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林农复合系统汛期前后钉螺密度变化及其防治对策*
彭镇华 姚永康 康忠铭 孙启祥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 230036)
查 明 (安庆市血防研究所,安庆 246003)
Variation of oncomelania density in forest-agrosystem before and af ter flood periods and
its control strategies. Peng Zhenhua, Yao Yongkang , Kang Zhongmin, Sun Qixiang
( Anhui A gr icultural Univer sity , H ef ei 230036) , Zha M ing ( Anqing Institute of Schisto-
somiasis Control, Anqing 246003) . -Chin. J . App l. Ecol. , 1994, 5( 4) : 425- 427.
To under st and the dynamics of oncomelania population in a river shoal for est-ag ro system
and its neighbouring ones, the influence of light,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soil moisture
content on oncomelania density is studied. T he r 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 ease o f its densi-
ty dur ing flood per iod can be at tributed to its mig rat ion from t he neighbouring sy st em,
and the sharp decr ease o f it a fter flood and befo re the nex t one is related to t he cultivat ion
and intercr opping. Count ermeasure fo r cont ro lling oncomelania mult iplicat ion ar e put for-
w ard.
Key words Forest-ag r osystem , Flood per iod, Oncomelania densit y.
1 引 言
兴林灭螺是通过在江滩、洲滩、湖滩宽行种植
杨树, 在杨树行间间种作物的方法来改变钉螺孳
生的生态环境, 以达到降低钉螺密度的目的. 本研
究通过对林农复合系统环境生态因子的观测以及
对系统内外钉螺密度测定, 探讨了系统内钉螺密
度变化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并且就此提出了一些
相应的对策.
2 实验地点与方法
实验地点在安徽怀宁县海口镇南埂兴林灭螺
实验林场. 自 1989 年兴林以来, 汛期以及汛期前
后分别在试验区(林农复合系统 FAS )和对照区
(芦苇滩 RML 和草滩 )进行螺情调查, 测量地下
水位和土壤湿度, 观测光、温、湿等小气候因子,并
在汛期进行水的流速测定、林农复合系统内树杆
上爬钉螺数量及其存活率的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 1 汛期林农复合系统钉螺密度的变化
3. 1. 1 系统外附近草滩上钉螺密度的转移 汛期
前, 林农复合系统内钉螺密度很小. 汛期后系统内
钉螺密度明显增加(表 1) . 据观察,汛期林地淹水
时, 林农复合系统靠近草滩第一排杨树上栖息的
钉螺数最多. 在牲畜活动频繁的主埂两侧草滩上
春季查螺,钉螺密度最高达 11. 9 只·0. 11m -2,与
其相邻的单棵树杆上栖息钉螺数最多达 100 只以
上. 自邻近草滩第一排杨树向林区延伸, 随距离增
加, 林内树杆上栖息的钉螺数迅速减小(图 1) .
* 林业部、卫生部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1993年 12月 22日收到, 1994年 6月 3日改回.
图 1 树杆上钉螺数与树距草滩远近的关系
Fig. 1 Relat ionship between oncomelania number on
t runk and it s distan ce f rom gras sy marshland .
3. 1. 2 林农复合系统内汛期水的流速 林地内由
于地势不一, 汛期林地淹水后, 水的流速也有差
异. 调查发现,地势地形不同, 使水的流速不同, 树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994 年 10月 第 5卷 第 4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 Oct. 1994, 5( 4)∶425—427
表 1 汛期前后林农复合系统内钉螺密度变化
Table 1 Variation of oncomelania density in fores t-agrosystem before and after flood periods ( 1993)
总调查数
(框)
T otal cases
活螺框数
Case n umber
of l iving
on comelania
框现率
% of l ivin g
oncomelania
活螺数(只)
Number of
living
oncomelania
钉螺密度
Oncomelan ia
den sity
( ind . 0. 11m -2)
汛期后
Before f lood period
1847 180 9. 75 282 0. 1527
汛期后
After flood period
288 114 39. 58 261 0. 9063
表 2 水流速大小与邻近树杆上钉螺数关系
Table 2 Relationship between oncomelania number on
trunk and flow velocity of water
埂东 17排
Eas t bank
row 17
埂西 18排
Wes t bank
row 18
主路南第 1行
Firs t row
f rom m ain
bank
主路南第 3行
Th ird r ow
fr om main
bank
流 速
( m·s -1) 0. 12 0. 00 0. 1513 0. 0576
Flow velocity
钉螺数
(只) 5. 2 24. 0 12. 5 32. 0
Oncomelania number ( ind . )
杆上栖息的钉螺数也有一定差异 (表 2) . 由表 2
可见, 流速大, 附近树杆上栖息的钉螺相对少些,
而流速小的水域, 树杆上栖息的钉螺数量就多些.
研究结果表明, 钉螺在 0. 1- 0. 15m·s-1的水中可
逆水而行; 在流速 0. 5- 0. 6m·s-1时移行困难[ 2] .
流速大使钉螺不宜靠附树杆, 上爬的钉螺就相对
减少.据观测, 当淹水高度在 1m 左右, 芦苇地内
水的流速明显小于林地,这可能是芦苇地内钉螺
密度较高的一个原因之一.
3. 1. 3 汛期钉螺卵快的孵化 每年 4- 6 月是钉
螺繁殖季节. 螺卵必须在水中或在有一层水膜的
泥面上才能孵化.孵化的幼螺前 3 周均生活在水
中. 汛期淹水满足了钉螺卵化和幼螺生长条件.随
着温度上升, 淹水时间延长,草滩上的螺卵不断孵
化, 3龄后又露出水面寻找栖息场所,这就使邻近
草滩的林区树杆上栖息的钉螺数不断增加. 另外,
林农复合系统内残存的少量钉螺也会在系统内繁
殖, 但由于林农复合系统改变了钉螺孳生环境,干
扰了钉螺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及体内能量代谢过
程, 导致钉螺生殖能力下降.
3. 2 汛期后至翌年汛期前系统内钉螺密度变化
3. 2. 1 系统内环境生态因子的改变 林农复合系
统建立以后, 系统内环境生态因子较原来的芦苇
滩有显著的改变. 研究表明,适宜钉螺的光照强度
很弱, 约为 3600- 3800lx [ 2] .林农复合系统内绝大
部分时间太阳辐射量明显高于芦苇滩 (图 2) , 远
超过 3800lx 的光照强度.
图 2 总辐射日变化比较图
Fig. 2 Compar ison of daily change of total radiat ion
( May 22, 1993, sunny ) .
Ⅰ.林农复合系统 Forest-agrosystem, Ⅱ.芦苇滩 Reed
sw amp.
林农复合系统内太阳辐射光谱特征也比芦苇
滩内变化明显. 林农复合系统内的太阳辐射光谱
是以蓝紫光、紫外光的比例较多, 红外光比例较少
为特征的(图 3) .
图 3 不同生态系统散射光下的光谱特征( % )
Fig. 3 Spect ral features of canopy covers in diff erent
ecosys tems .
A. 林农复合系统 Fores t-agros ys tem, B. 芦苇滩 Reed
sw amp. Ⅰ.红橙光 Red,Ⅱ. 绿光 Green,Ⅲ. 红外光 In-
f rared,Ⅳ.紫外光 Ult raviolet ,Ⅴ.蓝紫光 Blue.
据毛守白报道[ 1] ,毛蚴在紫外光下活动受到
抑制.紫外光照射30s开始对毛蚴游动产生影响;
照射45s, 毛蚴明显受到损害,游动迟钝; 照射105s
426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5 卷
毛蚴停止活动甚至死亡.对试验点调查发现林农
复合系统内不但钉螺密度显著下降, 且阳性螺几
乎绝迹. 后者与系统内辐射光谱特征改变有关.
钉螺孳生的适宜温度为 20- 25℃[ 2] , 林农复
合系统内地表温度在间作作物生长盛期小于芦苇
滩, 并且一天内大部分时间< 20℃. 除间作作物生
长盛期以外, 其余大部分时期(如成熟期、收获以
后较长时期)系统内地表温度均明显高于芦苇滩,
图 4 地表温度日变化比较
Fig. 4 Daily variat ion of surface temperatu re ( 1993, sun-
ny) .
Ⅰ.林农复合系统 Forest-agrosys tem, Ⅱ.芦苇滩 Reed
sw amp.
并且> 25℃(图 4) .除光温因子发生改变外, 系统
内的相对湿度较芦苇地小, 风速显著增大, 即林农
复合系统建立以后, 几乎所有的小气候因子朝着
不利于钉螺孳生的方向改变, 从而破坏了钉螺孳
生的环境.
3. 2. 2 地下水位和土壤湿度的变化 据研究, 适
宜钉螺孳生的土壤湿度约为 28- 38% , 地下水位
在 30cm 附近. 林农复合系统排水系统良好, 林地
平整, 雨停地干[ 3] , 这就清除了洼地积水, 降低了
地下水位, 减小了土壤含水率,创造了不利于钉螺
孳生的土壤水分环境(图 5) .
3. 2. 3 林内耕翻间种 耕翻间种不仅对系统内环
境生态因子的变化起一定作用 ,更主要是直接将
汛期后残留在系统内的钉螺连同其食物(表层的
藻类、苔藓类、蕨类)埋入土中,直接降低了钉螺密
度, 并破坏了其食物链, 因此, 耕翻间种是兴林灭
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3. 3 降低系统内钉螺密度的对策
3. 3. 1 采取耕翻间种等土地管理措施 随着树龄
增大, 林内行间树荫面积的增加,继续坚持林农间
图 5 不同系统土壤含水率比较
Fig. 5 Com paris on of s oil mois tu re con tents in diff erent
ecosys tems ( May, sunny ) .
Ⅰ. 林农复合系统 For est-agrosys tem, Ⅱ.芦苇滩 Reed
sw amp.
种等土地管理措施就显得更为必要. 根据林木生
长状况, 采用修剪、改种阴生植物等措施. 同时加
强牲畜管理, 防止交叉感染.
3. 3. 2 完善系统内的排水体系 汛期后,系统内
的沟渠常被淤泥填塞, 应及时清沟, 保证排水系统
的畅通, 以使钉螺难以孳生.
3. 3. 3 改草滩为蓄水养殖 草滩的生态环境适于
钉螺孳生, 在汛期会随水迁移到邻近的林农复合
系统, 改草滩为蓄水养殖,变原来冬陆夏水的生态
环境为常年积水, 最终可以使钉螺因长期淹水而
死亡, 同时水产养殖还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4 结 论
4. 1 汛期系统内钉螺密度上升, 与附近草滩上钉
螺随水进入系统多少及螺卵在淹水的适宜条件下
不断孵化有关. 草滩上钉螺密度及系统内水流速
是影响汛期树杆上栖息钉螺数量的主要因子.
4. 2 汛期后至翌年汛期前系统内钉螺密度显著
下降归因于林内翻耕间种 ,开沟沥水, 直接或间接
抑制了钉螺在系统内的孽生.
参考文献
[ 1] 毛守白. 1991.血吸虫生物学与血吸虫病的防治.
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
[ 2] 卫生部地病防治司. 1990. 血吸虫防治手册.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
[ 3] 彭镇华等. 1992.以林为主、灭螺防病设计思想和
造林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增刊) : 1-
10.
[ 4] 张家楷等. 1992.兴林垦种影响江滩钉螺生存机制
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增刊) : 49- 51.
4274 期 彭镇华等: 林农复合系统汛期前后钉螺密度变化及其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