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赤楠在城市不同生境的种植适应性试验



全 文 :第 30 卷 第 5 期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Vol. 30 No.5
2 0 1 0 年 9 月 JOUR. OF ZHEJIANG FOR. SCI. & TECH. Sep., 2 0 1 0
文章编号:1001-3776(2010)05-0066-03

赤楠在城市不同生境的种植适应性试验

练发良1,赵彩芳2,施力威3,章凯敏3,雷 珍1,戴海英1

(1. 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丽水 323000;2.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
3. 浙江省缙云县市政园林管理所,浙江 缙云 321400)

摘要: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在城区不同生境将赤楠(Syzygium buifolium)1 年生籽播容器苗作地被植物应用种植
试验,结果表明:①赤楠容器苗在城区不同生境种植,成活率均在 98%以上,且均能安全越夏,无日灼;②赤楠在
空旷露地种植会发生寒害,寒害指数为 2.20,在四周有建筑物或有上层植物遮挡的生境种植寒害明显减轻,在强郁
闭林下无寒害;③在中等郁闭的公园绿地种植生长最快,种植 1 a 后赤楠苗高达到 40.48 cm,冠幅达 30.26 cm,明显
大于其它类型立地。
关键词:赤楠;地被;园林绿化;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S792.24 文献标识码:A

Experiment on Adaptability of Syzygium buxifolium at Various Habitats in City

LIAN Fa-liang1,ZHAO Cai-fang2,SHI Li-wei3,ZHANG Kai-min3,LEI Zhen1,DAI Hai-ying1
(1. Lishui Forestry Institute of Zhejiang, Lishui 323000, China; 2. Zhejiang Forestry Academy, Hangzhou 310023, China; 3. Jinyun Municipal
Engineering and Landscape Service of Zhejiang, Jinyun 321400, China)

Abstract: Contrast experiment was made on adaptability of Syzygium buxifolium under different habitats at urban area with 1-year container seedlings
as ground cover. The result showed that survival rate of seedlings planted at different urban habitats was more than 98% and tested seedlings could
over-summer without sunburn. Cold damage occurred to seedling planted in open field with index of 2.20, but it decreased when seedling planted
around buildings or under plants. Seedlings planted under middle closed forest in park had the fastest growth. One year later, the height growth of S.
buifolium seedlings topped 40.48 cm, canopy diameter was 30.26 cm,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under the other habitats.
Key words: Syzygium buxifolium; ground cover; urban area; adaptability

赤楠(Syzygium buifolium)为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西、
湖南、贵州等地山坡疏林、灌木丛中和峡谷溪旁[1]。赤楠果可食或酿酒,植株较矮小,叶长椭圆形,是一种具
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赤楠传统上被视为优良的盆景树种,近几年作为新型的木本地被植物在园林建设中运
用。目前,国内外对赤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造型[2~4]、生物活性物质提取[5~10]等方面,而对赤楠的生理、生化特
征及生态学相关研究较少[11]。本文结合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对赤楠进行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栽培试验,观察其生
长差异,分析其园林适应性。

收稿日期:2010-02-10;修回日期:2010-06-15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点农业项目(2006C22084)和丽水市科技局农业招标项目(2009NCH0209)
作者简介:练发良(1965-),男,浙江庆元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园林植物开发及研究。


5 期 练发良,等:赤楠在城市不同生境的种植适应性试验 67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种苗
试验用苗为丽水市绘景园林公司生产的 1 年生籽播容器苗。苗高约 16.5 cm,冠幅约 12.5 cm。
1.2 试验生境条件
试验城市选择在浙江省缙云县县城,该县历史年平均气温 17℃,7 月平均气温 29.2℃,极端最高温达 41.9
℃,1 月平均气温 5℃,极端最低温达-13.1℃。年平均降水量 1 437 mm,无霜期 245 d。试验根据园林绿地的
生长环境特点,选择 4 个具有代表性的生境类型,分别用立地Ⅰ、立地Ⅱ、立地Ⅲ、立地Ⅳ表示,每个试验点
面积 10 m2。
立地Ⅰ:空旷露地,远离建筑物和高大乔木,距离水泥硬化地 2 ~ 7 m,属于全日照强辐射的绿化用地类型。
立地Ⅱ:宅间绿地,建筑物东西走向,单体建筑长度 25 m,5 层,宅间距 4 m,距水泥硬化地 10 ~ 15 m,
建筑体对种植地块的光照时间、风、热辐射等气象因素影响较大,属于短日照中等辐射绿化用地类型。
立地Ⅲ:半郁闭的公园绿地,试验种植点上层乔木为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无中层植物,原地
被为马尼拉草坪,距硬化地远,属于林下半光照弱辐射的绿化用地类型。
立地Ⅳ:高郁闭林下,上层为以壳斗科植物为主的高密度乔木林,中层和地被层植物稀少,终日无直射光
照,离硬化地远,属于强郁闭弱辐射的绿化用地类型。
1.3 种植和管理
试验用地全垦后于 2008 年 3 月 13-14 日挖穴种植,密度约 25 cm×25 cm。种植时天气晴热,种植后均及
时浇透定根水,不修剪,成活后进行常规化的园林地被管理方式管理。
1.4 调查和分析
成活率调查。试验于当年 5 月中旬调查成活率,9 月中旬调查越夏保存率,第二年 3 月中旬调查越冬保存率。
生长量调查。每一试验点选取 10 株作为固定调查样株,每株选取 3 个母枝,每月中旬调查冠幅、高度、分
枝数量。
适应性观测。根据观赏植物的观赏特点和生长要求,参照《林木引种》(GB/14175-93)植物受害等级划分
原理,将日灼、寒害划分为 1 ~ 5 个等级,每一试验点随机选取 20 株在当年 8 月下旬调查日灼等级,计算日灼
指数;在第二年的 3 月上旬调查寒害等级,计算寒害指数。
所有的调查数据采用 DPS 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活率与保存率
从表 1 可以看出,赤楠在不同的立地种植成活率均
在 98%以上,这与试验采用了容器苗木种植有关。试验
表明,赤楠在 4 种不同生境类型种植均能安全越夏和越
冬,在试验地城区表现出了良好的生存适应性。
表 1 赤楠在城市不同生境的种植成活率及越夏、越冬保存率
2.2 生长量
从表 2 可以看出,赤楠苗木 3 月中旬种植后,随着
天气回暖,苗木开始生长,5 月中旬在不同的生境生长差异不大;7 月中旬开始在不同生境树高出现极显著差异,
但冠幅仍然没有显著差异;9 月中旬始树高和冠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这说明赤楠的高生长早于冠幅生长。
Table 1 Survival rate and over-summer and overwinter rate of
S. buifolium seedlings planted under different habitats
%
立地条件 成活率 越夏保存率 越冬保存率
生境Ⅰ空旷露地 98.1 98.1 96.9
生境Ⅱ宅间绿地 98.1 98.1 98.1
生境Ⅲ半郁闭公园绿地 100 98.7 98.7
生境Ⅲ半郁闭公园绿地 98.1 98.1 98.1
试验表明,经过一年多的生长,在生境Ⅲ即半郁闭公园绿地种植的赤楠树高达到了 40.48 cm,为 4 个生境
类型中最高,显著大于生境Ⅰ即空旷露地和生境Ⅳ即强郁闭林下,是最矮的强郁闭林下树高的 168.67%;同样,
赤楠在半郁闭公园绿地种植的树冠达 30.26 cm,与强郁闭林下的植株冠幅存在极显著差异,差异值比例达
166.81%。由此可见,以生境Ⅲ即半郁闭公园绿地为代表的生境类型最适合赤楠生长,而高郁闭林下生长较差。


68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30 卷
表 2 赤楠在城市不同生境种植的生长量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n increment of seedlings under different habitats
生长量/cm 时间
/年.月
部位
生境Ⅰ空旷露地 生境Ⅱ宅间绿地 生境Ⅲ半郁闭公园绿地 生境Ⅲ半郁闭公园绿地
F 值 P 值
2008.05 冠幅 14.05±1.12 aA 12.65±0.87 aA 13.5±0.64 aA 12.3±0.96 aA 1.435 0.248 7
树高 18.6±1.07 abA 20.4±1.28 aA 20.9±1.52 aA 16.17±1.16 bA 2.859 0.050 4
2008.07 冠幅 14.45±1.08 aA 12.9±0.73 aA 16.45±2.06 aA 13.1±1.01 aA 1.537 0.221 5
树高 19.6±2.03 abAB 24.1±1.43 aA 22.0±1.44 abAB 17.6±1.49 bB 3.053 0.040 8
2008.09 冠幅 18.1±0.98 bB 13.25±0.74 cC 23.35±1.85 aA 14.09±1.16 cBC 13.545 0.000 1
树高 21.5±1.45 bB 24.3±2.20 bB 34.5±3.49 aA 18.5±1.07 bB 9.523 0.000 1
2008.11 冠幅 18.3±1.01 bB 14.36±0.84 bB 25.1±2.06 aA 14.8±1.43 bB 12.299 0.000 1
树高 22.3±1.81 bB 24.9±2.35 bB 35.9±3.66 aA 19.07±1.01 bB 9.193 0.000 1
2009.03 冠幅 20.1±1.03 bB 18.34±1.24 bB 28.0±2.16 aA 16.2±1.34 bB 11.534 0.000 1
树高 26.9±1.75 bB 25.28±2.61 bcB 38.5±3.51 aA 20.13±1.71 cB 9.077 0.000 2
2009.05 冠幅 29.75±1.88 aA 29.24±3.66 aA 30.26±1.87 aA 18.14±1.45 bB 4.397 0.010 4
树高 28.1±2.08 bcB 35.67±3.31abAB 40.48±3.37 aA 24.0±1.63 cB 6.576 0.001 4
2.2 日灼和寒害
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绿地周围大面积的地面硬化和建筑表面的辐射热作用,使得城市绿地的水热条
件与野外林地有很大区别,一些热适应性较差的植物不适应在城市绿地中生存,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日灼或
整株枯死,在空旷露地、宅间绿地和半郁闭公园绿地 3 种生境中均无日灼现象发生。说明赤楠具有很强的耐热
和抗日灼能力,适合在全日照环境中应用。
寒害是由于植物生存环境的温度低于植物所
能忍受的温度而引起的植物损伤,寒害不仅会降
低观赏植物的景观效果、生态功能,甚至导致植
物死亡,是影响地被植物推广应用范围的重要生
态特性指标。研究发现,赤楠寒害发生与种植地
的生境关系极大,在空旷露地中寒害相对较重,寒害指数高达 2.20,在四周有建筑物遮挡或上部有植物遮挡的
生境种植,寒害明显减轻,接近无寒害,在高郁闭林下种植则完全未发生寒害(表 3)。赤楠在不同生境中的
寒害现象可能与风和夜间的地表辐射有关,但具体原因和机理还需作进一步研究。
表 3 赤楠在城市不同立地种植的寒害情况
Table 3 Cold damage of seedlings under different habitats
不同寒害等级株数 立地类型 调查
株数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合计
寒害
指数
立地Ⅰ空旷露地 20 4 10 4 2 0 20 2.20
立地Ⅱ小区绿地 20 14 4 2 0 0 20 1.40
立地Ⅲ公园绿地 20 19 1 0 0 0 20 1.05
立地Ⅳ景观林下 20 20 0 0 0 0 20 1.00
3 小结与讨论
(1)利用赤楠容器苗在缙云县城不同生境类型绿地种植,成活率均在 98%以上,夏天无日灼,能安全越夏。
冬季在不同生境中的表现不同,在空旷露地上种植会发生一定程度寒害,寒害指数为 1.00 到 2.20,在四周有建
筑物或上部有常绿植物遮盖的生境,寒害明显减轻,在郁闭林下无寒害。
(2)赤楠在 4 个生境均能生长,但在不同生境的生长表现不同,以在中度郁闭林下的生境中生长量最大,
裸露地和高度郁闭林下差异显著,在高郁闭林下生长较差,在园林应用时宜在小区或各类庭院绿地中使用。
本研究仅对园林中常见的生境类型进行了种植试验,除空旷露地外,这些生境与赤楠的原生生境条件均较
为接近,是否可以作为窄小的道路隔离带、屋顶等生境条件更恶劣的地方种植,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2] 潘忠森. 赤楠盆景的制作[J]. 现代农业科技,2005(11):23-24.
[3] 池泽森. 赤楠盆景的快速成型[J]. 中国花卉盆景,2007(5):48-48.
[4] 陈顺远. 赤楠盆景[J]. 中国花卉盆景,2008(3):44-45.
[5] 黄晓冬. 赤楠叶不同极性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比较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23(4):355-357.
[6] 黄晓昆,黄晓冬. 赤楠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 257-5 258.
[7] 黄晓冬,黄晓昆,张月琼. 赤楠叶总黄酮微波—碱水法提取工艺及其含量动态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 382-4 385.
[8] 周法兰,梁培瑜. 赤楠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3):164-165.
[9] 黄晓冬,刘剑秋,陈炳华,等. 赤楠果实红色素的性质及其稳定性[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3):82-87.
[10] 黄晓冬,刘剑秋. 赤楠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12(3):233-236.
[11] 刘玮,谢冰,邓光华. 盆景特色树种——赤楠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 678-14 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