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迎春花花粉对伪钝绥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全 文 :4  冯宏祖 ,王兰 ,熊仁慈 ,等.多异瓢虫种群动态及捕食功能
的研究.昆虫知识 , 2000, 37(4):223~ 226.
5  杨从军 ,袁锋 ,花保祯 ,等.陕北烟田多异瓢虫空间分布型
与抽样技术研究.昆虫知识 , 1997 , 34(5):283~ 288.
6  何文英 ,庞保平 ,麻旭东 ,刘星.3种蚜虫对多异瓢虫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 27(1):43
~ 46.
7  王俊刚 ,李永刚 ,杨德松 ,贺福德.北疆多异瓢虫耐饥能力
的研究.中国棉花 , 2004, 31(5):12~ 13.
8  庞雄飞 ,梁广文.见:彩万志 ,庞雄飞 ,花保祯 ,等编著 ,普
通昆虫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1.396~ 399.
9  王如松 ,兰仲雄 ,丁岩钦.昆虫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数
学模型研究.生态学报, 1982 , 2(1):47~ 48.
10 蔡贤如 ,高聿清.Logistic 方程参数优化估计方法研究.沈
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5 , 26(1):64~ 67.
11 盛祥耀.见:盛祥耀主编 ,高等数学(上).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 , 2007.106~ 107.
12 张连翔 ,刘朝晖.常温下昆虫发育速率温度效应的“ S”形关
系中最适温区的定量确定方法.辽宁林业科技 , 1993 ,(3):
31~ 34.
13 范广华 ,刘炳霞 , 宋清宾 , 等.多异瓢虫生物学的研究.华
东昆虫学报 ,1995 , 4(2):70~ 74.
迎春花花粉对伪钝绥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陈春丽 郅军锐** 孙月华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 贵阳 550025)
Effect of pollen of Jasminum nudiflorum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Amblyseius fallacis.CHEN
Chun-Li , ZHI Jun-Rui**, SUN Yue-Hua(Institute of Entomology , Guizhou University , Key Laboratory for Plant Pest
Management of Maintanous Region of Guizhou Province , Guiyang 550025 , China)
Abstract Amblyseius fallacis Garman is a species of natural enemy controlling spider mites effectively.The effect of
pollen of Jasminum nudiflorum and the prey 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A.
fallacis was studied , and the parameters of A.fallacis feeding on two types of foods we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allacis fed on pollen of J.nudiflorum could finish the development and oviposit normally.However ,
the development duration was longer than that feeding on T.urtica , while fecundity was similar.The intrinsic growth
rate , net reproductive rate and finite rate of increase of A.fallacis feeding on pollen of J.nudiflorum were lower
than that feeding on T.urtica.The generation duration was shorter than that feeding on T.urtica , and the duration
of double increasing was longer.It indicated that pollen of J.nudiflorum could be used as alternative food or
supplementary food.
Key words pollen , Jasminum nudiflorum , Amblyseius fallacis , Tetranychus urticae , development , reproduction
摘 要 伪钝绥螨 Amblyseius fallacis Garman 是控制害螨的有效天敌 , 研究迎春花花粉和二斑叶螨
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对伪钝绥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比较伪钝绥螨取食 2种食料时各种参数的异
同。结果表明 , 迎春花花粉可使伪钝绥螨正常生长发育并产卵 , 但发育时间较取食二斑叶螨的长 ,产卵
量与取食二斑叶螨的相当。取食迎春花花粉时伪钝绥螨的内禀增长率 、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均低于
取食二斑叶螨时的值 ,世代平均周期较取食二斑叶螨略短 ,而种群倍增所需时间更长。由以上结果可知
迎春花花粉可作为伪钝绥螨的替代或补充食料。
关键词 迎春花花粉 , 伪钝绥螨 , 二斑叶螨 , 生长发育 , 繁殖
*贵州省科学基金课题资助(黔科合 J字[ 2006] 2047号)。
**通讯作者 , E-mail:jrzhi@yahoo.com.cn
收稿日期:2008-10-08 ,修回日期:2008-11-21 ,2008-12-24再修回
  伪钝绥螨 Amblyseius fallacis Garman属于植
绥螨科 Phytoseiidae ,钝绥螨属 Amblyseius。原产
于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南部的温带地区 ,是当地
苹果园中控制害螨的有效天敌 ,曾先后被引入
·609·2009 46(4) 昆虫知识 Chinese Bulletin of Entomology  
新西兰等地并获得成功[ 1] 。1983 年中国农科
院生防室从美国将该螨引入我国 ,用来控制北
方苹果园中广泛发生为害的山楂叶螨和苹果全
爪螨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2 ~ 4] 。在贵州省贵
阳地区豆科蔬菜害虫调查时发现 ,伪钝绥螨对
二斑叶螨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但贵州省没有该
螨的记录 ,我国也没有该螨在蔬菜上的报道 ,因
此 ,特请我国植绥螨分类专家吴伟南研究员进
一步核实鉴定 ,确认为伪钝绥螨。
二斑叶螨 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又名二点
叶螨 ,属叶螨科叶螨属 ,是一种分布于世界各温
带 、亚热带地区的害螨 ,为蔬菜 、花卉 、果树上的
重要害螨之一 , 其寄主植物共有 50科 200 余
种[ 5] 。
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是贵州
省重要的人行观赏树 ,栽培较广 ,花期在元月上
旬至 5月中旬 ,开花时间早 ,开花期长 ,花量大 ,
花粉易采集易保存。金道超等试验表明迎春花
花粉可使尼氏钝绥螨正常发育和产卵[ 6] 。作者
在应用迎春花花粉喂食伪钝绥螨时 ,发现伪钝
绥螨也能正常发育并产生后代 。为此 ,本研究
拟通过探讨迎春花花粉对伪钝绥螨生长发育和
繁殖的影响 ,并与以二斑叶螨为食的伪钝绥螨
生长发育 、繁殖及生命表等各种参数进行比较 ,
以期在其猎物短缺的情况下作为替代或补充食
物 ,为进一步利用该螨开展蔬菜害螨的生物防
治提供科学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和食物
虫源:伪钝绥螨 、二斑叶螨均采自贵州省贵
阳市花溪区平桥菜地茄子及菜豆植株上 ,在人
工气候室内用菜豆繁殖二斑叶螨 ,伪钝绥螨以
二斑叶螨为食料进行饲养 3代以上备用。
寄主植物:在大栅内盆栽无架菜豆植株 ,长
至6片左右叶子时备用。
迎春花花粉:2008 年 3 月份 ,在贵州大学
南校 区和 花溪 公园 的迎 春花 (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树上采集花粉 , 采回后放于
40℃烘箱中烘 2 ~ 4 h ,一部分花粉置于 4℃冰箱
中冷藏以备试验取用;另一部分放到冰箱的冷
冻层(-20℃)以延长保质期[ 7] 。
1.2 饲养方法
伪钝绥螨的饲养是在培养小室中进行的 。
培养小室为自行设计 ,由 3层边长为 5 cm 的正
方形的有机玻璃构成 ,上层盖子厚0.3 cm ,在上
打直径为 3 cm 的孔 ,并覆以 200 目尼龙纱布;
中层厚 0.7 cm 也打直径为 3 cm 的孔;底层厚
0.3 cm 不打孔 。在底层和中层之间覆以长 7
cm宽 5 cm 的滤纸 ,长度比底层多出部分折向
底层下部 ,便于吸水;在滤纸上平铺黑色塑料薄
膜 ,把供试螨放在塑料薄膜上(用二斑叶螨喂食
伪钝绥螨时 ,则用打孔器打直径 2 cm的菜豆叶
叶碟平铺于滤纸上 ,置于中层孔中央),最后盖
上顶层盖子 ,形成一个培养小室 ,3层一起用橡
皮筋绑紧。把培养小室放置于铺有棉花层的搪
瓷方盘里 ,棉花层吸饱水 ,以便为个体培养小室
滤纸供以水分 ,防止螨逃逸。整个试验在贵州
大学昆虫研究所人工气候箱(LRH-250 ,常州澳
华仪器有限公司)中进行 。人工气候箱中控制
恒温(28±1)℃,相对湿度 72%±5%,L∶D=14
∶10。
1.3 观测方法
用毛笔挑取伪钝绥螨 4 h 内产的卵 70粒 ,
放入直径为 3 cm 的培养小室饲养 ,每个小室 1
粒 ,共重复70次。每4 h镜检1次 ,观察卵的孵
化情况 ,卵孵化后用预先剪好的小纸片(0.5 cm
×0.5 cm)沾适量(大约 15粒)迎春花花粉放入
35个小室里 ,隔日更换花粉[ 8] ;另外 35 个小室
供以二斑叶螨 ,及时更换叶碟和补充叶螨 ,以保
证叶片新鲜和猎物充足 。继续每 4 h 镜检 1
次 ,观察伪钝绥螨的发育和存活情况 ,以蜕皮作
为判断龄期的标准[ 9] 。当发育到成螨时 ,将雌
雄两两配对 ,每天记录雌成螨的产卵量及存活
情况 ,并把产下的卵放入另外小室养至成螨 ,观
察其雌雄比 。
2 结果与分析
2.1 伪钝绥螨分别取食迎春花花粉和二斑叶
螨时各螨态的发育历期
·610·  昆虫知识 Chinese Bulletin of Entomology 2009 46(4)
在28℃条件下 ,伪钝绥螨分别取食迎春花
花粉和二斑叶螨时各个螨态的发育历期见表
1。由表1可以看出 ,伪钝绥螨在28℃恒温条件
下取食迎春花花粉时能正常完成生长发育。伪
钝绥螨取食迎春花花粉和二斑叶螨时各个螨态
的发育历期有明显的差异 ,除卵期外 ,均是伪钝
绥螨取食迎春花花粉时各螨态的发育历期要长
于取食二斑叶螨的发育历期。卵是不食不动的
时期 ,理论上讲食料对其历期没有影响 ,但本研
究结果表明取食不同食料时卵的历期不同 ,可
能是上代成虫取食的食料造成卵的营养不同 ,
因而造成卵期不同。取食迎春花花粉时未成熟
期即从卵至成螨的历期为 162.74 h ,为 6.78 d ,
而取食二斑叶螨时未成熟期为 148.56 h , 为
6.19 d ,说明伪钝绥螨取食迎春花花粉比取食
二斑叶螨时发育速率要慢 。
表 1 伪钝绥螨取食迎春花花粉和二斑叶螨
时各螨态的发育历期(h)
发育阶段 食料迎春花花粉 二斑叶螨
卵 45.94±1.43a 50.88±0.03b
幼螨 26.17±0.84a 22.08±0.02b
前若螨 44.23±1.51a 39.36±0.03b
后若螨 46.40±1.56a 36.24±0.05b
未成熟期 162.74±2.21a 148.56±0.07b
  注:历期(h)为平均值±标准误 , 后面的英文字母为
Duncan氏新复极差测验法 ,同一列中凡小写字母不同则表示
在 0.05水平差异显著 ,否则不显著。
2.2 伪钝绥螨分别取食迎春花花粉和二斑叶
螨时各螨态的存活率
伪钝绥螨在取食迎春花花粉和二斑叶螨时
不同螨态的存活率不同 ,取食迎春花花粉时卵
的孵化率很高为 100%,之后各个螨态的存活
率有下降的趋势 ,但 85%的伪钝绥螨都能完成
其发育史进入成螨期(图 1),说明伪钝绥螨取
食迎春花花粉时有较高的存活率。取食二斑叶
螨时卵的孵化率也为 100%,幼螨 、前若满和后
若螨的存活率比取食迎春花花粉时略高 。
2.3 伪钝绥螨取食迎春花花粉时雌成螨的寿
命和繁殖
28℃下 ,伪钝绥螨雌成螨取食迎春花花粉
图 1 伪钝绥螨未成熟期存活率曲线
时的存活率和单雌日均产卵量动态见图 2。从
图 2可以看出 ,雌螨变成成螨后(变成成螨后立
刻给以配对)第 3 d开始产卵 ,第 3 ~ 6 d产的卵
较少 ,以后逐渐增多 ,以第 11 ~ 36 d 期间产卵
量最大 ,第 40 d后 ,产卵量开始下降 ,第 51 d后
极少产卵 。其在停止产卵后尚能存活很长时
间 。统计分析表明 ,伪钝绥螨在取食迎春花花
粉和二斑叶螨时平均产卵时间分别为 32.60 d
和 21.30 d ,单雌平均总产卵量分别为 50.60粒
和 56.45粒 ,日均产卵量分别为 1.56粒和 2.24
粒 ,子代性比(♀∶♂)分别为 2.08∶1和 1.65∶1 ,
雌成螨的平均寿命分别为 54.20 d 和 36.89d 。
由以上结果看出 ,伪钝绥螨取食迎春花花粉时
比取食二斑叶螨时日均产卵量低 ,但产卵期长 ,
因此取食两种食料时每雌平均产卵量相当 。取
食迎春花花粉时雌成螨的平均寿命较长 ,后代
雌性比高。综合分析可知伪钝绥螨取食迎春花
花粉生殖能力同取食二斑叶螨时没有明显的差
异 。表明迎春花花粉可作为伪钝绥螨的替代或
补充食料。
图2 伪钝绥螨雌成螨存活率和单雌日均产卵量
·611·2009 46(4) 昆虫知识 Chinese Bulletin of Entomology  
2.4 伪钝绥螨分别取食迎春花花粉和二斑叶
螨时的生命表参数
根据试验结果 ,组建了伪钝绥螨取食迎春
花花粉和二斑叶螨时的实验种群繁殖特征生命
表 ,并通过生命表分析 ,得出伪钝绥螨的生命表
参数 ,如表 2所示 ,取食迎春花花粉时伪钝绥螨
的内禀增长率 、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均低于
取食二斑叶螨的值。世代平均周期较取食二斑
叶螨略短 ,而种群倍增所需时间更长。
表 2 伪钝缓螨取食迎春花花粉和二斑
叶螨时的生命表参数
生命表参数 食料迎春花花粉 二斑叶螨
净增值率 R0 27.20 60.26
世代平均周期 T 19.23 20.44
内禀增长率 r 0.17 0.20
周限增长率λ 1.19 1.22
种群加倍时间 t 4.03 3.46
3 讨论
本试验表明 ,在温度为 28℃、湿度为 72%
条件下 ,伪钝绥螨取食迎春花花粉和二斑叶螨
时从卵至成螨发育历期均较短 ,雌螨寿命长 ,产
卵量高 ,显示伪钝绥螨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捕
食螨 。
伪钝绥螨作为害螨重要的天敌 , 寻找在其
猎物短缺下的替代和补充食物 ,是应用该螨开
展生物防治的重要一步。Ahlstrom 等曾报道 ,
以苹果 、梨 、桃和美洲凌霄等花粉饲养伪钝绥
螨 ,能使其当代完成发育并产卵[ 10] 。张乃鑫等
曾先后以 30 多种植物花粉为食料对其进行饲
养实验 ,结果有 10多种植物花粉可使伪钝绥螨
当代完成发育并产卵;其中 ,应用迎春花花粉喂
食伪钝绥螨时 ,表明该螨可由卵发育至成螨 ,但
雌成螨不能孕卵[ 11~ 13] 。而本试验用迎春花花
粉喂食伪钝绥螨能使其正常生长发育并产卵 ,
并且持续产卵时间很长 ,这与前人报道的结果
有很大的不同 ,这可能是本试验所用迎春花的
品种与张乃鑫等所用的迎春花品种不同所致 。
由于以叶螨饲养伪钝绥螨 ,需要适宜的条
件种植寄主植物繁殖叶螨 ,费工费时 。并且在
温度较低的季节 ,叶螨等一些害螨的生长发育
受到很大的影响 ,繁殖较慢[ 9 , 14] ,可能会造成伪
钝绥螨食物的短缺。而本试验证明了用迎春花
花粉喂食伪钝绥螨 ,能使其正常发育并产卵 ,且
产卵量与取食二斑叶螨的相当。因此可以用迎
春花花粉作为伪钝绥螨的替代食物对其进行保
种饲养 ,也减少了以螨养螨过程中的繁琐环节 。
致 谢 感谢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吴伟南研究员
对伪钝绥螨的鉴定 ,感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
所戈峰研究员帮助修改本论文初稿。
参 考 文 献
1  Penman D.R., Chapman R.B.Relationships of Amblyseius
fallacis to phytophagousmite in an apple orchard.New Zeal.J .
Zool., 1980, 7:281~ 283.
2  吴元善 , 柳玉莲 , 张领耘.应用伪钝绥螨防治苹果全爪螨
初报.生物防治通报 , 1991 , 7(4):160~ 162.
3  王宇人 , 李亚新 , 张乃鑫 , 等.应用伪钝绥螨防治苹果全
爪螨的试验.生物防治通报 , 1990 , 6(3):102~ 106.
4  吴元善 , 东孝子 , 任宏涛 ,等.伪钝绥螨对 23种农药的耐
药性测试.生物防治通报 , 1994 , 10(1):32~ 34.
5  牛永浩 , 周长勇 , 花蕾 , 等.4种杀螨剂对二斑叶螨实验
种群的致毒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2008 , 26(3):251
~ 253.
6  金道超 , 郭振中 , 熊继文.尼氏钝绥螨生物学研究初报.
贵州农学院学报 , 1988 ,(2):42~ 45.
7  刘芳 , 周蕴薇.花粉的保存及生活力测定方法的探讨.南
方农业 , 2007 , 1(3):70~ 71.
8  郅军锐.混合花粉对胡瓜钝绥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06 , 45(2):200~ 202.
9  张乃鑫 , 孔建.伪钝绥螨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和繁殖.昆
虫知识 , 1987 , 24(5):290~ 292.
10 Ahlstrom K.R., Rock G.C.Comparative studies on Neoseiulus
fal lacis and Metaseiulus occidentalis for Azinphosmethyl toxity
and effects of prey and pollen on growth.Ann.Entomol.Soc.
Ann., 1973 , 66:1 109~ 1 113.
11 李亚新 , 张乃鑫.伪钝绥螨对叶螨与花粉的选择性.植物
保护 , 1989 , 15(4):18~ 19.
12 张乃鑫 , 李亚新.提高花粉饲养伪钝绥螨繁殖力的试验.
生物防治通报 , 1989 , 5(4):149~ 152.
13 张乃鑫 , 李亚新.伪钝绥螨的花粉饲养研究.生物防治通
报 , 1989 , 5(2):60~ 63.
14 孔建 , 张乃鑫.伪钝绥螨对北方环境条件适应性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1990 , 5(3):104~ 111.
·612·  昆虫知识 Chinese Bulletin of Entomology 2009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