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年 $ 月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 !#
第 #* 卷第 ! 期 !#$%&% ’()*$+, (- .%/#0+, 12& +,-(#*( .,(!
/下转第 #0 页)
伴刀豆素 3对红细胞在切变流场中取向的影响
李田勋 #,吕 磊 #,苑连美 !,王凤斌 #,唐可欣 #) 赵仁宏 #,刘发明 #,李淑玮 #,郭顺生 #
(!潍坊医学院 医学物理教研室# 山东 潍坊 $%!&’$( $ 潍坊人民医院 保健科,山东 潍坊 $%!&’$)
摘要:红细胞流变特性的研究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在心脑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更是引人关
注。红细胞在切变流场中的取向能力虽然仍处在基础理论研究阶段,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报道了采用
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激光衍射技术研究伴刀豆素 % 对红细胞在切变流场中的取向和变形的影响。结果发现:伴刀豆素
% 与红细胞膜带 1 蛋白表面的糖链结合后会引起红细胞变形指数(23)和取向指数(43)的改变,并且 43 指数反应更加
强烈。该现象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伴刀豆素 %;红细胞取向;红细胞变形
中图分类号:51#*(# 文献标识码4 % 文章编号4 #67!!8/!#9!7#17#
前言:血液流变学是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其中血液粘度、红细胞变形、红细胞聚集等宏观血液流变学参
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临床诊断和治
疗心脑血管疾病开辟了一条新路:#;。自 <=>?,-(@:!;发现了红细胞
取向性并指出了其运动状态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以来,人们就
开始关注红细胞的这一特殊运动状态,但仅局限于现象的观
察。目前,国内外对红细胞在切变流场中 ! A 轨道取向性研究
日趋活跃:1,$;。
红细胞膜是红细胞实现其生理功能的重要部位,其膜的生
理状态受到流变环境和膜受体的调控及疾病的影响 :6)0;。采用伴
刀豆素 %(B,C%)与红细胞膜带 1 蛋白表面的糖链受体结合而
调控红细胞的方法能够较好地研究红细胞在切变流场中! A
轨道的取向性,有利于从微观角度阐明红细胞在切变流场中!
A 轨道取向的特殊性,更有利于将该参数应用于临床诊断和
治疗。
5 材料和方法
565 样品制备
杂种家兔(本院动物中心提供),体重 #(6 DE 左右,耳缘静
脉取血,* E 下离心去血浆和白细胞,然后用磷酸缓冲液(F
红细胞与 F
浮液(,(#,(#,(#,#( @@,- K N 6 种样本),室温(!#)#)O
下温育 0 分钟后,测量五种样本。
567 主要仪器
自动激光衍射仪(普利生公司);溶液渗透压测量仪采用美
国 %PQMCRSP T=PS 5MCES 4J@,@S>S’ /1 TU9。
568 测量方法
在切变率由 J7#均匀变化到 * J7#的条件下,测量红细
胞的变形指数。在切变率由 J7#均匀变化到 #6 J7#
的条件下,测量红细胞的取向指数。
7 结果
在室温下将 B,C% 温育过的红细胞,置于激光衍射仪下测
定红细胞在切变流场中 BA 轨道的取向指数和变形指数。43
和 23在最大切变率下数值见表 #。综合比较见图 #。
8 讨论
红细胞膜的特殊结构决定了红细胞在切变流场中的力学
特性。外界流变环境的变化可以通过细胞膜来实现对红细胞生
理功能的调节,在这个过程中,诱导细胞膜受体起着关键性的
作用。当 B,C% 同红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就会把这一信息
通过跨膜血形糖蛋白传递给红细胞膜的骨架蛋白(G&SR>’=C))骨
架蛋白在外来信息的诱导下,其蛋白质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
生化组成也相应产生了改变,而 G&SR>’=C 形成的网状结构是决
定红细胞形态的关键性蛋白质,对红细胞的变形性起着关键性
作用在本实验中 :$)0;。B,C % 和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引起了红
细胞骨架网状的蛋白变化,特别是收缩蛋白的变化,使红细胞
骨架网状的蛋白钢性指数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与此
收稿日期:!#717!V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委研究基金资助(#V*W#*)
作者简介:李田勋(#V0!7),男,山东安丘人)潍坊医学院副教授)发表论
文 $ 多篇)多项研究成果获省级奖励。
表 5 红细胞取向指数(9:)与变形指数(;:)峰值表
剂量(@@,- K N) 43 23
/对照9 16(#X!( 6!(X!(
(# !V(1X#(!Y 6(6X#(I
(# !#(6X#(6Y *(0X#(V
(# #$(#X1(Y $1(6X#(1Y
#( I(X!(6Y 1*(IX!(0Y
A/!#X#9O #A# Y $Z(#
图 5 综合比较直方图
#17 7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第 ! 卷 第 # 期 #$$! 年 % 月
&上接第 !$’ 页)
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红细胞的取向能力也产生了降低,且改
变的幅度更大(见图 !)。因此,受体性质改变时会影响到红细
胞的变形能力和红细胞的取向能力,红细胞的变形指数和红细
胞的取向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红细胞的取向指数改变
的幅度更大,说明红细胞的取向指数对切变流场中流变环境的
改变较红细胞的变形指数更加敏感,红细胞在切变流场中 !($
轨道的取向指数能够较早的反映出血液环境的变化和红细胞
流变性能的改变,这一现象对临床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特别
是与红细胞变形能力有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将会有
较高的参考价值。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取向指数极有希望成为
临床诊断的重要参数之一。
参考文献!
)!* 陈槐卿+血液流变学及临床应用),*+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0
!#+
)#* 朱翠玲,李田勋,陈进,等+现代生物医学工程),*+北京:中国科学技
术出版社,!//#+%101$+
)’* 文宗曜、陶祖莱、孙大公、李田勋+大分子吸附对底粘切变流场中红
细胞取向的影响)2*+生物理学报,!//’./-34403#+
)%* 冈小天(日本)+生物流变学),*+北京:科学出版社,!/+/0!$#+
)1* 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0!$#+
)3* 黄益民.虞欣.赵辉.等+5678978 体系损伤红细胞分子流变性的比较研
究)2*+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014+
##$%&’ (# %()%*)*+*,-) . () &/$ $01&/0(%1&$ (0-$)&*&-() -) #,2-3-&1 #-$,3
:; <=>70?@7. 68 >A+
#$%&’() *$+%,’- !.--$)$/ 01’(+.() 234562/ !1%(’7
.4’&0*%&! 8B6 =7CA@67D6 9C D97D>7>E>A=7 F 97 8B6 G6H IA99H D6AA 9G=678>8=97 >8 !($ 9GI=8 =7 8B6 JB6>G C=6AH K6G6 J8@H=6H K=8B
LMN8>DN89O686G >7H O9A6D@A>G I=9A9P=D O68B9H+ 8B6 G6H IA99H D6AA K6G6 8G6>86H IN 8B6 D97D>7>E>A=7 F+ Q=JD9E6G6H G6H IA99H D6AA
9G=678>8=97 =7H6?&R;S >7H H6C9GO>8=97 =7H6?&Q;S K6G6 A9K6G+ T@8 8B6 R; =J O>GM6H+
5$1 6(03’! D97D>7>E>A=7 FU G6H IA99H D6AA 9G=678>8=97U VTW H6C9GO>8=97
.77,-%*&-() (# 70$’’20$ ’$)’-&-+$ #-,8 -) 4-(8$%/*)-%*, ’&23-$’ (# 9(-)&
5FX 2=0B97P,YZ[ \=7P0>7,YFR ]6=0H97P,]FX^ T>=0DB@>7,_;FR 2=7P,
‘FX^ ‘@70a=7P,Z[FX^ 2=0C67P,5FX bB=0DB>=,Z[FX^ ]670B@>
*$+%,’- 8%.9$,1’(%,: ;’<.=’>.=?/ @1$ A%=:> *%-%>’=? *$+%,’- B(%C$=:%>?/ DE’()F1.E G45G4G/ !1%(’7
.4’&0*%&! T6=7P > P99H aG6JJ@G6 J67J=8=E6 O>86G=>AJ. cbc&cG6JJ@G6 b67J=8=E6 5=AOS D>7 O6>J@G6 >G8=D@A>G D978>D8 aG6JJ@G6. D978>D8
>G6> >7H aG6JJ@G6 H=J8G=I@8=97+ JJ9D=>86H K=8B 6?a6G=O678. >7H aG6J678J >aaA=D>8=97 9C cbc =7 I=9O6DB>7=D>A
J8@H=6J 9C d9=78+
5$1 6(03’! cbcU d9=78U ,86G>=A <6J8 bNJ86OSU I=9O6DB>7=DJU D9Oa@86G
!$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