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16年4月机电技术
基于ADAMS/Car智能小车前悬架的仿真优化*
朱 江 李春芾 宋洪慧
(内蒙古大学 交通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摘 要:智能小车前悬架可视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智能小车的车轮定位参数对其操纵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而且其参
数不易确定。因此,利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智能小车前悬架仿真模型,通过双轮平行跳动仿真分析来确定合适的车
轮定位参数。根据仿真得到的参数调整智能小车的机械结构,提高了智能小车的操纵稳定性,也大大缩短了智能小车调
试的时间,更为智能小车调试提供了一种方法。
关键词:麦弗逊式悬架;车轮定位参数;双轮平行跳动仿真分析;优化调整
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01(2016)02-102-03
智能小车前悬架可视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其主销轴线能够小角度摆动。ADAMS/Car模块多
用于整车设计,由美国前 MDI公司(Mechanical
Dynamics Inc.)与德国宝马、奥迪、法国雷诺和瑞
典沃尔沃等公司合作开发[1]。利用该软件建立智
能小车前悬架模型,进行双轮平行跳动仿真,主要
分析前轮前束、前轮外倾等车轮定位参数对智能
小车转向操纵和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并根据仿真
结果调整小车的机械结构,从而缩短智能小车调
试时间。
1 智能小车前悬架模型建立
1.1 悬架组件分析
在进行仿真之前,必须打开或者创建一个悬
架组件。该悬挂组件包括悬架、转向系和试验台
子系统。智能小车前悬架可视为麦弗逊式悬架,
转向系视为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智能小车虽有 2个三角形横摆臂,但是下横
臂固定,上横臂和主销轴线能够小角度摆动,故把
智能小车前悬架视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麦弗逊
式独立悬架仿真模型主要由滑柱和横臂构成,横
臂可以摆动,当车轮沿滑柱上下跳动时,其滑柱可
以通过横臂小角度摆动,车轮定位参数便会随之
改变。此外,麦弗逊式悬架模型还包括转向节三
角臂(wheel-carrier)、减振器(Damper)、螺旋弹簧
(spring)、横拉杆(tierod)等部件。
1.2 基于模板建模
基于模板建模,利用已有的模板,通过修改已
有模板的硬点坐标、属性文件等,得到子系统。然
后进行子系统装配,建立仿真模型[2]。在ADAMS/
Car中,有麦弗逊式悬架和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模
板。因此,可在此基础上通过修改其结构和硬点
坐标以及通讯器来建立智能小车前悬架仿真模
型。硬点坐标如图1中所示表格。
图1 修改后模板的硬点坐标
建立子系统时,将已有的麦弗逊式悬架和齿
轮齿条式转向器模板导入标准界面,修改硬点坐
标、属性文件等,并保存子系统。最后,将前悬架
子系统、转向系子系统以及试验台装配,得到仿真
模型。模型如图2所示。
2 智能小车双轮平行跳动仿真分析
车轮在上下跳动时或者转向时,悬架的特性
指标随车轮跳动量而改变,结构参数的变化将会
影响智能小车的操纵稳定性,理想状态是悬架的
特性变化尽可能小。因此,通过对智能小车进行
*全国大学生创新基金训练计划(201410126047)
作者简介:朱 江(1993-),男,本科生,研究方向:汽车电子技术。
通讯作者:李春芾(1974-),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汽车电子技术。
102
第2期
图2 智能小车前悬架仿真模型
双轮平行跳动仿真分析,不断调整结构参数,使定
位参数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变化,达到优化目的。
在仿真时,主要分析车轮外倾角、车轮前束
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轴距变化以及轨迹
变化等悬架特性,通过分析这些特性曲线,判断智
能小车前悬架结构参数是否合理。
1)主销后倾角。
在纵向平面内,主销轴线相对于地面垂直线有
向后的一个倾角,即为主销后倾角。由于存在主销
后倾角,当车轮偏转时,侧向力会产生回正力矩,保
持车辆的直线行驶。回正力矩大小与后倾角和车
速有关,后倾角越大、车速越高,回正力矩越大。但
是不能过大,否则转向沉重,而且会导致前轮摆
振。对于智能小车,后倾角一般为3°~7°,并要求在
车轮向上跳动时,主销后倾角有增大趋势。
2)主销内倾角。
在横向平面内,主销轴线相对于地面垂直线
有一个向内的倾角,即为主销内倾角。由于存在
主销内倾角,当车轮发生偏转时,车轮在重力作用
下能够自动回正,主销内倾角越大,回正性能越
好。此外,主销向内倾斜一个角度,使得转向主销
偏置量减小,转向阻力距减少,使转向轻便。一般
内倾角小于8°,过大不仅会使转向沉重,而且转向
时轮胎的滑动距离增加,加速了轮胎磨损。设计
时一般要求车轮向上跳动过程中,主销内倾角有
增大的趋势。
3)前轮外倾角。
在横向平面内,车轮不是垂直安装,而是向外
倾斜一个角度,这个角度称为前轮外倾角。一方
面,前轮外倾角使车辆在承受载荷时保证车轮垂
直于地面,增加了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另一
方面,车辆在转弯或者车轮上跳时,车辆由于侧
倾,引起载荷转移,一定的外倾角保证车轮与地面
的接触,提高了轮胎的附着能力,有利于为转弯提
供足够的侧向力。智能小车承受的垂直载荷不
大,通常外倾角为0°左右,并要求车轮上跳时有变
小的趋势,并有一定的负外倾变化,变化范围应
在-2°~1°。
4)前轮前束。
俯视前轮,两个前轮的中心面并不平行,两轮
后边缘距离大于两轮前边缘距离,前后边缘距离
的差值为前轮前束值。前轮外倾角导致两侧车轮
有向外滚开的趋势,但是由于转向横拉杆和车桥
的约束,车轮无法滚开,而是在地面上边滚边滑。
前轮前束能减轻和消除前轮外倾的影响,保证前
轮在汽车行驶中滚动而无滑动。一般通过调节转
向横拉杆的长度来改变前轮前束值,智能小车前
轮外倾角已经减小甚至为负值,相应的前轮前束
也应减小甚至也为负值。一般为-0.5°~1°。
3 前悬架调整优化
仿真模型的初始硬点坐标如图 1所示,进行
双轮平行跳动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对仿真模
型做如下调整,调整后硬点坐标如图3所示。
图3 调整后硬点坐标
1)调整主销后倾角。
对于智能小车,主销后倾角可通过增减黄色
垫片的数量来改变。黄色垫片共有 4片,前后各
两片,后倾角为0°;前面数量仅1片,后倾角为3°~
6°;垫片全部放后面,后倾角为 6°~9°。根据仿真
结果,将主销后倾角调整为3°~6°,此时转向灵活。
2)调整主销内倾角。
通过改变螺杆的长度调整智能小车的主销内
倾角,调整范围为 0°~10°。对智能小车的性能影
响不大,主销内倾角调整为7°左右。
3)调整前轮外倾角。
对智能小车的侧滑影响较大,需要与前轮前
束相匹配,根据仿真结果调整为0°左右。
4)调整前轮前束角。
朱江等:基于ADAMS/Car智能小车前悬架的仿真优化 103
2016年4月机电技术
对于智能小车,是由舵机带动左右横拉杆实
现转向的。左右横拉杆长度相等,主销在垂直方
向的位置确定后,改变左右横拉杆的长度即可改
变前轮前束的大小。前轮前束与前轮外倾角相匹
配,调整为0°左右。
图 4为调整前后悬架的特性曲线。从图 4中
看出,调整后前轮外倾角变化范围为-0.5°~0.9°,
增加了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调整后主销内倾
角变化范围为 6°~8.4°;前轮前束角为-0.2°~1.2°;
主销后倾角为 4.3°~5.5°。和调整前比较,变化范
围都减小,较为理想。对智能小车进行实际调整,
在赛道试车,转向更灵活,行驶较之前更为稳定。
4 结论
本文建立的前悬架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
智能小车前悬架系统的真实特性,仿真结果比较
精确,可以为智能小车机械结构的调校提供指导
参考,大大缩短了智能小车的调试时间。但是本
文给出的仅是各参数的调整趋势,最佳匹配值还
需根据赛道调试获得。
参考文献:
[1]王若平 .基于ADAMS/Car麦弗逊式前悬架的优化设计[J].广西大学学报,2014,39(2):294-299.
[2]陈军 .MSC.ADAMS技术与工程分析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237-240.
[3]余志生 .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35-142.
[4]杨俊燕 .基于MSC_ADAMS软件仿真的关键问题[J].机械管理开发,2008,23(3):185-186.
[5]马玉坤 .ADAMS软件及其在汽车动力学仿真分析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4,23(4):110-120.
[6]潘筱 .汽车前悬架运动学及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D].郑州:郑州大学,2006.
(a)前轮外倾角
(b)主销内倾角
(c)前轮前束角
(d)主销后倾角
图4 调整前后悬架特性曲线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