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深圳市大鹏半岛古银叶树群保护对策探讨



全 文 :66
2016 年 5 月 华东森林经理 May 2016
第 30 卷 第 2 期 East china Forest Management Vo1.30 No.2
深圳市大鹏半岛古银叶树群保护对策探讨
范继英¹ 唐学君²
(1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和水务局 518000;
2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
摘要:概述了深圳市大鹏半岛古银叶树群落资源现状,分析其保护工作中存在着人为破
坏树木、土壤被污染、生长环境恶化等问题,并提出了开展资源调查,给树木立档造册;
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加强水域污染治理,构建湿地生态系统;多方
联合执法,鼓励全民参保等保护对策。
关键词:坝光盐村;银叶树群;古村落;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S718.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743(2016)02-0066-03
1 基本概况
大鹏新区是深圳市的一个功能新区,位于
深圳东南部,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与惠州
接壤;西抱大鹏湾,遥望香港新界。辖区面积
607 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 294.18 平方公
里,约占深圳市六分之一,下辖葵涌、大鹏、
南澳三个办事处。此古银叶树群为大鹏半岛 3
处红树林之一,具有典型的植物资源和乡土树
种,所在区域属葵涌办事处坝光盐灶村,三面
环山,一面向海,西北与惠州接壤,东北为大
亚湾海域,与堪称“生态走廊”的笔架山和排
牙山脉成犄角之势,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原始的
地形地貌。
坝光盐灶村百余座老宅已人去楼空,但仍
保存完好,老宅后面重峦叠嶂,树林茂密,村
后有一片银叶树沿海而生。银叶树是梧桐科银
叶树属乔木树种,在我国华南沿海防护林中具
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银叶树为盐灶居民遮风挡
潮,成了当地人的“生命树”,世代相传,细
心呵护这片树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片
古银叶树群被发现,经鉴定,这片银叶树是全
国乃至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保存最完整、树龄
最长的天然古银叶树群落,树冠浓密、林相整
齐,已被列为“国家珍稀植物群落保护小区,
该区域属自然风水林,也是唯一以风水林形式
沿袭保留下来的保护小区。
2 资源特点
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 Dryand)是一
种珍稀的红树树种,隶属梧桐科银叶树属,俗
名银叶板根、大白叶仔,因其叶子背面呈银灰
色而得名。其果实成熟后龙骨状突起木质化,
果外皮具有充满空气的海绵组织,使之能漂浮
海面,种子随海湖漂流传播远方,故被称作海
漂植物。板根是热带植物适应潮湿环境的生态
现象,故根部往上生长呈板状,用以支持及呼
吸,是对东南亚台风气候条件适应的表现,同
时也反映了深圳大鹏半岛的地理区位及气候。
坝光盐灶村古银叶树群落生长状况良好,
沿海带状间断分布,总长约 200m,面积约 4hm2,
该区域共有红树植物种类共10科 11 种,其中
真红树植物6科 7种,半红树植物4科 4种,
收稿日期:2016-04-10
67
成体个数仅 204株,总个体数约 1500 株,这里
常年栖息着 50多种野生鸟类,具有极高的生态
科学价值[1]。据相关数据统计, 大鹏新区共有
古树名木 524 株,树龄超过500 年的古银叶树
有 1 株,树龄 200 年以上的有 6 株,树龄 100
年-200年间的有 14株,古银叶树占总古树名
木的 4%。其中树龄 500年古银叶树目前生长一
般,主干中空,其它均生长良好,高度约 10-
15m 内,冠幅约 9-20m。坝光盐灶古银叶树群
有单株或少数几株散布于红树林最内缘,具有
比较典型的向陆地群落过渡的特征,以其优势
种而成林,该处古银叶树群落,为幼树林[2],
生长在潮间带可被海水浸泡的银叶树较多,生
长于陆生环境较少。银叶树植株比较高大,树
皮呈灰黑色、纵裂,平均高度为 12m,最高达
18m;胸径平均为 2.8m,最大的达 8m;冠幅大小
平均为 17.9m,最大达 27.5m;板状根发达而清
晰,通常有 2-4条,多者为 6-8条,最大的
板根高达 2.6m,宽达 8m。
3 存在问题
随着近年来大鹏半岛旅游开发的兴旺,这
片古银叶树群被发现后,古银叶树受人为和自
然因素的威胁,其保护形势仍然较为严峻。
3.1 人为破坏树木、阻碍自然繁衍
游客在树上乱刻乱画,践踏树根,碰坏树
皮,挂断树枝,踩踏幼苗;捡拾落地上的银叶
树果,破坏银叶树的自然繁衍过程。许多游人
慕名而来,一些婚纱摄影机构也领着新郎新娘
到这取景。尽管这里设立了保护机构,有护林
员实施 24 小时护林,但游人还是深入到古树
丛中,有的还任意践踏银叶树幼苗,拾走掉在
地上的银叶树果。
3.2 土壤被污染、生长环境恶化
当地居民生活用水含盐量较高,乱排污
水、乱倒垃圾、乱堆水泥渣土等行为破坏了土
壤结构,导致土壤酸化、盐碱化,加速古银叶
树衰老。近几年,坝光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坝
光海域经常发生赤潮且日益严重,坝光海域已
是二类水质,海水已受到污染;银叶树幼苗在
低盐和中盐度条件下生长良好,而在高盐度生
长缓慢,甚至凋萎死亡,这些都将危害古银叶
树及幼苗的生长繁育。
3.3 经济利益驱动、树群遭受毁灭性破坏
银叶树木材坚硬,是制作家具的良好材
料,其种子可食,也可榨油,导致不少不法分
子铤而走险盗伐;受经济利益驱动,破坏或砍
伐古银叶树时有发生,再加上城市化和环境污
染等因素使银叶树群面积不断减少,从而对古
银叶树群造成毁灭性打击。
3.4 人流量大废弃物多、环境治理经费不足
古银叶树群是完全免费开放供游人观赏,
游人可以在木栈道上观赏百年银叶树,随着观
赏银叶树的游人增多,且缺少专业管护人员,
及时清理垃圾、维护景区秩序、维修栈道围网
指示牌等都需要大笔经费,而以当地办事处薄
弱的财政很难负担这笔工作经费。
4 保护措施
4.1 开展资源调查,给树立档造册
根据《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组织
开展银叶树调查工作,对林区内现有古银叶树
种的数量、大小、分布、受损情况等展开详细
调查,予以编号并建立档案,采取树池建造、
树木标牌设置、树体清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进行管护。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将每棵
古银叶树立档造册,树龄达到 100 年以上的全
部挂上标示牌,清楚记录树生长状况,即时跟
踪保护。根据摸底调查结果,鉴于人手紧缺现
状,在古银叶树群较为集中区域划分核心保护
区,加强对各入口监控管理,在重要路口、重
点区域设置监控摄像头,为获取破案有利线索
68
提供技术支持。
4.2 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围绕“三岛一区”建设目标,积极推动“保
护中发展”的发展战略,当政府结合本区古树
名木保护基本情况,加大对古银叶树的科学研
究和宣传工作,制定保护方案、管护措施等。
根据就地保护原则[3],落实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有人管理;制定专项保护
经费,将古银叶树保护工作纳入全市绿化工作
范畴,每年列出具体的保护目标和工作任务,
将指标层层落实。
4.3 加强水域污染治理,构建湿地生态系统
对古银叶树群落水域污染进行综合防治,
修复和重建退化、缺失的水岸和溪流滩地等水
禽栖息地,增加水禽栖息地面积,改善栖息地
质量;改善土壤,全力修复生态。在游人践踏
严重、土壤板结之处,打孔、换土、挖沟埋条,
保证土壤疏松、湿润、透气,根据土壤养分状
况适当施肥,增加土壤营养;在已有群落的基
础上,构建多层次、复杂结构的风水林,通过
营造本土树种、植被类群,修复原生植被,实
现对古树名木的间接保护。根据每一株树木的
周边环境制定不同的复壮维护方案,对存在树
木倾斜、立地环境不佳的古树名木周边设置相
应的保护措施,保障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
4.4 多方联合执法,鼓励全民参保
城管、森林公安、执法部门多方联合执法,
坚持惩罚并举。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巡查
和伏击力度,对重要路段、古银叶树相对集中
且未遭到砍伐的重点区域进行伏击。对盗伐、
严重破坏该树群及其保护设施等不法行为,按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广东省城市绿
化条例》等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在古银叶树林
区增加警示宣传牌,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公布
森林保护部门的报警电话,广泛发动社会力量
群防群治。整理编印古银叶树管护手册和宣传
资料,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
传,对破坏古银叶树的典型事件予以曝光,形
成全社会保护古银叶树的良好氛围[4]。
4.5 结合古村落保护,加大古银叶树的利用与
开发
古银叶树保护应与古村落保护结合起来,
每一个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它有历史认
知、有见证、有旅游的价值;而银叶树树干直、
高大,生长快,是一种比较好的海岸防护林树
种,其特殊的板状根、奇特的果实形状等具有
较高观赏价值,这些均可作为红树林生态教育
和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5]。规划建设古银叶树
湿地公园,完善各种植物指示牌、科普知识牌
和科普长廊以及有计划地开展“夏令营”、“管
护培训班”、“环境日”、“科技活动周”等主题
鲜明的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从
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5 结语
古树是一座城市的重要风景资源,古银叶树
群更是大鹏半岛的一个绿色名牌,是城市悠久历
史的佐证和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
了地区的历史演变。做好古银叶树群保护工作对
维持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城市人文环境等
具有重要意义,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我们应继
续保护好大自然和老一辈留下来的这一自然和
文化遗产,确保它能不断繁衍生息。
参考文献:
[1] 简曙光,唐恬,张志红,等.中国银叶树种群及其
受威胁原因[J].中山大学学报,2004,43(6):
91-96.
[2] 陈晓霞,李瑜,茹正忠,等,深圳坝光银叶树群
落结构与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15,34(6):
1487-1498.
[3] 徐桂红,程华荣,李瑜.我国半红树植物银叶树资
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4,
10(1):17-20.
[4] 张树民.古树保护技术研究[J].国土绿化,2012
(10):46-47.
[5] 韩维利,王秀丽.银叶树研究进展[J].广东林业科
技,2013,29(6):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