的人为活动 (火灾 、 砍伐 、 放 牧 、 烧 垦
等 ) 的干扰和破坏 。 从而形成了高山松林分
结构简单 , 林下植物种类比较贫乏以及大多
数林分的次生性等特点 。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
研究了高山松林分的分异规律 :
1
、 高山松虽然分布于比较贫瘩干早的
立地条件范围 , 然而不同林分 , 其林地生产
力也有很大悬殊 。 而这种差别又往往取决于
中小地形 (海拔高度 、 坡 向、 坡度 、 坡位 ) 、
土层厚度和母岩的组合情况 。
2
、 高山松林分的外貌和结构是生境条
件与人为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 都不同程度
地带有人为影响的烙印 。 它不仅能有效地反
映群落演替阶段 , 同时也反映了经营利用特
性 。
3
、 高山松林内的 伴 生 植 物 (包括乔
木 、 灌木和草本 ) 的种类 、 多度和分布在多
数情况下不仅能指示林分立地条件的主要特
征 , 而且还能反应林内小气候特点以及人为
活动影响的程度 。 如地盘栋 (口 . o on 汕 ot : i -
hc a) 在林 内呈密丛状 , 且仅分 布 于林冠 间
隙当中 , 说明它对光照的敏感性 ; 长穗高山
栋 、 帽斗栋与高山松的混交林反映了石灰岩
薄层土壤的原生植被 , 而其萌生类型则反映
了人为破坏的后果 ; 白背杜鹃 ( R h o d o d en -
南 。一` c 叮川 。 别 ` : , ) 则代表半阳坡至半阴坡
比较深厚肥沃的土壤条件 ; 翠叶杜鹃 ( R 几
肋 : 。 O P人o r u 、 ) 则代表半阴坡至阴坡的湿润
条件等 。 另外如窄叶狐茅 ( F se t u c a o vl’ a1 ) 、
铺地娱蛤 ( C o t o 。 。 a s t e r h o r e z o n t a l i s ) 、
小叶构子 ( C . m i cr o P h刃 l a) 、 木兰 ( I n -
d f g o f
e : a h a n e o e k i f )
、 矮生胡枝子 ( L e s -
p e d e z a f
o : : e s t i i )
、 总状山蚂蝗 ( D e s o o -
d f 。 。 ; s P i e a t 。 , ; ; )南烛 ( L夕 o n矛a o o a l i f o l公a ) 、
野青茅 ( D e y e u对 a e o夕ib e t f e a ) 、 峨眉蔷薇
( R o : a o 。 ; 。 f e n : f : )
、 高山绣线菊 ( S p i r a e a
l i e h i a叼 e n s i s ) 、 野牡丹 ( P f e o n i a 夕 u n n a -
n o n : f: )
、 棒叶 荚 蓬 ( 犷公b u r n u m c or y il -
f ol l’u m ) 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 了 林 地
的湿度 、 光照条件 、 母岩或土壤肥力 。 这些
混交树种和林下植物 , 尤其是林下的建群种
或优势种既是自然环境条件的产物 , 又是林
内小生境条件的创造者 , 又往往 以其高度 、
密度 、 分布频度等直接影响着林分的天然更
新进程 、 保水保土性能 、 演替方向等经营利
用特性。
由此看来 , 林分组成 、 林下植物的代表
种类及其层片结构不仅反映了综合自然条件
和人为活动影响 , 同时也反映了林分的经营
利用特性 , 而且又是最直观 、 最易于识别的
特征 。 为了反映不同林分经营利用的基本特
性和要求 , 避免繁杂和含混不清 , 我们在广
泛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 将高山松林划
分为七个林型 (表 2 ) 。
不同林型是成林树种及林下植物 、 自然
环境条件 、 人为活动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
。葵09|。的众份

0洲|0常以哄一轴吻解,冷瞬侧召叭聆0的91峙柑势巾一州男标穿晰令卜懊诬攀肖;常畴布酬卜叼绘
。聪O。
!09舜巾叭时O。洲!0姿戚畔召叭嘴0的|工旧众卡神穿半餐协薄窦叹咤柑翁叫价的|州神试解未畴布叫卜叼耸篡翁柑树穿令晰`李记布叫芝叹布叫签叹
侧挤霉;愉一布
料枷裤昏勘”衬饰次叫Oco|卜侧
令晰叭斌幸布侧懊一零
。嘱挤
,扮咐爵二树格二枯啄叫次。9|的侧
叭次0|O卜侧叫
。禅彭;僻
;小呻铸的树琢考璐
;盛英馒留琳士铸令乖
“标啄州叭旧.的!.恻一十妻屯嵋卜嘟势巾教喇里步
叭次。O|卜叫侧

,榨翁容级名拿公
二睬坟闽色解昏颧一减瞎琳稼召公
二咐啼;越阁冷撼一琳误布
卜.。!?伽侧暇一卡呀只叭夺闰群洲备州宕
圈|目寡琪习
学以衅召一草留礴月嘟ǎ因军份崛à
哄袱邸妻弓啊9嘴盛铸蜡
二嗜英t铸一仇喊茸十喇叭卜
一。月耸雌司华攀一侧爆吵晰今宕栖州叫澳落
。今议半期芝叫一喇ǎ敬以每à缺了树嘟侧.0!?O娜侧暇一映食好只藉月翼洲嘟谷澳
神啄叫认架的.NI。旦卜衡|目或琪月.学电+势?、一宕ù!居舜叼,’-嘀翼芝干嵋侧次O卜|09叫
。稀水以吟裤;释一叫砖
。雌0!的一里峨;拱侧裤和俞ūt邻
尸掩外二冷咐爵”神哪一啄叫
。姗震琳摺公袱黛叫月叭;嗜英扣公
畔袱十妻言岖O洲嘴盛兴淆
。月淆雌司华攀侧爆g神
州澳月形侧敬有权缺喇映
月芝十
侧区公
畴0旧的!禅世小怜令
澎芝
架0邸的!O。N军密小怜令
。只嘴雌司华妞喇霭礴
若嵘初华小。吵侧姗谷嘟噢竺
溉佗一。嵋呼乍书唠圳卜常宕桐喇叫澳葵月缺映嘟妈一“标一诚军翻芝叹叭袱嵋喊寡叼中翁敬对叔卡吩只卜夺周月丝
卜铸。 .1|0 .旦?!娜侧省目|呈嘟月如十划宝群里

%。9|帅侧叫砖噢磐
琪月仇妻弓岖O洲嘴戚兴聆
形,常令盼
琳绍|酬抢卑曰恤
呆0的!奚密小怜令
幸碟芝俞
月里一
堆材毗、食乍ó嗽呢|势
教畔袱
结么卡芍
呛|箔琳t补
清妻任
岖|湾琳袱句晕峡剥葵
。姆 0的带
巾,淆0卜1旧念言呢标辱令命叭晰今布叫四军筒叭年翁侧柑翁玲的|工神礴斌畴布城叫叹卜叼蜻布畴叫城叹卜叼幸!0旧铸柑神岁令今叭晰谷布叫芝叹
。介公
畴怜令蜡0旧|的铸柑标穿晰令认各叫斌畴布芝叹布
。睬公叫摊享柳,裤坟廿
产姊水以,闰曰叫二捧铃干、协叭标昨叫叭次09!O的侧曰碱
。衡枷

%O囚|01侧叫
。裤回减;岭世钟
。若O0T工一城拭
;裤和断冷令

%。的|侧叫卜%。O|9侧叫
落尸铸目! 二浦英t兰斌军圳签叹”神咏叫么兴明.洲!工岖叭次。工|的侧叫
。食岁润
挤瓣令畔妞尸铸的p廊澎呵督;
,州理取;垂啦嘴一公拭
;冷币爵“标啄ū神叫
”枯一啄弥叫
冷衅扮咐爵”种啄一饰叫
小幸弓以么铸的.
批喻二祷率摊由享一铸理礴t

蜻卜妞月
树一蟠琳畴率叫牟黛
琳匆一呢叭卜联琪阅
囚|旧.型暇
呢价次091。旧恻叫。晰兴侧精么小髦t令食嚼月攀树瞬
划嘟弓
co
.
01的.伽侧暇扒A联一只二梅月退群谷嘟李书卜黛有嵋摧匆平噢日城卒一宕因闰缺侧映洲里十
弓岖。洲噢|瞬
认司一畴举十
扮报爵;衅一磐黛弓嵋葵率叫括召琪月
.架。·洲!8 ·侧一宙解ù留嘟殡拭圳妻淆弓呢礴阅峡崔缺峨咬州、十,月屯崛摧举叫擂
叭次。9|的侧叫


p吟偌捧篇,裤和爵一葵粗心叫嘴阁神
叭次O卜|。的侧叫
!黛言嵋摧率公吩剥耸铸
架?。|的.0侧一。|们娜嘻卜衡国联谷喇闰礴澎洲里十
琪月
叭妻弓岖。曰峭盛畴晗。龙礴畴名钾十带么记
卜嘴戚铸淆
呼攀窦书传圳么今
斌畴半圳
卜卜以





叭奥弓嵋01峭以铸落
。只耸嵘司华
掣洲平叫铸一曹噢楠公栖州澳礴卡好呢|愉橇甘协
奈宕兴0卜的|小怜令
。城只澎州岭憾妈
例喇中年众卡弓一嘟从岭咬噢冲食吩卜夺月卜.0!的侧娜一算洲嘟月如刘十叭奋噢
口ó言兴0蕊|的小格令
。喇巡ù叭于二月奋
O!的.0侧娜嘴,喊一有噢冬带月卜岭映种
里宕架0纂!。的小怜令
幸碟城柯

耸礴司华宕岭侧晰于官裤州叫案塔州敬戒权常吩喊叭络架0的!契吻小伶令
澎喇

螃念屯耸
食价弓呢
!黛弓礴烈率蜻奥言嵋|李
琴妻
弓礴|黛叫习吧学峡剥蜻闪锵端
历史产物 。 在高山松分布区内 , 由于地形和
母岩的变化引起水 、 热 、 光 、 土层厚度 、 土壤
有机矿物营养重新分配的结果 , 造成 了高山
松各林型在空间上的镶嵌分布现象 (图 4 ) 。
这种规律性在高山松集 中分布区域表现尤为
明显 。 一个坡面上随着从坡麓一坡顶坡位的
变化 ; 阳坡一半 阳坡一半阴坡坡向的变化 ,
低海拔一高海拔高度变化以及平坦 台地一缓
程度及后果正反映 了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
发展方向 , 这在林业实践 中将具 有 重 要 的
意义 。
1
. 高山松林型的顺向演替
为了分析高山松林型的顺向演替趋势及其规
律性 , 我们采取比较生态学方法 , 调查分析
了不同环境因子组合条件下 , 高山松 、 大果
坡一陡坡坡度变化表现了各林型有规律
的交替 。 而母岩的影响主要在石灰岩裸
露较多或土层浅薄地区表现突 出 , 形成
了以高山栋 (乔木或萌生灌木 ) 为主或
与高山松混交的石灰岩地区特有景观 。
高山松林型的空间分布规律 , 实际
反映了各林型随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 。
由于各环境因子相互作用 、 相互制约的
关系加之在山地条件下的重新组合 , 形
成了环境梯度随地形和母岩变化的规律
性 , 进而形成了林型空 间 分 布 的规律
性 。 据调查 , 高山松林型在生态序列上
目砚 岩 圈 石贻 囚 玄舫
寒!.人且网
的变化 (图 5 ) , 主要反映在温度和湿
度 (实际上也表现了土壤肥力的变化 )
的梯度变化上 。 这种变化规律不仅表现
了高山松在生态 序列上的最适宜范围 ,
而且反映了林地生产力 由低到高的变化
趋势 。
高山松的各种林型在其发育过程中
不仅不断改变着所在的环境条件 (土壤
和小气候环境 ) , 同时也不断促进 了自 干逸 . _ .
身的变化 (林分的种类组成 、 结构 、 林
地生产力 ) , 直至被其它树种所取代 ,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林型 演 替 和 树种更
替 。 在没有人为干扰和破坏的情况下 ,
这个过程是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 谓之顺
向演替 。 反之 , 在人为的干扰破坏下 , 又
从高级 向低级退化 , 谓之逆向演替 。 由
于高山松林区人为活动的频繁 , 几乎所
有的高山松林分总是经常处于顺 向和逆
向演替的反复波动之 中。 而这种波动的
图夺 高山松棒型饰甸地呼、土琅 .够献才意图
}
}
1
温暖
1
郭他峙月 择哪
1 — 局
}
长塑警 伯背杜鸽拱丙雄 一高尸 ’ 一 -一 山山 高 {山松 松
株 山 …林 袜} 株高 1向
促祠
因: 高山松看利生防列图
红杉、 云杉、 冷杉同处一地时的生长情况及
其优势树种 (图 6 ) 和不同坡向条件几种树
种的高生长的相对差异 (图 7 ) 。
图 6 比较了海拔 3 2 0 0一 3 0 米 (高山松
分布的最适宜海拔高度 ) 几种立地类型条件
下几个树种的高生长过程 。 它反映了在一定
的湿度 、 土层厚度和肥沃度的梯度范围内 ,
高山松是占优势的树种 , 但随着湿度、 土层
厚度和肥沃度的增加 , 这种优势则逐渐为拜
它树种的优势所取代并最终导致高山松的有
失 。 图 7反映了不同树种在光照条件梯度写
都有着各 自的适应中心 , 说明了各树种幼树
阶段的光生物学特性 , 而这种特性又正是树
种更替开始出现的生态原因 。 ’
和丁高`厘牵) 机 (反米〕。功 阳极获球穗敲株一高山矜体叭表阳吸干彩狂环境坦分)
岛峨
一厂 - - - - -一币浪甲一丁一二尸一夸一飞一寸一决厂一飞
图 6 不同环郁翅盯高“伽邻 .郊 .天和毋溅兄锹
啪助扣
阳坡 李阳坡 早用坡
一 一 一 娜 一一
一 ~ ~ 大果红; —
阴波
云梦
都松
图了 丁同俨圳 下、仲 ;仁 啤川` .亮计 ’ 禹` ,节们`心石
从 图 6 和图 7 的分析可以看 出 , 高山松
林型的顺 向演替是一个复杂的 自然 演 变 过
程 。 又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其总的
趋势是土壤湿度 由干燥、 湿润 , 土层厚度由
薄、 厚 , 土壤肥力由贫痔 、 肥沃 , 群落结构
由简单* 复杂 , 林分郁闭度由稀 , 密 , 林地
生产力由低、 高 , 林分的保水 、 保土 、 调节
气候的作用 由弱` 强 。 其次 , 由于树种优势
随环境条件的演化而逐步转变的规律性 , 演
替过程最初表现为以高山松为优势树种的林
型演替 , 然后至混交林型 , 最后直至被其他
树种所更替 。 这是一个缓慢的 , 相当长期的
自然历史发育过程 , 因此高山松林作为 自然
历史产物 , 在其适生范围内也是相当稳定的
自然森林群落 。
2
. 逆向演替及森林类型的趋稳性
上述顺 向演替过程是在无人为干扰和破
坏的条件下进行的 。 然而在现代人为活动 日
趋频繁的情况下 , 这种纯 自然演替已很少存
在 。 所有林分几乎总是处于人为活动 (砍伐 、
放牧 、 火灾 、 烧垦等 ) 反复影响之中 , 从而
使之不断向低级方 向退化 , 甚至造成整个森
林植被的毁灭 , 这就是逆 向演替 。
为了观察逆向演替过程及其造成
的后果 , 除广泛调查外 , 笔者从 195 8 卜

年开始分别森林类 型 和 人 为活动类 _
的各林型相比 , 白背杜鹃一高山松林 、 地盘
栋一高山松林最大 ; 翠叶杜鹃一高山松林 、
大果红杉一高山松林次之 ; 萌生长穗高山栋
一高山松林 、 窄叶狐茅一高山松林和长穗高
山松一高山松林最差 。
( 2 ) 一旦外界扰动超 出森林类型趋稳
性范围 , 其生态系统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 以
致完全失去恢复的能力 。 连续的森林火灾往
往是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 。
( 3 ) 不合理的采伐是造成逆向演替的
另一重要原 因 , 而逆 向演替又引起林地生产
力和有益性能的下降 。 因此应按林型的趋稳
性确定采伐方式和采伐强度 。
综上所述 , 高山松林型的演替方向存在
着顺 向、 逆向和稳态循环三种趋势 。 各林型
间的演替关系如图 8 所示 。 从 图 8 可以看出
整个演替过程存在着三个相对稳定的循环系
统 , 即石灰岩痔薄土壤上硬叶栋类高山松循
环系统 , 高山松适应中心范围稳态循环系统
和半阴坡一沟谷边缘大果红杉 、 云杉 、 高山
松混交循环系统 。 在不强的外界扰动下 , 往
往只在循环系统内波动 。 而由这一循环系统
进入另外的循环系统 , 不论顺向或逆向演替
别 , 强度等进行一定数量的定点观察
(表 3 ) , 从 中得到了一些有益启示 :
( 1 ) 任一森林群落一旦遇到外
界扰动 , 其 内部的相对平衡状态即遭
破坏 , 它将立即通过其内部机制作出
反应 , 如 “ 调剂 ” 种间关系 , 依靠树
种 自身的适应能力 , 加快更新等 , 尽
快恢复和达 到 新 的 平衡 。 这种 “ 抗
拒 ” 外界干扰 , 实现新平衡和稳定的
能力 , 谓之森林类型的 “ 趋稳性 ” 。 观
察结果表明 , 高山松林的趋稳性均大
于大果红杉 、 云杉和冷杉 。 而高山松
; 。 六 }{ {_· 衬 }初唤铸呀子.豁团
。留书
铸柑言布标以于誉回礴叭州介国叫毋畴择余攀
。兴侧。竺习黛叫月书令
叭月荃架一侧畜

LrI诗架卡铸一。哪月。会黔侧崛
卜兴喇O刘曰十侧嵋
叭暇常一拿窦
叫 月
一· 。介曰怜畴一奈协瞻0的卜兴柑神厚令一命叭铸咧O的嵋卜次。邸侧
于誉I.l n黛叫闰十琪叭一铸卜价嵋亥三价
。只荟次O卜月具一。哎ù雌0的囚砖柑扣半叭场。a |9夺堆一另鲤侧艇名四戮汉俗举帐期酬抢应玲 l帅侧月的叫它月08囚材分世讨.0伽侧一胃攀冷叫谷弓枷箱 , , {碌-
布叫叹如月峡兰畴侧叫兴卜.叹嫂摧哮咬缺食带如
。叫铸丝阵ù冷幕尽砖耸阅月华喇居价O卜61叫

%OLI次邸
侧叫黛月叭瀚年夸砖Z对日耸翁
。别
福礴淆叹七哥州叭聆0T叹畴年窦标厚裤卜%09侧叫砖卜
次O洲气褚叫
叭诗国嘴堆司匀翁岭干以四场澎
次O囚
华议叫喇侧以价卜的侧。O |9岖牟州翁
令命卜相叫%0的噢崔一掌林布
%。的时铸噢
么次O哪侧叫铸卜
耐嵋寒如砚心蜡阅价干懊场澎
次09

%O因宕神鹭宋尽兴耸叹侧拭召吟价的9
叫板次。9俞侧叭要一贫柑窦神字命令
贫君衍留畴礴聆叭月一四架未州黛兰喇。!0 2嵋侧
映敬崔常一叼
侧对碱考叫月榕
李带游分弓嵋摧举
。磁
畴率洲带屯叭塔0月兴柑奥弓崛穿令吟
侧叫砖卜.架囚丝。6!9岖柑妻弓一常叭奥玺标肴
叫州宾崔月叭铸卜价叫吹场博
习悠,树宕月蓄国哥周畴
。莽0川N的年
叭次Oa。布侧
次。O叹驾砖卜一旧侧州兴
叭瑕叹带如兴物次。兰伽暇令标淆呀袱导兴滩四以峨开雳的.0!2侧伽如攫雀叭次O哪叹嫂草袱卜驾一铸叫卜希粼耸翁柑
吹殡拭

%ON侧叫案崔一闰娜扣握半
卜次。的侧叫习琳裂州一召
们.01囚
.侧一崔映敬叭%。9叫澳叭次O哪旧驾拿一闰。9侧叫铸卜
叭次。6叹驾峙卜卜
驾带如拿窦叭吹拭芝`葵。的妻弓崛叭峙
叭次。的孚崔月%囚一柑加零
聆0的闪工学巾一铸卜
叭场博神诊礴月一呼令命半信卜铸织岖牟
ǎ介曰畴à的.0!N .。一岭co禽蜻
娜侧加暇攀旧叹犷聆
胃磐令耸君懊场博
。之一聪O的卜兴神柑认次。9侧叫宾崔闰么次。9!一胃习驾珊州
.哪0侧
`始妻弓
呢|黛言崛率耀叫榕
。次O帅侧
的.0|哪娜侧
耸暇妻弓岖|黛叫月!邸.0侧娜暇
。叭娜映
嵋|黛言耀率洲格叫侧宾摧月么次
的`.0
耸妻言。次09的州叫
么塔0的砖物常巾
杭毋0。卜铸物妻言呢神
认卜.0娜侧喝
耸食啥弓嵋|扮捻干、协习寒令始君稿场澎
价卜困6州价的90洲价6的T
月胃驾
拭吟6的1
月喇缪
拭价6旧州
。阅倒犷
聆价卜的61恻嫩咪侧令宕雪淞匆对
S汪它侧
0
0囚|
。羚侧翼
架0男
!01的奥世带夺呵弓肠十瑰
o帅T
!。工侧洲切ǎ叫谊喇
铸0州的
礴份叭枷|瞬和拭川的佗胃

O的侧喇
仇兴0囚的
101的军份
叭月屯呵
习竹卜一书心。O洲侧喇狱以陵谊喇O。邸的军密卜李妥令月号叫谷
弓呵肠小涝申
州琪月畴留协琳绷
均标志着生态系统的重大变化 。 这是高山松
林型演替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
三 、 高山松幼龄时期的生长特性
根据调查结果 , 高山松幼龄期生长特性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1
、 高山松在幼龄期 , 土壤条件对苗木
分化不起决定作用 。 从不同林型的林分内 10
年生优势苗木生长过程的 分 析 (表 4 ) 表
明 , 其高差悬殊一般均在 10 %以内 , 最大也
不超过 20 % , 各年的连年生长量 也 十 分 接
近 。 这与中龄以后其高生长随地位级而变化
的情况是显然不 同的 。
表 4 不同林型条件下优 良幼树生长情况比较
” 又一 ` 型 ’ 一下一吮一牛一…黔二 『一 L一…1。 …9 8一…:::…:::…1:::…2:::…2:;:…:;::…::::…;:::…:;::…;:::…1 1 4` ’ · ,十·一 …1 。 `9 1一…:::…;::…1: :…;:::…2:::…::::…;:::…;:::…::::…;:::…认` 地盘栋一 …1。 …8 6一…:::…:::…:::…1:::…2:::…。:::…::::…;:::…::::…;: :…濡” : :: ; 高山 `一 …1。 …8 5一…:::…:::…:::…1:::…: : :…2: :…;;::…;:::…;:::…;:::…9 8一一 … …。 . 。 …5 . 。 一。 . 5 」。 . 。 …5 . 。 」1 0 . 。 …7 , 。 …12 . 。 …, 。 . 。 …。 . 。 …2 、 小生境的光照条件对苗木的分化起着决定作用 。 表 5 列举 了白背杜鹃一高山松林同一林地上六种不同光照条件下苗木高生长过程分化情况 , 尽管林地土壤条件最适于高山松的生长 , 然而由于光照条件的差异 ,苗木高度和年平均生长量相差最大达三倍之多 , 与表 4 的情况成 了鲜明的对照 。比较表 5 的材料及不同光照条件下苗木高生长曲线 , 高山松苗木需要在全光或近于
全光条件才能保持旺盛生长 , 从而反映了高
山松的喜光性 。 另外 , 从连年生长量的差异
可以看出 , 四年生以前和以后 , 苗木对光的
要求有一定差异 。 四年以前弱度庇荫较全光
下有利 。
3
、 苗木地上 、 地下部份生长过程及其
相互关系 。 根据地盘栋一高山松林 、 白背杜
鹃一高山松林采伐迹地上 1一 10 年生苗木地
上 、 地下部份生长情况 (表 6 ) 以及两者之
间的相互关系随年龄的变化曲线 (图 10) 可
以发现如下的规律 :
( 1 ) 4一 6 年生以前高生长相对低于
根系的增长 , 这个时期以后 , 高生长急剧增
了2
表5 不同光照条件下苗木生长等级分化情况
小 生境光照 条件
各年高连年生长量和总生 长量
( 连年/ 总) 年平均生长量
( 厘米)
1 4

1 6
12

0 0
7

0 7
6

9 6
U nC己
:
朴卿一撇姗ó11 5 0 {9 4J s l枷e s八” noO 石八匕一口ù. 玉, .八O一Q自1,曰庄一一n乙氏」`ù创 |切 |一州2 。 6 5一1 1
6

6 }1 3

1 !2 4
4

5
5 }1 8
5…“
0 {2 9
o
}
` “
0一6 4
0一105了迁ù刀任一月沐生ì1日1`ù互l卜
…一.曰|队卜匕|旧!户随冈11ù.生长状况一好良丁民
皆伐迹地空旷地方
择伐迹地 10 0平方米
的林窗 当中
林窗边缘有弱度
侧 方庇荫
· …· 窟…J· `龄…高悉…“ 悉
7 …9 9一…3 …少三洲 2 …
7 …4 6一…1一…业上7 …3 4一…1一…
0 }2 l 0 0 }8 1 0
0 }10 5! 2 0 5 }2 9 0一3 9
等中
母树树 冠下有弱度
上方庇荫
1

8 2

5 5

5
3 }2 2
5
1“
8 }3 3
厂|
|
门什l
5

3 7

8
中等
疏林树木间隙中 2

2 2

8 } 2

6
5

9 8

7 }1 1

3 }1 9
7…1“ 5…` “ · “
0 }3 0

5 }4 2

8
6

1 1
较差
八U4一八咖丫邓不 一3 。 5 2 。 0 } 2 。 5林 冠 下 4 。 8 6良 13 . 5 15。 5
4
· ”】“ · ”…” ·
1 2

0 }1了。 0 {2 3。
表 6 高山松苗木地上 、 地下部份生长情况比较
重量比 1长度比
份一,部一下一上地一
地下部份地上部份
5

3 4
2 7

5 0
5 0

0 0
2 0 2

5 0
3 3 9

3 0
6 2 0

0 0
2 4 6 0
.
0 0
根数ǎà
一9曰八0口氏J,L1OuLJ。`l八Jé
L万J,由甲\赴`ù域引、一月几江内`了no111八以,、
一,孟O自9.4行了甲rQ乙
…一川 l妇引钊叫.刘冲J泞.刀寿\十六人刁、一八日nUg口ūa,自月江、z“,r,工根茎ǎ厘术)苗高ǎ厘米è苗龄
38720915
9目,翻ǎ .土11之八Uù日énU
95360842
一.土jl,工n甘八曰n甘nUǐlIu

1 0

1 7
10

5
1 1

4
2

1 7
0

5 8
0

3 0
1306592n
甘nU八”曰n甘
ǔ月ù门rt丫ūa51从J二dn口.…9目月任尸O八ObCOCtf11,卫J.19山9自nol勺
nnUó10nU
, rl土Q自no八01公,1COAùn工匀nù04951426947,
止勺`041八匕7。0QU
1 O 12 4

0 } 5
汪 ①表 内数据为 53 株标准木干均数
②地下 、 地上部重量 系风干重
1多
加 , 根深的增长则比较缓慢 。 地上 、 地下部
份重量的增长有着同样的规律 。 反之 , 4一
6 年以后根幅增长则逐渐加快 。
( 2 ) 地下 、 地上部份之间的比例一重
量比 (根重 /地上重 ) 和 长 度 比 (根 深 /苗
高 )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均呈有规律的下降
趋势 。 10 年生时 , 根重仅为地上重的 1 / 10 ,
根深为苗高的 1 / 3且不及根幅的 1 / 3 。 高山松
地下 、 地上部份的这种比例关系与云杉很为
类似 , 却与云南松显然不同 ( 10 年 生 云 南
松的根深 /苗高 、 根重 /地上重 、 根 深 /根幅
分别为 0 . 81 、 0 . 21 和 1 . 2) 说 明 高 山 松 的
根系具有浅根性树种的特性 。 这 一 点 从 干
海子 1 9 5 8年采伐迹地及 1 9 7 5年高 寒 雪 山 大
坪子 地 区 采 伐迹地散生母树风倒率达 60 一
90 %的事实得到了证明 。 其风倒木根系均呈
圆盘状 , 深度不超过 40 厘米 , 而 根 幅 却达
3
.
5米左右 。
四、 高山松天然更新过程
通过不同林型的各种林 地 类 型 (林 冠
下 、 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 ) 天然更新情况的
调查分析 (表 7 ) 和定点观察的结果 , 发现
高山松天然更新过程基本上包括三个相互连
接 、 相互制约而在内部机制上又有所区别的
阶段 , 即幼苗发生阶段 , 幼苗转化为幼树阶
段和幼林的管理保护阶段 。 这三个阶段的进
程是树种生物特性 、 自然环境条件以人为活
动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 其与天然更新效果
的关系 , 正如图 1 所示 , 每一阶段的进展都
将直接影响天然更新的数量 、 质量甚至导致
更新进程的反复和 中断 。 目前 , 许多人只看
到高山松天然更新能力较强的一面 , 而忽略
ù犷凸旅ó清、、、
貂麻伽啊协加。劲父书.刊
O 空叻叮
。礴钾
①件茜边株
。习和打圆
匀筑徉中
⑥科冠下
1
. 之 3 斗 “ ` 7
图 9 桐光脚件下苗木高生次曲线 ,匕段 卿。 如 “ 时 砂卿户硬 尔片随匀岭侧奢托情凡
表 7 不同林型的林冠下 、 采伐迹地 、 火烧迹地天然更新情况
产地类型
l
林冠下更新
(株 /公项 )
采伐迹地 更新
(株 /公项 )
幼 苗 幼 树 {幼 苗 幼 树
一火烧迹地更新 {一 (株 /公项 ) l一一一 万丫- … 备 注` 幼 苗 …幼 “ …
大果红衫—高山松林
松 6 8 0 7
红杉 78 5 0
云 衫 46 5 0
2 0 0 0
2 2 5 0
5 0 7
3 0 0 0
2 2 0 0
42 0 0
2 0 0
6 3 0 0 5 0 0 0
0 10 0
5 0 0
0 10 0
翠叶杜鹃—高山松林
松 16 5 0 0
红衫 5 10 0
云衫 5 0 10
5 6 10
15 5 0
0 0 0 1
4 14 4
10 0
2 0 0
2 0 2 6 1
2 0 0 7
6 0 0
1 4 75 0
12 5 0
5 0 7
白背杜鸽—高山松林
地盘栋— 高山松林
萌生长穗高山栋
— 高山松林
长穗 高山栋—高山松林
窄叶孤茅—高山牙公林
6 6 0 0 1 3 0 0 0 73 0 1 1 48 43 0 0 0 3 0 0 1 1
10 5 0 0 10 0 0 3 0 2 0 12 5 7 7 0 10 0 6 8 0 0
0 0 0 7 10 0 0 5 0 4 93 5 0 0
火烧迹地为火
烧 5 1年后 的更 新
情况
火烧迹地 为火
烧 0 1年后 的更新
情 况
火烧 10年后更
新情况
火烧 8 年后 更
新情况
火烧 15年后 的更
新情况
6 5 0 0 10 0 0 5 0 0 15 0 0 /
松 1 7 75 0
云衫 3 10 0
3 40
5 0 0
5 0 0 8 0 0 7 75 0 0
红考; 5 0 0
3 0 0 0
盯丁… 火烧 4年后 。。
更新情况
注 ①根据 8 4块标准地 432 个样方材料统计分析。
② 1一 4年生 为幼 苗 , 4 年 以上 为幼树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一 — 一 一 , 、丫匾画画团一殊福薪气止婀壑二引
山应应画二仗隧凿一匡亚夔囚
例国一幽
图, , 高山松麒受报御肪叫粉铎沱图
了它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的一面 (云南松也存
在这种情况 ) 。 据笔者看来 , 这是松林退化
(低密度 、 低产 、 低质量 ) 的重要原因 。
根据不同林冠郁闭度下天然更新情况分
析 (表 8 ) 以及幼苗 、 幼树数量随林冠郁闭
度而变化的规律性 (图 1 2) , 进一步证实了
朴由
、、 1协\\l
件气。 }杯释
r百口.汀了.口 r.月...月....`.钻却”
D
护、
.
J洲之
之 . 0
1了
众之 获 , 找4 已犷 眨右 么 7 口司 口一 ,
郁闭皮
图}之 勿西幼村时攀渔雌命有子闭度币熟的传尾
四年生左右为高山松苗木光生态习性的一个
转折时期 , 说明了适当的庇荫条件是高山松
幼苗产生的基本条件。 这个最适点在林冠郁
闭度为 0 . 4左右 。 同时 , 从表 8 和图 12 还 可
看出 , 高山松幼苗对庇荫条件适应性较强 ,
郁闭度在 0 . 8时 , 每公顷幼苗尚可达万 株 左
右。 反之 , 郁闭度在 0 . 5时几乎 已不见 幼 树
出现 , 说 明了高山松幼树的喜光性 。
为了进一步研究高山松幼苗 产 生 的 条
件 , 苗木转化过程及其天然更新能力 , 笔者
调查了丢荒地和林间草地的更新过程 。 表 9
的材料反映了白背杜鹃一高山松林开垦的农
地 (面积约 10 公顷 ) 丢荒 14 年后的天然更新
情况 。 图 13 则更清楚地反映了这个丢荒地上
幼苗、 幼树株数及优势苗木高度随林墙距离
而变化的趋势 。 这些材料清楚地表明了 , 虽
然高山松种子有较强的飞散能力 , 但其成苗
能力却有赖于生境条件的适宜程度 。 在完全
空旷的林地上 , 起初只能在靠近林腊处产生
少量幼苗 , 随着这些苗木的成长 , 又逐步创
造了有利于幼苗发生的小生境条件 , 使幼苗
逐步向空地中心推进 , 从而形成了苗木的株
数 、 年龄 、 优势苗高度从林墙边缘到空地中心
而递减的阶梯式更新过程 。 而且经过 14 年的
进程 , 10 0米处每公顷苗木 尚 不足 5 0 0 0株 ,
其有效更新 (每公顷苗木在 1 0 , 0 0 0株以上 )
碎令八户负甘株 、 优知稿度咬反刹
纫苗
劫树忙势苗本高度
一一 一 ~ 、 / .
一 ,井一 ~ 卞泛 .一了产 一 .石 .一窃一下石
多万休墙 且巨离 〔卞、
图 , , 么弄地七切西 勿阿株鑫 汉{穷满高趁石圣杯猪炬离的片系
范围还不到0 4米 , 说明这个过程是缓慢的 。
比较林冠下和丢荒地上的更新情况 , 充
分说明了高山松幼苗的发生需要弱度的庇荫
条件 , 而幼苗向幼树的转化则需要在全光条
件下才能实现 。 前者是天然更新的基础 。 后
者是天然更新成功的必要保证 。
鉴于高山松天然更新过程的上述特点 ,
在森林采伐中 , 充分注意苗木的发生和适 时
表 8 林分郁闭度与幼苗 、 幼树株数的关系
每公项幼 苗株数 (株 /公顷 ) 每公项 幼树株数 (株 /公顷 )
朱 数
1 1 0 0 0
生长状况 }平均年龄…平均高度(厘米 ) 株 数 生长状况
株数合计
(株 /公项 )
林分郁闭度
0

2
0

3
中 等 6一 8 3 0一 6 7 } 2 8 1 5 0 良 好 3 5 1 5 0
松 2 2 2 5 0
红衫 5 0 0
良 女子
中 等
6 一 8 2 9一 4 1 」1 1 0 0 0 中 等 3 3 2 5 0
5 0 0
ù置é汤州一却
松 5 15 0 0
云衫 5 0 0
5一 8 7 1 9 0 中 等好等
0

4 1一 2
5 8 6 9 0
5 0 0

0

5 3

5
{
}
。一…
。一…
。一…
。一…

松 1 6 0 0 0
云衫 4 0 0 0
10 0 0 1 7 0 0 0
4 0 0 0
1 5 2 8 0
3

5
才公 15 2 8 0
云衫 2 0 0 0
红衫 1 7 0 0
5一 6 2 3 8 0 4 3 8 0
1 7 0 0

3

5 1 6 9 0 0 1 0 0 1 7 0 0 0
不2八U,l司1
民良
一阵l冲伸.卜巨尸瓜日味份件环!
2

5
松 1 2 7 5 0
云 衫6 0 0 0
红 衫9 7 5 0
1 2 7 5 0
5一 6
5一 6
3 5 0 0
2 5 0 0
良…
1…良…
良…良…良
}…
9 5 0 0
1 2 2 5 0
松 7 5 0 0 7 5 0 0
2

5
云 衫1 0 0 0 1 0 0 0
民良
由 2 7块标准地 21 6个样方数字平均
表 9 丢荒地上苗木的年龄结构 、 株数 、 优势苗高度与至林墙距离的关系
距林墙距离 每 0 1米段 内 2 0 (平方米 ) 各年龄苗木株数
折合每公 顷株数
(万袜 /公项 )
(米)
1一 2 { 3 } 4
5…6 17 ! 8 9 …:重…· 苗…幼 “ 合计
二 J工ó Jn曰aCUla八 1é尸 0Ló尸 O行 1土今.内了咋八才匕从一曰迁ù4.…n乙 1土,上0八UnU门ó日
l
.
eses
es;
.
e
es
ses
.
es
l
l
户匕nU工巴Jn尸甘alónùnU.236…210,土JnUól八曰ùn”八ULO工气口nUù()ù1一óO卜d勺附Ono还一41卜d八JA占述月任no`40一 1 01 0一 2 02 0一 3 0
3 0一 4 0
4 0一 5 0
5 0一 6 0
6 0一 7 0
7 0一 8 0
8 0一 9 0
9 0一 1 0 0
1 7 8
1 2 4
9 5
5 3
4 O
3 0
2 0
1 1
8
5
表 1 0 伐前更新与天然更新效果的关系
采伐时间
及伐前林
分 状 况
伐前更新 采伐 7 年后苗木按年龄分配状况 (株 /公项 )林 型 调查地点
情 况 1 一 4
年生
9 …1。 1 0年以 上 合计
|
l
|肠阱||
|
一…高寒雪 5 6年 皆伐 每公项有白背杜鸽一 山 东坡海 !迹地 , 林龄 1幼 苗 5 0 0高山松林 1 4 0年 , 郁 k1J {株 1 6 8 0 0母 树 1 0 0 5 0 0 1 4 0 0 }1 7 0 0 1 0 0 }3 4 0 0}5 3 0 0 {1 7 0 0 0拔 3 2 6 0米度 0 . 5 8 0 0株
干海子 5 6年皆伐
窄叶孤茅一
高山松林
东面海拔 }迹地 林龄
每公项有
幼苗 3 0 0 0
3 7 5 0 8 0 0 6 5 0 3 5 0 2 0 0 1 0 0 15 8 5 0
3 3 0 0米 13 0年 , 郁闭 !株 幼 树
度 0 . 7 2 5 0株
的转变 , 是保证及时更新的关键问题 。 根据
采伐迹天然更新情况调查和定点观察 , 采伐
迹地天然更新的快慢和好坏与伐前更新有着
直接关系 (表 10 ) 。 一般说来 , 伐前更新较
好 , 采伐中又注意保护幼苗幼树和地表 , 伐
后 10 年左右即可郁闭 ; 而无伐前更新或伐前
更新不良时 , 郁 闭时间将推迟 5 一 10 年或长
期达不到更新要求 。
其次 , 采伐方式对于天然更新 , 尤其是
干燥瘩薄土壤上的松林的天然更新也有密切
关系 (见表 3 ) 。 因此 , 对于伐前更新不良
的过密林分和痔薄土壤上的森林类型应要求
采取择伐方式 , 保留疏密度 0 . 2一 0 . 4 。 深厚
肥沃土壤上的高山松林可用皆伐 , 但要保留
适量母树 (每公顷20 一 30 株 , 最好呈团状 ) 。
关于幼林的保护 , 这本来是十分 明确的
问题 , 但 由于旧 习惯势力和一些人的片面认
识 , 并且得到应有的重视 。 据长期观察 , 危
害幼林安全的关键问题 , 是森林火灾 。 尤其
是反复的火灾危害 , 不仅延缓更新进程 , 甚
至造成生态系统的完全破坏 , 使林地完全丧
失更新的能力 。 为此 , 对于幼林地区必须要
有可靠的防火设施 , 确保幼林的安全 。
尽管高山松天然更新存在着上述问题 。
但在亚高山地区与其它亚高山针 叶 树 种 相
比 , 其天然更新能力和效果仍具有很大优越
性 , 尤其在干燥痔薄的石质 山地更具有其他
树种所无可取代的先锋作用 。
五、 结论和意见
1
、 高山松是滇西北亚高山地区主要成
林树种 。 它不仅因丰富的资源在本区森林中
占有重要地位 , 更因其在亚高山地区占有特
定的生态环境范 围 , 从而在亚高山生态系统
及其生态平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2
、 高山松林分是亚高山地区稳定性较
强的林分 。 而其稳定性的大小又随林型而不
同 。 处于最适生态范围的林 型 , 稳 定 性 最
强 , 砍伐以后易于更新 , 成林较快 , 林地生
产力较高 , 可以作为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 ;
其余林型稳定性较差 , 尤其是处于极端环境
下的林型 , 稳定性最差 , 应充分考虑生态性
变化 , 以多种效益综合利用为经营利用的基
本原则 , 对主伐利用应持慎重态度 。
3
、 一般说来 , 高山松天然更新能力较
强 , 更新效果较好 , 只要辅以适当的经营利
用措施 , 均可达到天然更新的目的 。 因此对
高山松实行天然更新为主 , 人工足进更新和
人工更新为辅的方针也是适宜和可行的 。 但
也必须扭转那种对高山松林任意滥伐和火灾
频繁的情况 , 采取合理的经营利用措施 , 这
样将更有利于其树种优势的发挥 , 对 于节省
亚高山地区更新投资和劳力 , 加 快 更 新 进
度 , 肯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 其合
理经营利用措施主要是 :
( 1 ) 应分别林型 、 地形条件等采取合
理的采伐方式 (皆伐 、 择伐或二次渐伐等 ) ;
( 2 ) 应将伐前更新情况调查列入伐区
调查设计项 目 , 并在采伐中采取相应措施 ,
促进伐前更新 ,
( 3 ) 实行皆伐的迹地必须保留足够的
优良母树 (每公顷 20 一 30 株 ) , 而且在迹地
达到更新要求后 , 不立即伐除 , 以备遭受火
庆后能有必要的种源 ;
( 4 ) 应强化对幼林的保护措施 , 尤其
要严防火灾的危害。
参 考 文 献
中国植被编杯委 员会 , 中国植被 科学
出版社 198 0年 。
中国科学院西部地 区南水犯调综合考察
队 、 林业土攘研究所 ,
川西淇沁地 区的森林 科学出版社
1 9 6 6年
四川省林科所 , 四 川高山林业研究资料
集刊 , 第二集 , 1 97 9年
中国林业科学研 究院 西南高山林区综
合考察报告 1 9 6 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