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紫苜蓿



全 文 :中国水土保持 1 9 9 4. 5
· 草木群芳谱 · 广 ; 生长期间多次XJ l割或受破坏后仍能旺盛生长 , 再生
能力强 , 实为山区优 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
紫首楷的枝叶含有较高的氮 、磷 、 钾养分和蛋白质 、
脂肪 、 维生素等成分 ,无臭 、 无味 ,营养价值高 , 适 口性
好 , 既是各种家畜喜食的一种优质饲料 , 同时又是肥效
较好的绿肥植物 。 由于紫曹楷再生力强 , 因此可多次XlJ
割 , 压青铡碎沤肥或用作饲料 。 但是 , 每年最后一次刘
割不应太晚 , 以便其在入冬前有足够的时间聚积养分 ,
从而安全越冬 。
紫首蓓根瘤的年固氮量为 1Z 7 k g / h m Z , 它不但能提
高鲜草和种子的产量 , 而且能培肥地力 , 增产效果一般
在 10 %一 15 % 。 紫首箱作为绿肥植物栽培 , 在农业上是
一种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 。
紫首蓓
紫首楷 (匆触纽翔卿 烈云刀 L . ) , 又名紫花首楷 、 首楷或
楷草 , 在我国为栽培植物 ,广泛分布于西北和华北各省
区 。 三 、 栽培管理技术
一 、形态特征与生物生态学特性
紫首楷为多年生宿根性豆科草本 。 主根粗大 , 可深
入土层 Zm 以上 ;侧支根发达 , 大量分布于 0一 3 0c m 土
层中 。 茎直立 , 光滑 , 分枝很多 。 叶为三出复叶 , 小叶倒
卵形或倒披针形 , 长 l 一 cZ m , 宽约 0 . sc m , 先端圆 , 上部
叶缘有锯齿 , 叶两面有白色长柔 毛 , 托叶披针形 ,先端
尖 , 有柔毛 , 长约 5~
。 总状花序腋生 ;花冠操形 ,紫色 ,
长于花曹 ; 花尊有柔毛 。 荚果螺旋形 , 有疏毛 ,先端有
嚎 ;种子数粒 , 肾形 , 黄褐色 , 千粒重 2 . 5一 3 . 09 。 种子含
油 10 %左右 。
紫曹楷喜温暖和 比较干燥的气候 , 抗旱 , 耐寒 , 抗盐
碱 ,耐痔薄 ,适应性广 , 抗风沙能力强 。 苗期生长缓慢 , 1
一 2 年后生长茂盛 。 幼苗期能忍受零下 3一 4 ℃的低温 。
根系能经受零下 20 ℃左右的低温 。 紫首楷对土壤要求
不严 , 但在 p H 值为 5 . 6一 8 . 0 的壤质土上生长得最好 。
二 、 水保效益及经济价值
紫首蓓枝繁叶茂 , 大面积栽种时能很快覆盖地面 ,
特别是紫首稽具有密而小且易浸湿的叶子 , 持水量较
大 ,从而可有效地截留降水 , 减少地表径流 。 不仅如此 ,
紫首楷的根系也非常发达 。据调查 , 栽种 3 年的紫首蓓 ,
其根量平均每公顷约达 3 7 5 0一 4 5 0 0 kg ,大量分布于 0
~ 3 0C m 的土层 。 根系固氮 , 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
大量的侧支根纵横交错形成强大的根系网络及其固氮
作用 , 不仅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 而且能改善土
壤的理化性质 ,增强土壤的持水性和透水性 ,从而起到
保持水土的作用 。 另外 ,紫首楷适应性强 ,可栽种范围
·
2 6
·
(一 )整地与播种技术
紫首楷种子小 , 顶土力弱 ,播种前 , 土地要深耕 、 整
细并耙平 。 紫首楷春 、 夏 、 秋三季均可播种 。 华北地区一
般在 3 月中旬到 4 月或初夏播种 , 若管理得好 , 当年即
可刘割利用 , 同时有利于植株安全越冬 。 秋播一般在 10
月初 , 这时杂草危害较小 ,但当年不能利用 。 如果是高
寒地区 ,还会影响植株越冬 。
播前先将种子混砂轻搓 , 以划破种皮 , 提高发芽率 。
处理过的种子接种根瘤菌并拌磷肥播种 , 可提高肥效 ,
促进苗期生长 。 但应注意 , 过磷酸钙对根瘤菌有毒害作
用 , 二者应分开施用 , 钙镁磷肥或磷矿粉可与菌肥混合
使用 。
目前常用的接种根瘤菌的方法是拌种 。 菌肥拌种
应在室内或 田间荫蔽处进行 。 拌了菌肥的种子应在当
天播种完 。 从拌种到播种整个过程应尽量避免 日光照 ,
以免紫外线杀死根瘤菌 。 播种最好在下午进行 。 如未拌
种或拌种效果不好 ,可追施菌肥 。 一般方法是将菌肥调
成稀薄的菌液进行泼浇 , 也可将菌肥拌细土或沙撒施 ,
但以泼浇效果为好 。
播种一般多采用条播 ,也可撒播或点播 。 条播时行
距约 2 6c m , 每公顷播量 7 . 5一 1 5 kg 。 播后宜浅耙覆土 。
(二 )苗期管理
紫首楷苗期要适当中耕除草 , 并追施少量氮肥 ;干
旱季节应适当灌水 , 以促进幼苗生长 。
(三 )留种技术
紫首楷留种应选择 2 年生以上 、 植株健壮且分布均
匀的地块作为留种地 。 留种地当年不 xl} 割青草 , 初花期
喷施磷酸钙溶液 、 铝酸溶液等 , 以提高产种量 。 由干种
子成熟期不一致 , 因此 , 当 75 %的英果变为黄褐色时应
立即采收 , 以减少落荚落粒 。 收后及时晒干 ,脱粒 , 扬净
贮藏 。
( 山 西林 业学校 崔爱萍 王年锁 )
间 , 是很好的薪材 ;叶子的粗脂肪含量为 4 %一 7 . 35 % ,
粗 蛋白含量 8% 一 18 % , 可用作饲料 ; 嫩枝和叶含 N
1
.
3 4% 一 3 . 1 0% , 含 P 0 . 0 7 1%一 0 . 1 8 2 % , 含 K 0 . 5 6 %
一 2 . 02 % ,是优良的绿肥 ;多年生枝条粗纤维含量高 , 比
较柔韧 , 在民间用途广泛 。
甘蒙锦鸡儿是青海浅山地区干旱 阳坡上广泛分布
的一种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 , 其在黄土高原的恶劣环境
中所起的生态作用远远大于其自身的经济价值 。 甘蒙
锦鸡儿萌生力强 , 在一些乔 、 灌木不能生长的干旱阳坡
和其它树种难以成活的红土地带 , 可率先侵入 , 成为先
锋种 ,但由于人为破坏等原因 , 多形成零星分布的甘蒙
锦鸡儿纯林灌丛 。 其枝叶重叠 ,截留降水 , 减少径流 ;林
下枯枝落叶层吸水量很高 , 5~ 厚的枯枝落叶层可吸
水 149 . 5t / hm Z ;枯落物的分解还可增加土壤的腐殖质 ,
有利于土壤形成团粒结构 , 提高土壤的肥力 、透水性和
持水量 ,这为干早地区植被的恢复奠定了土壤环境基
础 。 甘蒙锦鸡儿根系发达 , 在土层 s m 以下还有分布 , 而
且盘根错节 , 提高了土壤的 固持力 ,增加了土壤的抗剪
强度 , 从而减少了滑坡 、 塌方等形式的土壤侵蚀 。
甘蒙锦鸡儿
甘蒙锦鸡儿 (。 即啊切心 赶尹政邢 5 K o m . ) , 俗称猫儿刺 , 豆
科锦鸡 儿属 , 自然分布 于青海 、 内蒙古 、 山西 、 陕西 、 甘
肃 、 四川等省 ,是一种抗干早 、 耐瘩薄的绿化荒山优良先
锋灌木 。
三 、 开发利用途径
一 、 形态特征及生态学特性
甘蒙锦鸡儿为落叶直立灌木 , 多分枝 ,高达 Zm 。 树
皮灰褐色 , 有光泽 ; 小枝细长 , 灰白色 , 有条棱 。 长枝上
的托叶硬化成针刺状 , 短枝上的托叶月兑落 ;叶柄短 , 长约
4
~
; 小叶 4 , 假掌状排列 ,倒卵状披针形 , 长 3一 1 0~
,
宽 1一 3m m , 有毛或无毛 , 顶端圆 , 有针尖 。 花梗单生 , 中
部以上有关节 , 无毛 , 长 10 一 1 5m m ;尊筒状 , 基部显著
偏斜成囊状凸起 , 外面无毛 ,曹齿三角形 , 有针尖 ,边缘
有短毛 , 长约 l m m ;花冠黄色 , 旗瓣近圆形 , 长约 2 0~
,
宽约 巧~ , 翼瓣长椭圆形 , 先端圆 , 与旗瓣等长 , 宽约
s m m
。 子房线形 , 有疏毛 , 长约 16 ~
。 荚果圆筒形 , 无
毛 , 长 2一 3 . s e m , 宽 3一 s m m 。 花期 6一 7 月 , 果期 8 月 。
甘蒙锦鸡儿在青海分布于年均气温 3一 8 . 7℃ 、 年
降水量 2 0 0~
、 海拔 2 0 0 0一 3 6 0 0m 的干旱 山坡及荒漠
滩地 , 耐干旱府薄 , 耐盐碱 , 耐平茬 , 受外部环境因子影
响较小 ;喜光 , 在光照充足的山坡 、 梁弗顶自然分布多 ,
生物量大 , 郁闭度高 ;对土壤要求不严 , 特别是在红土上
亦生长良好 。
对现存的甘蒙锦鸡儿资源 , 首先应加强保护 ,防止
乱砍滥伐 ;其次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在荒山荒坡上
大力发展人工栽培种群和群落 , 以发挥其保持水土 、 绿
化荒山的先锋作用 。 在贫困少薪地区 ,可选择立地条件
较好的山地 ,营造甘蒙锦鸡儿薪炭林 , 解决群众的烧柴
问题 。 另外 , 还可利用甘蒙锦鸡儿枝条柔韧的特性 , 大
力发展手工编织副业 。
甘蒙锦鸡儿栽培以 种子繁殖为主 。 其花期 、 果期
长 , 种子成熟不一致 , 英果从植株的基部向顶部逐渐成
熟 ,而且成熟后 , 荚果自动爆开 ,种子跳出很远 ,这给种
子的采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 因此 ,采集种子要及时 ,
一定要做到随熟随采 。 采收的英果去果皮后装袋 , 放阴
凉干燥处贮存 ,待春季或雨季开始时撤播或点播均可 。
一般在荒山 、 裸地上 , 只要有一定的土坡及水分 ,种子即
可萌发生根 . 雨季播种出苗率更高 。
(青海省水保局试验站 王文抑 )
(本栏责任编辑 杜亚 娟 )
二 、 利用价值与水土保持作用
甘蒙锦鸡儿的枝条热值在 1 9 2 2 8一 2 0 9 0 0灯 / k g 之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