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翼豆在闽东山地引种试验



全 文 :                       福建农业科技
大翼豆在闽东山地引种试验
陈永怀 1 罗旭辉2 李春燕 2 应朝阳2
(1.宁德市农业局 352100;2.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摘 要 引入多年生豆科饲用绿肥大翼豆在宁德市进行观察 , 与对照种印度豇豆相比 , 该品种枯黄迟 , 生长时间
长 , 前期生长慢 , 中 、 后期生长快 , 匍匐性强 , 含水量低 , 产草量较高 , 营养价值高 , 不易滋生蚜虫 , 但耐旱性耐
寒性较差 , 不能正常越冬 , 可作为一年生饲肥兼用型品种在闽东山地试探栽培。
关键词 闽东山地 饲用绿肥 大翼豆 引种
  福建省宁德市茶果园面积 8. 05×104 hm2 , 由于传统清
耕除杂的种植管理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 据统计全市 2004
年水土流失面积达 3. 31 ×104 hm2 , 占茶果园总面积的
41.2%。茶果园套种饲用绿肥 , 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水土流
失 、 培肥地力 , 还可为当前发展迅猛的畜牧业提供饲草来
源。目前适合闽东山地种植的饲用绿肥品种主要有圆叶决
明 [ 1 ] 、 羽叶决明 、 印度豇豆 、 科杂 1号 [ 2 ] , 前两者适口性
不佳 , 后两者为一年生。大翼豆为多年生匍匐型热带豆科牧
草 , 原产中 、 南美洲 , 耐旱 、 耐酸 、 耐贫瘠 , 1980年先后
在我国云南等地引种成功 [ 3 ] , 1990年以来陆续在闽南 、 闽
北引种 [ 4 - 5 ] , 均表现良好。 2003 ~ 2004年 , 通过与福建省
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 , 将该品种作为饲用绿肥引进 ,
进行适应性研究 , 为该品种在闽东山地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
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点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六四茶
场 , 前作为决明属绿肥 , 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年均
温 20.2℃, 年均降水量为 2200 mm , 常年无霜期 311天。土
壤类型为红泥砂土 , 含有机质 24. 5 g /kg、 全氮 1. 12 g /kg、
碱解氮 56 m g /kg、 有效磷 15 m g /kg、 速效钾 51 m g /kg, pH
5.8。
1.2 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为大翼豆 (Macroptilium atropur-
purem cv. S ira tro), 由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提供 ,
以传统饲用绿肥印度豇豆 (Vigna. sinensis Sari Var.) 为对
照。 4次重复 , 随机区组排列 , 3次重复供测产 , 第 4重复
供有关观测取样。小区面积 6 m2 , 间距 50 cm。穴播 , 穴间
距:大翼豆为 20 cm、 印度豇豆 30 cm , 每穴播 2 ~ 3粒种
子 , 覆土深度 2 ~ 4 cm。每公顷基肥施 N 25 kg、 P2O5 40 kg、
K2O 50 kg。刈割留茬高度:大翼豆 5 cm , 印度豇豆 15 cm。
1.3 田间管理 播种前深翻整地 , 苗期中耕 、 拔除杂草 ,
不进行人工灌溉 、 打药等。
1.4 观测项目 ①生育期。播后每隔 3 ~ 5天下午进行观
察 , 记载各物候期。 ②生长特性。播后每月测定覆盖度
(目测)、 最长茎 、 草层高 , 测算其比值 , 用于评价匍匐性。
③产量。待牧草长至最佳刈割利用时期 (草层高 30 cm 以
上), 刈割小区中部植株 2 m2样方测产。 取 150 ~ 200 g鲜
样 , 测定含水量 、 干物质产量。 ④营养价值。于初花期取样
测定营养物质含量。 ⑤抗逆性。对抗旱 (越夏)、 抗寒 (越
冬)、 抗病虫进行观察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收稿日期:2005 - 06 - 28
  作者简介:陈永怀 , 男 , 1953年生 , 农艺师。
  基金项目:福建省重点科技项目 (2003N044、 2005N050)。
  通迅作者:应朝阳 , E -m ail: eag leying@ 21cn. com。
表 1 参试品种的生育期 (日 /月)
年份 品种 播种期 出苗期 分枝期 现蕾期 开花期 结荚期 成熟期 枯黄期 生育天数(天)
生长天数
(天)
2003 大翼豆 29 /5 12 /6 8 /7 — — — — 26 /12 — 197
印度豇豆 29 /5 9 /6 16 /7 3 /8 9 /9 23 /9 15 /10 26 /11 129 171
2004 大翼豆 29 /5 5 /6 5 /7 23 /7 30 /7 6 /8 30 /8 29 /12 93 201
印度豇豆 29 /5 3 /6 5 /7 20 /8 30 /8 18 /9 16 /10 29 /11 136 169
注:2004年大翼豆的生育期代表 15%植株。
2. 1 生育期 观测结果 (表 1):2003年 (旱年), 大翼豆
因旱没有出现生殖发育 , 2004年 , 则有 15%植株完成生育
过程 , 但成熟期不一致;对照种印度豇豆在两年试验中均完
成生育过程 , 生育天数分别为 129天 、 136天。与对照种相
比 , 两年大翼豆出苗分别迟 3天和 2天 , 分枝早 13天和 2
天 , 枯黄迟 30天和 30天 , 生长时间分别长 26天和 32天。
2.2 生长特性
2.2.1 茎蔓生长动态 以最长茎 、 覆盖度表征参试品种的
生长动态 , 结果表明 (图 1、 图 2):播后 35天内 , 大翼豆
最长茎均略低于印度豇豆 , 播后 70天至生长后期则高于印
度豇豆;播后 70天内 , 大翼豆覆盖度均低于印度豇豆 , 播
后 80天至生长后期则高于印度豇豆。表明生长前期大翼豆
的生长速度慢于印度豇豆 , 而生长中 、 后期则快于印度豇
豆。
46 2005年第 4期
DOI牶牨牥牣牨牫牰牭牨牤j牣cnki牣f jnykj牣牪牥牥牭牣牥牬牣牥牫牫
                       福建农业科技
图 1 参试品种最长茎动态
图 2 参试品种覆盖度动态
2. 2.2 匍匐性 大翼豆与印度豇豆的株型均为匍匐型 , 但
前者匍匐性强于后者 。播后 10 ~ 35天 , 两者最长茎 /草层高
(下称茎高比) 差异不大 , 为 1.0∶1 ~ 1.2∶1。 35天以后 , 前
者茎高比迅速持续升高 , 在播后 70天 、 100 天 、 130 天 、
160天 , 分别达 3.4∶1、 4.1∶1、 6.0∶1、 8.3∶1;后者茎高比
则在播后 100天才缓慢升高 , 至播后 130天 、 160天才分别
达 1. 9∶1、 3. 0∶1。
2. 3 生产性能
2. 3.1 产草量 鲜草含水量测定结果:大翼豆低于印度豇
豆。大翼豆含水量为 73.3% ~ 80. 6%, 平均 75.7%, 后者
为 84.2% ~ 87.6%, 平均 85.9%。 2003、 2004年产草量结
果 (表 2), 鲜 、 干草产量大翼豆均高于印度豇豆 , 鲜草产
量分别高 22.7%和 12.3%, 但差异不显著;干草分别比对
照种高 37.8%和 104.2%, 差异显著和极显著。
表 2 参试品种产草量 ( kg /hm2)
年份 品种 鲜重 比对照±(%) 干重
比对照
±(%)
2003 大翼豆 6833 22.7ns 1853 37. 8*
印度豇豆 5567 1345
2004 大翼豆 13082 12.3ns 3390 104.2**
印度豇豆 11650 1660
注:**=1%显著水平 , * =5%显著水平 , ns=不显著。
2.3.2 营养物质含量 初花期干样营养物质含量测定结果
表明 (表 3):大翼豆营养价值高于印度豇豆 , 粗蛋白含量
高 5. 9个百分点 , 无氮浸出物则低于后者 6. 3个百分点。
表 3 参试品种初花期营养物质含量 (%)
品种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灰分
大翼豆 22. 2 2. 4 25. 4 36. 7 13. 3
印度豇豆 16. 3 3. 0 23. 3 43. 0 12. 3
2.4 抗逆性
2.4.1 耐旱性 2003年试验所在地出现严重的夏季高温 、
干旱 , 6 ~ 10月降雨量仅为正常年份的 40. 2%, 6、 7和 10
月份为干旱最严重时期 , 降雨量分别为正常年份的 3. 8%、
15. 8%和 11. 9%。在此气候条件下 , 大翼豆和印度豇豆均
表现出苗延迟 , 生长减缓 , 产量下降 , 部分植株死亡 , 与印
度豇豆相比 , 大翼豆耐旱性较差。 2003年大翼豆虽可正常
出苗 , 但比 2004年迟 7天 , 印度豇豆迟 6天;午间 , 大翼
豆叶片稍下垂 , 印度豇豆则稍卷曲 , 偶见黄叶;与 2004年
相比 , 大翼豆干物质产量下降了 45.3%, 而印度豇豆仅下
降 19.0%;大翼豆越夏成活率为 58.4%, 而印度豇豆为
66. 4%。但大翼豆仍表现出一定的耐旱性 , 有可能适应闽东
山地季节性高温干旱的气候。
2.4.2 耐寒性 耐寒性是多年生热带牧草引种的重要指标。
两年试期均于 12月下旬开始降霜。 霜后 2天 , 大翼豆草层
表层枯黄 , 但底层茎叶仍青绿;霜后 5天 , 地上草层均枯
黄。 2003年暖冬 , 部分植株地茎仍青绿 , 翌年可萌发;
2004年越冬率则为 0。说明大翼豆耐寒性较差 , 在闽东山地
很难自然越冬。
2.4.3 抗病虫 试验期间 , 印度豇豆在苗期 、 分枝期 、 开
花期均受蚜虫危害 , 虫害率分别为 50%、 80%、 60%, 而
大翼豆则没有发现病虫害。
3 小结
与对照种印度豇豆相比 , 大翼豆出苗略迟 、 分枝略早 、
枯黄迟 、 生长时间长 、 前期生长慢 , 中 、 后期生长快 、 匍匐
性更强 、 含水量低 、 产草量较高 、 营养价值高 、 不易滋生蚜
虫 , 但耐旱性较差。
多年生大翼豆虽耐寒性较差 , 无法越冬 , 但可在南亚热
带地区建立苗种基地 , 在闽东山地作一年生饲用绿肥试探栽
培。果园套种时可提早播种 , 并注意与果树保持距离 , 并及
时刈割利用 , 以免缠绕果树。
参考文献
1 陈慕松 .豆科牧草绿肥———圆叶决明引种试验初报 .闽东农业科
技 , 1997 (1):29 - 29
2 徐树传 , 黄建成 , 林国强 , 旱地豆科绿肥作物科杂 1号的选育及
应用研究初报 , 福建农业学报 , 1998, 13 (3):55 - 59
3 王利溥 , 王双 , 杨树明 .大翼豆适应性研究 .热带作物科技 ,
1995 (4):42 - 45
4 林洁荣 , 苏水金 , 福建南亚热带低山丘陵豆科牧草引种试验 .福
建农林大学学报 , 1997, 26 (2): 215 - 218
5 罗涛 , Casanova, A.闽北红壤区牧草引种与筛选研究Ⅱ .热带种
.福建农业学报 , 1999, 14 (1):6 - 11
472005年第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