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毛果鱼藤藤茎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全 文 :图 7 红帽顶粉末图(×200)
1.草酸钙簇晶 2.非腺毛 3.纤维 4.木栓细胞
5.草酸钙方晶 6.导管 7.淀粉粒
3.4  粉末 棕褐色或棕绿色 ,气微 、味苦。 ①薄壁
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 ,草酸钙棱角较尖 ,直径约
73.0 ~ 53.0 μm。 ②有众多的非腺毛 ,均为单细胞 ,
细胞壁有厚薄两种 ,直径约 21.0 ~ 34.6 μm , 长约
322 ~ 505 μm。 ③韧皮纤维的细胞壁厚 ,呈棱状 ,木
纤维的细胞壁较薄 ,直径约 51 ~ 110 μm。 ④木栓细
胞碎片多见。 ⑤具缘纹孔导管多见 , 直径约 42 ~
136 μm。 ⑥草酸钙方晶直径约 42.0 ~ 136 μm ,较
大。 ⑦淀粉 ,呈类圆形或椭圆形 ,脐点多为点状 ,层
纹不明显 ,直径约 14 ~ 40 μm。 (见图 7)
4 小结
在显微特征中 ,红帽顶的茎横切面 ,在中柱部位
有许多的纤维束 ,并排列成环状 ,薄壁细胞内含有众
多草酸钙簇晶 。叶的横切面 ,在中脉维管束中分隔
两个维管束 ,并且具有髓部 ,以上特征为红帽顶药材
的生药学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第二
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2:603.
[ 2] 江苏新医学院编 . 中药大辞典 . 上册 . 上海:人民出版
社 , 1975:1009.
(2006 - 04 -10收稿)
毛果鱼藤藤茎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杨立芳 1 ,于 伟2 ,杨东爱 3
(1.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南宁 530006;2.吉林省白山军分区卫生所 ,吉林白山 134300;3.广西民族医药研
究所 ,广西南宁 530007)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6)11-1162-03
作者简介:杨立芳 ,女 ,主管药师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及仪器分析 ,电话:13977166549。
  毛果鱼藤 Derris eriocarpa How为豆科鱼藤属植
物 ,分布在广西 、云南一带 ,别名土甘草 、鸡血藤 、美
丽相思子 、藤甘草等 ,其藤茎具有利尿除湿 、镇咳化
痰的功效 ,民间用以治疗肾炎 、膀胱炎 、尿道炎 、咳
嗽 〔1〕等症 。目前对毛果鱼藤的研究只限于化学成
分方面 〔2〕 ,未见有药材鉴定方面的研究。本文对毛
果鱼藤的藤茎进行了性状与显微特征的研究 ,为本
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
毛果鱼藤采自广西 ,经吉林省白山市药品检验
所宋文耆主任药师鉴定为豆科鱼藤属植物毛果鱼藤
Derris eriocarpa How的藤茎 。
1  性状
本品为长圆柱形 ,表面灰棕色 , 有不规则的纵
沟 ,表面有众多横长突起的皮孔 ,有的皮孔数个相
连。质坚实 ,不易折断 ,断面韧皮部灰白色 ,木质部
灰黄色 ,导管众多 ,呈空洞状 ,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
排列成数层同心环 。初生木质部灰白色 ,射线致密 ,
呈放射状排列 。髓部小 。气微 ,味微甜 。见图 1。
图 1 毛果鱼藤茎
2 显微特征
1162 中药材第 29卷第 11期 2006年 11月
DOI牶牨牥牣牨牫牳牰牫牤j牣issn牨牥牥牨牠牬牬牭牬牣牪牥牥牰牣牨牨牣牥牨牰
图 2 毛果鱼藤藤茎横切面组织构造
A.横切面简图 B.横切面详图
1.木栓层 2.皮层 3.分泌细胞 4. 中柱鞘石细胞环带
5.韧皮部 6.韧皮纤维 7. 韧皮射线 8.形成层 9. 木
质部 10.木射线 11.木纤维 12.导管 13. 初生木质
部 14.髓 15.淀粉粒
图 3 毛果鱼藤藤茎粉末显微图
1.纤维 2.木栓细胞 3.导管 4. 石细胞 5.木射线细
胞 6.木薄壁细胞 7.棕色块 8.淀粉粒
2.1 藤茎横切面 (直径 2.9 cm) 木栓层为数列
木栓细胞。皮层细胞近 10列 ,切向延长 ,偶见石细
胞团散在 ,分泌细胞 10数个相集在一起 ,断续排列
成环 ,分泌物黄棕色 ,充满整个细胞。中柱鞘为石细
胞团组成的环带。维管系统异型 ,由多数维管束排
列成数轮同心形圆环。韧皮部纤维束众多 ,类长多
角形 ,层层排列成环状 ,多者达 20余层 ,韧皮射线波
浪状弯曲 ,纵向穿插其间 ,韧皮射线细胞 2 ~ 4列 ,径
向延长。形成层不明显 ,细胞被挤压成长多角形 ,断
续成环状 。木质部导管大 ,直径至 300 μm ,多单个
散在 ,少两个并列 ,多数内壁上附有黄色分泌物 ,木
射线细胞径向延长 ,木纤维束少 ,多分布于导管附
近。初生木质部导管稀少 ,直径至 120 μm ,木射线
为一列长卵圆形细胞 ,内含棕色分泌物 ,放射状排
列 ,木纤维细胞壁增厚 ,排列整齐 。髓小 ,居中 ,环髓
细胞类方形 ,壁增厚 ,具纹孔 ,髓薄壁细胞类圆形。
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见图 2。
2.2 粉末 粉末灰黄色 。石细胞类圆形 、长方形 ,
直径至 65 μm ,孔沟明显。纤维直径至 35μm ,多碎
断 ,断端平截 , 末端渐尖 ,胞腔明显 , 壁厚 8 μm 左
右。导管多破碎 ,多为具缘纹孔导管 ,直径 60 μm
左右 ,纹孔口裂缝状 ,少见网纹导管。木栓细胞表面
观多角形 ,直径 51 μm左右。垂周壁平直 。木射线
细胞类方形 ,长至 55 μm ,宽至 45 μm ,细胞壁呈连
珠状 ,其上有纹孔 。木薄壁细胞长条形 ,长至 300
1163 中药材第 29卷第 11期 2006年 11月
μm ,宽至 70μm ,其上有纹孔 。棕色块类方形 、长方
形 ,直径 35μm左右。淀粉粒圆形 、椭圆形 ,单粒或
复粒 ,多数个相聚 ,脐点不明显 ,直径至 12 μm。见
图 3。
参 考 文 献
[ 1] 江西新医学院编 .中药大辞典 .下册 .上海:人民出版
社 , 1997:2698.
[ 2] 江苏植物研究所 .新华本草纲要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 , 1991:127.
(2006 - 05 -10收稿)
青蒿的质量及其与伪品臭蒿和易混品茵陈的 HPLC鉴别
令亚萍 ,刘建利 ,王玉英 ,赵红岩 ,房敏峰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 710069)
  摘要 建立一种不经衍生测定青蒿素含量的方法 ,并结合色谱图鉴别青蒿样品的真伪与质量的优劣。采用反
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以 ODSC
18
(4. 6 mm ×150 mm , 5 μm)为色谱柱 , 乙腈 /水 55%(v /v)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203
nm , 流速 1.0 m l /m in, 柱温 40℃。青蒿素线性范围为 0. 05 ~ 10 mg /m l( r=0. 9999);回收率为 102. 5%, RSD为
1. 59%,以内标标准曲线定量测定。以色谱 8强峰作为青蒿的特征 , 可与伪品臭蒿及易混品茵陈区别。结论:本法
简便 、快速 、准确 、重现性好 ,适用于青蒿原料真伪及质量优劣的评价。
关键词 青蒿;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臭蒿;茵陈;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1-4454(2006)11-1164-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30070905)、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青蒿是一味效高价廉易得的中药 , 《中药大辞
典》称它具有清热 、化湿 、解暑 、除蒸 、截疟 、杀虫等
功能。主治夏令感冒 、中暑 、温病寒热往来 、湿热黄
疸 、骨蒸劳热或原因不明的低热 、截疟等多种疾病 。
20世纪 70年代初我国科学家从中药青蒿中发现了
抗疟药青蒿素 ,它对脑型及抗氯喹恶性疟疾有特殊
疗效 ,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1-5〕 ,是世
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药物。我们在测定青蒿
素时发现它在青蒿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用于提取青
蒿素的栽培青蒿含量高达 0.7%,而有些市售青蒿
含量约为 0.1%,甚至不含青蒿素 ,但其他主要成分
都存在 。虽然不同产地青蒿的青蒿素及其他成分的
相对含量变化较大 ,但只要是青蒿 ,其主要色谱峰都
会出现 。常见的伪品臭蒿和易混的茵陈不但不含青
蒿素 ,其主要成分也不同 ,因此使用 HPLC方法可以
用于青蒿真伪和优劣的判断。对青蒿真伪的鉴别可
依据样品主要色谱峰的匹配。对于质量的鉴别 ,特
别是用于提取青蒿素的样品以测定其含量的方法进
行 。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 、试剂与样品 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系
列 ( SCL-10AVP、 LC-10ATVP );检 测 器 (SPD-
M 10AVP);电子天平 (北京塞多利斯天平有限公
司)。青蒿素对照品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提供 );甲醇和乙腈为色谱纯 (美国 Fisher公司 );石
油醚 (30℃ ~ 60℃)和萘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提
取青蒿素的青蒿样品由西安天一生物技术工程公司
提供 ,系购自四川 、重庆等地的栽培品种 。本地青
蒿 、茵陈及臭蒿采自西安市长安区的野生品种 ,经西
安市药检所谢志民研究员鉴定分别为 Artem isia An-
nua , Artem isa capillaris和 Artem isia hedinii。
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Shim-pack VP-ODSC18
(150 mm ×4.6 mm , 5 μm);柱温:40℃;流速相:乙
腈-水(55∶45);流速:1.0 m l /m in;检测波长:203
nm;进样量:20μl。
1.3 测定步骤
1.3.1  青蒿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青蒿
素对照品 250mg于 25 m l容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 ,
定容至刻度。
1.3.2  内标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萘 15 mg于 25
m l容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 , 定容至刻度 ,取此溶液
2.5 m l于 25 m l容量瓶中 ,加甲醇定容至刻度 。
1.3.3  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青蒿 (臭蒿 、茵
陈)细粉 2 g(自然干燥 ,过 60目筛),以石油醚为溶
剂 ,用索氏提取器提取 6 h,挥干石油醚 ,用甲醇溶解
残渣 ,转入 25 m l容量瓶 ,定容至刻度 ,用 0.45 μm
1164 中药材第 29卷第 11期 2006年 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