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华东森林经理 第2 1卷 19 98. 收稿 日期 : 9 17 9一0 5一以
桐棉松引种育苗技术研究
苏必真
( 福建省屏南县林业局3 3 2 50 0 )
摘要 桐棉松 引种育苗技术研 究表明 :育苗地宜选择坐北朝南背风 , 海拔高 6 0 。
至 7 0 o m 砂壤土旱地 ; 最佳播种期为清明前一 周 , 不宜下基肥和苗木生长期不 追
施氮肥 , 立秋前一周追施 一次钾肥 。
关键词 桐棉松 引种 育苗技术
桐棉松是广西农业大学周振贤教授在广’ 西发现的以当地地名命名的马尾松一个类型
未立新种 . 为了探讨桐棉松在闽东地 区的适生性 ,课题组于 1 9 90 年在屏南县开展育苗试
验技术研究 , 掌握 了育苗应用技术 , 现将开展育苗试验应用技术结果整理如下 :
1 试验地概况
育苗试验地设在甘棠乡上山登村 , 代溪镇后章村 、 古峰镇古厦村 , 面积 1 . s hm 艺 , 微酸
性砂壤土 。 各村气象因子 见表 1 。
表 1 育苗试验地气象因子状况表
育 苗 试 验 年均
气温
( C )
年 日 照
时 数
l 月份平
均 气温
7 月份平
均 温度
极端最
高温度
极端最
低温度
地 点
后 章
上 山 登
古 厦
地 类
农田
( C ) ( C ) ( C ) ( C )
拔度劝侧敲(m
一 4 . 3
农田
农田
6 2 ( )
8 6 ( )
8 2 ( )
1 6
.
6 1 4 9 5
.
1
1 5
.
3 1 4 9 5
.
1
2 5
2 4
3 5
.
( )
3 3
.
7 一 5 . 6
1 5
.
6 1 4 9 5
.
1 6
.
3 4
.
0 一 5 . 3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育苗试验材料 : 桐棉松种源选 自广西宁明县桐棉乡 , 马尾松种源选 自福建屏南县甘棠
乡上 山登村 。
试验方法 : 5 火 5 正 交拉丁方完全系设计 、 三个重复 。
育苗方法 : 桐棉松 、 马尾松育苗采用常规撒播 、 播种量 7 5 k g / hn 1 2 。
在同一海拔气候 区 内分别下基肥 、 过磷酸钙与碳酸按 1 : 1 混合 , 施肥量 1 5 0 0嗽 /
hn
1 2 , 苗木生长期施追肥 ,进 口复合肥 , 施肥量 1 5味 / hn 1 2 ; 下基肥同前述 、 苗 木生长期不施
追肥 ; 不下基肥 、 苗木生长期不施追肥 , 三种处理 。
在同一海拔气候 区内分别于 3 月 1() 日 、 魂月 10 日 、 5 月 10 日播种 . 三个时期播种对
·
5 1
.
七匕。
在 同一播种期分不同海拔区 ,采用下基肥 、 苗木生长期施追肥 ; 不下基肥 、 苗木生长期
不施追肥 ; 下基肥 、 苗木生长期不施追肥 、 三种处理 。
观察记载 : 测定各种处理场圃发芽率 、 见表 2 ; 苗木生长量及木质化程度 (冻害率 )
3 育苗试验结果
.3 1 种籽场圃发芽率
桐棉松 、 马尾松种籽育苗试验对 比 、 采用不同播种期 、 不同海拔区域 和不 同圃地处理
对种籽发芽率影响不明显 (见表 2 ) 。
表 2 不同播种期 、海拔和圃地处理 的场圃种籽发芽状况
下基肥发芽率 ( 写 ) 不 下墓肥发 芽率 (写 )
1 9 9 0 年 1 99 0 年 1 9 90 年 1 9 9 0 年 1 99 0 年 19 9 0 年
3 月 1 0 日 4 月 1 0 日 5 月 10 日 3 月 I J 日 4 月 10 日 5 月 l ( ) 日一一后 章上 山登 5 25 3 5453 5 85 9 5 O5 0 5 25 5 5 l5 4 5 354古 厦 5 35 2 585 9 545 5 5 76 (飞 6 l5 6 污6 . 55 6 . 2平均值 5 3 . 7 5 5 , 7 5 3 . 0 53 0 5 6 . 0 5 2 . 3 5 1 . 83 . 2 育苗试验苗木生长情况一年生幼苗 、 三个重复区组的生长情况为 : 桐棉松平均高 27 . c4 n , , 平均地径 。 . 3c m ;马尾松平均高 1 9 . 6c m ,平均地径 0 . 2 5cn l ,二者对 比 , 前者分别提高 3 9 . 8 %和 20 % 。 不下基肥 、 苗木生长期不施追肥幼苗冻害率明显下降 (表略 ) 。4 讨论和小结4 . 1 桐棉松引种育苗技术研究表明 : 桐棉松生长比马尾松迅速 、 抗逆性与马尾松相似 。
4
.
2 育苗圃地宜选择在海拔 60 0 至 7 0 m 的坐北朝南背风砂壤土的旱地 ;播种时间应在
清明前一周进行 , 不下基肥 ,苗木生长期不追施氮肥 , 严格控制水肥条件 . 立秋前一周追施
一次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的提高 ; 做好定苗工作 , 每亩产苗量控制在 7 万株以 内 。
4
.
3 苗 木规格选苗高 1 5一 2 5 c m ,地径 。 . 3 c m 以上 , 并带客土的壮苗于大寒后立春前造林
成活率达 ” % , 且 在同等立地生长量 比马尾松速生平均径粗提高 3 4 . 2 % , 高生长提高
3 7
.
5环 , 冠幅提高 1 5 . 2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