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市化地区已成为城市地理与城市生态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对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环境意识的关注则相对较少。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区典型半城市化地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以社区为单位展开环境意识调查,旨在利用统计分析手段,探寻影响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环境意识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并揭示在不同城市化水平的社区中居民环境意识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居民环境意识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家庭收入,其次是受教育程度;不同城市化水平的社区类型居民的环境意识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居民环境意识提高的重要保证;同时,提升社区高环境意识形成的氛围,推动社区现代化或城市化改造是提高居民环境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Peri-urbanization area has become a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urban geography and ecology, but close attention hasn‘t been paid to the research of residents‘ environment awareness in peri-urbanization area. This study took Jimei District, Xiamen city——a typical peri-urbanization area as example, established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survey by questionnaires in different communities, looking for the factors of impacting residents‘ environment awareness and aiming to reveal the discrepancy among diverse communities by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was family-income, and then education level. Meanwhile, residents‘ environment awareness in diverse communities of various urbanuation level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nclusion, to raise resid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family-income wa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higher environment awareness. Promoting the communities‘ atmosphere for higher environment awareness is a prominence way to raise residents‘ environment awareness.
全 文 :第29卷第3期
2010年6月
生态科学
EcologicalS ience
29(3):274-279
Jun.2007
赵煜,吝涛,肖黎姗,潘玲阳,赵千钧,崔胜辉.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环境意识调查与对比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J】.生
态科学,2010,29(3):274-279.
ZHAOYu,LINTao,XIAOLi-shan,PANLing-yang,ZHAOOianojun.CUISheng-hni.Surveyandcomparativestudyofresidents’environment
awarenessinpefi-urbanizationarea——acasestudyofJimeiDistrict,Xian舱n阴.EcologicalScience,2010,硪3):274-279.
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环
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境意识现思以调查与对比研究
赵 煜1,吝 涛1,-,肖黎姗1,潘玲阳1,赵千钧1’2,崔胜辉1
以
I.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21
2.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 半城市化地区已成为城市地理与城市生态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对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环境意识的关注则相对较少。本
文以厦门市集美区典型半城市化地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以社区为单位展开环境意识调查,旨在利用统计分析手段,探寻影
响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环境意识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并揭示在不同城市化水平的社区中居民环境意识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
对居民环境意识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家庭收入,其次是受教育程度;不同城市化水平的社区类型居民的环境意识之间也存在显
著差异。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居民环境意识提高的重要保证;同时,提升社区高环境意识形成的氛围,
推动社区现代化或城市化改造是提高居民环境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半城市化地区;环境意识;影响因素;社区类型
doi:10.3969/j.issn.1008.8873.2010.03.014中图分类号:Q14,X8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73(2010)03.274-06
Surveyandcomparativestudyofresidents’environmentawaren ssin
peri-urbanizationarea——acasestudyofJimeiD strict,Xiamen
ZHAOYul,LINTaoI,XIAOLi.shanl,PANLing.yan91,ZHAOQian-junu,CUISheng.huil
1.KeyLabofUrbanEnvironmentandHealth.InstituteofUrbanEnvironment,ChineseAcademyofSciences,Xiamen361021.China
2.InstituteofRemoteSensingApplication,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01,ChhTa
Abstract:Peri—urbanizationareahasbecomeahotspotinthefieldofintemationaiurb ngeographyndecology,butcloseat entionhasn’t
beenpaidtotheresearchofresidents’environmentawaren ssinped-urbanizationare .ThisstudytookJimeiD strict,Xiamenci哆一一a
typicalperi—urbanizationareaasexample,establishedthenvironmentalawarenesssurveyb questionnairesind fferentcommunities,
lookingforthefactorsfimpactingresidents’environmentawaren ssandaimingtorevealthediscrepancyamongdiversecommunitiesby
usingstatisticalan ysis.Theresultshowedthat,themostsignificantfactorwasfamily·income,andtheneducationlevel.Meanwhile,
residents’environmentawaren ssindiversecommunitiesofvariousurbanizationlevelsshowedsignificantdifference.Inconclusion,toraise
residents’educationlevelandfamily-incomeWasanimportantguaranteeofhighernvironmentawareness.Promotingthecommu ities’
atmosphereforhigherenvironmentawarenessisaprominencewaytoraiser sidents’environmentawa e ess.
Keywords:ped-urbanizationarea;environmentawar ess;influencefactor;typeofcommunity
收稿日期:2009-09.21收稿,2010-04.20接受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50.3)
作者简介:赵煜,(1986一),女,山东乐陵,硕士生,导师:赵千钧,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研究.E-maihyzh o@iue.ac.all;电话:0592-6190666.
传真:0592-6190977
·通讯作者:Authorf correspondence:吝涛E-mail:tlin@i眦.∽.∞
万方数据
3期 赵煜,等:半城『订化地区居民环境意识调查与对比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275
1引言(Introduction)
半城市化地区(peri—urbanizationarea)是最近20
多年来国际城市地理与城市生态研究领域新的研究热
点fl卅。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和乡村
在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上相互作用,在两者的界限
上出现的趋于模糊、渐变特征显著的区域或复合生态
系统被称为半城市化地区。半城市化地区在国家城市
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美国,半城市化地区
包括大约1/3的土地面积和超过1/5的人口,并且今后
有超出美国总人口1/3的发展趋势【5J。目前对于半城市
化地区这一空间类型的描述方式还有很多,例如城市
边缘区(urbanfiinge)、边缘城市(edgecities)、都市扩展
区(extendedmetropolitanregions)、灰色区域(Desakota)、
城市外缘(ex-urban)、城市延伸带(urbanuaa)、靠近
都市之农村(mrb蛐)、半城市化地带(semi-urban)等等
睁8l。尽管名称不尽相同,但是半城市化地区具有两个
共同点:过渡性和混杂性。前者是指半城市化地区景
观和空间功能都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后者是指
城市和乡村的各种要素相互渗透在半城市化地区。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由于其驱
动因素和发展的差异,特征各有不同。我国半城市化
地区的产生除了受大城市扩展力量影响之外,还受乡
镇企业发展和外资的驱动,是受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共
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半城市化
过程中所伴随的中产阶级的外迁不同,我国半城市化
地区的迁移人口主要是大量外来农村剩余劳动力pj。
作为城市化扩张的前沿,半城市化地区的环境与生态
保护问题极为突出,例如公共基础设施缺乏、居民饮
用水安全和生活垃圾处理掣川1。
半城市化地区由于过渡性和混杂性的特点,社区
形态、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极
大的多样性,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居民环境意识
也会产生差异。环境意识是衡量居民生态文明程度的
一个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居民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认
识程度和接受程度等等[11,12]。环境意识的调查有助于
当地环境相关决策和管理的制定和实施,进而推动区
域可持续发展【l引。目前处于城市与乡村过渡带的半
城市化地区的居民环境意识的差异很少受到关注,相
关研究亟待开展。本研究以中国东南部典型半城市化
地区为研究目标,分析影响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环境意
识的社会经济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
建议。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丰富城市化研究的内容,
深入理解半城市化地区的居民环境意识,为根据半城
市化地区的特征提出半城市化地区的环境保护规划
与管理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2方法(Methods)
2.1案例研究区情况简介
集美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厦门市6个行政
区之一,是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见图1)。辖区总
面积276km2,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海岸线长约
60kin。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温和,雨量
充沛,近年来,集美区基本实现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
封闭型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开放型经济转变,经济产
业比较复杂,包括工业、文教、农业和旅游等。2007
年全区GDP218.2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91:68.70=
30.39。目前,集美区下辖2镇4街,即灌口镇、后
溪镇、集美街道、杏林街道、侨英街道、杏滨街道,
共21个行政村、35个社区。2007年全区户籍人口
197977人,具有城镇户口居民126806人,农村户
口居民71171人,外来暂住居民182857人。由于农
业在集美区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已经非常少,相当拥
有农村户籍的居民实际是在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工
作,受周边城市和工业区建设的影响,很多农村的社
区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一些甚至直接改造为城市
社区(居委会),实施与城镇社区相同的管理方式。
2.2目标社区的选取
由于处于城乡过渡带上,加之集美区社会经济功
能复杂,集美区现存社区类型多样性显著,本研究将
目前集美区社区划分为9个类型,并对每个类型分别
选取一个典型代表(见图2):中心社区(中心花园),
工业配套社区(日东社区),小城镇(灌口镇第二社
区),城中村(大社设区),中心城边缘社区(叶厝社
区),工业区边缘社区(马銮),城郊村(杏林村),
农村(崎沟村),别墅区(比华丽),以这9个社区为
单位实施问卷调查。
2.3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调查样本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确定,根据
不同住区类型分别选取1个典型社区,然后在社区内
随机抽样调查。2009年4月28日至5月7日分4组
(每组2—3个人,负责两个社区)对目标社区居民进
行现场问卷调查(比华丽的问卷主要通过物业管理人
万方数据
员帮助发放)。问卷调查信息主要分为2部分。第一
部分是被调查者的个体信息,包括居民类型、性别、
家庭人口数、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月收入;
第二部分是环境意识调查问题,包括:对生活区内环
境污染问题是否关注,对生活区内的环境是否感到满
意,对社区内环境保护活动的参与度,对垃圾管理收
费的支付意愿,将垃圾分类收集或投放的意愿共5
个问题。考虑到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和对专业术语的
理解,问卷尽量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进行表述。以家
庭为单位发出调查问卷195份,每个社区都在20份
左右。按照(1)基本信息缺失≥2项;或(2)问题
回答缺失≥2项即视为无效的标准,收回有效问卷
175份,有效问卷率达到90%。调查数据采用
SPSSl6.0、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图1集美区位置图
Figure1 LocationofJimeidistrict
2.4调查问卷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在调查问卷中,除家庭成员数和家庭每天产生的
垃圾量外,其他问题均采用选择题方式。由于居民的
社会经济变量多为定性指标,采用通用编码法来表示,
如性别一项中用1表示“男”,2表示“女”。而对环
境意识问题1~5题采用打分法,并以每个居民1~5
题的得分总和作为该居民的环境意识得分。
在调查问卷的分析中,首先对调查问卷中居民的
社会经济变量如居民类型、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
职业和家庭月收入等进行了频数分布分析,从而在整
体上把握集美区居民的主要社会经济特征;然后,采
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不同居民类型、性别、年龄、受教育
水平、职业或家庭月收入水平下,居民的环境意识得
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对比分析不同的社会经济
属性对环境意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明确,
与居民环境意识相关性较大的因素,采用相关分析和
偏相关分析,逐步剔除不相关的因素而保留相关因素;
通过以上分析,对居民环境意识随相关因素的变化趋
势进行分析;最后,对不同住区类型下居民的环境意
识差异进行分析。
图2集美半城市化地区目标社区的概况图
Figure2 OverviewoftargetedcommunitiesnJ mei
3研究结果(Results)
3.1居民社会经济特征频数分布分析
问卷对被调查居民的社会经济情况进行了统计,
包括居民的居住类型、性别、家庭人口数、年龄、受
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共七项。以下是调查中
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的编码及各属性相应的百分比
(除“家庭人口数”):
居民类型:本地居民(1),暂住居民(2),所占
百分比分别为:46.3%和53.7%。
性别:男(1),女(2),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6.4%
和53.6%。
家庭人口数:1人:4.7%,2人:9.3%,3人:
32%,4人:31.4%,5人:12.8%,6人:4.7%,7
人:2.3%,8人:2.9%。
万方数据
3期 赵煜,等: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环境意识调查与对比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277
表l环境意识得分在居民社会经济变量的不同水平上是否具有显著差异
Table1Significantdifferenceofenvironmentawarenessondifferentl velsofresidents’socioeconomicvariables
年龄:14岁以下(1),15~24岁(2),25~35
岁(3),36~59岁(4),60岁以上(5),所占百分
比分别为:5.2%,21.5%,37.2%,26.2%,9.9%。
受教育水平:小学(1),初中(2),高中/中专
(3),大学(4),研究生(5),其他(6),所占百分
比分别为:16.1%,37.9%,31%,9.2%,3.4%,2.3%。
职业:行政事业(1),企业员工(2),务农(3),
个体经商者(4),自由职业者(5),退休(6),临时
工(7),其他(8),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8%,15.6%,
5.8%,26.6%,13.3%,9.2%,6.4%,17.3%。
家庭月收入:2千元以下(1),2千-5千元(2),5
千.1万元(3),1万-2万元(4),2万元以上(5),所
占的百分比分别为:35.3%,39.4%,16.5%,4.7%,4.1%。
由分析可知,集美区居民的基本社会经济特征为:
暂住居民数多于本地居民,男女比例相当,年龄主要
集中于25~59岁,受教育水平以初中和高中或中专
为主,家庭收入集中于2干元以下和2干元一5千元之
间而职业类型则较多样。
3.2居民环境意识差异分析
为了明确居民环境意识在各社会经济因素不同
水平下的差异性,采用随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居
民类型和性别下,居民的环境意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对比不同
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家庭月收入水平下,居民
环境意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见表1)。
由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可知,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得分,
除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外,在居民类型、年龄、受教
育程度、职业和家庭月收入方面P值均小于0.05,表
明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可以拒绝原假设,居民的环境
意识水平在这六个方面的不同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
下,居民的环境意识存在显著差异,为了进一步刻画
不同社会经济因素与居民环境意识之间的关系,运用
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逐步揭示各社会经济因素与
居民环境意识之间的关系。
对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与环境意识得分进行相
关性分析,采用Kendall’Staub相关系数度量其相关
关系(见表2),可以得出环境意识与居民类型、家
庭人口数、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收入高度相关(p
值依次是:0.001,0.002,0.001,0.003,0.000)。
由于相关分析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变量之间的
线性相关关系,故在上述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偏相
关分析(见表3)。对环境意识得分与居民类型、家
庭人口数、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月收入进行偏相
关分析,可知,环境意识与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
呈高度正相关(p值分别为:0.021和0.013)。由以
上分析可知,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月收入越
高,其环境意识也越高。(见图3和图4)
表2居民环境意识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关系
Table2Correlationbetweenresidents’environment
awarenessandocioeconomicvariables
环境意识得分Environmentawarenessscores
v。相d关系数 g. tailed)Kenllgtun Si⋯(2-ndall S aub 一⋯7
居民类犁
Resident-type
性另lJGender
家庭人口数
Family-member
年龄Age
受教育程度
Education
职qlOccupation
3.3居民环境意识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五瓦am聂ll磊y-i面nco石me百云霸再■2—54————————000一r
。家晕具收入 . ¨ .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各社会经济因素的不同水平 +表示达到o.05的显著水平
帆
;呈
耋|
嘶
瞄
坯
吖
雩|
Ⅳ
硝
彬.徜
万方数据
三Z璺 生查型兰兰竺12墨i望!墨!堡翌堡 兰2鲞
加
18
萎16
趔 14
求12
10
l 2 3 4 5 6
受教育程度Education
图3不同教育水平下居民的环境意识得分均值图
Figure3Meanscoreofresidents’environmentawaren ss
underdifferentl velsofeducation
注:1.其他others;2.小学primaryschool;3.初中juniorhigh
school;4.高中/中专highschoolortechnicalsecondaryschool;5.
大学university
20
2
18
基16
絮 14
12
10
A B C D E
家庭月收入Family.income
图4不同家庭月收入水平下居民的环境意识得分均值图
Figure4Meanscoreofresidents’environmentawaren ss
underdifferentl velsof amily-income
注:A2000元以下below2000yuan;B:2000.5000元
2000-5000yuan:C:5000.10000元5000.10000yuan:D:
10000.20000元10000.20000yuan;E:20000元以上above
20000yuan:6:研究生graduateschool
20
18
l 16
们
j粤 14
求 12
10
导
社区Communities
拣
Ⅱ
缨
图5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环境意识得分均值图
Figure5Meanscoreofresidents’environmentawaren ss
underdifferentcommunities
3.4不同社区居民环境意识比较
问卷调查在集美区的9个典型社区内进行,各个
典型社区之间居民的环境意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也
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
析(One-wayANOVA),比较不同社区之间居民环境
意识的差异,可知,9个典型社区之间居民的环境意
识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0);在此基础上,本研究
对9个社区的城市化程度进行排序:别墅区)中心社
区)工业配套社区)中心城边缘社区)城中村)工业
区边缘社区)小城镇)城郊村)农村(崎沟村),对
比不同城市化程度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见图5),
结果显示随着社区城市化水平的升高,居民环境意识
也明显上升。
表3居民环境意识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偏相关分析
Table3Partialcorrelationbetweenresidents’environment
awarenessandocioeconomicvariables
环境意识得分Environmentawarenessscores
相关系数
Sig.(2.tailed)C orrelations 、
居民类型
..104 .199
Resident。type
家庭人口数
.120 .136
Family。member
年龄Age .142 .077
受教育程度
.186" .021
Education
家庭月收入
.199" .013
1垒翌!!Z:!旦竺堂
”表示达到0.01的显著水平
·表示达到0.05的显著水平
4讨论(Discussion)
4.1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特征及环境意识差异原因
根据频数分布分析结果,集美区居民的基本社会
经济特征可以概括为:外来暂住居民居多,居民的文
化程度偏低,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业工作,家庭收
入水平不高,这些特征与集美区半城市化地区过渡性
和混杂性的特征相吻合。初步分析发现在不同居民类
型、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家庭月收入水平下,
居民环境意识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进行深入的偏相关
分析后发现,对居民环境意识差异影响最显著的因素
是家庭月收入,其次为受教育程度:在图3和图4
万方数据
3期 赵煜,等: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环境意识调查与对比研究——以厦门市集荚区为例 279
中也可直观的观察到,居民环境意识随着受教育水平
和家庭月收入水平的升高而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居
民环境意识在其他社会经济因素上表现的差异性和
相关性,则是这些因素与家庭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交
互作用的结果。居民家庭收入较高,为其采取环境保
护行动提供了经济上的保证,其采取环境保护行动的
意愿(如为垃圾分类回收的支付意愿)就越高,同时
意愿付诸实施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较高的受教育程度,
使居民对环境的认识更深入,更容易接受环境宣传,
从而具有更好的环境意识。
4.2半城市化地区不同社区类型居民环境意识差异
集美区生活社区类型的多样化是半城市化地区
过渡性和混杂性特征的突出表现,不同类型住区之间
居民的环境意识也存在显著差异。从居民个体特征分
析来看,家庭收入和教育程度是影响居民环境意识的
最主要因素;同时,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也
是造成居民居住社区分异的重要原因。收入水平高的
人群和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通常居住在城市化程度
较高的社区,高等的社区对于环境的要求通常要高于
其他社区。因此人群的分类与居住环境的差异可能对
环境意识产生耦合效应,即高档社区居民形成高环境
意识的社区氛围,而在这种氛围陶冶下,更多的社区
居民产生较高的环境意识。反之,在低档的不注重居
住环境的社区内,居民的环境意识形成的氛围相对变
差。因此从环境管理措施上来看,推动社区现代化或
城市化改造本身就是提高居民环境意识的一个重要
途径。
参考文献(Reference)
【1】LeafM.Ataleoftwovillages-Globalizationand
peri·urbanch ngeinChinaandVietnam[J].Cities,2002,
19(1):23-31.
【2】 WebsterDKCaiJM,MullerLLuoBY.EmergingThird
StageP ri-Urbanization:FunctionalSpecializationinthe
HangzhouPeri-UrbanRegion[R].1-931368-04-x.
California:ShorensteinAPARC.2ID03:1.52.
【3】 刘盛和,陈田,蔡建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
点川.地理学报,2004,59(s):101-108.
【4】 KombeWJ.Landusedyllamicsinperl·urbanareasnd
theirmplicationsontheurbangrowthandform:thecase
ofDaresSalaam,Tanzania[J].HabitatInternational2005,
29(’1):113—135.
嘲 BuxtonM,TiemanG,BekessyS,BudgeTMercerD,
CooteM,MorcombeJ.ChangeandContinuityin
Peri--urbanAustralia,stateofthePeri·-urbanRegions:
Subjectbibliography【91.1-921166·89 4.Melbourne:
RMITUniversity.2006:1-178.
【61 DavidLI,AxelWD.Definingperi—urban:understanding
Rural—UrbanLinkagesandtheirconnectionto nstitutional
con·texts[q.TheTenthWorldCongressofthe
InternationalRuraSociologyAssociation,RiodeJaneiro.
2000:1-28.
阴 刘盛和,叶舜赞,杜红亮,陆翔兴.半城市化地区形成的
动力机制与发展前景初探——以浙江省绍兴县为例【J】.
地理研究,2005,24(4):601.611.
嗍HuangSL’WangSH,BuddWW.SprawlinTaipei’S
peri-urbanzo e:Responsesto spatialp anninga d
implicationsforadapting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J].
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9,90(1-2):20·32.
【9】DouglasRW.OntheEdge:ShapingtheFutureof
Peri-urbanWestAsia[R].California:ShorensteinAPARC.
2002"1-53.
【10lBirleyMH,LockK.Healthandperi-urbannatural
resourceproduction川.Environmentandu banization,
1998,lO(1):89-106.
【11】黄云风.半城市化地区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管理研
究——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
生院.2009:1-185.
【12】AndersonBARomaniJ H,PhillipsH,WentzelM,
TlabelaKExploringenvironmentalp rceptions.behaviors
andawareness:waterandwaterpollutionin South
AfricatJl.PopulationandEnv ronment,2007,28(3):
133.161.
【13】OzilE,UgursalVI,AkbulutU,OzpinarARenewable
energyandenvironmentalawarenessandopinions:A
surveyofuniversitytudentsinCanada,Romania,and
Turkey[J].InternationalJournalofGreenE ergy,2008,
5(3):174·188.
万方数据
半城市化地区居民环境意识调查与对比研究——以厦门市集
美区为例
作者: 赵煜, 吝涛, 肖黎姗, 潘玲阳, 赵千钧, 崔胜辉, ZHAO Yu, LIN Tao, XIAO Li-
shan, PAN Ling-yang, ZHAO Qian-jun, CUI Sheng-hui
作者单位: 赵煜,吝涛,肖黎姗,潘玲阳,崔胜辉,ZHAO Yu,LIN Tao,XIAO Li-shan,PAN Ling-yang,CUI
Sheng-hui(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21), 赵千
钧,ZHAO Qian-jun(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21;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100101)
刊名: 生态科学
英文刊名: ECOLOGICAL SCIENCE
年,卷(期): 2010,29(3)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13条)
1.Douglas R W On the Edge:Shaping the Future of Peri-urban West Asia 2002
2.Huang S L;Wang S H;Budd W W Sprawl in Taipeis peri-urban zone:Responses to spatial plann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adapt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外文期刊] 2009(1-2)
3.刘盛和;叶舜赞;杜红亮;陆翔兴 半城市化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与发展前景初探--以浙江省绍兴县为例[期刊论文]
-地理研究 2005(04)
4.David L I;Axel W D Defining peri-urban:understanding Rural-Urban Linkages and their connection to
institutional con-texts 2000
5.Buxton M;Tieman G;Bekessy S;Budge T,Mercer D,Coote M,Morcombe J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Peri-
urban Australia,state of the Peri-urban Regions:Subject bibliography 2006
6.Kombe W J Land use dynamics in perl-urban area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on the urban growth and
form:the case of Dar es Salaam,Tanzania[外文期刊] 2005(01)
7.刘盛和;陈田;蔡建明 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4(S)
8.Webster D R;Cai J M;Muller L;Luo B Y Emerging Third Stage Peri-Urbanization: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 in the Hangzhou Peri-Urban Region 2003
9.Anderson B A;Romani J H;Phillips H;Wentzel M Tlabela K Exploring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s,behaviors and awareness:water and water pollution ia South Africa[外文期刊] 2007(03)
10.黄云凤 半城市化地区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管理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2009
11.Birley M H;Lock K Health and peri-urban natural resource production 1998(01)
12.Leaf M A tale of two villages-Globalization and peri-urban change ia China and Vietnam[外文期刊]
2002(01)
13.Ozil E;Ugursal V I;Akbulut U;Ozpinar A Renewabl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opinions:A surve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anada,Romania,and Turkey[外文期刊] 2008(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石龙宇.崔胜辉.刘江.李桂林.SHI Long-yu.CUI Sheng-hui.LIU Jiang.LI Gui-lin 半城市化地区可持续性评价
——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期刊论文]-生态科学2010,29(5)
2. 陈良波.王金演.李丽桢.Chen Liangbo.Wang yinyan.Li Lizhen 泉州半城市化特征与机制研究[期刊论文]-福建
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3. 李刚.LI Gang 农民工的适应性与中国半城市化的形成[期刊论文]-西北人口2011,32(6)
4. 黄云凤.刘启明 沿海半城市化地区特征及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为例[期刊论文]-安徽农
业科学2011,39(36)
5. 潘卓.Pan Zhuo 中国西南地区半城市化特征与发展模式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9,37(16)
6. 赵千钧.严红芳.杨晓燕 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厂矿医
学2008,21(5)
7. 中国遭遇“半城市化”困扰[期刊论文]-创造2011(12)
8. 杨迅周.魏艳 中原城市群半城市化地区发展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科技成果2007(16)
9. 黄爱东 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严峻挑战——“半城市化”[期刊论文]-中国城市经济2011(9)
10. 杨迅周.魏艳.李成林.YANG Xun-zhou.WEI Yan.LI Cheng-lin 河南省半城市化地区发展问题研究[期刊论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27(2)
引证文献(1条)
1.潘玲阳.吝涛.崔胜辉.肖黎姗.赵煜.何刚 半城市化地区家庭生活垃圾特征及低碳对策: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期
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 2011(1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tkx201003014.aspx