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Landscape changes of ecotone of temperate and sub-tropical zone and its ecological importance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的景观变迁及其生态意义



全 文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的景观变迁及其生态意义*
侯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 北京 100081)
摘要  从景观生态的角度, 讨论温带亚热带过渡带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其对我国农业和技术的发展、转移、交
融等方面的影响. 历史时期温带亚热带过渡带界限随气候变化南北移动, 寒冷期一般南移 1~ 2个纬度, 温暖期
北移 1~ 2个纬度.过渡带环境条件复杂多样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在我国南北方农业异质交融、农业技术和文化
的异质创新等方面起了重要的景观通道和屏障作用.
关键词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  景观变迁  农业景观异质性  景观通道作用
文章编号  1001- 9332( 2001) 02- 0315- 04 中图分类号  Q149  文献标识码  A
Landscape changes of ecotone of temperate and subtropical zone and its ecological importance. HOU Xiangyang
( Bur eau of Resear ch Management , Chinese A 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Beij ing 100081) . Chin . J . A pp l .
Ecol . , 2001, 12( 2) : 315~ 318.
The change process of ecotone of temperate and subtropical zone and its effect on development , transformation and
permeation of chinese agr icultur e and technique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view point o f landscape ecology .
In historical time, the boundary of the ecotone changed northward and southward as climate changed, which changed
southw ard 1~ 2 latitude in cold period and northward 1~ 2 latitude in w arm per iod. T he ecotone had an obv ious envi
ronment diversity and strong sensibility , and played important r ole as a landscape conduit and barr ier in aspects of chi
nese agricultural heterog eneous permeation and heterog eneity creat 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and cultures.
Key words  Ecotone of temperate and subtropical zone, Landscape change, Ag ricultural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
L andscape conduit.
  * 国家! 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960040313) .
  1999- 08- 16收稿, 2000- 05- 19接受.
1  引   言
在我国东部季风环境区, 气候、植被、土壤、自然面貌和农
业状况均呈近纬向带状分布.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或认识角度
出发,在地带性划分上对气候植被土壤等要素的考虑尽管各有
侧重[ 1, 7, 8, 10, 11] ,但多以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界线作为我国
南方与北方自然分界.关于这个分界的地位和意义以及通常的
北亚热带的归属问题,有关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也提出不同的
证据和疑义[ 3, 13 , 15, 16] . 现代景观生态学以在较大的等级尺度
上整体地考察景观生态系统为特征[ 4, 12, 14] , 从而为系统综合地
考察和认识不同生态地理带的功能、特征及运动规律提供了新
的视角, 从这个意义上讲, 气候植被土壤的实际重大界限是带
而不是线,带的意义更重于线, 因此认识秦岭淮河一线及其以
南的北亚热带地区的南北自然过渡意义以及将北亚热带作为
温带亚热带的过渡带, 更有助于揭示南北生态地理过渡带的
自然生态及农业的发展变化规律.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在空间尺度上属于大尺度生态过渡
带[ 9] .这个大尺度过渡带表现明显的景观界面过渡性、边缘效
应等特征,在历史时间尺度上过渡带的气候和自然生物地理以
及农业格局发生明显变迁,本文从景观生态的角度, 探讨温带
亚热带过渡带的变迁以及过渡带的边缘、通道、源汇等效应对
我国南北方农业和技术的发展、转移、交融等的影响.
2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的景观变迁
  历史时期我国气候有着明显的波动变化, 温带亚热带过
渡带也相应地南北摆动. 与现代气候相比, 除仰韶温暖期温暖
和湿润的多而且北移幅度较大外,历史时期的寒冷期亚热带北
界一般南移 1~ 2 个纬度, 温暖期北移 1~ 2 个纬度(表 1) [ 6, 17] .
  在温暖期亚热带植物如柑橘、竹子、梅树的种植界限和生
长适宜区北移, 在寒冷期相应南移; 亚热带动物如亚洲象、犀
牛、竹鼠、獐等的分布界限都发生很大变化[ 6] . 农业上, 作物生
长季长度和农事季节随气候的寒暖变化而发生比现代时期减
少或增加 10~ 30d 左右的变化 .如在隋唐温暖期, 生长季比现
在长 10d 以上, 黄河流域有梅树分布, 长江中下游地区柑橘基
本无冻害, 双季稻栽培虽然技术低下却能大面积成熟; 在明清
小冰期时, 作物生长季缩短 10d 左右, 长江中下游以南柑橘有
遭毁灭性冻害的现象,长江下游双季稻种植不能成熟[ 5 ] .
随着亚热带北界的南北摆动,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的空间
范围也发生相应波动. 由于缺乏过渡带南界的分析资料, 所以
仅以北界的摆幅考察过渡带的时空变化速率.以历史时期生长
季日数与现代生长季平均长度的差异计算生长季日数距平值,
以历史时期冬季温度与现代平均冬季温度的差异计算冬季温
度距平值,再根据我国东部地区现代生长季日数和冬季温度的
等值数据推算历史时期过渡带界限的平均波动速率为0. 4429
km#a- 1 (图 1) .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在黄河流域农业文化和长江流域农业
文化的长期交互影响下具有悠久的农业开发历史. 早在仰韶文
化时期, 江汉平原的京山、枝江一带即京山屈家岭文化地区已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1 年 4 月  第 12 卷  第 2 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Apr. 2001, 12( 2)∃315~ 318
开拓水田普遍种植水稻[ 2] . 黄河流域发现多处五六千年前的稻
的遗存,近年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发现有距今 8000a的稻谷
印痕, 与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较现在气候温暖湿润, 且多沼泽
湖泊, 宜于种稻, 稻作向黄河流域传播相吻合[ 16] . 在寒冷干旱
期,平均气温每降低 1 % , 北方草原即向南推移数百公里, 相应
地旱作农业也向南推移. 但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大幅波动不
同,虽然随着时代的推移, 两种农业文化的交织影响呈不断增
强趋势,但水田稻作农业与旱作粟黍(后来为粟麦或麦粟)农业
随历史气候变化波动的幅度小得多. 粟向南方发展, 遇到稻的
阻力,只能在山区旱地种植; 稻向北方发展, 受到降雨量和降雨
年分配格局的制约.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两种农业的进一步交互
影响,在温带亚热带过渡带形成稻麦两熟制. 关于温带亚热带
过渡带年降雨分配格局的问题, 有学者根据甲骨文资料分析,
认为夏商时代尽管气候温暖湿润, 但安阳一带冬春干旱, 夏季
多雨, 年降水分配仍是典型的夏雨型, 当时的夏雨型和春雨伏
旱型界限仍基本维持在现今的淮河一线. 结合历代旱涝灾害资
料分析, 温暖期和寒冷期这种夏雨型格局变迁不大. 考虑到历
史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水稻分布长期存在差异的事实, 一定
程度上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降水年分配格局有关, 也说明了
农业景观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迟缓性.
表 1  中国历史时期温带亚热带过渡带北界变迁(修改自张翼等, 1993)
Table 1 Shi ft of northern boundary of ecotone between temperate and subtropical zone during historical period in China
气候时期名称
Name of climatic period
起迄年代
Durat ion
气候寒暖状况
Climatic situation
冬季温度距平
Departure f rom average
of w inter temperature
过渡带北界推移
Sh if t of northern
boundary of ecotone
仰韶温暖期 6000 ~ 1000B.C. 暖和 Warm + 2~ + 3% 或+ 3~ + 5% 北移 2~ 3个甚至 4个纬度
Yangshao warm period
周初寒冷期 1000~ 800B. C. 寒冷 Cold - 1 % 约南移 1个纬度
Early w estern Zhou cold period
春秋温暖期 800~ 500 B.C. 暖和 Warm + 2 % 北移 2个纬度
Spring and Autumn w arm period
汉末南北朝寒冷期 200~ 500 A. D. 寒冷 Cold - 1 % 南移 1个纬度
L ate Han to South and North Dynasty cold period
隋唐温暖期 580~ 950 A. D. 暖和 Warm > + 1 % 约北移 1个纬度
Sui and Tang Dynasty w arm period
宋代寒冷期 950~ 1200 A. D. 寒冷 Cold - 1. 5 % 南移 1个多纬度
S ong Dynasty cold period
宋末元初温暖期 1200~ 1300 A. D. 温暖 Warm + 1 % 约北移 1个纬度
Late Song to early Yuan Dynasty w arm period
明清小冰期 1300~ 1900 A. D. 寒冷 Cld - 1 % ~ 2 % 南移 1~ 2个纬度
M ing and Qing Dynasty glacial period
图 1  历史时期温带亚热带过渡带景观界限波动速率
Fig. 1 Fluctuation rate of boundary of ecotone of temperate and subtropical
zone during historical t imes.
3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变迁的生态意义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产生了南北交融的
生物、物质、技术等的生态流,这种生态流既影响过渡带自身的
景观格局,又影响相邻气候地理带的景观动态. 以旱作为主的
北方农业技术和文化以及以稻作为主的水田农业技术和文化
分别通过过渡带向南方(或北方)转移和扩散, 两种技术和文化
在向过渡带的转移和扩散中发生交融从而形成异质创新, 异质
创新的技术又向相邻南北气候地理带转移和扩散, 从而起到源
的作用[ 18] . 源的作用大小由过渡带对生态流的可通透性
( Perm, permeability)以及过渡带的异质创新性( Hf, heterog eneity
formation)决定, 而可通透性又由过渡带的地形地貌、河陆交通、
农业生产条件等因素决定,异质创新性又与可通透性具一定的
函数关系[ 19] (如公式 1~ 2) .
Perm =  ( S , C, H , T , A ) ( 1)
Hf = ( Per m) ( 2)
这里, S 主要指过渡带宽度, C 反映过渡带南北相邻地理
带的差异, H 指过渡带与相邻带的海拔高差, T 指河陆交通条
件, A 是适宜农业生产开发的条件. 横观温带亚热带过渡带,
由东到西表现了明显的 H、T 和A 的差异梯度, 可通透性也表
现了由大到小的梯度变化. 一定的可通透性是异质形成的条
件, 可通透性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异质性的形成 . 由于过渡带
东西部地形地貌、河陆交通、农业生产条件等的差异, 在我国南
北方农业异质交融、农业技术和文化的异质创新等方面起到了
不同的通道和阻隔作用, 在东部平原低山地区以通道作用为
主, 在西部山地则以屏障阻隔作用为主(图 2) .
图 2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的生态流可通透性和异质创新性
Fig. 2 Permeabilit y and heterogeneity creat ion of eco flow in temperate and
subtropical zone.
AHeterogeneity creation flow , BEcoflow betw een zones, CAlt itude,
DPermeabilit y, EHeterogen eity creat ion.
316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2卷
31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的异质敏感性
311 农业景观过渡性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地处暖温带向亚
热带的过渡地区,热量条件较优, 就现代气候看, 年均温 13. 5~
16. 0% , > 10% 积温 4500~ 5000% , 无霜期 200~ 250d, 7 月均
温28% 左右, 1 月均温 0~ 4% , 少数地区可低于- 1% , 农作物
已不能生长的!死冬∀. 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为主, 其次为
油菜、玉米、花生、芝麻、烟草、豆类等. 种植制度上以稻麦两熟
为主,偏南部地区可种双季稻 , 但农时偏紧, 并需采用早熟品
种.亚热带经济林果木较丰富, 如巴山和商洛南部山地丘陵, 漆
树、油桐、油茶、桑、柑橘、茶等生长良好, 是温带和亚热带植物
的交汇处.在桐柏山、大别山、五当山等山地丘陵区, 茶、桑、板
栗、毛竹等经济林木有一定面积的分布. 兼有暖温带和亚热带
的农业类型,表现了明显的农业景观过渡性.
312 寒暖变迁敏感性  过渡带的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南
北波动. 气候转暖, 柑橘、苎麻等喜热植物的种植北移; 气候转
冷,喜热植物种植南移, 遇气候急剧转冷, 喜热果木遭毁灭性冻
害.温带亚热带过渡带, 特别是北部地区处于双季稻种植的北
缘,虽然能种双季稻, 但产量很不稳定, 气候寒暖变化对双季稻
的种植有很明显的影响, 遇寒冷时期则不得不停止种植[ 5] . 历
史上长江下游双季稻种植与气候寒暖大体呼应, 期间经历了
唐、明、清( 18 世纪) 3个盛期和宋、元、清( 17 世纪后期) , 18世纪
后期至 19 世纪 3 个衰落时期. 唐代扬州地区可种植双季稻, 而
且橹生稻也能正常成熟.宋元时代长江下游! 稻再熟∀的记载很
少,和这一时期气候转冷, 生长季缩短相关.明代,至迟 17 世纪
初以前, 长江下游大面积种植双季稻, 北界达到泰州、扬州、六
合一线, 并持续到 17 世纪中叶, 而且前、后季稻品种的选育和
应用,后季稻的育秧技术, 双季稻的大田栽培技术都有较大发
展.至明清交替时期气候转入小冰期最寒冷时期, 长江下游双
季稻才每况愈下. 到 18 世纪前期, 在康熙亲自倡导下, 通过更
先进的栽培技术, 加上当时正值温暖的气候, 双季稻种植有很
大发展.但之后不久, 因气候再度转冷, 双季稻种植又几乎中
止,苏北的双季稻完全绝迹. 清农业官吏在江苏多次试种双季
稻,但均未成功. 气候变迁对过渡带种植双季稻的影响促进了
双季稻种植技术的发展, 从品种选育、育秧技术到大田栽培等
都有了很大进步.稻麦两熟制在宋元时代在长江流域形成并在
江淮地区发展.但这种稻麦两熟制在明清! 小冰期∀时也曾受到
不少损失.
313 旱涝灾害敏感性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是我国南北气候
过渡带.过渡型气候形成了本区旱涝灾害的基本格局. 夏季, 尤
其是 6~ 8 月,南北气流在其上空长时间对峙, 常常形成连续降
雨.中部和东部有时受台风影响形成特大暴雨. 由于流域降雨
量不均, 且又集中在 7~ 8 月, 极易形成旱灾, 使得本区旱涝灾
害交替发生.
秦巴地区由于降雨不均和地貌地质条件的制约, 不仅水旱
灾害时常发生,而且在连阴雨和暴雨之后, 常有不同规模的泥
石流滑坡发生.明清以来秦巴山地大面积垦荒和砍伐森林, 引
起大面积水土流失, 一遇暴雨, 则泥沙俱下, 淤塞河渠, 冲毁农
田.清朝后期各地方志中诸如! 雨 不时∀、! 连年旱荒∀之类的
记载明显增多. 东部江淮地区旱涝灾害频繁, 又加历史上黄河
多次泛滥夺淮, 旱涝盐碱交织.竺可桢[ 19]曾根据大量史料,整理
出上自成汤, 下至清末的各朝代、各地区水旱灾害年数, 认为本
区是我国旱涝灾害发生最多的地区之一.
3 2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的通道渗透作用
3 2 1 南北方农业长期渗透中的边缘效应  温带亚热带过渡
带作为南北方过渡地带, 在以旱地作物粟黍为代表的北方农业
和以水田作物为代表的南方农业长期渗透交融中具有一定的
边缘效应. 在距今五千年前, 北方和南方还处于各自发展粟黍
或水稻的阶段, 南北两大地区的农业文化尚未充分交流. 但从
仰韶文化晚期开始到龙山文化时期,水稻的种植已推广到黄河
南岸地区.在以渐进扩散交流为主的原始农业时期, 温带亚热
带过渡带对稻作北移或粟作南移都有边缘过渡作用.
西周以后北方政治影响开始达到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 北
方农业技术也渗透到南方地区. 到春秋战国时期, 楚、吴、越立
国于南方, 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 南方农业受北方农业技
术的影响而发展, 是以淮河流域的发展为先导的 . 战国时期淮
河流域开始普及铁器和牛耕.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带动了淮河流
域水利事业的发展, 土地开发加速, 稻、麦种植增加, 农业技术
也开始转向精细耕作. 但一直到汉代,南方虽然逐步开发,可是
仍然地广人稀, 农业落后,农业仍以水耕火耨式的稻作为主. 因
此, 南北方农业的相互渗透是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历史的.
3 2 2 南北方农业及经济重心转移中的作用  我国主要农业地
区由北向南转移始于东汉至南北朝时期. 连年战争使北方人口
锐减、土地荒芜、水利失修、黄患频发,北方农业区呈萎缩过程,
而江淮流域农业区迅速成长, 南迁人口增加, 水利建设发展, 南
方水稻区也有了! 烤田∀技术. 隋至唐中叶, 以黄河中下游为主
的北方农业复苏发展, 同时江淮流域农业也有了极大进步, 在
耕作技术上, 随着水利建设和农具的进步,建立起与耕、耙、耱、
锄旱作农业技术相异趣的耕、耙、耘、耥的水田农业耕作技术.
在耕作制度上, 麦子开始由旱地进入水田. 稻、麦两熟技术也有
了一定的雏形. 这些为唐中叶以后我国农业及经济重心由北向
南转移作了技术上的准备. 江淮流域也是北人南迁的主要接纳
集散地. 我国农业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有战乱的原因,
有南方农业自然条件较北方优越和唐中叶前北方旱地农业技
术已经发展到当时生产条件的顶峰很难发挥更大潜力的原因,
但处于过渡地带的江淮流域客观上起了技术准备和南迁人口
转承接纳的过渡作用.
3 2 3 洪涝灾害治理经验及意义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处于旱
涝灾害敏感地带, 江淮流域平原地区地势低下, 涝渍盐碱严重.
尤其是淮河流域, 历史上黄河多次决溢南泛, 造成河道淤积, 陂
塘淤塞, 明清以来人为垦殖加剧了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趋于恶
化,长期以来成为洪涝、干旱、盐碱、风沙等多种灾害频繁发生
的地区. 元明清时期淮河流域农业及经济衰退主要受洪涝灾害
的制约. 江淮流域劳动人民不断地与洪涝灾害作斗争, 积累了
丰富的治理洪涝灾害的经验. 江淮流域在两汉时期大量修建陂
塘蓄水工程, 并且渠陂相连,既可保证雨季陂不溢决, 又能提高
发挥灌溉效益, 对当地农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宋以后, 由
3172 期               侯向阳:温带亚热带过渡带的景观变迁及其生态意义         
于黄河南泛和人为植被破坏, 不少陂塘消失和淤塞, 使得区域
抗涝防旱能力减弱. 这是淮河流域治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之
一.淮河流域改造盐碱采取沟洫排灌、放淤、灌淤、种稻洗盐等
多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对当地治理盐碱有效而且对其它类似
地区的洪涝灾害治理产生重要影响.
33  秦巴山地的屏障阻隔作用
秦巴山地山体高大连绵, 垂直分异显著, 山地和丘陵约占
90%以上,盆地及河谷、平坝不到 10% ,地形崎岖, 高差悬殊. 在
地质历史时期是旷古老林, 进入人类历史时期以来, 由于人口
增加,农垦地区扩大, 森林面积不断缩小, 森林向秦巴山区内部
退缩.由于秦汉唐宋历代建都扩城主要取材于秦岭北坡 , 秦岭
北坡森林较早受到破坏.秦汉以来,陕南为农业开发区,但范围
仅限于汉中盆地.大面积垦荒和森林破坏,始于明末清初, 开发
大体是从东向西,从河川原地到丘陵低山,直到高寒山地. 由于
山高、谷深、坡陡、交通不便, 且大巴山区有较大面积的石灰岩
分布,土地资源条件差, 直到 18 世纪初, 广大山区人烟稀少, 只
有汉水及其支流谷地,如汉中、安康、郧县及商丹等盆地的人口
较为密集.因此, 与东部的江淮流域相比, 历史上南北方农业交
融的作用相对较小,实际上更多的作用是南北农业的屏障阻隔
作用.秦巴山区农业经营粗放, 水利兴修有限, 农业以旱作物为
主,水田不到 1/ 10, 山区农民采用较多的耕种方法是广种薄收
和烧山毁林的方法,历史上农业技术提高较少. 18 世纪以后, 流
民大量徙入,山区进一步得到开发,但人口的迅速增加,垦殖过
度,使山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制约了秦巴地区的农业发展, 成
为全国贫困区之一. 只有秦巴山区东部的南襄盆地地势低平,
客观上起到了沟通华北平原和江汉平原的通道作用.
4  结   语
如上所述,温带亚热带过渡带的变迁及其对我国历史上农
业和技术的发展、转移、交融等方面的影响是显见的. 因此, 我
们在分析历史的生态信息时,不仅要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而且要考虑自然带尤其是过渡带
在景观生态方面的作用.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不
仅仅是一个! 人类活动增加 &环境破坏 &恶性循环∀ 的简单过
程,其中蕴涵着许多有启示意义的生态信息和机理. 这是一个
有待进一步开拓的生态学领域.
参考文献
1  Comm it tee of Compiling Nat ional Map Atlas (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
会) ed. 1965. Explanat ions on Nat ional Natural Map At las. Beijing:
Map Press. 197~ 201( in Chinese)
2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Tianjin Normal School (天津师范学院历史
系) ed. 1979. Simplif ied History of China. Beijing: People∋ s Educat ion
Press. ( in Chinese)
3  Fang JY(方精云) . 1991. Ecoclimat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forest zones
in Ch ina. Acta Ecol Sin (生态学报) , 11( 4) : 377~ 387( in Ch inese)
4  Farina A. 1998.Principles and M ethods in Landscape E cology. Chap
man & Hall. 1~ 217
5  Forman RT T and Moore PN. 1992. The theoret ical funct ions for un
derstanding boundaries in landscape mosaics. In: Hansen, AJ, di Cas
tri F eds. Landscape Boundarie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236~
258
6  Gong GF(龚高法) & Chen EJ(陈恩久) . 1980. Discussion on alter
nat ive changes of w arm and cold climates in growth season and ef fect s
on agriculture. Sci A tmos S in (大气科学) , 4( 1) : 40~ 47( in Chinese)
7  Gong GF(龚高法) , Zhang PY(张丕远) and Zhang JR(张瑾蓉 ) .
1988. Change of the cl imatic zones and movement of organisms dist ri
but ion boundary in historical times of China. H istor Geogr (历史地
理) , 5: 1~ 10( in Chinese)
8  H ou XY(侯学煜) , Jiang S(姜  恕) and Chen CD(陈昌笃) et al .
1963. Suggetions on developmental orientat ions of agriculture,
forest ry, husbandry, sideline and f ish ery in all natural regions of Chi
na. S ci Bul l (科学通报) , ( 9) : 8~ 26( in Chinese)
9  Huang BW(黄秉维) . 1965.On comprehensive natural regionalizat ion .
New Const (新建设) , ( 3) : 65~ 74( in Chinese)
10  Li KH(李克煌) . 1996. Theory and Pract ice of Natural Geographical
Interface. Beijing: Chinese Agricultural Press. 5~ 16( in Chinese)
11 Qiu BJ (丘宝剑) . 1993. Discussion on north boundary of tropics of
China. S ci Geogr a Sin (地理科学) , 13( 4) : 297~ 306( in Chinese)
12  Ren ME(任美锷) & Bao HSh (包浩生) . 1992. Natural Regions of
China and Developmental Harness. Beijing: Science Press. ( in Chi
nese)
13  Wiens JA. 1992. Ecological f low s across landscape boundaries: A con
ceptual overview . In: Hansen, AJ, di Cast ri F eds. Landscape Bound
aries. New York: S pringerVerlag. 217~ 235
14  Xiao DN (肖笃宁) . 1991. 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 ion of Lan d
scape Ecology. Beijing: Chinese Forest ry Press. ( in Chinese)
15  Ying JSh(应俊生) et al . 1990. Observat ions on the f lora and vegeta
tion of Taibaishan, Qinling mountain range, southern S haanxi, China.
Acta Phytotax S in (植物分类学报) , 28( 4) : 261~ 293( in Chinese)
16 You XL(游修龄) . 1999. Collections of Agricultural History Research .
Beijing: Chinese Agricultural Press. 296~ 301( in Ch inese)
17  Zhang Y (张  翼) et al . 1993. Climat ic Changes and Effect s. Beijing:
Meteorology Press. 78~ 89( in Chinese)
18  Zhou GY(周光裕 ) . 1981. Discussion on the boundary of w arm tem
perate deciduous broadleaf forest region in China. Acta Phy toecol et
G eobot Sin(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 5 ( 4) : 302~ 308( in Chi
nese)
19  Zhu KZ(竺可桢) . 1979. Collect ions of Zhu KeZhen. Beijing: S cience
Press. (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侯向阳,男, 1963 年 10 月生, 博士 ,副研究员, 主要
从事资源环境和农业区域治理宏观研究和项目管理工作,已发
表论文 40余篇,编写和参加编写专著 7 部. Email: Hannhong@
mail. caas. net. cn
318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