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腰果云翅斑螟的初步研究



全 文 :第 7 卷 第 2期
1 9 8 6年 9月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T R O P I C A L C R O P S
V O I

7
S e P
.
N O

2
1 9 8 6
腰果云翅斑螟的初步研究’
罗永明 金启安
( 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植保研究所 )
摘 要
腰果云翅斑螟 ( N eP h o p t e yr x s p . ) 是我国腰果的新害虫 , 其幼虫蛀食坚 果 及 果 梨 , 据
1 9 8 5年调查最高为害率达 6。 。 2% 。 幼嫩坚果被蛀食后 , 种仁无法形成 , 最后导致干枯 , 较老的坚
果被蛀食后 , 种仁扭曲 , 降低商品价值 , 果梨被蛀食后 , 引起腐烂 。
腰果云翅斑螟一代需时 30 ~ 34 天。 此虫的发生与腰果结果期相吻合 。 成虫白天躲于枝条上 ,
其活动盛期在傍晚及清晨 , 一头雌成虫最高产卵量 1 25 粒 , 卵产于果腹 、 果蒂 、 果柄 及花粤曹 片
处 ; 幼虫 5 龄 , 化蛹场所主要在植株冠幅下离土表约 1厘米深的土中。
建议喷射敌敌畏或杀螟松并结合摘除带虫果及收集落地被害果 , 挖掘蛹等综合措施对此虫进
行防治 。
腰果 ( A n ac ar id u m oc ic de nt al e L . ) 是重要的干果类树种 , 其果仁是世界著名的四大
干果之一 。 1 9了3年以来我国广东 、 云南两省大面积种植 , 其中尤以广东省海南岛种植面积最
大 , 达 20 万亩 。
腰果云翅斑螟 ( N e p h o p t e r y x s p . ) 属鳞翅目斑螟亚科 ( p h y e i t i n a e ) , 是腰果坚果及
果梨的重要害虫 。 我国海南岛地区的腰果 已普遍受此 虫为害 , 据笔者 1 9 8 5年 3 月调查 , 坚果
最高受害率达 60 . 2% , 个别种植园因此虫为害大幅度减产 , 直接影响这一事业的发展 。
腰果云翅斑螟为害腰果的情况 , 国内尚未有过正式报导 。 1 9 8 5年我们以海南腰果丰产研
究中心为主点对此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 , 现报导如下 。
一 、 分 布 与 寄 主
1
. 分布 腰果云翅斑螟是我国腰果的新害虫 , 在海南岛分布于澹县 、 乐东 、 陵水 、 万
2
. 寄主 目前仅发现为害腰果 。 在室内亦可以芒果 ( M an g i f e r a in d ica L . ) 及人心
M a n i l k a r a z a p o t a ( L
.
) v a n R o y e n 〕词养。
二 、 形 态 特 征
o`宁果
成虫 ( 图 1 : 1 ) 翅展 18 一 25 毫米 , 暗灰色 。 前翅镶有 白色或稍带橙褐色的鳞片 ,
本文于 19 5 5年 10月 5 日收到 。
` 本工作是 在海南腰果半产诱究中心支持下进行的 。 承江式邦同志对文稿提出宝贵 意见 , 邢福易 、 王滨参加 部 分 工
一并致 谢。
1叻 .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 7卷一. . . . . . . . . . . . . . . 一靠近外缘具一条稍弯曲的灰白色纹状线 , 外缘具一明显黑线 , 缘毛基部色深外观呈一条黑色线纹 , 后翅白黄色 。雄虫触角栉齿状 , 体小 , 雌虫触角鞭状 , 体较肥大 。2 . 卵 ( 图 1 : 2 ) 扁平椭圆形 , 0 . 7 x o . 5毫米 , 橙红色 , 卵壳表面具皱状突起 。3 . 幼虫 ( 图 1 : 3 ) 共 5 龄 。
场2
巴 1
l 。成虫 ( 雄 )
眼果云翅斑奴
2 。 卵 3 。 幼虫 4 。 蛹 5 .为害状
1龄幼虫 : 体长 2 毫米 , 头壳宽 。 . 2毫米 , 体色浅黄带紫红 , 头及前胸盾浅褐色 。
2 龄幼虫 : 体长 2 。 8毫米 , 头壳宽 。 . 35 毫米 , 体色浅紫红 , 头及前胸盾浅褐色 。
3 龄幼虫 : 体长 4 . 5毫米 , 头壳宽 0 . 5毫米 , 体色紫红 , 头及前胸盾浅褐至褐黑色 。
4 龄幼虫 : 体长 9 一 10 毫米 , 头壳宽 1 。 0毫米 , 体色紫红 , 头及前胸盾褐黑色 。
5 龄幼虫 : 体长 1 3~ 16 毫米 , 头壳宽 1 . 4毫米 , 紫红色带灰绿 。 前胸盾片紫黑色 。 状 似
横置的椭圆形 , 中央有一条乳白色纵线纹将其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 , 其上各 着 生 刚 毛 5
根 , 中 、 后胸各节背面县 4个呈横向排列的刚毛瘤 , 内侧两个小于外侧两个 。 腹部各节背面
2期 罗永明等 :腰果云翅斑螟的初步研究
前半部具 4个刚毛瘤 , 后半部具两个刚毛瘤 , 前半部内侧两个刚毛瘤与后半部两个刚毛瘤成
前窄后宽的梯形排列 ; 腹部第 1 至第 8 气门圆形 , 呈紫红色并具黑色边框 , 第 8 腹节上的气
门最大 , 约为其它气门的 1 . 5倍 ; 第 9 腹节背面具一黑色斑 ; 臀板黑色具光泽 , 似呈圆 形 。 「
腹足 5 对 , 着生于第 3 一 6 腹节及第 10 腹节腹面 , 趾钩为双序 。
4
. 蛹 ( 图 1 : 4 ) 长椭圆形 , 之长 10 毫米 , 宽 3 毫米 ; 裸蛹 ; 背面褐红色 , 腹面前半部
淡绿色 , 腹部第 1至第 7 节背面中央具不规则的黑斑 , 尾端黑色 ; 臀刺 明显呈尖刺状 , 其端
部具弯曲的刺毛 , 臀刺之间具 4 根较其为长的刺毛 。
蛹外有老熟幼虫吐丝制作而成或吐丝结级植物碎屑或者土粒而成的蛹茧包裹 , 蛹茧呈椭
圆形 。
三 、 生 活 _史 及 习 性
1
。 生活史
据室 内伺养 , 在平均温度为 2 4 . 2℃ 、 湿度为 79 。 5%时 , 一代需时 30 一 34 天 ; 其中卵期 5
天 , 幼虫期 8 一 12天 ( l 龄 2 天、 2 龄 1 ~ 2 天 、 3 龄 1一 2 天 、 4 龄 1 ~ 2 天 、 5 龄 3 一
4 天 ) , 蛹期 1 天 夕 成 虫寿命 6 天 。
2
. 习性
( l ) 成虫
羽化及羽化率 : 戍虫于 17 时 30 分至 20 时羽化 , 羽化高峰时间是在 19 时至 19 时 3 0分 , 羽化
出的成虫经 1 ~ 30 秒钟展翅完毕 。 羽化率达 1 0 % 。
活动与栖息 : 成虫于 6 时 20 分至 50 分 、 19 时至 2 时活动 , 其余时 间静伏不动 。 在野外于
白天常可发现其栖息于枝条上 , 头向上稍抬起 , 受惊动即作短距离飞翔飞住另一 枝 条 上 栖
息。
交尾 : 羽化出的戍虫第 2 天即开始交尾 , 交尾方式呈 “ 一” 字形 , 交尾一次需时 3 ~ 5
分钟 , 交尾时间多在清晨 。
产卵 : 雄虫于交尾后第 2 天即开始产卵 , 产卵次数为多次 ; 产卵时间在晚上 ; 产卵方式
为单产 ; 产卵部位在坚果果腹 、 果蒂 、 果柄上 , 花警曹片背面 , 花枝脱落处 , 在室内除上述
部位外 , 尚发现其在保湿用的棉花球及养虫笼的铁纱网上产卵 。 一头雌虫最高产卵量 达 12 5
粒 。
性比 : 据室内从同一批次 2 6 头蛹中羽化出来的成虫统计 , 雌虫与雄虫之比为 1 . 5 : l 。
弱向光性 : 在室内当突然给处于黑暗中的成虫直射白光时 , 静伏的成虫立即作出反应而
扑动 , 但不 扑光 。 在成 虫发生期 , 近靠腰果种植园的室内灯光亦未见有成虫扑灯 。
( 2 ) 卵
分布 : 多分布在果梨与坚果交界处 的 果 蒂 上 ( 占 5 8 . 9% ) , 其 次 是 在 果 柄 上 ( 占
2 0
.
5% )

颜色变化 : 初产的卵为乳白色 , 在 12 一别小时内逐渐变成浅黄色 , 最后呈橙红色 。 未受
精卵从产出至干瘪均为乳白颜色 。
孵化及孵化率 : 幼虫多在下午孵出 。 孵化率达 1 0 % 。
( 3 ) 幼 虫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7卷
蛀害及迁移 :由产在坚果上的卵孵化的幼虫 , 孵出后立即蛀害果 , 由果柄及花上的卵孵
化的幼虫 , 孵出后可转移至果或果梨上进行蛀害 , 或吐丝结缀植物碎屑作成虫道沿着果柄通
至果梨顶部蛀入果梨 。 蛀害果的幼虫 , 当吃尽果肉或种仁后尚可转移为害 。
幼虫蛀害果及果梨的入侵孔呈圆形 , 其外粘盖着幼虫排出的粒状粪便 ( 图 l : 5 ) 。 蛀
害果的果肉或种仁可被蛀食一空 , 剩下果壳最后呈干枯状 , 生长发育时间较长的果其种仁被
蛀害后呈扭曲状 , 由此大大降低商品价值 , 果梨被蛀害后引起腐烂 。
一果虫 口数 : 在一个被害果中有幼虫 1一 13 头 , 但以 2 ~ 3 头者为多。
喜隐蔽性 : 幼虫喜栖于荫蔽处 , 当将其搁于果堆上时立即往下层迁移 , 当将其搁于单个
果上时亦立即向腹面缝隙处迁移。
蜕皮 : 各龄幼虫均在下午或傍晚脱皮 , 共脱皮 4 次 , 脱皮后食掉旧皮仅留头壳 , 脱皮后
的幼虫静伏片刻才取食 。
( 4 ) 蛹
老熟幼虫随落果或在夜间悬丝直接下地 , 在地表落叶层及离地表约 1 .厘米的土中吐丝结
级土粒作茧 , 并脱去旧皮在其内化蛹 ; 在腰果植株下土中化蛹的范围视植株冠幅而定 , 但近
离植株的土中化蛹的极少。
老熟幼虫亦可在被其蛀害至干枯的果内化蛹 。 在室内亦见老熟幼虫吐丝不结缀任何他物
作成自色丝茧在其内化蛹的 。
蛹的颜色在成虫将羽化时变黑 。
四 、 幼虫蛀害果规律调查
1
. 与果发育进度的关系
于大田选取秸实了 6 天的幼果 10 0个 , 作好标记 , 然后逐 日检查直至第 40 天 。 记录 幼 虫
始行蛀害日期并算出同一发育进度的果被害率 , 其结果列于表 1 。 从表 l 可以看出 , 秸实 12
天的果开始被害 , 稳实 3 天以上的果不再被害 ; 称实 23 天的果被害率最高 , 达 10 % 。
表 1 不同发育进度的果被容情况 ( 1 9 8 5年 , 冲坡 )
称实天致
被害果致
占总数%
称实天数 被
害果致
占总数 %
检实 天数
被害果数
占总致% 检实天数
被害果数
占总数%
啥、 右 声
310003145267哭90001012021,二2341勺曲匕, .290822302102么.二2内J456了9801占,确且、二1人占1.` .120``2舀J456t8
.2 与果着生高度的关系 、 . 一 _
于大田随机调查不同高度果被幼 虫蛀害的情况 , 算出被害率 ( 表 2 ) 。 从表 2 可以看出
2 期 罗永明等f 腰果云翅斑螟的初步研究
离地 1米以下的果被害率最高 , 达 3 .2 03 % 。
表 2 不同离度的果被容情况 ( 1 9 5 5年 , 冲坡 )
离 地 面 高 度 一 ` ’ `
`
1米以下
`
1~ 2 米
2 米以上
·从 饲 握果 数 扩千勺 被 害 果 数 ( 个 ) 被害率 ( % )
3 2

0 3
2 3 ` 12
碗叹石泣-
OU
J
I,l19n万8八甘8,几8óU46n`
一` ~ ` ~ ~ . 口 . 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甲叶映.3 ” 与果所处方位的关系 ` _ 一 沐于大田随机选择 10 株腰果树 , 对其不同方位的果进行调查 , 算出被害率 , 其结界列于表3 。 从表 3 可以看出东 、 南两方向的果被害较为严重 , 被害率分别为 2 9 . 8 1%及 29 . 40 % 。 ,表 3 不同方位的果被蛀容情况调资 ( 1 9 5 5年 , 冲坡 )
五、 化学防治试验
1
。 杀卵试验 于室内将产了两天的卵 , 浸泡在不同药剂 2 0 0 0倍稀释液 中 ( 对 照 用 清
水 ) 两分钟 , 然后捞起晾干 , 搁于直径 4 厘米的小培养皿中 , 观察卵的孵化率并 算 出 杀 卵
率 , 结果列于表 4 。 从表 4可以看出杀卵效果最好的是敌敌畏 2。。。倍稀释液 , 其 杀 卵 串 达
1 0 0% , 其次是杀螟松 2 0 0 0倍液杀卵率达 50 % 。
裹 4 不同药鹅杀卯试脸 ( 1 9 8 5年一 室内 )
~掣军一…- .望兰生…二…二斌岸泊笼淤” o赞誉于. ` { 2 0 0 0 } 2 8 { 2 8 { ` 0 0 { “” 。赞今竺竺 } 2 0 ” { 3” } ` s f “ “ } 50 -“ o赞醛严色 …一 “ 0 0 0 } “ ` } ” { “ 1 ’ o。
2
·仑赞严介此 _ { 2 0 ” } ” 4 } ” 4 } ` 0 } 0
2 0艳严界子丁 1 2 0 0 0 ! 3 7 } ” 7 { ` 0 0 ) ”士5%瞥精 l 望.09 … 2t } “ ` { ` 0 0 { “用 服 一 渭水 ] “ , 】 2 9 } 1 0 0 】 o
2
. 杀幼虫试验 在室内选取同一龄 ( 3 龄 )幼虫 , 用纱布包裹浸泡于不同药剂稀释液中
两分钟 , 然后捞起摊开晾干 , 将幼虫搁于直径为 10 厘米的培养皿中并饲 以新鲜饲料 , 待 72 小
时统计其死亡头数 。 对照用清水浸泡 。 结果列于表 5 。 从表 5 中可以看出 2 0 0 0倍杀螟松稀释
液杀幼虫效果最好 , 处理 72 小时对幼虫的杀死率扶 9 6 . 6 % ; 其次是敌敌畏杀死率达 7 6 . 6% ;
效果最差的是鱼藤精 , 杀死率仅 6 . 6% 。
至成 热 带 作 物 掌 报 7卷
言` ` ` ` 自 山. ` 白. ` ` ` 亩 .
表 5不同葫荆杀幼虫雄 (” 畴年 , 奎内 )
药 别 名 称 稀 释 借 数 供 试 血 救〔买》
处 理 竹 小 时
死亡虫维 ( 头 ) 死 亡 率 ( 姑 )
2 。 6% 吹杀死
2 。外薄灭杀丁
80 纬地敌畏
5 0时乐乖
2 . 5%鱼路精
的%杀扭松
对 袱
2 0 0 0
2 0 0 0
2 0 OQ
2 0 0 0
2 0 0 0
2 0 0 0
清水
6 0
。 O
5 3
。 3
7 6
.
6
2 6

6
弓 . 6
. 6

6
0
一…1682328.湘0000o0nù3叹甘O曰0时nJ
六 、 防 治 意 见
腰果云翅斑螟是一种广布于海南岛腰果种植区的蛀果及果梨的害虫 。 其一代所 需 时 间
短 , 繁殖力强 , 它的发生与腰果果期及果的发育进度密切相关 , 一旦蛀入果及果梨内便难以
防治 , 因而对共防治的问题着眼点应该是防 , 为此特提出以下综合措施 。
( l ) 腰果云翅斑螟虫口在腰果种植园中有一个积累过程 , 在 2 月份当少数 植 株 结 果
时 , 虫口密度小 , 其对果的为害率仅 。 。 6% , 由此在此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发现为害 果立
即摘除并集中销毁 。
( 2 ) 腰果云翅斑螟幼虫当腰果稳实 12 天时始行蛀害 , 为此在稳实第扣天即可喷药进行
防护 , 药剂可用 2 0 0。倍敌敌畏或杀螟松稀释液 。 考虑到腰果果期长 , 经常用药不大可能 , 由
此施用药剂可在结果盛期进行 。 第一次喷药后每隔 7 天再喷 , 连喷 4 次 。
、 一丈惫 ) 在落地果中有 4 6 . 15 %是带虫的 , 平均每个有虫果中有幼虫 3 . 招头 , 因而及 时 拾
拣落地果并集中加以处理亦非常重要 。
( 4 ) 腰果云翅斑螟老熟幼虫有下至地表落叶层及离地表约 1厘米的土中化蛹的习性 ,
据 1 9 8 5年 4 月一在腰果树冠幅下挖土调查 , 平均每平方米有蛹 15 头 , 因而在蛹期如何结合中耕
松土 , 挖掘蛹 , 对压低下一代虫口是有积极作用的 。
今 考 文 献
C l 〕 王平远编著 , 1帕0 . 中国经济昆虫志 , 第二十一册 , 鳞翅 目螟峨科 。 科学出版社。
( 含〕 R . S 。 aH
r i B a b u , S
.
R
a t h
a 皿d C . B . S . R a j p u t
, 1 96 4 : I n s e e t p e s t s o f 幽 , 五e下 i n Io d i。 a o d t五` r e o 刀 -
t r o l
.
P e s t i e id论 r 7 ( ; ) , s一 1 5 .
2期 罗永明等 :腰果云翅斑螟的初步研究 1 5 0
A P RE IM I A L N RY SU TY DO F BO RE R NE P HO PE Y T RS X P

O NC A SE HW A P PE LA U N D N T
LuoY o ngm i ng Ji nQ i a n
( P la n t P ro te
e ti o n Re s e a re I h ns ti tu te , S C A T C )
A b s t r a e t
N e P h o P t e r了x s P 。 15 a n e w r e e o r d o f e a s h e w p e s t i n C h i n a . I t 1 5 w i d e l v d i s t r i -
b u t e d i n e a s h e w g r o w i n g a r
e a s o n H a i n a n I s l a n d
.
T h e e a t e r p i l l a r o f t h e p e s t b o r e s
t e n d e r n u t s a n d a P P l e s o f e a s h e w w i t h t h e m a x i m
u
m d a m a g
e r a t e o f 6 0
.
2 %
.
W h e n
a y o u n g n u t 15 a t t a e k e d , i t s h r i v e l s a n d f i n a l l y d r i e s u p
.
W h
e n a r i p
e f r u i t 1 5 a t -
t a e k e d
,
i t s w r i n k l e d k e r n e l 1 5 u n f i t f o r m a
r k e t i n g
.
T h e l i f e e y e l e o f N e p h o p t e r y x l a s t s f o r 3 0一 3 4 d a y s i n C h o n g p o , H a i n a n I s l a n d .
T h e p e s t e a n b e e o n t r o l l e d b y r e m o
v i n g t h e f a l l e n a f f e e t e d f r u i t
,
d i g g i n g u p t h e
e o e o o n f r o m b
e n e a t h t h e 5 0 1 1 a n d s p r a y i n g 0
.
0 5 % D D V P o
r 0
.
0 5 % S
u
m i t il i o n j u s t
1 0 d a y s a f t e r f r u i t s e t t i n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