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07年第3期 青海科技
QST
研究与开发
[9]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9-24.
[10]姚新生.天然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1]范维刚,解成喜,李锋,等.罗布麻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J].光谱实验室,2005,22(3):464-466.
[12]王宁,陈斌.柴达木盆地资源植物-罗布麻的开发利用[J].青
海科技,2005,12(6):15-16.
大黄属植物全世界约60种,我国多达45种,主
要分布于西北至西南一带,除 2~3种外,均有药用
价 值 [1]。 大 黄 作 为 常 用 中 药 , 来 源 于 蓼 科
(Polygonaceae)大黄属 (RheumLinn.) 植物,药用部分
为根及根茎。《 中国药典 (2005)》 中,大黄为蓼科
植物掌叶大黄 (Rh.palmatumLinn.)、唐古特大黄
(Rh.tanguticumMaxim.ex.Balf.) 或药用大黄 (Rh.
oficinaleBail.) 的干燥根及根茎。大黄具有泻火解
毒、攻积化瘀、散解止血的功效,有导泻、抗病原微
生物、利胆、保肝、降血脂、止血、活血、抗肿瘤、
调节免疫等多重药理学作用。有关大黄的研究多集中
于药典收载的三种[2]。对常见的同属植物的混杂品也
有许多研究,如华北大黄 (Rh.franzenbachiMünt.)、
河套大黄 (Rh.hotaoenseC.Y.ChengetT.C.Kao)、藏
边大黄 (Rh.emodiWal.)和天山大黄 (Rh.witrochi
Lundstr.),但对该属其他品种的研究和报道很少。歧
穗大黄 (Rh.przewalskiA.L!s.)为非正品大黄,但在
藏药中列为藏药大黄的中品,其功效品质稍逊于上品
的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3],主要分布于青海、四川、
甘肃以及新疆西南部的昆仑山地区,是青藏高原和我
国特有种,主要生长于海拔高度为3000~5900m的高
山流石坡、沟谷石缝、河谷阶地、高寒草原砾地、沙
砾滩地、砾石山坡、高山山前冲积扇,干旱河滩地等
生境[4,5]。本文应用 HPLC分析方法,对歧穗大黄的 5
种蒽醌进行定量分析,旨在扩大大黄属药用资源,并
为歧穗大黄天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
据。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歧穗大黄采自青海省境内三个样点,经中国科学
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卢学峰博士鉴定为歧穗大黄
(Rh.przewalskiA.Ls.)。样点自然生境条件见表1。
1.2 仪器与试剂
Waters51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 W2996二极
管阵列检测器 (DAD)、高压二元梯度泵、六通阀进样
系统、柱温箱。色谱数据采集与处理由Empower色谱
工作站完成。HS3120型超声波清洗器,微型粉碎机,
脱气抽滤装置。
试剂:甲醇 (色谱纯,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
甲醇 (分析纯,天津市百世化工公司化学试剂厂);
磷酸 (优级纯,北京红星化工厂);超纯水 (实验室
自制)。
标准品:大黄素,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
号110756-200110;芦荟大黄素,中国药品生物制品
检定所,批号110795-200504;大黄酸,中国药品生
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57-200206;大黄酚,中国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96-200309;大黄素甲
醚,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58-200206。
青海歧穗大黄中蒽醌含量的HPLC测定
李锦萍 1,陈桂琛 2,卢学峰 2
(1.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2.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1)
摘 要:目的 测定青海歧穗大黄中 5种蒽醌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WatersXTera
RP185μm4.6mm×150mmcolumn;流动相 甲醇∶水∶磷酸 =83∶17∶0.04;流速 1.0mL·min-1;柱温 30℃;检测波长
254nm。结果 5种成分达到基线分离,芦荟大黄素(r=0.9999)、大黄酸(r=0.9992)、大黄酚(r=0.9999)、大黄素(r=0.9998)线
性范围为 1.0~16.0μg;大黄素甲醚 (r=0.9996) 的线性范围为 0.50~8.0μg;大黄素与大黄酚的平均回收率为 98.81%
和99.27%。结论 不同生境青海歧穗大黄蒽醌类含量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歧穗大黄;蒽醌含量;RP-HPLC;青海
30
青海科技 2007年第3期
QST
研究与开发
1.3 色谱条件
色 谱 柱 Waters XTera RPC18( 4.6mm ×
150mm,5μm);流动相 甲醇∶水∶磷酸 =83∶17∶
0.04;进样量 10μL;流速 1.0mL·min-1;柱温 30℃;
检测波长254nm。
1.4 标准品和样品的配制
标准品配制:精确称取大黄酸、大黄素、大黄
酚、芦荟大黄素标准品各 2.0mg,对照品大黄素甲醚
1.0mg,分别置于 10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
得浓度分别为 0.20mg·mL-1、0.1mg·mL-1的标准品溶
液。
样品配制:将采集到的歧穗大黄根部洗净,自然
阴干,后置微型粉碎机中粉碎,过 60目筛,随机精
密称取粉末 0.15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
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 1h,冷却,再称定重量,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
液 5mL,置烧瓶中,挥去溶剂,加入 8%盐酸溶液
10mL,超声处理2min,再加入三氯甲烷 10mL,加热
回流1h,冷却,置分液漏斗中,用少量三氯甲烷洗涤
容器,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取三氯甲烷层,酸液再用
三氯甲烷提取 3次,每次 10mL,合并三氯甲烷液,
减压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 10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
得。
2 结果与讨论
2.1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浓度为 1.0,2.0,4.0,8.0,16.0μg·mL-1
的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浓度为
0.5,1.0,2.0,4.0,8.0μg·mL-1大黄素甲醚,上机分
析,以进样量浓度为横坐标,各自的峰面积积分值为纵
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为:芦荟大黄素
Y=55034X-13241,r=0.9999大黄酸:Y=42892X-23522,
r=0.9992;大黄酚 Y=54658X-11877,r=0.9999;大黄素
Y=33806X-62522,r=0.9998,线性范围1.0~16.0μg;大
黄素甲醚 Y=23546X-3761.4,r=0.9996, 线 性 范 围
0.50~8.0μg。
2.2 精密度试验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对同一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
5次,测得峰面积的RSD为芦荟大黄素 1.13%,大黄
酸 1.02%,大黄酚 0.98%,大黄素 1.15%,大黄素甲
醚1.56%。表明进样及色谱检测精密度良好。
2.3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定同一批样品,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
法,分别制备 5份供试品溶液,进行重复性实验,
RSD测定结果芦荟大黄素 1.38%,大黄酸 1.09%,大
黄酚1.42%,大黄素1.58%,大黄素甲醚1.62%。
2.4 稳定性试验
将处理好的样品在室温下放置 0、2、4、8、10、
12和24h,然后进行分析,根据峰面积计算芦荟大黄
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RSD分别
为 1.59%、1.32%、1.79%、1.82%和 1.77%。说明处
理好的样品在24h内稳定。
2.5 加样回收率
精取样品粉末 0.15g,精密加入 2种对照品,按样
品制备,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为 98.81%,RSD=1.69%
(n=5);大黄酚的平均回收率为 99.27%,RSD=1.87%
(n=5)。
2.6 样品测定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样品,进样量为10μL,
根据峰面积计算歧穗大黄 5种蒽醌类的含量,结果见
表2。对照品与样品色谱图如图1、图2。
3 小结
31
2007年第3期 青海科技
QST
研究与开发
(1) 测定结果表明,三个样点的歧穗大黄在蒽醌
类化合物的含量上有差异,湟中拉脊山总蒽醌含量最
高,接近《中国药典 (2005)》 规定大黄蒽醌总含量不
能低于1.5%的要求[6],刚察大通河和治多北麓河两个
采集地的歧穗大黄总蒽醌含量基本接近,但具体成分
不尽相同。通过对它们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发现
其重金属元素含量也有较大的差别,这可能与青海高
原歧穗大黄生长的局部环境、海拔高度、气候条件等
诸多生态因素有关[7]。从蒽醌类含量来看,即使是同
种植物,由于其生长环境的不同,其有效化学成分含
量也不相同,表明生态环境是化学物质形成和差异的
重要因素之一,歧穗大黄中5种蒽醌类有效成分的形
成和积累变化可能由于产地不同受到环境影响所致。
(2) 本实验依据相关文献报道,采用甲醇、水和
磷酸混合溶液做流动相,在此实验条件下,5种蒽醌
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分离较好,色谱图峰形尖锐,基线
平稳,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现性好,便于蒽醌含
量的测定。
(3) 大黄资源日渐减少,正品大黄的供应早已不
敷临床、制药和国际贸易的需求,由于过度采挖,某些
正品大黄在许多地区已处于野外灭绝状态。因此,有
必要对非正品大黄进行研究,使资源得以更充分合理
的利用。
参考文献:
[1]郑俊华,陈寿芳,白振强,等.中国大黄属植物化学分类及生
物活性的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增刊),1993,25(5):4.
[2]肖培根,杨世林.大黄药用动植物种养加工技术[M].北京:中
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9-89.
[3]罗达尚,夏光成,刘丽,等.青藏高原大黄属植物在藏药中的应
用[J].中草药,1985,16(8):31-33.
[4]杨文莲,苏艳芳,郑俊华.青海地区大黄资源概况[J].北京医科
大学学报,1998,30(6):71.
[5]刘尚武.青海植物志(第一卷)[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7:158-15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5:17.
[7]李锦萍,陈桂琛,李天才,等.青海歧穗大黄根部重金属元素特
征[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5,12(8):36-39
1芦荟大黄素,2大黄酸,3大黄酚,4大黄素,5大黄素甲醚
图1 标准品色谱图
1芦荟大黄素,3大黄酚,4大黄素,5大黄素甲醚
图2 歧穗大黄色谱图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