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03-05-27收稿。
* 国家林业局“ 948”项目和“ 863”项目《能源植物及液体燃料利用新
技术研究示范》资助。
* *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 ,武汉 , 430074( Col leg e of Life Sci-
ence, Huazh ong Universi ty of Science and Tech nology, Wuhan,
Hubei , 430074, China)。
广西科学 Guangxi Sciences 2003, 10 ( 3): 232~ 237
培养因子对绿玉树离体微型快繁的影响*
Effects of Culture Factors on Micro-propagation
of Euphorbia t irucall i
蒋丽娟 孙友平* * 李培旺
Jiang Lijuan Sun Youping Li Peiw ang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长沙市 410004)
( Hunan Academy of Forest ry , Chang sha, Hunan, 410004, China)
摘要 以绿玉树的腋芽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 , 研究不同培养基浓度、 不同激素配比、 外植体的放置方式以及化
学物质 PEG、 PP333、 AgNO3等因子对绿玉树离体培养丛生芽产生的影响 , 以此筛选出绿玉树离体快繁最适培
养基及培养途径。结果表明: 诱导腋芽、顶芽萌发较理想的培养基为: 3 /4M S+ ZT0. 5~ 1 mg /L+ NAA0. 01mg /
L和 1 /2M S+ BA0. 5mg / L+ NAA0. 01mg / L, 适宜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 M S+ ZT0. 5~ 2mg /L+
N AA0. 05mg /L+ GA3 0. 01mg / L, 芽的增殖系数为 4. 5。
关键词 绿玉树 微型快繁 培养基 增殖系数
中图法分类号 S723. 132
Abstract The ef fects of contents o f mediums, phytohormone, posi tion of explant on the medi-
ums and the chemical such as PEG, PP333 , AgNO3 on the regenera tion of cluster buds w ere stud-
ied by using the stem fragment wi th auxiliary buds and shoot tip as explants. The results show
tha t mediums of 3 /4M S+ ZT0. 5~ 1 mg /L+ N AA0. 01mg /L and 1 /2M S+ BA0. 5mg /L+
N AA0. 01mg /L, w ere sui tble for the gemina ting of shoot tips and auxi lia ry buds. Mediums of
M S+ ZT0. 5~ 2mg /L+ N AA0. 05mg /L+ GA3 0. 01mg /L was optimum fo r reproducing cluster
buds, and the coef ficient of plant let regenera tion w as up to 4. 5.
Key words Euphorbia t irucal li , micro-propaga tion, mediums, reg eneration coefficient
绿玉树 ( Euphorbia t irucall i )是大戟科大戟属
植物 , 又名橡胶大戟、 绿珊瑚、 白乳木 ; 是直立无刺
的灌木或小乔木 , 高 2~ 10 m; 是集药用、 供能、 观
赏、 工业原料、 环境绿化、 水土保持于一体 , 具有能
源、 生态、 经济综合效益的多功能、 多用途树种。我
国海南、广州、西双版纳等地作为庭园观赏树种零星
引种栽培 ,其药用和能源价值正逐步被认识 ,并开始
把它作为能源、 防护林造林树种进行引种栽培。
目前对绿玉树离体培养的报道主要集中在细胞
和原生体悬浮培养、细胞内油体和甾醇类化合物的合
成途径 [1 ] ,而以增殖为目的的微型快繁研究尚未见报
道。本试验研究绿玉树茎段、 顶芽离体培养技术 , 建
立微型快繁体系 , 为抗寒诱变、 良种选育、 定向培育
及遗传转化等开拓性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以绿玉树腋芽茎段、 顶芽段为外植体。
1. 2 无菌材料的建立及起始培养
选取当年生的幼态萌条 , 用 21. 1% PEG处理 4
~ 5 h (该浓度和处理时间 , 通过预备试验确定 ) , 用
自来水冲洗干净 ,按常规方法灭菌 ( 0. 1% HgCl2 ) ,清
洗。无菌条件下将顶芽或嫩茎切成 0. 5 cm的芽段接
种于附加不同种类、 不同浓度的激素 MS培养基上。
1. 3 增殖培养基
以 MS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 ZT, BA, N AA, GA3 ,
组成不同的腋芽、顶芽萌发增殖培养基。观察无菌小
苗的腋芽段、顶芽段在增殖培养基增殖及基部不定芽
分化共同形成丛生芽 ,统计丛生芽培养成苗率 , 从中
筛选适宜的培养基。
232 Guangxi Sciences, Vol. 10 No. 3, August 2003
DOI : 10. 13656 /j . cnki . gxkx . 2003. 03. 019
1. 4 生根培养
在获得大量无根丛生芽的基础上 , 切取高 3~ 5
cm的苗端段移入生根培养基进行诱导发根 , 培养基
为 1 /2M S+ 3%蔗糖附加不同种类的生长素 ,定时观
察生根情况 , 筛选适宜的培养基。另外 , 再切长 3~
5 cm的苗端 , 分别浸入装有 0. 5mg /L IBA和 NAA
溶液的试管中 5h (以水浸泡作对照 ) , 取出苗端扦插
在消毒过的泥碳土中并保湿 ,观测不同时间苗的生根
及成活情况。
1. 5 培养条件
培养基 pH值为 5. 6~ 6. 0,培养温度 20~ 30℃ ,
光照条件 1500~ 2000lux , 培养室相对湿度 65%左
右 , 光照时间 10~ 14h /d。
1. 6 数据处理
萌发率= (芽萌发外植体数 /总的外植体数 ) ×
100% ; 诱导率= (产生不定芽的外植体数 /接种外植
体数 ) × 100% ; 生根率= (生根苗端段 /接种苗端段
总数 ) × 100% ; 活苗率= (成活小苗 /移栽小苗总
数 ) × 100% ; 丛生芽增殖率= (诱导产生的丛芽总
数 /接种腋芽段数 ) × 100% ; 有效芽率= (伸长长成
正常小苗的不定芽数 /诱导产生的不定芽总数 ) ×
100%
数据统计方法为新复极差法 (S SR ) , 不同字母
间差异显著 , 差异小平为 5% 。
2 结果与分析
2. 1 起始培养
2. 1. 1 MS基本培养基浓度和激素浓度变化对顶芽
段和腋芽茎段培养的影响
在添加适宜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 , 7d后腋芽和
顶芽开始萌动 , 20 d后生长至 2~ 3 cm, 但未见丛生
芽分化。BA和 ZT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可诱导腋芽、
顶芽萌发。 30d后外植体在各类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见表 1。
从表 1可见 ,培养基中无机盐和有机元素含量对
芽的萌发率影响不大 ,但影响芽的质量。全量 MS培
养基诱导的苗端较粗壮 , 而 1 /2M S培养基上诱导的
苗端细弱 ; 同时 ,当培养基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浓度
较高时 ,所需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 , 如当诱导芽的
萌发率达到 90%以上 , 培养基中的 ZT含量分别为
2mg /L ( M S)、 1mg /L ( 3 /4M S) 和 1. 0mg /L ( 1 /
2M S) , BA含量为 0. 5mg /L ( 1 /2M S)。试验统计数
据 上 理 想 的 培 养 基 为 M S+ ZT2mg /L +
N AA0. 01mg /L, 但 ZT用量大会提高培养基的成本
(玉米素较昂贵 ) ,因此 ,实际应用中较理想的培养基
为 3 /4M S+ ZT0. 5~ 1 mg /L 和 1 /2M S+ BA0. 5
mg /L+ N A A0. 01 mg /L。
2. 1. 2 活性碳、 PEG对腋芽、 顶芽培养的影响
以 3 /4M S为基本培养基 , 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
碳和对外植体进行 PEG预处理 , 10 d后腋芽和顶芽
的培养结果见表 2。
表 1 不同浓度的 MS、 植物激素对芽萌发的影响
Table 1 Germinat ion under dif f 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S mediums and phytohormone
培养基
Mediums
生长调节剂 Grow th regula tor ( mg /L)
6-BA ZT N AA
外植体数
Explant
(个
indiv idua l)
芽萌发率
Germination
percentag e
(% )
小芽质量 Quatity of buds
平均芽长
Leng th ( cm )
平均芽粗
Diameter ( mm)
MS 0. 5 0 0. 01 30 56. 6 4. 5 2. 2
MS 1 0 0. 01 30 60 5. 3 2. 3
MS 2 0 0. 01 30 56. 67 5. 1 2. 2
MS 0 0. 5 0. 01 31 80 6. 7 2. 2
MS 0 1 0. 01 32 83. 3 6. 8 2. 2
MS 0 2 0. 01 32 93. 3 6. 8 2. 1
1 /2M S 0. 5 0 0. 01 31 90. 3 6. 7 2. 0
1 /2M S 1 0 0. 01 31 74. 2 6. 6 1. 5
1 /2M S 2 0 0. 01 31 77. 5 6. 4 1. 7
1 /2M S 0. 5 0 0. 01 32 87. 5 7. 5 1. 5
1 /2M S 0 1 0. 01 35 90. 6 7. 1 1. 5
1 /2M S 0 2 0. 01 30 82. 9 6. 9 1. 8
3 /4M S 0. 5 0 0. 01 30 86. 6 7. 0 2. 5
3 /4M S 1 0 0. 01 30 83. 3 6. 3 2. 6
3 /4M S 2 0 0. 01 30 80. 0 6. 8 2. 4
3 /4M S 0 0. 5 0. 01 30 86. 6 6. 7 2. 5
3 /4M S 0 1 0. 01 30 90. 6 6. 5 2. 6
3 /4M S 0 2 0. 01 30 87. 1 6. 9 2. 8
233广西科学 2003年 8月 第 10卷第 3期
表 2 活性碳、 PEG对腋芽顶芽培养的影响
Table 2 Germinat ion of under buds and top buds under diff erent act ivated carbon and PEG
生长调节剂 Grow th regulato r ( mg / L)
6-BA ZT N AA
活性碳
Activ ated
ca rbon
( mg /L )
PEG预处理
Pretrea tment
by PEG
外植体数
Explant
(个
indiv idual)
芽萌发率
Germina tion
percentag e
(% )
外植体褐化率
Brow ning
rate
(% )
0. 5 0 0. 01 0 - 35 56. 6 43. 4
0. 5 0 0. 01 0. 1 - 31 60. 5 39. 5
0. 5 0 0. 01 0 + 31 61. 2 38. 8
0 0. 5 0. 01 0 + 31 85. 3 19. 5
0 0. 5 0. 01 0 + 36 91. 2 8. 8
0 0. 5 0. 01 0. 1 - 30 86. 7 13. 3
表中数据为培养 10 d后的统计结果。 Da ta in table 2 ar e statistical r esults after 10 day s culturing.
从表 2可以看出 , 外植体经 PEG预处理 , 可降
低绿玉树乳汁对培养基的污染 , 减少外植体的褐化
率 , 提高腋芽、 顶芽的萌发率。 0. 1 mg /L的活性碳
对降低褐化率、 提高芽的萌发率作用不明显。
2. 1. 3 外植体在培养基上的放置方式对芽萌发的影
响
外植体形态学下端、形态学上端分别垂直插入以
及外植体平放在培养基 ( 3 /4M S+ ZT0. 5 mg /L+
N A A0. 01 mg /L)上的培养结果见表 3。从表 3可见 ,
萌发率以外植体形态学下端插入培养基为最高 ,形态
学上端插入培养基的外植体在培养 20d内 ,萌发率极
低 , 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 萌发率有较大的提高 ,
与平放培养基表面的接近 ,培养 25d后 ,均能达 80%
以上。说明这些外植体培养时 , 萌发情况与生长素极
性运输有关 ,如时间长则生长素慢慢会调节分配 ,表
现出适宜于芽的萌发。外植体采用横放的方式而不让
切口接触到培养基 , 可减少外植体代谢物污染培养
基 ,从而减少外植体褐化率。对建立快速繁殖的起始
培养而言 ,外植体形态学下端插入培养基的培养方式
为好。
2. 2 增殖培养
2. 2. 1 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表 4是以 3 /4M S+ N AA0. 02mg /L+ GA3 0. 01
表 3 带芽段外植体的放置方式对芽萌发的影响
Table 3 Influences of explants position in mediums on
shoots regeneration
放置方式
Treatments
外植体数
Ex plant
(个
indivi-
dual )
褐化率
Brow-
ning
rate
(% )
芽萌发率
Germination
percentage
(% )
芽萌动时间
Germina-
tioin
days
( d)
没萌发率*
Ungerminated
percen tage
(% )
形态上端朝上
Upw ard
30 10 90 7 0
形态上端朝下
Dow nw ard
30 13. 3 80. 4 25 6. 3
水平放置
Horizon tal
30 6. 7 83. 3 20 10
* 未褐化的外植体中仍有不能萌发芽的外植体。 Among the un-
brow ning ex plants , th ere sti ll have som e ungerminated ones.
mg /L(生长素的浓度由预备试验结果确定 )为基本培
养基 ,附加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的绿玉
树外植体的培养结果。
从表 4可以看出 , 6-BA、 ZT、 KT在一定浓度范
围内均能诱导绿玉树腋芽和顶芽萌发 , 同时在腋芽、
顶芽附近及茎轴的其它部位产生不定芽 ,共同形成丛
生芽。不同种类的激素对不定芽的诱导效果不同 , ZT
诱导产生的不定芽数比 BA多 , 比 K T少 , 但有效芽
在总丛芽数中占的比例较高 (图 1)。 KT能诱导产生
大量丛芽 ,但芽伸长生长困难 ,难于成苗。以附加 ZT
的培养基的丛生芽增殖效果为最好。
表 4 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Table 4 Shoot regeneration under dif ferent types and con-
centration of growth regulator
生长调节剂
Grow th regulator
( mg /L)
6-BA ZT KT
接种腋芽段数
Inculcated
explan ts
(个
individual)
芽轴基部不定芽诱导率
Percen tage
of regene-
ration (% )
平均增殖芽数
No. of
reg enerated
shoots
有效芽率
Percen tage
of vigor
sh oo t
(% )
0. 5 0 0 30 83. 3 4. 5 80
1. 0 0 0 32 81. 25 3. 75 78. 5
2. 0 0 0 35 77. 14 3. 75 76. 5
4. 0 0 0 39 76. 9 3. 75 76. 5
6. 0 0 0 30 76. 6 3. 33 74. 5
0 0. 5 0 36 91. 7 4. 25 84. 7
0 1. 0 0 38 92. 1 4. 5 85
0 2. 0 0 31 96. 67 4. 5 85
0 0 0. 5 32 96 6. 25 38
0 0 1. 0 32 93. 75 7. 5 36. 4
0 0 2. 0 35 87. 5 6. 5 34. 4
2. 2. 2 其它因素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表 5是以 3 /4M S+ ZT0. 5 mg /L+ N AA0. 02
mg /L+ GA30. 01 mg /L为增殖培养基 , 附加多效唑
( PP333 ) 和硝酸银 ( AgNO3 ) 对丛生芽的增殖及芽质
量的影响结果。从表 5可以看出 , PP333和 AgNO3均
能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 , 同时也抑制丛芽的生长 (图
2)。
234 Guangxi Sciences, Vol. 10 No. 3, August 2003
图 1 生长调节剂对芽增殖的影响
Fig. 1 Effects o f g r ow th r egula tor on sh oo t germination
a. 附加 KT的培养基诱导丛生芽产生情况 ; b. 附加 BA的培
养基诱导丛生芽产生情况 ; c. 附加 ZT的培养基诱导丛生芽
产生情况。
a. Cluster shoot fo rmation under KT; b. Cluster shoo t fo rma-
tion under BA; c. Cluster shoot fo rma tion unde r ZT.
图 2 PP333和 AgNO3对芽增殖的影响
Fig. 2 Effec ts o f PP333 and AgNO3 on cluste r shoo t fo rma-
tion
a. AgNO3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 ; b. PP333对丛生芽增殖的影
响。
a. Ef fects o f AgNO3 on cluster shoot fo rma tion; b. Ef fects o f
PP333 on cluster shoo t fo rma tion.
2. 3 生根培养
2. 3. 1 激素种类及浓度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从表 6可以看出 ,绿玉树苗端段在生根培养基上
容易生根 ,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生根时间、根的
质量存在一定影响 , N AA, IBA对生根均有促进作
用。与对照相比 ,在添加 NAA0. 5 mg /L的培养基上 ,
苗端生根时间早 , 7 d开始生根 ,根粗短、数量多 ,生
根率高 , 为生根的适宜培养基 (见图 3)。
2. 3. 2 激素处理苗端段试管外生根的效果
从表 7可以看出 , 绿玉树芽苗试管外生根率极
低 , 只有 3. 3% , 大部分苗死亡。主要原因是芽苗水
分含量高 , 木质化程度低 , 易失水 , 易感染。
图 3 不同培养基中根的生长情况
Fig . 3 Different medium on roo ting
a. 1 /2M S+ 1BA培养基生根 ; b. 1 /2M S+ N AA培养基生根 ;
c. 1 /2M S培养基生根 ; d. M S培养基生根。
a. Roo ting in mediums 1 /2M S+ 1BA; b. Roo ting in mediums
1 /2 MS+ NAA; c. Roo ting in mediums 1 /2 M S; d. Roo ting
in mediums MS.
235广西科学 2003年 8月 第 10卷第 3期
表 5 不同因素对丛生芽增殖生长的影响
Table 5 Cluster shoot formation under dif ferent factors
影响因素
Facto rs ( mg /L)
PP333 AgNO3
腋芽段数
Inculcated
explants
(个 individua l)
芽轴基部不定芽诱导率
Regeneration
per centag e (% )
丛芽增殖 Cluster shoots
增殖率
Ra te (% )
芽长
leng th ( cm)
芽粗
Diameter ( cm )
愈伤生长量
Ca lli g row th
0 0 35 96. 6 3. 25 3. 375 1. 75 较多 More
0 0. 10 36 86. 1 1. 66 3. 75 1. 75 较少 Less
0 0. 5 40 82. 5 1. 5 3. 75 1. 75 较少 Less
1 0 30 82. 6 3. 0 3. 1 2. 13 较少 Less
3 0 30 77. 8 2. 71 3. 1 2. 15 较少 Less
5 0 30 73. 3 2. 58 2. 8 1. 50 较少 Less
10 0 35 52. 2 2. 18 2. 6 1. 175 较少 Less
表 6 不同激素配比对苗端段生根的影响
Table 6 Root ing of buds under diff erent prescr iption of incretion
培养基代号
Mediums
code
IBA
( mg /L)
N AA
( mg /L)
生根时间
Days to
intial
ro oting
( d)
接种 20 d
20 day s a fter culturing
接种 30 d
30 day s af ter culturing
生根率
Rooting
pe rcenta ge
(% )
平均根数
No. o f
roo ts
(根 ro o t)
根数
Roo ts
生根率
Roo ting
percentag e
(% )
平均根数
No. of
ro ots
(根 r oo t)
平均根长
Leng th of
ro ot
( mm)
根粗度
Roo ts
diame ter
( mm)
CK 0 0 11 70a 2. 25a 1~ 3 90b 3. 4a 3. 5ab 1. 5e
1 0. 05 0 11 88b 2. 5a 1~ 4 91b 3. 25a 3. 75b 1. 0f
2 0. 1 0 9 88b 3. 2b 1~ 4 90. 9b 4. 3b 3. 25a 2. 6d
3 0. 5 0 7 66a 3. 2b 1~ 4 88. 6b 4. 5b 3. 1a 2. 5d
4 0 0. 05 10 83. 3c 3. 8c 1~ 5 95. 5a 4. 2b 1. 8cd 5b
5 0 0. 1 9 86. 6b 3. 8c 1~ 4 96a 5. 4c 1. 6c 7a
6 0 0. 5 7 90d 4d 1~ 6 99a 5. 5c 2. 0d 4c
表 7 不同生根剂对芽端段试管外生根的影响
Table 7 Root ing of plantlets outside of culture f lask under dif f erent growth regulator
处理
T rea tments
芽苗插条数
Cut tings /No
生根时间
Days to
initial ro oting
( d)
接种 20 d
20 days after culturing
接种 40 d
40 day s af ter culturing
生根率
Roo ting
percentag e
(% )
活苗率
Surviv al
shoots
(% )
生根率
Rooting
pe rcentage
(% )
活苗率
Surv iv al
shoo ts
(% )
CK 30 15a 3. 3a 10a 3. 3 3. 3a
IBA 30 12b 6. 7b 13. 3b 3. 3 3. 3a
N AA 30 12b 6. 7b 13. 3b 3. 3 3. 3a
表中的活苗率是包括生根和没生根但仍保持鲜活的芽苗插条。 Surviva l shoo ts percentag e in table 7 including r oo ting plantlets
and plantle ts o f non-roo ting but still aliv e.
3 讨论
3. 1 基本培养基对芽轴不定芽产生的效应
MS、 1 /2M S, 3 /4M S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
长调节剂 , 都能诱导芽轴不定芽再生并形成丛生芽。
MS与较高浓度的生长调节剂能达到较高的丛生芽
诱导率 ,且褐化率最低 ; 1 /2M S亦可高频率地诱丛芽
产生 ,但有效苗细长 ,因而以 3 /4M S效果较好。从快
速繁殖的成本投入考虑 , 3 /4M S+ ZT0. 5~ 1 mg /L
+ N AA0. 02 mg /L+ GA3 0. 01 mg /L为最合适绿玉
树微繁快速增殖的培养基。
3. 2 激素对芽轴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细胞分裂素与低浓度的生长素配合使用或单一
使用细胞分裂素 ,均能诱导外植体产生不定芽。低浓
度的 ZT对愈伤组织与不定芽的诱导均有促进作用 ,
其最佳浓度为 0. 5~ 2. 0 mg /L, 外加 NAA、 GA3各
为 0. 02 mg /L和 0. 01 mg /L。 KT能诱导产生许多小
芽 , 但有效苗率低 , 褐化率高。
3. 3 PP333、 AgNO3在绿玉树离体培养中的应用
PP333应用于植物生物技术 , 在提高愈伤组织分
化率、 促进芽的增殖及壮苗培养方面有良好的效
果 [ 2~ 6 ] , 如浓度为 0. 2~ 1. 0 mg /L的 PP333能促进重
236 Guangxi Sciences, Vol. 10 No. 3, August 2003
瓣丝石竹芽的增殖 , 抑制试管苗玻璃化趋势 [7 ] ; Ag-
NO3在植物离体培养过程中 , 能抑制愈伤组织分化 ,
增加丛生芽诱导再生率 , 马锋旺等 [ 8]研究 AgNO3对
山杏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表明 ,在培养基中加入 Ag-
NO3可显著地提高原生质体的分裂能力和愈伤组织
再生芽的能力。杨文玉等 [ 9]在马铃薯叶片组织培养愈
伤组织诱导阶段和芽再生阶段加入 AgNO3 , 能显著
地提高芽再生能力。在本研究中 , PP333和 AgNO3都
能抑制切口愈伤组织的产生和生长 ,但同时也抑制不
定芽的分化。
3. 4 外植体褐化与 PEG在植物离体培养中的应用
组织培养过程中 ,外植体褐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
现象 , 受培养温度、 外植体种类、 激素浓度、 培养基
种类、 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 10, 11]。由于绿玉树的茎段、
顶端、叶子含有丰富的乳汁 ,存在严重的外植体褐化
问题。因此 , 控制外植体褐变是该植物离体快繁成功
的关键之一。PEG是一种高分子渗压剂 ,起渗透调节
作用 ,使组织处于低水势的介质中 , 广泛用于种子的
引发 ,能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和作物的抗旱性 [12 ]。近年
来的报道将其应用于植物离体培养中 , 陈正山等 [13 ]
将 PEG应用于东北红豆杉茎的愈伤组织培养 , 对愈
伤组织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同时降低了外植体
褐化率。廖祥儒等 [ 14]进行 PEG对水稻细胞培养的研
究发现 , PEG能提高磷酸脂酶的活性 ,促进愈伤组织
增殖和分化。本试验在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碳 ,利用其
吸附作用减少褐化 , 效果不佳 ; 而在接种前对外植体
进行 PEG预处理则能有效地降低褐化率 , 促进茎段
上芽的萌发。
综上所述 , 本试验得到如下结论:
( 1) 采用嫩枝诱导侧芽萌生 , 然后取新长出的
嫩枝芽做继代培养 ,通过速生侧芽苗和不定芽增生这
两条途径共同形成丛生苗。用分切丛生苗来扩大增
殖。诱导腋芽、顶芽萌发的培养基为 3 /4M S+ ZT0. 5
mg /L+ N AA0. 02 mg /L和 1 /2M S+ BA0. 5 mg /L
+ N AA0. 02 mg /L,诱导率达 80%以上 ,适宜丛生芽
增殖的培养基为 M S+ ZT0. 5~ 2 mg /L+ N AA0. 05
mg /L+ GA3 0. 01 mg /L, 芽的增殖系数为 4. 5。
( 2)研究发现绿玉树离体培养有特殊性。 ZT对
绿玉树愈伤组织诱导、增殖 ,对丛芽增殖有显著效果 ,
呈现出一定的专一性。
参考文献
1 Behera B K, Neer ja M idha, Mukta Aro ra e t al. . Pr oduc-
tion o f petro leum hydrocarbons, fermentable suga rs and
ethano l f rom Tabe rnaemontana div aricata: a new fuel crop
and renew able r esource of energ y. Energ y Conve rsion and
Management , 1995, 36( 4): 281~ 288.
2 Geh lo t A, Upadhyaya A, Dav is T D et al. . G row th and
o rg anogenesis in moth bean callus a s affedc ted by Pa-
clobutra zol. Plant Cell Physio lo gy , 1989, 30 ( 6): 933~
936.
3 马田华 ,张启明 .多效唑在唐菖蒲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园艺
学报 , 1994, 21( 3): 288~ 292.
4 王 军 .多效唑在植物生物技术上的应用 .大理科技 ,
2001, ( 2): 34~ 41.
5 陈龙清 ,张雨琴 ,袁芳亭 . PP333及矮壮素对地被菊试管苗重
要的影响 .植物生理通讯 , 2000, 31( 5): 425~ 427.
6 田兴范 ,刘志强 ,张经芬 .多效唑对菊花、蔓长春花试管苗
生根的影响 .园艺学报 , 1993, 20( 1): 101~ 102.
7 郑丽屏 ,李文庚 ,王 玲等 .多效唑在重瓣石竹组织培养中
的作用 .资源开发与市场 , 2000, 16( 5): 276~ 278.
8 马锋旺 ,徐凌飞 ,李嘉瑞 .硝酸银对山杏原生体培养的影
响 .李杏资源研究与利用进展 , 2000, 259~ 261.
9 杨文玉 ,白永延 ,许智宏 .硝酸银对马铃薯叶片组织培养中
芽再生的促进作用 .植物生理学报 , 1998, 24( 1): 86~ 90.
10 徐振彪 ,傅作中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现象 .国外
农学—— 杂粮作物 , 1997, ( 1): 55~ 56.
11 高国训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变问题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99, 35( 6): 501~ 505.
12 洪法水 .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对黄瓜种子活力和抗寒性
的影响 .园艺学报 , 1997, 24( 4): 395~ 396.
13 陈正山 ,王 勤 .聚乙二醇对东北红豆杉培养细胞的生长
及紫杉醇生产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01, 21( 2): 257~
261.
14 廖祥儒 ,芦春斌 ,杜建芳等 . PEG和镍处理对水稻细胞磷
酸脂酶活性及再生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01, 21( 4):
766~ 769.
(责任编辑:邓大玉 曾蔚茹 )
237广西科学 2003年 8月 第 10卷第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