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北京杨炭疽病的初步研究



全 文 :森林病虫通讯 1 9 9 1年 第 4期
北京杨炭疽病的初步研究
贺 伟 杨 旺 沈瑞祥
( 北京林业大学 )
【摘要 1近儿年 , 北京杨炭疽病在北京市发生普遍而严重 。 病害多发生于树冠 中下
部 的枝叶上 , 引起叶枯 、 芽枯和梢枯 。 每 .年 6一 7月开始出现症状 , 9月上 中旬病情达到高
峰 , 以后趋于稳定。 通过叶柄刺伤接种 , 诱发出病害典型症状 。 病原是盘长袍状刺盘抱
C ol
“ ot itr 动 。 。 口。 “ 。 : 如 ir 。 `d 。 : eP nZ . , 通过伤 口侵 入寄主 , 以菌丝体和分生袍子
盘在病部越冬 。 翌年 旧病组织 中越冬菌丝的扩展 , 可能是导致病害初期症状的原因 。
北京杨 P o p : 10 5 b e i j f n g e o s i s是 北京地 区
的重要绿化树种 。 近几年来 , 北京市区通往郊
区的各主要公路的北京杨行道树 , 均不同程度
地发生炭疽病 , 远离北京公路的北京杨片林和
散生株也受害 。病情逐年加重 ,影响景观和树木
的正常生长 。 国内早有杨树炭疽病的报道 , 并进
行了杨树良种对炭疽病的抗病性测定 〔 l一〕 ,
但其他问题很少涉及 。 我们从 1 9 8 9年起对该病
的症状 、 病原 、 ·病原菌的越冬场所和形式 , 以
及侵染时期等问题作了初步研究 。
二 、 病 原
一 、 症 状
发病初期 , 当年生枝条基部或近基部首先
产生 变 色 病 斑 , 着生在其上的叶柄基部随之
出现黑斑 。 剥开病部 , 可见皮层变黑 , 与先年
生枝条病部皮层的变色区相连接 。 叶柄基部的
病斑扩展 , 绕叶柄一周后 , 叶 片迅 速 变黑枯
死 , 受病叶片多数悬挂于树上 , 直到翌年新叶
萌出才陆续脱落 。 少数叶柄的中上部亦可产生
病斑。 有的叶柄基部的病斑向下蔓延 , 使腋芽
及其周围皮层组织坏死 , 形成枯芽 和溃疡斑 。
病斑环绕嫩枝基部时形成枯梢 。 后期在病叶柄
基部和枝条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状的分生抱子
盘 , 湿度大时从 中产生桔红色的分生抱子堆 。
1
. 病原菌的分离和菌落形态 1 9 8 9年 10 月
一1 9 9 1年 6月 , 从北京市昌平 县西三 旗 、 大兴
县半壁店 乡 、 海淀区 肖庄 、 密云县公路局苗圃
等处 , 先后 10 次取发病的北京杨叶柄及其他病
组织进行分离 ,均得到炭疽菌的菌落。 在 25 “ c
恒温下 , P D A培养基上的菌丝生 长 良好 。 菌
落初为白色 , 逐渐变为灰 白色至灰褐色 , 4 一
5 天出现桔红 色分生抱子堆 , 10 天后产生黑 色
颗粒状的分生抱子盘 。
2
. 接种试验 菌种为 1 9 9 1年 4月份自昌平
县西三旗北京杨的炭疽菌 , 用灭菌水配成浓度
50 万 / 毫升的分生抱子悬浮液 。 接冲和苗木为本
校苗圃试验地 2年生北京杨插条苗 , 用 消毒 大
头针刺伤 1年生枝条上的叶柄基 部 , 喷 雾接种
后套袋保湿 2天 , 然后打开袋 口但不 去 掉 , 使
叶片继续保持较高温度 。 对照为刺伤叶柄 , 喷
灭菌水 。 试验重复 2次 。 接种期 间的平 均最高
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为 30 “ C和 2 0 “ C 。 结果见表
1 o
通过接种试验 , 诱发出与自然条件下北京
杨炭疽病完全相同的症状 。 取发病叶再分离 ,
本研究得到 周仲铭教授的指导 , 本校 87 级毕 业生唐国俘
参加部分工作 , 一并致谢 :
森林病虫通讯 19 9 1年 第 4期
表 1 北京杨炭疽病菌接种试验 表 2越冬分生抱子盘产生抱子时期的观察
.一 20
4一ùU一一9 9 1年 6一了月 日 期
枝 数 叶 数陆叶数 i帷宁 备 注 暮生 “刻多豪 {


时 _ 3 . 2 0 4。 2 4。 1 6
公 。 Z V

对 翔 “ :…卜 6}彰沪凶洲
得到与接种菌相一致的菌落 , 证明该菌为引起
北京杨炭疽病的病原 。
3
。 病原菌的鉴定 病原菌寄生在北京杨
的叶柄和枝条上 。 分生抱子盘黑色 , 生于寄主
表皮下 , 后突破表皮外露 。 分生抱子盘大多数
无刚毛 , 个别有黑褐 色 、 分隔的刚毛 。 分生袍
子长椭圆形 , 单细 胞 , 无 色 , 大小 为 13 . a 一
1 9
.
0 x 3
.
5 一 5 . 5微米 , 分生抱子堆桔红色 。 分
生抱子萌发时从中央产生一横隔 , 芽管顶端形
成一扁球形 、 褐色的附着胞 。
根 据 V o o A r k 〔5 〕和 s u t t o n 〔6 〕关 于 炭
疽菌属 种的分类 标 准 , 确定北京 杨 炭疽 病
的病原为盘 长 抱 状 刺 盘 抱 C ol l时ot ir hc “ 。
9 10 日 o s p o r `o fd e s P e n z 。
指产生具有萌发力的分生抱子 的盘数
三 、 发病情况观察
抱子盘的病组织 , 表面消毒后 , 25 O C下保 湿 2
一 4天 , 泡子盘产生桔红色的抱子 堆 ; 从 枝条
,上溃疡斑以及带菌叶柄脱落后的叶痕处 , 均可
分离出炭疽菌菌落 。 由此可见 , 病原菌以分生
泡子盘和菌丝体在病部越冬 。 越冬后在适宜的
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产生分生抱子 。
为了解先年 1年生枝条的带菌情况 , 于 5月
上旬和中旬 , 两次从病树树冠中下部随机剪取
枝条 ,表面消毒后 , 放入塑料袋中保湿 , 2 5 O C恒
温下培养 。 共诱发 92 枝 , 其上 有 5 57 个 叶芽 ,
8 5
.
6%的叶痕或枯芽病斑上长出炭痘菌的菌丝
体或分生抱子堆 , 说明病树的越冬菌量很大 。
a
. 当年新梢带菌情况 : 1 9 91 月 4一 6月 ,在
两株病树的病部分 4次取表面健康的当年新梢 。
从梢的基部向顶部顺次剪成小段进行组织分离
(保留叶柄基部 ) (表 3) 。
表 3 当年断梢内部带菌分离结果
I,扩

,扩,I’
1
。 树木受害情况 : 1 9 9 1年 4月 在 重 病 区
京张路昌平西三旗 段 调 查 27 5株 13 年 生 北京
杨 , 病株率为 76 . 8 % 。 抽样调查 其 中 的 8株 ,
病部高度占树冠高度的比例平均为 67 % 。 从这
8株树的病部随机剪取 1年生 枝 条 , 所查 23 6个
枝条上的 2 2 7 3个芽 , 枯芽率 3 . 0% , 带旧叶柄
芽 4 4 . 3% , 即先年树冠病部 l年生枝 条 的病叶
率为 7 . 3 %以上 (少数 叶片 发病后 在冬前脱
落 ) 。
2
. 病原菌越冬形式和教皿 : 1 9 9 1年 2一 6
月 , 定期定株从野外病树上采集带有分生抱子
盘的病组织 , 切片观察盘内产生抱子的情况 ,
并做萌发试验 (表 2) 。
从表 2可看出 , 越冬后 的分生抱子 盘 , 直
到 5月下旬才开始产生具萌 发力的抱子 。 在这
之前的几个月 , 分生抱子盘内无抱子或仅有少
量无萌发力的袍子 。 与此同期 , 采集带有分生
日 期
)
枝 数
1
带菌枝数! 备 注
一 有非炭疽病的真菌和细 菌菌落
” · 20
!
“ u
!

5
·
3 0
1
” n
}
” 一
6
.
8 } 3 0 1 1 1 」 兼有炭疽菌和 其他菌菌落
所分离出的炭疽菌菌落均出自基部以上第
1一 4芽的枝段组织 , 中上部的枝段则无菌落出
现 。 表 3说明病原菌 6月初才进入新梢基部 。
4
。 病情进程及北京杨对炭疽病的感病差
异 : 1 9 8 9一 1 9 9 0年 , 病害均在 7月中下旬 开始
发生 。 1 9 9 0年 7月 30 日在本校校园附近 2株树的
树冠中下部 , 随机选 10 张叶片挂牌定期观察 ,
3 0天后病叶率 为 6 % , 9月 20 日 达 81 % , 以后
随气温降低 , 病情稳定在此水平上 。 1 9 9 1年在
同一地点用同样方法选 4 18 张叶片定期观察 , 9
月 2 0日仅出现零星病叶 , 26 日病叶率为 1 . 2% ,
7月 8日 2 7 . 8% , 7月 1 5 日达 4 0 . 0% , 可 见病情
发展很快 。
调查表明 , 北京杨对炭疽菌的抗病性存在
明显差异 : 无论是行道树还是散生株 , 相邻成
年树有的发病很重 一 , 有的则完全不发病 。 1 9 9 1
年 5月 8 日采集表现为感病和抗病 的两株相邻北
京杨成年树上的枝条 , 表面消毒后 , 刺伤叶片
接种 (接种体及浓度同前 ) , 置于温室套袋水
培 , 2天后打开袋 口 , 5月 20 日检查结果 (表 4 ) 。
表 4 北京杨感病株和杭病株枝条水培接种试验
接种
材料 1
处理
! 方法
…伤柄一伤叶
}无伤…布坏
}伤叶
{无伤
接 种 一 对 照
数 }病叶率( 肠 ) 潜育

( 天 )
· 数 }
2 1 }
1 7
2 1
2 5 1
3 O
3 0
病叶
( 肠亨
森林病虫通讯 1 9 91年 第 4期
侵染和扩展的条件 , 从而诱发病害并大发生 。
例如 , 该病总是在每年夏季出现高温 、 多雨天
气时发生 , 这种环境条件与病害的发生有无必
然联系 ? 需要通过试验证明 。
北京杨有多个品种 , 本 试验 仅就北京杨 1
号 、 3号和 8 0 0 0号三个品种作 了接种 , 3号较感
病 , 1号较抗病但未达到显著 抗病 的 程度 。 野
外表现为抗病的北京杨植株 , 是品种间的差别 ,
还是同一品种内个体间的差别 ? 其抗病机制是
什么 ? 有待进一步研究 。
病害的防治问题 也 是一个 亚待 解决的问
题 。
参 考 文 献
5/0QO
J八Un甘左ù门é
9/
n
.门ó丹poq一0ùU0乙乃合qù
|
l一阿
l|
感病抗株
接种期温室平均最高气温 29 ’ C , 最低气温 1 8 ’ C 。
由表 4看出 , 病原菌可通过 伤 口 侵入 , 无
论刺伤叶片还是刺伤叶柄均发病 , 无伤则不发
病 , 抗病株叶片也发病 , 一 但潜有期却较感病株
叶片长 4天 。 抗病株叶片表裸出生命丸辣踢的
特征 : 在离体水培条件下能较长时凤地保持斌
色和不易脱落 。 6月万日重草镶种试粼户…精果相
同 。 说明所试树木在自然条件下的抗病能力一与
室内人工接种条件下的抗病能力是一致的 。
( 1 〕 葛广需等 , 1 9 6 5年 , 毛白杨炭疽病的 病 理调查和
试验研究初报 , 陕西省林业科学技术汇编 , 5 : %一 1 1 5 。
〔 2 ) 中国林业科 学研究 院 主 编 , 1 984 , 中国森 林病
害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 一弱 。
( 3 ) 向玉英 , 1 9 8了 , 杨树病害及其防洽 , 中 国林业出
版社 , 29 一 32 .
〔4 〕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专业委员会 , 1 9 8 8 , 第三 届
林病学术斌论会论客摘要集 , 36 .
〔 5 〕
C
o l l e t o t沂
八作砚·今姑? 57 , p “ ` “ , ,“ ” d e广 “ a “ u ” g
e o r担 , P 五y t o p a 士h . 厂2 . , 箩。 : 魂 12一4 6 5
n
一魂刀O脚丫,。.红
〔右〕 S u t -Ot 皿 , 丑 . J . , 1 ,容O蔺 T h e 卜 C o e lo m了 e e te :
t h e f妞公 9 1先远 p . r f e e it 衬迢 p了e n宜id 妞 , a e似介宜11 a n d
s t r o m a t a
.
C o m
.
M y
e o l
, 孙st . 5招一5 3 7 .
(责任编辑 . 周水林 )四 、 讨 论
从野外观察到的最初发病时间和当年新梢
的分离结果来看 , 病原菌在 6月初 侵 染健康新
梢 。 从病斑首先出现在 由旧病组织附近新萌发
枝条基部及其叶柄上的现象分析 , 这些部位产
生病斑的原因 , 主要是 旧病组织中的越冬菌丝
体延伸扩展 后发 病 的 结果 。 新梢中上部 , 不
定芽萌条以及根孽条上的病斑多在新梢篆部发
病 1个月以后产生 , 这些部位的 病 斑 , 看来是
由越冬分生抱子盘新产生的抱子以及新梢基部
发病后产生的分生抱子侵染造成的 。 侵染的时
期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
北京杨炭疽病的大发与 ; 可能是该树种不
适于北京平原地区栽培 , 在夏季处于某种逆境
下 , 生理上产生重大变化 , 出现有利于病原菌
克线磷 、 巴丹防洽揪
树根结线虫病害
连云港市近年揪树根结线虫为害严重 , 引
起幼苗和 幼树大量 病死 , 妨 碍揪树大面积造
林 。 经 1 9 8 8一 1 9 9 0年化学 防 治 试 验 , 采用挖
沟埋施 5%克线磷 。一 48 克 / 平方米 , 次年再施一
次 , 或苗圃用 97 %巴丹原 粉 0 . 3克 / 平 方米 ,
防 治效果可 达 54 . 29 一 5 9 . 4 0% 。 如 加大冠量
(防治烟草根结 线虫病用克线磷 7 。 6克 / 平 方
米 ) , 同时选择无病原苗圃地和宜林端山地造
林等综 合措施 , 渴望控制此病害。
(沈伯葵 、 童瑞华 、 甘福康 、 孙 时宜 、 朱
军 、 张士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