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15年第45卷·第05期
草原建设与保护
ao yuan jia n s he yu bao huC
作者简介:方毅才(1964- ),男,甘肃临潭人,主要从事草原保护工作。
1概述
苜蓿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动
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未知促生长
因子,是品质优良的高蛋白牧草,被誉为“ 牧草之王”。
用作家畜重要饲料、优秀绿肥作物、优良水土保持植
物、理想蜜源植物,同时春季幼嫩茎叶是可口的蔬菜。
在我国有二千多年栽培历史,分布面积大,甘肃居全
国首位。 种植苜蓿是发展舍饲畜牧业的必由之路。
2特性
2.1发育特性
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 株高 60~150 cm, 三出复
叶,小叶长圆形,花紫色,种子肾形黄褐色。 苜蓿草富
含多种营养成分,粗蛋白 16%~26%。 主根发达,可入
土 3~6 m,侧根分布 20~30 cm土层内,能充分吸收土
壤深层水肥,有抗旱和防止水土流失作用。 根部有大
量根瘤菌,固定土壤中游离氮素,有肥田效果。 喜温暖
半干旱气候,年降雨量 200 mm以上都可种植。 高湿高
温和高寒不利生长。 生长适温 15~25℃, 种子 5℃发
芽, 春季 7~9℃便可生长。 幼苗 3℃停止生长, 能耐
- 5~- 6℃低温。 成株能耐 - 20~- 30℃,抗寒性较强。 对
土壤要求不严, 喜中性偏碱性土壤, 幼苗耐盐量为
0.3%以下,耐盐抗碱。不耐积水,过湿易烂根,浸泡 48
h 窒息死亡;雨季要注意排水,严禁长时间积水。 喜钙
质多、排水好、土体深厚的沙质壤土。 土深肥足、水热
适宜,产量高。
2.2生长特性
幼苗期生长缓慢,根系生长快,30~40 d地上茎 10 cm,
根长 20~50 cm;80 d地上茎 50~70 cm, 根长 50~100 cm。
春播生长至秋季,主根深 2 m以上,生长 5~8年主根深 6 m
以上。分枝后需 20~25 d,由花芽分化成花蕾,现蕾期是生长
最快阶段。花期可长达 30~60d,开花期营养含量最高。开花
后传粉受精形成荚果,荚果呈螺旋形,2~4圈,受精 30d后种
子渐次成熟。春播当年生育期( 出苗到种子成熟)110~150d;
第 2年后生育期( 返青到种子成熟)95~135d。
3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
紫花苜蓿简称苜蓿,世界有上千品种,我国有上百
地方良种。 技术指出苜蓿种植的环境条件、整地技术、
施肥技术、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收获技术等,目的是推
广标准化生产。
下列文件条款通过本技术引用而成为技术条款。
GB3095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
准 ,GB/T2930.1~2930.11- 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
GB614豆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GB5084农田
灌溉水标准,GB9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 土
壤环境质量标准
4环境条件
4.1气候条件
种植地域要求年平均气温 5℃以上,10℃以上年
积温超过 1 700℃,极端温度在 - 30~35℃。适合生长在
海拔 2 700 m以下,年降水量 400~800 mm地区,不足
400 mm地区需要灌溉, 降雨量超过 1 000 mm要有排
水设施。 青藏高原大部不能种植。
4.2土壤条件
以壤土和粘壤土为宜。要求土层深厚,砂土粘土比
例适宜,土壤松散,通气透水,保水保肥。 要排灌方便,
地下水位 1.5 m以下,pH值 6.5~8.0。
5土壤准备
5.1精选拉土点
有地选地种植,无地则拉土造田。选好拉土点对造
地有决定性影响, 拉土点土质决定造地质量。 水土中
荒漠草原拉土造田种植苜蓿技术
方毅才,杨俊基
( 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10)
摘 要:作者通过对无土的荒漠草原垃土造田种植苜蓿实践总结,提出依据苜蓿生长规律,种植苜蓿的细节。
关键词:荒漠草原;垃土造田;苜蓿;种植
中图分类号:S541.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799X(2015)05- 0072- 03
72
DOI:10.15979/j.cnki.cn62-1064/s.2015.05.034
2015年第45卷·第05期
O
性,降雨和蒸发相近地区,可选择低洼聚水地拉土,土
壤肥力高。 降雨稀少而蒸发量高的荒漠,低处集水,长
期的盐随水走汇集大量盐碱。 要选高处拉土,高地盐
碱少;避免凹陷低洼处取土。 遇到阳坡和阴坡,要选择
盐碱小的阴坡地取土。 高盐碱土种植困难。
5.2选地排碱
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方便,排水良好,表面无
杂质,中性的石灰性壤土适宜种植。 选择土壤肥力较
好、水利设施完善的一二类土地种植。 瘠薄、无水利设
施的地块, 种植只能作为改土肥地的一项农业措施。
对于低凹雨后易积水的地块不能种植。 要侧重大面积
连片种植,适应各种机械作业,小地块妨碍机械化。
西北有大量荒漠草原可供利用,沙漠造田,拉够土
方,土厚 50 cm以上,施肥灌溉就可种植。 盐碱土要迂
回放水排碱, 整地排碱, 施用石膏 ( 1 次 100~200 kg/
亩) 、磷石膏、亚硫酸钙、亚硫酸铁、硫磺粉等化学排碱,
用有机肥和化肥进行施肥排碱, 种耐盐碱的毛苕子、
箭筈豌豆、草木樨 、油菜等绿肥植物生物排碱 ,用禾
康、康地宝、腐殖酸等土壤改良剂改良盐碱土。
5.3耕翻
要求深耕耱平耙细,播种层紧密。 一般黏壤土含水量
在 18%~20%,粉砂壤土 20%~30%为最佳耕期,生产中
常把 10~20 cm土层的土,用手捏成土团后松手落地立即
散碎,这时作为适宜耕期。 潮土耕翻,干土和湿土不能耕
翻。 施足基肥深耕,深度 25~30 cm,或旋耕 15~20 cm。 在
深耕后采用圆盘耙、钉耙耙碎土块,平整耕地。
5.4整地
苜蓿种子小, 幼苗破土能力弱。 播前必须将耕翻
地整平耙细,使土壤颗粒细匀,孔隙度适宜。 土壤疏
松、平整、无硬块、无垃圾土、无残地膜及不利于植株
生长的杂物, 对直径大于 1 cm的石头要清除干净,做
到松、平、齐、碎、净、墒的六字标准。 有灌溉时在灌水
5~7 d 后整地播种,无灌溉时播前要机械灭草、镇压、
精细整地,疏松表土,保蓄水分。
5.5镇压
整地后要镇压保墒,播种后更要镇压,用石磙、铁
磙、镇压器镇压。 无镇压工具时要用耱进行耙耱,平衡
控制播深,保障土壤和种子紧密结合,达到保墒,为全
苗齐苗创造条件。
6草种准备
6.1品种选择
要选择高产 、优质、抗旱、抗病虫 、抗倒伏 、长寿
草种。 北方用秋眠级数低( 2~4 级)的抗寒品种;暖和
的南方用秋眠级高的高产草种。 国外引进品种至少
要在当地经过 3 年的适应性试验才可大面积种植 。
进口种子都经过精选 ,干净且高产 ,但适应性差 ,退
化快。 国内种子多数没有精选,土草多,净度低,产草
量不高但很稳定,适应性强。 如陇东苜蓿,历史悠久,
有生长正常上百年的苜蓿地。 种植地方性良种是理
想选择。
6.2质量达标
符合国家种子分级标准,商品用要三级以上,三级
以下不得流通。不得携带检疫对象。选择抗性强、两高
一优、符合标准的苜蓿籽,级别为一、二、三级( 净度为
95%、90%、85%,发芽率为 90%、85%、80%) 。 育种用特
级种子,种子繁育用一级种子,收草用三级以上种子。
原种由基地生产,流通由农户生产。
7施肥
7.1肥料种类
有机肥是绿色的完全肥料,肥效稳定持久缓慢,有
培肥改土作用。 化肥是养分高、肥效快的单一肥料,带
来高产却污染土壤, 使土质变差。 按施肥环节分为基
肥、种肥、追肥。 各种肥料宜深施,不要地表施肥,防止
挥发和随水流失。 苜蓿需肥量是小麦的 2.5倍,每亩收
获 1.5 t 干草,从土壤吸收 N 37 kg、P 3.7 kg、K 37 kg、Ca
26 kg。 苜蓿除 N、P、K肥外,增施 Ca、Mg、S、B、Mo、Mn、
Zn微量元素肥,也会提高产量和品质。
7.2施肥量
基肥占施肥量 1/2以上,主要用农家肥。 基肥宜深
施,结合耕地施肥。亩施农家肥 1~5 t。无有机肥就用化
肥,基肥主要施磷钾肥和复合肥,普通磷肥 50~150 kg,
硫酸钾 10~25 kg,尿素 5~25 kg,磷酸二铵 10~20 kg。收
草与收籽施肥不同;不同土壤施肥不同;酸性土要施碱
性肥料;碱性土要施酸性、中性肥料,使用过磷酸钙、硫
酸钾、二铵、硫铵、硫酸亚铁、硫酸铜、氯化钾、氯化铵、
硫酸氨、硝酸铵、磷酸二氢钾等。
种肥用量宜小, 防止烧苗。 新换土要测土配方施
肥。 生土有机质少,营养素缺乏,要多施有机肥。 盐碱
土要施酸性化肥,中和碱性。 新换的土壤非常瘠薄,亩
施基肥过磷酸钙 40~150 kg、二铵 10~30 kg、硫酸钾复
合肥 25~50 kg。
返青后和每次收草后追肥,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
辅,氮磷钾比例为 1∶5∶5,追肥宜施入表土下 7~15 cm。
根据土壤肥力和底肥量,每亩追施二铵 5~15 kg、硫酸钾
复合肥 5~13kg、磷肥 10kg。
8播种
8.1播种方式
有人工撒播和机械条播,单播、混播和保护播种。
苜蓿多用单播条播。 保护播种为苜蓿同小麦、油菜、小
草原建设与保护
cao yuan jia n s he yu bao h U
73
2015年第45卷·第05期
黑麦等作物套种。混播为苜蓿同禾本科牧草混合播种,
国外用苜蓿和苇状羊茅以1:2 混播, 国内苜蓿和无
芒雀麦、黑麦草、鸭毛、猫尾草、披碱草等混播。
8.2晒种与接种
播种前要晒种 2~5 d,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和幼苗
整齐度。初次种植苜蓿要接种根瘤菌,1 kg种子用 5 g菌
剂,制成菌液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现拌现播。 不同厂
家的根瘤菌按照说明书使用。无菌剂时用老苜蓿地潮土
与种子混合,比例最少为 1:1,拌种后立即播种,播后应
轻耙或轻耱一遍,让土覆盖种子。
8.3播种期
春播 3~5月,地温稳定在 5℃以上播种。早播扎根
深、抗旱、翌年返青早;晚播扎根浅,不利越冬。 也可夏
播、秋播和顶凌播种,但以秋播为好,秋播杂草少,土壤
水分充足,利于出苗和根系生长。 但苜蓿入冬前必须
草高 20 cm以上,才能安全越冬。 北方顶凌播种,应在
当地气温降到 3℃至封冻前进行。 一般避免炎热夏季
干燥期播种。
8.4播种量
千粒重 2 g,1 kg约 50万粒。 理论播种量种子田每
hm23.75~7.5 kg,收草田 11.25~22.5 kg。 实际种子田每亩
0.5 kg;收草田 1.5 kg;干旱、山坡和高寒地提高 50%。 土
质差地段加倍;水肥热条件好,个别播种量每亩 2.5 kg,
用密植夺高产。 水热足,土肥沃时不要超过 1.6 kg/亩。
两种草混播量为各自单播量的 70%。 实际播种量 =理
论播种量 /种子用价( 种子用价 =净度 *发芽率)。
8.5行距播深
播种机条播快而均匀, 利于田间管理和机械化
作业 ,便于后期除草 、放水 、施肥 、割草 。 条播行距
15~45 cm,收种宜宽,收草宜窄。 播种深度条播 2 cm,
撒播 0.5~3 cm,潮土细土浅、干土粗土深。 严格控制
播种深度, 才能保证出苗整齐度, 克服缺苗断垄现
象,播深 5 cm以上不出苗。 干旱高寒地区用深开沟、
浅覆土办法抗旱,冬季再覆土抗寒。 种子田要单播、
穴播或宽行条播,行距 50 cm,穴距 50~70 cm,每穴留
苗 1~2 株。 收草地可条播、撒播,可单播、混播和保护
播种。
9田间管理
9.1镇压耙地
出土前如遇土壤板结, 影响出苗, 应及时镇压破
板。 土壤解冻后萌生前耙地,既可保墒,提高地温,促
进返青,又可以消灭萌芽的杂草。 每次刈割后,地面裸
露,水分蒸发强烈,应耙地保墒,也可以结合耙地追肥。
对老龄苜蓿地深耙,切裂根颈可促进更新。
9.2灌溉
土干要浇水,保持潮土水平。各茬苜蓿的灌水次数
和灌水量根据生长情况、气温高低、干旱程度等灵活掌
握。临近刈割时不宜灌溉。每次收割后,结合追肥及时
浇水。 越冬前 20 d 灌最后一水,冬灌和春灌要灌足灌
透,浇好越冬水和返青水。 苗期要勤灌少灌;夏季老茬
草要勤灌多灌。
9.3补种
出苗后经常观察田间, 发现缺苗垄断地段及时补
种。 补种方法多采用雨后补播、雨前补播和浇水后补
播及其移苗。
9.4除草
苗期生长十分缓慢, 易受杂草危害, 要中耕除草
1~2次。杂草少的地块用人工拔除,杂草多的用化学除
草剂除草。
10收割
10.1收割适期
初花期( 1/10苜蓿开花)为刈割最佳时期,最晚不
能超过盛花期,这时产量高草质好。初花期干鲜比 1:4。收
割时需要 5 d内无降雨,避免雨淋霉烂损失。秋季最后一
次刈割应在生长结束前 20~30 d, 寒冷地区在冬前约 50
d停止刈割,以利越冬。若最后一茬不能保证收获后有足
够的生长期,则等到苜蓿入冬已停止养分回流后收割。
10.2收割方法
用人工镰刀收获或牧草压扁收割机等收获。 割下
的草在田间晾晒,使含水量降至 18%以下方可打捆贮
藏。含水量 50%时青贮,要切短压实封严。鲜草含水量
从 80%降到 50%需 8小时,再降到 17%需 2~3 d。 1 年
刈割草 1~8次,亩产干草0.5~2.5 t。
10.3留茬高度
一般在 3~5 cm;秋季最后一茬 7~10 cm。冬季严禁
利用苜蓿茬放牧牲畜。 播种当年, 高度达不到利用程
度时要留苗过冬。
10.4采种
苜蓿是异花授粉植物,养蜂授粉,提高种子结籽率
和种子田产量。收取种子以生长第 3~4年的较好,1年之
中以头茬产量最高。 收获种子应减少刈割次数,在荚果
大部分变褐时收获,亩产种子 10~93 kg,收获前应彻底
拔除田间菟丝子、灰条、草木樨等杂草,提高种子质量。
10.5利用年限
一般为 4~8 年,水肥好利用年限长。 土质差利用
年限短。 寿命长达 10~30 年,通常第 2~4 年处于生长
旺盛期, 第 5年后生长力逐渐下降。 黄土高原土层非
常深厚,苜蓿扎根深,利用年限很长。
草原建设与保护
ao yuan jia n s he yu bao huC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