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rospect of the study on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restoration of Keerqin sandy land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全 文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3
蒋德明 3 3  刘志民 寇振武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沈阳 110016)
【摘要】 评述了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其生态恢复的研究 ,从科学研究动态和生态环境退化以及恢复研究
的现实需要两方面论述了科尔沁沙地荒漠化与生态恢复研究的若干核心问题 :植被过程研究、生态水文过
程研究、景观过程研究、科尔沁沙地区域环境评估和预测与生态恢复研究.
关键词  荒漠化  恢复  科尔沁沙地
文章编号  1001 - 9332 (2002) 12 - 1695 - 04  中图分类号  X171. 4  文献标识码  A
Prospect of the study on desertif ication and its restoration of Keerqin sandy land. J IAN G Deming , L IU
Zhimin , KOU Zhenwu ( Institute of A pplied Ecolog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S henyang 110016) . 2Chin.
J . A ppl . Ecol . ,2002 ,13 (12) :1695~1698.
In this paper , the study on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restoration of the Keerqin sandy land was briefly review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trends in related scientific fields and pressing demand in restoring existing desertified lands ,
several key aspects ,including vegetation processes ,eco2hydrological processes ,landscape processes ,and assessment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state ,prediction of desertification trends and exploration of restoration measures for the
whole Keerqin sandy land , aimed to discover mechanisms leading to desertification and to restore desertified
lands ,were raised.
Key words  Desertification , Restoration , Keerqin sandy land.
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重大资助项目
(SCXZD0102202) .3 3 通讯联系人.
2002 - 08 - 收稿 ,2002 - 10 - 29 接受.
1  引   言
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干燥半湿润地区 ,由气
候变化和人类影响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 1977 年在内罗
毕召开的“联合国荒漠化大会”是荒漠化研究兴起的标志.
1992 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发大会上出台的《21 世纪议程》,将
国际尺度的荒漠化研究推进了新的阶段. 1994 年在巴黎签
署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 (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
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约》使全人类对荒漠化的研究和整治
更加重视[16 ] . 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 2. 62 ×106 km2 ,占
国土面积的 27. 3 %[20 ] . 我国北方沙质荒漠化总体在发展 ,少
数在逆转[25 ] . 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 ,是荒漠
化相对严重的地区. 自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开始 ,科研人员
就开始了荒漠化整治试验 ,至今已取得了很多成就 ,但也出
现一些问题. 曾被认为极有希望的沙地樟子松 ( Pinus
sylvest ris var. mongolica)人工林大面积衰退 ,很多早期的人
工林成为“小老树”林和草地侵入了大量杂草.
本文总结了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其生态恢复的研究工
作 ,依据恢复生态学及其密切相关的生态水文学和景观生态
学的研究趋势 ,以及科尔沁沙地荒漠化综合整治的现实问
题 ,讨论了科尔沁沙地的生态恢复问题.
2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的现状
科尔沁地区位于我国东北的西部 ,地理位置约在 119°15′
~123°45′E ,42°15′~45°47′N ,总土地面积约 5. 27 ×104 km2 ,处
于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域 ,属于半湿润气候和半
干旱气候波动型.年均降水量 310~450mm ,年蒸发量 2000~
2500mm.现代荒漠化过程受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沉积物特征、风力条件、降水量和降水分
布、河流有无等[12 ,39 ] .人为因素包括人口增长率、不合理的垦
荒、砍伐、放牧 ,以及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 [8 ,28 ] .
沙性土壤或沉积物在平原、部分山地和丘陵河谷的广泛
分布是荒漠化发生的物质条件 ,春季大风 (平均风速 4. 2~5. 9
m·s - 1)是风蚀和沙丘移动的动力 ,降水量少和降水的季节间
及年际不均匀分布是造成本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关键因素.
在通辽地区 ,各地年降水量的平均变率为 58~87mm ,相对年
变率为 16 %~22 %[39 ] .河流因洪水而发生大的路径变迁 ,导
致流域内沙丘的形成 ;枯水期和丰水期的交替促成了流域内
沙丘群的形成[12 ] .通辽地区 1983 年的人口总数是 1949 年的
1. 9 倍 ,34 年的人口平均增长率为 3. 19 %.在地下水位深的草
原垦荒可造成固定沙地活化 ,超载放牧及薪柴砍伐是草场质
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的主要原因.由于对水资源利用缺乏统一
规划 ,地表径流减少 ,产生了河水断流现象 ,进而使湖淖干涸、
土壤旱化、沼泽中的草甸植被退化、河流断流后留下的干河床
裸露而起沙[39 ] .
据邹受益等[40 ]统计 ,科尔沁沙地中心地区 (14 个旗县)荒
漠化土地面积 3. 87 ×106 hm2 ,占该区土地面积的34. 02 %. 其
中风蚀荒漠化面积为 3. 28 ×106 hm2 ,水蚀荒漠化面积 1. 1 ×
105 hm2 ,盐渍化面积 4. 7 ×105 hm2 .在风蚀荒漠化土地中 ,流动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2 年 12 月  第 12 卷  第 12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Dec. 2002 ,13 (12)∶1695~1698
2半流动沙丘 9. 2 ×105hm2 ,沙化草场 1. 49 ×106 hm2 ,沙化农田
8. 7 ×105 hm2 .科尔沁沙地已成为我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
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不仅严重阻碍着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
的发展 ,而且已经引起我国东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
恶化 ,对我国东北平原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东北重工业城市群
构成巨大威胁.
3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其生态恢复研究动态
311  研究阶段
31111 以流沙治理为主要目标阶段 (1977 年以前)  1953 年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原林业土壤研究所)与辽宁
省固沙造林试验站在辽宁省的章古台开展流沙治理试验 ,较
系统地研究了工程和生物固沙措施 ,积累了中国流沙治理的
最早期经验[13 ] . 1972 年以后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在
内蒙古的奈曼旗进行了铁路两侧严重荒漠化土地的治理试
验[39 ] . 1975 年以后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在内蒙
古翁牛特旗的乌兰敖都和白音他拉开展了以防风固沙和改良
草场为目标的生物群落改造和生境改善方面的试验示范工
作[1 ] .
31112 以荒漠化成因、过程研究为主阶段 (1977 年到 80 年代
中后期)  郭绍礼[11 ]以西辽河流域为对象 ,研究了荒漠化的
历史和现代过程.曹新孙[2 ]以乌兰敖都地区为研究对象 ,重点
论述了农业发展和牧民定居对荒漠化的促进作用. 中国科学
院兰州沙漠研究所[26 ]以内蒙古奈曼旗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荒
漠化土地的类型、面积、分布特点、荒漠化的发生原因、发展趋
势以及整治措施.邹本功等[39 ]在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土地的分
布、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过程和演变、荒漠化土地的整治等
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31113 荒漠化原因和整治的研究阶段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
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奈曼荒漠化研究站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用生态研究所的乌兰敖都荒漠化试验站在科尔沁沙地生态系
统退化原因、受损过程研究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生
物学原理、技术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且具有互补
性.比如 ,乌兰敖都站的试验示范规模很大 ,奈曼站的试验研
究工作比较全面 ;乌兰敖都站位于干旱区域 ,在盐碱地改良和
退化草场改良方面研究较多 ,而奈曼站位于相对湿润区域 ,在
农田生态系统特别是植物的抗旱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
究[1 ,2 ,22 ] .
312  研究现状
31211 技术研究 在科尔沁沙地 ,流沙治理技术试验开展得
非常早.早期在章古台的固沙造林试验包括固沙植物的选择、
固沙植物的栽植技术试验、平铺式沙障和立式沙障固沙效果
试验等方面的固沙试验 ,以及体现树种选择、栽植季节确定、
苗木选择、施肥等方面的沙地造林试验 [13 ] .
  荒漠化综合整治工作在 20 世纪 70 年代特别是 80 年代
以来得以广泛开展.综合整治技术包括流沙治理技术 [2 ] 、防护
林营建技术[2 ] 、草场改良技术[2 ,33 ] 、土壤改良技术[1 ] 、经济林
和经济作物栽培技术[1 ]等.由于技术问题比较复杂 ,在此不予
详细论述.
31212 模式研究 与前期相比 ,近期的荒漠化整治研究更注
重综合模式的探讨. 奈曼荒漠化试验站提出了“小生物圈模
式”[21 ] .“小生物圈”模式以牧户为单元 ,分 3 个层次 :1) 中心
区.位于围封条件好的坨甸低地 ,由外圈的乔灌林带、中圈的
牧草和内圈的作物区组成 ;2) 保护区. 中心区外围的草库仑 ;
3)缓冲区.保护区外围的固沙区. 李进等[18 ]研究了人工固沙
植被建设模式 ,即人工植被在宏观上表现为疏林草原景观 ,以
灌木和半灌木为主、乔木为辅 ,在地下水位不低于 4~5m 的
丘间低地中栽植樟子松 ,在地下水位低于 4~5m 的丘间低地
中栽种小叶锦鸡儿 ( Caragana microphylla) 或木岩黄芪
( Hedysarum f ruticosum var. lignosum) ,在沙丘背风坡坡脚栽植
黄柳 ( Salix gordejevii ) , 在 沙 丘 迎 风 坡 建 立 差 巴 嘎 蒿
( A rtemisia halodendron)和小叶锦鸡儿植被 ,植被建立顺序是
先在沙丘迎风坡栽种差巴嘎蒿、在背风坡脚栽植黄柳 ,其后建
立小叶锦鸡儿和樟子松植被. 乌兰敖都荒漠化试验站提出了
“四位一体”庭院经济模式、丘间低地生态经济圈模式.“四位
一体”庭院生态经济模式以太阳能为能源 ,形成温室大棚 (蔬
菜)2沼气池 (能源)2生态养殖 (养猪)2厕所 (有机肥) 可持续经
营的沙地良性生态循环系统. 丘间地生态经济圈以丘间低地
为单元 ,其结构组成为从丘间地底部至顶部分别为水田圈2果
树经济林圈2防护林保护圈2草方格生物固沙带 (简称“三圈一
带”) ,意在形成“水稻坐底、果树镶边、杨柳缠腰、沙障封顶”的
沙区丘间地生态经济圈模式.
31213 机制研究 荒漠化机制研究 (包括荒漠化的原因和过
程研究) .在通辽地区 ,1983 年比 1979 年的水位普遍下降0. 25
~0. 5m ,在通辽市附近出现总面积 1094km2 、中心水位埋深为
10. 3m的下降漏斗[8 ] .在通辽地区的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仑旗
和奈曼旗 ,从 1949 年到 1983 年 ,人口年增长率为 2. 6 % ,人口
密度由 14. 8 人·km - 2至 35. 8 人·km - 2 [28 ] . 在科尔沁沙地 ,90
年代比 60 年代年均气温升高 0. 5~1. 2 ℃,年均降水量增加
50~67mm ,年均蒸发量下降 16. 7 % ,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 ,进
而引起大面积垦荒 ,荒漠化急剧发展. 杨泰运[29 ] 、赵哈林
等[34 ,35 ]对农田和草场荒漠化过程进行了研究 ,从不同角度探
讨了荒漠化形成和发展机制.
  流沙固定原理及人工植被稳定性机制研究 (包括沙丘水
分研究、固沙植物适应性研究、植被动态研究) . 在流动沙丘演
化成为固定沙丘的过程中 ,由于植物的生长 ,水分条件逐渐变
差. 160cm厚沙层中 ,4~7 月的平均有效水分在流动沙丘为
102. 46mm ,在半固定沙丘为 51. 79mm ,在固定沙丘为41. 09
mm
[31 ]
.无论从水平格局还是从垂直格局上 ,人工植被的建立
都增加了沙地土壤水分的异质性 ;沙丘背风坡按差巴嘎蒿、杨
树 ( Populus spp. )和樟子松的顺序依次变差 [36 ] .差巴嘎蒿是沙
生先锋植物 ,根系发达 ,以水平根系为主 ,在人工植被中在 14
~15 龄时其盖度降至 3 %~15 %;黄柳起源于低湿地 ,发育于
背风坡和沙丘顶部 ;小叶锦鸡儿在半固定至固定沙地表现优
良 ,当覆盖度为 20 %~40 %时 ,植株的高度和冠幅达到最
大[18 ] .木岩黄芪凭借根状茎繁殖抵抗沙埋、抵御干旱、表现较
696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3 卷
强的排它作用和扩展侵入作用 [23 ] . 科尔沁沙地主要有 4 个植
物演替系列 :1)沙生演替系列.演替起点为裸露沙地或流动沙
丘 ,演替过程不受水分或地形影响 ;2) 湿生演替系列. 演替起
点为水泡子 ,水分条件起主导作用 ,主要发生在甸子地和丘间
低地 ;3)撩荒地演替系列.演替过程与土壤水分和土壤质地有
关 ;4)盐生演替系列. 演替起点为碱斑地 ,是土壤含盐量起主
导作用的演替系列[1 ] . 在生境从固定沙地向流动沙地演变的
过程中 ,植物演替是从较为抗旱到较为不抗旱、从生理抗旱向
躲避干旱发展[38 ] .
  草场改良机制研究 (包括封育对草场植被的恢复作用研
究和各种要素对草场质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 沙丘植被的
地上生物量和产草量在半固定状态 ,即半灌木2一年生草本阶
段最高[33 ] .通过草地微气象观测和植被动态研究 ,李胜功 [19 ]
认为 ,奈曼旗草地生长季的安全载畜量为 3~4 羊单位·
hm - 2 .常学礼等[4 ]指出 ,差巴嘎蒿是科尔沁沙地草场退化过
程中的一个重要缓冲种.在科尔沁沙地 ,年降水量对多年生草
本影响最大 ,生长期降水量对一年生植物影响最大 ,关键期降
水量对灌木类植物影响最大[3 ] .
  除了曹新孙[2 ]的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研究 ,张瑞林等 [32 ]
在巴林右旗研究了牧场防护林效益.
4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与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411  相关研究动态
  近些年 ,针对生态恢复的关键过程、生态恢复的主要途
径 ,国内外已开展了多层面的生态恢复研究工作. 在我国 ,荒
漠化土地的生态恢复在恢复生态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现代植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干扰的生
态学作用研究.划分植物功能类型是针对干扰实施群落和生
态系统建模和预测的一个步骤 [10 ] . Diaz 等[9 ]将植物功能类型
定义为对环境条件具有相似反映 ,对主导生态系统过程具有
相似效果的植物组群. Grime[10 ]认为 ,定义功能类型需要参照
统计学标准和决定植物对生物因素、土壤条件、土地利用方
式、对气候要素响应及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的生活史、生
理和资源动态特点 . 依据植物的生活史 ,国外已经做了很多
功能类型划分的尝试[24 ] .
  科尔沁沙地是承受了多种干扰的典型草原区. 有关本地
区植物生活史尤其植物功能类型划分的报道还很少. 常学礼
等[5 ]报道 ,荒漠化过程是物种多样性衰减的过程 ,荒漠化首先
导致特有种的绝灭 ,其次为稀有种和普通种 ;多年生草本和灌
木类植物受荒漠化影响最大 ,而一年生草本和半灌木类植物
可存活于荒漠化过程的各个阶段.但是 ,与之相联系的植物生
活史机制尚未得到揭示 ,基于植物生活史的植物功能类型划
分也就未得到探讨.
  生态水文学将流域尺度的水和生物综合考虑 ,研究流域
内“超生物体”在长期适应中形成的针对胁迫的抵抗力和恢复
力 ,根据生态系统特点确定管理手段 (即采用生物多样性、水
质、水量衡量) [30 ] .对干旱半干旱区天然植被格局与生态水文
效应进行研究、识别具有水力提升功能的植物种、探明植物吸
收水分的来源、确定生态需水量是确定干旱区适宜人工植被
的种类组成和格局的依据[37 ] . 在我国 ,生态需水量的研究已
得到充分的重视[14 ] . 与西部地区相比 ,科尔沁沙地生态水文
过程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滞后. 更深入的大尺度的生态水文过
程研究、生态水文过程与植被格局的关系研究、区域生态需水
量的确定还有待开展.
  景观生态学在干旱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
用前景.其所包括的研究课题有景观异质性分析与生态空间
的镶嵌稳定性、绿洲景观的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等诸多方面.
荒漠化研究从一开始就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范畴在空间尺度
上高度一致 ,荒漠化过程对区域景观的重塑起着极为重要的
作用[7 ] .景观生态学与植被恢复和植物多样性保护密切相关.
在景观尺度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碎片分布格局允许斑块动
态与植物种在斑块间的传播相互作用 [17 ] . 借助景观生态学的
原理研究科尔沁荒漠化问题的研究已有报道 [6 ] ,但在深度上
和广度上还有必要加强.
412  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研究的现实需要
  沙尘暴是沙漠及其临近地区特有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我
国北方有 4 个沙尘暴多发区 ,内蒙阴山北坡及浑善达克沙地
毗邻地区系其中之一. 1993 年以来 ,对中国西部沙尘暴形成
和危害的研究较多[27 ] ,在中国东部的研究还很少. 有必要在
东部地区 (包括科尔沁沙区 ) 开展沙尘暴现状的估计和未来
发展趋势的预测 ,并采用相应的控制对策.
  确定人工植被是否稳定需要相对漫长的过程. 流沙治理
的早期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了新的问题 ,如章古台的樟
子松严重衰退[15 ] . 在科尔沁沙地 ,造林密度大及造林树种不
合理是现有人工植被存在的最严峻问题. 沙地人工植被恢复
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水分短缺 ,应在相对较大的尺度诸如景
观尺度、流域尺度、区域尺度研究植被格局和生态水文过程的
关系.在干旱区 ,斑块状的植被格局是稳定的植被格局 [37 ] . 在
科尔沁沙地 ,河流纵横、坨甸交错 ,应根据区域特点和生态需
水量确定总的生态恢复计划 ,根据流域特点制定流域内的植
被建设和管理计划 ,根据景观特点设计植被的斑块格局等都
是退化土地生态恢复的重要环节.目前在科尔沁沙地 ,还不能
依据严格的需水试验确定主要造林树种的栽植定额.
  为了对封育的效果做出准确的估计 ,需要研究 :放牧草
地植被退化的过程和速率、放牧草场和打草场的植被组成和
表现差异、不同割草强度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不同沙地植
被演替阶段的植物生活史特点和功能类型差异、景观尺度上
植物种在斑块间的传播机制等.
  草场退化除了表现为明显的沙化外 ,还表现为杂草的侵
入. 在乌兰敖都地区 ,打草场内侵入了狼毒 ( S tellera cham ae2
jasme)和杠柳 ( Periploca sepium ) 等杂草. 现在 ,至少应该从
植物生活史繁殖生态学的角度诸如种子形态、种子传播、土
壤种子库及持续性、种子发芽对策等方面研究草场中杂草的
侵入机制 ,并借以寻求杂草的生态学控制对策.
413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与生态恢复的若干核心研究内容
41311 植被过程研究  主要包括草地植被和人工固沙植被
796112 期              蒋德明等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组成植物的生活史研究和植物功能类型划分、各种干扰方式
对植被过程影响的研究和不同植被格局的生态效果研究.
41312 生态水文过程研究 主要包括植被格局与生态水文过
程的关系研究和区域生态需水量的确定.
41313 景观过程研究  主要包括景观结构特征、景观结构与
荒漠化过程关系和景观尺度的荒漠化驱动力.
41314 科尔沁沙地区域环境评估、预测与生态恢复研究  主
要包括生态恢复分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标准研究、退化草
地生产力恢复途径研究和草地资源合理利用方式研究.
参考文献
1  Cao X2S (曹新孙) . 1984. Studies on the Integrated Control of
Wind ,Sand Drifting and Draught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 Huhe2
haote : Inner Mongolia People’s Press. (in Chinese)
2  Cao X2S (曹新孙) . 1990. Studies on the Integrated Control of
Wind ,Sand Drifting and Draught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 Vol.
2. Beijing : Science Press. (in Chinese)
3  Chang X2L (常学礼) , Yang C(杨  持) . 2000. Effect of precipita2
tion on vegetation composi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Keerqin sandy
grassland. Grassl China (中国草地) , (3) : 7~11 , (in Chinese)
4  Chang X2L (常学礼) ,Zhao X2Y(赵学勇) ,Li S2G(李胜功) ,et al.
1996. Role of Artemisia halodendron sanddune pasture vegetation in
Keerqin. J Desert Res (中国沙漠) ,16 (1) :27~31 (in Chinese)
5  Chang X2L (常学礼) , Wu J2G(邬建国) . 1997. Species diversity
during desertification on Keerqin Sandy Land. Chin J A ppli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8 (2) : 151~156 (in Chinese)
6  Chang X2L (常学礼) , Wu J2G(邬建国) . 1998. Spatial analysis of
pattern of sandy landscapes in Keerqin , Inner Mongolia. Acta Ecol
S in (生态学报) ,18 (3) :225~232 (in Chinese)
7  Chang X2L (常学礼) ,Zhao A2F(赵爱芬) ,Li S2G(李胜功) . 1998.
Effects of landscape in the desertification research. J Des Res (中国
沙漠) ,18 (3) :210~213 (in Chinese)
8  Chen G2T(陈广庭) . 1986. Status of utilization and vistas of devel2
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Jirem League. J Des Res (中国沙漠) ,
6 (1) : 14~24 (in Chinese)
9  Diaz S ,Cabido M. 1997. Plant functional types and ecosystem func2
tion in relation to global change. J Veg Sci ,8 :463~474
10  Grime J P. 2001. Plant Strategies , Vegetation Processes , and E2
cosystem Properties. Chichester : John Wiley & Sons Ltd.
11 Guo S2L (郭绍礼) . 1980.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desertified
lands in the basins of west Liao River. Nat Resou (自然资源) ,
(4) :46~52 (in Chinese)
12  Han G(韩 广) , Zhang G2F (张桂芳) . 2001. Effect of river evolu2
tion o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orqin sandy land. J Des Res
(中国沙漠) ,21 (2) : 129~134 (in Chinese)
13  Institute of Forestry and Soi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57.
Experiments on Sand2stabilization and Afforestation at Zhanggutai
Area ,Liaoning Province. Beijing : Science Press. (in Chinese)
14  Jia B2Q (贾宝全) ,Ci L2J (慈龙骏) . 2000. The primary estimation
of water demand by the eco2environment in Xinjiang. Acta Ecol S in
(生态学报) ,20 (2) : 243~250 (in Chinese)
15  Jiao S2R(焦树仁) . 2001. Report on the causes of the early decline
of Pinus sylvest ris var. mongolica shelterbelt and its preventa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Zhanggutai of Liaoning Province. Sci S il2
vae Sin (林业科学) , 37 (2) : 133~138 (in Chinese)
16  Kassas M. 1995. Desertification : A general review. J A rid Envi ron
30 :115~128
17 Lavorel S. 1999.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resilience of Mediter2
ranean vegetation to disturbance. Div Dist r ,5 :3~13
18  Li J (李 进) ,Liu Z2M (刘志民) ,Li S2G(李胜功) , et al . 1994. Es2
tablishment of artificial vegetation model for Keerqin sandy land.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5 (1) : 46~51 (in Chinese)
19  Li S2G(李胜功) , Zhao H2L (赵哈林) , He Z2Y(何宗颖) , et al .
1999. Micro2meteorological changes and grassland desertification
due to overgrazing in Naiman , Inner Mongolia , China. Acta Ecol
S in (生态学报) ,19 (5) : 697~704 (in Chinese)
20  Liu G2Q (刘国强) ,Zhang Y2X(张煜星) . 2000. Desertific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of China. In : The Monitoring Center of De2
sertification in China ed. Study on Monitoring Techniques. Beijing :
Chin Forestry Press. 141~149 (in chinese)
21  Liu X2M (刘新民) , Zhao H2L (赵哈林) , Xu B (徐 斌) , et al .
1992. Destruction causes of Keerqin Sandy land and approaches to
its restoration. Chin J Ecol (生态学杂志) ,11 (5) : 38~41 (in Chi2
nese)
22  Liu X2M (刘新民) ,Zhao H2L (赵哈林) . 1993. Studies on compre2
hensive rehabilitation of Horqin Sandy Land. Lanzhou : Gansu Sci2
ence & Technology Press. (in Chinese)
23  Liu Z2M (刘志民) . 1992.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eneration char2
acteristics and arenaceous adaptability of Hedysarum f ruticosum
var. lignosum . Acta Phytoecol et Geobot S in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
物学学报) ,16 (2) : 136~142 (in Chinese)
24  McIntyre S ,Diaz S ,Lavoral S , et al . 1999. Plant functional types
and disturbance dynamics - Introduction. J Veg Sci ,10 :604~608
25  Research Group of“Study o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 Land
Degradation in China”1998. Study o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
Land Degradation in China. Beijing :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in Chinese)
26  The Desertification Study Group in Keerqin Sandy Land , Institute
of Desert , Academia Sinica. 1986. The situation of desertification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renovation of desertified lands in
Naiman Banner , Nei Mongol. In : Mem. of Institute of Desert ,A2
cademia Sinica ,Lanzhou ,China. 3. Beijing : Science Press. (in Chi2
nese)
27  Wang S2G(王式功) ,Dong G2R (董光荣) ,Chen H2Z(陈惠忠) , et
al . 2000. Advances in studying sand2dust storms of China. J Des
Res (中国沙漠) ,20 (4) : 349~356 (in Chinese)
28  Wen Z2X(文子祥) . 1987.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increase
and desertification in steppe. J Des Res (中国沙漠) ,7 (2) : 68~73
(in Chinese)
29  Yang T2Y(杨泰运) , Xu B (徐  斌) . 1989. Analytical researches
on the functions of ecological systems ,readjustment and utilization
of desertified farmland in Naiman Banner , Inner Mongolia. J Des
Res (中国沙漠) ,9 (2) : 31~37 (in Chinese)
30  Zalewski M. 2000. Ecohydrology - The scientific background to use
ecosystem properties as management tools toward sustain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Ecol Eng ,16 :1~8
31  Zhang J2X(张继贤) , Xu B (徐  斌) . 1985. Moisture condition in
different dunes in southern Horqin Steppe. J Des Res (中国沙漠) ,5
(3) :33~39 (in Chinese)
32  Zhang R2L (张瑞林) ,Bao X2T (鲍希田) , Meng F2Z (孟凡章) .
1985. Study on the effect of grassland2protective network in deser2
tified area - A case study ,Duanjiao cattle farm ,Bailin Youqi Ban2
ner ,Inner Mongolia. J Des Res (中国沙漠) ,5 (4) : 5~17 (in Chi2
nese)
33 Zhang W (张 伟) . 1991. The close and utilization of desertified
rangeland in Naiman Banner , Inner Mongolia. Pratacult Sci (草业
科学) ,8 (1) : 38~40 (in Chinese)
34  Zhao H2L (赵哈林) , Huang X2W (黄学文) , He Z2Y (何宗颖) .
1996. Study on desertification of farmland soil in Keerqin region ,
Inner Mongolia. Acta Pedol S in (土壤学报) ,33 (3) :242~248 (in
Chinese)
35  Zhao H2L (赵哈林) . 1997. Study on desertification mechanism of
grazing grassland in Keerqin Sandy Land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Grassl China (中国草地) 3 :15~23 (in Chinese)
36  Zhao W2Z(赵文智) . 2002. Impact of plantation on spatial hetero2
geneity of soil moisture in Horqin Sandy Land. Acta Pedol S in (土
壤学报) ,39 (1) :113~119 (in Chinese)
37  Zhao W2Z(赵文智) ,Cheng G2D(程国栋) . 2001. Review of several
problems on the study of eco2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arid zones.
Chin Sci B ull (科学通报) ,46 (22) : 1851~1856 (in Chinese)
38  Zhou R2L (周瑞莲) , Zhao H2L (赵哈林) , Wang H2O (王海鸥) .
2001.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succession of the plants in Horqin
Sandland ,China. A rid Zone Res (干旱区研究) ,18 (3) :13~18 (in
Chinese)
39  Zou B2G(邹本功) , Chen G2T (陈广庭) , Wang K2F (王康富) .
1995. The desertification process and rehabilitation in Horqin grass2
land. In : Mem. of Institute of Desert ,Academia Sinica ,Lanzhou ,
China. No. 4. Beijing : Science Press. (in Chinese)
40  Zou S2Y(邹受益) , Zhang J2L (张景龙) , Feng Z2F (冯政夫) , et
al . 2001. Desertified land analysis in Horqin sandy land. J Des Res
(中国沙漠) ,21 (1) :76~78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蒋德明 ,男 ,1959 年生 ,研究员 ,主要从事荒漠化
防治工程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 ,发表论文 40 余篇. E2
mail : Jiangdeming @iae. ac. cn
896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3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