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正品黄芩与甘肃黄芩有效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的比较研究



全 文 :正品黄芩与甘肃黄芩有效化学
成分及抑菌作用的比较研究
董 毅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杭州 310004)
摘 要 目的:通过对甘肃黄芩与正品黄岑的有效化学成分(黄芩甙 、黄芩素 、汉黄芩素)的含量及二者的
生物活性比较研究 ,评价甘肃黄芩的药材质量。方法:RP-HPLC法测定有效化学成分;管碟法测定两种
黄芪的抑菌效力。结果:黄芩甙 、黄芩素 、汉黄芩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10~ 200μg、5 ~ 100μg 和 5 ~ 50μg , 平
均回收率分别为 99.45%(RSD=0.54%)、97.36%(RSD=1.38%)、98.64%(RSD=1.19%)。甘肃黄芩与正
品黄芩比较 ,黄芩甙含量基本一致。6 月份采挖的甘肃黄芩的黄芩甙含量最高。甘肃黄芩的抑菌力为正
品黄芩的 82.03%。结论:甘肃黄芩的黄芩甙含量和抑菌效果接近正品黄芩 , 具有代替正品黄芩的物质基
础。
主题词 正品黄芩 化学 甘肃黄芩 化学 黄芩甙 黄芩素 汉黄芩素 对比研究
  黄芩是一种常用中药 ,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有抗菌降压 、保肝利胆 、抗
过敏[ 1~ 3]等作用。我国历版药典收载的唯一品种为唇形科
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n)的根。但近年来由于
用量日益增多 ,而黄芩药材来源逐渐枯竭 , 且其生长周期长 、
种子硬实现象严重[ 4] , 所以寻找黄芩的替代品日益迫切。虽
然有研究发现甘肃黄芩(Scutellaria rehderiana Diels)的黄芩甙
含量符合药典标准中的规定 ,同时甘肃黄芩属植物资源非常
丰富[ 5] , 但到目前为止关于甘肃黄芩质量的系统考察和研究
未见报道。为充分利用和扩大黄芩的药用资源 ,科学评价甘
肃黄芩的内在质量 ,对甘肃黄芩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不同生长
期黄芩甙含量进行了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MettlerAE163 电子天平 , TSP.Shimadzu 和 HP1100
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及相应的色谱工作站;CAM-ⅢA 智能
型抑菌圈测定仪:上海波谱电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1.2 试药 药材分别采购或采集于①宁夏医药药材公司 ,
②宁夏固原药材公司 , ③固原县中河乡 , ④固原县地脚沟 , ⑤
浙江省药材公司。从①、②、③、④得到的甘肃黄芩经鉴定均
为 Scutellaria rehhderiana Diels , 从⑤得到的黄芩经鉴定为正品
(药典)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n。
为考察甘肃黄芩不同生长期黄芩甙的含量 ,在固原县地
脚沟甘肃黄芩栽培站 ,分别于 2007 年不同月份(5 月 5 日 、6
月 5日 、7 月 7 日 、8月 4 日 、9 月 6日 、10月 8 日)按 5点法采
集甘肃黄芩 , 每点 3 株 , 每次 15 株 , 取其根及根茎 , 鲜品在
55℃烘干至恒重后 ,粉碎 , 置干燥器中备用。
黄芩甙对照品(批号:110715-200212 , 供含量测定用)、
黄芩素对照品(批号:111595-200301 , 供含量测定用)、汉黄
芩素对照品(批号:111514-200001 , 供含量测定用):均由中
国药品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 经 HPLC 面积归一法检查 , 质
量分数均大于 99.0%。
1.3 试剂 金黄色葡萄球菌: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抗生
素室提供。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重蒸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
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 Alltech公司 Alltima C18 柱(4.6mm
×150mm , 5μm);流动相:甲醇-水-H3PO4(66:34:0.2);检测
波长:277nm;柱温:35℃;流速:1.0ml/ min。黄芩甙 、黄芩素及
汉黄芩素的理论板数分别为 5000 、7000、5000。对照品及黄
芩样品的色谱图见图 1。
图 1 对照品及黄芩样品的HPLC图
(1.黄芩甙 2.黄芩素 3.汉黄芩素)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1 黄芩甙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黄芩甙对照品
25mg ,置 25ml容量瓶中 , 加 70%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 摇
匀 ,分别精密量取 1.0 、2.0、5.0ml 置 100ml容量瓶中 , 8.0ml
置 50ml容量瓶中和 1.0、2.0ml置 10ml容量瓶中 , 加 70%乙
醇稀释至刻度 , 摇匀 ,依次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 20μl , 记录色
谱图 , 得到相应的峰面积 ,以峰面积对进样量进行回归 , 得回
归方程为 Y=111.6X-18.499 , r =1 , 线性范围:10.048 ~
200.960μg/ml。
2.2.2 黄芩素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黄芩素对照品
25mg ,置 100ml容量瓶中 ,加 70%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
·226·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0 年 5月第 17卷第 3 期 May 2010 Vol.17 No.3
匀 ,分别精密量取 1.0 、2.5 、5.0、10.0、20.0ml置 100ml容量瓶
中 ,加 70%乙醇稀释至刻度 , 摇匀 , 依次分别注入液相色谱
仪 20μl ,记录色谱图 , 得到相应的峰面积 , 以峰面积对进样量
进行回归 ,得回归方程为 Y=85.252X-85.033 , r=0.999 , 线
性范围:2.511 ~ 50.220μg/ml。
2.2.3 汉黄芩素线性关系考察 用百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精
密称取汉黄芩素对照品 5mg , 置 50ml容量瓶中 , 加 70%乙醇
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 摇匀 , 分别精密量取 1.0 、2.0、4.0、6.0、
8.0 、10.0ml置 20ml 容量瓶中 , 加 70%乙醇稀释至刻度 , 摇
匀 ,依次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 20μl ,记录色谱图 , 得到相应的
峰面积 , 以峰面积对进样量进行回归 , 得回归方程为 Y=
12.659X-1.1521 , r=0.9998 ,线性范围:5.008~ 50.080μg/ml。
2.3 检测限 、定量限考察 黄芩甙 、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对照
品溶液进行稀释 , 以信噪比 3:1 确定其最低检出限分别为
0.0256、0.0348 、0.0214μg ,以信噪比 10:1 确定其最低检出限
分别为 0.0924、0.1392、0.0806μg 。
2.4 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各药材适量进行粉碎 , 粉末过 4 号筛 , 精密称取粗
粉约 0.3000g ,置 150ml烧瓶中 , 加 70%乙醇 40ml , 置水浴中
加热回流 3 小时后 , 自然冷却 , 滤过 , 滤液置 100ml 容量瓶
中 ,用少量 70%乙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 , 洗液滤入同一量
瓶中 ,加 70%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2.5 精密度试验 取甘肃黄芩粗粉适量 , 精密称取 , 按 2.4
中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处理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连续进样 5
次 ,黄芩甙 、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峰面积的 RSD 分别为
0.25%、0.32%、0.36%。
2.6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甘肃黄芩粗粉 0.3g ,称取 5份 ,
按2.4中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处理 , 在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
黄芩甙 、黄芩素和汉黄芩素质量分数的 RSD分别为 0.55%、
3.52%、0.86%。
2.7 稳定性试验 取甘肃黄芩粗粉适量 , 精密称定 , 按 2.4
中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处理 ,于 0 、2、4 、8、16 、24、30小时在上
述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测定 , 黄芩甙 、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峰
面积的 RSD分别为 0.45%、0.82%、0.56%,结果表明供试品
溶液在室温条件下 30小时稳定性良好。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称取已知量的甘肃黄芩粉末 5 份 ,
精密称定 ,分别精密加入适量的黄芩甙 、黄芩素 、汉黄芩素对
照品 ,按 2.4 中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处理 ,在上述色谱条件
测定 , 计算回收率 ,黄芩甙的平均回收率为 99.45%, RSD 为
0.54%;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 97.36%, RSD 为 1.38%;汉
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 98.64%, RSD为 1.19%。
表 1 黄芩甙 、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回收率试验结果(n=3)
名称 加入量(mg)
测得量
(mg)
平均回收率
(%)
RSD
(%)
黄芩甙 13.78 13.65 ,13.76 , 13.80 99.45 0.54
黄芩素 0.5368 0.5245 , 0.5123 ,0.5189 97.36 1.38
汉黄芩素 0.2134 0.2065 , 0.2076 ,0.2039 98.64 1.19
2.9 样品含量测定
2.9.1 甘肃黄芩与正品黄芩黄芩甙 、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
含量测定 将甘肃黄芩与正品黄芩样品 ,分别按 2.4 中样品
溶液的制备方法处理 , 在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用外标法计算 ,
结果见表 2。
2.9.2 采挖月份不同甘肃黄芩中黄芩甙含量的测定
将不同月份采集的甘肃黄芩样品 , 分别按 2.4 项供试品
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样 , 在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用外标法计算
黄芩甙的含量 , 结果见图 2。
表 2 甘肃黄芩与正品黄芩 3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n=2, %)
样品 正品黄芩 甘肃黄芩
黄芩甙 12.34 11.88
黄芩素 0.40 0.12
汉黄芩素 0.23 0.08
图 2 不同月份采挖的甘肃黄芩中黄芩甙含量
2.10 甘肃黄芩与正品黄芩抑菌作用的比较
2.10.1 样品液的制备 取黄芩粉 10g , 置三角烧瓶中 , 加蒸
馏水 100ml ,水浴回流 1 小时 ,滤过 ,得标准品液 S2(相当于每
毫升含生药 100mg)。用水稀释一倍 , 得标准样品液 S1(相当
于每毫升含生药 50mg)。同法制备甘肃黄芩样品液 ,得 T2 样
品液(相当于每毫升含生药 100mg), 用水稀释一倍 , 得样品
液 T1(相当于每毫升含生药 50mg)。
2.10.2 培养基的制备 取琼脂 18 ~ 20g、胨 6g、酵母浸膏
6g、牛肉膏 1.5g、葡萄糖 1g与适量的蒸馏水使成 100ml , 加热
融化调 pH , 使灭菌后 pH 为 6.5~ 6.6 , 灭菌即得。
2.10.3 双碟的制备 取直径 90mm , 高 16~ 17mm 的双碟 ,
分别注入上述融化的培养基 21ml , 在双碟底上均匀摊布 , 放
置水平台上凝固 , 作为底层;另取上述培养基 , 加热熔融后 ,
放冷至 48~ 50℃,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适量(以能得到清晰
的抑菌圈为度), 摇匀 , 在每个碟中分别加入 4ml 上述混合
物 ,使在底层均匀分布 ,作为菌层。放置在水平台上冷却后 ,
在每个碟中以等距离安放不锈钢管[ 内径(6.0±0.1)mm、高
(10.0±0.1)mm ,外径(7.8±0.1)mm] 4 个 , 用陶瓦圆盖覆盖
备用。
2.10.4 方法与结果 取上述备好的双碟 5 只 , 在每个碟中
4个小钢管中分别对应注入正品黄芩提取液 S1 、S2 与甘肃黄
芩提取液 T1 、T2 , 在 37℃培养 16 ~ 18 小时后 , 量取各抑菌圈
的直径(mm),以抑菌圈的大小为指标来比较两者的抑菌力 ,
并用平行线原理来进行计算结果见表 3。
2.10.5 可靠性测验结果 回归结果显著(P<0.01), 偏离
平行不显著(P>0.05), S 和T 成平行线关系 ,用平行线原理
进行抑菌力计算 , 结果甘肃黄芩的抑菌力为正品黄芩的
82.03%, 可靠性检验结果符合要求。
·227·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0年 5 月第 17卷第 3 期 May 2010 Vol.17 No.3
表 3 正品黄芩与甘肃黄芩抑菌作用的比较(x±s)
组别 n 剂量(mg ml) 抑菌圈直径(mm)
S1 4 50 9.92±0.13
S2 4 100 10.5±0.15
T1 4 50 9.50±0.19
T2 4 100 9.96±0.17
3 讨论
甘肃黄芩与正品黄芩同属于顶序黄芩组狭叶黄芩亚组 ,
植物亲缘关系很近 ,表现的生物活性和有效化学成分也很相
似。从甘肃黄芩的生产 、使用及本草考证的情况来分析 , 甘
肃黄芩不属于黄芩的变种 ,可以作为正品黄芩药材的补充与
扩大。本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黄芩也含有正品黄芩所含有的
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等有效成份 ,且甘肃黄芩所含黄芩
苷的含量也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黄芩项下的规定 ,说明
两种药材的有效化学成分极为相似。本实验也发现甘肃黄
芩与正品黄芩的黄芩甙含量及抑菌效果相近 ,表明甘肃黄芩
具有代替正品黄芩的物质基础。
另外 , 我们对不同生长期的甘肃黄芩的考察发现 6 月份
(黄芩开花之前)采挖的甘肃黄芩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 表明这
个时期是甘肃黄芩最佳采挖时期。
参考文献
1 Mckenna DJ , Hughes K , Jones K.Astragalus.Altem Ther Health Med ,
2002 , 8(6):3442.
2 Yang Q , Lu JT , Zhou AW , et al.Antinocicept ive effect of ast ragalosides
and its mechanism action.Acta Pharmacol Sin , 2001 ,22(9):809.
3 张晓丹 ,刘琳 ,佟欣.党参 、黄芪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比较研
究.中草药 , 2003 , 34(9):822.
4 张树森 ,胡秋芳.蒙古黄芩种子特性与发芽试验.内蒙古草业 ,
1995 , 1:59.
5 张东佳 ,杨永建 ,赵汝能.甘肃黄芩属药用植物资源.中国野生
植物资源 , 2005 ,24(1):38.
(收稿:2009-05-31)
骨蚀灵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干预作用的研究*
李洪涛1 于雪峰2■ 程永志1 高 曦1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 2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南昌 330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30760317
■通讯作者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动物:选用纯种健康雄性成年日本大耳白兔 54只 ,
体重(3.0±0.2)kg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骨蚀灵:
由丹参 、白芍 、红花 、桃红 、自然铜 、川芎组成 , 由本院制剂室制备提
供。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 54只日本大耳白兔适应性喂养 2周后 ,精确称
重 ,取其中 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 ,其余 42只两次注射马血清后(注
射过程中死亡 6只),分为模型组 18只 ,给药组 18只。
1.2.2 动物模型的建立 模型组和给药组每只第 1次经耳缘静脉
注射马血清 10ml/kg ,间隔 3周。第 2次按 6ml/ kg剂量再注射马血清
1次 ,间隔 2周 ,然后分别按 45mg kg连续 3天 ,腹腔注射甲强龙 3次 ,
注射激素期间各组家兔均臀肌注射青霉素 8万 U 只抗感染。 空白
组于相同时间点于耳缘静脉和臀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激
素注射 4周 、8周后分别处死全部动物。
1.2.3 给药方法 于激素注射结束后第 2天开始 ,按人与兔体表面
积换算出的用药量开始灌胃给药[ 1] 。空白组和模型组应用蒸馏水
进行空腹灌胃 , 20ml/ 2d。给药组给予骨蚀灵胶囊粉末 8.16g/kg , 相
当于生药 2.04g/ kg ,用蒸馏水调成混悬液 20ml ,空腹灌胃给药 , 1次/
2d。
1.2.4 取材及细胞凋亡检测 在 4周和 8周时分别股骨头取材 ,制
剂室制备。固定后 ,放入脱钙液中脱钙 ,脱钙完全后应用 TUNEL 法
检测细胞凋亡。
1.2.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11.0软件包进行处理 ,实
验数据用( 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2 结果 见表 1。
表 1 3组细胞凋亡指数比较(x±s , %)
组别 n 4W   8W  
空白组 6   6.33±2.34   6.67±2.07
模型组 9 30.67±4.24* 51.11±4.01*
给药组 9 20.44±2.79*■ 37.56±3.28*■
  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
3 讨论 传统观点认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在细胞水平上的病理变
化主要是骨组织的“坏死” ,但学者们发现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
理切片上却只表现为骨细胞消失 ,骨陷窝空虚 , 并没有明显的炎症
细胞浸润。随着“细胞凋亡”的发现 , 人们已经比较明确地证明了激
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成骨细胞和骨细胞的凋亡[2 ,3] 。
骨蚀灵胶囊是我院应用多年的临床制剂 ,该方药经多年临床使用 ,
疗效确切 ,临床效果显著。纵观全方 ,诸药相辅相成 , 以活血化瘀 ,
通络行气 ,敛阴止痛为主 ,兼以补肝肾 ,续筋接骨。正合中医骨伤科
“瘀祛” 、“新生” 、“骨合”的理论。本实验表明 ,通过早期应用中药可
以抑制糖皮质激素导致的细胞凋亡 , 从而可以防治股骨头坏死的发
生和进展。
  参考文献
1 徐叔云 ,卞如濂 ,陈修.药理实验学.第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 2005:203.
2 Kabata K , Knbo T ,Matsumoto T , et al.Apoptotic cell death in steroid in-
duced osteonecrosis and experimental study in rabbits.Rheumatoi , 2002,
27(9):2166.
3 Eberbhardt AW , Yeaqer Jones A , Blair HC.Regional trabecular bone
matirix degeneration and osteocyte death in femora of glucocorticoid-
treated rabbits.Endocrinology , 2001 ,142(3):1333.
(修回:2009-12-08)
·228·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0 年 5月第 17卷第 3 期 May 2010 Vol.17 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