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利他林、毒扁豆碱治疗精神药物急性中毒临床对比观察



全 文 :山东精神医学 20 1年第 4 1卷第 1期
· 临床研究 ·
利他林 、 毒扁豆碱治疗精神药物急性中毒临床
对比观察
王桂莲 魏一芳
【摘要】 目的 研究利他林与毒扁豆碱抢救精神药物急性中毒的疗效 。 方法 对 4 1例精神药物急性中毒
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分别利用毒扁豆碱和利他林治疗 ,观察疗效和副反应 。 结果 利他林组 20 例抢救成功 ,
成功率 10 % ;平均清醒时间为 13 . 26 小时 ;毒扁豆碱组 21 例 中死亡 1 例 , 成功 20 例 ,成功率为 95 . 24 % , 平
均清醒时间为 1 1 . 69 小 时 。 结论 利他林和毒扁豆碱对急性精神药物 中毒均有较好的疗效 , 二者无显著性
差异。 但利他林副作用小 ,安全性更高 。
【关键词】 精神药物中毒 利他林 毒扁豆碱
A 伪m碘lrI so n be 奴叭犯n m e吐ly IP址川da et 叨 d hP ys 胎住gn 血 e in 阮 saI Va ge of acu et an 廿阅油 o itCS ot 对a ” 15 . 肠 gn
命众记 n , 确 i 】恤 gn . No . 2 OH sP i at l of aZ “ 撬ua gn C iyt 27 1 16
【枷。 , c t】 0句ce “ v e : oT e v al u aet het ief ca y of m e ht y lp h en id a et adn 内 os s it邵 in ne in het s幽age of ac uet ant ip sy -
ch o tic s oxt ico is
. 攻晚价闭 41 n e切m it o p iat en st we er r an do lny as is gn e d ot cer ie ve ie ht er me ht y1Ph耐 d a t e or ph y s o s igt -
~
as we n as ht
e e压 c acy an d is de e fe e st w e er ob se Vr de
.
R es 川七 妞 of ht e 20 p a tienst of m e ht y lp h en 记aet g or u p we er
~
e s fu l ly
s al v卿 d , 助d het vae 斑唱e ver iv a l t im e was 13 . 26 h o u ls . sA ot ht e p hy s o s it g 孔m e g 心 u p , 20 of lZ piat esnt we er
bour hg
t ot il fe an d on ly l 山ed , het va e 斑唱e ver ival t加 e w as 1 1 . 69 h o明 . C o cn l u劝o n Bhot me t hy lp h ien daet o d 内 -
的日t i孚扭 n e hvae de if 苗et ief e ayC i n ht e s val 哪 of ac uet an it p斗e h o it e s t o x i e os i s an d ht e er 15 on 5 1, iif e ant d ife er cn e be -
wet en ht em hw i le ht
e fo mr
e r h a v e l e s s s ide e fe
e ts an d h ihg
e r s e e丽 yt .
【eyK , . n如 ] 劫 d p卿 ihot e s aot cos i s 施山贝灿 en ida t e 孙vso 垃咖 n e
急性精神药物中毒是精神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
在抢救中如何使用催醒剂并未取得共识 。 目前常用
的药物有利他林和毒扁豆碱 ,二者药理作用不同 ,毒
副反应也不尽一致 , 为探讨二药对急性精神药物中
毒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对 41 例病人进行了临床观
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
l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 91 年 1月至 199 年 12 月收治精神药
物急性中毒患者共 41 例 ,根据收治先后随机分组 ,
利他林组 20 例 ,其中男性 7 例 ,女性 13 例 ;年龄 巧

51 岁 ,平均 (28 . 8 士 6 . 93) 岁 ;轻度中毒 9 例 , 中度
中毒5 例 ,重度中毒 6 例 ;服精神药物种类有 :抗精
神病药物 13 例 ,三环类抗抑郁剂 2 例 ,抗焦虑药 2
例 , 多种药物 3 例 。 毒扁豆碱组 21 例 ,其中男性 9
例 ,女性 12例 ;年龄 18 一 5 0 岁 ,平均 ( 2 8 . 33 土 6 . 8 8 )
岁 ;轻度中毒 10 例 , 中度中毒 6 例 、 , 重度中毒 5 例 ;
服精神药物种类有 : 抗精神病药物 13 例 , 三环类抗
抑郁剂 3例 ,抗焦虑药 2 例 ,多种药物 3 例 。 以上资
料两组 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
1
.
2 严重程度判断标准
诊断标准按照陈颧珠主编内科学 (第三版关于
镇静催眠药中毒分类诊断标准 ) 。 轻度中毒 , 患者嗜
睡可唤醒 ,有判断力和定向障碍 ,步态不稳 , 言语不
清 ,各种反射存在 ,体温 、 脉博 、 呼吸 、 血压均正常 。
中度中毒 :浅昏迷 ,用强刺激可唤醒 ,不能答问 ,很快
``凡ù砂皆驭犷ù少台fL卜
, 作者单位 : 277 116 率庄市立第二医院
红ó括à船宙影黔即暇践鱿
进人昏迷 ,健反射消失 ,呼吸浅而慢 ,血压正常 ,角膜
反射 ,咽反射存在 。 重度中毒 : 深昏迷 ,早期可能有
四肢肌张力增强 , 下肢反射亢进 ,病理反射阳性 ,后
期全身肌肉驰缓 , 各种反射消失 , 瞳孔对光反射存
在 , 瞳孔有时散大 ,有时缩小 , 呼吸浅慢不规则或潮
氏呼吸 , 脉博细速 , 血压降低 ,可伴有肺水肿 、休克 、
尿少或尿闭川 。
1
.
3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常规洗胃 、导泻 、保肝 、纠正水电紊
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 中 , 重度中毒患者酌情给予降
颅压 、利尿药 、抗生素 、 吸氧等治疗 , 同时密切观察病
人的神志 、呼吸 、血压 、脉博的变化 ,并淮确记录病人
的清醒时间 。
利他林组 : 不论是轻 、 中 、 重中毒均用利他林
20 mg 加人 50 % GS 20 耐静推 ,如病人未见清醒 ,间隔
1小时重复一次 , 以后根据病人意识恢复情况确定
给药时间及用量 , 直至病人清醒为止 。 最小用量
4 0毗 ,最大用量 160 m g 。
毒扁豆碱组 :不论轻 、 中 、重度中毒均用毒扁豆
碱 1一 Zmg 加人 50 % GS 20 耐 静推 ,如不清醒并无不
良反应 , 间隔半小时重复一次 , 以后根据病人意识恢
复情况确定给药时间及用量 , 直至病人清醒为止 。
最小剂量 Zm g ,最大剂量 smg 。
1
.
4 疗效判定方法
以病人意识转为清醒为有效标准 , 即病人对周
围环境清晰了解 ,能正确回答间题 ,对事物有正确的
判断力 。
1
.
5 毒副反应及处理措施
利他林组二例出现心动过速 , 心率每分钟超过
120 次 , 给以西地兰 0 . 2 一 o . 4mg 缓解 。 毒扁豆碱组
3例表现呼吸抑制 ,表现呼吸浅快 , 给以呼吸兴奋剂
后缓解 , 2 例出现心率减慢 , 每分钟心率 48 次以下 ,
给以阿托品 0 . 5 一 lmg 后缓解 。
2 结 果
.2 1 抢救成功率
利他林组抢救全部成功 ,成功率达 10 % ,毒扁
豆碱组有 1例死亡 , 抢救成功率 95 . 24 % , (才二 1 .
26
, 尸 > 0 . 05 )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显示利他林和
毒扁豆碱对急性精神药物中毒有较好的疗效 。
2
.
2 催醒时间
利他林组清醒时间最短为 1小时 ,最长为 72 小
4 4
时 ,平均时间为 ( 13 . 26 士 7 . 83 )小时 。 毒扁豆碱组清 、
醒时间最短 0 . 5 小时 , 最长 24 小时 , 平均时间为
( 1 1
.
9 6 士 8 . 4 5 )小时 ( : 二 1 . 0 3 8 , P > 0 . 05 ) 。 两组无
差异性 。
2
.
3 毒副反应
利他林组在抢救中重点观察是否有血压增高 ,
共济失调 ,惊厥 ,心率加快等 , 20 例病人中出现心率
加快 2 例 ,每分钟心率 120 次以上 。 副反应发生率
为 0 . 1% 。
毒扁豆碱组重点注意是否有骨骼肌肌束震颤 、
呼吸的变化 、瞳孔缩小 、流涎 、 胃肠蠕动增强 、腹痛 、
腹泻 、 心率减慢等 ,后期是否有血压升高和脉速 、 支
气管痉挛等 。 21 例病人中出现呼吸抑制 3例 ,表现
为呼吸浅快 ,心率减慢 2例 ,心率每分钟 48 次以下 ,
副反应发生率为 0 . 24 % ,
两组比较 才= 0 . 2 17 , 尸 > 0 . 05 ,无显著性差异 。
3 讨 论
毒扁豆碱是一种抗胆碱醋酶剂 , 口服和注射均
极易吸收。 吸收后在体内分布很广 , 易透过血脑屏
障 。 在体内大部分为胆碱醋酶水解 , 仅小部分经尿
排出川 ,半衰期 1 . 5 小时 。 它能使胆碱能神经末梢
所释放的乙酞胆碱不致被灭活而积聚 , 作用于 M -
胆碱受体 ,可表现为完全拟似乙酞胆碱的作用 s[] ,如
流涎 、 瞳孔缩小 、 胃肠蠕动增强 、 骨骼肌肌束颤动 、 心
率减慢 、支气管痉挛等 ,小剂量可刺激呼吸 ,大剂量
可抑制呼吸 , 中毒时可产生呼吸麻痹而死亡 。
毒扁豆碱逆转精神药物中毒的机制尚不完全清
楚 。 精神药物中 , 如酚唾嚓类 , 三环类抗抑郁剂 , 均
具有抗胆碱作用 ,一旦过量和中毒 ,多会出现中枢性
抗胆碱症状 ,导致昏迷 、澹妄 、休克 、定问障碍 、痉挛 、
舞蹈样手足徐动 、 恐惧 、幻觉 、焦虑 、 动作不协调 、 瞳
孔散大 、窦速及心律紊乱 、 尿储留 、 口干 、皮肤干燥
等 。 有人认为毒扁豆碱逆转这些症状的机制在于使
体内乙酞胆碱浓度升高 ,并能拮抗多巴胺 ,去甲肾上
腺素 ,组织脑与 5 经色胺等生物胺 ,尤其是边缘系统
的多巴胺 。 本组应用毒扁豆碱的 21 例患者 ,抢救成
功率达 95 . 24 % ,平均清醒时间 ( 1 1 . 69 士 8 . 45 )小时 ,
说明疗效尚佳 。 但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呼吸抑制 3
例 ,表现为呼吸浅而快 ,推注过快时更易发生 。 心率
减慢 2 例 ,其中死亡 1例 ,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中毒时
间过长 ( 3 小时 ) ,失去了抢救时机 。
山东精神医学 2(X) 1年第 41 卷第 1期
利他林是呱嚓类精神兴奋药 , 能提高神经系统
活动 ,毒副作用较少 ,在体内代谢迅速 。 不良反应与
剂量有关 ,一般 日量在 30 mg 以内副作用很少 。 使用
大剂量易引起血压升高 、头痛 、心率加快 、 共济失调
和惊厥 。 利他林能对抗精神药物对大脑皮层和网状
结构的抑制作用 ,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 ,从而具有
催醒作用 4[J 。 本组利用利他林抢救的 20 例急性精
神药物中毒全部成功 , 成功率达 10 % , 但有 2 例出
现心率加快 ,其它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安全性很高。
以上资料证实利他林 、毒扁豆碱抢救急性精神
药物中毒均有效 ,利他林副作用较小 ,安全性更高 。
参考文献
1 陈颁珠主编 . 内科学 . 第三版 ,关于镇静催眠药中毒分类
诊断标准
2 江明性编 .药物学 .第三版 , 56 页
3 刘协和 .杨权主编 .精神科急诊医学 , 19 3 : 25 2 一 25 3
4 江开达 . 精神药物中毒急人院 112 例临床分析 . 上海精神
医学 , 19 5 , 7 ( 3) : 195
· 会议纪要 ·
国际古传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治疗疑难病症学术大会简介
丁勤章
国际古传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治疗疑难病症学术大
会于 2X( X) 年 12 月 2 日至 5 日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河
内市东方宾馆举行。 会议由越南卫生部主办 , 中国和新加坡
卫生部的官员出席了会议。 来自越南 、 中国 、 日本 、美国 、英
国、法国、澳大利亚 、瑞士 、 印度 、柬埔寨 、泰国 、老挝 、 缅甸 、 新
加坡 、马来西亚 、 菲律宾 、 印度尼西亚 、 韩 国等 25 个国家的
却 名代表参会。 有 40 篇学术论文在大会交流 。 论文涉及
到中医中药、 中西医结合 、 针炙 、 电针 、 针刀 、 推拿 、 按摩治疗
高血压病、冠心病 、糖尿病 、癌症 、脑血管病 、 烧伤 、 乙型肝炎 、
骨髓炎、颈椎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精神分裂症 、 老年性疾病 、
艾滋病 、戒毒等疑难病症的临床经验总结 、治则 、 方剂 、辩证
施治 、中药开发与利用以及科研的新进展 。 笔者应越南卫生
部部长玫 Ngco rT o n g 的邀请参加了这次国际学术会议 。 会
议语言是英文 。
通过学术交流 ,与会者普遍认为 , 中医中药在医治疑难
病症上是大有作为的 ,而且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 在东亚和北
欧的一些国家已广泛应用中医中药和传统疗法治疗疑难病
症。 我国是中医中药的发源地 , 至今在中成药的研制 、 产品
规模、剂型 、 包装 、 生产工艺 、 装备 、 厂房环境 、企业管理等方
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举世盛名 。 日本在中药的提纯 、 治
疗机理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展 , 名列世界前
茅。 日本 、 越南在胸以上外科手术中使用针刺麻醉的例数已
超过我国 。 针炙已进人美国医疗保险范畴。 一些强身健体 、
壮腰健肾 、 滋补营养的中成药已批准进人美国的保健市场 。
烧伤的中药治疗取得了比西药更好的效果 。 诸如辉瑞 、 强
生 、葛兰素 、施贵宝 、罗氏等知名的大制药公司已进人了中药
领域 。 英国允许进 口中成药。 荷兰建有欧州最大的中医药
中心 。 除中国外 ,越南 、 泰国 、 斯里兰卡 、 马尔代夫 、 柬埔寨 、
比利时 、朝鲜 、 韩国 、 日本等国的中医中药的应用是畅通无阻
的。 印度的瑜伽也有明显的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 被国
外称为 “ 丁氏疗法 ” 的电针治疗精神分裂症 、躁狂症 、 抑郁症
和意症等精神疾病的临床 、 病理和生化研究 、 丁氏电针治疗
仪的研制开发的大会交流 ,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和重
视 ,并获世界中医药学会颁发的金杯奖。
与此同时 ,也应清醒地看到 , 中药开发和科研的任务还
十分艰巨 ,通过美国 F DA 准字号药的历程还有相当的距离 ;
制定出一个世界公认的中药标准 (包括疗效的可控性和稳定
性 、 中药现代化 、产业化 、 国际化等 )还需要很大的投人和努
力 ; 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技术还需进一步地研究和推广。 此
外 ,除中西医结合外 , 中医药还要与基因医学 、 网络医学 、 纳
米医学 、超能医学等多学科 、高科技相结合 ,才是使中医中药
大踏步地走向世界的新思路 。
。 作者单位 : 05 众) 7 1 河北省精神科学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