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银荆林冠下天然更新的研究



全 文 :银荆林冠下天然更新的研究
吴梅英
(福建省古田县林业局 ,福建 古田 352200)
摘要:为探索银荆林冠下天然更新可行性 , 在主伐利用前用浅锄 、割灌等方法研究其与幼苗产生和生长的关系 , 发现处理
间 、处理与对照间在幼苗株数和生长上存在极显著差异 。试验表明 ,可以在主伐利用前 , 采用浅锄 、割灌等措施促进银荆林
冠下天然更新 ,且盖度控制在 0.5 ~ 0.1 之间为佳。
关键词:银荆;天然更新;浅锄;割灌;盖度
中图分类号:S792.99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51(2001)02-0032-03
Study on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Acacia dealbata under Canopies
WU Mei-ying
(Forestry Bureau of Gutian County , Gutian 352200 ,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Acacia dealbata under canopies , the relation betw een shallow
hoeing and bush-cutting methods(used before the final felling utilization)and seedlings production and grow th was studied.It was
found that during the treatment there was an extremely evident difference betw een the number and g row th o f treated seedling s and
those of control seedling s.Th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adopting shallow hoeing and bush-cutting measures before the final felling
utilization could promo te the natural reg eneration of A.dealbata under canopies and it was better to control the coverage between
0.5 ~ 0.1.
Key words:Acacia dealbata;Natural reg eneration;Shallow hoeing;Cutting bush;Coverage
  银荆(Acacia dealbata Link.)又名圣诞树 、澳洲白色金合欢 ,原产澳大利亚 ,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州南
部 ,南澳大利亚和塔斯马泥亚岛等地。银荆为常绿乔木 ,属含羞草科金合欢属的一个阳性树种 ,速生丰产 ,
栽培 4a后 ,平均树高达 5m ,胸径达 4.7cm ,最大高达 7.6m ,胸径 16.1cm 。银荆幼树 1 ~ 8年生高生长和
径生长都很快 ,但径生长快于高生长 ,3年生郁闭成林 ,5年生以后生长趋慢 ,第 8a 生长基本停止。在Ⅰ 、
Ⅱ级立地条件下 ,均能生长良好 ,1hm2 营造 7500株 ,第 5a 开始间伐 , 1hm2 可间伐 15m3 ,第 8a主伐 ,可产
材75m3·hm-2 。福建省古田县为解决本县栽培食用菌原料严重不足问题 ,于 1988年从云南省林科所树
木园引进银荆种子进行育苗和试种 ,全县推广面积 300hm2 。1993年福建闽东食用菌研究所利用间伐银
荆木屑栽培香菇 、银耳 ,结果表明银荆原料性能与粟栲 、米槠 、枫香等乡土树种没有差异 ,取得较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古田县松吉乡罗华村 ,东经 118°48′15″,北纬 26°35′10″,海拔 380m ,属丘陵山地 ,土
壤为黄红壤 ,南坡 ,排水良好。平均年气温 16 ~ 21℃,年降水量 1600 ~ 1800mm ,无霜期 265d ,属中亚热带
季风气候 ,光照充足 ,年相对湿度 36%~ 81%。主要植被为芒萁骨 、刚竹 、黄檀 、小叶冬青 、石砾 、小叶赤楠
等。试验地设在 11年生的银荆林冠下 ,该林分平均树高 8m ,胸径 14cm ,保存密度为 1950株·hm-2 ,植被
平均盖度 0.8 ,坡度 10°。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000年 2月中旬 ,在林分下分别用浅锄(锄 3 ~ 5cm)、割灌 、不处理(对照)等 3种方式进行试验 。采
 收稿日期:2000-09-14;修回日期:2001-04-15
 作者简介:吴梅英(1965-), 女 ,江苏宿迁市人 , 古田县林业局工程师 ,从事食用菌原料林栽培研究。
第 28 卷 第 2 期
2 0 0 1 年 6 月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Jour of Fujian Forestry Sci and Tech
Vol.28 No.2
Jun., 2 0 0 1
DOI :10.13428/j.cnki.f jlk.2001.02.009
用 3个处理 3个重复的随机区组排列设计 ,样地大小 4m×4m 。3月上旬长出幼苗 , 2000年 6月上旬进行
调查 。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地处理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3.1.1 林地处理与苗木株数的关系 不同处理林
地林冠下天然更新的苗木株数见表 1。经方差分
析:区组间 F 1=2.23672.75>F 0.01 =18.0 ,表明区组间不存在显著差
异 ,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 q检验法差异显
著性检验 ,表明浅锄与对照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浅
锄与割灌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割灌与对照间存在极
   表 1 林地处理与苗木株数的关系 单位:株
处理 重复(区组)Ⅰ Ⅱ Ⅲ 总和 平均
浅锄 200 184 192 576 192
割灌 112 116 108 336 112
对照 16 0 0 16 5.33
总和 328 300 300 928
平均 109.33 100 100 309.33
显著差异 。
这是因为银荆是浅根性树种 ,在表土 5cm 以下密布众多根系 ,有的甚至裸露地表 ,而碰伤的根系会萌
发不定根 ,并在适宜条件下长出幼苗 ,尤其是春季 。割灌容易踏伤裸根和少部分浅根而产生不定根 ,所以
会极显著增加幼苗数量。而浅锄不仅会碰伤裸根 ,而且会使许多浅根碰伤而产生不定根 ,所以更是对幼苗
株数产生极显著增加作用 。但与割灌相比 ,虽有增多 ,却不存在显著性 ,因为浅锄相对割灌 ,虽然更有机会
碰伤浅根 ,但它们中部分在浅锄过程中受到压埋 ,而压埋在土中的不会诱发不定根 ,所以浅锄虽然优于割
灌 ,但没有显著性。
3.1.2 林地处理与苗木高生长的关系 各处理的
苗高生长调查结果见表 2。经方差分析:区组间 F1
=0.69F 0.01=
18.0 ,表明区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处理间存在极
显著差异。通过 q检验法差异显著性检验 ,表明浅
锄对苗木高生长有极显著作用 ,割灌对苗木高生长
只有显著作用 ,且浅锄与割灌相比 ,不存在显著差
异。
这是因为割灌有利于幼苗周围形成一定单独
生活空间 ,有利于光合作用 ,也有利于从土壤中得
到养分 ,所以对幼苗生长很有帮助 ,表现为高生长
显著增加。浅锄效果优于割灌是因为浅锄还具有
疏松土壤作用 ,更有利于幼苗根系得到养分。
3.1.3 林地处理与苗木地径生长的关系 各处理
的苗木地径生长调查见表 3。经方差分析:区组间
F 1=0.13F0.01
=18.0 ,表明区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处理间存在
极显著差异 ,通过 q检验法差异显著性检验 ,表明
   表 2 林地处理与苗木高生长的关系 单位:cm
处理 重复(区组)Ⅰ Ⅱ Ⅲ 总和 平均
浅锄 27.6 27.19 28.84 83.63 27.88
割灌 20.75 22.00 19.40 62.15 20.72
对照 6.5 0 0 6.50 2.17
总和 54.85 49.15 48.24 152.28
平均 18.28 16.40 16.08 50.77
   表 3 林地处理与苗木地径生长的关系单位:mm
处理 重复(区组)Ⅰ Ⅱ Ⅲ 总和 平均
浅锄 2.2 3.2 2.8 8.2 2.73
割灌 2.0 2.1 1.9 6 2
对照 0.8 0 0 0.8 0.27
总和 5 5.3 4.7 15
平均 1.67 1.77 1.57 5
浅锄 、割灌对苗木地径生长都有极显著增加作用 ,且浅锄与割灌相比 ,存在显著增加作用 。
与高生长道理一样 ,因为浅锄或割灌有利于幼苗生长。至于径生长表现不仅是显著差异 ,而且是极显
著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银荆径生长快于高生长的缘故 。浅锄与割灌相比 ,地径生长也具有显著差异 ,这可
能是由于浅锄的其中 2个样地 ,连生幼苗较多 ,这在调查统计上表现为径生长相对偏大 ,且连生的幼苗由
于植物营养作用在径生长上相对影响高生长 ,结果使高生长相对偏低。这也是浅锄与割灌在高生长上不
存在显著差异原因。
·33·第 2 期 吴梅英:银荆林冠下天然更新的研究
3.2 盖度与苗木生长的关系
处理前整个林分植被平均盖度为 0.8 ,浅锄的 3块样地盖度都降为 0.1 ,割灌的 3块样地盖度均降为
0.5 ,1个对照样地盖度为 0.5 , 2个对照样地盖度为 1。对不同盖度各重复样地的苗木株数 、树高 、地径进
行调查 ,结果见表 4。
表 4 盖度与苗木(株数 、高 、地径)生长的关系
盖度 株数/株 苗高/ cm 地径/ mmⅠ Ⅱ Ⅲ Ⅳ 平均 Ⅰ Ⅱ Ⅲ Ⅳ 平均 Ⅰ Ⅱ Ⅲ Ⅳ 平均
0.1 200 184 192 192 27.6 27.19 28.84 27.88 2.2 3.2 2.8 2.7
0.5 112 116 108 16 88 20.75 22.0 19.40 6.50 17.16 2.0 2.1 1.9 0.8 1.7
1 0 0 0 0 0 0 0 0 0
3.2.1 盖度与苗木株数的关系 表由 4可见 ,盖度越低苗木株数越多 ,盖度为 1时苗木树数为 0 ,经方差
分析 ,组间与组内均方比 F =19.46>F0.01=10.9 ,所以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再通过 S 检验(计算过程
略),结果表明盖度 1与 0.5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盖度 0.5与 0.1间存在显著差异 ,而盖度 1与 0.1间存在
极显著差异。
这是因为无论采取何处理 ,对于样地整体而言 ,一方面当盖度从 1降至 0.5 时 ,由于触碰根系而产生
不定根并长出幼苗 ,表现为幼苗从无到有 ,但由于 0.5盖度水平包含有不经处理的对照 ,而对照没有经过
特别触碰而诱发不定根过程 ,只有自然界偶然因素而萌发的幼苗 ,株数很少 ,这样使得 0.5盖度整体水平
较低 ,与 1盖度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当盖度从 0.5继续降为 0.1时 ,由于处理力度加大 ,产生更多幼苗 ,
故盖度 0.1与 0.5盖度差异显著。
3.2.2 盖度与苗木高生长的关系 由表 4可见 ,盖度 0.1的苗木平均高为 27.88cm ,盖度 0.5的苗木平
均高为 17.16cm ,方差分析表明:组间与组内均方比 F =17.89>F 0.01 =10.9 ,所以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
再通过S 检验 ,结果表明盖度 1与 0.5间差异显著 ,盖度 0.5与 0.1间差异不显著 ,盖度 0.1 与 1间差异
极显著。
这是因为盖度从 1降为 0.5时 ,单位株数幼苗生长空间增大 ,光照 、养分增多 ,幼苗生长更好 ,并在盖
度 0.5时已经表现出显著性。但由于幼苗生长所需空间有一定饱和性 ,故盖度降到一定程度 ,对幼苗生长
不再有显著影响 ,表现为盖度 0.5降为 0.1时 ,幼苗生长没有显著增加。
3.2.3 盖度与苗木地径生长的关系 由表 4可见 ,盖度 0.1的苗木平均地径 2.7mm ,盖度 0.5的苗木平
均地径 1.7mm ,经方差分析:组间与组内均方比 F=16.63>F0.01=10.9 ,所以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再通
过S 检验 ,结果表明盖度 1与 0.5间差异显著 ,盖度 0.5与 0.1间差异不显著 ,盖度 0.1与 1 间差异极显
著。这种结果与盖度对高生长影响相似 ,原因也一样。
4 小结
浅锄 、割灌均有促进幼苗产生和生长作用 ,且浅锄作用更显著。盖度 0.5 ~ 0.1时 ,幼苗株数 、高生长 、
径生长达到最佳组合 ,所以 ,在主伐利用前 ,采用浅锄或割灌措施促进银荆林冠下天然更新 ,且盖度控制在
0.5 ~ 0.1之间为佳。浅锄效果优于割灌。但在陡坡或水土流失地 ,为防止水土流失只能用割灌处理 。
参考文献:
[ 1] 北京林业大学.数理统计(第三版)[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3.
[ 2] 郑鹤龄.银荆引种及造林技术研究[ J].福建林业科技 , 1994 , 21(4):58-61.
·34·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28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