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野生花卉薄片变豆菜的引种驯化研究



全 文 :此方心艺 2 07 (4 ): 1 2。一 1 5。 · 园林花卉 .
野生花卉薄片变豆菜的引种瓢化研究
蔡 仕 珍 , 陈其 兵 , 叶 充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雅安 625 01 4)
摘 要 :研究了光照和注度对薄片变豆莱种子发芽的影响 ,并进行了种子和桂株途径引种驯
化试脸 , 结果表明 :薄片变豆莱的种子发芽与光照无关 ,最适发芽沮度 25 ℃~ 30 ℃ .种子途径引种
驯化的最适播种季节是晚春和早秋 ,植株途径引种驯化仅限于整株移栽 .
关健词 :野生花卉 ;薄片变豆菜 .引种驯化
中圈分类号 : 5 68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 1一 0 00 9 (20 7 ) 0 4一 0 12 9一 0 2
薄片变豆菜 (反瓜cu 么 勿me il g 曰刀 ) ,又名散血草 、肺
经草 ,为伞形花科变豆菜属多年生常绿春季开花型草本
观赏植物 。 薄片变豆菜在民间的药用历史悠久 ,有止咳
化痰 ,活血化寮等功效 ,在四川有丰富的野生资源 ,其中
乐山的夹江县和洪雅县已形成中药材商品主产地 ,年产
数 1。少〕 . 但其引种驯化及栽培方面的研究至今仍是空
白 ,更罕见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报道 ,其药用商品材
料是直接从野生环境中采挖而来的 ,这样大批量的采
挖 ,势必造成野生资源的短缺。 对其进行引种驯化研究
是解决资源短缺 、扩大利用范围 ,尤其在园林绿地中的
应用意义重大 。
1 薄片变豆莱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薄片变豆菜根茎短 ,茎细 ,直径 。. 5~ 1~
,常褐色 ,
须根多黑褐色 。 叶多基生 ,叶柄长 5~ 25 。 ,叶片展开后
近五角形 ,长 2~ 7娜 , 宽 3~ 10 cyn ,掌状三全裂 , 中间裂
片楔状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 ,侧面裂片为斜倒卵形 ,
通常二深裂或在外侧边有一缺刻 ,叶缘有锯齿 ,上面绿
褐色 ,下面黄褐色 ,具明显的紫褐色网状脉 . 伞形花序
二至四回二歧分枝 ,小伞形花序有雄花 5 朵 ,花白色或
淡紫红色 . 果实表面有短直皮刺 . 野外呈丛状分布 ,株
高 13 ~ 30 crn 。 喜半荫和排水良好环境 .
2 材料和方法
2
.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四川农业大学园林苗圃 ,北纬 30 8` ,东
经 10 30 0 , ,海拔 62 o m ,年均温 16 . 1 ,C , 1月气温 6 . 1 ,C ,
极端高温 37 . 7℃ , 极端低 温 一 3 . 0℃ , ) 10 ℃ 积 温
5 32 1℃ ;年降雨盆 1 772 . 2~
,相对湿度 83 % ;年均日照
时数 1 01 .9 h9 ,全年太阳辐射总盘 3 6.40 13呱 /即尹,全年
第一作者简介 :茶仕珍 (1971一 ,女 , 2伪 5 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周
林植物与现赏圈艺专业 ,获硕 士学位 , 甘从亨过 6年花卉规模化
商品生产 . 对花卉落地和设施裁培技术有一 定掌握 ,现从亨花卉
学教学 ,研究方向足花卉载培及因林应用 。
收稿日期 : 20 石一 12 一 10
无藉期 3仅dt 。 土坡为紫色土 ,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
.
2 引种材料的选择
薄片变豆菜的引种材料包括种子和植株两种类型 。
种子于 2005 年 5~ 6月每隔 10d 野外结实植株上分批采
收成熟种子 ;植株于 20 03 ~ 2 005 年直接从野外挖掘 ,移
栽于试验地 .
2
.
3 种子引种驯化的相关试验
2
.
3
.
1 种子萌发习性试验 种子形态观察和千粒重的
测定 : 选取饱满种子 ,在放大镜下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 ;
选取均匀种子 50 粒 ,平均分成 5 组 ,电子天平称每组重
t
,求 5组重量的平均值 ,计算其千粒重 。 温度对种子
萌发的影响试验 取洁净的培养皿 , 中垫 l 张滤纸 ,用燕
馏水湿透后 ,每皿中放 50 粒种子 ,置于人工智能培养箱
中培养 ,温度分别设为 10 ℃ 、 15 ℃ 、 25 ℃ 、 30 ℃ 、 35 ℃ 。 每
个处理重复 3 次 . 第 工d5 统计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率=
(发芽种子数 /供试种子数 ) X 10 . 试验均以胚根穿出
种皮作为已发芽 . 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设
光照强度为 2 250 xL 、 6 750 xL (光照周期为 24 h ) 、 自然
光照和全黑暗 4 种光照条件 ,温度为 25 ℃ . 每处理 50
粒种子 ,重复 3次 。 种子的发芽率统计同上 。
2
.
3
.
2 播种试验 不同播种时间的试验 : 各取 30 粒种
子 ,分别于 20 5 年 5 月 15 日、 7 月 15 日 、 9 月 15 日分
3次散播于播种盘中 ,播种基质为菜园土 + 沙土+ 腐叶
土 (体积比 3 : 4 , 3) ,播后用细沙均匀夜盖 ,厚约 0 . s cnr ,
浇透水 , t 于播种温室中保湿 . 出苗时统计出苗率 , 出
苗后移栽于盆中 , 80 %的遮光网遮光 . 生长期统一施肥
管理 . 20 5年 7 月至 20 6年 10 月每 3个月统计一次保
存率 。
2
.
3
.
3 移栽试验 2004 年 9 月中旬 ,在野外直接挖取
薄片变豆莱植株 60 丛 ,根部带少许土 ,整株移栽 30 丛到
试脸地 ,其余 30 丛用利刀从株丛垂直方向切下 ,一分为
二 ,切口用草木灰处理后栽于试验地 , 进行分株移栽试
脸 。 栽后浇足定根水 , 65 %的遮光网遮光。 10 月下旬统
计其存活率。
12 9
. 园林花卉 ·
3 结果与分析
3
.
1 薄片变豆菜生长发育节律 ·
所引种的薄片变豆菜 12 月有部分花苹从叶腋处抽
出 ,长 Icln 左右 ,次年 2 月中下旬花苹抽伸出叶面 , 始
花 , 5 月上中旬多数植株终花 ,有少数植株的花期持续到
6 月 ,单个花序的花期 60 ~ 7Od 。 叶 2 月中旬始萌发 ,至
n 月均有新叶萌生 ,其中 3~ 6 月和 9~ 10 月萌生的新
叶较 7~ 8月多。
此方因艺 20 7 ( 4 ) : 129一 150
3
.
2 薄片变豆菜种子的萌发习性
薄片变豆菜种子长卵形 . 长 2 . 4士0 . Zlnm ,果皮表面有明显的短粗皮刺 ,种子细小 ,千粒重 1 . 037 士。 . 0 19 90
图 1 显示 ,薄片变豆菜的种子在 10 ℃的条件下没有萌
发 , 15 ℃下仅有 10 %左右萌发 ,在 25 ℃和 30 ℃条件下的
萌发率比 20 ℃和 35 ℃高近 30 肠。达近 80 写 ,说明薄片变
豆菜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是 25 ℃ ~ 30 ℃ , 35 ℃仍然有
50 %的出芽率 ,说明其种子有一定的耐热性 。
按植物种子萌发对光照条件的要求特性大致可将
种子分为 3种类型 ,第 l 类是萌发时需要给予一定光照
条件的光性种子 ;第 2类是萌发时斋在黑暗条件下的嫌
光性种子 ;第 3类是萌发时对光照没有特殊要求的光中
性种子 。 由图 2 可知 , 在适宜温度 、不同光照条件下 ,薄
片变豆菜种子的萌发率都在 70 % ~ 80 %之间 ,说明光照
对薄片变豆菜种子的萌发无影响 ,即种子的萌发对光照
不敏感 ,为光中性种子 .
3
.
3 种子途径引种驯化的最佳季节选择
通过播种途径引种驯化薄片变豆菜的效果统计表
明 (表 1) , 5 月 、 7 月和 9 月播种的出苗率均在 60 % ~
70 %之间 ,而移栽成活率均高达 90 肠以上 ,其中 7 月播
种的出苗率和移栽成活率均低于 5 月和 9 月 ,可能与夏
季酷热天气的影响有关 。
表 1 薄片变豆菜种子播种苗田间保存率统计衰
保存率(%)
扮种时间 出苗卒 移裁成活
(%) 率(%) 助 5年
7月
公刃5年
10月
么漪 年
l月
乡加年
4月
及泊6年
7月
忍晰 年
l0 月
拍构刀肠招朽肠”肠87巧妈一劝一ù以邻肠劫 5年5月
助 5年? 月
知 5年 ,月 粉
注,保存率= 一定时阔的成活植株盆/移幼成活植株盆.
不同播种时间的播种苗越夏和越冬的保存率显示
(表 1) ,越夏后 , 5月播种的薄片变豆菜当年保存率下降
了 2 5% ,次年下降了 3% . 7 月播的当年的保存率下降了
51 %
,次年下降了 5写 . 9 月播的次年越夏后的保存率下
降了 6% . 苗龄越小 ,越夏后的保存率越低。 而越冬后 ,
5月播种的薄片变豆菜保存率没有下降 , 7 月和 9 月播
的只分别下降了 1%和 2肠。 说明薄片变豆菜耐热性不
强 ,有一定的耐寒性 ,夏季高温是其栽培的障碍 ,故种子
途径引种驯化的最适季节是晚春和早秋 。
3
.
4 植株引种驯化方式的选择
通过薄片变豆菜整丛植株移栽和分株移栽后的存
活率统计表明 ,整株移栽的存活率高达 10 % ,而分株移
栽的存活率为。 。 说明整株移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移栽
方式 ,而分株移栽不适合于薄片变豆菜 ,可能与分株后
伤口的愈合能力及根系的再生能力有关 。
4 讨论
植物的引种驯化是通过人类的培育 ,使野生的植物
成为栽培的植物 ,使外地的植物变为本地的植物的措施
和过程 。 就引种驯化的过程而言 ,如果引人地区与原产
地 自然条件差异不大或引人观赏植物本身适应范围较
广 ,或只需要采取简单的措施即能适应新环境 ,并能生
长发育 ,达到预期观赏效果的即为简单引种图 . 薄片变
豆菜是川西南分布较多的一种林下观赏地被植物 ,具有
较高的药用和观赏用价值 . 对其 4 年多的引种驯化试
验研究发现 ,栽培过程中 , 只要在夏季采取适当的防署
遮光降温措施既能越夏 ,且其种子繁殖的成苗率高 , 繁
殖系数大 ,整株移栽的成活率也高 , 引种驯化苗的长势
和观赏效果均较好 (附图 l 、 2) ,属于简单引种。 可以通过
野外收种进行播种繁殖或从野外挖掘批童母株 ,移栽到田
间后进行批量制种的途径 ,使其在川西南范围内短期内实
现大规模的生产栽培 ,以及成丛 、成片或与其他花卉进行
合理搭配种植 ,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为可能。
今考文献 :
【1〕 刘启新 ,感红 ,李碧妞 ,等 , 中国伞形科变豆莱亚科的果实解剖特征
及其系统学意义〔J] . 植物资稼与环境学报 . 20 2 , 1 ( 4) : 1么
〔2〕 程金水 .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阅 . 北京 : 林业出版社 , 2以沁 .
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