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香荚兰病害研究综述



全 文 :第 13卷 第 1期
1998年 3月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ol.13 No.1 Mar.1998
香荚兰病害研究综述
阮兴业 陈建斌 朱有勇
(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 ,昆明 650201)
摘要 综述了香荚兰病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病害的危害性 、病害种类;并着重介绍了香荚兰
根腐萎蔫病的研究概况 ,包括病害症状 、病原菌 、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一般规律 ,香荚兰种间对根
腐病抗性的差异 ,以及香荚兰根腐萎蔫病的防治经验.作者提出将传统的和现代化的方法结合
起来进行抗病品种的选育工作 ,对于生物防治和着眼于增强香荚兰抗病性的各种农业技术措施
也必须综合应用 ,可以早出成果.
关键词 香荚兰病害;根腐萎蔫病;品种抗病性
中图分类号 S 573.9
1 香荚兰病害对生产的危害
香荚兰又名香叶兰或香籽兰 ,是热带名贵的兰科藤本香料植物 ,我国福建和海南自
1960年起陆续从国外引种试种.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作物研究所则自 1963 ~ 1975年间
先后从广东引种墨西哥香荚兰(Vanil la plani folia Andr.)试种成功.1985年由云南省香
料研究开发中心进行了云南省“七五”攻关项目“香荚兰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989年 5月
通过国家生物技术局 , 云南省科委主持的“香荚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项目的鉴定 ,已形
成年生产 3万株以上工厂化种苗生产能力 ,并已进行过大田高产栽培技术试验 ,以及果荚
的生香加工试验.因在国际贸易上香荚兰市场价格好 ,利润丰厚 ,加之政府鼓励 ,银行贷
款 ,私人和公司投资经营 ,所以我国海南省和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已开始了大规模生产 ,
景洪县植区种植面积将近 133 hm2 ,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但近年来国内各植区相继发生
了一些严重的病害问题 , 尤其是根腐萎蔫病造成相当大的产量损失 ,个别管理不善的园
地几乎全部毁灭.因此 ,目前香荚兰病害问题已成为障碍香荚兰进一步扩大生产的一个重
要自然灾害因素 ,值得特别重视 ,通过科学研究 ,总结出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实为当务之
急.
2 香荚兰病害研究情况
2.1 病害的种类香荚兰病害早在本世纪末期就有了零星的研究.迄今国外已记载的病害
达 20种以上.Tucker(1972)报道过香荚兰根腐病(Fusarium batatatis Wr.vanillae Tuck-
er),后来加拿大真菌学家戈登(W.L.Gordon 1965).重新命名为 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sp.vani llae Gordon.以后有Alcornero.R(1953)记载过下列病害危害香荚兰;Phy-
云南省重点基金项目
DOI :10.16211/j.issn.1004-390x(n).1998.01.033
tophthora parasi tica (果腐)以及一些半知菌引起的叶斑病和基腐.也有缺水日灼的顶枯
病.Bouriget(1954)报道在马尔加什和波多黎哥有疫霉病.并命名为 Phytophthora jat-
rophae.还有 Loakey .C.L.A(1970)报道过乌干达香荚兰根腐病与栽培因素的关系.
洪祥千 ,章明等(1986 ~ 1987)报道了海南香荚兰两种重要病害;香荚兰茎腐病(萎蔫
病)亦鉴定为 F .oxysporum schl.f.sp.vanil lae (Tucker)Gondon ,另一种为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危害叶片 ,引起枯萎脱落.
文衍堂等(1988)在海南兴隆地区首次发现香荚兰细菌性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
ra.pv.crotovora .(Jones)Bergey〕.发病叶片呈水渍状软腐.腐烂病痕的边缘有褐色线
纹 ,在潮湿情况下病痕扩展迅速 ,以至全叶软腐塌萎.
张开明 ,文衍堂等(1992)对海南香荚兰主要植区进行病害调查 ,查出病害 22种;其中
根部病害有 12种 ,共发现病原物 17种 ,其中真菌 13种 ,细菌 1种 ,藻类 1种.分布普遍且
对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者为根腐病 ,茎腐病 、细菌性软腐病和炭疽病.
根病的其他病原还有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小核菌核菌(Sclerot ium rolf-
si i)引起的根腐和茎腐病.
叶部和果部病害主要由炭疽病菌 ,小核菌核菌和镰刀菌和叶斑病菌(Phyllost icta
varni llae;Diplodia sp.)以及细菌(E.carotovora pv.carotovora)等病原引起.
李加智(1995.6)报道西双版纳香荚兰病害 8种;疫霉病 、炭疽病 、萎蔫病 、白绢病 、煤
烟病 、藻斑病(灰色和锈色两种).细菌性软腐病 、病毒病.
杨雄飞 、李加智(1996)报道了香荚兰的疫霉病.病原物为柑橘褐腐疫霉〔Phy-
tophthora citrophthora(R.E.Smith of E.H.Smith)Leonian;〕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
sici Leonian);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 ica Dast.var.parasi tica).
云南西双版纳近年来随着香荚兰种植面积的扩大 ,根腐病的危害逐渐突出 ,个别管理
不善的植园亦频于毁灭.
2.2 香荚兰根腐萎蔫病研究概况
2.2.1 症状 被害植株的地下根变褐色 ,腐烂.与土壤接触的气生根变褐色.重病株嫩
稍停止生长 ,暂时难发出气生根 ,但茎蔓和叶片逐渐萎蔫死亡.所以此病也是按其突出的
症状而命名的.
2.2.2 病原菌 戈登(W.L.Gondon 1965).命名为尖镰孢香荚兰专化型.病菌只侵染香
荚兰 ,不危 害其他植物.在热带和亚热带有 20多种尖镰孢专化型分别专化于不同的寄主
植物.主要如下:香蕉(Musa spp.);油棕(Elaeis guinensis);枣棕(Phoenix dactyli fera);
咖啡(Coffea arabica);西番莲(Passi f lora edulissims);蓖麻(R icinus communis);桉树
(Eucalyptus gomphocephala DC;E.rudis Endl);番石榴(Psidium guaiava);含羞草(Al-
bizzia spp.);无刺仙人掌 (Opunt ia f icusindica Mill);西瓜(Citrullus vulgaris);芝麻
(Sesamum indicum);棉花(Gossypium spp.);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黄瓜(Cu-
cum is sativus);烟草(Nicotiana tabacum);石刁柏(Asparagus of f icinalis L.var.ulti lis
L.);甘薯(Ipomoea batatas)和姜(Zingieer of f icinali).R .Alconero;A.G.Santiago
(1969)报道此病由尖镰孢(F.oxsyporum)和茄镰孢(F .solani)混合侵染 , 首先是尖镰
孢在根部局部侵染但不迅速向维管束系统扩展 ,随后就有茄镰孢第 2次侵染.在韧皮部
内扩展破坏组织而导致根腐.
140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第 13卷
以后他们(1969)进一步研究发现除了尖镰孢的侵染外还有立枯丝核菌的侵染 ,并指
出它是导致尖镰孢侵染香荚兰的一个易感病因素.在波多黎哥(Puerto Rico)立枯丝核菌
侵染香荚兰的情况相当普遍.此种侵染力很强的病原通常是在尖镰孢侵染之前就侵入寄
主 ,在侵染初期两种菌表现为协调的关系 ,丝核菌侵入根内以后逐渐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内
生菌根 ,使用尖镰孢和立枯丝核菌两菌同时混合接种 ,可以出现最高的侵染力.双重侵染
较之单独接种丝核菌可以发生最严重的根腐病率.
西双版纳和海南等地是否也存在立枯丝核菌与尖镰孢混合侵染问题有待研究证明.
此外海南的香荚兰茎腐病的症状表现是通常从茎基部的节间开始侵染.初期出现水
渍状暗绿色不规则形病斑 ,继而病部皱缩湿腐下陷.并扩展环绕茎部 ,向上蔓延 ,呈灰褐
色.茎蔓内部组织也变褐色 ,叶片褪绿萎蔫 ,严重的植株死亡.此病是否与根腐萎蔫病同属
一病原物 ,待进一步证明.
2.2.3 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一般规律 病原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体越冬 ,
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 ,Alonero(1968)试验病原主要由幼嫩根表皮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 ,
具体部位是在根尖后面的表皮细胞或伸长区但直接侵入的机会很少.在大田中造成伤口
的机会多 ,如机械损伤 ,昆虫 、线虫及其他因素.病菌可侵入地下根 ,气生根和茎蔓基部节
间.
黄伙平(1981)进行过病害发生规律研究.认为传播途径主要是土壤和雨水飞溅 ,人工
喷水也传播 ,定植带病种苗 ,病部上方长出之分枝再伸达地面时又会感染发病.如此反复
几次后 ,病根不再长出分枝 ,最后干枯.
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 ,而阴雨连绵的天气是诱发根腐萎蔫病和茎腐病流行的重要
条件 ,海南还有台风影响 ,台风带来大量雨水且造成香荚兰大量伤口 ,利于病菌侵入.
栽培管理与病害发生轻重有重要关系 ,通常栽培管理精细 , 植株生长健壮发病较轻 ,
损失也小 ,栽培管理粗放 ,植株长势弱 ,病害就重 ,损失也大.种蔓种植密度过大 ,通风透气
透光性差.植株内部阴暗潮湿 ,适宜病菌生长繁殖 ,也极易诱发病害流行.
施肥 、灌溉 、覆盖 、修剪等合理的科学栽培管理有利于香荚兰形成发达的根系 ,以及茎
蔓合理分布 ,可为植株吸收养分及阳光提供有利条件 ,促进茎蔓的健壮生长 ,增强香荚兰
的抗病性.否则 ,如技术措施不当 ,或放任自流 ,则病害加重.
藤蔓支柱与发病有关 ,在木柱上发病率低 ,砖柱上的发病率最高 ,病情指数最严重 ,石
柱则发病中等.
2.2.4 香荚兰种间对根腐病抗性的差异 香荚兰不同种间对根腐病的抗性有显著差异.
已知的 3个栽培品种 Vanilla ponpona , V.phaeantha , V.barbellata 都是抗病的.而 V .
phaeantha 不但高抗根腐病 ,对立枯丝核菌的抗性也很强 .我国海南和云南版纳植区所
种墨西哥香荚兰(Vanilla planifonia)属于感病品种.虽然品质好 、产量高 ,但对根腐病高度
感病.因此有人提出应高度重视抗病育种问题.选育出抗病性强香兰素含量高的高产优
质品种 ,在抗病育种工作上可参考国外的经验探索自己的途径.
Thomas Theis F.A.Jimenez(1957).在波多黎哥曾做过香荚兰等抗根腐病的杂交育
种工作 ,以 Vani lla planifoia x.v.phaentha 杂交.后者具有小果荚品质差 ,但抗根腐病.
虽然有许多杂种后代长势很弱 ,并严重感病 ,但从中选出了 26 株长势旺盛并有良好的根
系 ,果荚大小中等.果荚提取物的品质不如墨西哥香荚兰高;但与 V .tahitensis 的提取物
141第 1期 阮兴业等:香荚兰病害研究综述  
相似.杂交种迟到8 年之久才开花.V.phaetha开花很少 ,而果荚在成熟前就脱落.杂交种
常见畸形的花 ,而且果荚难以保留.因此提出需要进一步做回交 ,以改进果荚品质 ,并促进
开花数量从而达到座果和保留果子的目的.
J.Irine.T .Theis 等(1963)报道了评价香荚兰对根腐病抗病性的技术.作者设计了一
种在实验室和温室条件下较为灵敏的技术.在实验室内首先利用具有两个节的茎切断.一
个节保留一个叶片 ,另一个节摘除叶片.插在盛有生根培养基的大试管内.以诱发气生根.
培养基使用甘蔗渣 、椰子糠或碎云母片.茎切断经 0.5%次氯酸钙表面消毒 15 s钟再植入
深度达 20 cm 厚的生根培养基内(经高压灭菌).经 6周后.供试各个种均有 70%~ 80%
生根.在温室内接种病菌的方法是先将根的生长点附近造成伤口.再使用孢子和菌丝悬
浮液沾根.然后再转移到培养床上培养.在实验室内的接种方法和温室相似.但使用菌丝
小块 ,直接敷在伤口上 ,伤口较短.接种后生根切段投放在广口容器为 1加仑的大罐中培
养.其中放一盛水或硫酸的大烧杯中 ,以保持相对湿度.水可保持 100%rh ,硫酸可保持
70%~ 80%rh , 保湿罐每天开放通气 5 ~ 10 min ,10 d后观察记载发病情况 ,分级记载.试
验均严格控制温度湿度 , 还初步做了光照强度 、通气等试验 .结果表明 ,墨西哥香荚兰
高度感病 V .phaentha高度抗病 , V .planifoliax .V.phaeantha 的 F1杂种当中从感病到
抗病的都有.与田间试验相似.有些杂交系在温室测定中较 V .phaeantha 还表现得更抗
病.试验还表明在寄主和病原物相互关系中 ,相对湿度高时有利于寄主植物.而相对湿度
低时则有利于病原物.在温室内还测定了在不同土壤类型中上述几种香荚兰及杂种 F1
的抗病反应 ,证明香荚兰的生长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影响到植物生长势和发根能力 ,也关
系到寄主植物的抗病力.
法国热带农业和粮食作物研究也曾用墨西哥香荚兰和 V .pombona 杂交培养出了优
良栽培种 IRAT 55295 ,这一品种抗病性良好 ,香兰素高达 7.1%(陈德新).
2.2.5 香荚兰根腐病萎蔫病的防治经验 据近年来国内各个植区从科学试验和生产实
践中所取得的经验认为应贯彻改善农业技术措施 ,控制病原群体的数量 ,促进植物生长健
壮 ,并辅以化学措施.
农业技术防治应在建园时就考虑修筑灌溉排水系统.保证雨季地里不积水 ,旱季也可
灌溉 , Childers和 Cibes(1948)指出 ,由于干旱 ,主要养分元素亏损 ,光照过强 ,人工授粉过
多和结果量过大而引起植株生长衰弱时 ,抗根腐病较差.防病应保持适当隐蔽和地面覆
盖.减少人工授粉 ,进行灌溉等来保证植株生长旺盛.
定植苗应选择无病壮苗 ,并用 45%甲基托布津 800倍液和多菌灵 800 倍液浸泡种苗
杀菌 1 min防效分别为 97.9%和 100%(黄伙平 ,郑国基 1991),地上部分发病时也可以喷
洒.也有使用 25%甲霜灵 500倍液的.
结合防治炭疽病和其他叶部病害的需要 ,应选择晴天剪除重病叶蔓.同时清除重病株
和死株集中烧毁 ,以减少病菌之侵染源 ,并用多菌灵 800倍液或代森锌 800倍消毒其周围
土壤 ,香荚兰在生长过程中和其他作物一样需施用 N.P.K肥料 , 如土壤缺氮缺钾 ,则生
长缓慢 ,缺磷长势弱容易发生顶枯和根腐 ,在农业生产上一般管理中增施钾肥可以减轻病
害 ,如油棕枯萎病 ,蚕豆根腐病等.香荚兰还需补充钙肥.施肥应施足基肥 ,并根据生长势
及时追肥 ,长势缓慢的可施根外肥 , 只要认真贯彻以上措施 ,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综
合从国内外收集到的这些资料可以看出 ,香荚兰病害尤其是根腐萎焉病的危害很大 ,的确
142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第 13卷
是阻碍我国香荚兰维持和扩大生产的一个严重的自然灾害 ,中外学者经过数十年的调查
研究虽在病原和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取得初步结果 ,但远未达到大量减少发病和控制
住病害发展的目的 ,笔者认为防治此病的根本措施还在于抗病品种.过去国外学者用传统
的杂交育种虽已有成功的例子 ,但工作所需年代过长 ,且难以克服杂交种子发芽困难和杂
交后代性状差的缺点 ,另外还要了解国际市场上对香料型的供需情况.培育出受欢迎的品
种.进行抗病育种的方法 ,是有多种可供选择的.笔者主张将传统的和现代化的方法结合
起来进行应用 ,可以早出成果.
当然品种抗性也并非是万应药丹.对于生物防治和着眼于增强香荚兰抗病性的各种
农业技术措施也必须综合应用.
致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张开明先生提供部分资料 ,特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 考 文 献
1 张开明 ,文衍堂.海南香荚兰病害调查初报.热带作物科技 ,1993 ,(3):17 ~ 20
2 文衍堂 ,李木荣.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病原菌鉴定.热带作物学报 , 1992 ,13(1):102 ~ 104
3 邱学俊.香草兰茎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热带作物科技 , 1997 , (2):67 ~ 68
4 杨雄飞 ,孙宝芝.香荚兰疫霉病病原鉴定.云南热作科技 ,1985 ,(1):23 ~ 25
5 杨雄飞等.云南热带作物疫霉属真菌的研究.云南热作科技 , 1996 , 19(3):2 ~ 7
6 李加智.西双版纳香荚兰病害研究初报.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 10(2)136 ~ 138
7 杨雄飞译.香荚兰病害.Spices.1981 ,2:656
8 黄伙平.香荚兰根腐病的研究 I.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亚热带植物通讯 ,1986 ,15(1)
9 黄伙平.香荚兰根腐病的研究 II.病害发生规律.亚热带植物通讯 , 1987 ,16(1):21 ~ 25
10 黄伙平 ,郑国基.香荚兰根腐病的药剂防治研究初报.亚热带植物通讯 ,1991 ,20(1):54 ~ 56
11 刘昌芬.主要热带和亚热带经济作物的胶孢炭疽病(Colletolrichum gloeosporioides).云南热作科技 ,
1995 ,18(4):27 ~ 29
12 陈德新.中国香荚兰综合开发的决策探讨.热带作物科技 ,1997 ,(2):1 ~ 8
13 吴小美.香荚兰的栽培技术.热带作物科技 , 1991 , (3):63 ~ 64
14 郝立勤.云南省香荚兰生产的发展前景.热带作物科技 ,1992 ,(1):32 ~ 34
15 丁慎言.乌干达香荚兰的栽培.World crops , 32(5)
16 Gordon W.L.Pathogenic strains of Fusarium oxysporum.Can J.of Bot.1963 ,43(11)
17 Alconero.R;Santiago , A .G:Fusaria pathogenic to vanilla Plant-Dis-Rep.1969 , 53(11):854 ~ 857
18 Alconero , R;Santiago A.G.Mycorrhizal infeetions of mature portions of vanilla roo ts by Rhizoctonia solani
as a predisposing facto r to infec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vanillae.phytopathology , 1969 , 59:
1951 ~ 1959
19 Thomas Theis Jimenz , F A .A Vanilla hybrid resistant to Fusarium roo t rot phy topathol 1957 , 47:579 ~
581
20 I rvine J Theis , T et al.:Techniques for Evaluating reactoins of vanilla to Fusarium Root Rot.phy-
topathol.1964 , 54
21 Loakey , C L A .The role of fungi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e tiology of root rot of vanilla in Uganda.East
Afric.For.J.36(2):207 ~ 210
143第 1期 阮兴业等:香荚兰病害研究综述  
Review on Vanilla Diseases Researches
Ruan Xingye Chen Jianbin Zhu Youyong
(Yunnan Phy topathology Laboratory ,Y A U ,Kunming 650201)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general aspects of the Vanilla diseases researches bo th in Chi-
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 notwi thstanding the imformatoin we obtained are inadequate.
During 1960 ~ 1975 Vanilla (V .plani folia Andr.)the valueable t ropical spice plant
w as int roduced to Hainan and xishunbanna for cultural trial and resulted successfully.Howev-
er , following the expansion of vanilla plantation , the disease problem has been prominent a-
mong which the root-ro t and wilt anthracnoseand bacterial sof t rot are do rminent , but the
root- rot and w ilt is a most dest ructive one that threngten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vanilla industry.
The Vanilla diseases hitherto known in China are over 22 species exceeded the swm of
international records.The causal organism of root-rot and w ilt had at t ributed to an indepen-
dent pathogen 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sp.vanillae Gordon.Based on R.Cornero
(1969)The F.solani and Rhizoctonia solani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ssociated infec-
tiovn process.how is the fact in Xishunbanna requires further study.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epidermics influenced b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 cultural fac-
tors as well as plantation management also reviewed.
Experienees of disease control on roo t-ro t and wilt and diseases of mino-importance
are summarized to meet the need of practical vanilla production.
International imformation an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confirmed that vanilla is varied in
susceptibility to root- ro t and wilt and some species are highly resistant.hence a few disease
resistant cut ivars have bred and delivered to production.
The w riters proposed a w ay in solving the Vanilla root-rot and w ilt problem is the se-
lection and breeding disease resistant varieties.and the breeding stratyge should focus on the
combination by conventional measures and modern mollecular or cellular biotechniqes.How-
ever the varietal resistance isnt an all cure , the biological cont rol and proper cultural measures
that could streng then the host resistanee are nesasary to incorporate into an integrated con-
trol.
Key words Vani lla diseases;Roo t-rot and w ilt ;Varietalresistance
144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第 1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