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豆薯 ———地瓜栽培传播史研究报告
张 箭
(四川大学历史系 ,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 ] 蔬菜水果作物豆薯 (西南称地瓜)原产美洲 , 最早由秘鲁印第安人驯
化 、栽培。 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开始后 , 16世纪的西欧人初步记载下豆薯。 16世
纪下半叶西班牙人把豆薯 (栽培)传入菲律宾 , 随后豆薯从菲律宾传入东南亚。
豆薯 (栽培)可能在 17世纪末传入中国东南沿海 , 传入者可能是在马尼拉大帆船
贸易中经营中菲间贸易的西葡 、 中国和菲律宾商人 。以后传遍中国宜种地区 , 并逐
渐形成了一些知名的栽培品种。乾隆年间的 《顺德县志 》 最早记载下其中的广东
顺德沙葛———地瓜 , 同治年间的 《成都县志》 最早记载下其中的成都牧马山地瓜。
豆薯—地瓜既可作水果生吃又可做菜炒熟吃 , 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
[关键词 ] 豆薯的起源和栽培;西方人的记述;传入亚洲;传入中国
学人皆知 , 美洲印第安人培育了许多独
特的重要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在地理大发
现开始后由欧洲人传回旧大陆 , 以后逐步传
遍全世界。它们在所传入的各大洲 、国家和
地区改变了原有的作物结构 , 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 极大地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
因此之故 , 对美洲作物栽培传播利用史的研
究也就成为农史 、中西交流史 、 社会史研究
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 。经过中外学者的多年
研究 , 目前一些最为重要的农作物的栽培 、
传播 、 利用史的主要情况已基本搞清了 , 如
玉米 、 土豆 、 甘薯 、 烟草 、 花生 、 葵花等;
一些则远没有搞清;还有一些虽非特别重要
但仍常见并有一定影响和作用的美洲作物 ,
学界则毫无涉猎 , 甚至不知其原来是美洲传
入的作物 , 豆薯 (俗称地瓜儿等)便是其中
之一 。例如 《农业考古 》 2005年第 3期
(第 243 ~ 404页)刊发 “农史四刊廿五年论
文资料目录索引 ”① , 收文共五千余篇 。但没
有一篇是关于或涉及到豆薯 (地瓜儿)的论
文 。有鉴于此 , 笔者不揣谫陋 , 幸有所得 ,
现敷衍成文 , 秉告学界 , 庶几拾遗补阙抛砖
引玉哉 。
一 、 印第安人对豆薯的驯化 、 栽
培 、 利用
豆薯 , 亦称凉薯 、地瓜 (儿)、 沙葛等。
豆科 , 粗壮缠绕草本 。主根膨大成纺锤形 ,
肉质根。夏季开花 , 淡蓝色 、 淡紫色或白
色 。荚果 , 种子棕褐色 。原产热带美洲 , 中
国南部和西南各地普遍栽培。块根肉白色 ,
味甜多汁 , 可代水果 , 亦作蔬菜 、 饲料及制
淀粉。种子有毒 , 可制杀虫剂。中国学界迄
今只知豆薯 (地瓜)原产热带美洲 , 如 《中
国农业百科全书 ·蔬菜卷 》 豆薯条的叙述 ,
40
·古今农业· · 2007年第 3期·
故豆薯 (地瓜)驯化栽培发展的具体地区 、
时代 、 情况是需要首先考察的问题。
豆薯的野生种在中 、南美洲有广泛的分
布 。据西班牙学者雷昂 (León)20世纪 80
年代的研究 , 早在前农业时期 (thePre—ag-
riculturalperiod)的公元前 12000—前 8500
年 , 今秘鲁地区的印第安人就最先知晓了豆
薯 (地瓜)的块根可食 [ 1] (P.35)。我认为 , 既
已发现豆薯 (地瓜)的块根可食 , 便自然要
寻找采集食之。由此可知 , 豆薯 (地瓜)的
利用史大概已有 1.2万年了。自然 , 采集野
生果实食用还远不是人工栽培收获 , 采集渔
猎也远不是农业经济 , 迈出这关键的一步还
要假以漫长的时日。不过因此之故 , 学者们
推测 , 最早的驯化栽培豆薯 (地瓜)可能就
发生在秘鲁安第斯山东麓 、 亚马逊河上游的
某个地区 [ 2] (P.35)。豆薯被用作一种栽培作物
的最早物证是 , 在秘鲁南海岸帕拉卡斯半岛
大墓地的 “大堆木乃伊” (mummybundles)
中的植物残渣中发现的豆薯块根剩余
物 [ 3] (P.34)。那些干枯的豆薯块根与其他粮食
混在一起 , 而这些粮食又与数百具过度包殓
的木乃伊埋在一起 , 距今已有两千年以
上 [ 4] (PP.38— 43)。帕拉卡斯大墓地中的木乃伊和
豆薯属于纳斯卡文化 (NazcaorNasca)。豆
薯也被描绘于该文化的有刺绣的披风上 , 针
织的纺织品中 , 富于想像力的有雕刻的和有
绘画的陶器中。此外 , 秘鲁摩切 (Moche)
文化和基姆 (Chimu)文化的刺绣 、针织品 、
陶器花纹中也有豆薯图案[ 5] (PP.38— 43)。这些进
一步提供了豆薯被创造这些文化之人栽培种
植的证据。由此可推 , 秘鲁的印第安人至迟
两千年前便已开始驯化 、 培育 、 种植豆薯
了 , 它已有至少两千年的栽培史了。
豆薯被驯化栽培后 , 豆薯农业不久传遍
南美洲 、墨西哥和加勒比等适合种植豆薯的
美洲地区。豆薯被阿兹特克人称为 “基卡
马 ” (jicama), 被马雅人称为 “梅亨 —奇卡
姆 ” (mehen—chikam), 被萨波特克人 (Za-
potecs, 墨西哥印第安人)称为 “古雅提 ”
(guyati)[ 6] (P.34)。被几乎所有主要的美洲古文
明地区的印第安人种植 , 包括托尔铁克
(Toltec)文明 (今墨西哥 ), 奥尔梅克
(Olmec)文明 (今墨西哥), 阿兹特克文明
和马雅文明等。
在前哥伦布时代 , 印第安人对豆薯果实
(块根)的利用已很全面 , 除了作为水果 、
蔬菜食用外 , 还加工做成糖果 糕点零
食 [ 7] (P.57)。此外 , 豆薯各部分还被印第安人
制成药物治病。例如 , 在墨西哥韦拉克鲁斯
州 , 豆薯种子 (即豆荚中的豆子)被印第安
人用于治疗皮肤病。有些地区把剥了皮的地
瓜果实压碎 , 用其汁水和肉瓤搽敷患部治疗
瘙痒和畜疥;用其敷搽额部作为一种冷敷抗
御发烧 。有些部族使用豆薯豆粒制成酊剂防
治头虱 、瘙痒 、 畜疥和畜虱[ 8] (P.57)。
印第安人在种植生产豆薯的实践中 , 在
欧人到来前还逐步培育出几个栽培种。德国
哥廷根大学的农学教授索伦森 (Sorensen)
把它们分为墨西哥种 、 亚马逊种和安第斯种
三个栽培种 。但他的同事哥廷根大学的生物
学教授 格 鲁 勒 堡认 为 豆 薯只 是 一 个
种 [ 9] (PP.12— 13)。而索伦森的回应是 , 应看对
“种 ” 的界定和其标准[ 10] (PP.12— 13)。我以为 ,
他们俩有点误会 , 格鲁勒堡强调的是种类的
种 , 索伦森注重的是品种的种 。譬如印第安
人驯化培育栽培的花生 , 虽有几个品种 , 但
都是花生这个种类;又如咱们人类 , 虽有黄
人 、白人 、 黑人等人种 , 但都是人类 。所
以 , 农史研究首先要解决作物种类的起源 、
驯化 、 栽培 、种植 、传播 、加工 、利用以及
人们对这种作物的认识了解史等问题 , 在此
基础上 , 才可以研究该作物各栽培种的发展
史问题 。
不管怎样 , 豆薯原产于美洲 , 印第安人
驯化 、 培育 、种植 、开发 、利用了豆薯 , 美
41
豆薯———地瓜栽培传播史研究报告
洲是豆薯的起源地是无疑的了。但是在相当
长的时期内 , 还有对豆薯起源于美洲的怀
疑 , 还有豆薯也原产于起源于亚洲的说法。
例如 , 有学者就怀疑道: “一般都说它是美
洲热带原产 , 但它在我国大西南和南方都分
布广泛 , 它在我国的栽培起源和历史 , 还有
待考查 ”[ 11](P.152)。 《中国大百科全书 ·农业
卷 》 “豆薯 ” 条也含含糊糊地说它 “分布于
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 [ 12] (《豆薯》 ), 而没有明确
说它原产热带美洲。如果把 “分布 ” 理解为
现今的栽培 , 那么今天非洲也广泛种植为何
不提。故 ” 分布 “也有 ” 原产 “之嫌 。甚
至 2000年 , 还出现豆薯原产热带亚洲的说
法 [ 13] (P.213)。受此影响 , 连俄语也称豆薯 (地
瓜)为 “中国甜芋 ” (карт———офель
сладкийкитайский)。所以 , 厘清豆薯的起
源 (地), 明确印第安人的贡献很有必要 。
二 、 欧洲人对豆薯的早期记述和
传播
1492年哥伦布率西班牙船队首次横渡大
西洋到达美洲并返回欧洲 , 从此开启了发现
殖民新大陆的历史进程 , 也从此拉开了新旧
大陆物质 、 文化 、 人员大交流的帷幕。一批
批的欧洲白人来到美洲探险 、 考察 、 殖民 、
淘金 、 移民定居 , 他们逐步观察记载下美洲
独特的作物 、动植物等 。最早明确记载下美
洲豆薯的大概是西班牙的奥维多 , 他在 1536
年写成的 《西印度自然通史》 (F.D.Oviedo
yValdes:TheGeneralHistoryofNaturalWest-
ernIndia)中记述并确认了印第安人已栽培
利用豆薯[ 14] (P.35)。自然他也意识到豆薯是旧
大陆没有的一种新的食用作物。接着葡萄牙
人安切塔 (P.J.D.Anchieta)在他 1556年写
的未刊书信中对圣维森特岛 (巴西 、桑托斯
港外)上印第安人种植利用豆薯有较翔实的
记述。安切塔说明 , 印第安土著栽培豆薯是
因为它有富含营养和淀粉的块根 , 他还记下
其种子即豆子有毒。安切塔的记述被现代学
者反复引用 [ 15] (P.43)。此外 , 16世纪的一位欧
洲传教士也在他的该世纪中叶的一本著作中
记载了巴西沿海地区的印第安人怎样种植利
用豆薯[ 16] (PP.38— 43)。 17世纪末的英国植物学
家普拉肯内特 (L.Plukenet)又在其四卷本
的 《叙述植物学目录 》 中描写和记述了豆
薯 [ 17] (PP.38— 43)。瑞典 18世纪的大植物学家分
类学之父林耐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植
物分类学的大综合 , 于 1753年出版 《植物
种志》, 创立了植物的” 双命名制 “即 ” 二
名法 “ 。该书描述了全世界六千来种植物 ,
其中便包括美洲豆薯 , 当时欧洲人一般称其
为基卡马 (jicama)[ 18] (PP.38— 43)。该词源于阿
兹特克语 , 后来引入西班牙语 , 再后来进入
其他欧洲语言。
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博物学家不仅观察到
并记载下豆薯 , 有的还画下了豆薯的图画。
最早的大概是 17世纪的一幅豆薯图画 , 该
画作者把所画的豆薯称作多利科斯 (Doli-
chos)②。该画为竖长方形 , 黑白图 。上为叶
片 , 左为四支豆菜 , 每支有豆八粒 , 下为两
块连着的薯根。豆薯块根画得不太像 , 其余
都真很像 [ 19] (PP.38— 43)。不管怎样 , 它仍是现
存已知的比较完整地表现了豆薯的最早绘
画 。 19世纪初 , 法国传教士兼植物学家普鲁
米尔 (Plumier)画的豆薯图画则把豆薯画得
栩栩如生 , 维妙维肖 。该画也为竖着的长方
形 , 彩图 , 上为几片豆薯叶子 , 左为两支剖
开的豆薯豆荚 , 每支内有八颗豆子 , 下为两
个 相 连 的 薯 块 , 即 我 们 人 吃 的 果
实 [ 20] (PP.38— 43)。该图既是优美的静物写生作
品 , 又是科学的精致的教学挂图 , 堪称科学
与艺术绝妙结合的佳作。
地理大发现开始后 , 西班牙人 、 葡萄牙
人 、其他西欧人接踵来到美洲 , 他们开始把
美洲特有的 (农)作物传回旧大陆传遍世
42
·古今农业· · 2007年第 3期·
界 。 16世纪时 , 西班牙人把豆薯 (的栽培
种植 )传入菲律宾[ 21] (PP.38— 43)。我们知道 ,
早在 1519— 1522年的麦哲伦环球航行中 ,
西班牙船队便率先来到菲律宾 , 麦哲伦便是
在菲律宾麦克坦岛丧命的。麦哲伦船队剩下
的最后一条船维多利亚号满载香料回到西班
牙后 , 查理一世国王立即设立一个 ” 香料贸
易局 “, 接着又筹备去东方的新的远征船
队 。并布告全国 , 授予前往” 西方岛屿 “即
菲律宾群岛的最初 5支远征船队以 33种特
权 , 以资鼓励 [ 22] (PP.274— 275) 。 1525年 7月 ,
新的远征船队启航出发 , 1526年 10月到达
菲律宾水域 。西班牙人在这里一带进行殖
民 、商贸 、 海盗活动并与葡萄牙争夺 、 火
并 。从此西欧人没有离开过菲律宾 。西班牙
不断派出远征船队 , 1543年西班牙远征队队
长比拉洛福斯在远征中为讨好王室将莱特岛
一带以西班牙王储未来的国王腓力普二世
(FelipeI, 1527— 1598)的名字命名为菲律
宾 (Philippines)。后来该地名扩展到整个菲
律宾群岛 , 并成为国名[ 23](P.367)。1565年西班
牙以黎牙实备为首的远征队在菲律宾站稳脚
跟 , 1571年攻占马尼拉。菲律宾从此沦为西
班牙的殖民地 (菲律宾群岛当时还不是一个
统一的国家)。在此之前的 16世纪初 , 出产
豆薯的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已沦为西班牙的
殖民地 (巴西除外), 美 —亚和欧—亚之间
的航路又早已开辟③。前已提及 , 16世纪 30
年代的西班牙人奥维多 、 50年代的葡人安切
塔 、中叶的西欧佚名传教士已记载介绍豆
薯 。菲律宾又属热带亚热带气候 , 适合引种
豆薯。豆薯一般用种子 (豆粒)直播繁殖 ,
故远途传播也方便易行。所以豆薯 (种植)
在 16世纪由西班牙人传入菲律宾顺理成章。
综合以上因素 , 我想豆薯栽培大概是在 16
世纪下半叶传入菲律宾 。菲律宾的气候 、 土
壤适合种植豆薯 , 很快就推广开来。
豆薯在菲律宾扎根后 , 不久又从菲律宾
传播到东南亚各国和太平洋诸群岛 。目前传
入东南亚各国和太平洋诸岛的具体时间 、 路
线 、过程等还不太清楚 , 但已知菲律宾他加
禄语称豆薯为申卡马 (sinkama), 印度尼西
亚马来语称豆薯为邦柯椰旺 (bangkoe-
wang), 泰国泰语 (中国的傣族所操的同种
语言称 傣语 )称 豆薯 为曼 凯欧 (man
kaeo)[ 24] (P.12)。由此也可窥知豆薯在亚洲传
播的一些顺序和方向 , 即可能是墨西哥※菲
律宾※印度尼西亚 ※泰国 ※中南半岛 。另
外 , 豆薯也从菲律宾直接传入越南 , 又从越
南传 入 印 支 半 岛 各 国 , 甚 至 还 有 泰
国 [ 25] (P.34)。豆薯传入印度———南亚则是 19
世纪末的事了[ 26] (P.41)。
1821年起 , 法国植物学家和探险家佩罗
忒特误把豆薯视为东方作物 , 把豆薯从印尼
西传。他把豆薯种子传入印度洋上属于非洲
的毛里求斯岛和留尼汪岛 。以后他又继续把
豆薯栽培传入西非的塞内加尔 , 以及南美洲
北部偏东的法属圭亚那[ 27] (PP.38— 43)。这样 , 他
接近把豆薯传回到它的老家。
三 、 豆薯传入中国
豆薯传入中国的情况和传入后的发展情
况尚在研究之中 , 笔者在此把我的研究所得
向学界报告如下 , 并望更有研究者补苴。
关于传入的时间 , 有学者提出 , 北宋梁
克家 《淳熙三山志》 有载: “新罗葛 , 根甚
大 , 色青白 , 一名土瓜 ”[ 28] (卷41《物产 》)。于是认
为这里所说的新罗葛就是豆薯 (地瓜等),
因此它北宋时便传入中国 、 福建 [ 29] (P.143)。我
以为 , 没有说它的块根可食 (既可当水果生
吃 , 又可当菜炒吃等), 没有说它味甜多汁
等 , 就不能判定它是豆薯 。再者 , 地瓜儿肉
(豆薯肉)也不是色青白 , 而是色白;还有 ,
北宋时远未海道大通 , 美洲豆薯又怎能或怎
样漂洋过海 , 传入中国 , 传入福建 ……另
43
豆薯———地瓜栽培传播史研究报告
外 , 传入中国福建等必得经过东南亚国家的
过渡 、 接力 、 辗转 , 而这方面又无任何凭
据;而且前已提及 , 16世纪以降豆薯才传入
东南亚 。总上所析 , 《三山志 》 中的新罗葛
不是豆薯 (地瓜儿等)。
豆薯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混沌 , 现在只
能说至迟到 17世纪末已传入了 , 因为有位
叫侯图伊恩 (Houtuyn)的西方人曾在 1779
年报道了一种中国人开发的不为人知的豆薯
利用法。即在中国 , 人们还把豆薯 (地瓜)
切成薯丁 (瓜丁 , 即小方块)泡在糖浆中当
成糖果零食 [ 30] (P.57)。既然已经发展到把豆薯
加工制作成糖果零食 , 说明此前已把它当水
果蔬菜吃好多年了 , 也说明大田种植该作物
也好多年了 。所以 , 估计豆薯栽培在 17世
纪末传入中国东南沿海 , 以后传入内地宜种
地区。
豆薯传入中国的路线索伦斯认为应是从
菲律宾传入中国东南沿海 [ 31] (P.34)。我认为索
伦斯看法正确。因为至迟从明初 (15世纪
初)郑和下西洋开始 , 中菲之间就保持着经
常性的往来 。郑和船队多次到过菲律宾各大
岛群岛 。第四次下西洋后 , 今菲律宾苏禄群
岛苏禄省的苏禄国王东王 、 西王 、 别洞王三
王及各自的王后率家属 、 各级头目 、随从三
百多人于永乐 15年 (1417年)回访入明朝
贡 , 受到明成祖隆重接待。他们进京拜访后
沿大运河南下返回 , 但行至山东德州 (今德
州市)时 , 苏禄东王不幸病卒于客馆 , 明朝
予以厚葬 [ 32] (卷九《苏禄》)。 1421年王妃守墓期满
才回国 。苏禄国王墓至今尚存。今菲律宾棉
兰老岛西部有三宝颜省 、 三宝颜市 (港)
(Zamboanga), 就是因郑和船队不止一次来
过这里 , 进行过互利贸易和友好访问 , 留下
口碑 , 人们为纪念三宝 (保)太监郑和而得
名 [ 33] (P.4)。除官方的下西洋和朝贡贸易之
外 , 明代民间的海外国际贸易地区也相当广
泛 , 主要集中于东亚和东南亚。据明张燮
《东西洋考 》, 当时中国商船在 ” 东洋 “的
主要航行区域和东洋列国主要有:吕宋 、 苏
禄 、狸里务 、 沙瑶 、 呐哗嘽 、 美洛居 、 文
莱 [ 34] (卷五 《东洋列国志 》)。这里的吕宋
便是菲律宾的大岛吕宋岛;苏禄即菲律宾苏
禄群岛;猫里 务为今菲律宾布 里亚斯
(Burias)岛;沙瑶一云即菲律宾宿务岛之沙
瑶 (Sayao);呐哗嘽即今菲律宾棉兰老岛北
部达比丹 (Dapitan)一带 …… [ 35] (附录
《本书地 名 》)。明 穆宗 ” 隆庆 (年 间 ,
1567— 1572)开关 “后 , 中国商船出海贩洋
已合法 , 许多中国商船下洋贸易 , 其中不乏
去菲律宾的 。据统计 , 1607— 1612年间 , 每
年平均有 38艘船 , 1620— 1629年 , 年均有
14艘船 [ 36] (PP.12 ~ 15)。明代经营中菲贸易的主
要商港是福建漳州的月港 (后升格为海澄
县 , 今为龙海市下辖的海澄港镇)[ 37] (《福
建省图 》)。
与隆庆开关大致同时 , 菲律宾沦为西班
牙的殖民地 (1571年起)。此前的 1514年 ,
最早来华的葡萄牙船已抵达广东海岸。 1557
年葡萄牙人已通过贿赂租借等手法 , 窃居澳
门 。此后的 1579年 , 最早来华的西班牙船
从菲律宾抵达中国广东海岸[ 38](P.127)。 1580
年 , 西葡两国合并 (1640年又分开), 西属
菲律宾和葡租澳门成为同一个国家殖民者和
商人的地盘 。 1583— 1584年 , 澳门至菲首府
马尼拉的贸易航线开通 。于是就形成了沟通
中菲美欧 , 兴盛两个多世纪的所谓 ” 马尼拉
大帆船贸易 “ (TradeofManilaGaleon)。即
澳门的葡船漳州的华船等将中国生丝 、 绸
缎 、瓷器 、 玉器 、 铜器等运到马尼拉出售 ,
换取美洲的贵金属和菲律宾的产品 (糖 、
米 、蜂蜡 、 马尼拉麻 、贝壳等), 运回中国。
西班牙的所谓大帆船 (Galeon)则将美洲的
金银和土产从西属墨西哥阿卡普尔科运到马
尼拉出手 , 然后把中国货物运回阿卡普尔科
在美洲消费 。其中有部分中国货物在阿卡普
44
·古今农业· · 2007年第 3期·
尔科纳税货物价值的 10%后由西船转运到西
班牙的塞维利亚进入欧洲消费[ 39] (PP.12— 15)。 17
世纪伊始以来 , 为抵制新教国家荷兰 、 英国
的竞争 , 西葡商人加强了合作 , 马尼拉大帆
船贸易开始兴旺……。
所以我认为 , 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 , 豆
薯 (栽培)从菲律宾传入我国东南沿海首先
是粤闽两省 , 时间大概在 17世纪中叶明清
之交 , 至迟不会晚于 17世纪末。当然这也
是推测 , 盼更有研究者知情者惠示 。传入者
可能是在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中经营中菲间贸
易的西葡 、 中国和菲律宾商人 。
四 、 豆薯在华栽培史抽样考察
豆薯入华后在国内的栽培发展传播史怎
样目前一片空白 , 不过 , 我们可以走从今到
古的研究路径进行追溯 。下面 , 抽样考察几
个知名的有一定代表性的豆薯栽培品种的栽
培发展史。
我小时候挺爱吃地瓜 (豆薯), 它又甜 ,
又多汁 , 又白 , 又大 (比拳头大), 皮又易
撕 , 又放得久 (可达数月)。我们这些生活
仅能温饱的孩子拿它当水果吃 , 大人们则拿
它作炒菜吃 。成都郊区的双流县牧马山丘陵
地区盛产地瓜 (豆薯)。出于好玩 , 我有时
也跟着表爷爷 、 表孃 、 表叔们出一下工 , 种
一下地 , 偶尔也种收过地瓜 (豆薯)……现
在生活小康了 , 水果吃得多地瓜吃得少了 ,
但有时候仍买来炒菜或者当水果吃 。现在得
知 , 我所吃的甚至种收过的地瓜便是在中国
形成的品种———早熟种中的成都牧马山地瓜
[ 40] (《豆薯》 PP.67 ~ 68)。我们先考证牧马山地瓜的栽
培史。
新编 《双流县志 》 说 , 牧马山地瓜以
脆 、甜 、细嫩 、 化渣闻名 , 系县内特产之
一 。民国时期种植面积较大 [ 41] (P.194)。民国
《双流县志》 载:“地瓜 , 牧马山一带所产向
以华阳东路为盛 。近五十年则邑境最多最
美 。每至秋冬盈市山积 , 负担于道络绎不
绝 ”[ 42](卷2《土产》)。 “近五十年” 的前 28年便是
清末了 。清末县志有云:“地瓜 , 产牧马山 ,
色白味甜 , 秋后可食 ”[ 43] (卷2《土产·蓏属》)。但再
往上溯 , 汪士侃等纂修的嘉庆 19年 (1814
年)刻本 《双流县志 ·土产 》 却没有 “地
瓜 ” 条 , 其他相关篇章也没有地瓜或疑似地
瓜的作物记载。至此 , 似已无必要再循此上
溯 。不过 , 中古和近代曾有华阳县 , 1965年
才撤消并入双流县。民国双流县志说的 “所
产向以华阳东路为盛 ” 也提及华阳 。所以可
循此追溯一下 。民国 《华阳县志 》 记述:
“地瓜 , 蔓生 , 根似芋魁 , 有皮膜之 , 去皮 ,
肉白于雪 , 味甘脆。俗呼地瓜 , 无征于
古 ”[ 44](卷32《物产一 》)。这里既说明华阳县产地瓜 ,
又说明 “无征于古 ”。清嘉庆年潘彤等纂修
《华阳县志 》 卷 42 《物产 》 内容较丰 , 分
谷 、枲 (棉麻类 )、 蔬 、 果 、 木 、 竹 、 花 、
草 、药 、羽 、毛 (畜兽)、 鳞介 (两栖爬行
类)、货 (百货)之属记述 , 但无地瓜或疑
似地瓜的作物 (植物)。故在此停住。建国
前又有成都县 。清同治年 《成都县志 》 有
云:“地瓜 , 蔓生似葛 , 亦开花结子 , 茎叶
俱不可食。至冬掘其根 , 根梢似芋魁 , 有白
皮膜之 。去皮 , 肉白于雪 , 味甘脆 , 生食熟
食 皆 可 。 邑 谓 之 地 瓜 , 亦 谓 之 地
梨 ”[ 45](卷三《食货志·物产 》)。这大概是关于成都市双
流县牧马山地瓜之最古最详最科学的记述。
我认为 , 地瓜最大的特点是生食熟食皆可 ,
此点同治县志抓住了。从美洲传入的作物中
生食熟食皆可的还有几种 , 如甘薯 (红苕)、
西红柿 (番茄)等 。甘薯 、 番茄皮皆可吃 ,
而地瓜 (豆薯)皮不可吃;甘薯皮番茄皮不
易撕 , 地瓜皮很容易撕 , 其原因就在于它
“有白皮膜之 ”。此第二大特点同治县志也最
早点明 。豆薯的第三大特点是茎叶等有毒不
可食 , 这点也被发现概括出来了 。同治县志
45
豆薯———地瓜栽培传播史研究报告
的作者观察得这么仔细 , 想必它应该在当地
已栽培多年了。但嘉庆 21年刻印的 《成都
县志》 卷 6 《物产》 无地瓜条 , 在农作物部
分也无疑似地瓜 (豆薯)的作物 。康熙 《成
都府志 》 卷 21 《土产》 亦无 “地瓜 ” 或疑
似地瓜的作物 (植物)。我们追溯牧马山地
瓜栽培史的工作只好暂时就到这里。
综合以上考察我们可以初步得知 , 成都
牧马山地瓜大概在鸦片战争前的清中叶已传
入 、开始栽培 , 在鸦片战争后的清后期已普
及 , 并形成牧马山地瓜这个栽培种。
以上我们考察了我国内地成都牧马山地
瓜 (栽培种)的栽培史 , 下面我们再考察一
番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某种豆薯的栽培史 , 这
样就比较有代表性比较完善了 。据 《中国农
业百科全书 ·蔬菜卷 》 “豆薯 ” 条的归纳 ,
早熟种中较有名的品种还有广东顺德沙葛 ,
我们就研究一下顺德沙葛的栽培史。
顺德县在珠江三角洲 , 广州以南 40来
公里 , 县城东南距海岸也就 40来公里 , 水
陆交通发达 (包括河运和海运)[ 46] (《广东省图》)。
1992年县改市 。新编 《顺德县志 》 讲 , 该
县农作物中薯芋类有沙葛 , 其中历史悠久地
方特色鲜明的有乐从镇和北滘镇西部的上
僚 、水口等几个管理区所种植的沙葛。顺德
沙葛皮薄肉脆甜 , 可作水果生食 , 被美称为
“土雪梨 ”, 亩产四千余公斤 [ 47] (P.305)。民国
《顺德县志 》 “物产 ” 篇下注明:已见 (清
咸丰)郭志者不录。但在右蔬之属记: “番
葛 , 本外洋种 , 可生食 ”[ 48](卷 1《舆地略·物产》)。我
推测 , 这里的 “番葛 ” 可能是指沙葛 , 即豆
薯 —地瓜等 , 因它谈到了番人栽培 、 从外国
传入 、 可生食 、 又是薯等要素 。清咸丰年
《顺德县志》 “物产 ” 篇分谷属 、蔬属 、 瓜
属 、果属等 。蔬属 、 谷属皆无沙葛或疑似沙
葛的作物。但瓜之属列出该县产 “王瓜 、 金
瓜 、合子瓜 、土瓜 、冬瓜 、苦瓜 、 丝瓜 、 香
瓜 、葫芦 ”[ 49](卷3《舆地略·物产》)。联系到 《中国农
业百科全书 ·蔬菜卷 》 “豆薯 ” 条说它别名
沙葛 、 凉薯 、 地瓜 、 新罗葛 、 土瓜(P.67), 联
想到我的一位来自云南保山的博士生说他们
那里称之为土瓜 , 所以可以初步判定此土瓜
便是我们四川人所说的地瓜 (儿), 尽管该
志没有其他的介绍。我的判断得到当地学者
的印证 。新编 《顺德县志》 提到 , 清咸丰年
《顺德县志》 和民国 《顺德县志 》 记载 , 本
县栽培的蔬菜品种蔬属中有沙葛;瓜属中有
土瓜[ 50] (P.305)。可见所说的沙葛 、土瓜 、番葛
都指同一种菜果作物 ———豆薯 (地瓜), 只
不过在不同时期叫法不同 。由此再溯至乾隆
15年 (1750年) 《顺德县志 》 “物产 ” 篇 ,
其瓜 (类)下载有 “王瓜 、 金瓜 、 合子瓜 、
土瓜 、 冬瓜 、 苦瓜 、 丝瓜 、 香瓜 、 葫芦 ”,
蔬 (类)下栽有 “薯” [ 51] (卷4《食物志 ·物产》 )。分析
瓜类内容 , 咸丰 《顺德县志 》 的记述基本同
于乾隆县志 , 只是少了一个 “西瓜 ”。基于
同上理由 , 可知此土瓜乃豆薯非红薯 (甘薯
等)。所以乾隆十五年 《顺德县志 》 所记土
瓜大概是豆薯在华栽培的最早记录 。由于不
再有更古老的清代顺德县志 , 我们对顺德沙
葛栽培史的追溯到此为止 。
综上所考可知 , 顺德沙葛大概是从清初
17世纪末从海外传入的 。在大田种植利用了
好长一段时间约好几十年吧 , 才引起文人注
意 , 在 1750年的 《顺德县志 》 中把它记载
下来 , 并初步定名为土瓜 。后经过番葛的过
渡 , 再后来便演变为今名之一沙葛。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蔬菜卷 》 “豆薯 ”
条说早熟种中较有名的还有广西水东沙葛。
广西既濒海又沿边 , 与越南接壤 。前已提
及 , 越南是豆薯传播的重要中转地 , 传入菲
律宾的豆薯也直接传入越南 , 再从越南传入
印支各国和泰国 。所以能搞清广西水东沙葛
栽培史或许对搞清传播史有所裨益 。我们查
知 , 水东为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下的城关镇
及周围地区 , 是著名的沙田柚子的主产地。
46
·古今农业· · 2007年第 3期·
新编 《融水县志 》 仅简略提到:凉薯 (即豆
薯 、沙葛 、 地瓜等)栽培主要分布在融水
(该镇为县府驻地)、 中寨 、安太 、 洞头 、 英
洞 、 滚 贝 、 杆 洞 、 大 浪 、 拱 洞 等 乡
镇 [ 52] (P.134)。融水自治县在明清民三代皆为
融县 , 1965年才改为融水苗族自治县 。查民
国 《融县志 》 “物产 ” 中的谷属 、 菜属 、 果
属等均无地瓜或疑似地瓜的作物 (植物)[ 53]
(卷 3 《物产》)。至此 , 似无再溯之必要 。
综合以上考察我们可以做出总结 , 原产
美洲的豆薯 (地瓜)于 16世纪下半叶由西
班牙人传入亚洲东南亚的菲律宾 。菲律宾第
一大岛吕宋岛北部海岸离中国广东海岸最近
处约 350海里 (吕宋北部拉瓦格市 (港)距
汕头市 (港)约 360海里)[ 54] (《东南亚地
区图》), 驾帆船几天便可到达。中菲之间从
郑和下西洋起便有着比较密切的往来 , 16世
纪 80年代起又兴起了联结中国 、 西占菲律
宾 、西属墨西哥的 “马尼拉大帆船 ” 国际贸
易 , 长盛不衰 。所以大概在 17世纪末豆薯
(地瓜)栽培传入中国广东 、 福建 , 以后 ,
再由此传入中国南方和西南各省 。台湾和海
南栽培的豆薯则可能在 18世纪时从东南亚
直接传入。今天 , 豆薯 —地瓜的主要产区有
广东 、 广西 、四川 、云南 、贵州 、 重庆等省
区市 , 福建 、湖南 、湖北 、海南 、 台湾也有
种植。豆薯 (地瓜)在中南和西南各省区市
的农业特别是蔬菜水果业中仍发挥着一定的
作用 , 丰富着人们的物质生活 。 [基金项目:
四川省哲社 “十五” 规划项目 “新大陆农作
物在世界 、 中国的传播和意义 ”]
注释:
①农史四刊为 《中国农史》、 《农业考古》、 《古
今农业》、 《农史研究》;廿五年指 1980— 2004年。
②cf.M.Sorensen:“Supercrop”, NaturalHisto-
ry, April2004, Vol.113, Issue3.笔者按 , Dolichos
为拉丁语 , 意为扁豆薯。
③从 1572年西班牙远征菲律宾的第三支船队
起 , 远征队就是在墨西哥组织从墨启航的。见严中
平:《老殖民主义史话选》, 第 278 ~ 279页。
参考文献:
[ 1] [ 2] [ 3] [ 6] [ 7] [ 8] [ 14] [ 15] [ 24] [ 25]
[ 26] [ 30] [ 31] MartenSorensen:Yambean, Pachyrhi-
zusDC., Rome, IPGRI, 1996.
[ 4] [ 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7]
MartenSorensen:“Supercrop”, NaturalHistory, April
2004, Vol.113, Issue3.
[ 9] [ 10] WolfgangJ.Grǜneberg:“Letters” , Nat-
uralHistory, Oct.2004, Vol.113, Issue9.
[ 11] 李璠:《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 》, 北京 , 科
学出版社 , 1984。
[ 12] 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 北
京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1990。
[ 13] 郑金贵:《台湾现代农业科技 》, 厦门 , 厦
门大学出版社 , 2000。
[ 22] 严中平:《老殖民主义史话选 》, 北京 , 北
京出版社 , 1984。
[ 23] [ 33] 邵献图等六人:《外国地名语源词
典》 ,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3。
[ 28] (北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 《四库
全书》 , 第 484册 , 台北 , 商务印书馆文渊阁版 ,
1982。
[ 29] 闵宗殿: 《中国农史系年要录》,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1989。
[ 32] (明)严从简: 《殊域周咨录》, 余思黎
点校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93。
[ 34] [ 35] (明)张燮: 《东西洋考》, 谢方点
校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1。
[ 36] [ 39]张廷茂: 《明季澳门与马尼拉的海上
贸易》 , 《岭南文史》, 1999, 1期。
[ 37] [ 46]编委会: 《中国地图册 》, 北京 , 地
图出版社 , 1983。
[ 38] E.H.Blair&J.A.Robertsontr.&ed.:The
PhilippineIslands1493— 1898, Cleveland, TheArthur
47
豆薯———地瓜栽培传播史研究报告
H.ClarkCo., 1903, Vol.6.
[ 40] 编委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1990。
[ 41] 编委会: 《双流县志》, 成都 , 四川省人
民出版社 , 1982。
[ 42] 刘佶 、 刘咸荣:《民国双流县志》, 1937,
《中国地方志集成 》, 第 3 卷 , 成都 , 巴蜀书社 ,
1992年影印。
[ 43] (清光绪)彭琬等: 《双流县志》 , 板藏
考棚光绪三年新镌 , 成都 , 川大图书馆藏。
[ 44] 陈法驾等:《民国华阳县志》, 1934, 《中
国地方志集成》 , 第 3册 , 成都 , 巴蜀书社 , 1992。
[ 45] (清同治)罗廷权等:《重修成都县志 》,
成都 , 川大图书馆藏线装刻本 。
[ 47] [ 50]编委会:《顺德县志 》, 北京 , 中华书
局 , 1996。
[ 48] (民国)周之贞等:《续修顺德县志 》,
1929, 广州 , 中山大学出版社影印本 , 1993.
[ 49] (清咸丰)郭汝城等:《顺德县志》, 成都 ,
四川省图书馆藏清咸丰年线装刻本。
[ 51] (清乾隆)陈志修 , 胡定等:《顺德县志 》,
《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 , 第 45册 , 北京 , 中国书
店 , 1992。
[ 52] 编委会:《融水苗族自治县志》 , 北京 , 中
国书店 , 1998。
[ 53] 刘斯誉 、 路顺德等:《民国融县志 》, 油印
本 , 1933。
[ 54] 编委会:《最新世界地图集》 , 北京 , 中国
地图出版社 , 1990。
ResearchReportonHistoryofYamBeansCultivationandSpread
Zhang Jian
(FacultyofHistory, Sichuan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610064)
Abstract:Asavegetable—fruitcrop, Yambean(caledDiguabythesouthwesternChinese)was
introducedfromAmericaanddomesticatedandcultivatedfirstlybythePeruvianIndians.Withthe
greatgeographicaldiscoveryattheendof15thcentury, thewestern—Europeansinthe16thcentury
recordedyambean.TheSpanishspreadthe(cultivationof)YambeanintoPhilippinesinthenext
halfofthe16thcentury.SincethenitspreadoverthesoutheasternAsiafromPhilippines.The(culti-
vationof)YambeanwasprobablyspreadintothesoutheasternlitoralofChinaattheendofthe17th
centurybythemerchantsofSpain, Portugal, ChinaandPhilippineswhoengagedinthetradebetween
ChinaandPhilippinesundertheinternationaltradeoftheManilaGaleon.Lateronitspreadoverthe
regionsofChinawithsuitableconditionsforgrowingYambeanandformedgradualysomefamouscul-
tivars.“TheShundeCountyAnnals” inthereignofEmperorQianlongwrotedowntheYambeanfrom
ShundecountyinGuangdongamongthosecultivars.The“ChengduCountyAnnals” duringEmperor
TongzhirecordedfirstlytheYambeanfromMumaMountaininChengduamongthem.TheYam
bean—pachyrhizuscanbeeatenrawbypeopleasafruitandusedasafrieddishtoo, enrichingpeo-
plesmateriallife.
KeyWords:Pachyrhizus, Westerners, Asia, China.
[作者简介 ] 张箭 (1955—), 男 , 四川成都人 ,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后
研究人员 , 研究方向为世界中世纪史和中国近古史 。
48
·古今农业· · 2007年第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